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巴爆发大规模炮战,具体伤亡如何
印度与巴基斯坦又在克什米尔实控线两侧开战了,从视频上来看,双方都在实控线两侧对对方的阵地互射炮弹,进行炮击,这也使得位于实控线两侧的平民房屋着火,受到严重损毁,平民也仓促逃走,流离失所。炮击结束后,印度宣布这场战争造成了1名警察、3名边防军和6名印度边境平民身亡。与此同时,巴基斯坦方面则表示,也有4名巴基斯坦平民在这场战役中死亡,另人22人受伤。
一.印巴双方是世仇。印巴两国至今已发生多次战争,两国的军事实力上也不相上下,互有胜负,每次战争都对两国的经济带来严重影响,也造成两国军人及平民的死伤,可以说是世仇。而且从目前来看,两国的战争还将持续下去,一时半会不会完结。
中国一直坚持和平、沟通来处理国际争端,因为这些问题不是靠拳头硬就可以解决的。所以还是希望印巴两国能够在平等、公正地基础上,通过沟通来处理克什米尔问题,这才是正确地处理方式。
㈡ 喀喇昆仑战斗外军死亡几人
具印度非官方媒体报道为43人,包含了后来被冻死和由于恶劣医护环境而伤重不治的23人。
印度官方公布为20人,其中三人被当场打死,17人为溃逃过程中摔死。
㈢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谁是侵略者
那片地方原本是西藏的,中国收复西藏后,认为那片领土也是中国的。然而那片领土被英国殖民过,所以印度人认为那片是印度的。
印度这个国家比较奇葩,总是搞不合作,中国建议协商解决,但是印度人认为妥协有损民主自尊心,再加上当时国际上比较认可印度,所以认为中国应该对印度表示尊重。
尼赫鲁把部队一直推进并且拒绝任何形式的谈判,北京抑制抗议,但印度单方面认为中国将会害怕印度而选择撤退。
国内高涨的民粹使得印度人认为200个印度士兵可以打败2000个中国人,而尼赫鲁到过中国,深知中国人和军队的纪律性,但是面对脑子着火的印度舆论也无可奈何,只能不断执行前进策略,并且拒绝谈判。
最后战争爆发,印度人的很多弊端纷纷暴露:师部在指挥作战的时候,晚上居然全都在睡觉,连个哨兵都没有,事后他们说他们睡觉的时候敌人一定也在睡觉。遇到溃退的时候,许多师部不下达撤退命令自己直接逃跑了。
战争的结局是印度被俘4000,是死亡3000,中国死亡700人,无一人被俘。中国撤回原控制线,并坚持以前的领土要求,这在世界上获得了许多国家的认可(在此之前,只要中国外国发生战争,国际上不分青红皂白,一致指责中国。)
印度的国际地位遭受严重打击,印度是个民族自尊心很强的国家,自此以后,印度的军队就一直惧怕中国,也经常以中国为假想敌。
㈣ 印媒称2名印度士兵身亡,事发时正在中印边境修桥,是怎么回事
《印度快报》28日最新消息称,在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有两名印度士兵溺水身亡。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两人死亡系“事故,与该地区目前局势无关”。
报道称,死者是37岁的纳伊克·萨钦·维克拉姆·莫尔(Naik Sachin Vikram More),和23岁的兰斯·纳伊克·塞勒姆·汗(Lance Naik Saleem Khan)。
报道称,这两名溺亡士兵的家属表示,他们被告知,两人是该地区“桥梁建设”任务的一员。印度军方消息人士还称,莫尔死亡的消息是“上周四(25日)被报告的”,而汗的家人则称,他们在上周五(26日)收到死讯。
(4)印度士兵在边境遇袭死亡多少人扩展阅读:
死者家属回应:
“我们被告知(该地区)正在修一座桥梁,塞勒姆是其中一员,”汗的叔叔说,“他当时在一艘船上,但船翻了,他死了。”莫尔的家人说,他们被告知,莫尔当时跳入河中营救另外两名士兵。在设法营救时,莫尔的头撞到了河中的石头,受了重伤。
报道称,莫尔的父亲告诉媒体,最后一次与儿子通话时10天前,“他向我保证他很好,让我不用担心。”此前,据印度媒体22日报道,印度北阿坎德省一处临近中印边境的桥梁被一辆运载着重型机械的卡车压塌,卡车上的两人身受重伤,已被送医。印度媒体还称,这处桥梁位于通往中印边境的达帕-米勒姆路上。
㈤ 1962年中印死多少人
A 1962年中印战争
一、中方战绩
在整个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国军队歼灭印军3个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歼灭印军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
1、击毙: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
2、俘虏: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
3、缴获:
飞机5架、坦克9辆、汽车437辆、88mm加农炮13门、88mm榴弹炮36门、75mm山炮12门、106.7mm迫击炮27门、106mm无后座力炮6门、81mm迫击炮142门、51mm迫击炮144门、轻重机枪631挺、长短枪5,772支、火箭筒112具、枪榴弹发射器(掷弹筒)32具、枪弹4,120,591发、炮弹79,720发、手榴弹16,921枚、地雷14848枚,电台(报话机)520部,炮兵观测仪等其他器材735部(具)。
二、中方损失
1、中国边防部队阵亡722人(其中军官82名、士兵640名),负伤697人(其中军官173名、士兵524名)。
2、消耗:
炮弹22,976发、枪弹701,342发、手榴弹7,080枚、爆破筒64节、炸药2,050kg,喷火油料677L,损坏122mm榴弹炮1门、机枪18挺、长短枪81支、40mm火箭筒2具、电台(步话机)5部、汽车12台。
三、战争背景
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藏南和印度之间的边境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中印边界全长约1710公里,习惯上分为东、中、西三段:
1、东段长约650公里,从中国、印度、缅甸三国交界处至中国、印度、不丹三国交界之处的底宛格里;
2、中段,长约400公里,从西藏普兰县的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至札达县的6795高地;
3、西段长约650公里,从札达县的6795高地至新疆的喀喇昆仑山口。
整个边界从来没有正式划定过,但根据双方历史行政管辖所及,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边界线,东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中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是沿喀喇昆仑山脉。
中印边境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复杂的背景。
英国种下中印边界纠纷的祸根:西藏、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与印度在历史上有着长期的交往和传统友谊,过去中印两国的地图均按照传统习惯线标划边界,两国人民亦遵守这条传统习惯线。只是在英国统治了印度以后,英属印度当局以印度为基地,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中国的西南和西北边疆地区,这才逐步使中印边界发生了分歧。英印政府利用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的状况,对中国西藏和新疆进行侵略扩张活动,从而埋下了争执的种子。
㈥ 中印战争杀死多少印军
中印战争印军死亡人数约为4900多人。
一、详情:
1962年的中印战争死亡人数一共有将近5500多人,其中印军死亡人数约为4900多人。死者中级别最高的是第二十二旅旅长。中方边防部队阵亡了722人,包括82为军官,640名兵士。中印战场是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域,这里不仅人烟稀少,且环境比较的艰苦。基本没什么居住,所以这次战役中平民的伤亡情况能够忽略不计。中国在中印战争中歼灭了敌军三个旅,还重创敌军三个旅。
二、缘由:
中印战争:指的是中国和印度之间的一场战争,战争发生在藏南边境,起因是因为当时解放军进入藏区后,与印度发生了领土问题。达赖逃亡印度寻求庇护,随后中印关系破裂。破裂后,两国关系紧张,产生了一连串的冲突事件,最终印度出兵开始了这场战役。
三、主力:
战场战役的主力部队是陆军,中印双方的海空军都没有参战。
㈦ 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印度伤亡人数是多少
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印度伤亡人数是二十人。
印度军方表示,该冲突造成20名印度军人死亡。2020年6月17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印度外长苏杰生通电话。双方同意公正处理加勒万河谷冲突引发的严重事态。
2021年2月19日据央视军事报道: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
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
(7)印度士兵在边境遇袭死亡多少人扩展阅读:
2020年6月17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同印度外长苏杰生通电话时,再次向印方阐明中方严正立场,要求印方对此开展彻底调查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严惩肇事责任人,严格管束一线部队,立即停止一切挑衅性举动,确保此类事件不得再发生。
并尽快召开第二次军长级会晤,解决现地相关事宜。双方同意公正处理加勒万河谷冲突引发的严重事态,共同遵守双方军长级会晤达成的共识,尽快使现地局势降温,并根据两国迄今达成的协议,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㈧ 三名印军死亡,死亡原因是什么这对军队将产生什么影响
中国与印度在加勒万河谷冲突,双方都有不少的损失。但我认为导致这件事情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印方,希望印方不要把中国的克制当作懦弱,也不要在中国面前骄傲自大。中国本心不想与印度发生冲突,但不是害怕冲突,而且也希望印度不要忘记历史教训,要有明智之举,还要时刻保持清晰的头脑,如果印度执意要在边境地区挑起更大的事端,那么对于印度地区不会有任何的好处,希望印方可以保持自知之明,不要一直挑战中方的底线。
㈨ 印度和巴基斯坦军队在边境地区再次交火伤亡情况如何
1月19日早上,印度和巴基斯坦军队在边境地区再次交火,造成印方至少2人死亡,4人受伤,巴基方伤亡情况暂时不知。
巴基斯坦三军公共关系处称,17日开始的交火由印军挑起,造成巴方2位女性平民死亡,另有包括3名女性在内的5位平民受伤。在交火过后,克什米尔地区学校紧急宣布停课,但没有进行人员疏散。
而就在几天前,印巴军队于15日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附近也发生交火。印军称交火致巴军7死4伤,不过巴基斯坦军方发表声明称,巴基斯坦军队当天正在维护通信线路时,遭到印军重型迫击炮攻击,随后对印军予以回击,有4名巴军在交火中死亡,印方3名士兵死亡另有数人受伤。
事实上,近年来,类似的交火事件在克什米尔地区时有发生。据《印度斯坦时报》早前报道,印度政府发布的数据显示,1990年至2017年3月,印巴克什米尔边界共发生了69820次交火事件,共造成14000名平民,5000名印度安全人员和22000名巴基斯坦武装人员伤亡。
尽管印巴军方2017年11月曾达成一致,同意必须恢复2003年停火协议的“精神”以保护无辜平民,但双方仍然沿实际控制线频繁发生交火。
印度内政部长拉杰纳特·辛格早在去年8月曾表示,印度将在2022年之前解决克什米尔争端。印度总理莫迪也曾表示,不能靠子弹和诅咒,而是要靠“拥抱”来解决克什米尔问题。
而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巴杰瓦也曾表示,巴基斯坦希望同印度建立正常与和平的关系,但“孤掌难鸣”。据了解,巴杰瓦于当地时间10月11日,在巴基斯坦港口城市卡拉奇(Karachi)的一场研讨会上发表讲话称,巴基斯坦边境依然面临着诸多变动因素,因此,希望同印度建立正常良好的双边关系。
㈩ 一九六二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双方伤亡人数
中国边防部队阵亡722人(其中军官82名、士兵640名),负伤697人(其中军官173名、士兵524名)。毙伤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俘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
20世纪50年代,英国殖民侵略印度,英印的扩张政策和旧中国“有边无防”,造成中印边界的领土争端。1951年至1953年间印军侵占“麦克马洪线”南面领土。
1954年起,中印双方开起会谈,数次交涉无果后,1959年的达赖喇嘛丹增嘉措逃往印度受庇护,后来一连串交火冲突更使印度开始进军藏南地区建立军事据点。1962年10月18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召集会议,确定了对印军实施自卫反击作战的决策。
历史影响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是中国边防部队在特殊高原地区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反侵略作战。战区自然环境恶劣,部队机动、指挥、协同不便;交通线长,运输补给困难。中央军委灵活运用军事、政治、外交手段,不仅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也取得了政治外交斗争的主动。
反击作战部队克服高原、严寒、山高、谷深的困难,大胆运用穿插迂回,分割包围战术手段,发扬吃苦耐劳、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胜利地完成了作战任务,保卫了国家领土主权。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