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和印度边境谈判的结果是什么
1、双方没有达成任何实际成果。
2、中印边界东段态势,红框内有三个地名:扯冬、兼则马尼、达旺。1962年边境战争,即是由印军在扯冬附近建立哨所引发。解放军在1962年边境战争中曾收复达旺,但后来主动撤军,并从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现在达旺为印度所控制。
3、香港《明报》的文章宣称:“中方的底线是:中方放弃在东段的要求,印方放弃西段的要求,作为补偿,印方把中段吃下去的2000平方公里吐出来,归还中国,按此计算,全部争议的12.5万平方公里土地中,印度获得72%,中国仅得28%。但印度的方针却是: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12万多平方公里要通吃。
4、所以双方没有达成任何谈判成果。
‘贰’ 中国在外交领域提出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背景
背景:与苏联关系恶化,与美国尚未建交,急需周边国家支持背景下。
过程:1953年底,中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12月31日,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时,周恩来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1954年,周恩来又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并与时任印度总理尼赫鲁、时任缅甸总理吴努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2]。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作用:巩固了国际地位, 得到了国际支持,成为了国际外交准则
‘叁’ 中印最终谈判会是怎样
目前的谈判有可能不了了之
印度有抢占藏南地区(印称阿鲁纳恰尔邦)之势,大量的驻军,和不断的增军;
21世纪,网络先进,消息传播快,迫于国内舆论的压力和维护国土的责任,历届政府将在国土争议问题上不会做出让步,而大力发展经济决不动摇的国家政策制约了我们的战斗思想,中国将陷被动,不到印度打出第一枪,中国决不动武,也就是说维持现状由后届政府完成这个使命就是中方最理想的状态,
会谈免了,争我国土休想,阿三小心,待我再发展几年,拔了你的小胡子,摘掉你的小毡帽,一脚把你踹出我的藏南,滚回你的贫民窟,哈哈
‘肆’ 涓鍗拌竟鐣岃皥鍒ら梾棰
涓鍗拌竟鐣屽叏闀1700鍏閲岋纴鍒嗕笢銆佷腑銆佽タ涓夋碉细涓沧典簤璁棰嗗湡9涓囧钩鏂瑰叕閲岋纴浣崭簬瑗胯棌锛岀浉褰扑簬涓や釜鍗婂彴婀撅纴姣旇嫳锲戒笌阒挎牴寤蜂簤澶虹殑绂忓矝澶6鍊嶅氾纴鐩鍓嶈鍗板害鍗犻嗭纴1987骞村凡鎴愮珛浜嗛樋椴佺撼鎭板皵闾︼绂涓娈典簤璁棰嗗湡2000骞虫柟鍏閲岋纴绾︾瓑浜庝竴涓娣卞湷锛屼篃浣崭簬瑗胯棌锛屼害鐢卞嵃搴﹀崰棰嗭绂瑗挎典簤璁棰嗗湡3.3涓囧钩鏂瑰叕閲岋纴鍗虫柊鐤嗙殑阒垮厠璧涢挦鍦板尯锛屾带鍒跺湪涓锲芥坠涓
‘伍’ 中印领土谈判
中印有领土谈判,具体怎么谈不是太清楚,也不可能大面积报道。但基本可以推测是根据当年中印战争前,周恩来访问印度时候的政策来谈的。大方向来说,中国保留阿克赛钦,印度保留大部分藏南,但达旺这个地区中国会坚持的。当年从这个政策来说,中国其实还是非常务实的一个政策的,但是居然印度这样都不接受,导致了中印战争。
然而,时代不断发展,形势在不断变化。虽说一个稳定的边境线的对国家安全和发展有重要意义,但和过去不同的是,印度洋的海上运输线对我国越来越重要,而在这一地缘上印度是占有绝对优势的。近期我国前往索马里打击海盗,拉拢斯里兰卡,都是希望能渗透进这一地区,保护我国的海上生命线。以目前我国的陆空军实力,保持印度北方的现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住印度,镇吓住藏南,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印度机种精力瞄准印度洋。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拖下去,对我们不一定没有好处。
都是原创的,希望加个分,谢谢。
‘陆’ 印度对中印战争的评价
印度对中印战争的评价是复杂且多元的,不同群体和个体可能持有不同的观点。以下是对印度对中印战争评价的一些主要方面的归纳:
历史与记忆:
政治与外交:
军事与国防:
社会与民众:
综上所述,印度对中印战争的评价是复杂且多元的。这场战争不仅给印度带来了深刻的历史记忆和教训,也促使印度在政治、军事和社会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和改革。然而,由于双方在历史、文化和领土等方面的分歧较大,中印之间的边界问题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