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外国人在印度怎么样用水

外国人在印度怎么样用水

发布时间:2022-07-19 03:48:26

‘壹’ 我去了两次印度,用亲身经历告诉你在印度上个厕所有多

一个朋友即将启程前往印度旅行,走前她一直忧心忡忡,在微信上详细咨询了我关于住宿、交通和餐饮等信息,最后抛给我一个问题:你在印度旅行的时候,都去哪上厕所?

说起在印度上厕所,一把辛酸泪。

作为一名游客,在一些长途汽车站或火车站及大城市的旅游景点附近,可以找到有专人看管的收费公厕,给看门人递上10到20卢比就可以进去方便了。屋内是单独隔开的小间,全为蹲坑。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印度人民如厕不用手纸,而是用水冲洗,所以一般厕所地面都会积满了水。第一次去公厕的我,完全没有经验,穿着人字拖刚迈着大步走进去,就险些滑一跟头。等我小心翼翼方便完,又小心翼翼用水装满旁边的塑料小桶,倒进坑内,再打开门走出来的时候,突然意识到地上的脏水没准儿就是人们冲厕所的时候溅出来的,想到这儿我感到有点恶心,赶紧提着裤子踮着脚尖跳了出去,旁边的印度妇女对我怪异的举止纷纷侧目。

过了几天,我坐着大巴到了一个小城镇,下车后我四处寻觅厕所,只见专供男人使用的厕所——墙上贴有几块白色瓷砖,地上有几个坑,再用水泥一抹一砌,把象征着隐私的空间分隔开,就成了有印度特色的露天厕所了。男人们只要转过身去就可以方便,完事儿之后神态自若的离开。

去年最火的印度电影之一,也是关于厕所问题的:《厕所,一个爱的故事》(IMDB7.5分),影片讲述了一对印度男女青年,自由恋爱后步入甜蜜婚姻,新婚当晚,新娘贾耶发现丈夫家竟然没有厕所。无法忍受户外解手的她,向丈夫凯沙夫提出必须要有厕所,否则就离婚……

这个让人联想到异味且充满魔幻的故事改编自真人真事:2012年,印度新娘安妮塔•纳利不堪忍受户外如厕的折磨,婚后第四天从丈夫家逃走,声称如果没有一个独立厕所,就不回家。一家慈善机构闻讯后,为她建了一个厕所,厕所启用之日,她回到了家里。

但是现实中,并不是每个女人都和她一样幸运,有慈善机构出手相助。在野外如厕的过程中,很多妇女遭到来自异性的骚扰和侵犯。在印度北方邦格德拉村两名年龄在14岁和15岁的少女在野外如厕时遭到多人强奸致死,随后,女孩们的尸体被强奸犯挂在一棵芒果树上;警方也给出了具体数字,每天接到10起强奸案报案,60%的案件发生在女性外出如厕时。比哈尔邦一名警官说,当地400多起强奸案就发生在女性外出如厕时。如果受害人家中有独立厕所,这些悲剧就不会发生。

在游客看不到的另一面,荒诞时刻上演着。

那么在印度建个厕所真的就这么难吗?是的,还真就这么难,原因有三:

首先,印度教对“洁净”有着非常偏执的理念。

在印度,进寺庙必须脱鞋,进屋也必须拖鞋,因为鞋子踩满了污秽,被视作不洁之物。而厕所一个装着人类排泄物的地方,可要比鞋子脏上一百倍,这样的地方印度教徒是不能允许出现在自己家里的。

印度教的种姓制度虽然早在1940年代已经明文废除了,但是想从人们的心里彻底根除却没那么容易。在印度教徒们看来,打扫粪便是贱民的工作,一些高种姓的人们是绝对不会干的,所以即使在家里修了厕所,谁打扫、谁清理在我们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在印度也成了大问题。

澳大利亚作家SarahMacdonald曾经在《神牛》一书中提到,由于种姓制度,她不得不雇佣两个佣人,贱民佣人负责打扫厕所,高种姓佣人打扫房间和其他区域,且坚决不踏入厕所一步。

印度人对厕所毫不妥协的态度,更使得建造厕所难上加难。

其次,野外如厕是放松、社交的好机会。

在乡村地区,人们其实是非常排斥去厕所的,男女去野外如厕的理由也各不相同。印度男人喜欢去野外方便,主要是因为节约自家用水;随时呼吸新鲜空气;趁着上厕所的机会可以和哥们儿厮混,顺便逃避老妈的叨叨。

发生了女性在野外如厕被强奸的悲剧后,一些大打贞操牌的公共机构呼吁如果家里修了厕所,那么女性就不会被强奸了。但其实野外如厕对于女性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社交方式:究其原因,印度的女性地位一直及其低下,在一些偏僻保守的农村地区更是如此。女性不允许聚集在村头闲聊或者讨论社会问题及交换观点,而结伴去野外如厕就给了她们片刻的喘息和放松。

最后,莫迪的“厕所行动”面临很多挑战。

早在2014年10月,为了纪念甘地诞辰145周年,印度总理莫迪发起了“干净印度行动”,这一行动的核心目标就是在印度农村建造1200万个厕所,预算高达200亿美元,2019年之前彻底消除随地大小便的陋习。它的口号是:有厕所,上厕所,安心厕所。

但是这个目标能否实现仍很难说。从目前来看,这场轰轰烈烈的“建厕所”运动不仅进度严重滞后,而且很多只是“面子工程”——地方政府为了显示政绩,盲目建造了很多没有连上排污系统或化粪池的“伪”公厕,而根本不管厕所是否能够实际使用。这样的公厕通常导致排泄物堆积,肮脏不堪,成为疟疾等一些传染疾病的温床。

另一个需要面临的问题就是质量问题。很多厕所只用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便荒废了,都是因为豆腐渣工程或者设计比例出了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政府机构开设了建造培训课程,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针对卫生系统的标准课程。

此外,修建厕所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泥瓦匠,并不愿意参与到课程培训中,他们更愿意通过实操或者学徒制学习,这也导致了修建的厕所质量层次不齐。

甚至在厕所建成之后,很多有着顽固思想的村民仍旧拒绝使用,这里有习惯原因,也有宗教因素,前期欠缺的宣传工作也让厕所能否最大化的使用打上了问号。

其实,不仅仅是户外如厕,印度社会中的很多顽疾与恶习,都在短时间内难以根除。从一个更高的层面来说,这也表明了印度向现代文明靠拢中的困境,印度几千年的传统与文化是财富,但同时也是羁绊。

‘贰’ 在印度,人们上完厕所用水冲比用纸擦更加卫生吗

众所周知,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相对其庞大的人口基数来讲,国内较为落后的发展状况使得当地的卫生条件较差。而印度作为一个经常使用手来代替工具的国家,当地独特的饮食和卫生方面的习俗也别具一致,尤其是当地人上完厕所不用纸擦用水冲的方式更令其他国家的人感到诧异。 更何况,从世界范围层面来看,除了印度以外,几乎没有哪个国家不用只处理卫生问题。在全球数10亿人口都用了数百年的经历表明用纸擦更卫生的情况下,这个问题无疑是确定答案的。虽然我们要尊重印度当地的习俗,不应该对别人的传统知识点点。然而这并不妨碍我对这种不卫生行为的客观评价,大家觉得呢?

‘叁’ 晒晒印度人对恒河里的水是怎么充分利用的

恒河水水量巨大,有的是,用不完。

‘肆’ 为什么印度人上厕所不用卫生纸而是用手洗

由于每个地区的习俗不同,所以在生活方式上也是有不同的,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上完厕所后,是用卫生纸擦拭干净,但是在泰国就是用水冲洗,而不是用手洗,所以由于每个地区习俗的不同,而导致每个地区的生活方式的不同,这才给大千世界增添了色彩。

在印度,他们认为咱们用纸擦拭完后,会不洗手,会不卫生,而且他们认为自己的方式会更卫生,而且他们都是用右手吃饭擦屁股,因为他们认为左手是神圣的,是干净的,所以他们不会让左手擦,所以由于每个地区的习俗不同,而导致生活方式不同。

‘伍’ 印度人上厕所为什么只用水冲洗而从来不用纸

印度人认为用水冲洗的优点

1.水更卫生,因为所有的尿液和粪便都会被冲走,留下一个干净的屁屁。

2.不管你用厕纸擦了多少次,总会残留下一股气味。

3.水对皮肤的摩擦力小。不管厕纸有多软,用它擦皮肤,对于那些对厕纸敏感的人来说,是个问题。

4.使用干净的水冲洗,可以减少厕纸引起感染的固有机会,因为人们时常忘记了从前面到后面的擦拭顺序。

5.现实中,医生也是建议身体虚弱的人,如产妇、婴儿,建议他们用水或湿巾清洁皮肤,而不会建议他们用干纸来擦拭。既然水对一个虚弱的人都这么有用,为什么正常人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一直使用它呢?

因为有时会动用手指,所以印度人左手手指甲是不会留长的。在不发达的农村,用烧火的灰烬代替肥皂用来清洁手也很普遍。

卫生健康越来越受到印度人重视

随着时代发展,观念也在变化,一些年轻一代的印度人,开始习惯使用厕纸了。在一项针对1000多名印度人的调查中,63.7%的人表示他们从不使用卫生纸,25.17%的人表示有时会用厕纸,有3.48%的人说他们经常使用它。

曾有个改用厕纸的印度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印度人的预期寿命只有60-65岁?他以他母亲为例,他说:她左手的手指即使每天清洗,清洗了62年也闻起来像大便,她用同样的手指做饭,这就是我经常生病的原因。自从分开居住有十年了,我一直使用厕纸,至今我好像有十年没有生过病了。

结语

就屁屁本身,我们揭下文化眼罩来看,用水冲洗肯定比用纸干净。但如果不能彻底清洁手,则会危及健康及生命。印度人选择用水,是一个文化现象,也是一个经济现象。印度人选择用水的本意应该是清洁肉体和灵魂,而不单是清洁皮肤。

‘陆’ 大家都知道恒河水很脏,为何印度人还是直接饮用恒河水

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是不可抗拒的

这是由于印度有一个传统的节日叫做佛浴节,每年都有无数苦行僧,瑜伽师来参加沐浴。恒河,在印度人心中也有着极为神圣的意义。在号称圣河的恒河里沐浴可以得到一次全身心的洗礼,让你得到一次升华。在恒河沐浴,代表洗清自己身上的罪孽。印度人认为,在圣河里沐浴就可以洗净身上所犯的一切罪过。这在一个多宗教的国家是正常的。因为一般宗教都会强调,人本身是有很多罪过的。基督教靠洗礼来洗净罪过,而印度人则是在圣河里沐浴。在他们看来是一个很神圣的事情。我们自然无法理解。

‘柒’ 中国人去印度,实拍印度人在河里洗漱,这水能洗干净吗

从我们外国人角度来看,那些水很脏,污染严重,不仅有大量细菌病毒,还重金属超标几十倍,用这些脏水洗会更脏。而在宗信仰极其虔诚的印度人看来,恒河是圣河,恒河水是圣水,能洗净一切,喝圣水是得到神的祝福。印度人不仅习惯在恒河洗澡洗衣服,也习惯用恒河水刷牙洗脸。但我们这些外国人千万不要去尝试,印度人从小就习惯,已经获得免疫力,我们体质不同,喝了很容易拉肚子发烧等。

‘捌’ 去印度旅游,喝水时要注意哪些,否则会水土不服

众所周知,印度是非常不干净的国家,所以去印度旅游的人喝水的时候,尽量选择大一点超市来购买饮用水防止水土不服。大家如果想去印度旅游,切记药品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管一些益菌类的消炎类的啊,这些都是要必备的,因为当地的整体的氛围特别的不好,也是特别不干净,所以在饮食的时候很容易引起拉肚子。

但是你们也知道,就是凡是一种高发的传染性疾病都是在那边,就是因为他们一旦生病就是大病,不生病则以一生病,就是毁灭性的。所以去印度旅游的人,除了在饮食喝水方面要注意一些,就是尽量选择超市来购买食物,药品然后注意一下人身安全,因为那边比较乱,所以证件什么一定要随身携带。

‘玖’ 各国如何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各国各有高招

美国:厨卫装置要限流量

100年前,美国人均每天消费生活用水10加仑(每加仑约3.8升),现在是100加仑,而且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加。美国家庭用水和污水处理花费为年均474美元,按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计算,在所有发达国家中是最低的。其中,美国家庭节约用水功不可没。

美国家庭用水主要有三大块,包括卫浴用水、洗衣用水和厨房用水,其中卫浴和洗衣占到约2/3。此外,渗漏浪费比较严重,约占14%。

家庭如何节约用水?美国环保署从改变不良用水习惯和使用节水产品着眼提出措施,考虑到家庭用水的各个环节。节水的大原则包括:不用水的时候勿让水空流;自来水管道系统有任何渗漏要及时修理,减少浪费。

美国环保署提醒大众:勿开着水龙头刮胡子和刷牙;尽量缩短淋浴时间;打肥皂和抹香波的时候关上水龙头;勿把马桶当成垃圾桶;盆浴时浴缸半满就可以了。厨房节水的办法有:把水果和蔬菜放在盆里洗;勿用水解冻食品;洗碗机满负荷使用,并根据负荷调整水量;用手洗碗时,在洗涤槽内充水漂洗。环保署还指出,洗衣机满负荷使用时用水最省,另外要根据衣服多少调节水量。

美国家用节水产品主要类型是水龙头、淋浴喷头、马桶和洗衣机。美国国会1992年立法要求所有在美国出售的马桶必须达到一次耗水量不超过1.6加仑的标准。目前美国制造的淋浴喷头要求每分钟水流量不超过2.5加仑。在美国已很普遍的滚筒洗衣机是美国家庭洗衣节水的推荐产品。

使用低流量水龙头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节水措施,同时其购买和安装花费也不高。美国西雅图2001年一项调查表明,使用低流量水龙头可节水13%。

德国:政府补贴居民集雨

德国境内整体而言,水资源丰富,雨水也较充沛。保护水资源免受污染是德国政府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政府也不忘通过各种手段鼓励节约利用水资源。

节约用水可以节省国家在供水上的开支,减少废水污水的产生,水厂可以减少自来水的供应。同时,用于供水和污水处理的能源消耗也将降低。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德国家庭中每人每天平均消耗130升自来水。尽管相对其他工业国家,德国人均水资源消耗量比较低,但政府认为,仍然存在相当大的节水潜力。有关调查显示,在德国人日常用水中,人们吃饭和喝水总共只需要4至6升水,大约有2/3的水用在了洗澡和冲厕上。

德国环境部为此专门通过互联网等形式,向公众介绍节约用水的小窍门。政府首先倡导改变个人用水习惯。例如,使用淋浴而不是浴缸洗澡,这样最多可以节约70%的水,同时也降低了加热水所需要的能耗。

在技术环节上,政府建议公众在购买抽水马桶、洗衣机时,注意选择节水型产品。德国降雨比较充沛,雨水利用具有很大潜力。厕所用水并不需要达到饮用标准的自来水,因此可以考虑用储备的雨水来代替。在德国一些州和社区,当地政府提供一部分补贴,鼓励和帮助居民购买雨水收集设备。专家建议,给花园浇水最好用雨水。另外,最好早晨或者晚上浇水,而不是中午,这样能减少蒸发造成的损失。

调节水价也是德国政府例行节约用水的一个重要杠杆。过去十多年,德国全国平均水价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逐渐减少。1994年每吨自来水平均价格为1.43欧元,比上一年增加8.1%;而2002年,每吨自来水平均价格为1.71欧元,比2001年仅上调0.6%。

日本:生物厕所不见废水

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观念,在日本已经深入人心,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早已化作从我做起的实际行动。

日本的厕所很注意节约用水,有很多地方冲洗厕所用的都是再生水,大多是工厂废水循环利用。再生水不能像自来水那样直接饮用,但用来冲洗厕所和洗手不成问题。日本的水龙头大多有伸手即出水的自动感应装置,而且不少水龙头像淋浴喷头那样通过许多细孔喷水,既可满足洗手用水,又不浪费。在爱知世博会现场,记者还见到一个“生物厕所”,这个厕所没有废水,冲洗厕所的水经过处理后反复利用,在世博会期间可节约用水1000多吨。当然,像这样的厕所成本很高,现在很难付诸实用,但至少体现了日本人的节水意识,预示了未来节水的方向。

在家庭生活中,日本人很注意节水:如洗完菜后要注意先关水龙头,然后再把菜放好,而不是先把菜放好再来关水龙头;做油炸食物后锅里沾满了油,洗起来很费水,要先用纸把油擦净后再用水洗,这样既可以节约用水,又可以减少对水源的污染。同时,吸了油的纸作为可燃垃圾,燃烧时可增加回收的热量。总之,日本人节水注意从点滴做起。

日本的各大企业都在竞相开发节水产品,如节水洗碗机、节水洗衣机等。有的洗碗机从各个角度喷出细细的水流,用水量仅为用手洗碗的几十分之一。某公司开发的洗衣机,滚筒上方呈斜面,可节约一半用水,深受人们的欢迎。

节约用水可以减少家庭开支,如用节水洗碗机每年可节约水电费两万多日元。但日本人节水不仅仅是为省钱,而是在尽自己的社会责任。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在满足个人需要的同时,必须考虑是否有利于社会。

拉美:立法保障节约用水

拉美各国水资源分布很不均衡。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拉美国家正面临着水资源需求量增大和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等问题。

为了保护和合理使用水资源,拉美各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相继制定并实施了新的国家水法,对供水和环境系统进行了体制改革,实行了水资源的分级管理,鼓励私人参与水市场。

墨西哥政府通过完善立法,逐步建立了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和州级分权管理机构,所有采水、用水和排水单位、个人必须取得国家水委员会颁发的许可证。

墨西哥国土面积的2/3处于干旱或半干旱状态,不得不靠开采地下水资源来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的需要。这导致地下水水位急剧下降、地下水含盐量迅速增加等问题。对此,墨政府不断完善用水收费制度,限制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

智利的国家水法规定了水权转让制度,由政府和私人联合持股的股份制,推动了水市场的形成。将于明年1月开始实施的新水权法还对河流、湖泊的保护进行了规定,并且规定公共工程部在干旱等特殊情况下掌管水权,从而保证供水设施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兼顾了社会效益。

阿根廷的情况是,除首都外,联邦政府将水权(包括灌溉管理权,各项与水有关的政策、法规制订权)下放到省级地方政府,并把一些供水和卫生工程转让给私营部门,使该国的灌溉协会享有包括征税权在内的完全合法的权力。同时,阿政府还鼓励用水户协会联合,形成规模开发经营,减少行政开支,提高供水效率。

哥伦比亚制定的新水法鼓励私人资本投资灌溉排水工程建设,推动用水户协会参与灌排工程的建设管理。目前,全国24个大中型灌区有16个已移交地方协会管理。

印度:立交桥下有储水池

在印度,人们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收集雨水,有很多收集雨水的装置和输水系统,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文化。

不少印度人直接从屋顶收集雨水,导入院内的储水池,经过一个雨季储满后,就可以满足一年的饮水需求。直到现在,印度很多地区的农民修建房屋的时候,都会在院子里用砖头垒一个储水池,里面塞进不少鹅卵石和粗沙,雨水经过沙石的简单过滤就可以饮用了。屋顶有一定的坡度,便于雨水很快流下。屋檐部分有突出的沟槽,接收从屋顶流下来的水,经过导管再进入地面的储水池。储水池的井口高于地面,避免了人畜粪便的污染,池水可以满足人和动物的饮用需要。在一个村庄的空旷土地上,农民会挖一些储水池,底部多为水泥砖石构造,主要用作农作物灌溉。

在新德里和一些大城市,高架在空中的立交桥也在节水中派上了用场。地方市政在许多立交桥下修建了大的储水池。雨季来临时,雨水顺着立交桥的两侧经过排水沟直接进入桥下的水池,用于满足城市绿地的浇灌用水需求。在一些大型机场,水泥地面也便于雨水的收集,一些机场修建了宽约两尺、深一尺多的导流渠,将雨水导入机场附近的储水池内。

收集雨水有很多独到的优点。首先,基本上没有地域的限制,因此印度各地大都有符合当地地域特点的收集雨水装置,如南部的收集雨水装置多用竹子作导流。其次,经济实惠,储水箱可大可小,建筑材料多为砖头、水泥、沙石等,就地取材,投入不大,但解决了饮水和灌溉问题。第三,不像修建堤坝、修建运河一样会对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印度各地的节水装置大都能做到充分利用地方水资源。在北方的沙漠地区,一位名叫那费尔的退休工程人员还发明了一种“人造冰川”。他先修建一条沟渠,再用很短的金属管道将沟渠内的水引入邻近村庄的山岭背阴处的一个低洼地带。当天然冰川融化后的水流进金属管道的时候,水就结冰了,随着更多的水流进来,水会把冰冲出管道,冲进低洼地带,形成人造冰川。冰川是沙漠中唯一的水源,那费尔将冰川引到村庄附近,这样村民们在春季就可以灌溉。这种人造冰川水质干净,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稳定的水源。

在一些贫穷的边远地区,当地政府通过居民筹资、政府部分投资和非政府组织捐资等手段,为农民修建了不少雨水收集设施。印度中央政府还专门成立了水资源部,对全国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配。

以色列:节水点滴必较

以色列60%的国土面积被列为干旱地区,缺水状况严重制约了其农业发展。以色列建国50多年来,在农业产量增长12倍的同时,农业用水量只增加3倍。利用价格杠杆鼓励节约用水、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发展节水技术是以色列节水的重点。

以色列于1959年颁布《水法》,规定境内所有水资源均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调拨使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随意开采地下水。水资源的定价、调拨和监管由专门的水资源委员会负责。

水资源委员会根据用水量和水质来确定水价。城镇居民用水价比农民用水价高出许多,而且政府还向城镇居民另外收取污水处理费。农民因农业生产需要而用水量大,政府为此给农民用水规定了阶梯价格,鼓励节约用水。如果用水量低于额度,价格就比较低;用得越多,价格越高。此外,咸水淡化或污水处理所得的水,其价格相对便宜,这样是为了鼓励水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由于水源短缺,以色列加大了对非常规水源的利用,并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以色列政府在1972年制定了“国家污水再利用工程”计划,开展利用污水进行灌溉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以色列的设想是,未来农业灌溉全部用上污水再处理后的循环水。

以色列研究人员还开发出“土壤蓄水层处理”技术,即污水经处理后再通过土壤注回蓄水层,土壤和沙层会起到净化过滤的作用。实践证明,经这种技术处理后的水接近淡水的质量,可以放心用于农业灌溉。以色列人口稠密区已经用上了这种技术,每年大约可获得1亿吨净化水。

自20世纪60年代起,以色列就致力于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实际产量也逐年增加。根据以色列水资源委员会的预测,到2020年时,以色列的海水淡化能力将达到年产淡水2亿吨,占总供水能力的近8%。

在以色列节水技术中,农业用滴灌技术是其杰作。实践证明,应用滴灌技术有以下好处:第一,水可直接输送到农作物根部,因此比喷灌节水20%;第二,在坡度较大的耕地应用滴灌不会加剧水土流失;第三,从地下抽取的含盐浓度高的咸水或污水处理后的净化水可用于滴灌,而不会造成土壤盐碱化。

目前的滴灌技术用上了自动阀和计算机控制技术。以色列化肥制造商也千方百计地开发出了可溶于水的产品,因此施肥可与滴灌同时作业,既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节约了成本,并使滴灌技术趋于完善。

‘拾’ 印度人怎么喝水还能把水吐出来

我也看了视频,猜测事先在胃里放了薄壁的皮囊,有管子通口腔。反正视频始终没见他张大嘴

阅读全文

与外国人在印度怎么样用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肺炎怎么传到伊朗 浏览:440
2020印度尼西的华人有多少 浏览:662
意大利申请签证申请表怎么填写 浏览:467
英国有多少人叫苏菲 浏览:487
意大利生菜防止什么病 浏览:856
泰虎印尼三文虎打架怎么办 浏览:52
西安到英国的手续怎么办 浏览:902
近代中国为什么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浏览:268
中国电信网费什么时候能降价 浏览:761
苏联为什么不入侵伊朗 浏览:9
中国人民财险隶属于哪个单位 浏览:892
意大利调酒师哪里可以学 浏览:602
中国台湾有多少新冠病例 浏览:738
英国的疫苗有多少种 浏览:865
为什么意大利是冠军 浏览:692
中国为什么雾霾 浏览:691
英国版抖音怎么下载 浏览:68
中国出口车要多少 浏览:484
越南国家哪个城市最大 浏览:211
伊朗什么时候能恢复石油 浏览: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