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玄奘西行的路线
( 唐贞观元年 ) 八月自长安出发―秦州(今天水)―兰州―凉州(武威)―甘州(张掖)―肃州(酒泉)―瓜州(安西)―渡葫芦河(窟窿河)。
至唐玉门关(安西县城东五十公里疏勒河南岸双塔堡)―沿葫芦河上溯十里许过关―过五烽。行八十余里到第一峰(白墩子)―避开第二烽(红柳园)第三烽(大泉)。
直抵第四烽(马莲井)―绕过第五烽(星星峡),便出了当时大唐帝国控制的疆域―往西北行百余里沙漠,水尽,险些丧命。
行径八百里瀚海(莫贺延碛)到达伊吾(哈密)―白力城(鄯善)―高昌王城(吐鲁番)―无半城(布干台)―阿父师泉(托克逊县阿拉本布拉克) 。
宿于泉侧―西上银山(天山南脉库木什山,南北疆之界线)―入阿耆尼国(焉耆县)―王城(焉耆县城四十里旧城)。
渡孔雀河,过铁门关,轮台,入屈支国(龟兹,今轮台,库车县境)―西行六百里,至跋禄迦国(阿克苏)。
西北行三百里至凌山―行四百里,至大清池(吉尔吉斯斯坦西北部伊塞克湖,亦称热海)―沿湖西北行五百里。
拓展资料
公元六二八年秋,玄奘进入北印度境, 从那揭罗喝国(阿富汗之贾拉拉巴德)东南山行五百里,至健陀罗国都城布路沙布罗(巴基斯坦白沙瓦市西北)―东北行百余里。
渡印度河至布色羯罗伐底城―东南三百多里,至乌铎迦汉荼城(巴基斯坦阿托克之北,印度河渡口)―北涉山川行六百余里,入乌仗那国(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杜西里山西北)―南渡印度河。
至坦叉始罗国(巴基坦拉瓦尔品第周附近)―东南山行五百里,至乌刺尸国 ( 巴基斯坦东北境 ) ―东南登危道度铁桥行千余里。
至迦湿弥罗国(故都在今克什米尔印度控制区之斯利那加)―西南逾涉山涧行七百余里,至半 嗟国(今克什米尔的朋奇)。
东行四百余里, 至遏罗�^补 罗国(今克什米尔西南端的拉加奥利)―东南下山渡水行七百余里至磔迦国(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区)。
北至阿耶穆法国(印度北部贝拉和赖巴雷德一带)―东南行七百余里,至钵罗耶伽国(印度北方邦阿拉哈巴德,戒日王每五年一次的无遮大会在此举行)―西南入大森林,行五百里。
至侨赏弥国(印度阿拉哈巴德西南约五十公里的柯散)―东行五百余里,至 索迦国(印度毕塞浦尔)。
东北行五百余里,至室罗伐悉底国(旧称舍卫城,印度北部巴尔兰普尔西北约二十公里处,有给孤独园,为中印度。
Ⅱ 西游记中说从长安到灵山有十万八千里,真实的从西安到印度是多远
摘要 你好亲,您的咨询问题我已看到,请耐心的稍等五分钟[微笑]我为您整理答案 马上为您解决[微笑]
Ⅲ 地球一圈是4万公里,西游记里唐僧西天取经是十万八千里,也就是5万4千公里,那他从最东方到最西方也不过是
一公里=二里地、一里地=500米、一公里=1000米、十万八千里、就是五万四千公里、
54000公里=54000乘上1000=54000000米、从中原到天竺的行程5400万米。
Ⅳ 玄奘之路的路程
玄奘之路主人公:玄奘 玄奘(600-664年)是唐代着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俗姓陈,名炜。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翻译家、旅行家、外交家、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西行5万里,历时17年,到印度取真经,并穷一生译经1335卷。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他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初始 隋大业八年(612年),玄奘时年13岁,于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隋大业十二年(616年),玄奘随其兄长赴长安居留,后入汉川,北至益州,适逢空、景二法师,从之受学。继而至高僧大德云集的成都学习。武德五年(622年),玄奘于成都受具足戒。后玄奘游历各地,参访名师,讲经说法。 通过多年来在各处讲筵所闻,他深感异说纷纭,无从获解。特别是当时摄论、地论两家关于法相之说各异,遂产生去印度求弥勒论师之要典《瑜迦师地论》作为依据,发扬法相唯识宗之根本理论。贞观元年(627)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长途跋涉五万余里。 路径 贞观元年,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在途中经兰州到凉州(姑臧),继昼伏夜行,至瓜州,再经玉门关,越过五烽,渡流沙,备尝艰苦,抵达伊吾(哈密),至高昌国。 贞观二年正月玄奘到达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曲文泰的礼遇。后经屈支(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素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今苏联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到达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南下经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揭职国(今阿富汗加兹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犍双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乌伏那国(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区),到达迦湿弥罗国。在此从僧称(或作僧胜)学《俱舍论》、《顺正理论》及因明、声明等学,与毗戌陀僧诃(净师子)、僧苏伽蜜多罗(如来友)、婆苏蜜多罗(世友)、苏利耶提婆(日天)、辰那罗多(最胜救)等讨信纸佛学,前后共2年。以后,到磔迦国(今巴基斯坦旁遮普)从一老婆罗门学《经百论》、《广百论》;到至那仆底国(今印度北部之菲罗兹布尔地方)从毗腻多钵腊婆(调伏光)学《对法论》、《显宗论》;到阇烂达罗国(今印度北部贾朗达尔)从旃达罗伐摩(月胄)受《众事分毗婆沙》;到窣禄勤那国(今印度北部罗塔克北)从阇那多学《经部毗婆沙》;到秣底补罗国(今印度北部门达沃尔)从蜜多犀纳受《辩真论》、《随发智论》;到曲女城(今印度恒河西岸之勒克)从累缡耶犀纳学《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贞观五年,抵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受学于戒贤。玄奘在那烂陀寺历时5年,备受优遇,并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兼学各种婆罗门书。 贞观十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伊烂钵伐多国(今印度北部蒙吉尔)、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碟迦国(今印度东海岸克里希纳河口处)、达罗毗荼国(今印度马德拉斯市以南地区)、狼揭罗国(今印度河西莫克兰东部一带)、钵伐多国(约今克什米尔的查谟),访师参学。他在钵伐多国停留两年,悉心研习《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论》及《摄正法论》、《成实论》等,然后重返那烂陀寺。不久,又到低罗择迦寺向般若跋陀罗探讨说一切有疗三藏及因明、声明等学,又到杖林山访胜军研习唯识抉择、意义理、成无畏、无住涅盘、十二因缘、庄严经等论,切磋质疑,两年后仍返回那烂陀寺。此时,戒贤嘱玄奘为那烂陀寺僧众开讲摄论、唯识抉择论。适逢中观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师师子光也在那里讲《中论》、《百论》,反对法相唯识之说。于是玄奘着《会宗论》三千颂(已佚),以调和大乘中观、瑜伽两派的学说。同时参与了与正量部学者般若多的辩论,又着《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已佚)。还应东印迦摩缕波国(今印度阿萨姆地区)国王鸠摩罗的邀请讲经说法,并着《三身论》(已佚)。 接着与戒日王会晤,并得到优渥礼遇。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在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5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会后归国。 归国、着书、扫俗 贞观十九年,玄奘返祗长安,时年46岁,出游外达17年,历56国。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玄奘从印度及中亚地区带带回国的梵䇲佛典非常丰富,共526䇲、657部 ,对佛教原典文献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玄奘法师回国后翌年,即贞观二十年(646年)即开始组织翻经译场,首先在弘福寺翻经院进行,其后在大慈恩寺,北阙弘法院、玉华宫等处举行,直至麟德元年(664年)圆寂前为止,共19年,先后译出佛典75部,1335卷。所译之经,后人均称为新译。他还口述由辩机笔受完成《大唐西域记》。全书记述高昌以西玄奘所经历的110个和传闻所知的28个以上的城邦、地区、国家的情况,内容包括这些地方的幅员大小、地理形势、农业、商业、风俗、文艺、语言、文字、货币、国王、宗教等等。不仅是是研究中亚、南亚地区古代史、宗教史、中外关系史的重要文献。 此书传世版本很多,这三个古本,对校勘、研究《大唐西域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玄奘又奉敕将《老子》等中国经典译作梵文,传于印度。 “玄奘之路”――为坚持喝彩! 鲁迅有言:“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 坚持--一个最平民化的词,却是一种大品格!不论对于国家还是个人,如果有了坚 持,就没有达不到的目标!这是一种需要大力弘扬的精神! 如果你够勇敢!如果你够坚持!! 请大胆地告诉我们,你就有机会成为玄奘之路行者! “玄奘之路”简介 “玄奘之路”--中央电视台为“2006中印友好年”特别奉献的跨年度、跨国界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动。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集体的阵容重走玄奘西行路线,活动旨在探索与发现玄奘精神之于今日世界的价值所在。 活动于2005年6月29日正式启动,先后进行了帕米尔高原玄奘东归古道探察、楼兰古道考察、玄奘之路体验之旅等一系列前期活动,在2006年10月,将正式举行驾车穿越从西安到新德里整个玄奘之路的活动。 “体验之旅”将在戈壁、沙漠、盐碱滩以及雅丹地貌之间徒步四天100余公里,亲身体验了玄奘从坚持到超越的经典之旅。沿着着名的中国古代商道,用身心沐浴大漠戈壁的烈日风沙,用双脚触摸汉唐先祖的斑驳古迹,用心灵聆听玄奘大师超凡入圣的千古梵音,徒步穿越活动给所有的参与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灵震撼。 玄奘之路 --阳光与戈壁的诱惑。
Ⅳ 唐僧西天取经的路线是什么多少公里呢
玄奘当年取经的路线是从长安出发,穿越河西走廊,过星星峡,进入哈密,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登上帕米尔高原,翻越兴都库什山达坂,进入印度。
玄奘这次行程历时18年,行程5万多公里,走访了110个国家,带回经书675册,实现了他西行求法的目标。
http://cache..com/c?word=%D0%FE%DE%CA%3B%C8%A1%BE%AD%3B%B5%C4%3B%C2%B7%CF%DF&url=http%3A//www%2Ecctv%2Ecom/lm/278/42/74715%2Ehtml&b=0&a=1&user=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2/06/11027560/20050508/12295403.html
Ⅵ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路线图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路线图:
(6)唐僧从西安到印度天竺多少公里扩展阅读:
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唐僧从长安城洪福寺出发。走一二日,到法门寺,宿一夜。行了数日,到巩州城,安歇一夜。又行了三日,到河州卫。这里是大唐的边界,晚住福原寺。出城走到双叉岭遇到老虎精、熊罴精和野牛精,被太白金星救出。
唐僧出长安,走五千余里,过了两界山,行过西番哈咇国,经两个月,又有五六千里,才到了观音院,并住在该院。
悟空和唐僧离开观音院,走了五七日慌路进入乌斯藏国境内,到了猪八戒的家——高老庄。唐僧、悟空和八戒离开高老庄,西行有个月,出了乌斯藏国,来到了浮屠山,遇到了乌巢禅师,乌巢禅师教授唐僧《心经》,从此唐僧有了护身符。
Ⅶ 唐僧西天取经一万八千里,从中国南京到印度真的是一万八千里吗
唐朝都城在长安,玄奘(三藏)法师是由长安出发西行,出发前还奏报了太宗李世民,怎么是从南京算起?西安的大雁塔就是玄奘回来后为供奉他从天竺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而修建的。南京的玄奘寺只是保存了部分的玄奘顶骨舍利而已,是后来从长安辗转来到南京的。
Ⅷ 唐僧从长安到天竺的真实路程是多少
十万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