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要购买法国阵风战机,听说这种战机很厉害比歼十和歼十一还厉害。那我们中国怎么样对抗这种战机那
J20离服役还有很长时间,可是印度这次买的126架阵风交付完还不知道要多久呢。现在全球各国战机更新最快的就是中国,基本以每年70-90架的速度更新,而且还在不断改进新型号。法国达索的阵风确实是世界上最好的三代机之一,但比之中国目前J10、J11以及其众多改进型号并没有明显优势,而印度这批阵风完全交付需要10年时间,10年之后中国空军四代机都成规模了。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印度这批126架阵风只有18架是由法国制造,剩下108架将由印度自己组装。壮哉我大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组装和大修的飞机超过70%已经坠毁了。以印度航空工业的水平,能否使这批飞机如期服役还不知道,产品质量则更让人担心。反正如果我是印度飞行员,我肯定不敢飞本国组装的飞机。
现阶段印度上空还没有阵风,等印度阵风形成战斗力了,中国J10B、J11B早就烂大街了,现在中国战斗机有源相控阵雷达已经开始测试使用了,印度想等阵风的AESA还不知道要多久呢。
补充:
看到楼下某楼的回答简直让人笑死,J10、J11抗衡阵风是自大无知?自己抄袭凤凰防务的一篇漏洞百出的水货文就觉得了不得了?法国雷达技术先进是真的,J10B装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图片都满天飞了,居然还“尚存疑问”?阵风还没到印度手里,更不要说有AESA,居然就比已经开始投入使用的国产AESA产生差距了?还有阵风RCS值0.3到0.5?好吧你要是啥都不带上天可能也许大概有这个水平吧。至于M88发动机推重比达1.1还是满弹满油这种稍微对航空发动机有点了解的人都不会说出来的结论都有,M88这种推重比才9的货色能飞出1.1鬼才信啊。至于“米卡”这种披着中距弹外皮的格斗弹也好意思拿出来吹,就算当格斗弹也不好用,过载连60都到不了。文中对J10的评价表明作者根本就不了解J10,“除去两个副油箱外,机翼下仅剩四个挂架”?6挂架方案和8挂架方案被你吃了啊?至于阵风14个挂架方案大概是用了复合挂架吧,不用复合挂架J10也有最多11个挂点的方案。阵风这货至今零出口的记录不是没有原因的,印度人敢第一个尝试勇气可嘉。同样作为三代机,中国现役飞机居然没有能和阵风抗衡的?!难道阵风是四代机?!能超巡吗?不能;能超隐身吗?不能。这样居然说不能抗衡?!最可笑的是,印度的首批“阵风”(由法国生产的18架)要到2015年才交付使用,之后是印度自己组装108架。而文中提的三个关键装备:有源相控阵、M88-3、流星,没有一个是现役的,法国自己的“流星”还要等到2018年才能服役,印度毛还没有呢就无法抗衡了?
阵风确实是款优秀的三代机,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最好的三代机之一,但J10、J11也不是二代机啊。用现役装备去比5年之后能否形成战斗力都不知道的飞机,还得出结论说无法抗衡,真厉害啊。用一堆粘贴复制的、未来的、不确定的、有问题的数据来说别人“无知和自大”,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贰’ 印度 “阵风”战机刚买就掉漆,网友是如何调侃的
法国卖给印度的战斗机最近飞到北部时就发现了问题,尽管他们尚未正式加入队列,但在这架全新2亿美元美国飞机的尾部发现了油漆剥落的迹象。这使印度人民非常不高兴,也就是说,当你在自行车店新买自行车在骑回家的路上,看到油漆剥落的现象,你一定会怀疑它是否是新的,更不用说花2亿美元了买的战斗机了。印度 “阵风”战机刚买就掉漆,网友是如何调侃的?
许多印度网民开始谴责法国,认为法国人不厚道。就当前情况而言,责任必须由法国达索公司承担。但是,由于产量有限,并且现在它们都在欧洲投入使用,因此不可能转售。而且阵风的交付由印度亲自接管,可以肯定的是,在接受过程中没有问题,这只能是达索以次充好欺骗印度方面。
印度大多数人也认可另一种观点,即印度某人收钱,而接机的人则吃了达索的回扣。实际上,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毕竟,这种事与印度的国家安全有关,政府不会允许任何人徇私舞弊 。
‘叁’ 中印两国实力差距有多大
作为一名对南亚历史感兴趣的创作者,其实越研究印度的历史,你就会对这个国度越绝望。
许多人称笔者为“印黑”,但事实上印度目前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想要和我们比较,印度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在没有迎来从上至下的变局的前提下,不管大仙人如何变法,对于印度都不管用。
1,埋藏在骨子里的种姓制度
印度废除种姓制度少说也有几十年了吧,表面上印度是一个人人平等的现代国家。
但暗地里,印度人的骨子里依旧埋藏着卑微的种姓制度。
这个种姓制度不是法律上废除就可以解决的,从某个角度上来说高种姓印度人以及低种姓印度人,从文化以及外貌肤色都完全不一样。
说白一点,如果印度不能接近自家的教育问题,这超过4亿的文盲人口都会成为人口负担。
没错,文盲对于一个国家按理说不仅不是“红利”,还是负担!
3,印度到底该怎么玩?
说实话,印度本来就是一个被英国殖民者强行拼凑出来的国家。
印度目前国内的矛盾太多了,地方矛盾、种姓矛盾……
在印度没有解决掉上诉问题前, 笔者不认为印度会成为我们的麻烦。
‘肆’ 转帖关于印度阵风为什么那么贵
分析如下:
1、阵风是三代半战斗机,就算中国的歼20服役,阵风也可以抗一抗,这对于印度在T-50服役遥遥无期的情况下,阵风是一种合适的选择。
2、阵风是空地一体战斗机、海陆一体战斗机、核常兼备战斗机,也就是说:阵风有空战、对地功能;有常规打击、核打击功能,能上舰,如果合适,不排除买来上舰,当舰载机。
3、印度88亿中只有一半是战斗机的价格,剩下是保养维护,零件武器,电子机库等费用。所以这个价格不算离谱。
4、另外,36架正好是两个中队,这也是印度要买的原因,我整体更换老旧的米格21战斗机两个中队。
‘伍’ 印度购买的阵风战斗机为什么价格这么贵因为印度三心二意吗
印度在国际上可谓是左右逢源,无论是和俄罗斯还是和西方发达国家关系都非常好,能够买到他们国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这一点令很多中国人都感到无比的羡慕。同时印度也是国际武器市场上的大凯子,西方国家尤其喜欢印度,因为印度经常会花很多钱去买一些武器装备,自然是这些国家的大客户。
一向喜欢与东方大国进行攀比的印度,自然急切的想提升自己的军事实力。如果能够买到隐形战斗机自然更好,可是美国的F-35战斗机是很多国家一起投资生产的,光供应那些盟友都还不够,短期内根本就没有给印度的,印度想买的话也可以,至少要排到2035年才能供货。所以印度又重新回到了和法国洽谈的原地上,这次是印度又过来求法国,所以法国自然就狮子大张口,结果阵风战斗机的价格一下子涨到了2.5亿美元,比F-35战斗机的价格还要贵。
阵风战斗机确实非常的优秀,号称是隐形战斗机下的第一战斗机也不为过,印度看中的也是阵风战斗机的全面作战能力,可以在天上和战斗机进行格斗,同时也可以对地攻击,还可以拿到航空母舰上当舰载机,这可谓是一个全能型的作战飞机。而且这一次印度所签的订单应该还有引进生产线,所以价格确实也比较贵一些。不过印度人恐怕也觉得值,因为引进阵风战斗机生产线可以让自己国家的军工水平上一个大台阶。
‘陆’ 印度为什么只购买36架阵风战斗机
因为没钱。印度本身就不是非常富裕的国家,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36架阵风战斗机是很正常的事情。
‘柒’ 印度军队购买阵风战斗机,这型战斗机的具体性能如何
这款战斗机的具体性能其实还是非常不错的,因为运用了很多高科技的技术
‘捌’ 印度购买阵风对中国构成的威胁有多大
威胁其实不大。
首先,既然苏30MKI比阵风便宜,性能指标也更强,而且印度可以自产,那么为什么还要买阵风?无非是苏30MKI身上的脓水太多罢了。对于印度空军整体的战斗力来说,阵风减去苏30,是增强还是减弱不好说啊。
其次,目前双方还没有签订合同,可能有一些细节尚未敲定,而且印度方面的支付能力相当可疑。因此不管是英国,美国还是俄国,到现在也认为还有机会。
再次,从时间上来说,头18架飞机需要三年时间来交付,也就是2015年。后面108架又需要印度自己生产。由于之前没有生产过类似的飞机,法国飞机和俄罗斯飞机又很不一样,技术难度也比苏30高,因此需要从新建立生产厂。即使工厂建立起来,印度本身的飞机生产能力就很弱,还要分散到苏30,T-50,LCA上面去。阵风的生产速度根本就快不起来,除非压缩其他飞机的生产,否则每年生产10架都非常困难。事实上印度从2000年到2011年才生产了99架苏30MKI。阵风的生产速度有可能比苏30更快吗?因此印度阵风的生产和装备速度将一直低于中国的歼11和歼10,总体数量上更是绝对劣势。而且时间上拖延太久,等到全部装备完毕,很可能已经拖到2025年以后。那个时候的歼10,歼11显然已经不是现在的样子了,搞不好那时候歼20的装备数量还比阵风多。
第四,阵风比歼10大一号,但比歼11又小两号,吨位上的优势直接反映出来就是航程,载弹量等作战效能指标,以及更大的雷达,更多的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等没有代差的情况下,阵风的综合战斗力只能介于歼10和歼11之间。而在超视距空战的时代,歼10在高速飞行能力和敏捷性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拉近了双方的差距。也就是说,近几年阵风对抗歼10和歼11的优势有限,数量上绝对劣势,10多年之后就是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劣势。
第五,阵风的服役大大增加了印度空军保障的复杂性,也使得它的信息化建设更加困难。众所周知,法国的军工标准与美国,西欧都不一样,与俄罗斯更是天差地远,因此它的后勤保障也只能是独立一套。保障,维修,训练都需要另起炉灶。
到2025年,印度空军的主力战斗机应该包括苏30,米格29,T-50,幻影2000,阵风,美洲虎,LCA,共来自4个国家的7个系列的战斗机,4个国家的6个系列发动机(苏30和T-50的发动机同一系列)。而届时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则包括歼10,歼11(歼15、16与歼11同为一个系列),歼-20,歼轰-7,(苏-27,苏30到寿退役),全部国产的四个系列的飞机和两个系列的发动机。即使届时仍有少量歼7和歼8,它们也使用同一系列的发动机。而歼轰7和枭龙也可以使用同一系列发动机。最重要的是中国的飞机和发动机生产全部执行同一标准,零部件互换就有了基础,大幅度简化后勤也就有了可能。
对于印度来说,那么多种来自不同国家,执行不同生产标准的战斗机,它们的零部件既没有互换性,也不可能全部实现国产。因此只能大量依赖进口并在和平时期大量囤积库存。
阵风与苏30的数据链不能联通,协同作战存在困难。
第六,戏肉来了。
英国产的胜利坦克重量39吨,印度产的重量42吨。那么印度产的阵风又会怎么样呢?一个连米格21的都做不到完全国产化的国家,前段时间号称完成了苏30的“完全国产”。等他们“完全国产”阵风的时候,我们再看看印度版的阵风是什么水平吧。
‘玖’ 印度人为什么这么傻啊买阵风不买台风
资料图
虽然谈判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印度还是获得了阵风全套的维修保障体系。而未来阵风的核打击能力、舰载机型号都是印度可以“画饼充饥”的好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