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为什么打巴基斯坦军事

印度为什么打巴基斯坦军事

发布时间:2022-07-18 17:22:39

A. 印度也有核武器,为什么对巴基斯坦心存忌惮

这是因为巴基斯坦同样拥有核武器,并且巴基斯坦和中国还有美国的关系都非常的紧密,如果一旦印度强行对巴基斯坦实行军事打击行动的话,一定会遭到巴基斯坦的报复,甚至由于巴基斯坦和其他大国之间的关系非常的紧密,也一定会使得印度在国际社会中遭到严厉的制裁,这是印度政府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所以我们也希望印度能够维护南亚地区的和平以及稳定,这对于南亚地区的老百姓以及全世界,都会带来非常积极的意义以及影响的。

B. 印度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挑衅犹豫不决,这是因为太懦弱吗

我觉得不是,很久以前印巴因为宗教等其他因素,分裂开来,在国际上,双方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说明白的就是双方都有老大哥为其撑腰,真想要真正的开战是很困难的,说句难听的巴基斯坦也是极少数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真逼急了,最后的结果谁都不想看到

就算是印巴之间闹的在凶,印度方面,也是尽最大化程度来控制住局面,因为双方都是能够毁灭对方的国家,如果真的是怒了一方,同归于尽也是最坏的选择,只要拥有核武器,在印巴之间就不会出现谁怕谁的局面。

C. 为什么号称世界第四军事强国的印度,在面对巴基斯坦时也不敢轻举妄动呢

那倒不是,其实印度经常欺负巴基斯坦。只是打不了大仗而已。印度首都新德里距离边境不到400公里,而巴基斯坦有核武器的。
简单的说:巴基斯坦对印度的核威慑是有效的,印度不敢对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但巴基斯坦对印度的常规威慑能力较弱,印度并不忌惮侵犯巴基斯坦的主权,但也不敢于引发大规模的冲突。
举个典型的例子,今年2月份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发生军事冲突,印度竟然敢于以12架幻影2000组成的大型机队越境袭击巴基斯坦,这种规模的军事进攻在现在的世界上都是罕见。然而这么大规模的突然袭击竟然遭受到了让人感觉十分乌龙的失败,而且巴基斯坦迅速的进行了有效的报复,最后印度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还制造了一场可笑的宣传胜利。
也就是说,印度不怕跟巴基斯坦打一仗,但是打到这个程度它也就怕了,不敢再打了。也就是说,空军出动到中队的规模他们就占不到便宜了,再扩大冲突也不值得了。
从实力对比来说,印度的人口是巴基斯坦的六七倍,GDP是巴基斯坦的九倍,军费是巴基斯坦的七八倍。国力差距十分悬殊,但是双方的军事力量差距就很小了。仅以空军来说,印度拥有三代机300多架,而巴基斯坦是200多架,考虑到质量差距和中国对印度的牵制,双方前线空军的实力对比还真不一定谁强谁弱。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核武器上的实力半斤八两,印度的核弹头多一些,强一些。但是导弹部队的实力事实上不如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的导弹部队的数量、质量和实际部署状态都强于印度。然而地理条件决定了印巴双方都没有什么战略纵深,抗打击能力都很弱。所以实际上是能够确保相互摧毁的状态。仅此一项就决定了双方不可能发生大规模战争,特别是核战争。在印度家大业大的情况下,打大仗,哪怕是常规战争,吃亏的都显然是印度。
由于印度在国力上有绝对优势,他们不怕消耗,而巴基斯坦就耗不起,只要不打成大规模战争,同样的损失,也是巴基斯坦更吃亏一些。所以,印度敢于主动挑事,甚至故意挑事,通过不断的与巴基斯坦发生小规模的边境冲突来消耗巴基斯坦的国力。这一点和中国对越南的两山轮战是相似的。国力弱小的巴基斯坦一般只能忍了,但是一旦暴起反击,印度反而不敢让事态扩大。
说到印巴之间的威慑关系,就不得不说说中印之间的威慑关系。
中印之间账面上的GDP差距大约四五倍,但实际的国力差距大约在十五到二十倍之间,空军账面上的实力差距大概在三四倍的样子(中国的三代机大约在1100到1300之间),实际差距也远远不止了。所以中印之间的实际差距比印巴之间要大得多。中印之间还有很实际的地理阻隔,所以问题更加复杂。
中印之间的战略核武器差距是彻底的压倒性的,因为双方之间存在两到三代的技术性差距。虽然印度拥有核武器已经有二十年,但直到2019年的今天,印度的战略导弹都没有达到可以战略值班的状态。所有试射全部在昌迪普尔的发射基地的场坪上进行,没有发射井,没有移动发射车,没有洞库,甚至连野外预设阵地都没有。它的核力量威慑巴基斯坦都很勉强,对于中国来说就跟朝鲜对美国的威慑是差不多的。更何况中国发展起来的导弹拦截能力,拦截印度还是绰绰有余的,中国的常规导弹和隐形战机部队也有能力在开战后几个小时内把印度的核武器全部灭在地面上。

常规力量方面的差距略小,但是也足以称得上是代差了。战斗机方面,由于中国的有源相控阵和主动中距弹、高性能格斗弹的迅速普及,现在苏35在中国空军和国产三代机相比都已经被认为是非常落后的了。在阵风成规模以前,他们的主力战斗机苏30MKI实际上已经是没得打的了。加上体系建设的代差和规模上的巨大差距。可以认为常规战争,双方同样没得打。
然而,中印都不能搬家。青藏高原给了印度几乎无解的巨大优势。中国对于印度在边境上的小动作其实也没有太多的办法,除非下决心灭掉他们。这就给了印度冒险的勇气。
前年的洞朗危机就是一个实际的例子。中国在西藏的陆军只有三个旅,而且其中两个还是轻装的山地旅。而印度仅在东线就有四个军。所以从一开始印度是想要捡便宜的,但是很快就发现捡不到便宜,因为东线全部四个军加起来都是打不过解放军一个机械化旅的。大部队越境等于送死,所以大约两三天之后印军的大部队就撤回了,留了一个排,四十几个人象征性的对峙。更能体现印度的恐惧心态的是,印度空军战斗机和机场数量虽然在当地具有绝对的数量优势,但是仍然在对峙发生后紧急撤走了全部的三代机。可见真打起来是什么下场,印度自己心里也是有数的,陆军还留了几个人撑场面,空军真的是连面子都不要了。印度又怕死,又不愿撤,除了面子实在挂不住之外。他们也在赌,赌中国在这么边远的地区耗不起,而且机械化部队也不可能越过喜马拉雅山。一直到新疆的部队调入西线,他们才完全撤回。由于西线的地形较为平坦,有利于机械化部队的机动作战,而且有巴基斯坦的配合,有两三个旅就足以一举击穿印度的防御纵深的,这才是最后让他们害怕的。当然最终印度是亏到姥姥家了。不用看西方媒体替印度吹牛,洞朗危机产生了两个后果,直接后果就是中国在当地实现了实际控制,间接后果就是加剧了不丹和尼泊尔脱离印度的倾向。小弟们都看出来了,老大吃相太难看,但是又打不过中国,那还不赶紧想办法换队伍?这才是最重要的。有人说中国丢脸了,但实际上中国在西方媒体上从来就没有面子可言,印度在尼泊尔和不丹这两个傀儡国当中丢的脸才是真的丢脸。不仅如此,这两年还可以看到除了巴基斯坦这个传统盟友之外,孟加拉、斯里兰卡和缅甸军队都在迅速的中械化。这一切与印度在南亚的控制力迅速下降都是息息相关的。未来通过这些国家封死印度东西南三个方向的海岸都是可能的。
洞朗危机体现的就是印度实力的极限,他们在边境挑事最多就到连一级的冲突。东线达到营一级我们就吃不了亏,就算东线打不过去,自保也是没有问题,再说还可以从西线找回来。
但是中印冲突和印巴冲突又有本质的不同。印度在与巴基斯坦的冲突中虽然吃了亏,但是国力优势明显,所以后续是巴基斯坦主动求和,而印度却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继续挑事,因为他们通过冲突也测出了巴基斯坦的底线。而在洞朗方向,中国虽然给了印度一个台阶下,但还是在当地建立了永久性哨所,印度方面是根本不提这茬的;不丹被控制得很严,但是他们的不满仍然通过各种渠道捅到了国际上,只不过被西方媒体刻意忽略;本来被印度控制得死死的尼泊尔这几年局面已经越来越控制不住,印度也不敢公开镇压。在洞朗吃的亏也就成了哑巴亏。可以想象,印巴冲突未来会连续不断,印度会在一定限度内不断的蚕食巴基斯坦的利益。而中印冲突则会被压缩在一个更小的规模上,他们会不断的刷存在,会不断的搞点小动作,但是规模上也就到此为止了,也不会敢于真正触碰中国的利益,当然已经占了的东西也不会退回来。

D. 面对拥有核武器的巴基斯坦,印度为什么敢大打出手

两国的军事冲突没必要用核武器。虽然巴基斯坦有核武器但是巴基斯坦不会轻易使用,核武器的威力很大在历史上只有美国对日本在二战的时候用过核武器,虽然迫使日本投降了但是核武器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巴基斯坦和印度领土交界如果贸然使用核武器的话巴基斯坦也会遭殃。




核武器的使用可谓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是得不偿失的事情,印度敢对拥有核武器的巴基斯坦出手的原因是因为和巴基斯坦相比较印度的实力还是很强大的,所以印度敢对巴基斯坦出手。

E. 印度与巴基斯坦战争主要原因

克什米尔问题——印巴冲突的由来
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巴关系时紧时缓,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冲突几乎从未中断。两国不断交恶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简称,位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阿富汗之间,面积约为19万平方公里。克什米尔问题是“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造成的。

18世纪中叶,印度次大陆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二战结束后,印度次大陆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947年6月,英国最后一任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了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的“蒙巴顿方案”。

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当时,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为穆斯林,他们倾向加入巴基斯坦; 克什米尔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愿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后又倾向加入印度。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从此也为双方为争夺克什米尔主权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埋下了战争的祸根。1947年10月,印巴发生了第一次激烈的武装冲突。1948年8月和1949年1月,联合国印巴委员会先后通过关于克什米尔停火和公民投票的决议,印巴均表示接受。1949年1月双方正式停火,7月划定了停火线。克什米尔分为印控区和巴控区,印巴分别在各自控制区内建立了地方政府。

1965年6月,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问题爆发第二次战争。1971年12月,在因东巴基斯坦脱离巴基斯坦而爆发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度又占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部分土地。

1972年7月,印巴签署了《西姆拉协定》,双方同意在克什米尔地区尊重1971年双方停火后形成的实际控制线。

为了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印巴两国领导人和部长级官员数次举行会谈,但一直没能达成协议。1989年后,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不断发生交火,两国均蒙受巨大损失。

2003年11月23日,巴基斯坦总理贾迈利宣布,巴军队将从穆斯林的重要节日开斋节(26日)开始,在克什米尔印巴实际控制线的巴方一侧实现单方面停火。24日,印度对这一建议表示欢迎,并于25日作出了积极回应。两国军方25日经磋商决定,自当天午夜起在克什米尔“国际边境”、“实际控制线”和“锡亚琴实际接触线”(印方称为“实际地面位置线”)一带实现停火。双方同时表示,希望停火永久持续下去。>>

2005年4月7日,载满乘客的公交车分别从克什米尔的印控区和巴控区双向对开,这是近60年来印巴克什米尔地区之间的首次通车,开启了印巴和平进程的新篇章。

2005年10月29日上午至10月30日凌晨,经过长时间的谈判,巴印双方在伊斯兰堡达成协议,同意暂时开放克什米尔实控线5个检查站,以允许两边的居民共同展开震后救援行动。

F. 印度国力并不弱,为什么却打不过巴基斯坦

虽然印巴两方目前已经停止了战争状态,但是边境地区的小规模冲突还是时有发生,并且各有损伤,而这一切还得从英国驻印度的最后一位总督蒙巴顿说起,其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的立场让印巴陷入了无止境的战争,目前在克里米亚问题上双方也只是签订了停火协议。

二战结束后,印度成为了印度洋上的霸主,陆军更是号称历史悠久,参加过一战、二战,并且战史辉煌,为此印度一直将自己看作是南亚的带头大哥。

但是这位“南亚大哥”在与巴基斯坦的历次交锋中却并没有讨到多大的便宜,甚至说打来打去,还是原来的模样,那么为什么印度一直打不败巴基斯坦呢?

其实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原因是巴基斯坦的背后站着一位老大哥,那就是中国,因为有了中国在经济、军事上的援助,所以巴基斯坦才能顶住印度的疯狂进攻。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巴基斯坦目前也变成了拥核大国,对于这一点目前印度还是非常谨慎的,毕竟谁也不愿意将一个拥核大国逼得太急,真要发生核大战,那可就真回到古代社会了。

G. 巴基斯坦为什么敢与印度打仗呢

巴基斯坦为什么敢和印度作战?因为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军事实力都很一般,与平原不同的高原环境限制了双方的正常军事发挥,与其说是双方交战,不如说是双方在玩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细数双方战争历史,印巴双方其实一直是半斤半两,谁也奈何不了谁。

印度自从建国之后就一直试图成为亚洲的霸主,在一战二战时期都没受太多损失,并且一直跟随英军作战的印度自视甚高,它一直看不起千疮百孔的我国,对巴基斯坦更是视为盘中餐口中肉。大家都知道六二年我国的自卫反击战,可少有人知的是,自卫反击战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在印度对我国十几年擅自侵略、之后更是大举入侵的基础之上。印度对我国尚且是如此,更不要说是比我国还要弱一些、小一些的巴基斯坦了。

:被印度陆军打下来的印度直升飞机

H. 印度为什么和巴基斯坦打架

印度内部有两大宗教势力,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互相之间矛盾激烈。英国撤走时,同意印巴分治,英国人划定了分界线,但双方都不满意,就一直打架。

I. 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何打得不可开交,历史上好像独立后开战3次

因为克什米尔问题呀。克什米尔又称喀什米尔,是南亚次大陆西北部(青藏高原西部和南亚北部的交界处)的一个地区,位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阿富汗四国之间,曾为英属印度的一个邦。大部分地区现为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控制(东北阿克塞钦和喀喇昆仑走廊由中国控制,已并入新疆、西藏两自治区,虽同属克什米尔地区但不存在主权争议)。现在的克什米尔地区是查谟-克什米尔的简称,包括克什米尔谷和查谟平地,本来是两个独立的邦国。查谟居民主要信奉印度教,克什米尔居民却基本上信奉伊斯兰教。1846年查谟首领从英国人手中买下了被占领的克什米尔,而克什米尔人口数倍于查谟,这就种下了争端的根源。克什米尔争端是英殖民主义在1947年撤出印度时留下的。独立前的印度,行政上由两大部分组成:英属印度和土邦。根据1947年6月公布的“蒙巴顿方案”,土邦地区归属由当地的王公来决定,但是必须考虑所在地区的地理因素。克什米尔的王公是印度教徒,而将近80%居民却是穆斯林。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数决定原则,应该归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决定原则,印度会被优先考虑。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之后,印巴之间爆发了三次战争。1948年到1949年的第一次印巴战争的结果是,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地区大约3/5的土地与3/4的人口。巴基斯坦控制了另外2/5的土地与1/4人口。这次停火奠定了后来双方对克什米尔控制的范围。另外,按照联合国的决议,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最终必须由公民投票决定。但是,双方后来在是否举行、如何举行公民投票的问题上始终无法取得统一意见。通过一步步行动,印度到六十年代初期已经完全接管了克什米尔。1966年1月,第二次印巴战争之后,双方签署了《塔什干宣言》。宣言声称双方将恢复两国间的正常关系,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但是在关键的克什米尔问题上,《宣言》仅仅表明双方都陈述了各自的立场。至于公民投票、军事人员的活动范围等关键问题均未提及。1971-1972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后签署了《西姆拉协议》,要求双方举行双边会晤最终解决克什米尔问题。以上就是印巴关于克什米尔争端的概况。印巴关系紧张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此引起的。

J. 印度这么大的国家,为什么打不过发展程度相似的巴基斯坦呢

印度不是打不过巴基斯坦,事实上从印巴分治后的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战争是互有胜负的。准确的说:第一次印巴战争(1947~1949年)打个平手,在联合国斡旋下达成停战协议。第二次印巴战争(1965~1966年),巴基斯坦获得了实质上的胜利,但也几度战况十分凶险,最后再苏联的斡旋下达成了停火协议。

只能和常态时局一样,今天起个冲突,明天打个小仗,毕竟灭国战争可是不死不休,印度还打不起这样的战争,更主要的是,印度也不一定是最后的赢家,但可能是最惨的国家。印度肯定很想彻底占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统一南亚次大陆,恢复到英属印度殖民地的状态,但现在也只能YY一下,从印巴分治那一刻,就再也不可能了,民族觉醒和宗教不相同,注定了印巴分治的事实。

另外印度内部也有很多问题,分离势力,国家贫困问题,加上还要支撑自己称霸南亚和印度洋的野心,印度可是个大忙人,也注定印度多头发展会分去很大精力,印度现在最想做到的可能不是再要统一南亚,而是压服巴基斯坦,夺回克什米尔地区,安稳一点坐上南亚霸主的位置,但可能只是一厢情愿。

阅读全文

与印度为什么打巴基斯坦军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近代中国为什么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浏览:265
中国电信网费什么时候能降价 浏览:759
苏联为什么不入侵伊朗 浏览:7
中国人民财险隶属于哪个单位 浏览:890
意大利调酒师哪里可以学 浏览:599
中国台湾有多少新冠病例 浏览:736
英国的疫苗有多少种 浏览:863
为什么意大利是冠军 浏览:689
中国为什么雾霾 浏览:689
英国版抖音怎么下载 浏览:66
中国出口车要多少 浏览:482
越南国家哪个城市最大 浏览:211
伊朗什么时候能恢复石油 浏览:356
60万印尼盾等多少人民币 浏览:991
经典中国梦蓝色梦多少钱一瓶 浏览:736
意大利有哪些值得购买的东西 浏览:674
非洲于印度在哪些方面大体相当 浏览:260
英国黑白电视怎么看 浏览:100
哪些国家疫情求助中国 浏览:308
跟团英国游多少钱多少天 浏览: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