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路虎汽车被印度收购了,那么它在印度生产吗
路虎汽车,男人的梦想之车。以其硬朗的造型、超强的性能、高贵的英伦血统,在中国收获了无数的粉丝,特别受到土豪的青睐。甚至在其面临破产倒闭之时,被中国土豪一顿狂买,最终不但起死回生,而且获利不菲。不过现在的路虎公司已经被印度塔塔集团收购了,有些人就说了,这路虎汽车不能买了,被印度收购了,生产线也肯定搬到印度去了,以印度的工业水平,能生产出这么高品质的汽车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❷ 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输入鸦片
原因:
一、打开中国市场减少贸易逆差。
二、有利于扩大殖民侵略范围。
三、个人资本家的道德败坏,只顾赚钱忽视道德。
四、鸦片在英国本土被禁,为了寻找新的市场而向外输送鸦片。
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打开中国的市场。因为在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之前,中国自给自足根本不需要英国的商品,而中国对外出口的茶叶丝绸瓷器等产品却使中英之间的进出口产生了贸易逆差。而自资本主义的英国商人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就通过向中国倾销鸦片来获取暴利进而达到资本主义向外扩张的目的。
(2)英伦为什么在印度卖的好扩展阅读:
鸦片贸易给英国资产阶级、英印政府、东印度公司和鸦片贩子带来了惊人的暴利。打破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使中国由二百多年来的出超国变成入超国。
嘉庆年间,鸦片走私,已经渐成气候。禁令不管用,鸦片吸食者,在中国日见其多,鸦片的市场,渐成规模。当年,主导中英间贸易的,是东印度公司。
这种所谓的公司,是一个怪物,你说它是公司吧,它有武装,而且在控制的地盘上,还具有类似政府的职能。你说它是殖民机器吧,它又是商业机构,主要成员是商人。
当年好多欧洲国家都有东印度公司,用来经营远东的贸易,同时也负有殖民使命。其中,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最为庞大而且活跃。
这样的公司最初有两个,1600年合二为一。印度当年还不能算英国的殖民地,但由于东印度公司的存在,实际上已经将印度各邦变成了殖民地。
东印度公司虽然靠运销茶叶发了财,但在面临国内对华贸易入超压力的时候,也相当尴尬。况且,茶叶贸易,需要从美洲采买白银,运到中国,成本颇高。对他们来说,寻找一种可以输入中国的产品,抵消茶叶进口造成的巨额入超,是当务之急。
一来二去,鸦片进入了东印度公司的视野。盛产鸦片的孟加拉,就在他们控制的范围之内。组织鸦片的生产和输出,轻而易举。
这种东西,不比英伦三岛的纺织品,中国人不要,也不似自鸣钟,中国人要得太少。中国人一旦接受,就放不下。毒品成瘾,即使身体完了,家财散尽,瘾却断不了。
所以,自19世纪20年代以来,鸦片就开始大规模被东印度公司输入中国。在此期间,清政府进退失据。禁,则走私增加;弛,则进口和走私都增加。定章程、立法度、严令水师稽查,都没有丝毫用处。
参考资料来源:搜狐网-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输入鸦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
❸ 为什么当时东印度公司那么厉害,能养的起武装部队
几十年的时间里,在东南亚、印度的东西海岸、波斯湾都设立了这样的据点,逐步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地区贸易布局。除此之外,东印度公司还将海洋作为中心,沿岸挑选一些合适的地方作为自己的贸易据点,最后逐渐形成一套巨大的贸易网络,把自己融入整个印度洋、东南亚和西亚的贸易。而这,就是它借助当地贸易的支点。第二:自己得有实力如果自己没有一定的实力,那么即便是支点找的再好,也很难存活下去。但是东印度公司在这一点上绝对没有问题。因为它除了资本雄厚,还有很强大的军事实力。可以说,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和它的军事是分不开的。要知道,当时的英国商船可不是一般的民用船只,而是配备的有几十门大炮的“军用船”,所以从做生意转化为打仗,也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配备这些武器也并非是对抗当地人,而是葡萄牙人。因为此时的葡萄牙人已经到了这个地方,手里拥有着很多的贸易资源,但只要打仗的话,就可以把他们给弄走。当地人是怕葡萄牙人的,英国人只要将葡萄牙人打败,那么就会对当地人产生一种强大的威慑力。这时候做生意也就是相对容易一些了。所以我们最后可以看到,东印度公司之所以能够在短短二三十年就形成这么成功的贸易扩展,除了本身先进的制度以外,借助已有的贸易结构也是它成功的一大秘诀。但是在借力的同时自己还得拥有支点和实力,否则也很难成功。
❹ 英国人为什么要把鸦片卖到中国来
工业革命后,崛起的英伦三岛对东方财富的渴望更是日益加剧。英国非常执着地要打开中华帝国这个让他们期盼已久的大市场。自伊丽莎白一世起英国就开始提出与中国通商的要求,经历200多年以后终于发酵成为了可耻的鸦片战争。
在以往的中英贸易中,几乎一边倒的贸易逆差对于高傲的英国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残酷的折磨,他们怎么可能甘心长期处于劣势。于是他们绞尽脑汁地寻找一种使中国人离不开的东西,好用来占领这个庞大的市场。于是他们就选择了鸦片。
18世纪30年代,输入中国的鸦片约为200箱左右,到了60年代的时候,开始攀升到1000箱之巨,增加了整整4倍。此时,鸦片逐渐开始成为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向中国输出的第一大宗商品。到了19世纪初期,输入中国的鸦片有4000箱以上,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宗的单项贸易商品。而中国外流的白银也占到了出口总值的1/5。中国对英国的贸易开始出现逆差,并且达到了250万英镑的高峰值。鸦片贸易占据了英国对华贸易总额的60%以上,它带来的收入则提供了英印政府全部财政收入的1/7。鸦片贸易致使中华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国土开始大片荒芜,底层的中国人民的生活陷入极度的困难之中。
一个号称全球最强盛的“日不落帝国”,竟然无耻地想到使用鸦片这种害人的毒品来打开另一个国家的市场,以逆转自己的贸易不利地位。这也算是世界上自有贸易以来最卑鄙最阴险的勾当了。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前夕的1838年,清廷仍对是否禁绝鸦片贸易莫衷一是。弛禁派代表许乃济和禁烟派代表林则徐是这场争论的主角。
清朝的道光皇帝最终还是采纳了林则徐的意见,并且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而且还嘱咐要“竭力查办,以清弊源,贩卖吸食,种种弊窦,必应随地随时,净绝根株。”
你的属国印度也必须禁止生产鸦片,已经生产的,女王陛下必须立即搜缴,投入大海中国的禁烟法律非常之厉害,如果你们不顾法律规定而继续制造鸦片,你们将在中国找不到任何买主。未来任何外国的船只只要携带鸦片,都将被烧毁。”
林则徐对鸦片的憎恨溢于言表。
林则徐在到达广州后,先在广州城的街市闾巷私访,随后又审问了鸦片外商和参与鸦片贸易的中国人,严厉地申斥了行商在鸦片贸易中充当中间人角色的可耻行为,要求他们立即停止与英国的鸦片贸易,并且要求在3天之内把所有鸦片交到他的手里集中销毁,逾期不上交者将面临死罪。随后又迅速出示了一道措辞强硬的钦差令:“所有的外商必须交出现存的全部鸦片,并具结保证以后永不夹带,如有违反并被盘查出来的话,则商船要被没收,船上所有的人员就地处决。”
英国的商务监督查理·义律派人给林则徐送去了一封信,表示愿意具结保证英国商船绝不再夹带鸦片。但是如果有英船违反了禁令,应按以下两点去处置:一、鸦片没收,但需给予一定的补偿;二、违法者不能就地处决,而应经公开审判才可定罪。但是林则徐丝毫不认同义律的建议,反而采取了更严厉的措施:如果不交出鸦片,政府将断绝对商馆的饮食供应。
义律在被包围了十几天以后,迫于生计的压力,不得不屈服于清政府,交出了他手中的全部鸦片,大约有140万公斤,但是拒绝具结。随后,义律通令所有的英国商人都撤离广州,退到澳门去。
此时的林则徐给远在北京的道光皇帝上了一个奏折,准备将收缴的鸦片运到北京城销毁,但是道光帝命他就地销毁。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附近的海滩,把140万公斤的鸦片当众销毁,耗时整整23天。
❺ 印度如果没有独立,还是被英国统治,结局会是什么样
所以,如果印度不独立,也许整个世界格局都会发生巨大变化。
我们假设一下。
现在英国依然统治着印度,首先印度的民族主义者会不断的给英国人捣乱,这一点请参考北爱尔兰被英国统治了那么久依然没有完成融合,这一点英国人比我们的老祖宗差了不是一星半点,英国的精力将大部分放在镇压叛乱上面。
为了维持印度这块庞大的领土英国需要不断的动员国内青年到印度参军当然军队的基础将仍然是印度人,英国的人口不足以统治如此大的地盘英国人将被迫在印度一国两制就像原先一百多年里做的那样,实行联邦制各地土邦将会有极大的自主权这样会节约大量的统治成本但也会使得英国统治者除印度核心区域而对其他尤其是边疆地区的控制力持续减弱,地方分离主义的危害会比现在更严重。
还有毕竟不是自己真正的家英国人对于提升印度的工业制造能力未必有多上心,而还会是把印度当成一个自己产品的倾销地而已,不过由于维持这块地盘已经让英国人筋疲力尽没有别的扩张欲望,所以除了维持对付国内反叛分子的必要军事力量外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疯狂的扩充军队,节省下来的军费也许会拿一小部分来用于改善民生收买印度民心。
所以综上所述如果印度依然在英国的统治之下国家实力可能还不如现在,但底层百姓的生活应该会比现在要好过一些。
❻ 英国的汽车品牌几乎都被收购了,为啥英国还是公认的汽车强国
英国的汽车品牌几乎都被收购了,为啥英国还是公认的汽车强国?
汽车是诞生于工业革命之中的产物,而欧洲又是工业革命的起始点,这也让欧洲诞生了无数的汽车品牌和汽车强国,像是英国也是其中的一员。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英国的很多汽车品牌都已经被先后收购,比如積架、路虎、名爵、宾利、劳斯莱斯等等,为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还能够被称之为是一个汽车强国呢?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当中英国积累下了极其优秀的汽车制造技术,而在英伦大地诞生的汽车品牌更是多如牛毛,然而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英国的汽车品牌却大多已经流离失所,像是積架和路虎已经被印度塔塔收购,名爵和罗孚也已经归属到了上汽,宾利被大众收走了,劳斯莱斯成为了宝马旗下的一个子品牌,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也仍旧是一个汽车强国。
而这也是因为收购不像是我们买菜那样简单,它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可以了。收购是一个详细且复杂的流程,像时很多的收购案例都只是收购了部分的股份和技术,收购方也只是成为了被收购方最大的股东或者是控股人。
而这也就导致了这些汽车厂商的很多技术仍旧把控在了自己的手中,如果收购方想要取得这些技术也是需要费劲千辛万苦的。就拿一个我们熟知的收购案例来举例子,在当年吉利收购沃尔沃时双方就签订了一条明确的协议:吉利不可以窃取沃尔沃的发动机核心技术。所以说收购并不是我们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除此之外,这些品牌在被收购之后,它们的研发中心和总部基本也都仍旧保留在了英国,这也让它的汽车工业技术得到了持续性的发展。正因如此英国的很多汽车品牌虽然已经被卖了出去,但是它们却仍旧在为英国的汽车工业焕发着全新的活力,供给着全新的血液,英国也仍旧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汽车强国和汽车大国。
在绝大多数时候收购和被收购都是为了取得更好的发展,被收购方在有了全新的资金注入之后势必也能够迸发出更多的活力,而收购方也能够得到相应的好处和分红,取得利益才是收购的根本目的。不知道大家又是怎样看待这件事情的呢?欢迎在评论区中互动交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❼ 谁知道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东印度公司的资料 急~~
http://news.beifabook.com/HTML/lishi/lishi/2008/09/200809180343107625.shtml
早期中外贸易,在很长时间内主要是中英贸易,而英国对华贸易权,长期操纵在英国东印度公司之手。东印度公司确立了对华大量输入鸦片的政策,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垄断了鸦片贸易,垄断了鸦片的专卖权和制造权。
(一)英国东印度公司及其对印度的征服
哥伦布航行到美洲,误认为到达了印度,尽管不久人们证实那是一块“新大陆”,而不是印度,但哥伦布最早到达的南北美洲之间的岛屿,后来西方人一直叫做西印度,而“把亚洲看作一个整体,称它为东印度”(丹涅特:《美国人在东亚》)。西方各国在东侵亚洲的过程中,相继成立了殖民统治机构—东印度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法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64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之后,成为海上强国,从此积极开展由海路向东方的侵略扩张。1598年,伦敦银行区百名商人联合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独占好望角以东一切国家的贸易。1600年12月31日得到女王伊莉莎白批准,许以商业专卖。设置军队等特权,公司正式成立。最初,东印度公司仅仅是一个私人企业。1771年,英国政府派遣曾为东印度公司职员的哈斯丁斯为孟加拉知事,第二年,哈斯丁斯升任为印度总监,从此,东印度公司私人企业,实际成为英国侵略东亚之总机关(姚薇元:《鸦片战争史实考》)。英国对印度的侵略,完全是由东印度公司包办的,东印度公司利用印度莫卧儿帝国的内乱,在各地封建主之间挑拨离间,制造战乱,使他们互相火并,最后坐收渔人之利,从而攫取了在印度的政治、军事统治权。
(二)早期中英贸易
早期中英贸易,英方是由东印度公司包办的。1637年,英国商船第一次来到中国。1685年,东印度公司获得到广州开设商馆的权利。1715年,“东印度公司决心要把对中国的贸易建立在一个正常基础之上,于是它在广州设置了一个有固定员司的商馆,并且定期派遣船只”(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1卷)。东印度公司在广州,通常由12个管理商务的代理人组成一个单一的团体,一般由三、四个职位较高的成员组成一个特派委员会,直接受伦敦东印度公司董事会领导,这个特派委员会的首领,中国人称之为大班。
早期中英贸易中,英国输华的商品主要是毛纺织品、印度棉花和檀香等;中国输英的主要商品有茶叶、丝绸、瓷器、漆器等,而以茶叶为大宗。茶叶得到英国人的特别青睐,因此输入量猛增。1664年,茶叶输入英国只有二磅二盎司(约一公斤),是当作药材用天平称售的。一个世纪后,英伦三岛上已经是无人不知茶,无人不饮茶。1770-1774年,平均每年从中国输入茶叶4.2065万担(合560.8527万磅)。1800-1804年,平均每年增到22.1027万担(合2946.953万磅)。茶叶在英国已经成为非常流行的全国性饮料,以至国会的法令限定东印度公司必须经常保持一年供应量的存货。
英国需要大量的中国商品,而英国商品在中国市场上几乎没有销路,东印度公司的对华货易一直处于逆差的不利地位,英国不得不主要靠输出白银来维持对华贸易。英国来华的第一艘商船,没有卖出一件英国商品,却抛出了8万银元。1722-1723年,东印度公司有4只船到广州,船上所载货物,90%以上是白银。英国工业革命以来棉纺织业大为发展,但棉纺织品仍然在中国没有多少销路,中英贸易逆差没有多少改变。1792-1807年,英国从广州进货达2700万镑(一镑约合银3两)而输往广州的货物只有1600多万镑,逆差额达1100多万镑。唯利是图的英国资产阶级决不甘心长期处此不利地位,为了扭转贸易逆差,东印度公司费尽心计,终于找到了 鸦片这种毒品,并确立了向华大量输入鸦片的政策。
(三)东印度公司攫取鸦片专卖权
鸦片又称“阿片”,俗称大烟,又名阿芙蓉,它是由罂粟果中的汁液提炼而成的。罂粟原产于小亚细亚、东南欧一带,后来传至阿拉伯、印度。罂粟是一种美丽的草本植物,其枝杆呈绿色或白色,其花有鲜红、橙红,粉红或白色,其果实呈球状,内含白色的法液。罂粟含有大量的生物碱,吗啡、可卡因、那可汀等,具有提神、止泻、镇痛、辟瘴等作用,所以最初是作为药用的,中国从唐朝时作为药材从阿拉伯输入少量的鸦片。16世纪以来,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频频东来,吸食鸦片的恶习从南洋逐渐传至中国。葡萄牙人窃据澳门并开了由海外向中国输入鸦片的恶例,从此,荷兰、英、法、美等殖民者步其后尘,开始竞相向中国输入鸦片。
鸦片不是英国的产品,但英国殖民地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鸦片产地。东印度公司征服印度后,以贷款的方式强迫印度农民种罂粟,扩大鸦片生产,然后运往中国。英国商人在对华贩卖鸦片中赚了大钱,尝到了甜头。东印度公司为了垄断鸦片贸易,排斥葡萄牙、荷兰、法国、美国等西方竞争者,于1773年确立了鸦片专卖权。英国殖民者强迫印度罂粟种植者按照规定的价格将鸦片出售给东印度公司,而不许出卖给其它公司。东印度公司用低价收购了印度农民鸦片,然后在加尔各答以高价拍卖给港脚商人,港脚商人再以更高的价格运往中国非法贩卖。所谓港脚商人,是指那些往来于中国、印度间进行贸易的私商,他们或是英商,或是印度商人,其所进行的私人贸易,即所谓的港脚贸易。他们拥有的在中印之间运货的商船,叫港脚船。港脚船虽不属于东印度公司,但它却是由东印度公司发给特许证,并在公司的一般控制下进行航运和贸易的。
东印度公司从鸦片专卖中获取了大量的高额利润。1805年,东印度公司在加尔各答拍卖的鸦片价格为每箱988卢比,而它收买的价格只有160卢比,利润率高达517.5%;港脚商人到广州的卖价为3500卢比,除去少量的流通费用,利润率达254.25%。1813年,一箱鸦片(公班土)成本费用是237卢比,而拍卖价格为2428卢比,东印度公司贩烟利润高达924%。这样高的利润,在世界贸易史上是空前的(牟安世:《鸦片战争》)。1797-1817年的21年中,东印度公司在加尔各答拍卖鸦片获得的净利润,达11054.758万卢比。
攫取鸦片专卖权是东印度公司推行鸦片贸易的第一步。1780年,东印度公司又宣布对鸦片运输“实行了它的垄断权,把所有这种贸易全部握在自己手里”(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1卷)。1797年,它又进一步垄断了鸦片制造权。对华鸦片贸易,在东印度公司的垄断下,急剧发展起来。
❽ 積架路虎是印度车事情没你想象中那么简单!
重量级的公司推动着世界进步,推动着全球化发展,也推动着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向外部的扩张。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好莱坞电影,也没有肯德基、苹果、通用汽车、迪士尼等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我们对美国的了解也不会深刻。同样,也正因为印度鲜有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公司,所以我们对印度的了解非常浅薄,绝大多数人也仅仅是通过几部印度的电影、印度的神油或者印度阅兵的神操作等等,才对这个国家有一些大致了解。
積架路虎与印度车完全不是等号的关系
虽然塔塔汽车并没有在中国有销售,但塔塔汽车也在中国有零部件相关的业务。塔塔集团其他公司也与中国有不少业务联系,比如,塔塔咨询服务公司就在中国设立了合资公司,塔塔的通信服务公司与华为中兴也有业务往来。
开个玩笑来结尾,塔塔汽车收购積架路虎最大的收获可能是提高了知名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