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人的汤汁怎么做

印度人的汤汁怎么做

发布时间:2025-05-27 00:32:47

❶ 印度人的餐桌上,为何都是糊糊

  说起印度,可谓是我们星球上的一个神奇的民族。他们的衣食住行无不渗透着一种特殊的而又神秘的色彩。民以食为天,印度菜在当今也颇受到世界各国人的喜爱,尤其印度的咖喱闻名于世界。

  在印度,咖喱的做法就是将肉类蔬菜等切碎放在一起熬煮,然后加入咖喱块或者咖喱粉,直至煮到糊状,几乎看不出食材的地步。印度人吃的大都是这样卖相的食物,并且是将这种糊糊浇到米饭上一起食用。方便面也是颇受当地人欢迎,而印度人的做法无疑也是把方便面最后煮成了糊糊的样子。

  有人这么说,去印度你要习惯的就是两件事:一是习惯那里的炎热,二就是习惯那里的饮食习惯。就单单从吃糊糊来看,大多数外国人都不能接受。而最大的原因就是它的卖相不好。可为何印度人偏偏热爱这种卖相不好的糊糊呢?

(一) 历史弥留

  追溯历史,古印度可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发源于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可追溯至公元前第三千世纪。印度也是香料大国,丝绸之路中印度的多种香料传入中国。咖喱、肉桂、胡椒、八角、料及珍贵的檀香木等产物而吸引腓尼基、罗马、阿拉伯及中国人横渡印度洋、中国及东南亚等海域,上一世纪的英国、葡萄牙等欧洲国家也因为印度香料的魅力而开启了海上香料之路。

中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的船队也都曾登陆印度的科钦岛,带来东方的青花瓷、绸缎、茶叶,以及西方的衬衫、烟草以及宗教信仰。然而回去时,无不是满载这一船船香料。甚至在历史上,还曾引发香料战争。因为在早在800多年前,香料是当时最昂贵的商品,在那时,一颗小小的胡椒一度价值连城,欧洲甚至有一种说法叫做“贵如胡椒”。到了明代万历年间,一升胡椒的价格相当于今天的600元。在欧洲古罗马时期,一个熟练的工人要工作一周,才能买到一磅胡椒。当时的一磅肉蔻,就抵得上半头牛的价格。而阿拉伯人垄断了当时这最昂贵的商品,他们费劲心机营造物以稀为贵的假象,其目地是轻松赚取40倍的利润。

后来威尼斯成为欧洲最强大的海上帝国,他们逐渐控制了阿拉伯商人运到欧洲的香料,因此阿拉伯人威胁要中断香料供应,于是威尼斯就发动了人类历史上最为野蛮、最为堂而皇之的掠夺战争——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也叫做香料战争。实际上只不过是为了控制当时世界上最昂贵的商品——东方的香料。由此可见,喜食香料不仅仅只是印度人,世界各国的人也都曾拜倒在香料的芬芳馥郁之中。而在香料的发源地印度,印度人对香料的热爱可谓深入骨髓。在当今的印度家庭,每家每户在烹饪时都会用到各种各样的香料,例如姜黄、辣椒粉、孜然、香菜籽等等。这些香料不仅触动了印度人的舌尖,同时还具有许多好功效。然而将这些香料的味道发挥至极致的就是将食材煮至熟烂,再加入各种香料混合炖煮。许多人认为,印度人的口味都偏重,制作食物往往看不到食材原本的样子,他们仿佛吃进去的就是各种香料,然而食物本身只是陪衬品。而把各类食材煮成糊糊,让香料之魂完全融入食材的灵魂,让每一口进食都充满香料的美味。因此印度人的餐桌上,从香料进入他们的生活起,糊糊也进入了他们的生活。

(二) 民俗文化

  印度是一个宗教大国。他们的宗教文化非常复杂,每个不同的宗教的都有各自不同的饮食禁忌,许多人都选择吃素。因此印度人可以选择的食材范围较小,而为了追求各种不同的口味,印度的香料就成了主要功臣。印度是一个崇尚神明的国家。像印度教、伊斯兰教等一些大的教派都有各自信奉的神明。但这不意味着每一个印度人都有宗教信仰,还是有极少数人接受无神论和不可知论。所以生活在这样一个受宗教影响巨大的国家的人们,他们相信食物是上天的恩赐。所以我们总看到印度人吃饭的时候席地而坐,不用刀叉而用右手直接进食。

说到印度的双手使用习惯,也可称为这世上一大奇观。印度人喜欢用手直接捻取食物,不论大人还是小孩,一定是要右手吃饭。给别人递送食物、餐具等,也必须用右手。在他们看来,右手是最干净的,而左手是最脏的。所以他们进食时会用干净的右手去触碰食品,这如同时对神灵的敬畏,唯有亲手触摸食物,嗅闻食材的滋味,揉捏食品并且感受它的温度,才能够咀嚼到食品最最真实的甘旨。使用刀叉,阻碍了食物传达出快感。用手更利于菜品与米饭的混合,还能感受温度,以免送入口中烫伤口舌。正是糊状的食物满足了他们在对神明和在触感和味觉的上的追求。通过用手搅拌,将米饭与汤汁混合均匀,并将食物送入口中。

(三) 气候原因 

  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达22度以上。炎热的天造成了大部分的新鲜食物不利于长时间的保存。印度大部分家庭中没有冰箱,所以将新鲜的食材加入大量的香料做成糊糊起到腌制的作用,也更利于放置和储存。另外,印度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炎热,雨季降水量巨大,而且印度具有世界上十分之一的耕地,主要种植的就是水稻。因为受到日照时间影响,位于赤道附近的印度种植的大米成熟的速度快,一年能够达到两熟或者三熟,生长周期很快。所以印度大米的又细又长,就是我们所称的籼米。这种米饭煮熟之后没有什么粘性,而且口感干松,没有那么香甜软糯,而是粒粒分明。所以印度人将食物制成粘稠的糊糊状与米饭一同进食大大增加了米饭的香味和口感。同时糊糊也使松散的米饭更容易送入口中。

(四) 生活现状

  印度时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大米出口的国家,但是印度大米年产量较低,及时拥有世界上十分之一的耕地和长时间的日照时间。但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印度雨季短暂,极旱极涝频发,粮 食收成受到影响。而其中十分之一用于出口。印度人口众多,人口增长率高于中国,而地少人多。印度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严重影响了印度经济的发展。在印度国内仍有超过两亿的人口处于饥饿的状态。印度达哈维贫民窟,是目前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贫民窟。面积仅1,75平方公里,居民人数就达百万。

就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不充足的环境下。将食物做成稀状的糊糊更能节约成本,同时也能够满足更多人的胃口。即使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印度人也成品尝到美味的香料食物。

  无论哪个国家或哪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但都体现了民族的文化与智慧,大都“因地制宜”,且具有别样的意味,耐人寻味。我们对此应保持尊重理解的态度,去感受他国的不一样的文化风情与文化韵味。

❷ 印度人外出聚餐,自带厨师做了10道饭菜,网友一看:饿死也不吃

元旦假期,刚好有空,于是就是和朋友一起参加了一个印度人举办的海边聚餐,都是在市内,所以也方便,连同大人和小孩,总共去了有40个人,我们国内的人只有5个,总的来说挺热闹的。

发现印度人出去玩,以吃和放松为主,不会跑很多景点,还专门带了2个厨师,在他们眼里,再好的中国餐厅,都不如吃自己烹饪的食物来得爽!

等我们从海边玩回来的时候,发现这两个能干的印度厨师已经把一大桌的饭菜做好了,分量很足,都是用大盆来装的,看来他们吃肉的能力也很强大啊。而当我把这一桌菜发到网上去的时候,网友炸开锅了,有人说:“我的个天,一闻到咖喱味就想吐,饿死我也不吃。”,也有人说“做法不同于国内,很有特色,值得一尝!”大家来看下究竟做了什么菜,引来大家这么热烈的讨论?

我发现他们口味还是蛮重的,就算是米饭也要下足料,这个是他们那边的特色米,很细小,加入了香叶、桂皮、花椒、牛奶还有水做成的,最后再撒上一些他们自己炸香的红葱头碎,米饭吃起来软软的,香味挺足,就是期间一不小心,把花椒也一块嚼在嘴里,那个酸爽啊。

这个海鱼他们说在印度是他们最爱吃的一种鱼,在深圳购买,一条就要80多块,看样子一条也不大,那还挺贵啊。这道鱼是加了一些调料粉腌制的,然后下油锅炸得连骨头都是酥脆的,吃起来肉质很紧实,就是细刺有些多。

这道被厚厚的汤汁覆盖着的鸡有点看不出来原型了,汤汁这么浓稠,就知道是加了多少粉烹饪了,印度人特别擅长用粉,各种咖喱粉,香粉,用到极致。一只鸡一分为8,超大块,烹煮时加了酸奶,所以做出来的鸡肉除了带了咖喱味,还会有奶味和甜味,总之味道有点一言难尽。

这个是用罗非鱼做的,切块后加入一些粉腌制,然后炸到焦香,再加入咖喱粉,各种粉,放水煮到入味收汁,看着没有辣椒的影子,没想到辣到流眼泪。

这道牛肉也是被厚重的汤汁包裹着,加了很多粉、香叶、桂皮、酸奶、姜汁、洋葱汁、蒜汁烹饪的,炖到肉都稀烂了,肉是挺香的,就感觉吃肉的同时,吃了一嘴的调料,重口味啊!

我发现他们挺爱吃炸的食物,像这个鸡块,是足足炸了2盆,买的现成的鸡块,再下油锅炸香,确实香,就是我有个疑问,他们这么爱吃油炸食物,咋的就不上火呢?

没想到鸡蛋在他们手里,吃出了新高度,这是鸡蛋汤吗?还能这样吃,我是服了。将鸡蛋水煮剥壳,然后加入咖喱粉,各种粉,还有香菜,经过他们有灵魂的双手,鸡蛋就成这样了,印度人重口味是有据可依的,看这道菜就知道了。

这个是提前买的大饼,也是从他们国家的人那里买的,其实刚买的时候挺白净的,等他们要吃的时候,就拿去炭炉上烤,终于把他们烤得又黑又焦,在他们眼里,这样更有食欲。

唯一一道素菜,青瓜、番茄、生菜加辣椒、做法简单,就加了盐和橄榄油,没有手套2手一拌就成了。吃了那么多肉,这道菜很解腻哈。

这个是提前买的甜点,没有拍到照片,是西米加了牛奶和糖一起做的,饭后每人一小盒,分量不大,但是真心甜到腻去。

看到他们的大餐,发现肉量很足,口味重,一般人估计真心吃不下,你们觉得咋样,有你爱吃的菜吗?

❸ 印度美食为何形似“奥利给”除了贫穷之外,还有什么原因

印度,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总人口可达13.24亿,但印度国土面积只有中国的1/3不到,但却养活了和我们一样多的人口。不仅如此,印度不但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还可以向周围的国家包括中国大量出口稻米,成为粮食净出口国。

四、人文原因:因为印度相对来说比较贫穷,自然也就不能像我们一样,几乎天天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所以说,印度会选择用大量的香料来维护食材本身的味道,自然也就出现我们看到的那种“奥利给”形状了。

对于印度美食形状像“奥利给”,你了解到了么?

❹ 印度人是怎么吃饭的呢

印度人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传统和习俗。以下是关于印度人吃饭方式的详细描述:
坐姿与用餐环境
坐在地上:许多印度人喜欢坐在地上享用美食。这种习惯源于古代,当时椅子是奢侈品,大多数人选择坐在地上吃饭。如今,虽然现代家庭中餐桌前用餐已变得常见,但用手指和坐在地上吃饭的乐趣并未消失,特别是在特殊场合如婚礼上。
垫子与座位:在地上用餐时,通常会使用名为“chowki”的垫子,以及特定的座位姿势“asana”。
用手进食
右手用餐:印度人普遍使用右手进食,这一传统已经延续了数千年。左手在印度文化中被视为不洁,因为它用于清洁身体最私密的部位,因此在饮食中使用左手会被视为不卫生和不礼貌的行为。
卫生习惯:尽管看起来不卫生,但印度人非常注重手部清洁。在餐馆或家中,快吃完时主人会给每人端上一小碗温水和一块柠檬,用来洗手。此外,饭后还会提供一盘绿色麦粒状的香料供咀嚼,以消除口中异味。
餐具与器皿
Thali:用于盛放饭菜的主要器皿是一种高耸的、离地几寸的碗,被称为“thali”。这种碗通常是铜或银制的,非常美丽华丽。
Pitha:一种有特别设计的木制椅子,可以让人们随时调整坐姿。
食物与饮食习惯
糊状食物:印度的食物大多是汤汁拌成的糊状物,这些食品需要用手来搅拌、撕扯和食用。例如,印度咖喱、印度煎饼等都需要用手来食用。
面饼与咖喱:面饼是印度家庭三餐都离不开的食物,通常搭配咖喱食用。咖喱由各种蔬菜混合香料熬制,风味百变。
素食主义:印度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是素食者,剩下的人即使吃肉也主要是羊肉和鸡肉。
社交与文化意义
聚餐时间:在印度,聚餐是一个长时间的活动,可以连续数小时,直到大家都吃饱为止。这体现了印度人对食物的重视和享受。
节日与食物:印度的每个重大节日或社会活动都与食物有关。食物被视为一种神圣的礼物,以养活人体和滋养心灵。
综上所述,印度人的吃饭方式融合了传统习俗、宗教信仰和社交文化,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饮食文化。

❺ 印度人为什么喜欢吃糊状的食物

因为他们的米饭实在太干了。注意这种干,不是加水量太少的那种干,是他们的米无论你加多少水,甚至加油,煮出来都绝对没有两粒粘一块儿的!
不知道你们上小学初中那会儿有没有过类似的体验,学校买来那种过期好几年的陈米,煮的时候分两次,去掉米汤再加水煮,出来的米饭就是那个效果...比印度米饭可能还要粘一点。这种米饭单吃没有任何质感没有任何香气,味同嚼蜡,还硌嗓子眼。
印度米饭用筷子吃就别想了,还好他们也不用筷子。这时候汤汁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米饭倒香蕉叶上,抓散,加点汤汁或酸奶,哗啦两下,用手撮起来...你别干瞪着,人比你们用勺子的快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可想而知,这种灵魂般的汤汁是印度餐的点睛之笔,往往是越粘越好,味道越丰富越好。就像弄混凝土,不加点粘合剂仿佛也高端不到哪儿去。
以上都是我猜的,没有科学根据哦。猜远一点,印度不缺粮是因为他们的大米一年三产,估计就是这个原因导致的米饭难吃。

❻ 印度人用手抓着吃饭吗

印度人吃饭是用手抓。
传统的印度菜吃法是直接用右手把食物往嘴里送,不用任何餐具。
饭前他们会洗干净手,如果主食是米饭,那么就用右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的第一指节簇城小勺状,撮起一些饭再舀些汤汁送到嘴里。如果是饼,那就撕成小块折成小包状,然后蘸汤汁或夹配菜吃。如果手法熟练,吃的时候是不会汤汁淋漓、流得一手都是的。

❼ 为什么印度人做菜一定是要把所有的菜做成糊糊状的

首先就是他们所处的环境,印度的环境是那种常年温度比较高的,尤其是到了夏天以后,温度特别的高,这种环境下新鲜的食物是很难保存的,但是如果把他们做成糊状的话,在里面加入了各种香料和调味料,就不容易坏的,可以保存的时间长一点,而且也特别方便。除了香料,印度人还喜欢吃薄饼,用薄饼蘸糊糊,吃起来非常方便。能包含各种香料,还能用薄饼蘸着吃,当然糊糊会受到欢迎了。虽然都是糊糊,但是印度人早就在漫长的烹饪中熟练使用各种复杂的调料,因此造就了印度菜神秘而丰富的味道。这样来看的话,在味道方面,中国菜未必能打得过印度菜。

在印度的饭锅里不管是什么菜都是被剁碎的,薯仔剁碎,葱头剁碎,鸡鸭鱼肉通通剁碎,印度人对于糊状的食物情有独钟,这样的习惯是跟它的国家文化传统息息相关的 。

阅读全文

与印度人的汤汁怎么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的比萨饼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794
工厂商品出口印尼需要什么手续 浏览:995
注册英国公司需要多少资金 浏览:538
印度红牛粉哪个牌子好 浏览:470
中国农商银行怎么样 浏览:879
如何有一个中国梦 浏览:813
伊朗局势是什么 浏览:623
1786英国银元值多少钱 浏览:763
人民币怎么向印度汇款 浏览:699
为什么中亚疫情伊朗 浏览:71
印度旅游一个月大概多少钱 浏览:262
宝鸡在中国哪个位置 浏览:890
意大利哪些专业要学拉丁语吗 浏览:49
土耳其印尼伊朗是什么派别 浏览:121
中国人去韩国买什么好 浏览:328
印度如何评价华为 浏览:557
印尼豆蔻是什么 浏览:997
伊朗疫情病死率是多少 浏览:30
去越南怎么避免被坑 浏览:920
印尼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