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佛教发源印度为什么在泰国分布广

佛教发源印度为什么在泰国分布广

发布时间:2022-07-17 06:33:39

Ⅰ 为什么佛教没有成为印度的国教而在泰国却成为国教

泰国素称东南亚的“宝象佛国”,但该国宪法一直未将佛教正式定为国教,此事成为该国众多佛教徒的“一大憾事” 。佛教虽在泰国占据主导地位,但按照宪法规定,该国仍是一个主张信仰自由、多元宗教信仰并存的开放的现代社会。

Ⅱ 佛教的发源地及产生的原因

佛教起源与古印度(今尼泊尔),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5世纪,其创始人为悉达多.乔达摩。释迦牟尼是教徒对他的尊称,相传他是现在尼泊尔境内迦毗罗卫国的太子,他29岁时,深感印度婆罗门教种姓制度的不合理,下层社会深受生、老、病、死之苦,遂离家出走,35岁时得道,创立佛教,获得贫苦人的支持。当时的印度社会,上层种姓残酷压迫和剥削下层种姓社会,社会矛盾十分复杂而尖锐,这就给佛教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释迦牟尼为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神创说,提出"众生平等"。

佛教分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和藏传佛教三个教派。
"乘"的含义是指道路的意思。大乘与小乘的区别不仅在教义理论方面,也反映在宗教实践方面。如对佛祖的看法上,小乘是把释迦牟尼当成教主,大乘则把他当作法力无边的神,在修持方法和结果上,小乘主张求得修持者个人的解脱,大乘则认为应当修持成佛"普渡众生",从哲学宇宙观看,小乘主张"我空法有",大乘则认为"法我皆空"。
大乘佛教在公元前1世纪时传到中亚,并由此传到中国,再传到朝鲜和日本,因此大乘佛教又被称为北传佛教。小乘佛教的传播路线是向南通过海路,流行于今天的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也称南传佛教。
在我国的西藏、内蒙及蒙古人民共和国还有一种佛教称为喇嘛教,该教是由印度传入的密教、大乘佛教与西藏原始宗教"本教"相结合的产物。

Ⅲ 佛教发源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于什么洲的东部和南部

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佛教发源于古印度的一个诸侯国,叫迦版毗罗卫权国,其国在今天的尼泊尔,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

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今尼泊尔境内的蓝毗尼,是释迦族的一个王子。关于他的生卒年,在南、北传佛教中,至今仍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生于公元前6至前5世纪间。他在青少年时即感到人世变幻无常,深思解脱人生苦难之道。29岁出家修行。得道成佛(佛陀,意译觉者)后,在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向大众宣传自己证悟的真理,拥有越来越多的信徒,从而组织教团,形成佛教。80岁时在拘尸那迦涅槃。

(3)佛教发源印度为什么在泰国分布广扩展阅读

佛教原来只流行于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广建佛塔,刻敕令和教谕于摩崖和石柱,从此遍传南亚次大陆的很多地区。同时又派传教师到周围国家传教,东至缅甸,南至斯里兰卡,西到叙利亚、埃及等地,使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

佛教向亚洲各地传播,大致可分为两条路线:南向最先传入斯里兰卡,又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北传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佛教向斯里兰卡传播,约在公元前3世纪的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曾派他的儿子摩哂陀去斯里兰卡传授上座部佛教。公元前1世纪,斯里兰卡出现了两个佛教派别:大寺派和无畏山寺派。3世纪上半叶大乘佛教传入斯里兰卡,在无畏山寺派中又分出了南寺派。

5世纪初,觉音用巴利语对南传三藏进行了整理和注释,确立了上座部教义的完整体系。大寺派被认为是南传佛教的正统派。缅甸、柬埔寨、老挝等国的佛教都承受斯里兰卡大寺派的法统。12世纪以后,由于外族和殖民主义者的侵入,斯里兰卡佛教曾两度受到破坏,后再由缅甸和泰国重新传入。

Ⅳ 佛教在亚欧:佛教在泰国是如何流行起来的

现在泰国流行的小乘佛教是十三世纪才正式为泰国所接受的。那么十三世纪以前,泰国宗教的情况又如何呢?由于史料缺乏,我们只知道一个大概的轮廓。 泰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公元后最初的几个世纪里,在目前泰国境内,就出现了不少独立的国家。到四世纪末,在马来半岛中部,狼牙修国的北面,存在着一个盘盘国,这个国家有许多来自印度的婆罗门僧侣,他们深受国王的尊重,国人诵读婆罗门的书,笃信佛教。七至八世纪间就已经存在的孟人国家堕罗钵底,是以捐南何下游地区为中心的,这个国家的佛教十分昌盛。公元一世纪末,在马来半岛中部,从西岸吉打到东岸北大年的地带,有过一个狼牙修国,有证据说明这个国家一直延续到七世纪。这是建立在目前的泰、马边境地带的一个古国,这个国家也信奉佛教。 这些国家都处于泰国南部和马来半岛的中部,接近印度,地处东西交通要道,自然容易接受印度的文化和宗教的影响,由于它们的媒介,婆罗门教、大乘佛教,对当时泰人社会曾发生过影响。 途经上述诸国,婆罗门教和大乘佛教也传入到柬埔寨古国扶南和真腊,并且在那里异乎寻常地兴盛起来。扶南建国于一世纪末、二世纪初,三世纪至六世纪中叶是繁荣时期。六世纪中叶,地处扶南北部的真腊,摆脱扶南属国的地位,取得了独立,七世纪中叶又进而灭了扶南,八世纪初分裂成:北方的陆真腊和南方的水真腊,九世纪初真腊重获统一,十二世纪上半期起走向鼎盛时期。扶南、真腊兴旺时期的疆域,都曾达到泥南河流域和马来半岛,在它们统治时期的泰人社会中,婆罗门教和大乘佛教都是很有势力的宗教。 由此可见,无论从曾经建立在泰国境内的独立小王国的情况以及这些国家对泰人社会的影响来看,还是从扶南和真腊对泰人社会的影响来看,从公元最初几世纪,直至公元十三世纪以前,婆罗门教和大乘佛教都应是泰国境内占统治地位的宗教。 公元1238年前后,随着真腊国的势力日趋衰落,泰人以素可泰为中心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小乘佛教也经由缅甸蒲甘王朝传入到泰国。待到十三世纪末,三世王拉玛甘亨(兰甘亨)在位时(约公元1275-1299年),素可泰王朝的疆域已南至泥南河下游,东濒循公河,西及缅甸东南,还伸展到马来半岛北半部。这样泰国人统治者不仅可以通过缅甸,而且可以直接经过海路从锡兰吸收小乘佛教。拉玛甘亨王的后继者仍然热衷于引进小乘佛教,曾经以派遣王族等方式,开创了与锡兰更为密切的交往时期。小乘佛教便在泰国逐步确立了优势地位。 素可泰王朝所面临的历史使命是摆脱真腊的统治和影响,实现泰民族的社会和文化的独立。婆罗门教和大乘佛教,作为扶南、真腊古典文化的核心,泰人视之为旧统治者的思想文化体系,他们努力从锡兰吸取经过改革的小乘佛教,作为新的思想文化,与旧的传统体系相抗衡,这是一次文化革新运动,是泰民族创造自己独立的社会、文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素可泰王朝接受小乘佛教,与二百年后,十五世纪中叶马六甲王国为了摆脱南方的麻诺八歇控制,抵御北方的犹地亚王朝威胁而崇奉伊斯兰教,有着十分相似的历史背景。 小乘佛教,这种新的宗教很快地受到中南半岛各国群众的欢迎,它在十三世纪末和十四世纪经素可泰王朝传入到北部的兰那王国(中国史籍称八百媳妇国),传入了老挝和柬埔寨。小乘佛教在中南半岛发展的过程,正是真腊王国不断衰落和泰族国家渐趋兴旺的过程。 十四世纪中叶兴起的泰国犹地亚王朝,其历代君主继承了素可泰王朝君主的态度,保护和奖励锡兰小乘佛教。这种宗教在北部泰人各土侯中广为传布的结果是,巴利文的地区编年史便陆续在各地出现。公元1516年兰那王国僧侣所撰写的《清那迎罗摩里》便是其中的一部名着,就其内容而言,可以说是印度、锡兰以及泰人居住地方的佛教史。犹地亚王朝以后的吞武里王朝以及传至今日的曼谷王朝也都大力提倡小乘佛教。小乘佛教在传入泰国以后,保持了七、八百年相沿不衰的历史,成为泰国的“传统宗教”。 这里必须指出,由于习惯势力的影响,由于各种宗教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泰国的小乘佛教中明显地掺入了不少婆罗门教,大乘佛教、印度教以及万物有灵等原始宗教的成份。它们交融凝合在一起,使泰国广大的小乘佛教崇拜者也难于分辨。在泰国佛寺中,往往供奉着湿婆和毗瑟擎神,泰国的佛教徒信奉多种神和信奉精灵等等,便是多种信仰混杂的反映。 从十九世纪中叶起,曼谷王朝的拉玛四世,在效法西方文明、实行社会改革的同时,也进行了宗教改革,他创办了培养僧侣的巴利文学校,推行僧侣考试制度,这是泰国近代宗教史上值得提起的一件大事。由于这一宗教改革,直接导致了十九世纪末,泰国小乘佛教僧团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国王支持的革新派,称为法宗派(泰文音译:坦马尤特派),另一派称为大宗派(泰文音译:玛哈派)。 法宗派崇奉巴利文《三藏经》,即“经藏”、“律藏”、“论藏”,坚持锡兰小乘佛教的传统,戒律多而严格,企图摒弃泰国小乘佛教中掺杂的大乘佛教、婆罗门教、印度教和万物有灵等成份。产生这种宗教改革的社会背景,是十九世纪后半期起,西方哲学和科学思想对泰国知识界的影响逐渐增大。他们拒绝接受超自然物、鬼神信仰等观念,而希望恢复佛教创始时期的传统,认为佛陀是人,不是神,他只是一个“觉者”。法宗派僧侣致力于宣传释迦牟尼的生平和活动。在因果报应说上,主张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用等到来世,今生即可兑现。 目前法宗派与大宗派两大教团,在泰国佛教僧侣中的比例大约为1:16,法宗派虽然人数不多,但在佛教界却享有比大宗派更高的声望。

Ⅳ 为什么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却能在东亚的中日韩及东南亚的泰国,柬埔寨,缅甸被发扬光大,而在印度本土却衰弱

这是有客观的原因所造成的:
1、伊斯兰教的入侵,几乎将佛教连根拔起,大量人才凋零,导致佛教缺少了中坚力量和领袖人物,无法再度崛起;
2、印度人根深蒂固的种族等级制度,在缺乏佛陀这样的领军人物的时代,使得佛教的“众生平等”不容易推广普及;
3、佛教虽然在印度衰落,但佛教和中国乃至东亚众生有缘,尤其在中国发展的非常好,佛教虽然发源于印度,但这并不表示印度一定要佛教永远兴盛,发源地于兴盛问题并无太大关系。

Ⅵ 佛教的发源地在印度,但为何现在印度的佛教消亡而在其它东南亚国家长久不衰

主要是两个原因:
第一,佛教太和平,无法抵御来自中东的那个主张剑与火的宗教的暴力。而印度教则有“业瑜伽”的抵抗哲学。
第二,商羯罗为代表的印度哲学的复兴吸收了大乘佛教的思想,这就好比宋明理学兴起后,佛教在中国就没有唐代那么兴盛了。
第一个原因是直接原因,否则佛教应该在印度维持第二大宗教的地位。
来自中东那个宗教没有达到的地方,佛教就继续兴盛。印度尼西亚原来佛教很盛行,但是那个宗教进来以后,佛教就灭了,和印度一样。印度尼西亚属于东南亚,命运相同,你不能只看泰国缅甸啊。印度教重种姓,在不存在印度种姓的地方是不会流行的。

Ⅶ 中国的佛教起源于印度吗为什么

佛教原来只流行于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广建佛塔,刻敕令和教谕于摩崖和石柱,从此遍传南亚次大陆的很多地区。同时又派传教师到周围国家传教,东至缅甸,南至斯里兰卡,西到叙利亚、埃及等地,使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佛教向亚洲各地传播,大致可分为两条路线:南向最先传入斯里兰卡,又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北传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佛教向斯里兰卡传播,约在公元前3世纪的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曾派他的儿子摩哂陀去斯里兰卡传授上座部佛教。公元前1世纪,斯里兰卡出现了两个佛教派别:大寺派和无畏山寺派。3世纪上半叶大乘佛教传入斯里兰卡,在无畏山寺派中又分出了南寺派。5世纪初,觉音用巴利语对南传三藏进行了整理和注释,确立了上座部教义的完整体系。大寺派被认为是南传佛教的正统派。缅甸、柬埔寨、老挝等国的佛教都承受斯里兰卡大寺派的法统。12世纪以后,由于外族和殖民主义者的侵入,斯里兰卡佛教曾两度受到破坏,后再由缅甸和泰国重新传入。上座部佛教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约在4~5世纪。11世纪中叶,蒲甘王朝的阿奴律陀王,建立缅甸最早的统一封建王朝,曾奉大寺派佛教为国教。以后历代王朝都保护佛教,建立了大量雄伟华丽的佛塔,如18世纪所建仰光大金塔等。佛教由斯里兰卡传入泰国约在12世纪左右。13世纪,泰国素可泰王朝宣布奉佛教为国教。18世纪曼谷王朝诸王都笃信佛教。19世纪中叶以后,拉玛四世对佛教进行改革,形成新旧两派,绵延至今。1919~1927年刊行了全部三藏注释及藏外典籍。泰国目前是东南亚佛教兴盛的国家,被称为“僧侣之国”。5~6世纪时,佛教传入扶南(早期柬埔寨),当时大小乘兼传。6世纪扶南改称为真腊,宗教信仰为大小乘佛教和印度教同时存在,这明显地反映在宗教仪式和9~12世纪吴哥城的许多宫殿建筑上。14世纪中叶后,柬埔寨沦为泰国的属国上座部佛教随之传入。以后,老挝又从柬埔寨传入上座部佛教。从5世纪起,佛教开始传入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巴厘等地。据中国高僧义净的记述,7世纪中叶印度尼西亚诸岛小乘佛教盛行,以后诸王朝都信仰大乘佛教与印度教;至15世纪伊斯兰教开始盛行。约在公历纪元前后,佛教传入中国。在汉代被视为神仙方术的一种。至南北朝时传播于全国,出现了很多学派。隋唐时期进入鼎盛阶段,形成了很多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宗派。宋代以后,佛教各派趋向融合,同时儒、佛、道的矛盾也渐趋消失。7~8世纪佛教分别由印度和中国汉族地区传入中国西藏,至10世纪中叶后形成藏语系佛教,后又辗转传到四川、青海、甘肃、蒙古和俄国布利雅特蒙古族居住的地区。大约在2世纪末,佛教从中国传入越南。在4~5世纪时获得广泛传播。10~14世纪,越南佛教进入兴盛时期。泰国和缅甸佛教对越南佛教也产生影响。4世纪后半叶佛教由中国传入朝鲜高句丽。7世纪新罗王朝统一朝鲜半岛后,由中国传入的华严宗、法相宗、律宗、禅宗都很盛行,以后禅宗尤为兴盛。14世纪末刊行了《高丽藏》。14世纪李氏王朝虽然一度采取排佛崇儒的政策,但朝鲜佛教仍然有所发展,17世纪中叶以后开始衰落,至近代又有所复兴。6世纪,佛教从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此后一直成为日本的主要宗教。7世纪初,圣德太子在《十七条宪法》中要求全体臣民“皈依三宝”。从中国隋唐时期开始,日本向中国派出了大批留学僧,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相继传入日本。12世纪以后,日本佛教形成很多民族化的宗派。在印度阿育王时传至叙利亚、埃及等国的佛教,以后又传到非洲一些地区,但影响不大。约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佛教先后传入欧洲和北美。1906年英国成立“英国佛教协会”,欧洲佛教徒开始有自己的组织。以后英、法、德、瑞士、瑞典、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都有佛教僧团和研究机构。佛教传入美国后,又北传加拿大,南传巴西、秘鲁、阿根廷等国。目前佛教已传播到世界各大洲。但主要仍集中在东亚和东南亚一带,这个地区的佛教信徒人数远远超过其他宗教信徒。

Ⅷ 佛教为什么能在东南亚盛行

佛教为何能在东南亚盛行;自秋蓉;201251406213;2012级对外汉语;摘要:佛教在东南亚的盛行以及在东南亚盛行的原因;关键词:大小乘佛教、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一、东南亚的佛教佛教传入东南亚,最早的地区应在今;公元10世纪以后,由于南传上座部佛教受到大部分东;二、东南亚佛教盛行的原因;东南亚佛教盛行局面的形成有长期的历史积淀;1、东南亚的地理

佛教为何能在东南亚盛行

自秋蓉

201251406213

2012级对外汉语

摘要:佛教在东南亚的盛行以及在东南亚盛行的原因。

关键词:大小乘佛教、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一、 东南亚的佛教
佛教传入东南亚,最早的地区应在今日下缅甸之卑寮或泰国中部之佛统。古代东南亚佛教,小乘和大乘彼此兴废交替,以南传上座部势力较大。西元七世纪末,下缅甸、泰国中部信仰上座部;爪哇、苏门答腊则在婆罗门教支配下。十二世纪,锡兰大力改革佛教,统归为大寺之上座部佛教。此后二百年,缅甸、泰国、高棉、寮国均弘扬以锡兰为传承之上座部佛教。越南受中国文化影响,受传大乘佛教。至于马来西亚、爪哇、苏门答腊则始终婆罗门教、大乘、小乘佛教并行。
东南亚佛教是以南传上座部为主的佛教。信教群众主要分布于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以及越南中、南部的部分地区。据记载,公元纪年前后,南传上座部佛教已经在东南亚地区流行。公元2世纪到6世纪,南传上座部佛教已经成为东南亚地区最主要的宗教。但不可否认的是,比佛教传入更早的婆罗门教,在经过与佛教文字并存和融和的阶段之后,虽为佛教所取代,但对佛教的影响仍然存在。在东南亚佛教中,很多的佛教名胜和佛教仪式都带有一定的婆罗门教的影子,譬如婆罗浮屠、吴哥寺、薄甘王朝的塔寺等。

公元10世纪以后,由于南传上座部佛教受到大部分东南亚国家封建领主的推崇和提倡,佛教也被尊为国教,上座部佛教流传的地区几乎都是全民信教的地区。同时,南传上座部佛教也为东南亚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各地信教群众根据巴利语音序创立本民族文字,用以写定音译巴利三藏典籍。从公元18世纪到现代,以泰语、缅甸语、高棉语和老挝语为主的的巴利三藏音译编纂工作逐渐完备,使的东南亚佛教得以更加广泛地流传。

二、东南亚佛教盛行的原因

东南亚佛教盛行局面的形成有长期的历史积淀。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优势为佛教的传入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东南亚地区处在印度洋与太平洋的交接地带与印度半岛隔海相望,交通便利,经济文化交流来往密切。因而佛教得以从印度传入斯里兰卡,再从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东南亚的佛教以南传上座部佛教为主。越南的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佛教约于公元2世纪由中国传入越南,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是越南佛教发展史上的鼎盛期。公元初期,大乘佛教和婆罗门叫一度流行与老挝南部。14世纪中叶,柬埔寨的两名高僧将上座部佛教传入老挝,当时的老挝国王法昂王尊奉佛教为国教,老挝的佛教得到了广泛的流传。柬埔寨在公元前1世纪称为扶南国,而在公元初印度教和上不座佛教就已传入扶南。公元3世纪左右,从中印两国传入大乘佛教,到6世纪时,扶南已成为东南亚佛教中心。公元前3世纪前后,佛教传入缅甸、泰国等中南半岛地区。公元4至11世纪,大乘佛教在泰国北部、中部盛行。公元前7世纪至13世纪,大乘密教曾在泰国流传。公元11世纪,缅甸和斯里兰卡的上座部佛教先后传入泰国。11世纪中期,蒲甘王朝统的阿奴律陀统一缅甸后,从斯里兰卡引入了上座部佛教,并尊崇佛教为国教,缅甸开始成为清一色的上座部佛教的国家。

2、历史上东南亚各国家统治阶级对佛教的推崇是其在东南亚兴盛的重要原因。例如,越南在公元16至17世纪,越南出现了南北封建割据的局面北方的郑氏与南方的阮氏试图重建佛教以赢得民心,佛教开始复兴。16世纪中期老挝,在国王昭塞塔罗多的扶持下,老挝成为东南亚佛教中心之一。17世纪中叶,国王苏里亚旺萨在位期间,老挝佛教进入全盛时期。13世纪泰国素可泰王朝第三代国王兰摩甘亨确立上部座佛教为国教。14世纪后,阿瑜陀耶王朝和曼谷王朝的历代统治者都笃信佛教,以不同的方式扶持佛教的发展。朱拉隆功国王执政后,继续推进宗教改革制度。1902年《佛教制度法》出台,新的佛教制度在泰国被正式的确定下来。缅甸,在11世纪至13世纪的蒲甘王朝是缅甸佛教发展的黄金时期。经过几代王朝的悉心护法,传教长老的竭力弘法上座部佛教在全面发扬光大。13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时期是缅甸佛教大发展的时期。上部座佛教经过蒲甘王朝的辉煌后继续蓬勃发展。13世纪后,佛教上部座在东南亚大陆确立为占主导地位的宗教表现形式,穿橘色袈裟的僧侣在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普遍存在。

3、近代东南亚地区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推动了小乘佛教的发展。例如,20世纪初,尤其在1930年后,随着老挝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到来,老挝佛教开始复兴。20世纪初期,柬埔寨人民在反抗法国殖民主义的解放运动中,虽然许多佛寺收到破坏,但佛教仍有一定的发展。成立于1933年的泰国佛家协议,现在全国已有70多个分会,该会以弘扬佛法为宗旨,专门成立自愿的弘法团,到全国各地宣扬佛法。

综上所述,东南亚地区佛教的盛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受到内外各因素的影响,但佛教最终还是在这一地区得以继续存在并发展。佛教在东南亚盛行也是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佛教文化也是东南亚人民传承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同时也促进了佛教文化的传播。

参考资料:《东南亚概论》中国出版集团 祁广谋、钟智翔主编

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生活休闲娱乐、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专业论文、39佛教为什么能在东南亚盛行等内容。

Ⅸ 泰国为何有佛教之国的原因

泰国佛教的起源及其现状孙广勇一、泰国佛教的起源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佛教为其国教,素有“黄袍佛国”或“黄衣国”之称。1995年,全国人口6235万人,僧侣和沙弥数为63.8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02%,佛教徒则占93.88%。①宪法明确规定,国王必须是佛教徒。泰国有佛寺41215座(1995年),其中曼谷约有佛寺500座。佛教在泰国广为流传,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关于佛教传入泰国的时间,从泰国出土最早的佛像(东北部呵叻府发现的印度阿马拉瓦蒂时期或锡兰阿努拉达普拉初期的金属佛像)来看,约在公元4~5世纪。此外,中部碧武里府、南部的陶公府也有5~6世纪的佛像出土。因此,按最保守的说法,在公元4~6世纪时,泰国已有佛教流传。迄今,佛教在泰国流传的时间,至少已有1500年。2~3世纪时,以今天柬埔寨为中心的扶南王国兴起,婆罗门教为其主要宗教。约到5世纪初,即扶南王国的陈如②时期,佛教开始在当地兴盛。当时扶南王国的版图曾扩展到今天泰国的大部分领土,因此婆罗门教和佛教在泰国也得到流传。
本世纪初,泰国一直在进行政治与经济的改革,作为国家精神文明领域的佛教,也处于改革进程之中。泰国政府出于改革的需要,重新订立了僧伽法,利用佛教来维系民族统一,将僧伽置于国家官僚机构的框架之下,发起了一系列的净化佛教运动,这些措施曾对当代泰国佛教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成为一种比较典型的模式,尤其是在政治关系上,对今天的佛教发展仍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直至今日,佛教在泰国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泰国游佛教之国之称。

Ⅹ 佛教最早从印度先传入泰国再传入中国

问:把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的是谁?


答:佛教正式传入中国在汉朝,非正式传入的更早,在周朝时已经陆续传过来。正式是指国家派使节到西域去迎请,礼请过来最初的两位法师,是竺法兰与迦叶摩腾。两位法师把佛教的法器、佛像、经典,第一次正式带到中国,为中国朝野所接受。


考证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与观音菩萨的诞生
佛教在春秋战国时已传入中国证据有三
一, 古代文献,现存古代文献记载佛教秦朝以前传入中国的有:1,《汉法本内转》周世佛法已来说,即公元前十世纪周昭王,周穆王时代。2,晋代王嘉《拾遗记》记载燕赵王七年公元前305年,印度有僧人失罗历经五年,千里跋涉来到燕都。3,西晋道士王浮造的《老子华佛经》暗示:早在西周中国已知佛教。4,唐代和尚道宣在《感应记》中根据《例子‘仲尼篇子“丘闻西方有圣人焉人之语断言语孔子深知佛为大圣”,即春秋时代已有佛教传入。5,梁僧佑的《弘明集后序》则声称佛教在西周传入中国。6, 刘宋宗炳的《明佛论》说三代以前已知佛教,认为伯益已知有佛,先秦就建了阿育王寺。7,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西双版纳发现的傣文史籍《帕萨塔》也成佛陀得道后从缅甸到过西双版纳。以上历史文献记载秦以前佛教已传入我国。从年代看经历了各个朝代时期,从作者身份看有官员,有学者,有出家人,有少数民族。从信仰看有佛教弟子,有道教信徒也有儒教作者对于记载的真实性我们可以怀疑但不应盲目否定。为什么这么多人都记载或认为佛教秦朝以前已进入我国。我个人认为对于记载的真实性是可信的。
二,出土文物1,天星观二号墓出土的莲花豆和妙音鸟。2,郑国古墓出土的莲花豆座。3,九连墩古墓出土的莲花豆座。4,长沙古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贵妇人双手合掌(有人认为是巫婆)。分析(1)莲花是佛教在最初小乘佛教流行时代作为代表佛陀的标记,印度早期佛教遗址蓝毗尼还保存有莲花造像。而妙音鸟印度语成为迦陵频伽早在公元前十世纪婆罗门教已有此神称为“天”。原始佛教产生后吸收了古典神话中的神和婆罗门的“天”然后再加以改造纳入佛教。因此我们得知妙音鸟造像的出现符合历史事实。( 2 )莲花豆和妙音鸟的造像受个人的认识和制作者的水平影响不可能一样,同样受中印两国风俗文化和民族喜好的不同,同一样的造像中国和印度有所差别是在情理之中的,就是在现在同一样的造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3)莲花豆和妙音鸟同时出自一座古墓对于属于佛教造像增强了可信度。(4)现有出土文物除新郑莲花豆座不在楚国外其他都出自出国古墓,而新郑春秋战国时正处在楚国的边境上,而郑国曾多次归降过楚国。从以上四点来分析基本可以得出四座古墓出土的文物应属佛教文物。
三,传说,从我在网上查到的资料看我国有很多寺院都传说是始建于春秋或战国时期,如陕西扶风法门寺,浙江湖州栖贤寺,河南平顶山香山寺等。这些寺院的传说固然不可全信但也值得我们详细考察后再作结论。
从以上三点我个人认为佛教在春秋初战国末通过商人或者其他途径传入到了我国并在我国民间得到认可生存,尤其在楚国更是得到了发展。但因战乱,文化差别,信仰认识不同,统治者的不认可和当时宗教的排斥等等诸多原因造成她只能在民间艰难的生存。从春秋战国到东汉的漫长岁月里佛教只能在民间生存而且还一直是“非法的”,一直到东汉佛缘成熟更是得到了当时皇帝的认可才得到了“准入证”。所以佛教应是在春秋战国时已传入我国民间,东汉汉明帝才正式“引进”佛教 !
平顶山香山寺应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
一,地理位置,从前面论证来看基本可以肯定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佛教传入我国民间。香山当时归属于楚国,出土的文物恰巧不是出在楚国就是出自离香山百里远的郑国。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佛教传入中国民间后香山近水楼台佛法先得。
二,从清代以前碑文和地方志看:香山寺现存碑文记载春秋时建寺的有1宋元符三年《大悲观音证道史话碑》2,明正德六年《重修香山普门禅寺记》3,隆庆五年《重修香山禅林记》。地方志记载香山寺始建于春秋的有1,明正德《汝州志》2,明万历《汝州志》3清道光《汝州志》。这些碑刻和地方志都言香山寺始建于春秋。在“白马驮经”普遍认为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始还敢直言寺院始建于春秋时对他的真实性应该思考论证不应盲目否定。
综合春秋战国时佛教可能已传入我国,言香山自春秋战国时已建有寺院或精舍是有各方面条件和证据支持的。
观音菩萨就是楚国三公主妙善并在香山得道
证据有三
一 文献记载,从宋以来关于观音菩萨得道版本不一记述烦杂但记述的内容人物,情节,结局都和现存香山寺北宋太师蔡京书丹的《大悲观音证道史话碑》记载的内容大致一样。都是讲三皇姑自幼好佛,抗婚出嫁,历经劫难,献手眼救父,最后终成正果,这样一个观音菩萨得道成佛的经过得到了历朝历代官,僧,民的认可。
二 碑文地方志古籍记载,香山寺的碑刻记载观音菩萨在香山得道的有:宋《慈寿院主重海上人灵塔志》碑,宋《大悲观音证道史话碑》碑,宋《香山大悲成道转》碑,金《重建汝州香山观音禅院记》碑,明《重修香山禅林记》碑,明《钦赐香山禅院创建白衣观音九老阁记》碑,明《重修伽蓝殿记》碑,清《重修香山大悲观音大士塔碑记记》,清《重修香山大普门禅寺碑记》,清《重修香山寺碑记》等。地方志记载观音菩萨在香山得道的有:明天顺《大明统一名胜志》,明成化《河南通志》,明正德《汝州志》,明万历《汝州志》,,清道光《汝州志》,清干隆《宝丰县志》,清嘉靖《宝丰县志》,清道光《宝丰县志》。书籍有宋祖锈的《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宋正觉《云岩大悲》,宋金盈之的《新编醉翁谈录》,元代元好问的《东梁略记,梁县香山寺记》元《古今图书集成》,元《增订广舆记》,明觉琏《妙善不招驸马成佛无疑》,兴源堂刊本《观音济渡本愿真经》,清曼佗罗室主人的《观音菩萨的故事》,清本《观音菩萨颂》等等。这些资料从时间看最早为宋,从作者身份看有皇帝钦赐,有公主,有宰相,有状元,有各级官员,有高僧。从级别看有国家的有省府县及佛教经书和民间文人的杂记剧本等。这些年代不一,作者不一,级别不一的资料都言“香山乃妙庄之女妙善得道圣地”或言“香山乃大悲观音菩萨证道之所”
三,佛教内部的肯定与否定。佛教提起观音菩萨承认其是三皇姑妙善得到成佛。但对在香山得道怀疑认为应在普陀山。承认是妙庄王的女儿而不敢肯定是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公主。究其原因我认为1,受汉代“白马驮经”的影响对于春秋战国时楚国有佛教不敢肯定。2,以《南海观音全传》等讲述观音菩萨书籍的作者把观音菩萨得道圣地从香山移到了浙江普陀山。3,香山不具备普陀山的天时地利人和,普陀山是名列四大名山的海天佛国而香山只是中原上的一座小山。可以说种种原因造成了人们只知普陀山而不晓香山。事实应该是:香山是观音菩萨得道圣地,普陀山则是菩萨显圣仙山。
综上所述可以肯定:1,春秋战国时已有佛教传入楚国,2,香山寺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3,楚国三公主妙善就是在香山得道后被人们奉为大悲观世音菩萨。

阅读全文

与佛教发源印度为什么在泰国分布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今天的中国和日本足球赛在哪里看 浏览:138
俄罗斯有什么先进武器卖给伊朗 浏览:168
意大利新型冠状病毒从哪里来的 浏览:731
印尼官员英语怎么读 浏览:983
印度牛粪为什么会香 浏览:484
中国银行etc如何绑定 浏览:376
英国生娃儿什么福利 浏览:948
坦桑尼亚汇款到中国多久到账 浏览:718
意大利空间是什么品牌 浏览:572
伊朗为什么用绞刑处死 浏览:176
伊朗人都是吃什么 浏览:124
印尼为什么不让卖酒 浏览:711
哪个国家分裂越南 浏览:652
从意大利哪里坐火车可以去瑞士 浏览:504
去英国留学怎么分等级 浏览:580
伊朗人为什么身体素质好 浏览:476
中国银行面试过了后多久体检 浏览:604
中国哪里是最好的医院 浏览:980
意大利饭团怎么做 浏览:506
伊朗青蛙怎么吃 浏览: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