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的新冠肺炎疫苗什么时候就可以上市了
十二月底,临床试验疫苗的人体试验一共有四期 ,检测安全性和剂量使用 、研究疫苗的有效性 、扩大疫苗的接种范围 ,
一、临床试验疫苗的人体试验一共有四期就下来才是临床试验,第一和第二阶段主要用于研究药物或疫苗的剂量和安全性,第三期临床试验主要是对疫苗的验证效果进行实验,第四期临床试验主要是针对疫苗问世后的验证。而我们现在已经完成第二阶段试验,那么接下来就是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的试验。临床试验才是接触到人类身体,在志愿者身体上进行测试。
每个阶段都需要3个月左右的试验,但最后有些疫苗的研制甚至需要十多年,甚至研发不出来。
2. 首个新冠mRNA疫苗获批临床,临床试验行业有多艰辛
6月25日消息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和地方企业共同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候选基因疫苗(ARCoV)于6月19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的正式批准。这是中国第一个批准用于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自肺炎爆发以来,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所开展了紧急科学研究,并通过多种技术途径促进了疫苗的研发。
中国临床试验的高峰期出现在2009年至2012年。外国公司增加了对中国项目的投资,国内企业也在扩张。大大小小的CRO公司和SMO公司相继出现,经验不多的CRA(临床主管)和项目经理(项目经理)供不应求。从我国临床研究的现状来看,这个行业已经经历了近10年的发展。此外,中国还有隐性成本。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在中国做实验没有多少优势。幸运的是,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大趋势下,中国仍在增长,这吸引了许多公司继续增加在中国的投资。
3. 我国首个新冠mRNA疫苗获批临床,是谁研发了疫苗
据悉,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与地方企业共同研究,开发形成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候选疫苗(ARCoV)已于6月19日正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准。这是国内首个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的mRNA疫苗。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紧前部署应急科研攻关,同时推进多条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研发。国产新冠mRNA疫苗是该院继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后,研制成功获批临床试验的又一高技术疫苗品种。
项目负责人秦成峰研究员表示,国产新冠mRNA疫苗具有三大优势:一是疫苗抗原靶标选择更为精确,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特异性高,疫苗安全性更好;二是核心原料和设备全部实现了国产化,可实现产能迅速放大;三是采用单人份预充针剂型,可在室温保存一周或4℃长期保存,冷链成本低,容易实现人群大规模接种。目前,该新冠mRNA疫苗已经按照临床试验要求完成了多批次生产,将于近期在树兰(杭州)医院正式启动I期临床试验。
4. 中国的新冠疫苗叫什么名字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2019-nCoV vaccine),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
2020年1月24日,中国疾控中心成功分离中国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种[1]。3月16日20时18分,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临床试验[2]。4月13日,中国新冠病毒疫苗进入II期临床试验[3];同日,一个由全球120多名科学家、医生、资助者和生产商组成的专家组发表公开宣言,承诺在世界卫生组织协调下,共同努力加快新冠疫苗的研发。6月19日,中国首个新冠mRNA疫苗获批启动临床试验[4]。截至7月20日,全球当前有大约250种候选新冠病毒疫苗在研发中,其中至少有17种疫苗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5]。
2020年8月5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所属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灭活疫苗生产车间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组织的生物安全联合检查,具备使用条件。此前,该车间已取得新冠疫苗生产许可证[6];8月16日,陈薇院士团队新冠疫苗获得专利,系中国首个[7],该发明专利申请享有优先审查政策[8];8月20日,国药集团旗下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的临床试验在秘鲁启动(Ⅲ期)[9];10月8日,中国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签署协议,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10]。截至2020年10月20日,中国共计接种了约6万名受试者,未收到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11]。
截至2021年2月25日,中国已经附条件上市的新冠疫苗已经达到4个,其中三个灭活疫苗,一个腺病毒载体疫苗。[72]
截至2021年3月20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接种7495.6万剂次,接种人数正在稳步增长。[75]
药品名称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外文名
2019-nCoV vaccine
拼音
xīn xíng guān zhuàng bìng dú yì miáo[13]
注音
ㄒㄧㄣ ㄒㄧㄥˊㄍㄨㄢˋㄓㄨㄤˋㄅㄧㄥˋㄉㄨˊㄧˋㄇㄧㄠˊ
类型
预防接种的疫苗
快速
导航
研发情况研发进度疫苗应用疫苗接种疫苗出口社会影响争议事件全民免费
研发流程
疫苗研发的大体流程和周期,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疫苗前期研发过程,包括获得免疫原(获得活病毒、分离相关亚单位、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获得重组蛋白或者合成相关的DNA(RNA))、免疫反应测试、动物保护测试、免疫原生产工艺(放大)优化、临床前毒理研究等环节。
第二个阶段是疫苗研发及注册过程,包括临床前研究、申报临床、开展临床试验,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