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上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是哪国造的
由西门子和哈尔斯克公司展出了世界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这条电气化铁路长约300米,线路呈椭圆形,轨距为l米,在上面运行的机车只有954公斤重,车上装有2.2千瓦的直流电动机,由150伏的外部直流电源经中间的第三轨供电,以两条走行轨作为回路。1881年,在柏林郊区修建了一条2.45公里长的电车线路,采用180伏直流电源,分别由两条彼此绝缘的轨道供电和作回路。这种电车形式的电气化铁路的出现,极大地刺激了当时西欧、美国和日本。于是,很多国家纷纷开始兴建电气化铁路。1893年,瑞典在斯德哥尔摩以北11公里长的区段实现了直流电力牵引。1895年,美国在巴尔的摩——俄亥俄间5.6公里长的隧道区段修建了675伏的直流电气化铁路。同年,日本在京都的下京区修建了6.7公里长的55 0伏的直流电气化铁路。1899年,瑞士在泽巴哈——维提金区段实现了电力牵引。1902年,意大利在瓦尔切里纳线上修建了一条三相交流电气化铁路。不过这些电气化铁路大都是采用低压直流和三相交流的,而且又都是修建在工矿线路和一些大城市的近郊线路上。后来,随着工业的发展,逐渐发展到城市之间和运输繁忙的铁路干线上来了。
2、世界电气化铁路发展现状与前景
到了20世纪50年代,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为了完成急剧增长的运输任务,以及与其他运输业竞争的需要,开始大规模地进行铁路牵引动力现代化的建设,电气化铁路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修建的国家逐渐增多。独联体(原苏联)、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和波兰等国家的主要铁路干线都已实现了电气化,而且已经初步成网。近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朝鲜电气化铁路发展很快。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也开始发展电气化铁路。特别是我国电气化铁路更有了飞速的发展,现在,我国的电气化铁路建设速度,已跃居世界前列。
现在,世界已进入建设高速电气化铁路的新时期,修建的国家越来越多。已建成的国家有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波兰等,正在修建的国家有美国、瑞士、奥地利、瑞典、比利时、韩国、独联体等,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澳大利亚、荷兰、加拿大、印度和我国台湾省等也在积极筹建高速电气化铁路。到目前为止,时速在200公里以上的高速电气化铁路长度已达5500多公里。预计到下个世纪初,世界高速电气化铁路长度将达到30000多公里。
⑵ 铁路电气化是什么意思
铁路电气化指的是能供电力火车运行的铁路,因这类铁路的沿线都需要配套相应的电气化设备为列车提供电力保障而得名。
电气化铁路是伴随着电力机车的出现而产生的,因为电力机车本身不自带能源,需要铁路沿途的供电系统源源不断地为其输送电能来驱动车辆。由于电力机车相比内燃机车有更强的运力优势,所以相同规模下电气化铁路的运输能力远超过非电气化铁路,成为现代化铁路的主流类型。
电气化铁路广泛运用于高快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中,很多非电气化铁路亦相继实现电气化升级改造。不过电气化铁路的建造要求高、难度大,不适合一些特殊的地理环境,故电气化铁路还不能完全取代非电气化铁路。
电气化铁道发展很快,已成为最现代化的铁道。其主要特点是:
(1)电力机车效率高。采用火力发电的效率是蒸汽机车的4倍;如用水力发电,效率为蒸汽机车的10倍。
(2)功率大。20世纪末最大功率电力机车可达10000马力以上(中国使用的韶山型电力机车功率为5700马力),是蒸汽机车的4倍,内燃机车也难以比拟。由于牵引能力很强,在运输繁忙的铁道上采用,可以缓和运输的紧张情况。
(3)加速快和爬坡能力强,特别适用于山区铁路。此外,电力机车不污染环境,司机劳动条件好,旅客在旅途中也可免受煤烟和废气困扰。
⑶ 什么是电气化铁路
电气化铁路就是设有牵引供电系统,以电力列车作为列车牵引动力的铁路。
铁路最初发明时是采用蒸汽机车作动力的。直到1879年,世界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才在德国柏林建成。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气化铁路在许多国家竞相出现。到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的电气化铁路总里程已达16.5万千米,占世界铁路总里程的13%。而德国、日本、法国的电气化铁路已占本国铁路总里程的1/3,但却能完成运量的3/4。
显然,电气化铁路比传统的蒸汽机或柴油机为动力的铁路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
首先,它的运输能力大。一般来说,电力机车的功率都很大。一般要比内燃机或蒸汽机车大1倍左右。功率大,牵引力就大,就可以加大行车速度,提高运输能力。第二,它的耗能比较省。电力机车的热效率一般为20%~26%,要高于柴油机的20%和蒸汽机的6%~7%。第三,它的运营成本低。正是由于电力机车耗能低,检修维护费用低,使运营成本下降,尤其在长途运输时更为明显。第四,它的工作条件好,噪声、污染大为减少,操作简便。
但是,电气化铁路一般所需投资都比较大,所以它在应用上还不如传统的柴油机车和蒸汽机车为动力的铁路普遍。
电气化铁路使用电力机车为动力,那么它的电源从哪里来呢?电力机车上是不安装发电机的,它的电力由电力牵引供电系统提供。
这种供电系统由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组成。来自发电厂的电能,经过牵引变电所变压后,向架设在铁路上空的接触网送电,而电力机车则是从接触网上取电,这有点类似于城市中运行的有轨电车,然后驱动电力机车前进。
牵引供电的制式有直流制和交流制两种。鉴于直流制的供电电压难以继续提高,已有被交流制取代的趋势。中国的电气化铁路一开始就采用了交流制。
修建一条电气化铁路,沿线要建许多牵引变电所,单线铁路每60千米就要建一座,双线铁路每40千米就要建一座。由此也可以看出,电气化铁路造价之大。
中国修建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是1961年8月建成的宝成线的宝鸡至凤州段。到1984年已累计建成电气化铁路3500千米。
新铺通的南昆铁路,被大西南人民称之为世纪之梦。南昆铁路从海拔78米的南宁盆地上升到海拔2000多米的云贵高原,高差之大,在我国铁路建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还有,整个线路形成沟梁相间、桥隧相连的走势,沿线土层十分复杂,被称为“地层博览”、“地下迷宫”。光是为铺铁路所打通的隧道就有258条,总长194.6千米;修桥476座,总长79.8千米。其中许多座大桥、特大桥的高桥墩、大跨度、新结构具有全国领先水平。
南昆铁路这项国家重点工程,是沟通西南与华南沿海的一条重要通道,是云、贵、川出海的最佳、最近的途径。这条铁路,从1990年12月开工,6万铁路建设者攻难克险,终于铺通,圆了大西南人民的“世纪之梦”。
⑷ 什么是电气化铁路,有什么作用
电气化铁路
electric railway
电气化铁路的牵引动力是电力机车,机车本身不带能源,所需能源由电力牵引供电系统提供。牵引供电系统主要是指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大部分。变电所设在铁道附近,它将从发电厂经高压输电线送来的电流,送到铁路上空的接触网上。接触网是向电力机车直接输送电能的设备。沿着铁路线的两旁,架设着一排支柱,上面悬挂着金属线,即为接触网,它也可以被看作是电气化铁路的动脉。电力机车利用车顶的受电弓从接触网获得电能,牵引列车运行。牵引供电制式按接触网的电流制有直流制和交流制两种。直流制是将高压、三相电力在牵引变电所降压和整流后,向接触网供直流电,这是发展最早的一种电流制,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已较少使用。交流制是将高压、三相电力在变电所降压和变成单相后,向接触网供交流电。交流制供电电压较高,发展很快。我国电气化铁路的牵引供电制式从一开始就采用单相工频(50赫)25千伏交流制,这一选择有利于今后电气化铁路的发展。
和传统的蒸汽机车或柴油机车牵引列车运行的铁路不同,电气化铁路是指从外部电源和牵引供电系统获得电能,通过电力机车牵引列车运行的铁路。它包括电力机车、机务设施、牵引供电系统、各种电力装置以及相应的铁路通信、信号等设备。电气化铁路具有运输能力大、行驶速度快、消耗能源少、运营成本低、工作条件好等优点,对运量大的干线铁路和具有陡坡、长大隧道的山区干线铁路实现电气化,在技术上、经济上均有明显的优越性。
用电力机车作为牵引动力的铁路。世界上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于1879年在德国柏林建成。中国于1961年建成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的宝鸡至凤州段。电气化铁路问世后发展很快,法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已成为电气化铁路为主的铁路运输业,大部分货运量是由电气铁路完成的。电气化机车上不设原动机,其电力由铁路电力供应系统提供。该系统由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构成。来自高压输电线路的高压电经牵引变电所降压整流后,送至铁路架空接触网,电气机车通过滑线弓受电,牵引机车行驶。供电制式分为直流制。电气化铁路与现有其他动力牵引的铁路相比,具有的优越性是能源节省,其热效率可达 20%~26% ;运输能力大 ,功率大,可使牵引总重提高;运输成本低,维修少,机车车辆周转快,整备作业少、耗能少;污染少,粉尘与噪声小,劳动条件也较好等。
⑸ 目前,世界上有哪些国家积极建设电气化铁路
世界上最早实现铁路电气化的国家是多山地的瑞士。而电气化铁路线路最长的国家是苏联。到1983年,苏联的电气化铁路有46826千米,占全世界的27.1%,占全苏联铁路的32.6%。电气化铁路线路在1万千米以上的国家还有日本(14438千米)、德国(11553千米)、法国(10335千米)。
我国也在积极建设电气化铁路,如陇海路(兰州——连云港)、宝成路(宝鸡——成都)、郑武路(郑州——武汉)、大秦路(大同——秦皇岛)、丰沙大路(丰台——沙城——大同)等,都已电气化了。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铁路电气化会越来越普及。
⑹ 铁道电气化是干什么的
铁道电气化是变电所设在铁道附近,它将从发电厂经高压输电线或高压输电缆送过来的电流送到铁路上空的接触电网或铁轨旁边的供电轨道中,接触网或供电轨则是向电力机车直接输送电能的电气设备,电力机车通过集电弓或导电车轮从接触网或供电轨中获得所需电能。
电气化铁路指能供电力火车运行的铁路,因这类铁路的沿线都需要配套相应的电气化设备为列车提供电力保障而得名。电气化铁路是伴随着电力机车的出现而产生的,因为电力机车本身不自带能源,需要铁路沿途的供电系统源源不断地为其输送电能来驱动车辆。
由于电力机车相比内燃机车有更强的运力优势,所以相同规模下电气化铁路的运输能力远超过非电气化铁路,成为现代化铁路的主流类型。
(6)印度如何实现铁路电气化扩展阅读
和传统的蒸汽机车或柴油机车牵引列车运行的铁路不同,电气化铁路是指从外部电源和牵引供电系统获得电能,通过电力机车牵引列车运行的铁路。
它包括电力机车、机务设施、牵引供电系统、各种电力装置以及相应的铁路通信、信号等设备。
电气化铁路具有运输能力大、行驶速度快、消耗能源少、运营成本低、工作条件好等优点,对运量大的干线铁路和具有陡坡、长大隧道的山区干线铁路实现电气化,在技术上、经济上均有明显的优越性。
高架电缆连接在电气化铁路的供电电网上,分为柔性和刚性两类,电力机车或动车组通过架式集电弓连接接触网,从其中取电。
架空电缆和高架电缆是香港和台湾的说法,在中国大陆通常被称为接触网供电。在中国大陆,架空电缆和高架电缆一般是指高压输电线路。
两种导线类型,最终都通过列车正常的运行轨道接地形成回路。也有少数铁路使用第四轨(例如伦敦地铁)作为电流回路。
高架电缆有个好处,就是同时能当高压输电道,如日本京急线。
⑺ 世界电气化铁路发展历史是什么
直流供电时期
1879年5月柏林贸易展览会上展示了第一条电气化铁道。这是一条长约300m的椭圆形铁路,轨距1m,由150V的外部直流电源经第三轨供电,以两条轨作为轨道回路;电力机车只有945kg,这条电气化铁路虽然很短,却奠定了电气化铁道的基础. 电气化铁路
1881年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利希特非尔德——军事学院修建了一条2.45km的电气化铁路,同年,在法国伦敦出现第一条架空导线供电的500m长的有轨电车线路,并于1885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中。
交流供电时期
1903年,匈牙利出现了由架空的三根导线供电的三相交流电力机车,但很快就停止了,主要是维修太困难了。 1932年,匈牙利首先成功地在电气化铁道上采有16kV工频单相交流电。 1950年,法国通过研究论证,修建了25KV单相工频实验线,并于1953年把单相交流电25KV80Hz电流制用于东南线,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⑻ 电气化火车是如何实现供电的
电气化火车使用的电压是25千伏。
1、电气化铁路,亦称电化铁路,是由电力机车或动车组这两种铁路列车(即通称的火车)为主,所行走的铁路。
2、电气化铁路的牵引动力是电力机车,机车本身不带能源,所需能源由电力牵引供电系统提供。牵引供电系统主要是指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大部分。变电所设在铁道附近,它将从发电厂经高压输电线送来的电流,送到铁路上空的接触网上。接触网是向电力机车直接输送电能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