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哥德堡的历史
哥德堡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它最初是由荷兰人设计建设的,故此城市有荷兰风格。 1619年瑞典一代雄主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下令重建城市,作为抵御丹麦的重要军事堡垒。
十八世纪初,随瑞典向外开展海运而繁盛。1870年引进蒸汽机后,发展成全国第一大港。港口终年不冻。运河网围绕城市。有铁路通连各经济重镇。有造船、汽车、炼油及食品工业。出口纸、木材和木材副产品。进口石油、金属矿和水果等。在希辛延岛上有全国最大的船厂。附近有飞机场。
后来为了广泛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加速经济发展,又鼓励德国人和苏格兰人来此定居,哥德堡于是便发展成为大商业中心。时至今日,哥德堡仍遗留有荷兰的某些特色。1731年瑞典东印度公司在哥德堡建立,1832年约塔运河修通,哥德堡港口愈益扩大,城市更趋繁荣。二三百年前,瑞典开往中国的第一艘商船也是从这里启航的,商航唑中国带回的丝绸、香料、瓷器和茶叶等,至今仍陈列在市历史博物馆里,作为瑞中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 作为瑞典的第一大港口,哥德堡港自约塔河北岸向西延伸拐入北部海湾,航道宽阔,交通繁忙,全长20多公里,分自由港、集装、散装、滚装、汽车、客运和油港等十几个作业区,年吞吐量达3000万吨,海港设有贮藏、维修、供应、服务等各种基础设施。哥德堡港已实现了电子领航交通管理和计算机管理运作系统。哥德堡也是瑞典的旅游胜地之一。城市风光秀丽,并建有国际机场,每年吸引着数十万的国内外观光客云集于此,争睹此城中17世纪建造的皇家住宅、1699年建造的旧市政府厅、18世纪中叶建造的瑞典东印度公司以及1815年建造的大教堂等名胜古迹。
㈡ 世界上最早的东印度公司是什么时候,哪个国家成立的主要干什么
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最初的正式全名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
最初,英国人主要是利用东印度公司作生意,慢慢地,东印度公司就成了英国殖.民者侵.略印度的工具了。
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另一种掠夺手段是垄断鸦.片、食盐和烟草贸易。其中,鸦.片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七分之一。强迫孟加拉农民种植鸦.片,再走.私运到中国销售,从中牟取暴利。
东印度公司都是从自己政府那里获得贸易独占权而且拥有军队(包括舰队),在殖.民地建立政府机构,对.殖.民地进行残暴的政治统治、经济掠夺以至于贩卖奴隶、毒.品的军政经合一的殖民机构。它们产生和存在于16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期,对各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起了重要作用。
㈢ 建立过东印度公司的国家有哪些
欧洲历史上,一共有过多个被简称为东印度公司的企业,他们是英国、法国、荷兰等继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扩张后,17世纪新兴的殖民国家为了处理在殖民地地区的一些事物而成立的机构。
分别是英国东印度公司(1600)(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荷兰东印度公司(1602), 丹麦东印度公司(1616), 葡萄牙东印度公司(1628),法国东印度公司(1664)(French East India Company) 和瑞典东印度公司(1731)。
最有名的东印度公司是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或作“英国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简称BEIC),有时也被称为约翰公司(John Company),1600年12月31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许可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组成。实际上这个许可状给予东印度贸易的垄断权21年。
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建立了英属印度,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在1858年被解除行政权力为止,它还获得了助理政府和军事作用。
东印度公司对从英国到印度的路途也有兴趣。早在1620年该公司就声称对南非桌山一带有拥有权。后来它占领和统治了圣赫勒拿岛;又参与占领和建设香港和新加坡;以及雇佣威廉·基德对付海盗。
㈣ 哥德堡在哪个省
瑞典最大的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城市人口80万。
英文的拼法 Gothenburg
哥德堡位于瑞典西部。这里自古这里就是瑞典和丹麦军队争夺出海口的地方。1619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下令在此兴建城市。城市早期居民很多是荷兰的移民,荷兰人参与了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如今城市风格如建筑、运河道,甚至树林和花园还保留有荷兰的印记。随着丹麦人被战败,哥德堡的军事地位逐步被瑞典重要的商业贸易口岸地位所替代。1731年在此成立的瑞典东印度公司是瑞典最早的国际贸易公司。主要从事对中国和远东的贸易,商品有丝绸、茶叶和瓷器等。在拿破仑时代法国封锁了英国对欧洲的贸易,哥德堡成了英国对欧洲大陆贸易的唯一港口,因此非常繁荣。1832年连接瑞典第一大湖和其他内陆湖泊的哥塔运河的开通及连接斯德哥尔摩的铁路的建成,使哥德堡发展成北欧地区最大的港口。
如今哥德堡是瑞典最繁忙的港口和商业中心。周围地区已经成为北欧最大的工业区。总部设在这里的国际知名大企业有沃尔沃汽车公司,爱立信公司,SKF轴承,哈苏相机公司和萨伯爱立信宇航公司等。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纸浆和新闻纸的交易中心之一。此外展览中心每年还举办很多世界博览会,着名的有国际旅游博览会和秋季的图书博览会。
㈤ 哥德堡的简介
哥德堡是瑞典较大的港口,位于西海岸卡特加特海峡,与丹麦北端相望。哥德堡港口终年不冻,是瑞典和西欧通商的主要港口。哥德堡是瑞典旅游胜地之一,还建有大学、海洋学研究所及其他各种文化设施。17世纪建造的皇家住宅,1699年建造的旧市政府,18世纪中叶建造的瑞典东印度公司以及1815年建造的大教堂等名胜之地,每年都吸引着数十万国内外观光旅客。 哥德堡市(瑞典文Göteborg,英文Gothenburg)位于瑞典西海岸卡特加特海峡、约塔河畔,与丹麦北端隔海相望。面积72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48万,包括周边城市的大哥德堡地区有85万人。是瑞典第二大城市,也是斯堪的纳维亚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哥德堡属海洋性气候,夏季凉爽,气温一般在30摄氏度以下;冬无严寒,气温在0度左右。哥德堡为北欧交通航运枢纽,其中心300公里半径范围内集中了瑞典、丹麦、挪威三国50%的工业。作为瑞典西部通往外界的门户,哥德堡历史上曾是瑞典、丹麦、挪威三国兵家必争之地。瑞典人在此屡建城池,均毁于战火。1619年,当时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下令在约塔河口建城,以防丹麦人侵扰。随后哥德堡城防御功能渐弱,1621年6月4日经皇家特许开端口,其外贸、运输作用凸现,遂成为瑞典木材、铁矿等物资输出港。18世纪,哥德堡已成为欧洲商业和贸易中心,素有“小伦敦”之美称。19世纪,哥德堡发展迅速,成为斯堪的纳维亚最大港口和欧洲造船中心。1922年,哥德堡设立自由港。
作为世界重要港口之一,哥德堡港如今有450多条航线通往世界各个港口。每年进出港船只达三万余艘。港口拥有近20公里长的船坞,港口分为自由港、集装、散装、滚装、汽车、客运和油港等12个作业区,均采用现代化计算机管理。 哥德堡主要有轴承制造、钢铁、汽车、造船、木材加工、生化医药等工业,沃尔沃(Volvo)公司、SKF轴承公司、哈苏(Hasselblad)相机公司、AstraZeneca制药公司、爱立信微波系统公司(EricssonMicrowaveSystems)、萨博-爱立信空间技术公司(SaabEricssonSpaceAB)等知名企业均落户于此。哥德堡制造业产品出口占瑞典出口的60%以上,其工业产值约占全国的20%,仅次于斯德哥尔摩。哥德堡还是世界最大的纸浆、新闻纸交易中心之一。,该地区电子、通讯、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高效益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使工业结构日趋多样化。哥德堡有着名的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和哥德堡大学,还有许多从事科学、技术和未来新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研究所。哥德堡城主要按荷兰建筑风格设计,从其建立之始即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第一届市政委员会就包括五个荷兰人、三个瑞典人、两个德国人和两个苏格兰人组成。如今,城市仍保留了许多从19世纪以来的古迹,如证券交易所、中心火车站、大剧院、鱼教堂等。城内人工河道与自然河道、湖泊连成一体,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是北欧观光旅游的必经之地。 作为北欧对华贸易先驱城市,哥德堡一直具有对华贸易传统。1731年在哥德堡成立的瑞典东印度公司是瑞典第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其与中国的贸易收益超过了当时瑞典国家预算,为瑞典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如今,作为上海的友好城市,哥德堡在政治、经济、商贸、科技方面对华合作正常发展,双边往来不断增加,与中国内部分省市的交流进一步拓宽。1997年驻哥德堡总领馆正式开馆,领区辖瑞典西南七省。哥德堡市属西哥特兰省,辖21个行政区。市政委员会(即市政府)由15名委员组成。市议会有81个席位,由直接选举产生,各党派按选举获票比例分配议席。现社民党、左翼党和绿党组成的“左翼集团”在市议会占多数。议长习惯上称为市长,由社民党人林登(Rolf Lindén)出任,市政委员会主席由社民党人胡田(Anneli Hultén)出任。
㈥ 瑞典东印度公司的介绍
瑞典东印度公司瑞典语:(Svenska Ostindiska Companiet,简称SOIC)是一间为了与东亚(特别是中国)贸易而于1731年于瑞典哥德堡成立的公司。此公司的成立,是受到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成功所启发,并于18世纪成为瑞典最大型贸易公司,直至于1813年停止运作。
㈦ 东印度公司的资料谁能告诉我拜托了各位 谢谢
在欧洲历史上一共有过多个被简称为东印度公司的企业,它们分别是: ·荷兰东印度公司 ·丹麦东印度公司 ·法国东印度公司 ·瑞典东印度公司 ·和被合并称为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几个企业 英国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所以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就是说,在英国统治的地区, 一天24小时都可以见到太阳。英国之所以发展壮大、强盛发达。与对世界各地的殖民地残酷掠夺分不开。“东印度公司”建立与发展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东印度公司始建于1600年。最初,英国人主要是利用东印度公司作生意,慢慢地,东印度公司就成了英国殖民者侵略印度的工具了。1613年,英国在印度西部的苏特拉设立贸易站,不久,又在印度东南部的马德拉斯建立商馆。1698年,东印度公司向印度莫卧儿王朝政府买下了位于孟加拉湾恒河口岸的加尔各答。加尔各答村庄虽小,作用却非常大,其周围盛产大米、黄麻,河流纵横交错,平原一望无边。东印度公司在这里设立了贸易总部,把印度的粮食和工业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回英国,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因为东印度公司实力越来越强,逐渐就占领了上面提到的马德拉斯、加尔各答和另外一个城市孟买。他们在这里设立了三个管区,各设一名省督管辖,把这些地方变成了进一步侵占印度其他地区的根据地。 英国人在印度大肆掠夺,势必引起印度人民的不满,所以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了更顺利地入侵其他地区,便在加尔各答修筑了一个巨大的堡垒,里面是荷枪实弹、全副武装的英国军人,这些英军还积极训练印度人帮助他们打仗。 本来是做生意的东印度公司,光是经济掠夺就已经使印度人民非常不满,这时,他们又建立了军队,印度政府理所当然地就出面进行干预了。 1756年,孟加拉的纳瓦布(相当于总督)向东印度公司提出抗议,要求他们在加尔各答拆除堡垒,英国人根本不理睬,纳瓦布非常气愤,发兵赶走了英国人,收回了加尔各答。这就开始了历史上着名的英印七年战争。 这个时候,因为英国政府授予了东印度公司各种权力,如垄断贸易权、训练军队权、宣战媾和权、设立法庭审判本国或殖民地居民权等,由此可见,东印度公司实际成为英国政府入侵印度的代理机构。 所以,当印度人收复加尔各答之后,东印度公司总司令官克莱武连忙召集官员到马德拉斯商讨对策。 “大英帝国岂能容忍这种侮辱,我们动手吧!”一位身着军装的官员向克莱武提议。 “慢!我认为应进行充分准备,然后再作决断。”一位政府官员说。 “什么?土人欺负到我们头上了,我们还要准备什么?大英帝国的军队所向无敌,没什么可准备的。”军人用眼睛斜视了一下说话者,不满地说。 “司令官,”政府官员好像没有听见军人的话,慢条斯理地对克莱武继续说,“请您听一下我的理由,第一,纳瓦布的兵力有7万人,而我们只有900人,加上接受我们训练的印度士兵,也不过2900人,一旦打起来,胜负恐怕不难判断。第二,我们远离本土,战争打响后,恐怕物资供应很成问题,从英国出发的船只,到这里需要两个多月。第三,印度人还有法国人的支持。这三点请司令官考虑。” 克莱武听后,看了一眼军人,军人在瞪着眼睛,怒视着那位政府官员。克莱武又看了看那位政府官员,政府官员已默默地坐了下来。克莱武狡猾的一笑,向所有人说道:“诸位,他们二位的意见都不错,我决定,向印度开战,不过……”说完,他走向那位政府官员,向他耳语了几句什么。 第二天,政府官员带着几位随从,把许多珍贵礼品送给了纳瓦布的主要军官。原来,他们是向纳瓦布的下属军官行贿! 1757年1月,克莱武率军在恒河口登陆,经过短时间激战,重新占领了加尔各答。 6月,纳瓦布调遣7万大军与克莱武的900英军在普拉赛地区作战。英国士兵面对强大的印度军队早已吓破了胆,初战就失败了。但是,他们用大量金钱珠宝收买了印度的不少军官,使印度军队向后撤退,这时英军迅速追击,印军四散逃跑,连纳瓦布也被英军杀死。英国军队乘势向孟加拉国库进军,当打开国库大门。他们看到了满库的金银珠宝的时候。“抢啊!”英军顿时象开了闸的水一样冲向国库的各个角落。国库空了,英国军人却满载而归。 几年以后,克莱武在向议会陈述这次抢劫时,非常遗憾地说:“当时我真傻,我周围满是金银珠宝,整箱整箱的金条,整袋整袋的各色宝石。可我却只拿走了20万镑!”据不完全统计,孟加拉国库被抢,英军拿走的金银珠宝,总价值达3700万英镑,这还不包括个人装入腰包的,如东印度公司职员们个人抢走的总数价值2100万英镑。光这两项总价值就达5800万英镑。这次战役之后,英军又击败了法军,从此,独自霸占了孟加拉,并任命亲英派印度人作了纳瓦布。 17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东印度公司管理法”,此法规定,原加尔各答的省督改为总督,并由国家直接任命,其任务是代表英国政府全权管理英国占领下印度的全部领土。至此,英国政府开始直接统治印度。以后,英国继续占领印度其他地区,1774年,占领了奥德,1799年,经过持续23年的战争之后,英国又占领了印度南部具有很强实力的封建国家迈索尔。1849年,又占领了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从此,英国完全占领了印度,印度全国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那么,为什么东印度公司能够一步步吞食印度并牢牢地控制印度呢? 可以说,英国统治印度的秘诀在于“分而治之”四个字,印度是南亚的一个大国,从16世纪初期,莫卧儿帝国就开始统治印度。表面看,印度是一个统一的庞大帝国,实际上,印度从未实现过统一。不仅各封建割据王国互相争斗,连中央内部也矛盾重重,同时,又不断受到外来势力的入侵。所以,国力非常弱小。再加上传统的种姓制度,使社会各阶层矛盾非常尖锐。在这种情况下,英国顺利闯入印度。英国殖民者占领印度后,便充分利用了印度国内的各种矛盾,让“印度人打印度人”,从而坐收渔利。如18世纪末,东印度公司唆使印度教封建王公攻打伊斯兰教的迈索尔,后又唆使海德拉巴王公进攻马拉特,并挑拨马拉特王公之间的关系,造成极度混乱局面后,东印度公司才出面收拾残局,进而确立自己的殖民统治权。 东印度公司还训练了雇佣军,这支雇佣军表面上是印度封建王公所拥有,但这些封建王公因受到东印度公司的“保护”,实际上这支部队是为英国人服务的。它由欧洲军官指挥,对英国占领印度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支雇佣军,英国就不可能征服印度。 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疯狂进行殖民掠夺,除了上述抢劫孟加拉国库外,1799年,攻陷迈索尔首府时,又抢劫了价值1500万英镑的王室珍宝。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另一种掠夺手段是垄断鸦片、食盐和烟草贸易。其中,鸦片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七分之一。他们强迫孟加拉农民种植鸦片,再走私运到中国销售,从中牟取暴利。 由于东印度公司残酷掠夺和压榨印度人民,使印度人民遭受了无穷的灾难,仅1770年孟加拉大饥荒,就饿死1000万人,占孟加拉人口的三分之一。从18世纪60年代起,东印度公司开始走下坡路,1767年,公司无力交纳英国政府规定的40万英镑,开始向政府贷款,财政危机越来越严重。1813年,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被取消了,1833年,英政府又取消了它对中国的贸易垄断权。这样,东印度公司不得不走向破产的道路。 东印度公司的破产不是偶然的,其原因有三:首先,公司职员贪污走私成风,使公司总收入锐减。其次,因公司对印度人民的横征暴敛,造成印度人民不断起义。而公司要镇压起义,就需大笔开支。这样就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公司限于重重危机之中。再次,东印度公司是商业垄断资本的代表,而工业资本在英国迅速发展壮大,商业资本逐渐失去了它往日的地位。这点,也是公司垮台的最主要原因。 1858年,东印度公司被政府正式取消,英国政府开始直接统治印度。东印度公司就象一位衰老的老人,当它用尽毕生精力为英国聚敛到足够的财富之后,便被一脚踢开了。
㈧ 哥德堡是哪个国家的什么城市
瑞典最大的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城市人口80万。
英文的拼法 Gothenburg
哥德堡位于瑞典西部。这里自古这里就是瑞典和丹麦军队争夺出海口的地方。1619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下令在此兴建城市。城市早期居民很多是荷兰的移民,荷兰人参与了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如今城市风格如建筑、运河道,甚至树林和花园还保留有荷兰的印记。随着丹麦人被战败,哥德堡的军事地位逐步被瑞典重要的商业贸易口岸地位所替代。1731年在此成立的瑞典东印度公司是瑞典最早的国际贸易公司。主要从事对中国和远东的贸易,商品有丝绸、茶叶和瓷器等。在拿破仑时代法国封锁了英国对欧洲的贸易,哥德堡成了英国对欧洲大陆贸易的唯一港口,因此非常繁荣。1832年连接瑞典第一大湖和其他内陆湖泊的哥塔运河的开通及连接斯德哥尔摩的铁路的建成,使哥德堡发展成北欧地区最大的港口。
如今哥德堡是瑞典最繁忙的港口和商业中心。周围地区已经成为北欧最大的工业区。总部设在这里的国际知名大企业有沃尔沃汽车公司,爱立信公司,SKF轴承,哈苏相机公司和萨伯爱立信宇航公司等。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纸浆和新闻纸的交易中心之一。此外展览中心每年还举办很多世界博览会,着名的有国际旅游博览会和秋季的图书博览会。
㈨ 神圣罗马东印度公司是哪个国家
在欧洲历史上一共有过多个被简称为东印度公司的企业,它们分别是:
英国东印度公司(不列颠东印度公司),1600年成立
荷兰东印度公司,1602年3月20日-1798年3月17日
丹麦东印度公司,1616年
葡萄牙东印度公司,1628年
法国东印度公司,1664年(French East India Company)
瑞典东印度公司,1731年
神圣罗马帝国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帝国。帝国的版图以德意志地区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和勃艮第王国。在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它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和其他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