Ⅰ 南亚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印度河平原主要作物是小麦;
德干高原因为海拔高热量充足适宜于棉花生长;
恒河流域主要的作物是水稻。
南亚物产分布
南亚是芒果、蓖麻、茄子、香蕉、甘蔗,以及莲藕等栽培植物的原产地。所产黄麻、茶叶约占世界总产量1/2左右。
稻米、花生、芝麻、油菜籽、甘蔗、棉花、橡胶、小麦和椰干等的产量在世界上也占重要地位。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林占有广大面积。
盛产水稻、小麦、甘蔗、黄麻、油菜籽、棉花、茶叶等。富煤、铁、锰、云母、金等矿藏。矿物资源以铁、锰、煤最丰富。
南亚是芒果、蓖麻、茄子、香蕉、甘蔗,以及莲藕等栽培植物的原产地。所产黄麻、茶叶约占世界总产量1/2左右。稻米、花生、芝麻、油菜籽、甘蔗、棉花、橡胶、小麦和椰干等的产量在世界上也占重要地位。
南亚气候特征:
1、以三种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岛的南部是热带雨林气候;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南部是热带沙漠气候;印度半岛、恒河平原、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是热带季风气候。
2、广布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的成因亚洲大陆与印度洋之间的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夏季向北移动);印度北部低气压中心使西南季风势力加强。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一年分凉、热、雨三季。干季、凉季:每年10月至次年2月,盛行东北季风,晴朗、干燥、凉爽;热季:每年3-5月,盛行东北季风,晴朗、干燥、炎热;雨季——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高温、湿、降水丰沛。
3、印度河流域的热带沙漠气候。
印度河流域年降水量在500~1000毫米之间,多为灌木和草原植被;塔尔沙漠及其周围,雨量很少,为荒漠和半荒漠,仅生长稀疏草本植物和多刺灌木。
Ⅱ 甘蔗有几个原产地
甘蔗属有5个种:热带种、大茎野生种、细茎野生种、印度种、中国种。甘蔗育种家认为,甘蔗属有3个原产地:一是起源于印度;二是起源于南太平洋新几内亚群岛;三是起源于中国。南太平洋、新几内亚、伊朗、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东部等都曾被认为是甘蔗的起源中心。
热带种在世界上有几个多样性中心,如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东部和南太平洋群岛等。多样性中心并不一定就是起源中心。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热带种和大茎野生种,起源或原产于南太平洋群岛的Molanseia,新几内亚群岛一带,向西传播至印度洋及印度半岛、南北美洲,向东传播至爪哇、婆罗洲及中国;印度是竹蔗Uba.及Creole的原产地,细茎野生种和印度种,分布于印度半岛东北沿孟加拉南端经Assmam至锡金(Sikkim)一带,其中,细茎野生种分布十分广泛,是野生甘蔗的起源中心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古老的植蔗国之一,甘蔗栽培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4世纪的中国战国时期和晋朝汉高祖时(公元前3世纪)就有种植甘蔗的历史记载。作为制糖原料的竹蔗、芦蔗(中国种,S.sinense)可能起源于中国。而细茎野生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西南部以及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地区,形成一个金三角分布地带,具有许多中间类型。其中,在中国由云南南部的低海拔、低纬度地区,而后逐渐向高海拔、高纬度的西北和东北部演化、扩散,是世界野生甘蔗起源中心之一(何顺长,1984;范源洪,1999)。
现在,被地质学家公认的大陆地壳板理论认为,印度和澳洲原来连在一起,大约2亿年前,在地质史的中生期(Mesozoic),正是地球早期显花植物滋生的世纪,印度板和澳洲板分离,印度板向西漂移,与中国大陆板撞击下沉,形成现在折叠高耸的喜马拉雅山一系列山脉,所以,甘蔗的原产地都在太平洋的印度澳洲板上。甘蔗是地球上的古老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