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世界上最危险的10种有毒动物基本上都生活在澳大利亚
其实上面所说的有毒动物在其他国家也是有的。
当然这和那边的气候环境很有关系。
多少年来,澳洲大陆一直孤独地处于其他大陆之外,这块大陆上的其他动物几乎与外界没有任何的联系,除了土着人,因为这些土着人被认为是远古时期从亚洲大陆上迁徙过去的。这个情况致使澳大利亚大陆上的物种具有十分独特的形态。
根据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理论,在二亿三千万年前,地球只有两个大陆,一个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叫劳亚古陆,另一个分布在南半球叫冈瓦纳古陆,由于在地球自转和地壳板块运动的作用下,两个古陆开始分崩离析。而澳洲大陆就在冈瓦纳大陆,和现在的南极大陆连在一起,到了6500万年前,澳洲完全脱离了旧大陆,向赤道方向冲去。即使现在,这个运动仍在继续,但我不能确定地说出它运动的速度,因为我没有确切的数据。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等。北临帝汶海和阿拉弗拉海,与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东北隔珊瑚海与巴布亚新几内亚毗邻,西濒印度洋,东、南临塔斯曼海。海与巴布亚新几内亚毗邻,西濒印度洋,东、南临塔斯曼海。澳大利亚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组成,面积768.23万平方公里。占大洋洲的绝大部分。海岸线长20125公里。
虽四面环水,但由于受亚热带高气压及东南信风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内陆呈半环状递减,致使沙漠和半沙漠占全国面积的35%,而形成超过五成澳陆面积的热带沙漠气候,并造成澳陆气候呈半环状分布。
如图《艾尔附近的沙丘》。在澳陆南部的纳拉伯平原与大澳大利亚湾之间艾尔城附近,有被风吹积而成的沙丘原野,沙丘与海岸相连接在一起,在风力、摩擦力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沙丘常常变化。这是其中一个地表裸露的荒漠。
森林面积为106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14%。全国分为东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3个地区。全国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拨2230米,最长河流墨尔本河长 3490公里。中部的埃尔湖是澳大利亚的最低点,湖面低于海平面12米。在东北部沿海有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 大堡礁南北延伸2300多公里。平常多隐没在海平面下,低潮时才露出海面,是海上交通的障碍。
澳大利亚有很多古老的动植物。大约在两亿年前,澳大利亚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立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比较单一,动物的演化很缓慢,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古老的物种。那里没有高级的野生哺乳动物,只有低级的有袋类动物,如腹部有口袋以保存幼兽的大袋鼠、吃桉树叶生活的小袋熊,以及卵生的哺乳动物鸭嘴兽等,都是澳大利亚独有的珍奇动物。澳大利亚的植物有12000种以上,其中四分之三是特有种。
❷ 哪些属于动物灾害
世界上的动物灾害
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一旦破坏了这种生态平衡,就会出现灾害——
马里温岛的猫灾
马里温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小岛,1945年,南非的第一支探险队来到这里,随船来的几只老鼠也悄悄溜上岸,到了1948年,老鼠成了岛上的霸主,探险队运进了5只猫捕鼠,可是海鸟的味道比老鼠好,猫不抓老鼠却吃鸟,结果猫繁殖到2500只,鸟遭殃了,一年被吃60万只。
夏威夷的蜗牛灾
20世纪30年代,一些商人把非洲的大蜗牛运到夏威夷群岛,供人养殖食用。有的蜗牛长老了,不能食用,就被扔在野外,不到几年,蜗牛大量繁殖,遍地都是,把蔬菜、水果啃得乱七八糟。人们喷化学药剂,连续15年翻耕土地也不能除净。
华盛顿州的金鱼灾
美国人长期从日本进口金鱼,1973年,一些金鱼无意间掉落华盛顿州的水里,然后大量繁殖,几年后,金鱼霸占了10个湖泊;湖中的鳟鱼无法与金鱼夺食物,大量减产,杀鱼剂又杀不死金鱼,渔民叫苦连天。
世界上几例着名的引种动物灾害
当今,世界各国频繁引进或输出各种动物。有的为了发展经济,有的为了增加欣赏动物,有的为了繁殖更多的猎物,有的为了防止某些自然灾害,等等。短时间内,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益,然而,在得天独厚的“新家”中,引进物种由于缺少天敌,有的过量繁殖,破坏了这个地区的生态平衡;有的甚至酿成了骇人听闻的动物灾害。
麝鼠灾
麝鼠原产于北美洲,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毛皮动物之一。19世纪处,有人把3只雌麝鼠和2只雄麝鼠引进捷克斯洛伐克。到了“新家”后的麝鼠繁殖很快,不到4年时间就繁殖到数百万只。它们到处挖洞筑巢,造成堤坝漏水,铁路路基和桥梁松动,并大量毁坏农作物。人们从其毛皮获得的价值,比之它们所造成的损失实在是太少了。
螃蟹灾
位于西班牙西南部的瓜达尔基维尔河三角洲是欧洲着名的粮仓,种植有26000平方公顷的水稻。1976年从美国密苏里河流域引进了5万只蟹苗。由于这里的自然环境太适合这些蟹苗生活了,它们便疯狂地繁殖起来。目前,螃蟹繁殖已达上千万只,它们吃稻种,危害秧苗,在田埂上打洞破坏稻田。同时,它们还吃掉了稻田中的大量浮游生物,而这些浮游生物本是欧洲最稀有的鸟类以及在这里停留的南来北往的候鸟的食物。尽管当地人民想尽办法来捕捉,仍有为数不少的螃蟹“在逃”。
鹿灾
新西兰从欧洲引进了红鹿,北美洲引进了长角鹿。由于它们大量繁殖,破坏了高山森林,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政府不得不雇佣大批猎人,四处捕猎,避免造成更大的灾害。
❸ 世界上最危险的十大动物是什么
1.蚊子(Mosquito): 想不到吧,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居然是小小的蚊子。大部分情况下,被蚊子咬了一口只是让你感到痒痒而已,但有一些蚊子携带疟原虫,它们会传播疾病,世界上每年都有200多万人死于疟疾,蚊子是罪魁祸首。所以说,蚊子被称为“人类的第一杀手”当之无愧。 2.亚洲眼镜蛇(AsianCobra): 人们通常认为澳洲毒蛇世界第一,这个说法不错,但前提是如果世界上没有亚洲眼镜蛇的话。澳洲毒蛇每年只咬死1~2人,但亚洲眼镜蛇每年却会让成千上万的人丧失生命。一旦被亚洲眼镜蛇咬伤,其毒液会给肌肉组织造成永久性损害,有时不得不截肢。它是世界上咬死人最多的蛇。 3.澳大利亚箱形水母(AustralianBoxJellyfish): 一种淡蓝色的透明水母,形状像个箱子,有4个明显的侧面,每个面都有20厘米长,因此得名。它有一个绰号叫“海洋黄蜂”,因为它像大黄峰一样有毒刺,那就是它的触须。箱式水母有60条15英尺长的触须,每条触须上有5000个毒刺细胞,足够杀死60个人。一旦被触须刺中,就几乎没有生还的希望。 4.大白鲨(GreatWhiteShark): 相信看过影片《大白鲨》的人,对大白鲨攻击人的恐怖场面记忆犹新。大白鲨最长可达7米,体重达3200公斤。3000多颗锋利无比的牙齿什么都能够咬碎,牙齿都呈三角形,像一个个锯齿,有的长达7.5厘米。一旦被它咬住,血会进一步刺激其残忍本性,使它更愤怒。每年都发生上百起鲨鱼袭击事件,其中1/3~1/2是大白鲨袭击的。 5.非洲狮(AfricanLion): 非洲雄狮最长可达2.5米,尾巴可长到1.1米,体重250公斤。它们成群地生活在一起,是为了合作捕食。它们从各个方向合围猎物,离猎物最近的一头狮子,会一跃而起咬住咽喉,使猎物窒息而死,其余狮子则一拥而上,一只大型动物很快就会被它们吃光。饿极了的狮子经常袭击人,在非洲草原上,时常发生狮子咬死人的事情。 6.澳洲咸水鳄(AustralianSaltwaterCrocodile): 澳洲咸水鳄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爬行动物,雄性咸水鳄最长可达10.6米。它也是世界上最富攻击性、最危险的鳄鱼种类。头部非常大,眼、耳朵和鼻子都长在头顶上,这让它们即使全身隐藏在水中,仍能够观看、倾听和呼吸。鳄鱼最可怕的可能就是牙齿,64至68个牙齿像锯齿一样排列着,什么动物都经不起它一咬,更何况是人了。 7.大象(Elephant): 千万别惹大象,这种看起来笨笨的而又憨厚的动物,一旦动怒会要了你的命。而且大象还记仇,一旦你冒犯了它,即使你当时侥幸,很多年后它还能记得,一旦再次相遇,它定会让你付出代价。非洲大象个头最大,成年公象的体重可达1.6万磅,身长24英尺,高度可达13英尺。每年全世界有500人死于大象袭击。 8.北极熊(PolarBear): 它在动物园里非常可爱,但却是北极地区的“巨无霸”,它们把海豹当成早餐。北极熊是一种大型食肉动物,身长可达3米,体重770公斤,脑袋虽小,但爪子和牙齿却特别厉害,奔跑时速可达40公里。一旦你无意中靠近它的小崽子,母北极熊会认为你在攻击它的孩子,它只需用爪子轻轻在你头上一拍,你就会立马脑浆崩裂。 9.非洲水牛(CapeBuffalo): 非洲草原上体型最大的动物之一,成年水牛身高可达6英尺(1英尺约合0.3米),身长11英尺,雄性水牛最重可达1500磅(1磅约合0.45公斤)。虽是食草动物,但却是最可怕的猛兽之一。它们集体作战,由一头成年雄性水牛带头,组成大方阵冲向入侵者,通常有数百头甚至上千头,它时速高达60公里,在这样的阵势下,人会被踏成肉泥。 10.毒镖蛙(PoisonDartFrog): 这种蛙体形不大,但颜色很漂亮。但不要被其漂亮的外表所迷惑,更不要与其“亲密接触”。毒镖蛙生活在哥伦比亚地区,背上能分泌一种剧毒的神经毒素,能阻止肌肉运动,引起肌肉和呼吸麻痹,最终导致死亡。一只小小的毒镖蛙,它分泌出的毒液足以夺去10个人的生命,只需136微克就能杀死一个体重68公斤的人。
❹ 非洲哪个动物对人类最危险!
最大的食肉鱼
最大的食肉鱼是稀有的大白鲨,成年大白鲨平均4.5米长,大约650公斤重,有证据表明有些大白鲨可长达6米多。
最危险的动物
自石器时代以来,除战争与事故造成人类死亡以外,有一半的死亡要归于疟蚊属的蚊子携带的疟疾寄生虫。1997年,据世界健康组织估计,疟疾仍每年导致150人死亡。
最毒的动物
南美洲和中美洲的毒剑蛙能分泌致使的物毒素。金色毒剑蛙的皮肤分泌物的毒性是最强的。科学家在处理标本时必须戴上厚厚的手套。
最毒的蛇
世界上最毒的蛇是贝尔彻海蛇,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它的毒性比任何陆地蛇大许多倍。陆地上最毒的蛇是澳大利亚西部的长1.3米的小型蛇,一条蛇的毒液能毒死25万只老鼠。
最毒的鱼
红海和印度洋一太平洋地区的河豚有一种致命毒素,属最有威力的非蛋白质毒素中的一种,这种毒素存在于鱼的卵巢、血液、肺、小肠及皮肤里0.1克就足以在20分钟内毒死一个成年人。
发现于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海里的石鱼具最大的毒腺,它的鳍的脊骨含有毒素,人只要一碰就会丧命。
最毒的水母
过去100年里,澳大利亚沿岸的盒水母的毒液已杀死至少70人,据称,如没有足够的药物,一些受害者会在4分钟内死去。一种有效的抵御工具是用妇女的长袜,水母蜇人的器官不能穿透这种物质。
最危险的海胆
花海海胆释放的毒素能使人产生剧烈的疼痛,呼吸困难与瘫痪。
最危险的蜜蜂
源于非洲的杂交蜜蜂的毒性并不比其他蜜蜂强,但成群蜇人时足以致命。
最毒的蜈蚣
所罗门群岛上有一种危险奇特的蜈蚣,它的毒性非常大,能通过前肢而不用颌攻击人,据说受害者会把他们被咬的手伸进滚烫的水里以减轻疼痛。
最危险的蚂蚁
火蚁源于南美洲,20世纪20年代随运土的船到达美国。1995年5月,在得克萨斯州中部瓜达卢普河中,大约有2.3万条鳟鱼由于吃火蚁而毙命。火蚁喜欢电源,并经常咬断绝缘体,导致停电与火灾。
最危险的熊
北极熊是唯一主动攻击人类的熊,北极熊的攻击大多发生在夜间。
最危险的鳄鱼
尽管大部分死亡情况未被记载,盐水鳄每年致死的人数仍高达2000人。造成最大伤亡鳄鱼攻击事件发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1945年2月19日至20日的晚上。当时进攻缅甸兰里岛的盟军,将800-1000人的日本步兵围困在一岸边的沼泽地中。到第二天早晨,只有20个日本兵活了下来,确信其余的大多数已被鲤鱼生食。
最危险的猫科动物
老虎比其他猫科动物更频繁地袭击人类,也许因为人符合老虎捕食猎物的大小,而且即使对老的或受伤的老虎来说也非常容易捕获。
最强有力的动物啮合力
在巴哈马比米尼群岛海洋生物实验室进行的试验中,测得一条2米长的暗黑色鲨鱼上下颚之间啮合力为60公斤,这相当于用牙以每平方厘米3吨的力量咬东西。更大的鲨鱼,如大白鲨可能会有更大的啮合力,但至今为止还没被测量过。
最长的致命蛇
这条和英国伦敦动物园的管理者在一起的网状花纹蛇,通常长度超过6.25米。它们能用长长的身体缠住猎物,最终将其杀死。
最凶残的鱼
锯齿鱼攻击所有受伤的动物或在水中制造混乱。据报道,1981年一艘超载在巴西奥比多斯停泊时颠覆下沉,导致300人被锯齿鱼吃掉。
最骇人听闻的鱼
生活在巴西和圭亚那的淡水里的电鳗,通身有两对纵向器官可放射出650伏的电击,其能量以点亮一盏电灯泡或使成年人失去知觉。
最毒的晰蜴
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的吉拉巨晰蜴以及它的近亲――墨西哥蛛晰蜴的腺内的毒液足以杀死两个成年人。
最危险的小哺乳动物
对人类威胁最大的小哺乳动物是老鼠,它们携带20多种病源,其中包括能导致淋巴腺鼠疫或黑死病的细菌。
❺ 深海下有哪些危险生物
长吻银鲛,吸血鬼乌贼、科芬鱼、巨型鱿鱼、𩽾𩾌。
❻ 世界上十二大濒临灭绝的动物图有哪些
1、北部白犀牛(Sumatran rhinocerous).
刚果瓜兰巴(Garamba)国家公园拥有世界仅存的不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将可能在地球上彻底消失.
瓜兰巴国家公园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边境上,由于当初建园的初衷就是准备把该公园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之一,因此建造者们不遗余力,圈起大面积的草地与树林.瓜兰巴国家公园拥有许多世界稀有动物,例如丛林象、野牛和黑猩猩等.当然,最珍贵的动物还要算那些数目不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了.
北部白犀牛与非洲南部的白犀牛在基因上存在较大差异,他们曾在乌干达大量繁殖,但是由于当地政府的疏于保护而渐渐消失.在瓜兰巴国家公园中,它们的数目曾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达到35只,在2003年4月为30只,其后有6只被杀,4只新出生,上个月,又有2只被猎杀,同时还有近千头大象被杀.
尽管象牙犀牛角等交易在全球范围内被禁止,但是黑市交易仍然热火朝天,在也门就有专门的犀牛角市场,在那里以犀牛角制成手柄的匕首是众多买家和卖家关注的焦点,是身份的象征.
2、白鳍豚:
别名白暨、白鳍豚,属于喙豚科,学名为LipotesvexilliferMiller,属于鲸目(Cetacea),白暨豚科.
识别特点为:吻突狭长,长约300毫米.额部圆而隆起.背鳍三角形,位于身体的3/5处,有低皮肤脊与尾鳍相连.头顶的偏左侧有一个能启闭自如的呼吸孔.尾鳍水平向,向缘凹入呈新月形.截至目前,已发现的最大雌性个体长253厘米,重237千克;最大雄性个体长216厘米,重125千克.
白暨豚种群数量很小,为我国特的珍稀水生兽类,亟待加强保护.产于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苏段的干流之中.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就更明显.每群一般2~6头.其活动范围广,但对水文条件要求较高,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待水文条件发生改变后,又迁入另一地域.以鱼类为食.白暨豚两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出生时体长80厘米左右.
它们大约在长江生活了2500万年,有“活化石”的美称.由于数量奇少,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另外,1980年曾捕获一头雄性白鳍豚,饲养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取名“淇淇”,是世界上惟一的一头人工饲养的白鳍豚,原希望能有雌性的个体与其配对繁殖,但所饲养的一头雌性白暨豚,不多久就死去,至今一直未能如愿,2002年7月14日“淇淇”因年老去世“ .去世前,淇淇”体长2.07米,体重98.5公斤,年龄约25岁.白暨豚的保护成为我国当前濒危野生动物抢救的大问题.
我国尽管对大熊猫的克隆研究已经起步,但对于同被列入中国三大濒危动物之一、享有“水中大熊猫”美誉的白暨豚而言,克隆尚存在诸多技术性困难.
3、苏门答腊虎:
生活在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苏门答腊虎,是世界上体形最小的虎种之一.它们世代居住在岛上的雨林之中.早在上世纪初,苏门答腊虎的家族曾一度非常兴旺.然而,在人类的肆意捕杀下,苏门答腊虎的数量急剧减少.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最新的调查显示,自1998年到2002年间,每年至少有50只苏门答腊虎死于偷猎者的枪下,而在一份1999年所做的统计显示,当时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境内的苏门答腊虎仅有400到500只.
世界动物基金会的官员表示,印尼目前这种大规模的偷猎行为,是由于其国内市场需求所造成的.在印尼的市场上,苏门答腊虎的虎皮就是许多不法商人谋取高额利润的摇钱树,一张完整的虎皮可以卖到两千美元.
而雨林栖息地的消失,也同样威胁着苏门答腊虎的生存.据世界银行的估计,按照目前的状况,苏门答腊岛上的雨林保护区将在2005年全部消失.尽管如此,世界几家最大的造纸商仍在以每月上千公顷的速度吞噬着苏门答腊岛上的雨林.
一边是愈演愈烈的非法捕猎,另一边则是日益缩小的生活空间,面对如此艰难的生存环境,怎能让人们不为苏门答腊虎的命运而担心?于是,有人想起了巴厘虎和爪哇虎,这两种已经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灭绝的亚洲虎.
苏门答腊虎的命运已经引起了动物保护组织的高度关注.日前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大会上,专家们纷纷呼吁要加大对苏门答腊虎的保护力度,打击非法捕猎,保护正在走向灭绝边缘的苏门答腊虎.毕竟苏门答腊虎不仅是印尼的财富,也是全世界的财富.
4.僧海豹:
世界上曾有许多种海豹,它们是鳍足目海兽中最大的一个家庭.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海豹家族日渐萎缩,现在只剩下19种了.就在20世纪中期以前,在加勒比海地区的诸多岛屿上还生活着一种僧海豹.
加勒比海僧海豹要比普通海豹略大些,体长在2.6~2.8米,平均体重可达400千克.它身上没有普通海豹那样的斑点,为棕灰色或灰褐色,背部中线颜色很深,吻部短宽,额部高而圆突.僧海豹与其他海豹一样,没有外耳,可有很好的听觉能力.它还有一对敏锐的眼睛,不但能看清水里的东西,也能看清空中的物体.
僧海豹的体型比海狮海象更适宜在水中生活,如它的后肢不能曲向前方,这在水中运动十分重要.还有它的身体外表平滑,几乎成了流线型,非常适合在水中快速游泳、潜水.敏锐的视觉和听觉再加上水中的灵巧,使它更容易捕捉到各种鱼类.而一旦到了陆地上,它的动作就显得十分笨拙、滑稽可笑了.善于游泳的四肢只能起支撑作用,只好缓慢的匍匐爬行.陆地上的笨拙也成了它们日后灭绝的原因之一.
在哺乳期间,僧海豹的警惕性很高,一旦发现危险,会立即将小海豹推下水去,然后自己潜水而逃.如有小海豹被擒,大海豹会不顾自己安危,抢夺小海豹.如果是人抢走小海豹,大海豹就会怒气冲天地向人发动攻击.可是,最终它们也没能逃脱人类的手掌.
引几段话:
海豹是一种古老而稀有的海豹,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一生都在热带海域中生活的海豹.历史上僧海豹曾一度在加勒比海和地中海大量的繁殖,由于人类的狂捕滥杀,今天僧海豹在世界其它地方已难觅其踪,而仅仅在夏威夷群岛北部生存着一个不大的群体.
与一般的喜欢生活在冷水当中的海豹不同,僧海豹喜欢热带温暖的海水.在碧波荡漾的的太平洋中部,有一个碧玉般的小岛,叫尼豪岛,是一个牧场岛,僧海豹主要是在这个岛的沙滩上繁衍生息.这个岛是属于私人的,为了保护岛上的环境,岛的主人一般不允许科研人员上岛考察,所以没有人知道岛上到底有多少僧海豹.
5、奥里诺科鳄鱼:
世界上有4种因滥捕杀和受到环境污染威胁的鳄鱼,其中一种是生活在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鳄鱼.它是美洲最大的鳄鱼,也是委内瑞拉动物中的珍品.多年来委内瑞拉有关单位 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处于濒危的奥里诺科鳄鱼,并取得了成效.
1990年由环境部和私人机构发出倡议,制定了保护奥里诺科鳄鱼的计划,通过人工保护和养殖,增加这一珍贵动物的数量.因为在自然环境中大量繁殖已不可能.这种鳄鱼只生存在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原来估计只有250条.经过10年的保护工作,已繁殖和放回自然界2150条奥里诺科鳄鱼,其中1400条在阿普雷州.估计一岁以上的鳄鱼现在有3000条,也可能5000条.
为了保护鳄鱼,有关部门在科赫德斯州和波图格萨州建立了三个鳄鱼养殖场,让成年鳄鱼在那里繁殖,然后人工喂养一年,鳄鱼长到80厘米后,在雨季开始时放回河里.为了跟踪观察,技术人员在鳄鱼腿上系一个环,在鳞片上作标记.保护鳄鱼的活动得到了有关部门和私人企业的大力支持.喂养一条成年鳄鱼每月需要15万玻利瓦尔,它吃马肉、鱼等成本高的食物,养殖场还在食料中加入维他命,以增强鳄鱼的体质.养殖场90%的预算用于购买鳄鱼的食品.环境部正在寻求国际援助,以便增加资金更好地保护奥里诺科鳄鱼.
在距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752千米的阿普雷州生物保护区,一名生物学家拿着几只刚出生一天的奥里诺科鳄鱼.作为保护奥里诺科鳄鱼计划的一部分,130多只在笼中出生的一至两岁的鳄鱼被放归大自然.
6、小嘴狐猴(Mouse lemur):
世界最小的猴类.
非洲东南部印度洋中马达加斯加岛,有“狐猴岛”之称.岛上有20多种狐猴,主要有大狐猴、小狐猴、鼠狐猴、灰狐猴、丝狐猴、绒狐猴和环尾猴等.狐猴的拉丁名意思是“鬼”.它们在热带森林里神出鬼没地活动,喜欢吵闹.不同种之间,外形、大小和习性有着很大的区别.大狐猴是现有狐猴中的“巨人”,身长约1.2米,身躯壮硕,头顶和背腰为白色,其余都为黑色,黑白相间.小狐猴只有20厘米,胖乎乎的,两只眼睛大大的,尾巴比身躯稍短,在酷暑干燥的季节,有夏眠的习性,此时依靠尾巴里所贮存的脂肪来维持生命.鼠狐猴身躯与老鼠差不多,外貌像鼠,有长而突出的吻部和湿润的鼻瑞,好似狗鼻子.灰狐猴体形和身长同犭蒙猴相似,圆脸孔,嘴前端尖而突出,下颌的前齿特别大,栖居在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森林中,只有在清晨和黄昏时分,才能见到雌雄成对地在树上活动,平时很难看到它们共同生活.狐猴比猫大些,浑身披着纯白色的丝状软毛,一条长尾巴美丽灵活.原狐猴有蓬松的尾巴,头上像围着白围巾,活动灵敏.
另外,加勒比海托里科海岸附近的卡约圣提阿高岛和我国云南抚仙湖孤山岛以及海南陵水县的南湾猕猴岛,都是着名的猕猴岛,其中尤以海南省濒临南海的陵水县南湾猕猴岛出名.猕猴又叫“小猢狲”“恒河猴”,毛呈灰褐色,胸部以下为橙黄色,有光泽,胸腹部和腿部为深灰色,脸部和耳朵裸露,臀部有红色的臀胝.从海南省陵水县的新村港乘上游艇,只需10多分钟,便可到南湾半岛的猕猴岛.猕猴岛本叫南湾猴子岛,南湾半岛三面临海,只有一面同陆地相连,12座大小不等的山峦绵延起伏,隔海相望,仿佛是一个孤岛,因这里栖息了许多猕猴群,所以人们都叫它“猕猴岛”.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猕猴乐园,岛的面积为9平方公里,山体长15公里,中间有一座小山峰,两侧由各50米宽的河滩把山体分成东西两段,可见层层山峦,条条沟壑.来到旅游区,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展现在眼前,漫山遍野的猕猴,有的在山顶上,有的在山沟里,有独占一个山头的,也有两三群分居在一个山头.每群猴子都有“大王”和“二王”.山峦上有观猴亭,游人在此可以观看猕猴的精彩表演,感受到一种与在一般公园里明显不同的野趣.猕猴有的在井边喝水,让人想起“猴子捞月”;有的在两树间飞奔蹦跳或在地上翻筋斗,使人仿佛在观赏“孙大圣”在“花果山”的精彩表演……
7、兰.坎皮海龟(L. Kemp’sRidleyTurtle)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12种最濒危动物中唯一数目成增长趋势的动物.需经历11-35年成长期.
8、奥瑞纳克鳄鱼(OrinocoCrocodile,学名为Crocodylusintermedius)
仅有250-700只在野外生存.主要在古巴和委内瑞拉境内.
9、泰国猪鼻蝙蝠(Kittis Hog-nosed Bat)
生活在泰国北碧省瓜耶诺伊河畔石灰岩洞中的猪鼻蝙蝠,头和身体的长度为2.9厘米,翅膀的宽为13厘米,重量为1.7克.
10、夏威夷蜗牛(genus Achatinella)
11、斯比克斯鹦鹉:
在野生状态下,斯比克斯鹦鹉虽没有完全灭绝但已经少得不能再少.1990年寻找这种鸟的鸟类学家仅仅找到一只幸存的雄性鸟,生活在遥远的巴西东北部地区.目前被人俘获的大约31只鸟是这种鸟能够存续下去的唯一希望.
金刚鹦鹉是一种生活在热带美洲的长尾大鹦鹉,羽毛色彩斑斓,但这种人见人爱的鹦鹉可能已经灭绝了,至少野生的已经不存在了.据生物学家说,有只蓝色的野生金刚鹦鹉是这一种类的最后一只,但已有好长时间不见了,它可能已遭不测.
生物学家一直在密切地观察这只已有19岁高龄的鹦鹉,但近两个月来他们一直没再见它露面,它可能已成为鹰的美餐或是被偷猎者捕捉走了.
12、微型猪(pigmyhog,学名为Sussalvanius):
世界上最小的猪,野猪的一种,主要生活在印度东北部.60厘米长,高约25厘米,成年猪不足10公斤.曾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大量存在,现在仅印度阿桑地区的玛纳斯国家公园拥有为数不多的几头.其基因与家猪的基因并无太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