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的陆军头盔在实战中防护效果真的好吗
头盔是目前战场中士兵的主要防护武器,装备率非常高。而印度军队的头盔目前装备的其实有七种,但是今天笔者给大家聊聊关于印度军队装备的头盔。印度军队最常使用的两种头盔中,一种是常规型号的圆形头盔,还有一种是别具一格的方形头盔。根据印度官方曝光的资料,这种头盔的防护效果和佩戴舒适性还是不错的。
头盔作为每个国家士兵的单兵制式装备,在战场上可以保护士兵的头部不被流弹和弹片伤害,大大降低了士兵受伤和阵亡的概率。而印度人则脑洞大开的设计出了这种新型的头盔,但是根据前线部队的使用情况来看,对这种方形头盔的评价还是不错的。
‘贰’ 怎么评价印度在军事上一直都是那么强硬
印度在军事上确实一直比较强硬,主要与其国情有关。首先,印度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内部凝聚力有限,需要军事实力来维护国家统一;其次,印度与邻国巴基斯坦因为克什米尔地区已经打了60多年;第三,印度背后有大国“支持”,每年购买大量武器装备;第四,印度本身有成为世界强国的野心。
欢迎大家讨论,你认为印度军事实力如何?
‘叁’ 比较下中国和印度的军力
核武器,我们领先。
坦克,我们领先。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竖基郑飞机,自己研制的,我们领锋歼先;外购的,印度领先
大炮,我们领先。
军舰,自己研制的,我们领先;外购的,印度领先(航母,印度属于外购)
卫星,我们领先。
激光武器,我们领先。
导弹,自己研制的,我们领先;外购的,印度领先。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国际态势,我们危险,印度轻松。
士兵素养,各有千秋。
目前,印度空军在边境地区的对地攻击力量方面占有优势,所装备的米格 -23B N/UM、 "美洲豹 IS"、米格 -27基本上余颂是苏联、英法等国家 80年代前期的产品,载弹量、航程、对地导弹攻击能力都超过中国空军的强 -5攻击机。强 - 5还不具备从空中对印度的主要目标发动精确的空对地导弹攻击的能力,为弥补这一缺陷,中国计划进口俄制 SU30MK歼击轰炸机并进一步改良强 -5,同时可能部署少量轰 -7。
印度空军在第一次打击中可以动用其全部的 80%----大约 280架 - ---战斗轰炸机,加上拥有对地攻击能力的战斗机,总数可能达到 500架。首次空袭作战可以投弹 1000吨,大约是目前中国的战术空军在边境地区所能动用军力的两倍。
在空战使用的战斗机方面,双方可以投入的比较先进的机种主要是 ----
印度: 170架米格 -21BIS、 26架米格 -23MF/UM、 59架米格 -29、 35架幻影 -2000H、 8架苏 -31MKI。中国: 50架歼 - 7III、 100架歼 -8II、 48架苏 -27。印度共有 298架相当于西方 70、 80年代水平的战斗机,而中国在这一地区性能基本相同战斗机大约为 19 8架。而且在边界前沿地带,印度的机场建设好过中国。但是,中国空军在数量上占有优势。
印度陆军的自动化指挥、兵员的快速空运能力、坦克的性能、先进坦克的数量方面要领先于中国军队。其用于指挥的国家级别、 4个战区级别 C3I已经初步建成,全部采用美国、英国的超级电脑。而中国军队在地对地导弹、大口径火炮的数量方面占有优势。
在武装直升机、运输直升机的数量、质量、反坦克导弹的质量方面双方差距不大。在坦克方面,印度正在计划对 1400辆 T72MI进行现代化改装,中国目前性能与其接近的坦克是 T852M、 T853,目前正在少量生产之中。但是,如果边界冲突规模有限,那么在山地战斗过程中,印度在重型坦克方面的优势将不会得以发挥。此外印度陆军在机动性方面略为领先中国。而中国如果动用庞大的民航力量,则在战略空运补给能力方面会得到加强。
陆军的防空体系,尤其是远程防空能力目前双方差距正在缩小,俄制 S30 0PMU1、 SA11(50)已经开始在印度陆军服役,中国目前拥有 8个 S3 00PMU1、 15个 Tor-M1(SA15)发射系统。先进的 HQ7、 FM 90、 2000系列、 LY60在今后 3-5年内可能更多地装备陆军,届时中国的战场防空系统会得到大大强化。
‘肆’ 中印军事力量对比
印军前身为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雇佣军。1947年印巴分治后始建分立的三军。1978年创建独立的海岸警卫队。总统是名义上的武装力量统帅,内阁为最高军事决策机构。国防部负责部队的指挥、管理和协调。各军种司令部负责拟定、实施作战计划,指挥作战行动。现陆军参谋长迪帕克�6�1卡普尔上将(Deepak Kapoor),空军参谋长法里�6�1霍米�6�1梅杰上将(Fali Homi Major),海军参谋长阿琼�6�1普拉卡什上将(Arun Prakash)。实行募兵制。陆、海、空三军总兵力为127万,居世界第四位。其中陆军103.5万,海军7万,空军17万。另有50多万预备役军人和100多万准军事部队。
2007/2008财年,印度国防预算高达9600亿卢比,约300亿美元。一直以来印度把扩充军事实力当成争当世界一流大国的重要标志。印度始终致力于称霸南亚、直接控制印度洋,跻身世界军事强国行列是印度国家战略的终极目标。印度当局深信,军事实力是取得大国地位的必要基础,外交必须以军事为后盾,军事必须以外交为补充,军事力量不仅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国家外交最可靠的王牌。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战略思想,得到了印度智囊机构、军界、学术界和新闻界的广泛支持,印度导弹之父卡拉姆,就曾多次在公开场合直截了当地宣称:“弱小并不令人尊重,因此,印度在军事上必须强大”。
为实现“直接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一流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印度高度重视军事力量的现代化建设,制定了到2015年成为世界军事大国的战略规划,大力推进海、陆、空三军转型。陆军:向战略打击军种转变;海军:向远洋作战型军种转变;空军:向航空航天型军种转变。 以此建立一支适应未来战争需要、与国家战略目标相适应的“未来军队”。为适应军队的现代化转型,军费支出结构也作了极大调整,被称为“首要花费项目”的武器采购费用达到了3340亿卢比,比上一财年1690亿卢比的实际采购费增加了近1倍。
在采购装备的资金分配上,印度空军、海军分别获得了1478亿及756亿卢比,而人数居多的陆军只得到875亿卢比,这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印度优先发展高技术军种的决心。印度军费和采购费用的大幅增长将有助于印军购入更多的先进装备。从俄罗斯购买价值15亿美元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从英国购买价值17亿美元66架“鹰”式高级教练机,以及从以色列购买3架11亿美元的“费尔康”空中预警机。凭借“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舰载“米格-29K”战机,印度海军届时可在一天内控制数千万平方公里的印度洋海域。印度国防部目前的重要采办项目包括:空军计划从美国采购126架多用途中程战斗机、先进无人机和运输直升机,采购额高达90亿美元;陆军计划采购155毫米自行火炮、防空系统和网络中心战装备;海军计划购买先进潜艇、海上监视飞机、一颗人造卫星和3艘航空母舰。
印度财政部长普拉纳布·慕克吉宣布,到2010年3月的财政年度,印度军费预算将增加24%,达1.42万亿卢比,约500亿美元。将为印度的123万军队的现代化计划提供资金。除了军费预算,慕克吉还批准了为准军事部门增加1.43亿美元。他还说,在本财政年度将为加强所谓的边境安全增加4.56亿美元。印度是新兴经济体当中购买武器最多的国家,自2000年以来,印度进口的军事装备价值280亿美元。未来几年,印度计划进一步签署价值估计达300亿美元的合同。
印度的军事战略目标是:以强大军事实力为后盾,直接控制弱小邻国,遏制东北部邻国,排挤其它大国对南亚和印度洋事务的干涉,巩固其在南亚及印度洋的既得利益,积极争当世界军事强国。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印度制定“适当控制数量,重点加强质量,进一步提高战斗力”方针,积极迎接新军事革命的挑战,大力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打赢未来战争的能力。
印度将与俄罗斯联合研发代号为PAK-FA的第5代先进战斗机。俄印联合研发第5代战斗机项目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将成为俄印两国政府在军事领域内数额最大的一个联合研发项目。目前印度从俄罗斯引进的最新战斗机为苏-30MKI战斗机。印度空军主要将领已经证实印度空军目前已确定了印度第5代战斗机的技术性能指标。据称,印度空军希望用5年的时间研发第5代战斗机。据悉,第5代战斗机PAK-FA具备隐身性能,可在不使用加力燃烧室的情况下进行超音速巡航,机上将安装主动式电子扫描阵列(AESA)机载雷达以及可增强机动性的推力矢量喷管。
进入21世纪,印度陆军已经向俄罗斯购买了310辆T-90主战坦克。 印度陆军高级军官则表示,陆军用1781辆主战坦克替换老旧的T-55和T-72坦克的需求,将通过引进1657辆俄制T-90S和订购的124辆阿琼坦克得到满足。俄印签署协议引进310辆俄制T-90S坦克,根据双方又达成协议,印度再进口347辆T-90S坦克,而且印度阿瓦迪重型车辆制造厂已经开始根据俄方许可证生产另外1000辆T-90S坦克。
目前,印度已宣布在未来十年里要建立一支航母舰队和核潜艇的计划。最近,印度还进行了可携带核弹头的导弹试射,其射程可覆盖中国的主要城市。而在临近中国的边境地区,它也正在重新开启空军基地。 为鼓励印度制衡中国,俄罗斯逐步加强与印度军队紧密合作。
对于中国,不做太多评价,自己去和阅兵典礼上的中国兵力比较一下就行了
‘伍’ 印度综合国力有多强大呢
从世界历史来看,二战后那是新兴国家崛起的时期,整个世界格局为之一变,尤其是以大型新兴国家崛起为代表。特别耀眼的是中国的崛起和印度的崛起,被誉为世界最快速崛起的两个国家。而现在的中国,已经是跻身世界超级大国行列,而印度的崛起也是非常迅速。为此很多人想要知道的是,现在的印度综合国力到底有多强大呢?你可能想不到。
第四,未来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对于印度而言,其实最大的潜力来自未来,毕竟印度人口很多,而且很快超过我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对于未来世界而言,有人的地方才有江湖,而印度人口最多,那么这无疑将是巨大的国力基础。甚至很多西方机构,甚至预言,未来的世界,印度将是超级大国,就是因为其有充足的人口,所以印度综合国力还是很强大的。
‘陆’ 中国和印度军力对比
在军事上,首先看军事技术。印度的导弹技术大约相当中国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印度的烈火导弹的水平达不到中国巨浪1的水平。当时中国已经拥有洲际导弹和核潜艇,而印度到现在还不具备独立发展这两项技术的能力。印度发展的蓝天防空导弹其弹体来源于前苏联的萨姆6,三叉戟低空导弹存在严重技术问题,性能还不如中国80年代发展的红7。中国在当时高空防空已经发展了TMD的“反击”。
航空技术是印度与中国差距最小的军事技术领域。因为中国主要精力投入导弹方面,相对航空技术投入少,独立能力比较导弹和航天技术差一些。但是来自国外的技术封锁使中国的航空工业获得了非常宝贵的独立开发能力。印度航空工业一直依靠外国的技术援助,依靠外国产品生产许可证生产先进战斗机,因此虽然在一段时期内印度装备战斗机比中国先进,但是印度一直没有获得完整的航空技术能力。在开放以后得到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以后,最近10几年中国航空技术突飞猛进已经远远将印度抛在身后。这是综合国力和综合技术能力和工业能力的差距。中国出口技术给巴基斯坦的FC-1在近两年不断采用新技术升级使得其技术完全超过印度的LCA轻型战斗机,在气动设计、发动机、机载武器等方面优于LCA成为一型高性能中档战斗机。
在海军装备方面,印度根本没有一个强大的造船工业,因此印度强大的海军只能是沙滩上的大厦。印度的国产军舰必须依靠外国提供全部技术,包括设计、船体材料和建造工艺、动力、武器、雷达以及总体等等。一旦失去外国技术援助印度立即一筹莫展。如核潜艇是印度一直梦寐以求的装备,但外国由于防止核扩散条约的限制无法提供印度技术援助,几十年印度只好干等这毫无办法。虽然印度已经特许生产过先进潜艇如德国209级和俄罗斯“K”级。但是现在印度还是要依靠外国来援助才能制造潜艇。中国核潜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现在中国海军舰艇的技术水平已经基本达到欧洲的水平,超过俄罗斯。现在影响到中国军工技术水平的主要是基础工业水平。
在陆军技术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印度到现在还不能生产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陆军不想要。进口重炮还要进口炮弹。总之在低技术的陆军武器装备上印度仍然没有自主生产能力。
总体上看,印度的军事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只是在个别的方面如计算机方面可以自己生产,当然IC还要进口。
印度的军事能力,依靠进口装备和技术,印度保持了与中国相当的军事技术装备。因为中国庞大的军队不可能迅速全部换装新装备,同时也没有这个需要。但是印度的军事力量的发展极度不平衡。中国军费使用上大致装备采购、人员开支、训练和装备维护各占三分之一。而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员和训练、装备维护的开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军费开支主要是人头费和装备采购费,而训练和装备维护费占比例不和理。海军航母舰队基本上是驻港舰队,空军飞机事故率居高不下,陆军坦克等装备的完好率极低都是这种情况的体现。印度的装备体系非常混乱,表现出缺乏军事管理能力。印度陆军光步枪的子弹就有7.7毫米、北约7.62X51毫米、俄制7.62X54毫米、7.62X39毫米、5.56毫米等多种体制,而且在部队装备5.56毫米步枪以后,居然没有安排子弹生产。只好到国际市场上采购了几千万发子弹。
从历史上看,印度从来是在战争发动前突击在国际军火市场上采购弹药和武器零部件来提高装备的完好率和战备率。这样的情况使得印度非常难以应付突发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下卡吉尔冲突就是例证。印度在这样一场小规模的边境冲突中,对手还是穆斯林武装,几乎用光了库存的大口径炮弹,战后在国际市场突击采购。从这种情况来看,印军虽然装备比较先进,但后勤和管理非常落后,这在1963年与中国的边境冲突中已经表现出来了。但现在并没有显着改进,这是印军的软肋。印军没有能力进行一场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如朝鲜战争规模,甚至如上甘岭战役这样规模的战役也没有能力持续进行,上甘岭美军消耗炮弹130万发,志愿军消耗炮弹40万发,战役持续40多天。
看起来印度的战略是在印度设定的条件下,即在印度选定的战场、时间、战争规模等条件下、进行一场预有准备的中低规模的高技术战争。如甲午战争日本突袭中国、日俄战争日本突袭俄罗斯远东舰队。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在战争一开始就取得决定性胜利,而后依据有利的战场形势,通过谈判和国际斡旋获得最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因此印度必然采取精兵主义,从印美空军对抗演习看印度空军的精锐有着不可忽视的战斗力。但是这个战略存在着致命的缺点,就是如果对手不按照印度的设想出牌,印度缺乏应变的准备和能力。在1963年印度与中国的冲突中就发生了这种情况。中国的反应超过了印度的估计,结果印军遭到惨败。
从以上分析,印度的硬实力比中国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别是长期竞争的潜力方面差距更大。局部冲突中双方的技术差距不明显。但可以运用的战术方面的差距和后勤能力仍然存在着显着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