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印度人不喜欢修建厕所,卫生问题如何解决
因为印度人认为把厕所修建在家里是一种不洁的象征,会影响家里的运势,同时传统宗教也让他们相信,在户外方便可以免于亵渎礼节。目前大多数印度人都是在室外解决卫生问题的,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去寻找公共厕所解决。
印度厕所少的原因和贫穷以及水资源缺乏也有很大关系。印度是一个贫富很悬殊的国家,只有很少数是富人,大多数老百姓都很贫穷,还有很多人住在贫民窟里,建厕所对他们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另外印度的水资源也比较匮乏,不少地方的生活用水还必须在指定的时间政府才会供给,更不用说用在公共厕所上的水了。
印度女性受伤最大其实印度缺乏厕所这种状况,受害最大的是印度女性,她们在生活中极不方便。而且印度针对女性的犯罪率非常高,她们为了到室外方便经常要拉帮结伴、担惊受怕。
② 印度人口那么多,是怎么解决光棍问题的
众所周知,印度女性在她们国家的地位非常低,而且她们结婚时还要付很多嫁妆,所以印度人不想要女儿。所以印度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女性比男性少4000万。 如果男女比例如此不同,印度男人光棍的问题解决就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其实他们还是有很多办法来解决光棍的,我知道的就有三种。
交换婚姻也是印度婚姻的方式之一,也就是在自己的亲戚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女人,然后彼此之间交换,然后再结婚。 这是印度婚姻的解决方案。 也许印度有太多的男人,所以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导致社会也很混乱和动荡!
③ 中印边界问题,最理想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其实这个就是敌不动我不动的原则更好吧。
其实我个人觉得还是说敌不动我不动原则更好吧,因为谁都不想去破坏现在的和平状态,不是说谁能不能打过谁的问题,而是战争造成的不仅仅是证据的动荡,经济的倒退,还有就是人民的安全状态吧。
所以说保持中立,然后把所有的原则,退步还有让步都说好,接着就是看印度怎么选择的。
因为我们国家现在主要还是发展经济的,谁没事都不想好好的不发展,非要去打仗玩的啊。
其实看看国内每年出去的维和部队,和平没有战争才是最主要的。
④ 印度是怎么解决光棍问题的
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人口增长率连年攀升,甚至赶超中国。如此可怕的人口增长率将带来一个问题。男女比例参差不齐导致单身人数众多。根据政府的估计,如果印度人口继续这样增长,印度将很快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是一个男女观念很强的国家。男尊女卑的意识比我们封建时代还要强烈。此外,大多数人不愿意生女儿,因为他们的女儿结婚时是昂贵的嫁妆。因此,印度男孩的出生率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峰值,导致印度社会出现了男性多女性少的现象。
⑤ 男女比例失衡的人口大国印度,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印度6岁以下男女儿童比例为1000比914,这是自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出现的最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衡状况。
而在孟买所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相对富裕,地方政府出台了现金激励的政策:女婴一出生,就能在自己名下的账户里收到5000卢比(约合1000元人民币)的奖励;如果她能顺利完成学业、在18岁后结婚的话,就可以拿到这笔钱。
⑥ 印度火车上内急,印度人都是怎么解决的呢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大多数印度人上火车之前都会随身携带1个塑料袋和1个塑料瓶子:其中塑料袋为大便准备,而瓶子为小便准备,这是他们解决车上内急的妙招。除此之外,印度人也还有其他神操作,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在感慨之余,也庆幸祖国足够强大,为我们解决了别的国家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应当感到幸福和自豪。
⑦ 泰戈尔指出,印度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什么
泰戈尔指出:至于印度,它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与西方不同。欧洲的文明自然具有政治侵略和商业侵略的性质,因为那里有种族团结、自然资源不足,又不得不对付强大的、具有掠夺性的邻国。他们把自己完善地组织起来,并且对别人采取敌视的戒备态度,以此作为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
⑧ 印度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到1988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访华,按照当今的说法,算是“破冰之旅”了。过去印度总把边界问题和两国关系捆绑在一起,边界问题没有解决,两国关系也发展不了。拉吉夫.甘地提出了一个新思路,他说,中国不是说要互利互让嘛,那我们也要互相调整,应把边界问题和两国关系分开,两条腿走路,并行不悖。这个思路就和中方吻合了。于是,成立了联合工作小组,也是副外长级别的,继续边界问题谈判,一共进行了15轮谈判。 在边界问题上,也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但是在此过程中,双方领导人多次互访,两国关系得到长足发展。1993年,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1996年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控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这两个协定后来执行得很好。即便在1998年印度核试验后,中印关系陷入低谷,边境也没有发生大事。
⑨ 怎样解决印度水旱灾害严重问题
印度的水旱灾害主要是由于印度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受到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决定了印度的气候的极端性。也就是说印度的雨季降雨量太大,而旱季的降雨量则几乎没有。根本性的解决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自然气候不是人力可以轻易改变的。但是并不时没有降低灾害损失的办法。比如说兴修水利设施,如水库,排水渠,灌溉渠等。事实上印度灾害的问题根本上是人的问题,如果一个国家能够把精力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那么灾害即使发生,也不会像现在一样动辄死亡数百甚至上千人。既然你提到了这个问题,那么你就应该对印度的国情有所了解。印度的根本问题是贫富差距太大,而生产力则还很落后,庞大的人口基数则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印度的旱涝灾害中死去的人大部分都是贫民,而只占人口10%左右的富人则几乎不受其影响,这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给你举个例子,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期间经历最多地震的皇帝(可查的地震),然而即使到了现在人们也普遍认为康熙是个好皇帝。而且他所经受的地震虽然都很猛烈,但并没有对社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这就说明,在灾害面前,正确的决策,合理的预防,良好的管理系统都可以很大的减轻灾害对社会的危害。
⑩ 如何解决中印边界问题
中印边界问题,指中国与印度的边界问题,主要包括东段、锡金段、中段和西段。整个中印边界全长1700余公里(因未实际勘测,此数据只是大 东线边界概数据,也有资料说近20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在每一段边界上都有争议地区。在西段,双方争议面积为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赛钦地区,除巴里加斯一处外,其余都控制在中国手中。在中段,双方争议面积约2100平方公里,分为4处,现控制在印度手中。在东段,双方争议面积约90000平方公里,即网上常说的藏南地区,现全部控制在印度手里。在整个中印边境争端中,东西两段是争议重点。
1962年两国因边界争端爆发了一场边界战争。几十年来,虽然中印政府一直在寻找公平、合理解决边界争端的方式方法,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11月29日至30日,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将在北京举行第14次会晤。在会晤之前,印度军方却接连作出不利于两国友好的举动:除在中印边境有争议的“阿鲁纳恰尔邦”(即我国的藏南地区)组建一支5000人侦察兵部队外,22日,印军宣布再向中印边境新增派两个山地师,且公然宣称这两个师是为了“拱卫”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
上一次中印边界问题谈判是2009年在新德里举行的,双方同意继续推进对话的框架。中国与印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边界问题谈判;1993年和1996年分别签署了维护中印两国边境安全与稳定的相关协议;2003年,两国领导人指定边界问题特别代表,进行中印边界划定工作的谈判准备;2005年,中印两国签署了边界划定工作的政治指南。
东线争端及麦克马洪线的由来
中印边境东段争端,是传统习惯线与麦克马洪线之争。传统习惯线在喜马拉雅山南麓,以此线作为边界,约9万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区属于中国;而麦克马洪线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的连接线作为界线,将藏南土地划归印度。
1914年,在中英藏三方参加的解决西藏问题的“(印度)西姆拉会议”上,英方代表亨利•麦克马洪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的连接线作为界线,炮制了一条新的印藏边界线,将中国藏南约 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英属印度。麦克马洪又利诱西藏噶夏的代表,背着中国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划界换文。当时对西藏拥有主权的中国政府并不知道此事,达赖喇嘛和噶夏政权也未给其参加西姆拉会议的代表有划界的授权,后来了解了情况的噶夏政权对麦克马洪画的线不予承认。历届中国中央政府对麦克马洪线也未予承认。所以,这是一条非法的边境线。
西线争端及约翰逊线的由来
西线边境争端主要是新疆阿克赛钦地区归属之争。阿克赛钦是一块被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及阿里高原环绕的盆地,自古以来就是从新疆到达西藏的重要通道,一直属于中国,直到五十年代印度人抗议中国通过阿克赛钦修建新藏公路以前,中国政府并不知道印度对这里有领土要求。
印度的依据是所谓约翰逊线。19世纪60年代,英国测绘军官约翰逊曾到新疆作探险旅行,此人把阿克赛钦视为无主地,因此将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进英印的属地,将中印分界线画在了昆仑山一侧。对于这条约翰逊线,英国政府并未知会清朝政府,历代中国政府包括新中国并不知道此事,更谈不上承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