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北部是哪里人

印度北部是哪里人

发布时间:2025-05-08 21:14:55

A. 印度北部卡斯米尔

克什米尔,全称查谟和克什米尔,面积17.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086万人,传统首府是斯利那加。该地区南部属于印度管辖,北部属于巴基斯坦管辖,两国均宣称对克什米尔全境拥有主权。
克什米尔位于南亚西北部,东面与中国交界,西面是巴基斯坦,南面是印度,北面与阿富汗接壤。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山地,与中国交界的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
克什米尔历史悠久,曾是古印度思想的交汇场所,佛教和印度教都在此地得到发展。首府斯利那加重建于孔雀王朝的城市遗址之上。14世纪伊斯兰教传播至克什米尔。1339年该地区建立赛义德王朝,信奉伊斯兰教。19世纪克什米尔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但先后置于杜兰尼王朝、莫卧儿帝国和锡克帝国的统治之下。1834年锡克帝国入侵清朝属国拉达克,拉达克向驻藏大臣求援未果,1835年被击败,之后并入锡克帝国克什米尔地区。1845年英国击败锡克帝国,克什米尔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邦。印巴分治之后,1947年两国为争夺克什米尔主权发生克什米尔战争,1949年确立停火线,至此克什米尔南北分裂,分别纳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领土范围。
历史上“克什米尔”原指喜马拉雅山脉最西端的一处峡谷,而今“克什米尔”泛指克什米尔谷地、查谟、拉达克、蓬奇、吉尔吉特和俾路支斯坦的广大地区,其中克什米尔谷地土壤肥沃,是克什米尔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居民主要为穆斯林,查谟的居民主要为印度教徒,拉达克的居民文化习俗接近于藏族。

B. 印度北部主要分布着哪种人

转一个类似问题的回答:

“由于古代印度受到雅利安人入侵,造成印度北部多为白种人的后裔。而南部多为印度土着后裔,肤色较深。本人在印度工作过,略知一二。”

印度的人种

印度在历史上屡遭异族入侵和占领,因而人种繁多,血统混杂,语言纷乱,素有“人种博物馆”之称。如果单从外貌和体型看,有些印度人像欧洲的白种人,有些印度人又似非洲的黑种人,有些则是棕褐色的亚洲黄种人。他们有的头发乌黑,有的呈金黄色;有的身材高大,有的个子矮小;有的高鼻梁,有的塌鼻子。许多世纪以来,不仅各色人种迁入印度,而且各种宗教和文化一直不断地传入印度,因此印度文化吸收了多种民族的不同传统,从而变得多姿多彩。

据考古发现,印度最早的居民是旧石器时代的人。以后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断有许多民族先后从西北部、东北部等地进入南亚次大陆。这就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混合人种。印度到底有哪些人种,各指哪些人,至今说法不一。近百年来,许多人种学家从肤色、身材、眼色、头、鼻、发质和血型等角度进行了各种分类研究,但仍未取得一致意见。

据地质学家研究,从前,印度、澳大利亚、太平洋诸岛和非洲曾连成一片,当时可能已有了人类居住,而且是同一种人。后来,由于地震的发生,或其他原因,而分成了若干地块,中间出现了海洋。当然,这里的居民也就被分离,并开始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和宗教。在南印度发现的人类最古的遗迹,在非洲、澳大利亚和爪哇、苏门答腊等太平洋的岛屿上也有同样发现。由此证明了上述看法。

数千年以后,在某些地方由于气候变得干燥,土地变得贫瘠,人口逐渐增多,人们为了改善生活而到处迁徙,于是出现了人种的分离和融合现象。在印度也有同样情况。

在印度辽阔的国土上,曾发现大约50万年以前的人类遗迹。数千年来,又有不同人种不断进入印度,而且不断彼此融合。所以在印度的居民中可以看到有不同人种的特征,故印度有“人种博物馆”之称。

多数学者认为,印度有以下人种:

1.尼格利陀人(Negrito)。其特征是身材矮小,皮肤为深褐色,头发乌黑,鼻宽唇厚,肩窄腿短,胡须和体毛不多,臂长。据有关学者认为,这部分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今天的安达曼人,印度沿海地区的卡达尔人和巴拉因人等以及比哈尔邦山区的一些土着人均为他们的后代。

2.原始澳大利亚人(Proto Austaloid),又称维达类型人。澳大利亚的土着人和原始澳大利亚人身体特征非常相似,由此而得名。有学者认为,这种人早于达罗毗荼人进入印度,所以也称他们为“前达罗毗荼人”。原始澳大利亚人的特征和身体特点是:长头型、身材矮小,头发乌黑而卷曲,鼻宽唇厚,肤色为褐色,中印度大多数土着部落民属于这类,南印度也有分布。例如比尔人,杰纠人、蒙达人、奥朗人、霍人、贡德人、孔德人等等。印度之外,斯里兰卡的维达人为典型代表。

3.达罗毗荼人,或叫地中海高加索人种(Mediterranean)。这一人种从西班牙和摩洛哥到印度都有分布。据有关人类学家研究,它分几支,早于雅利安人,从不同时期进入印度。这种人的特征是:长脸型,中等身材,卷发呈浅褐色,唇薄,皮肤为浅褐色。操达罗毗荼系语言,使用象形文字,是这一人种创造了印度河流域文明。

达罗毗荼人占印度全部人口的21.6%,主要分布在南印度。关于达罗毗荼人是否属印度的原始土着人,有不同说法。一般认为,古时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才把达罗毗荼人从印度西部和北部赶到印度南方,于是达罗毗荼人就成了南印度的原始居民。因此有些学者说,达罗毗荼人是印度的土着人。而又有学者从印度古籍中找出了比达罗毗荼人更早的人种名称,叫做尼沙达。还有一种说法,印度最早的土着人与原始的澳洲人属同一血统。这种原始的澳洲人原住亚洲,后来有一支人移殖成了澳洲人。有的西方学者认为,在赤道以南,从前有个大国,东到爪哇,西连非洲,这个国家称为“莱茂里亚”,是达罗毗荼人最早居住的地方,但后来由于地壳发生变化,它的大部分被水淹没。这种说法在泰米尔语的文献中也有记载。泰米尔语的五大史诗之一《希尔薄提迦尔摩》和《马杜拉斯特尔·布拉朗》中有南马杜赖被洪水淹没的记载。在那些认为达罗毗荼人是从中亚迁入印度的人们看来,达罗毗荼人是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后800年之间来的。在《摩诃婆罗多》中有关于安得拉、邦迪耶(潘迪亚国)、角尔(朱罗国)和杰尔(其罗国)国王的记载。这就表明,公元前在南方就已经建立了几个达罗毗荼王国了。

至于“达罗毗荼”一词的形成,学术界也有不同看法。不少学者认为,现在的泰米尔纳德、安得拉、卡纳塔克和喀拉拉的居民是达罗毗荼人的后裔,他们的语言属达罗毗荼语系。古时整个南印度称为达罗毗荼地区,但后来安得拉、卡纳塔克和喀拉拉分别独立,达罗毗荼一词则演变成了“泰米尔”。

根据文献记载,泰米尔纳德的很大一部分已被大海吞没,因此它的文化不免遭到破坏,根据已有文物考证,可以了解到达罗毗荼人的文化及文明情况。从语言上看,俾路支的布拉灰语和泰米尔语很相似。同样,地中海沿岸的居民与达罗毗荼人的体形、肤色也一样。从泰米尔纳德和巴格达挖掘发现的文物证明,这两个民族的丧葬仪式也相同。当然,也有印度学者认为,达罗毗荼人并非从外地迁来,他们是这里最早的居民。不管怎样,是达罗毗荼人在印度西北部发展了莫亨殊达罗与哈拉巴文化,所谓印度河文明,实际上指的就是达罗毗荼人的文明,他们对印度文化曾作出过相当大的贡献。这一人种后来和其他人种一样也有分化,形成了不少分支,还有许多混血人种。他们的特征是:皮肤黑,长头型,上臂长,扁平鼻子,个子矮小,现在西孟加拉邦的桑塔尔人便是血统较纯的达罗毗荼人。

4.印度的雅利安人。他们原与欧洲的雅利安人属于同种,为与欧洲的雅利安人相区别,所以叫印度雅利安人。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一度趁世界人种移动的风潮,分东西两个方向移动,一支由中亚进入欧洲,成为今天欧洲人的祖先;另一支则由中亚向南,越过兴都库什和喀喇昆仑两高原,居留在伊朗高原与印度,成了伊朗人和印度人的祖先。雅利安人是好战的游牧民族,进入印度后,同在此居住的达罗毗荼人时常发生激烈争斗,后来逐渐征服他们。达罗毗荼人大部分被赶往南方,一部分则沦为奴隶。雅利安人便开始占据印度西北部印度河上游的旁遮普一带。后来,渐次向东发展,直至恒河上游地区。他们发现此处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因此迁入者日益增多,构成了印度的雅利安人种。雅利安人原为白种人,其长相明显具有欧洲人特征:身材高大,长头型,胡须多,鼻梁细高,头额宽及皮肤白晰等。今天不少印度人属于他们的后裔,或为他们的混血种,血统较纯的人现在亦可见到,例如拉其普特人、查特人等就是,主要分布在旁遮普和拉贾斯坦等地。也有人说,现在印度教中的僧侣可能是血统较纯的雅利安人。印度古籍《吠陀》和《史诗》中都提到过一种信奉火神的雅利安人。但长期以来,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印度人对此也缺乏研究。直到18世纪,欧洲从事印度古代文化研究的学者发现,梵文跟西方语言非常相似。1786年,英国人威廉·姜斯指出,古希腊语、拉丁语、哥特语和西尔特语跟梵语同出一源,从此便出现了研究印欧语系的学说。到19世纪中叶,德国浪漫派代表人麦克斯·穆勒提出了雅利安人的学说,并指出雅利安人在古代遍布欧洲、西亚和印度。从此以后,人们就把那些在语言上属于梵语系统的印度人称为雅利安人,或叫印度雅利安人。过去人种学家认为,雅利安人是在三四千年前从俄罗斯大草原迁徙到印度的。现在,剑桥大学考古学家又提出了新见解,认为雅利安人是在8500年前从今土耳其中部迁徙而来的。这种人起先分布在印度河和朱木那河流域,后来分布到全印度。像旁遮普和拉贾斯坦邦的早期居民大多属于雅利安人。后来又有蒙古人种的人进入印度,于是出现不同种族的通婚,形成了混血人种。因此,有的人脸型像欧洲人,但肤色较黑,其中当然也受到自然气候的影响,如南印度的雅利安人要比北印度的雅利安人黑。

5.蒙古人种(Mongoloid)。印度北部和东北部与亚洲内陆相连,因地理和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亚洲的蒙古人在不同时期,从北部和东北部进入南亚次大陆,构成了蒙古人种成分。其肤色为黄色或褐色,脸扁平,突鄂骨,鼻小,唇厚,肩宽,胡须和体毛少。蒙古人分长头型和宽头型两种。长头型的分布在阿萨姆和边疆地区的土着民中;宽头型分布在杰德岗等地。

C. 印度黑人多还是白人多

该国家白人多。
印度72%的人口属于印度雅利安人,雅利安人是白种人,主要居住在印度北部。印度25%的人口属于达罗毗荼人,达罗毗荼人是白种人和矮黑人混血的后代,主要居住在印度南部。其余地方为3%。
白人和黑人之间有许多不同之处,包括生理特征、文化背景和历史经历等。这些差异不应该成为彼此隔阂或歧视的根源。人们应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促进人类平等。

D. 印度北部人种主要是什么

印度北部的人种主要是白种人。
白色人种,又称欧罗巴人种、高加索人种,指具有特定体貌特征的一个人种,是体质人类学的概念。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人种。 主要集中分布于欧洲、北非、西亚、南亚、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白种人原生地是欧洲、北非、西亚和南亚。而美洲和大洋洲的白种人主要是欧洲人后裔。“白种人”一词是人们过去对这一人种按显而易见的肤色作出的主观而不科学的称呼,实际上白种人不仅包含传统欧洲人,也包含肤色较黑但其他体质特征与传统欧洲人类似的南亚人,而广义“白人”一词也包含了西亚、北非、东亚的民族,泛指所有浅肤色人种。传统欧洲人内部,地中海地区的西欧和南欧人由于气温紫外线的照射相对较深,环地中海地区的西亚人、北非人肤色发黑,同比北部的欧洲人肤色深。

E. 印度为什么有黑人

印度北部的居民是中亚雅利安人的后裔,从人种学上说属于白种人,南部的原始居民的后裔属于黑色人种

从身体外表特征看,印度人肤色表现黝黑。从这一表象看,很多人认为印度人是黑种人。然而划分人种的外表特征除肤色、头发形状、面部等特征外,还有其他许多主要依据,如骨骼。骨骼不同,人种不同。以头颅骨为例,头颅骨周边近椭圆形的是白种人;头颅骨周边呈三角形的是黄种人;头颅骨周边近似方形的为黑种人。而印度人的头颅骨周边近似椭圆形。从这一主要区分依据看,印度人肤色虽然表现黝黑,但不是黑种人,而是白种人。
其次,从印度人原居地看,印度人原是居住在黑海和里海附近的雅利安人,大约在距今4000多年前迁往今日的印度半岛。印度半岛大部分在北纬10°-30°之间,地处热带,热带强烈的太阳辐射,使今天的印度人皮肤变得黝黑。可见印度白种人的皮肤黝黑,是通过人类迁移后,在新的环境影响下表现出来的。
参考资料:《地理教育》1997年第1期

阅读全文

与印度北部是哪里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王炸在印度怎么样 浏览:595
西宁到越南一般多少钱 浏览:422
伊朗人口多少亿人2020 浏览:433
中国疫苗临床是什么时候 浏览:551
要塞都守不住怎么守护中国女孩 浏览:148
英国中产如何理财 浏览:778
从山东去印尼打工怎么样 浏览:685
意大利语中的mio怎么读 浏览:176
伊朗新冠病毒有多少人感染 浏览:207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拿到多少金牌 浏览:196
越南美女相亲多少钱 浏览:762
越南的无角鹿出生时像什么 浏览:847
意大利城市米兰英文怎么写 浏览:843
中国哪里有钱的省 浏览:392
泰国越南哪个有潜力 浏览:200
一号哨所中国空军多少架 浏览:202
美国打伊朗伊朗为什么要打以色列 浏览:229
去越南找媳妇需要多少钱 浏览:148
英国的钙镁锌多少钱一瓶 浏览:126
越南什么小家电最畅销 浏览: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