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尼婚礼有哪些传统习俗
印度尼西亚婚礼习俗:
印度尼西亚人的婚礼佳期多选择在庄稼收割完毕后举行。举行婚礼之前,新郎新娘先到附近的清真寺里做礼拜,并当场交换订金礼(现金)。举行婚礼的那一天,新娘身穿着名叫"卡巴雅"的礼服,新郎在腰间佩戴小刀。婚礼仪式在女方家举行。新郎在众亲友陪同下来到女方家时,女方家门前刚刚泼洒过清水,而且在湿淋淋的地上摆有许多生鸡蛋,新郎一步一滑地从湿地上走过,将一个个生鸡蛋踩得粉碎。当新郎走过湿地,进人家门之前,新娘迎上前来,用一块崭新的布将新郎一双湿透的鞋擦得干干净净,以表示愿结为终身伴侣,同甘共苦。最后,新郎新娘双双进入屋内,同坐在室内一张新席上,共食一份饭菜。这时,满室宾客致辞祝贺,屋外鼓乐齐鸣,婚礼仪式达到高潮。
当天晚上,女方家要设喜宴招待宾客。宾客每人一份饭菜,吃完后主人会及时送上来,直到吃饱喝足为止。
居住在加里曼丹岛上的达雅克族青年男女结婚,要按照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举行两次婚礼。根据当地习俗,女青年至少年满16岁,男青年年满20岁才可以结婚。
成年男子可以自由恋爱,选择对象。男青年如果爱上某位女青年,可以自己到女方家去求婚,也可以告诉自己的父母,由父母出面到"亲家"家里去拜访。一俟双方家长表示同意,男方父母便委托家族中最年长的人去女方家里定亲,长者带着铜锣、剑、毯子、项链等物各两份送给女方家,并商定举行婚礼的日期。随后为举行婚礼进行准备工作,主要是舂碎糯米,并用猪油炒熟,以便在婚礼上招待客人用。春碎和炒糯米,由即将成为夫妻的男女青年在晚间进行。
举行婚礼的那一天,新郎新娘穿着民族盛装坐在铜锣上,八个屠夫杀死一口肥猪,将猪血洒在木屑上,并在上面放一把剑。村中长老握住新郎、新娘的右手和沾有猪血的木屑,为他们的婚事祈祷祝福,嘴里念念有词道:"仁慈的真主,请赐予这一对新人幸福,让他们年年收成好,粮满屯。满足他们在生活道路上提出的一切请求吧!"宗教仪式结束,接着举行传统习俗的婚礼。
宗教仪式结束,接着举行传统习俗的婚礼。传统习俗的婚礼隆重而热烈。达雅克族少女身穿饰有珠宝、背部开口的民族长袍,戴着用藤条编织的便帽,男子身上插着稀有鸟类的羽毛,跳着轻快的舞蹈。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主人还邀请来宾跳集体舞。主人还准备了丰盛的喜宴招待参加婚札的人。当客人乘船离开时,主人要在热闹的气氛中向客人身上泼水,让客人变成“落汤鸡”,以表示吉祥的祝福。
苏门答腊岛上不少居民选择午夜时分举行婚礼。新郎新娘的父母和亲友用一种从植物中榨取的红色液汁将他们的双手和双脚染色,并为他们穿上婚札盛装,然后护送新郎来到新娘家,并为新娘家送去丰厚的礼物。新娘家族中的长者不断向人群中抛撒红米、花瓣和钱币,以表示对新郎的欢迎。新郎在向岳父母施过礼后,由女傧相带领来到新房前。新房的门紧闭着,新郎亲切地呼唤着新娘的名字,并说给她带来喜爱的礼物,反复保证婚后体贴她、爱护她、忠实于她,经过一番苦苦哀求,新娘才打开门。过时,新娘的母亲为她揭去头上面纱,并将面纱交给新郎的母亲,表示这桩婚事牢固地确定下来。这时,新郎兴高采烈地望着新娘,并轻轻地踩一下新娘的右脚尖,新娘马上弯腰施礼,新郎同时回礼。新郎新娘面对面施过礼后,转过身去,背对背,一会儿功夫再转过身来,重新面对面。来回反复三次,表示这一对新人婚后会事事如愿以偿。
随后,在双方父母注视下,新郎新娘相互交换结婚戒指,并双双走出洞房,接受众人的祝福。双方家族中的老人向新婚夫妇头上身上洒香水,一些围观的青年男女也相互喷洒戏闹。在悦耳的乐曲声中,参加婚礼的人跳起优美的民族舞蹈,使整个婚礼气氛欢快,场面热闹。
在爪哇岛上的婚礼仪式中,自古以来就盛行一项“治”新郎的内容。婚礼在女方家举行,持续七天时间,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所谓“治”新郎,并不是让新郎吃什么苦头或者给新郎出什么难题,而是表演一种“治”新郎的舞蹈,而舞蹈中加入了当地民间流行的一种名叫“宾恰克”拳术的某些动作。
新郎在亲朋好友和邻居陪同下前往女方家参加婚礼,其中几位身强力壮、动作灵活、拳术高明的年青人带着一只公鸡,作为新郎的象征。这一行人来到女方家附近时,女方家从亲戚和邻里中推选出的几位手脚麻利、动作灵活的小伙子挡住他们的去路,双方人员摆开阵势,相互对峙。新娘方面的代表一边跳舞,一边将大米和玉米粒撤在地上,以显示新娘家的富有。在对方疏忽大意时,一个小伙子冲上前去,用手去摸公鸡的头。捧着公鸡的“新郎代表”竭力护卫,用空着的那只手阻挡对方的进攻。如果双方相持时间太长,进攻者屡屡不能取胜,捧着公鸡的人有意露出破绽,让对方有机会碰到公鸡的头,意味着抚摸了新郎的头。这时,双方结束对峙,握手言欢,高高兴兴地参加新娘家摆设的盛大的结婚喜宴。
巴厘岛上大部分居民信奉印度教,该岛居民的婚礼保留着印度教的礼仪。巴厘岛上主要盛行两种婚礼习俗:先求婚后举行婚礼和先私奔后举行婚礼。如果一位青年想要某位女子为妻,这位青年的父亲便携带一篓槟榔到女方家提亲,女方父亲出面接待,当明白对方来意后,则向客人表示可以考虑对方的请求。过几天,男方父亲再带着槟榔和椰子酒到女方家,目的是探听对方的态度。如果对方同意,双方便商定举行婚礼的日期。
一对青年男女相爱,受到女方家长反对,小伙子便约姑娘离家出走,“私奔”到另外一个地区,藏匿在男方某位亲戚家里。女方父亲发现女儿走失,便敲起铜锣,前村后村地寻找。时隔数天,这位青年写信给女方的父母和兄弟,说明他们相爱的情况,请求对方答应他们的婚事。男方父母也委托人带着礼物到女方家请罪道歉。女方家长通常是无可奈何地表示同意,因为是女儿自己所钟爱的人。女方家开始筹办婚礼,一对恋人返回家里后便按照传统习俗举行婚礼。
婚礼那天,新郎在亲友们簇拥下来到新娘家,一对新人在双方亲友陪同下来到村中寺庙里举行婚礼。新郎新娘盘腿坐在一位主持婚礼的僧侣面前。僧侣手摇铜铃,口里念着佛经,随后交给新郎新娘一个椰子和鸡蛋,新郎新娘接过后摔得粉碎,并将碎片拾起扔到寺庙外面。接着新郎新娘步出庙门,绕着庙外广场上的一堆火走一圈后重新回到庙里,跪在僧侣面前。僧侣往他们身上洒圣水,并祝愿他们婚后幸福。僧侣洒完圣水,拿出一盒饭,让新郎新娘当众喂食,这叫合婚饭。吃完合婚饭,新郎新娘从僧侣手中接过两棵椰树苗,在双方父母陪同下,栽种在庙外指定的地方。至此,婚礼仪式结束。这种仪式通常要十多个小时,被称为“马拉松”婚礼。寺庙里的婚礼仪式结束后,双方亲朋好友来到男方家参加喜宴。
在邦加岛上,每年乡民们结束农事后,便纷纷举办婚嫁喜事,而且是邻近几个村落联合举办,时间大约是每年8月底或9月初的一个周末晚上,其地点则是每年轮换,久而久之,集体举办婚礼的做法便在这个岛上形成了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邦加岛上的集体婚礼越办越热闹,其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
举行婚礼的那一天,乡民们从城里请来乐队,演奏动人的音乐,众人载歌载舞,气氛欢快活泼。当地的州长、县长、区长等行政1闻讯后都赶来祝贺,祝福一对对新人互敬互爱、白头偕老。国家电视台的记者也前往采访,将婚礼的场面拍成电视新闻,在全国播放,为新人留下终身难忘的美好记忆。
B. 印度人的婚礼有什么讲究
婚礼 印度人的婚礼是社会地位的代表,也是一生中重大的仪式。印度青年到了适婚年龄,都会由父母代替为寻找社会阶级、语言相同,以及星相可以配合的对象。 印度婚礼仪式相当繁琐,结婚之前,双方家长会透过充当媒人的祭司讨论嫁妆事宜,女方必须答应男方提出的嫁妆数量后,双方才选定黄道吉日、开始筹备婚礼。婚礼前一天,新娘必须根据传统化妆方式,开始抹油、沐浴、更衣、梳头、画眼线、抹唇砂、并且在脚上涂以红色、在额头点红色蒂卡、在下巴点黑痣,接着还要用植物染料在手脚上绘饰汉那图案,然后洒香水、配戴首饰和发饰,最后是把牙齿染黑、嚼槟榔、擦口红,才算大功告成。 婚礼当天,新郎官骑着一匹白马浩浩荡荡地来到新娘家。这时女方家里已经架起火坛,双方亲友在祭司念诵的吉祥真言中,绕行火坛祝祷。之后,新娘在女伴的簇拥下走到火坛前面,由祭司将新娘的纱丽和新郎的围巾系在一起,代表婚姻长长久久。 印度婚礼的晚宴是在新娘家里进行,一对新人坐在婚宴中接受亲友的祝福。婚礼当天晚上新郎是在新娘家过夜,翌日才将新娘迎娶回家。CSST中国留学生境外服务团队 本次回答人:Zacyi中国留学生网(印度) www.indiastudy.net
C. 印度钻石大亨嫁出3000多名新娘,印度有哪些婚嫁习俗
印度钻石大亨嫁出3000多名新娘,印度有婚嫁习俗是比较多的,可以分为婚前准备、婚礼服饰、婚礼当天以及结婚典礼、婚宴。印度传统婚礼也可以说是印度传统特色之一,它与许多国家都是有着不同的特点,也有它自己国家的特色和它自己宗教文化的影响,新人结婚的当天,所有的家庭成员都需参加,而且新郎和新娘的母亲更是需要承担家宴的相关重要任务。
洗脚的意思是代表新生活开始,牵手象征着结合,驱邪代表着驱除一切不好的东西,迎接新的未来,婚宴也是一项相当重要的活动,婚宴之后,他们就会进入洞房,开始他们的这美好一生。
D. 看惯了中国的婚宴,一起来看看印度人怎么吃婚宴
不论那个国家,都有永居权利的存在,中国也有久住权 所以不必担心这些,只要去公安机关,外事部分办理即可 我觉得你最应该担心的就是你是否合适对方的文化 首先,印度有着严格的等级系统,上级一般不和下级通婚的,下级在教育等方面都会受到歧视 因此,...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满意请采纳!
E. 印度仍有居民举行大型婚礼,当地居民不懂福祸相依的道理吗
前段时间,世卫组织公开表示人类能不能战胜疫情就看印度了,说明世卫组织对印度的预防新冠的能力十分堪忧。印度人民对新冠的认知,就和我们不一样,不只是大型婚礼还有大型节日,都展示了当地居民对新冠的认知以及对宗教的狂热崇拜。
一、举行大型婚礼
根据报道,印度的泰米尔纳德邦在过去24小时内激增14842例新冠病例,是印度各地区自第二波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的单日高峰。目前,印度的疫情数据是一千六百多万,但实际的感染数肯定不止这些,绝对是破亿的。因为印度是个有贫民区的国家,穷人聚集的场所非常多。但是,在如此严重的疫情威胁之下,该地居民仍然举行了大型婚礼。为什么居民对新冠的态度如此淡定,主要还是因为种姓制度,医疗资源都向高种姓倾斜,低种姓的根本就得不到医疗资源,所以就随缘了。
F. 印度人结婚时有什么习俗
印度婚礼:为了祭祀
在印度教徒看来,结婚的首要目的是完成种种宗教职责,其中祭祀最为重要;但是,男子必须结婚生儿子才有资格向祖宗供奉祭品。因此,在结婚仪式上,夫妇双方为此念咒、祈祷、发誓,并且丈夫以妻子明确说道:我为了得到儿子才同你结婚。祭司等人也为此而祝愿他们。
防新娘越轨 印度女人鼻子“穿眼儿
鼻饰,包括鼻环、鼻钉等等,最初都是从阿拉伯国家传到印度的。其本意是人们穿过牲口鼻孔拴上的牵牲口绳,表示对牲口绝对的“所有权”。想不到后来这个象征意义被印度男人充分利用,他们迅速给女人们拴上了鼻饰,以表明新娘“名花有主”,不可以再出轨。如今鼻环、鼻钉已成为了印度妇女婚否的标志。
印度已婚女子还须佩戴一种更新鲜的小玩意儿——“脚铃”。这种金属饰物总是发出“丁丁当当”的撞击声。据当地人介绍,这种脚铃不仅美观辟邪,还能防范新娘招蜂引蝶,做出越轨的丑事来。
G. 各地办喜事都有酒,各地的婚礼酒俗你知道哪些
这些世界各地奇特的风俗,带你看看不一样的世界:
1、印度婚礼:愿你生个女儿!
法国婚礼当然走的浪漫简单路线
在正式婚礼前会先有一个简单的订婚仪式,仪式通常由女方家长主持宴请男方家长及双方的亲戚,几名好友
婚礼则由市长或他的副手亲自主持,庄严又神圣。婚后开始大宴宾客,进行浪漫的西式自助婚宴。
H. 请问你是不是对印度婚礼习俗这方面比较了解,我现在比较需要这方面的资料
在古代,印度人举行婚礼时,所有家庭成员都要参加,包括双方的兄弟姐妹,直系亲属。而新娘和新郎的母亲更是在婚宴上承担重要任务。
婚礼前奏
在举行婚礼前几天,牧师要到新娘的家中诵读祈祷,祝福婚礼能顺利举行。在婚礼前一天晚上,新娘的父母要举行一个小的典礼来欢迎新郎的家人和亲属。通常,新娘的母亲要赠送礼物给亲家母。但是这段时间是不允许新娘与新郎见面的,因为那样将给他们的婚姻带来不幸。
婚礼装束
虽然印度各地对婚礼服装样式和颜色各有不同要求,但是大多数时候新娘都是穿金边的红色和白色婚纱。因为白色象征纯洁,而红色象征生活富裕和人丁兴旺。新娘要佩带很多黄金首饰和珠宝等。新郎一般穿白色衣服,上衣是宽松的镶金边衬衣,下衣穿宽松的裤子或围裙式的布裙。在印度北方,新郎还要头戴精致的头巾和一串串的花朵,几乎把新郎的脸都遮住了,但是在印度南部,新郎头上则不佩戴任何装饰。新娘的脖子上挂着用玫瑰花和金盏草编成的大花环,一直垂到膝盖。
结婚典礼
婚礼一般在由四根竿子支起来的帐篷(mandap)下举行。新郎由舅舅护送到婚礼帐篷。新郎则由伴郎和一名年轻女孩陪伴,女孩的任务是不断摇晃一个装了硬币的金属壶来使新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真个婚礼一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洗脚(kanyadaan),新娘的父母用牛奶和清水为这对新人洗脚,祝福开始他们的新生活。第二个部分是牵手(hastamelap),新娘的右手被放到新郎的右手中,牧师诵读完圣经,在新郎和新娘的肩头缠绕24圈白布,象征他们的结合。然后,在帐篷中央点燃一小堆火焰,新娘的兄弟或表兄,表弟带领新娘和新郎围绕火焰走数圈(至于具体走多少圈,不同地区有各自的规定)。另外,新娘和新郎的手中必须拿着大米,燕麦,树叶等,象征着财富,健康,繁荣和幸福。最后,新郎的兄弟们向新人抛洒玫瑰花瓣以驱除邪恶。典礼仪式过后,新娘要喂新郎满满五口印度糖果吃,说明照顾丈夫和给全家做饭是她应尽的义务。然后新郎再同样喂新娘糖果,说明供养妻子和全家是丈夫的责任。双方的亲戚给新人额头点上红点,并向他们抛洒大米,祝愿他们能长久,幸福的生活。
婚宴
婚宴也是一项重要的活动。宴会过后,开始了婚礼的高潮,因为这时大家开始陆续离开,而新娘也要借机大哭一场,这其中既饱含新婚的喜悦与羞涩又不乏对娘家的眷恋与依依不舍,从此新娘将与她的丈夫一起开始他们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