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模式的特色体现在什么

印度模式的特色体现在什么

发布时间:2022-07-02 07:44:17

① 印度风格室内设计有什么特点

印度风格室内设计有什么特点
1)、印度风格的华丽基本都是靠软装饰来营造
2)、木材木质较硬,成为了印度风家庭装修的常备风格。
3)、印度风格就像印度宗教一样,可以自如与印度家具搭配、印度家具特色。
4)、包铜和错铜工艺是印度家具的特点。
5)、印度风格善于使用色彩,有主有次,代表了一种氛围,本土特色。
6)、印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装修有艳丽色彩、繁复线条等特点。不过印度家居的绚烂和华丽全靠软装饰来体现,印度家具尺寸普遍不大。
室内装饰设计风格是以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不同的地域特色作依据,通过各种设计元素来营造一种特有的装饰风格,随着设计师根据市场规律总结而提出的轻装修重装饰的理念,风格的体现多在软装上来体现。

② 印度文化各方面都有哪些特色

印度文化为三方面内容即以宗教为中心,佛教文化在印度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和以诗代史三方面
1.以宗教为中心
印度文学、艺术,音乐、舞蹈,雕刻都以宗教为中心,其表现形式和内容也都与宗教有关,连政治法律的制定,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也都是在宗教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为此,世界学术界在研讨印度文化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宗教,宗教融于印度文化之中,无宗教就不成其为印度文化。
在学术界也有人称印度的某些文学作品为纯宗教文学作品。世人熟知的《五卷书》这部闻名全球的寓言故事集,也是宗教人士为后代创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宗教的情感,宣扬的是宗教精神。
印度伟大的民族英雄—圣雄甘地,在领导全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巾,他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也源于印度宗教思想的仁爱主义,他是从印度教的“坚持真理”、“戒杀”和“自制”的信条中衍生了非暴力思想。圣雄甘地坚信非暴力思想的宗教道德力量最终将使本质上热爱主义的英国殖民者改正自己的错误。甘地始终认为,“政治上一旦失去宗教也就失去了灵魂”。他运用宗教学说鼓动人民参加反英运动。这种山宗教思想激发起来的爱国热情,牺牲精神和民族自尊心,其力量是无比巨大的,它迫使英国殖民者不得不放下武器,同意印度独立。
2.佛教文化在印度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我们如果分析研究印度的古、现代戏剧,电影和音乐舞蹈等剧本,不难发现—个规律,即大多以大田圆结尾。而从内容上分析都贯穿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的思想, 其中不时反映出仁爱互助的精神。实际上这是由于受了印度佛教,思想的影响。所以在国内学术界也不乏有人认为印度戏剧、电影,音乐、舞蹈中的六团圆结局是佛教从修养上强调了现实生活中的宗教实践,它不同于基督教仅劝导人们消极地等待死后灵魂升天的悲观主义,而是注重精学勤修。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实际上,佛教这一思想的产生,是在与婆罗门教森严的种姓制度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虽然,婆罗门教不设庙宇,不拜偶像,但是都派生出私人日常生活到国王即位的一套非常繁琐的理论和祭神仪式,婆罗门祭司被称为“人间之神”,是知识的垄断者和人间生活的指导者。他们是人上之人,为第一种姓,其余的则为第二、三、四种姓,种姓的高低决定一个人的生活和在社会上的地位。公元前6世纪,作为国王和武土的第二种姓刹帝利的力量不断强大,第三种姓吠舍也在商业活动中掌握了大量的财富,作为第四种姓的首陀罗和排除在种姓之外的奴隶-贱民,他们都对婆罗门傲慢和不劳而获强烈不满,反对婆罗门维护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佛教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佛祖释迦牟尼反对婆罗门的种性制度,强调梵我不二,苦身修行。主张四姓平等,取消种姓制度,佛教便由此兴盛起来。特别是在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偶导下,佛教发展到了极盛时期。由于佛教的兴盛与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受佛教影响的文化繁荣起来。无沦是在政治、哲学、文学,艺术、雕刻、音乐,舞蹈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都留下了佛教的烙印,即便是卷土重来的印度教(亦称作新婆罗门教),它也或多或少地继承了佛教的宗旨。虽然它恢复了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但是,佛教文化所形成的特点,它已无法改变,只能保持现状或任其发展下去。佛教的哲学,印度教吸收了,佛教的仁爱牺牲精神,因果关系,超脱苦修。乐于施舍,印度教也加以吸取。所以,佛教文化在印度文化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若要研究印度文化,必须重视研究佛教文化对印度文化的贡献和影响。
3.以诗代史
印度文化另一个特点是以诗代少,众所周知,印度人至今尚未写出—部完整的属于全印度人民的历史书,目前印度最权威的历史书是《高级印度史》, 由R·C·与字达、H.C·赖乔杜里和卡利金尔·达塔合着。但是,从全面整体的观念来考这本书,也还不是属于全印度的历史书,况且史料尚缺乏,有不少是以传说和神话为依据的,有些地方也没有经过严格的考证。那么,印度为何写不山一本完整的属于自己的历史书呢?这与古印度人善于以诗代史有关,由于印度独特的气侯和地理环境,古印度人富于幻想,爱作诗,他们往往把古代历史上的大事记和英雄人物加以改编,并与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混在一起,写成一本本长诗加以传颂。天长臼久,致使后人分不消哪是诗哪是史了。印度最为着名的两人史诗《罗摩衍耶》和《摩诃婆罗多》就是以诗代史的代表作。为此, 世界学术界称这两部文学巨着是印度的古代史书。经过学术界多年的考证,《罗摩衍那》产生于印度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诗中描写的人与事都是那时代的人与事。例如,“诗中宣扬的道德教条,已经是封建社会的东西,罗摩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他持以为生的是农业, 而罗波那则代表没落奴隶主,他以吃内为生,进行游牧活动。从民族矛盾来看,罗摩皮肤是黑色的,是原始印度人的代表。而罗波那,虽然名义上是一个罗刹,实际上是一个婆罗门,他是外来雅利安人的代表。整个一部《罗摩衍耶》歌颂的是新兴地卞阶级,而通过一夫一妻制, 强调女子的贞节, 表现了作者对王位继承的纯洁性的关心”。《摩诃婆罗多》这部世界—上最长的诗,实际上是把写古印度王国(相当于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纷争的史实,那个时代正是印度次大陆上林立着为数众多的小王国,大小王国为了称雄一方,你征我战。所以,国内外学者都认为, 《摩诃婆罗多》不是一部单纯的史诗,它反映了古印度很长一个时期内的社会心活和思想面貌。诗里不但有那个时代的人与事的传说,还有印度教的教规和法典, 以及古印度哲学思想流派形成的记载;另外,诗中还有治国之道, 包括政治、法律、道德、风俗等也占了相当大的篇幅。所以,印度学术界亦称《摩诃婆罗多》是古印度的—部网络全书。

③ 印度特色有哪些呢

印度特色有如下:

1、印度手抓饭

手抓饭是印度自古以来的饮食风俗,距今传承了上千年,很多人认为手抓饭不文明,但这只是印度人的传统习惯,就像美国人喜欢用刀叉,中国人习惯用筷子一样。印度手抓饭的主要食材是大米、羊肉、牛肉和胡萝卜,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④ 印度经济结构的特征

印度经济结构不均衡
在“全球经济失衡”成为热门话题的背景下,近年来国内外有颇多人认为内需,特别是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多,这是印度经济相对于中国经济的一大优势。

此说流传之广,以至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2006年12月15日借来华参加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之机到中国社科院演讲时,也不忘向中国听众推销印度模式,要求中国“以印为师”扩大消费:“今天中国的GDP约有一半贡献给了投资和为世界其他国家生产净出口,仅有剩下的一半可用于消费,去年中国的消费仅占GDP的38%,但2004年印度的居民消费占到其GDP的60%。”

印度官方声称,印度拥有3亿中产阶层,这种说法也被中国某些学者用作论据抨击中国经济社会的“缺陷”。

然而,且不提储蓄和投资过去、现在、未来都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发展中国家尤其需要具备较强的积累和投资能力方能赶超发达国家,也不说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经常项目顺差是一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关键要素之一,鉴于印度社会存在的极度绝对贫困和社会不公,印度自夸的内需主导经济增长模式成色几何?究竟能否与中国相比?殊堪质疑。

贫困人口

印度贫困人口比重2000年仍高达28.6%,是中国1998年同一指标(4.6%)的6.2倍,也明显高于泰国、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主要国家及其邻国斯里兰卡,其中乡村贫困人口比重为30.2%,城市贫困人口比重为24.7%。

印度首富、印度最大上市公司信实工业(Reliance Instries)老板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2007年便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14名,以前居住在孟买14层私宅“海风”犹嫌不足,又斥巨资为自己建造173米高私宅“安蒂拉”,总楼层面积超过法国凡尔赛宫,仆人多达600多名。

与此相对应,根据印度住房和城市扶贫部专门负责调查全国城市贫民窟人口的专家委员会调查,2001年印度全国城市贫民窟人口为7526万人,到2011年底预计将达9306万人,10年增加1780万人,其中,首都新德里贫民窟人口将达316万人,比2001年增加85万人;全国金融中心孟买所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贫民窟人口将达1815万人,居全国各邦之首。

绝对贫困和收入分配失衡已经严重损害了印度大众的基本生存条件。2006年,印度全部人口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0%,比世界平均水平(14%)高近一半。而且,越南、尼日尔爾利亚等国虽然贫困人口比重高于印度,但全部人口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印度,充分暴露了印度在收入分配、社会公正和维护国民基本生活方面的缺陷。

由于以下原因,在可预见的未来,印度上述贫困、收入分配不平等和人口营养不良状况难以发生重大改善:其一是印度农村人口占总人口72%,但近年来农业发展缓慢, 2002~2007年农业年均增长率仅有2.5%,2009/2010财年增长率更只有0.2%。

其二是土改不深入彻底,土地占有关系仍然严重不平等,不仅妨碍农村和农业生产发展,更直接严重损害改善收入分配、社会公正和维护国民基本生活。须知每一个大地主必然对应着一批无地农民,而“无地则反”是农业社会的规律。

中产阶层

印度国家应用经济研究理事会是印度中产阶层标准的制定和发布者,其发布的标准是:年均税后收入在3.375万卢比到15万卢比(约合700~3000美元)的家庭即算是中产阶层家庭。按此标准衡量,2001年印度已有6000万个家庭跃升为中产阶层家庭,以一家五口计算,印度目前有中产阶层3亿人。

按2000年汇率折算,人民币1元约合5.6482印度卢比,五口之家年均税后收入5975~26557元便可算中产阶层家庭,换言之,人均税后年收入达到人民币1195元即可算作印度中产阶层家庭。而在2001年同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59.6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2366.4元,若按印度标准衡量,估计中国95%以上的居民都可算作中产阶层了。到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5780.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4760.6元。

测度亚太区域中产阶层的统一标准中影响较大的是亚洲开发银行2010年度《亚太关键指标》(Key Indicators For Asia And Pacific)报告拟定的亚太地区中产阶层(middle class)标准,该报告将亚太区域中产阶层界定为日均消费2~20美元(按2005年购买力平价折算)者。根据该机构计算,2005年中国人口62.68%列入这一群体,印度这一群体仅占总人口的25.05%,与乌兹别克斯坦、老挝、尼泊尔、孟加拉国名列该机构测算的亚太区域21国中中产阶层人口比重最低的五国。

进一步考察按这个标准测算的中产阶层内部构成,中国的构成也优于印度。与中国相比,无论是按照绝对人数、占总人口比重,还是占中产阶层总人数比重衡量,印度中产阶层都是划入中下(日均消费2~4美元)阶层者多,划入“中中”(日均消费4~10美元)和“中上”(日均消费10~20美元)阶层者少。

收入水平过低极大地限制了印度居民的消费能力,使之无法为很大一部分(即使不是绝大部分)现代制造业产品提供足够规模的消费市场。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2006年中国人均住户最终消费支出为651美元,印度为374美元,相当于中国的57%;世界平均为3486美元(2005年数据),低收入国家为279美元,高收入国家为17238美元。

按照亚行测算,就作为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最重要消费者群体的中产阶层而言,2005年中印这两个群体按购买力平价折算的消费额分别为6412.5亿美元和1724.6亿美元。

正是依靠较高的收入和消费能力,中国国内消费需求不仅绝对规模大大高于印度,增长率也很快。

收入分配

从现有统计数据看,中国基尼系数高于印度,2004年中印两国基尼系数分别为0.47和0.37。按国际标准衡量,印度基尼系数落在0.3~0.4的收入分配相对合理区间,中国基尼系数落在超过0.4的收入分配显着失衡区间。2006年,中国基尼系数进一步提高到0.496,2007年略有下降至0.48,仍然处于收入分配显着失衡的高位。

但鉴于印度政府体系从来不以精干高效而着称,现实生活中的众多明显迹象令人不能不怀疑印度收入分配是否果真比中国更公平。

以富豪人数及其资产而论,中国经济总量倍于印度,但中国亿万富豪人数直到2009年才超过印度,亿万富豪群体资产总值2009年仍然少于印度,中国首富资产更只有印度首富的1/5。

《福布斯》富豪榜显示,2009年中国亿万富豪人数从24位增至79位,印度则从27位增至52位;中国富豪榜前100名资产净值由上年的894亿美元增至1700亿美元,印度前100名富豪净资产总和则有2760亿美元,增幅逾50%。中国首富王传福净资产为58亿美元,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净资产则高达320亿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同样多的消费支出,中国消费支出对国内产业的拉动效果要高于印度。

⑤ 印度的特色有哪些

1、语言多样

印度语言多样性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国都无法与之匹敌的,虽说这一说法还存在争议。印度1961年审查时共列出1652种语言,但其中有些只是更多地作为方言使用,还有一些语言自那以后就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了。

2、大城市多

在印度的城市贫民窟,找水可是一项挑战。世界十大城市中,仅印度就占三个,中国也才有两个。据联合国资料显示,印度德里是现今世界上第二大城市聚集区,孟买和加尔各答分别排名第七和第十。如今,德里及其邻近的城市腹地总人口已超过2265万,仅次于东京。

3、人口密集

据专家预测,印度人口总数在本世纪60年代将达到顶峰,并有望于2028年超越中国。联合国数据显示,印度人口或将在未来14年内赶超中国,届时人口总数将达到14.5亿,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对于许多印度人而言,成为世界第一大人口国将是一项值得骄傲的成就,意味着在与中国抗衡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4、选民多

每个选民的手指上都有一个的特殊墨水记号以保证一人一票。印度一直以“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自诩(中国的选民则不能直接选举国家元首),据统计在2009年议会大选中共有4.17037606亿选民参加投票,出席率略低于60%。

5、芒果产量丰富

印度的芒果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印度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芒果生产国,同时也拥有世界最大的芒果消费市场。对于很多人来说,在炎炎夏日里,看到树上颗颗硕大的芒果,实乃使人心旷神怡之事,官方称芒果是印度的国果。

⑥ 世界各国的旅游发展模式有哪些类型

一是旅游资源条件好,靠近主要客源国,但经济单一,以旅游业为主体。二是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地位高,权限较大。三是外国公司在旅游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三、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首先,从旅游学的角度比较。不同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为不同旅游类别发展先后顺序上的差异。
其次,从经济学的角度比较,由市场力量推动的延伸型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是建立在社会经济较高发展水平基础之上的,旅游业的形成和发展是由居民的消费需求推动的。

⑦ 印度文化有一些历史感,印度文化有哪些特色

相信大家对于印度这个国度充满了相当新奇的神秘感,毕竟印度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印度文明也在其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当中续写了灿烂的篇章,所以纵观印度文化的发展历程特点主要是归纳为以下几种。

印度文明的特点之一,最主要还体现了它的多样性,毕竟在历史上的印度长期是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当中,而印度国内也是曾几何时存在着多多少少的政治实体,甚至是印度国内影视拥有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等国家,此外印度的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体现了它的包容性,由于印度国内的不同种族以及不同的宗教群体,他们在历史的演变过程当中相互依存,相互吸收异族文化所带来的精华,最终也形成印度国内独特的文化特色氛围

⑧ 印度的经济类型

印度经济以传统耕种、现代农业、手工业、现代工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

⑨ 谈谈印度成为下一个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经济中心的优势,相比之下,印度有哪些因素值得中国借鉴.

1.优势:印度的发展模式重消费而非投资、重内需而非出口、重服务业而非制造业、重高新技术产业而非劳动密集技术含量低的工业,这种方式使印度经济对全球经济不景气冲击的抵抗力较强,表现出比较强的韧劲和经济平稳增长的长周期性。
印度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比较好。例如,印度国内的储蓄水平只有中国的一半,每年流入印度的境外直接投资大约只有中国的10%,印度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比中国落后大约10至15年, 但印度却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速,而且它有30%至4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自生产力的增长,而不是资本或劳动力的增加。

(一)软件业方面。印度的软件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名列前茅。印度目前拥有巨大的软件人才库,有大量的专业人才。产值、出口比重都很大。据麦肯锡的报告预测,到2008年印度的IT服务和后勤工作将会雇佣400万从业人员,成为年出口额达到570亿美元的行业,占印度GDP总额的7%。相比之下,中国的软件业发展的起步较晚,且差距很大。

(二)金融机构方面。印度的金融系统运行比较健全,不良贷款比例较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10.8%。印度的股票市场比较成熟,成为印度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场所。

(三)企业制度方面。印度的私人资本在运作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印度独立后,过去就存在的私营财团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产生了一大批新的私人财团。在印度实行经济改革后,一大批从事信息技术产业、制药工业、食品加工业、服装纺织业、水泥建筑业和旅馆旅游业的私营企业或私人财团迅速发展壮大,并很快进入全球化经营。印度的现代企业制度比较完善,企业的管理水平较高。

(四)人才和教育国际化方面。印度的人才国际交流多于中国。由于印度英语普及,高等教育机构使用的教学语言为英语,印度高校学生能够较顺利地获得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信息。印度大学教育比较重视创新教育,学生创新能力较强。印度某些大学和专业学院已在国际上有较高的知名度。

(五)法律体系方面。印度的法律体系较健全。印度独立后,法律体系逐渐完善,公众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市场经济是法制化的经济,没有完善的法制,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无法实现的。
二、印度模式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中印两国虽面临很多相同的问题和挑战,各自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却既有相同又有不同。正是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的这种“似与不似”的关系构成了它们之间相互比较、相互借鉴的基础。目前印度的经济发展落后于中国,但从它的发展模式中我们仍可以发现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1、大力发展服务业,变过度工业化为适度工业化

中国以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资源、优良的基础设施以及地方政府竞争性的优惠政策,吸引了来自世界的大量的制造资本,成为了世界的制造工厂。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被发达国家禁止的、或者是设置了较高门槛的污染产业转移到了中国。中国的生态环境因此遭到破坏。现在不仅仅是过高的制造业比例,还包括被污染的空气、水源和土地,都显示目前中国的经济已经呈现过度工业化的特征。暂且不管印度以服务业带动的经济增长是不是欠工业化的结果,只看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近年较快的增长速度、以及吸收的就业人数,不能不肯定印度服务业确实发展得非常成功,特别是它的软件产业及信息技术带动的服务外包业,在世界范围内都取得了成功。分析和总结印度在一些服务业领域的成功经验,对于软化我国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例如,印度软件业的快速发展就离不开政府的全力扶持。在软件产业新引入印度之际,政府通过国家投资或者强制进入印度市场的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进行合资,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包括软件和硬件在内的计算机工业体系。而当产业的发展需要规模,国际市场又正在迅速发展之际,印度政府又以各项优惠政策鼓励软件企业的出口。此外,通过立法加大了对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为更多的来自跨国公司的信息技术外包项目流入印度创造条件。印度通讯服务业的发展迅速则与政府开放国内市场有关。私人资本流入原来由国有资本垄断的电讯业,竞争促使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现在印度一些主要电讯服务项目的价格,包括国际话费、英特网接入费用等,都低于中国。这位印度普及和推广信息技术创造了条件。

2、调整外资优惠政策,引导外资流向,为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竞争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成为吸引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近年印度也越来越重视外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虽然两国政府都对FDI提供税收优惠,但印度的税收优惠分类更细、限制更严(包括特定的领域与特定的时限),往往强调的是投资的流向,而不是来源,因而对相同领域内的内资、外资少有区别对待。一直以来印度的外资企业都与印度本土的企业负担着相同的公司所得税率,有时甚至还要高一些。但在中国,FDI承受的实际税率大约只有国内企业税率的一半,而且由于地方政府把引进外资作为一个政治目标来对待,对外资的产业流向不加选择,使得外国资本与民族资本发生直接竞争,并可以利用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挤垮民族资本。这显然与引进外资的本意相违。因此,我们在一定程度可以借鉴印度引导外资流向先进技术及优先发展行业的具体政策。

3、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微观环境

企业所处的微观环境包括很多内容,而对印度来说,它的相对稳健的金融体系、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都值得中国借鉴。占有商业银行总资产四分之三的印度国有银行,呆帐率只有5%,而1992年以后陆续建立的私人银行,它们的呆帐率还要更低一些。随着政府向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开放国内的银行业,竞争促使印度银行的运营成本不断下降、资产回报率逐步上升。印度的证券市场历史悠久,在包括股票发行、交易制度、市场风险管理、信息披露机制、清算制度等几乎所有领域,很长时间以来都一直保持与国际标准接轨。这也是印度能够吸引大量机构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印度的第一部专利法是在1970年出台的,从那时起印度就初步建立起了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以后的三十年随着知识产权概念的不断扩大,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在不断完善。印度软件产业之所以发展迅速以及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将研发中心转至印度都与此有很大的关系。

⑩ 印度风格主要体现在哪

这座建筑中的印度风格,主要体现在耸立于中央穹顶的四周,靠细细的柱子来支撑穹顶的小塔。这些塔在梵语中的意思为“伞”,是印度伊斯兰建筑的特色之一。

阅读全文

与印度模式的特色体现在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的旅游签证啊多少钱 浏览:684
意大利面煮吃怎么做好吃 浏览:540
伊朗花园房价多少钱一平方 浏览:308
地板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166
越南椰子粒怎么吃才好吃 浏览:670
意大利十大瓷砖品牌有哪些 浏览:858
2021中国有多少hiv患者 浏览:882
印度洋海域有哪些未发现的生物 浏览:670
哪些国家使用意大利语言 浏览:499
印度在英国之前是个什么样的 浏览:330
美国为什么打伊朗啊 浏览:952
印尼什么岛比较繁华 浏览:572
龙州有多少条马路通越南 浏览:282
中国有哪些好的神经内科医院 浏览:672
伊朗用的钱叫什么名字 浏览:45
中成药寄英国用什么快递 浏览:460
在越南尿毒症透析一次多少钱 浏览:86
中国多少通信基站 浏览:505
意大利回国直航机票什么时候恢复 浏览:684
英国大帝有多少 浏览: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