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对殖民体系的形成与瓦解的认识
殖民体系形成是因为西方国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寻求更大市场,更多资源!瓦解是因为各殖民地生产力发展,人民压迫极大,迫切希望得到独立,而且西方国家已经忙于对外扩张,军力下降,穷兵黩武,没有控制的实力了!
B. 世界殖民体系是怎样建立的
一、概念:
主要指资本主义国家在形成、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以全世界为活动舞台,通过殖民扩张、商品倾销、原料掠夺、资本输出和对世界的瓜分,使世界市场形成,确立了一个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整体。
二、主要内容:
1.政治体系: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2.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3.殖民体系: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
三、形成过程:
1.开始形成:(16—19世纪初)
14—16初新航路开辟后西葡的殖民扩张和17-18世纪英法荷等国的殖民扩张和争夺,使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开始形成。17—19世纪初,英法美等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
2.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
19世纪中期,由于工业革命的扩展,俄德日意等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对外扩张变本加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沦为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1857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3.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普遍确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模式定型。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帝国主义国家已控制和奴役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具体来看:
1、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
(1)通过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原则。
时间:17~18世纪
地点:西欧、美洲
代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等。
结果: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颁布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文件,特别是法国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虽然没有建立完全的资本主义制度,却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原则。资本主义社会政治体系开始形成。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的统治确立。
时间:19世纪中期
地点:欧洲、亚洲、美洲
代表:革命------1848年革命、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统一------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
结果: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3)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巩固,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模式定型: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政治模式:实行议会民主制的政体,同时实行政党政治,自由竞选和公民自由
经济模式: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以垄断为组织形式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开始形成:(16—18世纪) 新航路开辟后,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扩张。15-18世纪,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此间起决定作用的是新航路的开辟。
(2)初步形成:(19世纪初—19世纪六七十年代)
随着海外市场的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18世纪60年代,央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并扩展到美、法、德、俄、日等许多国家。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其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就证明了世界市场的存在。
(3)最终形成:(19末—20世纪初)
19世纪70年度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已牢牢地取得世界统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再度急剧扩大,迫使生产领域进一步相京城在变革,工业革命进入了新的时期,促使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各国争先恐后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市场,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评价:
(1)世界市场的形成,一方面有利于世界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先进的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和瓦解着各国传统的旧社会经济结构,推动了人类现代化的进程;还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世界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过程中充满着残酷的殖民掠夺和对落后国家的奴役,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3、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
成因:由于资本主义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它要求以全世界为活动舞台,如果它不掠夺世界其他边,就无法发展。资本主义向海外殖民,向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各地的廉价原料,这势必导致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在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过渡后,它不但要求进一步扩大商品市场及原料供应地,而且学要求把过剩资本输往海外,因而推动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扩张,并把这些地区卷入世界经济济的漩涡之中。由于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比较封建的农本的社会有毋庸置疑的优势,它的固有属性能够不断地得到展现。
形成:
(1)早期的殖民侵略
原因:A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 新航路的开辟
国家: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
情况:西班牙主要在美洲和亚洲的菲律宾
葡萄牙主要在非洲和亚洲。
结果:两国对殖民地的掠夺,使殖民地人民陷于灾难之中,给殖民者带来了巨额财富。但这些财富没有在葡、西本国转化为资本,用来发展资本主义工业,而是花在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享乐上。结果葡、西逐渐衰弱下去。从葡、西的海外扩张和掠夺中得到实惠的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壮大起来,同葡、西展开了争夺商业和殖民霸权的斗争。
欧洲的殖民帝国对殖民地进行血腥掠夺,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2)17-18世纪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殖民扩张情况:
英国:16世纪殖民扩张的特点——海盗式的抢劫、贩卖黑人奴隶的交易,同一般的商业活动结合起来。
16世纪末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树立海上霸权,并开始在海外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600年,英国商人组成东印度公司,不久又组成伦敦公司,开始向印度和北美殖民。100余年间,英国在印度控制了许多殖民据点,站稳了脚跟。同时,英国不断在北美建立殖民地。
法国:北美——新法兰西、路易斯安那。印度东海岸。
荷兰:亚洲——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马六甲、锡兰、中国的台湾。
非洲——好望角殖民地
美洲——新尼德兰殖民地
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英荷之间、英法之间。
其实质是争夺国际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输出场所。
结果:殖民主义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对殖民国家来说,它们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运往欧洲化作资本,使欧洲发展起来。对广大的殖民地人民来说,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和拉美的落后。直到今天,它的后遗症还有待彻底消除。
(3)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亚洲一半以上的土地沦为殖民地,其余部分除日本外,都成为半殖民地。非洲除利比里亚和埃塞俄比亚外,在19世纪最后25年被瓜分完毕。拉丁美洲除原来的殖民地外,其他宣布过独立的国家,实际上已成为依附于英、美等国有半殖民地。这样,帝国主义国家已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评价: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世界成为不可分的整体。结果,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着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命脉,对它们进行残酷剥削和掠夺。
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主要途径:
1.殖民扩张
2.商品贸易
3.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五、评价:
(1)世界体系的形成,结束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存在的孤立,闭塞的陈旧的经济体系,结束了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狭隘性,以社会化大工业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使各国、各地区的相互交往较前更为扩大,这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
(2)但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建立在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落后国家的剥削与压迫的基础上的,使东方从属于东方,因而是一种很不公正、很不正常的现象。
C. 英国殖民印度的全过程。
1757年的普拉西之战,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征服印度的第 1次重要战役。R.克莱武利用孟加拉封建主集团的内讧,事先收买孟加拉王公西拉吉-乌德-道拉的军事长官米尔·加法尔。
1757年6月23日,孟加拉军队同公司军队在普拉西决战。由于米尔·加法尔率领的孟加拉主力军按兵不动,使得克莱武指挥的3000名军队在决战中得以打败孟加拉王公的18000名纪律松弛的军队。普拉西战役以后,英国侵占孟加拉,并以它为侵略其他地区的基地。
1763年,孟加拉王公米尔·卡西姆不甘心做英国傀儡,起来反抗殖民者。以后,奥德王公和莫卧儿皇帝沙·阿拉姆二世(1759~1806在位)的抗英联军,于1764年在布克萨尔同英军决战,抗英联军战败。英国殖民者侵占恒河下游辽阔富庶的土地。
18世纪下半期,英国对南印度的迈索尔发动 4次侵略战争。
1767年,英军侵入迈索尔,在昌加马和特里诺马利遇到海德尔·阿里的顽强抵抗。英军一度占领迈索尔的 1/3的领土。海德尔·阿里不仅收复失地,而且挺进到马德拉斯近郊,迫使侵略者求和。
1781年,侵略者在波多诺伏战役中击溃海德尔·阿里的大军。
1782年12月7日,海德尔·阿里病死在军营中。蒂普苏丹继承父业,继续抗英。
1790年,侵略者发动新的战争。蒂普苏丹在抵抗失败后同英国签订和约。
1799年,英军第4次大举入侵迈索尔。蒂普苏丹最后在塞林伽巴丹城下阵亡。英军官兵劫掠城市、洗劫国库。
战争结束后,英殖民者把迈索尔中部地区交给迈索尔前印度王公。其余地区被英国、马拉特、海得拉巴瓜分净尽。
(3)印度殖民体系如何形成扩展阅读:
英国殖民开始于1868年,鼎盛时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都有英国的殖民地。
殖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利,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地区。广义的殖民地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器;
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和保护国,以及委任统治地、托管地,还有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附属地”、“海外省”等。
从殖民地的性质上来说,大致可分为拓殖型殖民地、资源掠夺型殖民地和商业殖民地三种主要类型,这三种殖民地都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顺次出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大多数殖民地获得独立,旧的世界殖民体系也不复存在。
D.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原因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是资本主义扩张的结果。资本主义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它要求以全世界为活动舞台,如果不掠夺便无法发展。
15世纪末16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外扩张,向海外殖民。工业革命使世界联系更加密切,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向外扩张,在世界各地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必然导致各地联系加强。19世纪70年代后,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不仅要求进一步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且要求把过剩的资本输往海外,从而推动了瓜分世界的高潮。
E. 世界殖民体系是在何时正式完成
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资本主义在向外扩张的过程中需要世界各地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不仅要求进一步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材料来源,而且要求向海外输出过剩资本,从而推动了世界分裂的高潮。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地区被西方殖民者所占据,各大帝国主义之间势力范围基本瓜分完成,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正式完成。
二战后,国际局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苏两大国成为当时世界的超级大国,欧洲列强实力被极度削弱,与此同时全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殖民体系的崩溃已然近在眼前,标志性事件是发生于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将殖民势力的浪潮推向高潮,在这一场危机中在美苏强大的政治压力下,英法列强先是取得了军事上胜利,却不得不吐出胜利果实,政治上一败涂地,成为最大的输家,这极大的鼓舞了世界各地的反殖民地运动,也标志着老牌西方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在全世界范围的瓦解。
以上便是,世界殖民体系从萌芽到雏形,再到最终形成,最后又走向崩溃的发展历程!
F. 印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之一吗
我认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之一是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因为资本主义是把亚非拉美作为自己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的,只有控制了这些地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才能形成
G. 世界殖民体系是怎样建立的
形成过程
1、在亚洲,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由于帝国主义在亚洲激烈地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使亚洲各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9世纪末列强把亚洲分割完毕,中国没有逃脱这场噩运。
2、在非洲,15-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相继侵入非洲,此后几百年间给非洲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从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晚期,欧洲冒险家到非洲内地探险达到200次。这些探险为帝国主义最后瓜分非洲铺平了道路。1885年2月帝国主义召开分赃会议,签署柏林会议《总议定书》,标志着瓜分非洲高潮的到来,到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几乎使整个非洲被瓜分完毕。
3、在拉丁美洲独立后,英、美、法、德等资本主义列强纷纷采取经济、政治和军事手段,对拉美各国进行渗透。并展开争夺拉美的角逐,以英美最为激烈。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宣言";1889年又建立"美洲共和国联盟";1898年美西战争揭开美国向拉美全面扩张的序幕。随后,美国交替推行"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的政策,加紧侵略和控制拉美地区。
H.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是什么
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因:
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向海外殖民,向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导致世界各地区联系的加强。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列强加强殖民扩张,不但要求进一步扩大商品市场及原料供应地,而且还要把过剩资本输往海外,从而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世界被瓜分完毕,世界连结成一个整体。
世界殖民体系的评价
首先,体系的形成,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世界贸易的提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的封闭,把世界各地区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次,这个体系的形成,是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对世界各地区、国家的掠夺、奴役分不开的,这种联系的加强意味着西方列强对亚非拉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控制,是一种很不公正的现象,影响了发展。
I. 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世界殖民体系:是指被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国。 1、形成原因: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的结果。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向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必然导致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二是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列强不仅要求扩大各自控制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还要求向海外输出剩余资本,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2、形成过程:从15世纪新航路开辟起,世界资本主义经历了几百年的扩张,到20世纪初,亚洲被分割完毕;19世纪晚期,非洲瓜分完毕;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实际上成了英美等国的附属国。 3、时间与标志: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已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它包括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三个部分。 4、解体:伴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和不断的发展,殖民体系开始解体。二战后,在反法西斯斗争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悟提高,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不断瓦解。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
J.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概念: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政治体系、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三个方面。
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的封闭状态,逐渐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
(1)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前)
通过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原则
时间:17~18世纪
地点:西欧、北美
代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拉美独立运动等。
结果: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颁布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文件(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虽没有建立完整的资本主义制度,但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原则。资本主义社会政治体系开始形成。
(2)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这是资本主义形成世界体系的最重要标志。
时间:19世纪中期。
地点:欧洲、亚洲、美洲
代表:革命——1848年欧洲革命、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
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统一——1870年意大利完成统一、1871年德意志完成统一。
结果: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3)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定型
时间: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形式:资本主义民主议会制度取代封建专制制度;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异常活跃,自由竞选,胜者执政。
代表:英法美————政党政治、公民自由、民主代议制。
德日俄————专制主义、军国主义、君主立宪制。
(1)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前)
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为殖民扩张创造了条件,世界逐渐从分散走向紧密联系的整体
(2)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开始后,资本主义力量壮大起来。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进入自由竟争时期(自由竟争主义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代表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19世纪中期,各国通过革命或改革,工业资产阶级陆续掌握了政权,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逐渐得以实施。此阶段,资本主义列强通过对全世界的侵略扩张为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廉价原料,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亚、非、拉美的侵略冲击了这些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把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卷如资本主义市场,成为其经济附庸,同时传播了新兴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
(3)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定型:
生产关系的调整,垄断组织出现;工业生产发展以科技为先导,科学技术与私人资本密切结合;激烈竞争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
(1)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前)
早期的殖民侵略
原因: 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新航路的开辟
西方各国的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经过争夺,英国在18世纪中期确立了殖民霸权,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欧洲的殖地帝国对殖民地进行血腥掠夺,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2)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
资本主义列强掀起对全球的扩张与争夺,征服大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世界范围内联系密切,东方从属于西方。
(3)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世纪晚期,出现了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高潮,开拓市场,资本输出成为掠夺的主要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市场体系)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控制奴役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形成原因:1. 资本主义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它要求以全世界为活动舞台。向世界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 工业革命的推动,列强要求进一步扩大各自控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进一步加快资本输出的步伐。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部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评价:
(1) 对外扩张,夺取了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原料产地,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其形成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世界贸易总额的提高,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 列强对亚、非、拉美等地的掠夺,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3) 客观上冲击这些地区相对滞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促使那里的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
(1)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与世界经济的发展关系:关系(相互作用):
①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②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加速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加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
说明:经济决定政治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全球一体化形成的原因和表现是什么?二者是何关系?
原因: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
表现:①区域集团化(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
②一体化(国际组织的建立、国际贸易的大幅度增长,把世界各国经济有机地联系起来、生产的国际化程度大大加深,跨国公司遍及世界各地、经济管理制度的国际化等)
关系:对立统一
(3)中国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及中国应采取何种对策
①机遇:A、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局势的缓和,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 B、在多极格局中, 中国对国际战略平衡的影响,已比过去增强,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也得到提高。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合作体系,没有中国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
②挑战:A、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保护主义盛行,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激烈的竞争 B、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制约 C、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一种新的强权政治,施加种种压力,企图迫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
③对策:A、坚持独立自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B、利用有利因素,抵制外来的不利影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尽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世界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