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梵天为什么有4个头

印度梵天为什么有4个头

发布时间:2022-06-30 01:30:02

㈠ 印度人为什么崇拜梵天

第一个问题问错了印度教徒对梵天的崇敬程度不高,较崇保护神毗湿奴以及敬畏破坏神湿婆。至于为何尊他为主神根据《往世书》的说法,梵天是自我诞生的,并没有母亲。在宇宙肇始之际,毗湿奴肚脐上的莲花产生了梵天。这也说明了梵天的名字又叫做Nabhija(意味“从肚脐生出来的”)。另一个传说则说梵天是从漂流在水上的一颗金卵中诞生的,因此梵天又叫做Hiranyagarbha(金卵之意)。最后,金卵的剩余部份则扩张成宇宙。由于他是在水中诞生的,因此他又被称为Kanja(意味“在水中诞生的”)。梵天是至高存在“梵”(Brahman)和阴性能量自性(Prakrti)或幻象(Maya)的儿子
梵天的传统形象乃四颗头、四张脸以及四只手臂,口中不断地诵读《吠陀经》。特别在北印度,他常常有着一绺白胡须,代表他几近永恒的存在。不像其它印度教神祇,梵天的手中通常没有任何武器;但他的一只手握有一支汤匙型的令牌,代表着将神圣的奶油滴入自我牺牲的火柴堆。这意味着梵天是自我牺牲的神明。他的一只手拿着一个水壶(有时是装着水的椰子壳),壶中的水代表万物初始,涵盖一切。梵天也拿着一串念珠,是他计算宇宙时间流逝的定时器。此外他也拿着象征神圣的《吠陀经》或与代表纯净的莲花。
有一个神话传说讲到梵天四个头颅的来历。梵天原来有五头,有一次,梵天跟毗湿奴说“他是宇宙的创造者,整个宇宙众生甚至连毗湿奴都要崇拜他”,这话被宇宙的主宰湿婆听见,湿婆大怒,因为湿婆才是宇宙的主宰及宇宙的创造者,湿婆化身恐怖之神,派拉瓦(Bhairava),砍掉了梵天一个头,砍了梵天的头后,湿婆化身“派拉瓦”犯了杀梵罪,梵天被砍头不能离开”派拉瓦“的手,直到杀梵罪被清除为止。印度南方的印度教认为,派拉瓦不是湿婆的本身,是湿婆愤怒的显现而形成的一个神灵。在印度教造像中,梵天通常是婆罗门祭司装束,四面四臂,手持吠陀,坐在莲花上或乘骑天鹅。梵天居住在迷卢山,他创造的辩才天女萨拉斯瓦蒂(Sarasvati)是他的神妃。梵天原来是婆罗门教至尊的主神,但根据佛教经典记载,他与吠陀主神因陀罗(帝释天)等为佛教的护法神。印度教湿婆派认为”梵天“”毗湿奴”都是“湿婆”的化身。创造宇宙时湿婆化身为“梵天”,维护宇宙时“湿婆”化身为“毗湿奴”。 有求必应,梵天是“有求必应”的神灵,只要是他的信众无论是“神、魔、人”,他都会应允他们的愿望,如,魔王“黑冉亚卡西普”(Hiranyakasipu)向梵天祈祷许愿,梵天应允了他的愿望后,重始整个世界都被魔王所统治,最后要由“毗湿奴”化身为“人狮那罗辛哈”击败魔王,把世界拯救回来。 兴许为此,所以印度人对他的崇拜也不高吧。

㈡ 泰国“四面佛”其实不是“佛”,它究竟是什么

在新上映的爱奇艺自制版唐人街探案中,有个案件就是拆穿伪装在梵天四面佛下的灵异事件。其中就有说“四面佛”不是佛,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呢?

中国人对梵天更是所知甚少,中国没印度教徒,以前也就是佛教学者了解些梵天。现在年轻人多半都是拜网络小说才知道梵天的。

㈢ 印度梵天有四张脸,为何说这与他爱上自己女儿有关

梵天神是印度神话中的创造之神,其实印度神话和中国的神话有点相似,在印度的神话中也是认为当时的天地都是一片混沌。起初作为创造之神的梵天神并不是有四张面孔的,他也和正常人一样只有一个面孔,那么为什么梵天神后来会有四张脸,而且还传说这与他爱上自己的女儿有关?

第三,爱上自己的女儿,生出四张面孔。
世间生灵都有了自己的欲望之后,梵天深刻的感到了自己的孤独,正在他的思考之中便诞生了一个女子,这个女子的出现让世间的生灵都黯然失色,就连他自己也沉迷其中。在这个时候调皮的爱神朝着梵天的眉间射了一剑,一时之间梵天的欲望便不能控制,那个女子看到不妙便开始逃亡,而梵天为了追逐便生出了四张面孔,让这个女子无所遁形。由于这个女子是梵天的意念所化,所以也可以称为梵天的女儿。

㈣ 梵天为什么会有四个头

在佛学中,梵天是三大神之首,宇宙的创造者和所有生灵之父;在早期的吠陀中,并没有梵天的存在,及至后吠陀时期的诸多注释性文献中,"梵"的概念始出现,但仅只为一个抽象的概念;这个概念后来开始与生主相混同,最后直到《摩诃婆罗多》中梵天才具有了具体化的神格。在早期的神话中,梵天是自我创造的绝对存在,到了后来,当湿婆和毗湿奴的地位上升后,他又被说成了两神创造职能的分身。虽然梵天名义上是三大神之首,但地位却远远不及其他两个大神,在印度目前只有一座神庙是专门供奉梵天的。
相传在宇宙的间歇时期,毗湿奴沉睡于那罗之海;一旦创造的时刻来临,毗湿奴的肚脐中就会生长出一株莲花;莲花开放则梵天端坐于上。又一说,梵天在世界毁灭后将天地收于一个金卵中,而梵天自己沉睡于其中。待到创世开始,梵天就劈开金卵,则上半为天,下半为地。
宇宙的年代以梵天的标准确立。(详细请看创世、时期和大毁灭)但梵天自己也有寿限,当他活过一百梵天年后(相当于人类的三百一十一兆零四百亿年!),则一切包括梵天本人都将终结。直到再过一百梵天年,新的梵天又会再次出现。
梵天被描述为红肤、白袍、四面、八臂,分别手持吠陀、水罐、念珠、权杖、弓箭、莲花等等,坐于莲花或者天鹅之上。有时他被描绘成一个头戴皇冠的须发皆白的老年人,有时又被描绘为俊美强健的青年,面貌娇好如女子。梵天居于梵界,相传为天界最高之所在。
有关梵天最着名的神话是关于他的四个头的。相传梵天将自己的半身化为一美丽女子莎维德丽,之后立即爱上了她。莎维德丽被梵天的炽热的目光所扰,便四处躲避,不料梵天便立即长出四个头颅,从不同的方向注视她。莎维德丽飞上天空,梵天就在头顶上也长出了一个头。湿婆被梵天的这种行为惹得大为光火,于是砍掉了梵天的一个头。梵天于是报复地诅咒湿婆将永远流浪以苦行赎罪,因为梵天被视为所有婆罗门的首领。
梵天从自己的心中生出了着名的十生主,并且由这些仙人来完成繁衍生灵的任务。其中最着名的有达刹、极裕仙人、婆力古等,而他的孙子迦叶波可以说是真正的众生之夫(详情请参见仙人一节)。梵天从自己的额头上生出湿婆,从自己的怒火中生出死亡,他最小的一个儿子是爱神迦摩。
梵天的妻子是智慧和娑罗室伐底女神。
梵天对于苦行者给以慷慨的馈赠,但是很多的魔鬼也因此得到其庇护而放纵作恶,着名者有罗刹王罗波那和阿修罗王塔拉卡等等。据说正是因此,毗湿奴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下凡化身,而梵天从此不受崇拜。在神话中,梵天一般起到众神的智囊和指导者的作用。

㈤ 古代印度,梵天的外形是什么样的

从外形上,梵天被描绘成红皮肤,穿白袍,有四臂,手持《吠陀》和他的权杖,或一把匙子,或一串念珠,或一张弓,或一个水罐。而他最显着的特征是他的4个头。梵天的坐骑为一只鹅。梵天从他的本体上创造出了一个女伴,他爱上了她。这位美丽又不失文雅的姑娘有许多名字:萨塔鲁帕、莎维德利、萨拉斯瓦蒂、瓦切、伽耶特利和婆罗贺曼尼。她被梵天的炽热目光看得局促不安,便走开躲避他的凝视。但无论她躲到他右边、左边和背后,他都在每个方向长出一个新的头。于是她升上天空,但那里又出现了第五个头注视着她,梵天与这个既是他的女儿又是他的妻子的姑娘结合衍生出人类。

古印度梵天诞生图

㈥ 印度神话里的梵天是谁

作为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创造神梵天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盘古。他是从漂浮在宇宙洪水上的宇宙金卵中孵化出来
各种大梵天像(12张)的。这位盘古在印度的同事,通常被描绘成一个肤色粉红、四头四臂的老人。他身穿白袍,四张脸朝向东南西北,象征四部吠陀经;四臂则分持念珠、盛有恒河水的水罐、权仗、弓箭等物,其中念珠用来记载时间,恒河水用来衍生万物。他平时坐在莲花宝座上,有时也骑天鹅或乘坐由七只天鹅拉的战车出巡。佛教吸收其为护法神,称“大梵天王”。 传说梵天原来有五个头,后来他创造了美丽的智慧女神辩才天,辩才天应算是他的女儿,但梵天却又娶辩才天,有违伦理,故他的一颗头被湿婆给砍掉了。 ( 这则神话属于后吠陀时代的神话,为了确立湿婆的主神地位,梵天五头的概念也只有在这则神话里提到过。其他时代的神话都只提到梵天有四个头。) 从湿婆这种行径,我们也可以看出,梵天虽然是创世大神,但他的地位其实却在另两位大神之下。梵天本来是宇宙精神“梵”的人格化体现,但当他演化为与其他神一样具有了肉体,并高高在上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开始了堕落。他住在天宫,只顾自己享受,不管世间疾苦;只要见到下属的老婆漂亮,就想图谋不轨;还充当黑社会保护伞,很多魔鬼因为得到他的庇护而放纵作恶。种种道德败坏的恶行,令世人疏远了他,全印度只有两座供奉他的庙宇。后来梵天又创造了智慧女神辩才天,却又贪图其美色娶之为妻,更是大违伦理,因此印度教徒愈发鄙视他。公元6世纪后,对梵天的崇拜逐渐衰落,他原先作为万有之神的很多特质,不是转移到湿婆身上就是被赋予给了毗湿奴。 甚至由原先的天地而生变成了从毗湿奴肚脐上的莲花诞生。 但是无论怎么说,梵天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梵天不仅仅是人类的神,他是万物的神,代表的是宇宙意志。所以,他被称为“有求必应佛”。因为不管是魔、神还是人,都是这个宇宙的孩子。(详见详解梵天)不管梵天如何被其它教派的人贬低,不是被湿婆砍掉了头就是被某人诅咒。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在印度传说中一切都起始于梵天的梦境。包括这些神在内。都是在梵天的梦境里才存在。

㈦ 印度神话里的三大主神是哪几个

三大主神指印度神话的三位最高主神:梵天(Brahma)、湿婆神、以及毗湿奴(Vishnu)。

1、梵天是创造之神,是婆罗门教作为宇宙最高本体的梵的人格化。一般而言,梵天有四颗头、四张脸及四只手臂。他的四张脸象征四大皆空,四只手臂象征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也象征心灵(右后方手臂)、智慧(左后方手臂)、自我(右前方手臂)、自信(左前方手臂)。

在东南亚地区,华人普遍称梵天为四面佛,尤其在泰国,四面佛形象的梵天具有保佑人间富贵的功能,因此广受众人爱戴。

2、毗湿奴是保护之神,是惩恶奖善大慈大悲之神.当世界要被恶魔毁灭时,他就以某种化身的形态出来救世.印度古籍或神话传说中常把他描述有四只手,分别拿着轮宝,法螺,仙杖,莲花,他常躺在巨蛇身上,肚脐上长着一朵莲花.他的坐骑是金翅鸟-迦楼罗。

3、湿婆是属性最复杂的神之一,集水火不相容之特性于一身;既是毁灭者又是起死回生者,既是大苦行者又是色欲的象征;既有牧养众生的慈心,又有复仇的凶念。

湿婆是善与恶的毁灭之神,在印度教中被视为最高位的神,主要能力是创造(转化)。佛经中称湿婆为大自在天,住在色界之顶,是三千界之主,其后成为密教护法神大黑天。

虽然湿婆主宰毁灭,印度人相信毁灭带来的再生与创造,因此他在教徒心中深受爱戴。

(7)印度梵天为什么有4个头扩展阅读

印度教为多神信仰,有梵天、毗湿奴、湿婆、因陀罗、阿耆尼、双马童、伐由、俱吠罗、苏利那、楼陀罗、格涅沙、哈奴曼、黑天、辩才天、吉祥天、雪山神女、萨蒂。

其中又以三大主神—创造之神梵天、维护之神毗湿奴、毁灭之神湿婆力量最强。

梵天是创造之神,宇宙之主;湿婆是三只眼的破坏之神(鬼眼王);湿奴是宇宙与生命的守护神。这三大神皆能自由变化,神格十分崇高,在印度诸神只中处于最顶尖的地位。

㈧ 印度神话——关于湿婆、梵天、转轮明王的具体信息

梵文Brahmā的意译,佛教语。色界初禅天之一。按初禅共有三天:大梵天、梵辅天和梵众天。

大梵天是印度神话中世界万物的创造者,他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盘古。印度神话认为,他从金蛋中破壳而出,蛋壳分为两半,变成天和地。他又从自己的心、手、脚中生出十个儿子(也有说七个或二十一个),连妻子文艺女神也是从大拇指上生出来的。大梵天因此被称为“生主”。他的子孙又分别生出天神、凡人、妖魔、禽兽以及宇宙间的万物。

大梵天既是世间万物的创造者,又是魔鬼、灾难的制造者。因为它善恶不分,许多恶魔经常得到他的纵容,为害人世。大梵天长着四个头,面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四个头象征四部吠陀、四个种姓和四个时。他有四只手,分别拿着“吠陀”经典、莲花、匙子和念珠(或钵)。有时拿一个长柄琵琶,坐在莲花宝座上或乘由七只天鹅拉的车子。大梵天还兼管文艺和智慧。 因此又被称为“智慧之神”。

“梵”的意思是“清净”、“离欲”。梵天与毗湿奴、湿婆合为印度教三大主神。据《摩奴法典》和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等所说,宇宙出自飘流于混沌中的梵卵。梵天本是梵卵中的金胎,飘流一年后,以意念力把卵壳破为两半,为天,为地,天地间出现了气体空间,以后是水、火、土、气、以太五要素,再以后是众神、星辰、时间、高山、平原、河流,出现了人、语言、情欲、愤怒、欢乐、忏悔,最后梵天自身也一分为二,一半为男,一半为女,他还创造了一切生物和妖魔。一切秩序都受梵天的控制。梵天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后,有时是释迦的右胁侍,手持白拂尘。他又是色界初禅天之主,称“大梵天王”。大梵天王造像有二臂像和四臂像。前者为一面双臂,手持莲花、拂尘。也有三面双臂像。四臂像则有四面,每面各有三目,手持莲花、澡瓶、拂尘(或鉾)等,还有一手作施无畏印。梵天形像被汉化后,多为中年帝王形象,手持莲花。在水陆画中大梵天王是典型的雍容华贵的中土帝王模样,身后有辅臣簇拥。

梵名Brahma^ 。音译婆罗贺摩、没罗含摩、梵摩。意译清净、离欲。印度思想将万有之根源‘梵’,予以神格化,为婆罗门教、印度教之创造神,与湿婆( S/iva)、毗湿奴(梵Vis!n!u )并称为婆罗门教与印度教之三大神。据摩奴法典所载,梵天出自金胎(梵卵),原有五头,其一头传为湿婆所毁,余四头,具四手,分别持吠陀经典、莲花、匙子,念珠或钵。佛教将其列为色界之初禅天。一般分为三种,即梵众天(梵Brahma -pa^ris!adya )、梵辅天(梵Brahma -purohita )与大梵天(梵Maha^ -brahman ),总称为梵天。其中,大梵天王统御梵众之人民、梵辅之辅弼臣。

又通常所称之梵天大都指大梵天王,又称梵王,名为尸弃(梵S/ikhin )或世主(梵Praja^pati )。印度古传说中,为劫初时从光音天下生,造作万物,佛教中则以之与帝释天同为佛教之护法神。释尊曾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下降此世时,梵王为佛之右胁侍,持白拂;或谓是梵天与摩罗王相合者。大梵天王身长为一由延半,寿命一劫半,其所住之宫殿,称为梵王宫。密教将其列为十二天之一,守护上方。密教之梵天像四面四臂,右手持莲花、数珠,左手执军持,作唵字印,乘七鹅车,戴发髻冠。又供养大梵天之修法,称为梵天供。[大智度论卷十、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八、大日经疏卷五、中论疏卷一末、大唐西域记卷四]

印度教创造之神梵天(Brahma),是奥义书哲学的抽象概念终极实在或宇宙精神“梵”的化身。梵天的前身是吠陀神话的生主。传说梵天是从漂浮在混沌汪洋中的宇宙金卵里孵化出来的,或者是从毗湿奴肚脐里长出的一朵莲花中诞生的,然后他开始创造世界万物。在印度教造像中,梵天通常是婆罗门祭司装束,四面四臂,手持吠陀,坐在莲花上或乘骑天鹅。梵天居住在迷卢山,他创造的辩才天女萨拉斯瓦蒂(Sarasvati)是他的神妃。梵天原来是婆罗门教至尊的主神,但在佛教盛行时期却曾与吠陀主神因陀罗(帝释天)一起屈尊为佛陀的胁侍,而在印度教盛行时期梵天也经常降格为毗湿奴或湿婆的附唐。
湿婆
印度教毁灭之神湿婆(Shiva),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时代的生殖之神“兽主”和吠陀风暴之神鲁陀罗,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呈现各种奇谲怪诞的不同相貌,主要有林伽相、恐怖相、温柔相、超人相、三面相、舞王相、璃伽之主相、半女之主相等变相,林伽(男根)是湿婆的最基本的象征。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毁灭之神,也担当创造的职能,由吠陀时代的天神楼陀罗演变而成。在《梵书》、《奥义书》两大史诗及往世书中都有他的神话。据说他有极大的降魔能力,额上的第三只眼能喷毁灭一切的神火,曾烧毁三座妖三座妖魔城市和引诱他的爱神,得三魔城毁灭者之称。诸神和阿修罗搅乳海时,他吞下能毁灭世界的毒药,颈部被烧成青黑色,得青颈之称。印度教认为“毁灭”有“再生”的含义,故表示生殖能力的男性生器林伽是他创造力的象征,受到性力派和湿婆派教徒的崇拜。湿婆是苦行之神,终年在喜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山修炼苦行,通过最严格的苦行和最彻底的沉思获得最深奥的知识和神奇力量。他还是舞蹈之神,创造刚柔两种舞蹈,被誉为舞王。他是妖魔鬼怪的统帅,妖魔鬼怪都受制于他。妻子是雪山神女,两个儿子是塞犍陀和群山。前者是天兵天将的统帅,后者是侍候湿婆的诸小神之首。他的形象被描绘成5头3眼4手,手中分执三股叉、神螺、水罐、鼓等;身着兽皮衣,浑身涂灰,头上有一弯新月作为装饰,头发盘成犄角形,上有恒河的象征物,传说恒河下凡时曾先落在他的头上,分7路流向大地,颈上绕着一条蛇。坐骑是一头大白牛。他的故事散见于各种文献中。他的教派信徒奉其为最高的神,有地、水、火、风、空、日、月、祭祀8种化身,除毁灭外还可创造。佛教文献称他为大自在天,住色界之顶,为三千界之主。
湿婆的传说】

湿婆还富于自我牺牲精神。当恒河女神从雪山天国降凡之际,湿婆为了避免水势过猛淹没众生,他亲自以头接水,让恒河在他的发绺间流转千年缓冲后再流到人间。

湿婆居住在凯拉萨山(Mount Kalashi,即中国西藏阿里境内的冈仁波钦神山) ,他的乘骑是公牛南迪(Nandi),他的神妃是雪山神女帕尔瓦蒂(Parvati),又叫乌玛(Uma,光明、美丽)。湿婆的配偶起源于印度土着的母神,也像湿婆一样兼具生殖与毁灭双重性格,呈现温柔相与恐怖相等不同的相貌。帕尔瓦蒂或乌玛的形象是娇媚娴淑的妻子。湿婆的配偶的另一种形象杜尔伽(Durza,难近母)则是美艳而嗜杀的复仇女神,曾代表诸神杀死水牛怪魔希沙。还有一种形象迦梨(Kali,黑女神),面目狰狞,酷爱血祭,纯属恐怖的死神。湿婆与帕尔瓦蒂的儿子伽内什(Ganesh)是可爱的象头神,另一个儿子塞建陀(Skanda)则是可怕的战神。
湿婆的形态及象征意义】

所有印度教圣像中最重要最着名的一种,就是这尊与朱罗铜像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伟大的湿婆纳塔罗阇(舞王)即舞蹈之王或舞蹈者之王像。这种像大量创作于朱罗时代,在南印度的制造延续倒12世纪。

在印度教造像中,湿婆通常是瑜伽苦行者打扮,遍身涂灰,缠发椎髻,头戴一弯新月,颈绕一条长蛇,胸饰一申骷髅璎珞,腰间围着一张虎皮,四臂手持三叉戟、斧头、手鼓、棍棒或母鹿。他额头上长着第3只眼睛,可以喷射神火把一切烧成灰烬。传说爱神迦摩在湿婆修苦行时打扰,湿婆第3只眼里喷射的神火把爱神烧得形销骨灭,但爱神并没有死,只不过没有了形体,所以说爱是无形的。

湿婆被表现为跳着创造和毁灭世界的宇宙之舞。他的头发随着他的舞动而狂乱地飘散开来,随着他的上边的右手所持的沙漏装小鼓的节奏而飞动。这种节奏是宇宙(摩耶)的心跳得声音,通过创造之舞的善行而产生。宇宙本身被表现为环绕此神的光环,光环出自雕像底座上摩卡罗的繁殖之口。与这创造的瞬间互补的,是同时发生的宇宙的毁灭,由那些给光环镶边的火焰和持在此神左手中的单独一朵火焰来象征。这朵单独的火焰使一切化为虚无:恰恰与此神右手中的创造之鼓保持平衡。下边的右手表示要抚慰他的信徒,预备赐福先作出令人放心的无畏势。进一步证实赐福的是下边左手的象手势(gaja hasta)。这种“旗子”手势由垂下手指模拟象鼻构成,在此指向真从无知的侏儒背上弹跳而起的左脚。这一象征性的手势使信徒有希望解脱摩耶的苦难,同时右脚以舞蹈的全力踏着侏儒的背脊。侏儒握着一条有毒的眼镜蛇,而同样的毒蛇像一件装饰品佩戴在湿婆赐福的右臂之上。

在许多其他的有意味的细节中,可以看到一个骷髅在此神缠结的发髻的宝冠上。还有一弯新月,象征着湿婆分阶段出没与宇宙,即使隐藏时也一直在那里。在他那夹杂着死者骨灰的发髻中,湿婆承接了从天而降的恒河——一尊恒河女神象的小像立于右边的头发上。她是一尊混合的美人鱼像,上身是女性,下身是摩卡罗。这种象征性是无穷无尽的,对于湿婆教信徒来说这尊圣像是阐释这位跳舞的创造和毁灭之神的无限怜悯和宇宙力量的一种形象化的启示。
三大主神之一——毗湿奴 (Vishnu)

毗湿奴是叙事诗中地位最高的神,掌维护宇宙之权,与湿婆神二分神界权力。毗湿奴和神妃吉祥天住在最高天,乘金翅鸟。通常以‘四臂’握着圆轮、法螺贝、棍棒、弓的形象出现。其性格温和,对信仰虔诚的信徒施予恩惠,而且常化身成各种形象,拯救危难的世界。

毗湿奴的神位

毗湿奴又译遍入天、毗搜纽。印度教保护之神毗湿奴(Vishnu),在吠陀时代原来是吠陀太阳神之一,在印度教时代升格为维持宇宙秩序的主神,成为印度三大神之一。传说毗湿奴躺在大蛇阿南塔盘绕如床的身上沉睡,在宇宙之海上漂浮。每当宇宙循环的周期一“劫”(相当于人间43亿2千万年)之始,毗湿奴一觉醒来,从他的肚脐里长出的一朵莲花中诞生的梵天就开始创造世界,而一劫之末湿婆又毁灭世界。毗湿奴反复沉睡、苏醒,宇宙不断循环、更新。在吠陀神话中的毗湿奴并非有力量的神。但在印度话中,他却在三大主神之一,占着有力的地位,并衍生出无数的神话。

毗湿奴的穿着

在印度教造像中,毗湿奴通常是王者衣冠,肤色绀青,佩戴宝石、圣线和粗大的花环,四臂手持法螺、轮宝、仙仗、莲花、神弓或宝剑(他的武器有时以拟人化的形象出现),坐在莲花上或乘骑金翅鸟伽鲁达。有四只手,分别拿着神螺、神盘、神杵和莲花。他还有一张神弓和一把神剑。他有时坐在莲花上,有时躺在一条千头蛇身上,有时骑在一只大鹏鸟上。他的妻子是天神和阿修罗搅乳海时出现的,名叫吉祥天女。毗湿奴居住在迷卢山顶的天国韦孔塔,吉祥天女拉克希米(Lakshmi)和大地女神昔弥(Bhumi)是他的神妃。毗湿奴下凡救世的故事在印度广为流传,家喻户晓。毗湿奴手持法螺贝,光环、棍棒与莲花,座骑是一只称为加尔达的大鸟。千头的舍沙龙(或称阿南塔龙)将其掩蔽。

毗湿奴的身体特征

毗湿奴他的肚脐上长了一株莲花,梵天(亦为三大主神之一)由此而生,创造新世界。毗湿奴最为显着的特色就是阿哇陀那(权化或称化身)的神话,化身的种类没有一定,但一般都称他以十种化身来救世。有四只手,分别拿着神螺、神盘、神杵和莲花。

毗湿奴的化身

1.灵鱼马特斯亚,洪水泛滥时拖曳"方舟",拯救了人类的始祖摩奴。(一说鱼是大梵天的化身)。

2.神龟库尔马,以龟背支撑曼陀罗山作为搅棒搅拌乳海,使诸神重获不死的甘露。

3.野猪瓦拉哈,与妖魔搏斗了一千年,最后杀死妖魔,从洪水深渊中拯救出沉溺的大地女神昔弥。

4.人狮那罗辛哈,把蔑视毗湿奴的魔王希兰亚卡西普撕成碎片。

5.侏儒瓦摩纳,又叫三步神,向魔王巴利要求三步地方,结果三步跨越天、空、地三界(隐喻太阳早、午、晚跨越宇宙空间)。

6.持斧罗摩,为了维护婆罗门至上的地位而惩治傲慢的刹帝利,先后21次从地球上肃清傲慢的刹帝利,维护婆罗门的统治地位。

7.罗摩,即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主人公,在神猴哈奴曼(曾有人说是孙悟空的原型)协助下,战胜了楞伽岛(斯里兰卡)的十首魔王罗波那,夺回了被魔王劫持的妻子悉达公主。

8.克里希纳,马图拉地区的牧神和英雄,也是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阿周那王子的御者和军师。

9.佛陀,即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陀降格为毗湿奴的化身之一,怂恿妖魔和恶人渺视吠陀、弃绝种姓、否认天神,引导他们自我毁灭。(说明佛教在印度本土已走向衰微,被印度教吸收同化)。

10.白马卡尔基,在世界毁灭前夕,毗湿奴本人将骑着白马持剑而来,重建宇宙秩序。

阅读全文

与印度梵天为什么有4个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历史上有哪些算大一统的王朝 浏览:431
中国平安退险去哪里退 浏览:639
印度哪里产车厘子 浏览:948
印尼死多少人 浏览:42
意大利语您住在哪里怎么说 浏览:693
伊朗冬令是什么 浏览:154
我的世界中国版怎么不能登录 浏览:360
英国怎么买鸡爪 浏览:157
印尼铁木多少钱1吨 浏览:536
带孩子去越南玩什么 浏览:221
伊朗关税怎么收 浏览:642
意大利面酱料怎么保存 浏览:122
印度新闻肺炎一共有多少人 浏览:9
如何在英国注册百度网盘 浏览:483
伊朗派了多少人参加东京奥运会 浏览:38
伊拉克为什么帮助伊朗 浏览:415
印尼kak什么意思 浏览:502
印尼怎么查话费余额 浏览:598
印尼人属于什么宗教信仰 浏览:61
中国落地国籍有哪些国家 浏览: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