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距今年代多少
古巴比伦,约3900年
古埃及,约5100
古印度,约3700年
古中国,约3000年
❷ 古印度至今又多少年历史,有什么有名的建筑
从哈拉巴文明起算,至少4300年历史,着名建筑如下:
1、泰姬陵(Taj Mahal ),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
2、阿姆利则金庙是印度锡克教的最大一个寺庙,位于印度边境城市阿姆利则市中心,整座金庙的建造共耗费750公斤黄金。这座被誉为“锡克教圣冠上的宝石”的建筑,风格典雅,造型优美,既有伊斯兰教建筑的肃穆庄重,又有印度教建筑的绚丽璀璨。
3、阿旃陀石窟,在绵延550多米的阿旃陀石窟里,大量的雕刻和壁画表现了佛教艺术历史以及古印度人民生活和帝王宫廷生活的画面。1983年,被指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4、莲花庙,又名巴哈伊寺,这座由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的建筑,以其壮观美丽着称,早已成为印度人的骄傲。作为德里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其巧妙设计成为这座寺庙的最大看点,莲花庙以其独特的魅力,多年来,以大海般的胸怀,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慕名而来的游客。
5、琥珀堡位于斋浦尔城郊的一座小山上,是印度古代藩王的都城, 建于1592年。游客可骑大象上山参观。由于城堡建在一座叫琥珀的小山上,故称之为琥珀堡。
6、甘地陵,位于新德里东郊朱木拿河畔,是印度国父“圣雄”甘地的陵墓。陵园呈凹形,在陵园正中,静卧着一座黑色大理石陵墓,它是一个普通的正方形平台的样子,高约1米,长宽约3米。
❸ 古印度建立国家和统一时间
古印度最早的统一的时间是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时期)。
古印度存在于公元前3200年~前1750年间,成熟于公元前2200~前2000年,最为主要的城市有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消逝于公元前1750年左右。阿育王在位时,孔雀帝国正处于最强盛的时期,他统一了除南端以外的整个印度半岛。
(3)古印度存活了多少年扩展阅读:
古印度与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地域范围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印度是一个文化的大熔炉,这个国家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得它包含了从远古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从亚洲到欧洲等多种文化潮流。再加上它是一个由五大民族构成的国家,本身就像一个大大的文化博物馆。印度河流域是文化的中心。古印度虽然是一个多种姓的、历史包袱较沉重的国家,但依然为世界文化留下了独特风格的遗产。
❹ 印度有多少年历史
古印度的文明史大约可以追溯到5500年前,比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文明要早500年左右。而现在的印度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分离后的国家,在1947年独立,历史也就60年左右
❺ 四大文明古国历史都分别是多少年
古巴比伦,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250年。
古埃及,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600年。
古印度,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750年。
中国,中华文明形成时间在公元前1600年,历史悠久,我们的民族是个伟大的富有智慧的民族。
古代史上,中国人民创造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灿若群星的科技、文化成就,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们的文明至今没有消失,依旧活跃在历史长河中。
(5)古印度存活了多少年扩展阅读:
这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都由于外族的入侵而失去了独立,中断了古代文明。
公元前525年古埃及被波斯帝国灭亡;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被赫梯灭亡;古印度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北部遭到外族入侵,近代又长期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我们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传统未曾中断的古国。早在国家形成前,黄帝、尧、舜、禹等就先后活动于黄河流域。
启于公元前21世纪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经商、西周、春秋四个阶段,我国的奴隶制度经历了1600年的独立的延续、发展期,这是别的文明古国所根本无法比拟的。
随着我国奴隶制在公元前476年的结束,我国的历史也就于公元前475年进入了封建社会,这比西欧于476年才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早了一千年。
我国于公元前221年就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而西欧的英法则在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后才开始走上中央集权的民族君主国的道路,比我国晚了1600多年。
❻ 4大文明古国是如何被断代的,为什么会被断
1.古巴比伦文明的兴衰
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曾经诞生过灿烂的古巴比伦文明。这块广袤肥美的平原,由发源于小亚细亚山地的两大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积而成。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在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发展灌溉农业。幼发拉底河高于底格里斯河,人们很容易用幼发拉底河的水灌溉农田,然后灌溉水排入底格里斯河,再流人大海。良好的生态系统带来了发达的农业,农业的发展又带来了繁荣昌盛,在两河流域建立了宏伟的城邦。从公元前500多年开始,巴比伦文明逐渐走向毁灭并被埋藏在沙漠下将近2 000年,变成了历史遗迹。古巴比伦文明的败落曾经是一个秘密,而地理学和生态学专家对此作出了令人信服的破解:古巴比伦文明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灌溉。由于古巴比伦人对森林的破坏,加之地中海的气候因素,致使河道和灌溉沟渠严重淤塞。为此,人们不得不重新开挖新的灌溉渠道,而这些灌溉渠道又重新淤积。如此的恶性循环,使得水越来越难以流人农田。一方面,森林和水系的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沙化;另一方面,古巴比伦人只知道引水灌溉,不懂得如何排水洗田。由于缺少排水系统,致使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下水位不断上升,给这片沃土罩上了一层又厚又白的“盐”外套,使淤泥和土地盐渍化。生态的恶化,终于使古巴比伦葱绿的原野渐渐褪色,高大的神庙和美丽的花园也随着马其顿征服者的重新建都和人们被迫离开家园而坍塌。如今在伊拉克境内的古巴比伦遗址已是满目荒凉。
2.埃及文明的衰亡:
埃及到了二十王朝以后,一系列的奴隶起义导致国力衰竭,开始了跨越5个王朝的第三中间时期(前1070年-前664年),其间的王朝有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和二十五王朝。埃及自第二十六王朝进入古埃及后期,最终在前525年被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所灭,古埃及时代结束了。波斯人在埃及建立了第二十七王朝和第三十一王朝,埃及二十六王朝后裔反抗波斯人成功和内战,建立了短暂的第二十八、二十九和三十王朝。前332年埃及又被亚历山大大帝所统治,亚历山大死后,其部将托勒密一世占领了埃及,建立了托勒密王朝,也被称为法老,但当时的埃及已经是彻底在外族人的统治下了。
3.古印度文明衰落之谜:
通常意义上认为,古印度的文明时代是从公元前1000年后期的吠陀时代开始的。然而新的考古材料证明,整个史前时期直到文明出现的前夕,在古印度都是有人居住的。 19 世纪20 年代,英国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新的远古文明———哈拉帕文明,这个文明曾兴旺发达了几个世纪,后来突然衰落。那么这个古老文明究竟是怎样毁灭的呢? 19世纪早期,印度旁遮普地区的哈拉帕曾出土过许多古物和两枚印章,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922 年,印度考古学家在信德地区的一个古代佛塔下面,发现了被尘土淹没、沉睡了几千年的古城遗址———摩亨佐·达罗,同时也出土了类似的印章和古物。
印度河流域出土的这两座古城的城址,设计复杂,文物多彩,宛如一幅幅迷人的画卷,使人们看到了作为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古代印度高度发展的文化。后来又陆续出土了若干的文化遗址,按考古学界以首次发现的地点命名的习惯,它们又共同被称为“哈拉帕文化”。
哈拉帕文化是早已被人们遗忘了的文化。存世的文献中甚至没有关于它的传说,当然更没有关于那个时代的历史记载了。由于在两河流域遗址发现有印度河流域的的印章,考古学家推测约在公元前2350 年至1770 年间,印度河流域与两河流域之间的人们曾有商业往来。据此大体可以推定, 印度河流域文明即哈拉帕文明存在于约公元前 2300至1750年。
到公元前1750年,却突然衰落,从此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明之光熄灭了。这个古老文明究竟是怎样毁灭的?学者们也有种种不同的推测。
有些学者认为,由于雨量减少,信德地区日益干旱甚至沙漠化,居民不得不移往他方。有些学者认为,哈拉帕文化的衰落是地震、泥石流、旋风等灾变的结果。有些学者认为,由于印度河的改道,原先的河谷沃土变成了沙土,人们被迫离去。
以上推测都把哈拉帕文化的衰亡归因于种种自然灾害,但是自然灾害不足以说明———分布在那么广阔土地上各城市为何一齐衰亡?
有些学者认为, 由于土地的过度耕作、水利设施被忽略或破坏以及长期伐林掘土烧砖, 土壤逐渐恶化, 致使哈拉帕文化趋于没落。有些学者认为, 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的富足, 引来了山地部落的入侵, 结果造成文明的毁灭。
还有学者认为,哈拉帕文化的衰亡是雅利安人侵入的结果。这种学说虽然曾经盛行一时,但是雅利安的侵入在公元前1500 年以后,而现在已经测定哈拉帕文化在此以前就已经衰亡了。因此,哈拉帕文化衰亡的原因仍然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并不规范
许多年来,我国一直流传着“中国和埃及、巴比伦、印度并称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但是,我查阅了一些权威的“世界历史”着作,发现这种说法只在我国流行,并没有得到世界范围的历史学界的公认。
20世纪是人类各文明全面交流、沟通、融汇为一个整体的全球化(地球村)世纪。200多年以来国际考古学、历史学获得惊人的发展,所有国家的历史教科书对于“文明与文化”的基本观点逐步趋于一致。但是,全世界没有一部历史着述采用“中国和埃及、巴比伦、印度并称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
因为这个说法并不规范,缺乏科学论证和史料的根据。
“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从何而来?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文献资料,是在梁启超写于1900年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最初创始“四大文明古国”之说。这首七言长诗写道:
初为据乱次小康,四土先达爰滥觞:
支那印度邈以隔,埃及安息邻相望,
(梁启超自注:侯官严氏考定小亚细亚即汉之安息,今从之。)
(梁启超自注:地球上古文明祖国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
梁启超并不是历史考古学家,他的这首七言长诗只不过抒发一种感想,并没有学术上的确凿根据。所以不足为凭。我们还是考察一下学术界的论点。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长期担任伦敦大学教授。他的12卷本巨着《历史研究》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着作。在《历史研究》一书的开头,汤因比就指出,以往历史研究的一大缺陷,就是把民族国家作为历史研究的一般范围,这大大限制了历史学家的眼界。事实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立地说明自身的历史问题。应该把历史现象放到更大的范围内加以比较和考察,这种更大的范围就是文明。
文明是具有一定时间和空间联系的某一群人,可以同时包括几个同样类型的国家。文明自身又包含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其中文化构成一个文明社会的精髓。
汤因比把6000年的人类历史划分为21个成熟的文明:
埃及、苏美尔、米诺斯、赫梯、巴比伦、古印度、希腊、伊朗、叙利亚、阿拉伯、古中国(商代)、安第斯(南美洲)、玛雅(中美洲)、中国(唐以后)、天竺(兴地)、朝鲜、日本、拜占庭、俄罗斯、墨西哥、育加丹。
另外还有5个中途夭折停滞的文明:玻里尼西亚、爱斯基摩、游牧、斯巴达和奥斯曼。
如果要说“古国”之“国”,那么古代“苏美尔、米诺斯、赫梯、巴比伦、希腊、伊朗、叙利亚”都是不同的“国”,都是比古中国更早(或几乎同时)的“文明古国”,哪里来的“四大”?事实上不能成立。
一般说来,古代文明最早起源于公元前4000—3000年地中海及波斯湾周围地区的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扩展到以色列、希腊群岛(克里特和迈锡尼)、伊朗、叙利亚等地,由考古证明:这些地区的文明都早于中国(已经得到考古证实的是公元前1500年商代文明,而公元前2000年左右夏代的证据尚嫌不足,还没有发现文字和青铜器工具等,有待进一步考古发掘。)
只有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吗?
多年以来,我国还广泛流传一种“所有的文化都中断了,只有中华文明还在延续”的浮夸虚骄的“观点”,这不仅是“戏说”、简直是信口开河的“胡说”,是不懂装懂、妄自尊大的集中表现。
2000年1月12日,中新社报道说:“长途跋涉了两万余里、途经四大文明古国、三大宗教发源地的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摄影车队,昨天在万里长城西端起点的嘉峪关举行了隆重的入关仪式。……余秋雨说,亲眼目睹几个与中华文明一起繁荣,甚至更早成熟的古老文明,都灭亡了,或者衰败了,只有中华文明还在延续,还在生机勃勃地发展,……。”
2003年04月01日余秋雨发表谈话:《深入反思中国文化》。他断言:“我走完全世界的一些文化的发祥地之后,我的反思更多的是考虑中国文化未灭亡的原因,唯一就它没有中断,所有的文化都中断,唯一它没有中断原因何在,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不知道余秋雨对于这个问题想得怎么样啦?
到底“想”出什么名堂没有?
还不过是故弄玄虚的空想、梦想、幻想、狂想?
数年来,余秋雨先生不知厌烦地再三鼓吹:“只有中国文明得以延续,而其它古代文明都中断甚至烟灭了。”他所谓的“千禧之旅”是“补上了中国文化研究很有价值的一个空缺”。
这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是不懂装懂、不学有术的自做多情的编造。
历史考古是严格、严谨、严肃的学问,不是像黄梅戏那样可以随心所欲编造神话而“戏说”的!
余秋雨再三重复的、毫无新意的断言,并不符合事实。他又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而不作更正,以至于以讹传讹、误人子弟。
一些学者、报刊媒体和科研教育机构,长期以来频繁地重复鼓吹“只有中国文明得以延续”的不正确说法,在社会上造成严重的误导,必须加以澄清。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巨着《历史研究》中,有一章对各个文明的考察(第九章)列出了图表。从汤因比的权威性图表可以看出,至少希腊文明和印度文明都一直延续至今,而并非“只有中国文明得以延续,而其它古代文明都中断甚至烟灭了。”
如果说:古埃及、苏美尔、米诺斯、赫梯、巴比伦……等古代文明没有延续到今天,如果说:安第斯(南美洲)、玛雅(中美洲)文明已经灭绝,玻里尼西亚文明、爱斯基摩文明、游牧文明、斯巴达文明和奥斯曼文明等5个文明中途夭折停滞了,那么还说得过去。
但是,实际上希腊文明和印度文明这两大文明,比中国文明更加古老。
考古发掘证明:希腊文明开始于公元前2500年,印度文明开始于公元前2000年,都比古中国文明更早得多。
至今居住在希腊的还是古希腊人的后代,一脉相承使用的还是希腊语,保存和发扬光大了悠久的希腊文明;
至今居住在印度的还是古印度人(达罗俾多和雅里安人)的后代,一脉相承使用的还是印度各语言和方言,保存和发扬光大了悠久的印度文明;
他们何曾“都中断甚至烟灭了”?
余秋雨如此信口雌黄,要是希腊人和印度人(还有伊朗人、叙利亚人等等)一起来质问你余秋雨,那么你何以应答?张口结舌罢了。岂不丢人现眼到家啦?
对于世界文明的初步看法
根据今天我们对于人类文明史的认识,应该承认:过去流行的“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并不规范。
首先,不该说“国”而应该称为“文明地区”——考古研究表明:年代最古老的几个文明地区是:两河流域(苏美尔、亚述等许多国家)、尼罗河流域(古埃及各王朝、各国)、印度河流域,等等。这三大地区,首先出现了文字和青铜器,这是文明的最重要标志。它们可称为“三大最古老的文明地区”。
而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的甲骨文字,年代远远晚于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和两河流域楔形文字。事实表明:夏商文明的年代,比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的(有文字可考)的文明,要晚2000—3000年。但是,这“三大最古老的文明地区”后来由于外族入侵和其他原因而中断了,但是三大最古老文明的成果实际上并没有“湮灭”,它们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和影响,一直保留下来了。例如世界通行的拼音字母、各种工具、建筑格式等,就是从它们那里继承下来的并发扬光大的。
接下来,影响重大深远而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文明地区,是希腊文明(后与犹太以色列的基督教文化融合)、印度文明(印度教、梵文经典等)和中国夏商文明(汉字等),这继起的三大文明,都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
如此“三大最古老的文明地区”和“延续至今的三大文明地区”的新提法,就是我的初步结论。建议由此代替“四大文明古国”的不规范提法。
世界文明史,乃是以考古发掘和史料记载为根据的实事求是的学问。我们中华民族,既不应该妄自菲薄,也不应该妄自尊大。
❼ 四大古国分别有多少年历史
四大文明古国一般用来指代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等四个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但对由于古文明缺乏准确的文献纪录,其具体诞生时间学术界尚有争论。人类今天所拥有的很多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都可以追溯到这些古老文明的贡献。
四大文明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在北半球的两河流域、尼罗河、黄河、长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恒河流域相继产生了世界四大文明.
文明古国在距今7000年-4000年前,相继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进而步入铁器时代。社会制度大多采用奴隶制,国家政权则较晚诞生。古埃及的诺姆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他们利用神话来加强自己的专制主义统治。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并且有闰月。各个文明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印度河、黄河、两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轮制陶,埃及和两河流域都计算了圆周率,巴比伦和中国都发现了勾股定理,印度则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古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文明距今已有6000多年。虽然巴比伦现巳消失,但其影响(尤其宗教方面)却很多流存至今。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实在当之无愧。
巴比伦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达城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以古亚述城为中心,称为西里西亚,或简称亚述;南部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称为巴比伦尼亚,意思为“巴比伦的国土”。巴比伦尼亚又分为两个地区,南部靠近波斯湾口的地区为苏美尔,苏美尔以北地区为阿卡德,两地居民分别被称为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初就是由苏美尔人创造出来的。
古埃及是指从公元前4000多年开始直到公元前332年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而结束,位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作为一个基于灌溉的文明,它是水力帝国的经典范例。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着居民和来自西亚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公元前4000年后半期,逐渐形成了国家,至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为止,共经历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后王朝8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
印度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原来说印度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但根据最新的水下新发现推断,印度的文明史可能会上推到八千到九千年前,这很可能超过埃及。历史上的印度饱受外来势力的侵扰,而且绝大多数侵略者往往是进去了就不想走,比如16世纪末,西方列强向东方扩张,荷兰、葡萄牙、法国、英国都入侵过这个国家。最后是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打败了法国人,独占印度达190年之久。尽管印度遭受过无数次外族入侵,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但印度的文化始终有一条绵绵不断的主线--印度教文化。印度教包括吠陀教、婆罗门教、印度教。印度内部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外来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入,促成了印度文化的多样性。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印度更表现出传统与现代、贫穷与富有、宗教与世俗、落后与先进的巨大反差。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❽ 古印度什么时候灭亡的
公元前187年,古印度灭亡。
8世纪初,阿拉伯人来到古印度,带来了伊斯兰文化,建立了许多伊斯兰国家,印度的伊斯兰教信徒和印度教信徒的纠纷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了。
1526年,突厥人帖木儿的直系后代巴卑尔从中亚进入印度,建立了莫卧儿帝国。1858年,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被授予印度女皇称号,成立了英属印度殖民地,莫卧儿王朝灭亡,英语逐渐成为印度的通用语言。1947年,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别独立。
印度一名(In ),在古代是指南亚次大陆印度地区——印地。印度是地区之名而并不是主权国家之名。因为在历史上,印度不是统一国家,所以没有固定的国名。在英国人把大印度地区殖民地化以前,这个地区的政治状态一直是小邦和部族林立,从来没有被彻底统一而成为同一个国家。
印地,历史上是人种来源极其复杂的混杂地区,有白种人、黄种人(包括蒙古人、汉藏人)以及褐色人和小黑人。
(8)古印度存活了多少年扩展阅读
最早在古印度产生的文明叫做哈拉巴文化,那是古印度的本土文化,在4000多年就已经产生了。不过,大约公元前2300年,这个文明神秘地消失了,至今没有人知道它消失的原因。在接下来的历史中,古印度一直被外族人统治,外来文化也逐渐成为古印度的主流。
公元前1500年左右,一支外来的民族——雅利安人来到了古印度。雅利安人原本是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他们不断向南边迁移,最后从西北部进入了古印度。
这支外来的民族占领了古印度的北部,把古印度的土着居民赶到了南边。这样,古印度就产生了南北的文差异。
雅利安人成为古印度的统治者后,最早的种姓制度便产生了。当时只有雅利安人和土着居民两种等级,后来婆罗门教产生,于是发展成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四种等级的种姓制度。
在婆罗门教的神话传说中,有一个叫原人的神灵,他有一千个头、一千只眼睛和一千只脚。他的心中长出了月亮,眼睛里生出了太阳,他的呼吸中产生了风,他的头顶上生出了天空,他的脚下长出了大地。这位神灵,后来被称作“梵(fàn)天”。
梵天用嘴巴创造了婆罗门,用手创造了刹(chà)帝利,用腿创造了吠(fèi)舍,用脚创造了首陀罗。这位神灵还为四种人规定了不同的职业,婆罗门是宗教祭司,刹帝利是国王军官,吠舍是商人。这三种人都是雅利安人,皮肤比土着居民要白得多,他们认为自己非常高贵。
而土着居民则是最低等的首陀罗,他们是雅利安人的仆人,负责做饭、修建房屋、种庄稼等工作。
❾ 古印度是什么时候灭亡的
公元前187年,古印度灭亡。
灭亡原因:
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代发展到全盛时期。他经过多年征战,使王朝版图扩展到除印度半岛最南端以外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即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这个庞大的帝国是依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因此在阿育王死后不久便陷入分裂。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后一个国王被推翻。此后,印度半岛再也没有统一过。
古印度文明起源
史前印度最重要的文化为印度河流域文化和恒河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是青铜时代的文化,存在于公元前3200年~前1750年间,成熟于公元前2200~前2000年。恒河文化昌盛于公元前1800~前600年间,为印度着名的吠陀时代。
古印度历史发展情况
古代印度的历史特征在于瓦尔纳制的确立及其向种姓制度的转化,部落社会的同化及其向国家的转化,授地制的兴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转化,佛教由盛而衰,以及新婆罗门教的兴起及其向印度教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