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云南惊现世界最大体型的牛——印度野牛,印度野牛能不能驯化杂交呢
在我们国家,牛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动物,牛科动物也很多,不过牛在中国人心中还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动物,牛皮和牛奶都是人们喜欢吃的食物。牛不仅是人类理想中的家畜,还是理想的畜产品,它既可以制作牛油和牛奶也可以做精饲料。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成分,特别值得大家去品尝。印度野牛也称黑牛、安格斯牛、公牛等。印度人主要把印度人养大是因为印度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在印度也有野牛,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野生牲畜,由于后来引种到中国以后才成为家畜。
印度野牛虽然很凶猛,但是也不是很好管理,特别是进入夏天,印度野牛特别喜欢在农田里活动,因为在夏季,天气炎热,这很容易引起它们的中暑。而在冬季时间长一些,因为温度比较低,而且又没有人为管理,它比较喜欢在夜晚活动。它们主要以吃草为主,特别是在夏季草料短缺的时候。它们一般会吃上一年左右的时间才吃上饲料。印度野羊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鸟类之一,它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的鸟类之一了。
印度对野牛的驯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印度人驯化野生的野牛,但是效果不是很好,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对野生的野牛进行捕猎。第二阶段:野生的野牛开始逐渐向人靠拢,而且有了自己的意识。第三阶段:虽然野生的野牛仍然没有办法被驯化了,但是印度人却能够将他们驯化成为动物。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印度人不懂得驯化野生的野牛,而且对于人工饲养野牛还缺少经验。比如一头牛只能养三个月到四个月左右,如果长到一岁,就很难再适应饲养环境了。当然了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的话还不如自己饲养一头牛苗来得好。
② 苏丹牛是什么牛
苏丹身价高昂的原因,在印度的哈尼亚那,这头名叫“苏丹”的牛,就是一匹神牛,它血统纯正,体长达到4.3米,高1.8米,重量达到了1.5吨,是普通公牛的两倍大,许多人看中了它纯正的血统,想要用它繁育后代。
但它的配种费用也不低。“苏丹”一词在印度的含义是“国王”。将一头牛用“苏丹”命名当,也就说大家都承认了其在“牛中之王”的地位。
也正是因此,苏丹非常受人尊敬,拥有着极高的待遇。它不仅拥有着专门的看护人员,每天也不需要干活,主人每天的工作也都是围绕着苏丹,给它消毒、清洁、喂食、梳理毛发。苏丹一顿就吃掉200斤的食物。
在印度,牛是一种备受崇拜的动物,尤其是神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牛可以充当“神牛”的角色。只有放生的母黄牛,特别是白牛,是最为受到尊敬的“神牛”。而水牛却没有资格享受神牛的待遇。那么印度人为什么这么多崇拜牛呢?想了解事情的原因就得从印度教与当地的风俗习惯谈起。
首先印度人普遍信仰印度教,有数据显示,超过80%的印度人都是印度教的教徒。而在印度教的信仰中,牛是主神湿婆的坐骑,见牛如见神。所以印度人认为,每头牛的背上都乘坐着湿婆神,这是湿婆神正在巡视着印度大地。
③ 牛在印度的地位
牛在印度拥有极高的地位,被视为圣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宗教象征:牛在印度教中被视为繁殖的象征和维系生存的基本条件,具有极高的宗教地位。印度教教徒将牛奉为圣物,严禁屠杀。
法律保护:牛在印度受到法律的保护,不能随意屠宰,只能用于提供牛奶、黄油等,甚至牛粪也被用作燃料,体现了其在印度社会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国家象征:印度因其版图形如牛首,且举国敬牛如神,而被称为“牛颅之国”。此外,印度国徽上的四种动物之一就有公牛,进一步彰显了牛在印度国家象征中的地位。
社会关怀:印度社会对牛有着深厚的关怀和尊重。印度僧侣每年会举行波高仪式,以表示对牛的尊敬。同时,印度还设有许多圣牛养老院,专门收养年迈体弱、不能自己觅食的老牛,直到它们老去。
综上所述,牛在印度不仅被视为宗教圣兽,还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的广泛关怀,其地位在印度社会中无可替代。
④ 印度怎样对待牛
在印度古代,印度是靠牛来耕田,没有牛,就是没有粮食,没有粮食,就得挨饿然后死亡。所以千年来直到现在,大部分的乡下农业还是用牛来耕田。以下皆是我从部落格摘取:
世界上的牛恐怕都会向往印度,因为没有一个地方像印度那么对牛敬重。由于享有特殊的地位,印度的牛被称为“圣牛”。
印度农民大都家里养牛,他们对待牛就和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甚至比家人更照顾。他们把牛住的圈舍建成和家人住的房子一样,盖不起牛圈的人家就让牛和
家人在一个房间里休息,还有一些人由于房子小,宁可自己到院子里露天睡觉,也要让牛睡在屋里。早上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牛梳洗,然后为牛准备一份精美的
早餐。早餐有点像西餐,面包和水果。把牛伺候好之后,一家人才开始吃早饭,他们的早饭是典型的印餐,非常简单,干烙饼蘸豆糊糊。他们认为,在早饭之前让牛
吃好可以给一家人带来好运。
在印度人眼里,牛的粪便是最纯洁的,是清污去秽的上品。看到一头牛刚拉下一泡热气腾腾的粪便,印度人马上就会跑过去用右手将牛粪抹平,其动作就像山
东人摊煎饼一样,但神情虔诚多了。抹成“牛粪饼”是为了快速晒干,晒干的“牛粪饼”是印度农村的主要燃料。印度人认为,烧牛粪的烟火可熏洁一切污秽。有些
人干脆趁热将牛粪均匀地涂抹在自家房屋的四壁,据说这样可以祛邪镇魔。
在我看来,牛粪抹墙至少有两个好处,那就是比人工合成的涂料环保,而且有冬暖夏凉之效,这对于生活在高温下的印度人是至关重要的。还有人为了荡涤身
心,延年益寿,竟恭饮牛尿,或在身上涂抹牛粪。印度前总理德赛访美时,在电视上解释自己年逾八十而能身清志明,就在乎每天饮用牛尿,并肯定牛尿是世界一切
饮料中之最富营养者。牛粪牛尿是宇宙生力之元气,得到元气便得到生命。
在印度,牛是圣物。很多印度学者研究认为,早在3000多年前,印度教徒是吃牛肉的,但后来发现牛是最具有奉献精神的,于是便不仅不再食用牛肉,而
且对牛敬若神明。吠陀时期的印度教典籍明确规定,禁止杀牛和禁食牛肉,对牛要顶礼膜拜。印度学者认为,之所以对牛这样厚待,主要是因为吠陀时期的游牧民以
及后来几代游牧民的生活严重依赖牛,牛不仅为他们提供了食品,如牛奶和各种奶制品,而且为他们充当着最主要的劳动力,如耕田和运输,即使是牛的粪便也成为
他们生活的必需,如用作燃料和肥料。牛与当时的人的关系,就如母亲之于子女。久而久之,印度便形成“圣牛”文化。
现代印度,“圣牛”文化依然根深蒂固。圣雄甘地对牛崇拜有加,他说:“尊敬、保护牛类,是人类最崇高的行为,这种行业能使人超凡入圣。我对牛的解释
是,它代表一切生物,人类经过对牛的尊敬可达万物化一之圣境。牛为亿兆人民的母亲,慈爱的化身。”印度教徒占印度人口的80%以上,他们对牛的感情和甘地
差不了多少。印度现在最大的一家牛奶公司名字就叫“母亲奶制品公司”。他们不仅不伤害牛,不吃牛肉,而且听任牛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牛走累了,就地卧倒,
睡上一觉,绝没有人惊扰它的美梦;牛饿了,随便走到一户人家,或是一个菜市场,马上就会有人把“饭菜”奉上。我发现有人每天定时给流浪牛送食物。
看着印度人对牛的态度,我由衷地觉得在印度做牛真好,真舒服。我忽然想起了六十年代革命群众忆苦思甜时常说的话来:“旧社会,我们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我们的祖辈都给财主做牛做马”。想笑。因为印度的牛实在是很幸福的。
如果有人不小心开车撞了牛,马上就会有很多当地人围上来,轻则把撞牛人的车砸个稀巴烂,重则把撞牛人痛打一顿。正因为如此,印度各大城市的街道上就
出现了这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牛大摇大摆在马路中央徜徉,长长的车队静静地等候牛踱过马路。牛在印度神圣不可侵犯。1857年初,英国殖民当局用牛油和猪
油做润滑油涂在子弹上,这严重伤害了广大信仰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士兵的感情,结果点燃了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烈火。
印度法律规定,杀牛者是要问罪的。不过,这项法律同时规定,只有两个邦例外,那就是西部的卡拉拉邦和东部的西孟加拉邦,在这两个邦杀牛是合法的。于
是,在印度中部通向东西这两个邦的主要干道上,时常可以看到有几百头年迈的挤不出奶的母牛、筋疲力尽的公牛和小公牛犊被驱赶着向屠宰场走去。其场面虽浩浩
荡荡,但和犯人被押送刑场一样凄惨,让人顿生恻隐之心,但不这样,又怎么能解决城市的“牛多为患”呢?!
“圣牛”文化造成“牛多为患”。印度绝大部分地方不允许屠宰老牛,而贩运老牛又是违法的,这就造成了牛口的只增不减。目前,印度有大牲畜5亿头,约
一半是老牛。有人说,“如果印度不吃掉老牛,那么老牛将吃掉印度”,这话不无道理,牛口确实在爆炸。那些生病的、年老体弱的牛往往被主人抛弃放生。于是,
就出现了大量可怜的迷途牛,在城市乡村四处流浪,任意游荡,自生自灭。它们阻碍交通、传播疾病、制造垃圾、污染环境、破坏市容。目前,如何合理安置老牛成
了印度政府的一件头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