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阿琼坦克外型很像西方的三代坦克 造型也很美观特别像德国的豹2A4和日本的90式 为什么战斗力不强
评估一款坦克的战斗性能有三方面:机动性,火力,防护
1.机动性 阿琼坦克用的是德国的发动机,德国MTU公司的柴油机,功率为809kW(1100马力)。因为订货时没有提出在印度使用的特定条件,造成使用问题。印度试图使发动机生产国产化,但国产发动机根本无法达到陆军要求的1029kW(1400马力)的标准,,这款发动机并不适合在印度那种高温的环境下运行,所以在测试时经常出现发动机过热的问题,大大影响塔克机动性能。并且印度一直希望国产化发动机,但是一直无法实现。
2.。火力 现代坦克的火力标准已经不仅仅是火炮的标准了,还抱过弹药技术,火控技术,火力持续方面,火里方面为:120mm火炮×1门;7.62mm机枪(并列)×1挺;12.7mm机枪(高射)×1挺,可以说火力方面中规中矩,没什么说的,配用由印度火炸药研究院(Explos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stablishment)研制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榴弹、破甲弹、碎甲弹和发烟弹。因为这些炮弹用该院研制的新型高能发射药发射,所以弹丸初速较高,穿甲弹的穿甲性能较好。但这种未和国际接轨的性能评测无法得到认可。注意了,阿琼坦克的底盘是T72的,炮塔是西方化的,就是说一辆T72扛着一个豹式的炮塔,由于苏式坦克和西式坦克的设计观念不一样,因此底盘和炮塔的结合上问题多多,造成工作不顺畅是应该的。控系统由巴拉特电子有限公司(Bharat Electronics Limited)研制,是在该公司为胜利式坦克研制的改进型坦克火控系统基础上发展来的,由昼/夜热像瞄准镜、激光测距仪、弹道计算机及各种传感器组成。看到了吧~~火控方面也比较世界公认的猎歼火控系统差了一个等级。只能栓中等。
3. 防护 印度为“阿琼”坦克专门研制了一种“坎昌”装甲,号称性能直逼英国的“乔巴姆”装甲,但最终也证明只是号称而已。
除外印度陆军对阿琼坦克的评价不高,在样车鉴定报告中指出:“试验结果表明,阿琼坦克在设计和性能方面不能满足用户的验收条件”,“最糟糕的是发现设计阿琼坦克时未考虑安全性、可靠性和易保养性”。报告中提出的主要具体问题是: 印度阿琼主战坦克(1)炮塔和车体设计不适于顺利、安全地操作,例如驾驶员开窗驾驶时,炮塔转动会碰到头部;火炮处于正前方向时,驾驶员无法出入驾驶舱。
(2)火控系统的部件既未做到一体化,又缺乏相互配合。
(3)炮弹装填速度慢得无法接受,例如装待发射弹一发需15s,装非待发射弹的时间更长。
(4)装填炮弹时火炮必须调到一定仰角,否则无法装弹。
(5)高射机枪由装填手在车外操作,操作高射机枪与装炮弹不能同时进行。
(6)炮塔中只有3发待发射弹,陆军要求至少有12发待发射弹。
(7)样车炮塔结构不合理,容易卡弹。
(8)样车重达52~60t,比原计划的45t增加太大,严重影响坦克的机动性并造成铁路运输困难和超过桥梁安全通过标准。
(9)乘员工作环境对发挥乘员最佳效能不利,例如座椅调节量小、坐着不舒服、乘员不易接近操纵设备。
动力缺陷 (10)在的野外测试中,“阿琼”主战坦克上安装的由德国制造的MTU838Ka-501发动机出现了大量的问题。为此,印度方面不得不向德国方面寻求帮助,以解决发动机方面暴露出来的缺陷。
(11)在野外测试中,“阿琼”主战坦克底盘采用的油气悬挂系统中的活塞杆也出现了失灵等故障。同时,“阿琼”主战坦克上的空气过滤器的早期报警装置也出现了故障。
总的来说,印度在研制阿琼坦克时暴露了横多决策,设计上的问题,在选择发动机时居然没有考虑到当地的高温沙漠环境,居然选择了一款不适合沙漠地区使用的发动机。我认为阿琼坦克的性能底下不是由于武器系统决定的,而是由于印度在国防装备的研究上不不健全,不完善,但是又好大贪多,急进造成的。在理论设计阶段,并没有对坦克的性能环境精心全面升入的了解,到后期发现许多细节上的问题,最后败在细节方面。
Ⅱ 印度着名的国产阿琼系列坦克,真正的国产率究竟有多少
阿琼坦克是印度号称自行设计自主生产的一型主战坦克,其如果按照其设计标准,其应该是一型非常强大的三代主站坦克。但是关于阿琼坦克国产率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被印度军方和政府从正面回答,只是说阿琼坦克是印度国内的制造的。但是话说回来,光是自己会组装可不行。笔者查阅了部分资料之后,发现阿琼坦克的国产率其实不是很高,基本上达到了40%左右的水平。之所以笔者这样说,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就是阿琼坦克在设计之初,印度一如既往的犯了好高骛远的毛病,导致设计的指标根本无法依靠国内的力量进行完成。其次就是在发现指标过高之后,印度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买买买。只不过从购买坦克变成了购买零件,自己整合。最后就是一条现代化的坦克之路绝对不是那么好走的,对比我国,从仿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实实往前走。
最后就是一条现代化的坦克之路绝对不是那么好走的,对比我国,从仿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实实往前走。尽管在刚开始的时候,技术落后,导致坦克性能其实并不强大。但是军队却顶住压力,创造出各种作战方法,绞尽脑汁也要打赢。而且从未选择引进国外坦克。正是整整几代军工人的努力和军队的坚定支持,才让我国坦克的研发设计能够问鼎世界之巅。而印度其实恰恰缺乏的就是这两点,国产坦克的研制一旦受到了阻碍,那么军方立刻就开始对外招标。
Ⅲ 印度阿三自主研发的国产光辉战机以及阿琼坦克的性能如何阿三说光辉媲美歼10,阿琼比T90还要先进
印度的国防自主研发能力现在看只能说就是一个大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
LCA是比枭龙还要小的轻型战斗机,跟J10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跟枭龙倒是可以比一下,大概能赶上台湾IDF的性能吧,原本准备自己开发一款卡弗里发动机,不过结果大家都能预见到了,现在试飞用的是美国F404。
LCA基本是西方技术的大集合,发动机是美国的,电子设备主要是法国的,整体设计法俄都有。
阿琼同样,德国发动机,英国火炮,火控法国货,如果阿琼完成了全部开发,性能倒是可以一看,但是阿琼的装甲开发没有完成,德国发动机有高温性能下降严重的问题,法国火控在印度会失灵,用了英国线膛炮,英国碎甲弹在现代坦克面前失去了威力,而且仿制英国乔巴姆复合装甲的坎昌装甲研究失败,现在是用普通锅炉钢做的替代。
所以印度自产武器的性能,只能在宣传册上存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Ⅳ 印度阿琼坦克性能怎样
印度曾经自称"阿琼"坦克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种坦克之一。另外两种是美国的M1A1和法国的勒克莱尔坦克。"阿琼"坦克的设计得到以制造"豹1"和"豹2"坦克而闻名的德国克劳斯·马菲―韦格曼公司的帮助,然而性能上与豹式坦克有着天壤之别。印度为"阿琼"坦克专门研制了一种"坎昌"装甲,号称性能直逼英国的"乔巴姆"装甲。
另外性能存在很多缺陷:
炮塔和车体设计不适于顺利、安全地操作,例如驾驶员开窗驾驶时,炮塔转动会碰到头部;火炮处于正前方向时,驾驶员无法出入驾驶舱。
火控系统的部件既未做到一体化,又缺乏相互配合。
炮弹装填速度慢得无法接受,例如装待发射弹一发需15s,装非待发射弹的时间更长。
装填炮弹时火炮必须调到一定仰角,否则无法装弹。
高射机枪由装填手在车外操作,操作高射机枪与装炮弹不能同时进行。
炮塔中只有3发待发射弹,陆军要求至少有12发待发射弹。
样车炮塔结构不合理,容易卡弹。
样车重达52~60t,比原计划的45t增加太大,严重影响坦克的机动性并造成铁路运输困难和超过桥梁安全通过标准。
乘员工作环境对发挥乘员最佳效能不利,例如座椅调节量小、坐着不舒服、乘员不易接近操纵设备。
动力缺陷
在的野外测试中,"阿琼"主战坦克上安装的由德国制造的MTU838Ka-501发动机出现了大量的问题。为此,印度方面不得不向德国方面寻求帮助,以解决发动机方面暴露出来的缺陷。
在野外测试中,"阿琼"主战坦克底盘采用的油气悬挂系统中的活塞杆也出现了失灵等故障。同时,"阿琼"主战坦克上的空气过滤器的早期报警装置也出现了故障。
Ⅳ ztz-99和印度“阿琼”坦克那个厉害
ztz-99
阿琼根本就没搞出来,最后阿三还是仿制了俄罗斯的T90
就和LAC一样搞了很多年都没搞出来,即使搞出来其作战能力也就和枭龙差不多
Ⅵ 印度耗资207亿美元的阿琼坦克,为何会成为国际笑话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主要部分,在一些领域的发展也逐渐变慢,而其他国家也日益强大,国际局势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全球化发展为各国创造了发展机遇,各国也把握住了发展机会,一些国家也因此在国际上站稳了脚跟,比如印度,在时代的更迭中不断努力,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就,为了谋求进一步发展、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印度也开始重视军事建设,但由于受工业发展的限制,其只能通过购买其他国家的武器,用于自己的军事建设,但这种做法并不是长久之计,要想获得长期发展还是要提高自身的工业水平,所以印度也独立研制过军事武器,比如阿琼坦克就是印度国产的武器。
Ⅶ 印度阿琼主战坦克是怎样的
阿琼主战坦克是印度耗费三十多年,花费数十亿卢比,研制尚未成功仍需努力的一种有可能先进坦克。
1972年,印度陆军提出用新型主战坦克替换正在生产中的胜利式坦克的要求,同年8月,印度战车研究院即开始新型主战坦克方案研究。1973年5月中旬,印度国防部长拉姆斯沃默·文卡塔拉曼在印度议会决定自行研制一种新型主战坦克。
阿琼主战坦克是印度自行研发和制造的第三代(自称)坦克。起初命名为MBT80,后以印度教神话中战神的名字改称为“阿琼”。印度曾经自称“阿琼”坦克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种坦克之一,另外两种是美国的M1A1和法国的勒克莱尔坦克。“阿琼”坦克的设计得到以制造“豹1”和“豹2”坦克而闻名的德国克劳斯·马菲-韦格曼公司的帮助,然而性能上与豹式坦克有着天壤之别。印度为“阿琼”坦克专门研制了一种“坎昌”装甲,号称性能直逼英国的“乔巴姆”装甲,但最终也证明只是号称而已。
印度正式批准研制该坦克的时间是1974年3月,该研制计划同时得到第一次拨款为1.55亿卢比,预研工作自此开始。
该坦克重50号,主要部件例如发动机、传动装置、120毫米线膛火炮及其弹药、先进的装甲和火控系统均要求在印度生产。
直至1984年3月第一辆阿琼式坦克样车制成时,该项计划已支出3亿卢比。1985年3月,对外展出了该样车。到1988年年底,印度拟制造20辆阿琼坦克样车以便对武器、火控系统、发动机及传动装置和悬挂装置等部件进行广泛试验。然而截止1987年年底,才制成10辆样车,其中6辆交给印度陆军试验,其余4辆留在战车研究院供院方试验和改进发展。
该坦克正式研制以来计划一再延期,时过15年仍未完成,原来确定的1990年装备部队的目标至少要推迟到90年代中期。研制经费一再追加,已达29.20亿卢比,是第一次拨款的20倍,其中,对外交流费用为8.936亿卢比,约占总经费的三分之一。仅战车研究院1986年3月以前的开支就达到6.882亿卢比,其中对外交流费为3.286亿卢比。
印度陆军对阿琼坦克的评价不高,在样车鉴定报告中指出:“试验结果表明,阿琼坦克在设计和性能方面不能满足用户的验收条件”,“最糟糕的是发现设计阿琼坦克时未考虑安全性、可靠性和易保养性”。
2008年4月16日,印度国会的防务委员会提交的第29份报告中,引用一名印度军官的话说,“我们进行了冬季测试,这款坦克表现很差,共有4台发动机出现故障”。印度斯坦时报的文章说,“阿琼”坦克正遭受一系列问题的困扰,包括火控系统、悬挂系统,机动性也很糟糕。一度被寄予厚望的“阿琼”坦克,经过30多年的研制仍然没有达到预定的指标,不仅在时间上创造了3代主战坦克研制周期的世界之最,而且性能上甚至不如某些二代主战坦克,足以哂笑大方。
到1991年底,印度陆军参谋长对“阿琼”大为失望,要求中止整个计划。然而已经骑虎难下,印度陆军只好降低了的技术要求。但1995年的试验表明,“阿琼”连降低了的要求也难以满足。印度陆军称“阿琼”为“不适宜上战场”,只能训练时使用。
印度阿琼主战坦克
Ⅷ 大家是怎么看待印度阿琼坦克的
别提“阿琼”了。这坦克折腾了30年了,花掉了30多亿美元,现在才装备部队30来辆。这还是为了向国内民众做个交待而勉勉强强装备的呢。“阿琼”之所以折腾了30多年最后成阿囧,首先是印度的工业技术不过关。印度不具备自行研制生产坦克的能力。第二就是印度人天生喜欢走捷径。印度在研制武器装备的过程中,一遇上瓶颈技术问题,不是集中力量搞攻关,而是看看世界上谁有这个技术,再看能不能将他买回来。这种走捷径的方法看似使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其实是消弱了自己的科研实力。要是印度把这技术学过来,消化掉,那也不错。但他们把这技术买过来却消化不了,没能成为自己的技术。阿琼坦克在设计时,自己搞不定,就请德国帮忙。因为谁都知道德国的坦克世界一流。但德国人擅长的的设计重型坦克,所以,我们看到的阿琼多多少少都有些“豹2”的影子。但坦克一做出来,才发现超重了。原来阿琼的定义是中型坦克,但现在变成了重型坦克,没办法,又只好给它瘦身。更要命的是,印度国防官员好高慕远,说夸张点是对技术指标一日三变。阿琼还没造出来,他又给出新指标了,今天要它怎样,明天又要它怎样,后天又要它怎样……弄得设计师经常改方案。可往往还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不,我们在报道中经常看见研发单位和国防装备单位经常互相指责,一个说对方无能,另一个说对方朝三暮四。
Ⅸ 印度阿琼坦克每辆造价超过800万美元,他为何如此值钱
因为这款坦克的开发周期太长了。
因为印度已决定在五年内开发出国产坦克发动机,根据印度武器装备生产的特点,可以说这将是五年,十五或二十年,价格将翻一番。目前,阿琼的发动机是从德国进口的,变速箱也是从国外进口的,火控系统是从西班牙的公司获得的,火炮控制系统是从德国的FWM公司获得的,履带橡胶垫是一家名为Cloth的公司德国,赛道也一样是进口的。印度制造的坦克炮的性能简直是不合格。当然,印度通常不使用它。总体而言,印度阿琼坦克的单价目前是世界上最高的,并且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没有人能超越它。
Ⅹ 线膛炮比滑膛炮好,那为什么世界上很多主战坦克不装备线膛炮
自坦克问世以来,坦克便成了陆地战场的主宰,其在陆军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被人们誉为“陆战之王”。二战以来,反坦克便成了坦克的首要任务。坦克火炮是坦克的最主要武器,谈及坦克火力,人们首先要说的便是坦克的火炮威力如何。现代主战坦克的火炮主要有两种类型:线膛炮和滑膛炮。
早期的坦克火炮是线膛炮一统天下,各国的主战坦克清一色的装备线膛炮,我国的59、69、80系列坦克都曾采用过线膛炮。到了60年代,苏联首次在其T-62坦克上采用滑膛炮,之后西方国家纷纷效仿、不甘落后,目前世界上的陆军大国的新一代主战坦克基本上都采用了滑膛炮,只有英国的“挑战者”系列和中东的一些小国(进口挑战者)还在使用线膛炮。
现代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的长径比能达到20以上,初速1800米/秒
4、为了使线膛炮也能发射APFSDS,有的国家装备了滑动弹带,使APFSDS可以不旋转。但是这种结构密封性不好,加上膛压上的差距,很难获得象滑膛炮那样的高炮口初速。我国的125滑膛炮的炮扣初速已经接近了1800米/秒,而英国挑战者2上的L30的炮口初速只有1530米/秒。而更高的炮口初速对于现代的APFSDS(动能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线膛炮虽然缺点明显,但是也有它自己的优势:
首先便是线膛炮几乎可以发射现有的所有弹种,而滑膛炮的主要弹种还只有APFSDS和HEAT两种。而线膛炮发射的的榴弹对战场上各种硬性的军事目标有较大的破坏威力,而APFSDS和HEAT的效果却不理想。因此线膛炮在面对战场上多种作战任务时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其次便是线膛炮发射的炮弹在飞行中是高速旋转的,而旋转可以保持轴向的稳定性,而且受气流/风的影响较小,因此弹丸更容易保持方向稳定性,远程攻击时精度更高 -- 这对于破甲弹和榴弹来说尤其有利。而滑膛炮由于是通过尾翼保持稳定性的,因此在远程攻击时精度要比线膛炮差一些。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通过以上的简单介绍我们可以看出线膛炮和滑膛炮各有优、缺点,但是随着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的快速发展,现代主战坦克抗金属射流(破甲弹、反坦克导弹)的能力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成了现代西方主战坦克的最主要弹种,而在发射APFSDS方面滑膛炮要有很多优势。同时坦克火炮属于直射武器、弹道低伸,反坦克作战是其首要任务,而远距离火力压制应该是炮兵的任务,此外现代滑膛炮也可以发射尾翼稳定榴弹,所以线膛炮原有相对于滑膛炮的优势已经不是十分明显了。在各国新一代主战坦克中只有英国、中东国家的挑战者系列坦克和印度的阿琼采用了120mm的线膛炮,其他国家无一例外的采用了滑膛炮,有报道说英国也有计划未来用本国的滑膛炮或德国的L55来替换挑战者2上的L30线膛炮。因此可以说未来用滑膛炮取代线膛炮是大势所趋,滑膛炮毫无疑问代表着坦克火炮的发展方向。
引用自铁血军事论坛:http://bbs.tiexue.net/post_1229194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