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琼州海峡不修建海底隧道
鉴于琼州海峡隧道的长度,采取铁路隧道将是必然方案。原因在于海底隧道一旦超过20公里,内部的通风、抽水、防火、防交通事故都是大问题,特别是通风困难。
若大量汽车自行进入隧道,汽车内燃机吸收燃烧氧气,排出大量废气,将造成隧道内部供氧不足,会造成车辆缺氧熄火、甚至人员呼吸困难。而且天天大量汽车通过,一旦其中少量汽车出现故障抛锚,或者交通事故,那么整条隧道就会被瞬间堵塞。
更可怕是隧道内部出现火灾,若有大量汽车和人员聚集在几十公里长的隧道内,一旦有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琼州海峡的铁路通道
粤海铁路通道,1998年开工建没,总投资45亿元。2003年1月7日粤海铁路通道轮渡开通。通道由湛海线、琼州海峡铁路轮渡、海南西环线“两线一渡”组成,全长345公里,是中国第一条横跨海峡的铁路。
湛海线由广东湛江至海安,全长139公里,设计年货运量1100万吨,通过客车8对,于2002年1月正式通车;琼州海峡铁路轮渡包括跨海火车渡船、粤海铁路北港与南港、海口站、海口南站及部分站线工程。其中火车轮渡的海上航距为22.5公里(跨琼州海峡),可同时载运货车40节(或客车18节)、汽车50辆、旅客1360人,水上航行时间50分钟。
海南西环线铁路全长182.5公里,北连粤海铁路南港,西至昌江叉河车站,与既有叉河至三亚线路接轨。设计年货运量1000万吨,客车9对。
❷ 海底隧道在哪个城市
我国的厦门、青岛胶州、香港、汕头等城市有海底隧道。
具体如下:
一、厦门海底隧道:
1、翔安海底隧道(东通道):
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全长8.695公里,隧道全长6.05公里,隧道洞总长5.9公里,海域段4.2公里,最深处位于海平面下约70米。两个主洞分别宽17.2米,双向六车道。2005年4月30日正式动工,2009年6月13日15时58分,右线贯通,2009年11月5日,全线贯通,2010年4月26日建成通车。
2、海沧海底隧道(第二西通道):
全长7.102公里,其中隧道长6.306公里,海域隧道长度2.8公里,最深处位于海平面下约72.6米,双向六车道。2016年3月28日动工,预计2020年建成通车。
3、第三东通道:
厦门正推进厦门岛至翔安机场的第三东通道前期研究工作,进一步强化本岛与翔安机场的联系。
4、厦门轨道交通2号线、3号线过海铁路隧道,厦漳泉城际轨道交通R3线过海铁路隧道厦漳海底隧道。
二、青岛胶州湾隧道:
胶州湾隧道(又称胶州湾海底隧道)是大陆第二条海底隧道,是国内长度第一、世界排名第三的海底隧道。隧道及其接线工程全长9.47公里,其中隧道长度7.808公里,隧道海域段长度4.095公里,工程概算总投资为70.62亿元。隧道设计基准期为100年,工程于2007年08月正式开工,2011年4月竣工,2011年06月30日正式通车。
三、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由33节沉管对接而成,含28节直线段沉管和5节曲线段沉管,总长5664米,是我国第一条外海沉管隧道,也是世界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深埋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剩余沉管安装预计将于2017年上半年全部完成,实现整条海底隧道全线贯通。
四、汕头苏埃湾海湾隧道:
为进一步完善汕头干线公路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汕头市以超前眼光,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推进苏埃隧道建设。规划建设的苏埃隧道项目路线全长6.8公里,其中北岸接线长0.5公里、隧道长4.95公里、南岸接线长1.35公里,隧道按双向六车道、行车速度为时速60公里、地震基本烈度Ⅷ度一级安全等级设计,工程总投资约38.45亿元。2015年2月2日正式开工。
五、深中大桥海底隧道:
深中大桥按照“东隧西桥”方案,跨海桥隧工程全长22.09公里,采用桥隧组合方案,共设两处通航孔,穿越深圳机场支航道与矾石水道处采用海底沉管隧道,隧道总长6.72公里。项目于2016年12月30日正式开工,在西人工岛施工开始,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预计先完成西人工岛陆域成形;再实现东人工岛工程开工;最后实现主体隧道工程全面开工。
六、大连湾海底隧道:
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全长12.1千米,双向六车道,设计标准为城市快速路。其中海底隧道主线长5.1千米,共需安装大型沉管18节,标准管节长180米,重量约6万吨;光明路延伸主线长7千米,顺接大连湾海底隧道,北至201国道,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桥梁和隧道。
❸ 喜马拉雅山隧道有多长
喜马拉雅山隧道指的是中国和尼泊尔将考虑修筑的一条穿过喜马拉雅山的铁路,从日喀则延伸至两国边境的吉隆,全长540公里。喜马拉雅山大部分是海拔较高的山体,如果想要铁路穿过喜马拉雅山,就只能修建隧道。❹ 海口新端口岛跨海隧道开工了
已开工。
近年来海口大力推进“五网”基础设施建设,除文明东越江通道已开工外,2019年,海口海甸岛及新端口岛的多条越江通道也进入了规划范畴。根据《海口市海甸岛(含美丽沙和海甸溪北岸)控制性详细规划(整理)》、《海口市新端口岛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海甸岛将增加6条跨河越江通道,分别为增加4条通往中心城区的过江隧道,包括海甸五路向西的海口湾跨海隧道、华邑酒店至滨海大道、海甸三西路过海甸溪通往新港、碧海大道过海甸溪通往白龙北的隧道;增加2条跨横沟河联系新端口岛的通道,分别为和平大道向北联系新端口岛的隧道和福安村中部支路通往新端口岛的桥梁。
新端口岛将增加4条隧道跨河越江通道,形成与如意岛、海甸岛、中心城一体化路网格局,加强与中心城和如意岛的联系。其中,通往江东新区的新东隧道及通往文明东片区的新端口隧道正是此次将建设的8个项目中的其中2个。
❺ 印度河下游注入印度洋的入海口是哪个城市
❻ 琼州海峡海底隧道什么时候开建什么时候建成
琼州海峡海底隧道开建时间在2012年;截止2021年7月,琼州海峡海底隧道已经建成;
连接雷州半岛和海南岛,西连北部湾、东接南海北部,是一条公路和铁路两用的跨海通道。琼州海峡东西长约80公里,南北平均宽度29.5公里,最宽处直线距离33.5公里,最窄处直线距离约18公里,通道总投资额超过1500亿元。
1974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国务院副总理万里,组织研究修建琼州海峡海底铁路隧道的问题。“这是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第一次明确提出在琼州海峡修建跨海通道、跨海铁路。”
项目介绍
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中国的三大海峡之一,其东西长约八十公里,南北平均宽度为二十九点五公里,最窄处直线距离约为十八公里。琼州海峡阻碍了海南岛与大陆之间的陆路交通,直接影响了海南经济的发展,建设琼州海峡跨海通道迫在眉睫。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到现在,中国交通部、铁道部、广东省分别对琼州海峡跨海通道进行了项目研究。二零零八年,在国家发改委的指导和协调下,由铁道部、交通运输部、广东省、海南省共同筹划该项目。曾参与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等跨海工程设计的中国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负责该项目前期研究。
❼ 印度河入海口有哪些主要城市
卡拉奇(巴基斯坦最大城市、最大港口)
印度河的最终源头位于西藏;它从Sengge河跟Gar河的汇合开始。然后向西北流过喀喇昆仑山脉以南的喀什米尔,再渐渐弯向南面,从白沙瓦(Peshawar)与拉尔瓦品第(Rawalpindi)之间的山中流出来。在这处的印度河有一座大型堤坝(塔贝拉水坝),形成塔贝拉水库(Tarbela)。它余下往海洋的路径都是在旁遮普(Punjab)及信德(Sind)的平原上,这时水流变慢,河道亦变得纵横交错。它然后流经海德拉巴(Hyderabad),最终在卡拉奇(Karachi)东南的一个大三角洲流出海。
❽ 琼州海峡是建隧道还是建跨海大桥啊什么时候才能建成呢
隧道:难通风,低寿命
之所以桥隧难定,是因其各有短板。
修建隧道最艰难处在于解决通风问题。“隧道中间的通风,其难度与长度成正比。在海峡中间,建通气孔成本很高,而从两边送气,隧道又太长。”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喻国良教授告诉《财经》记者,此前建造崇明岛隧道时,设计师曾提出在长江中间建换气通道——相当于在隧道中开一个天窗,但是要在海上建造一个塔样的东西,必会影响航运。最终,跨上海-崇明岛工程采用了一段隧道、一段桥梁相结合的方式。
此次王梦恕提出,比照英吉利海峡,琼州海峡海底隧道也应建两条单线,即双洞单向铁路方案,以利于隧道施工和运营通风。此前的工程实例也证明,当隧道长度大于15公里时,应采用电力牵引铁路隧道,而不宜采用公路隧道方案,这样可长距离不设通风竖井,同时运营也安全、运营费用低。
“建设海底铁路隧道,可与现有的粤海铁路连接,直接到达三亚,使粤海铁路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王梦恕说。
海底隧道对修建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建设周期长、耗资巨大,特别是需要长时间的工程地质勘察,地质、地形、岩层裂缝、漏水等都要在方案中预先解决。
“以目前世界所拥有的技术而言,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隧道专家王永红对《财经》记者说。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建筑寿命。纯混凝土结构隧道使用寿命为100年,但以现有技术,纯混凝土结构仅在理论上能达到以上寿命,要进入实际工程应用则还需假以时日。按国家规定,加钢结构的隧道使用寿命为50年-60年,这与大桥百年以上的寿命难以匹敌。
而水下隧道不受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全年有稳定畅通的通行能力,且隧道更易规避战争、地震等的破坏——地震的破坏力在地面更明显,地下结构则相对稳定。另外,隧道还具有不影响航运、对生态环境影响小、能避免噪声尘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好处。
但是,隧道修建和日后维护却难于桥梁。
桥梁:稳定性考验
桥梁的发展史远长于隧道,技术相对成熟。拱桥、悬索桥、斜拉桥和梁桥为当今世界四种主要桥型。琼州海峡是重要的通航线路,如果建桥,牵扯到航运、生物保护和气候条件等多方面因素。为满足航运,就需修建1100米跨度、70米高的大桥,工程师们认为,琼州海峡最有可能的桥型为悬索桥,其余三种桥型难以承担如此大的跨度。
悬索桥可以被想象成在空中悬挂的绳子,加一点力,绳子会晃动、下沉。工程师们面对的挑战是控制这种晃动和下沉。
“跨海大桥跨度大,承重后变形很大。一些跨长江的大桥,如果上边开满汽车,会有2米的挠度(即桥梁最大形变)。此外,目前国内有背负铁路轻轨的悬索桥,但如琼州海峡一样的跨度、又背负常规铁路的还没有。”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副主任石雪飞教授说。
货运列车每节车厢重达20吨,对桥梁挠度是个挑战。事实上,悬索桥上迄今还不允许建设常规铁路。就目前已公布的方案看,要建成公路、铁路两用桥,铁路桥梁负载时向下挠度可达3.606米。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桥梁建造技术发展很快,技术、管理水平都有很大提高,现在世界主要的四种桥型在中国都有建造,且均有跨度最大的桥梁,其中跨江、跨海大桥有很多,应该说具备了建造跨琼州海峡大桥的技术力量。”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秘书长张雁对《财经》记者说。
要在琼州海峡上架一座大桥,桥墩的建设和稳定性是最基本的挑战,目前国内大桥桥墩最深的是建在60米-70米的水深中,而琼州海峡最深处超过百米。
对此,喻国良表示,琼州海峡底部泥沙比较粗,可增加桥墩的稳定性。
但如何在百米以上的深水里施工依然是个问题,目前世界工程界虽然也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比如利用海洋钻井平台,可这仅停留在理论上,还没有真正用于建造桥梁,可能会有不可预期的风险。
如真要建成通海大桥,琼州海峡区域每年平均有八级大风(风速51米/秒)11.8天,雾天长达21天-29天,急性龙卷风约五次。在如此恶劣天气下,每年有50天左右,桥梁不能全天候运行。
无论从经济、还是从交通便捷而言,这都是不能轻易忽略的障碍。
更多利弊考量
从理论上,目前所能设想到的工程技术难题都有解决办法,但到底这些技术能否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尚存疑问。毕竟目前国内还没有长达百年的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或者海底隧道。“因此从理论上很难衡量哪个方案更好。”石雪飞说。
国外大工程在修建时,工程师们想的是“百年大计”,美国工程师的理念走得更远——甚至以万年计。他们提出,使用100年后中修,200年后大修,期间利用一些细微的修补措施,以使工程寿命维持更长。
“国内的很多力学指标都不一样,相对较低,设计师的理念往往是只管造,不往更远处想。”王永红说。
设计师们还得考虑经济投入问题:一是工程质量与经济投入直接相关,二是如此巨大的投入是否值得。
琼州海峡两岸之间目前已有火车渡轮,航程12.51海里,单程1小时左右,可在8级风下正常航行。如果建通海工程,单程时间将减为20多分钟。
张雁认为,需将这个跨海工程置入铁路、公路、航空、船运等交通方式综合统筹框架下,再考虑建与不建的问题。
作为当地人,澄迈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姜维高对跨海工程方案在海南接入点的选址,有对本县未来发展的考量,“如果是海口的天尾角,那里交通分流不便,已经够堵塞了。如果跨海工程到澄迈县这边,高速公路很方便。”
在澄迈县的产业中,旅游尚非长项。工程建成之后,县政府预期至少有两个方面影响:人流和物流。人流肯定明显增多,计价车出行方便,可增加消费。人流也将带动餐饮旅馆,增加就业,带来一些新理念等。
就琼州湾的整体交通而言,琼州海峡通道的建设对促进海南内陆的经济发展必有积极意义,“但是从当地的承载能力、软件、硬件等各方面的条件看,海南省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决策和投资应该逐步做到成熟和理性。”张雁说。
❾ 在《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发现的连通地中海和红海的海底隧道确实存在吗
在《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发现的连通地中海和红海的海底隧道现实是不存在的,只能是将其作为科幻小说来看待。
尼摩船长一行人经过海底平原到瓦尼科罗群岛,又穿过了托里斯海峡,陆上呆了几天,到了珊瑚王国;接下来就是印度洋、红海、阿拉伯海底隧道,希腊群岛、地中海48小时,“鹦鹉螺号”继续一路劈波斩浪到达了维哥湾,漫游了亚特兰蒂斯这一沉没的陆地。
(9)印度海口隧道在哪里扩展阅读: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着名科幻小说家儒尔·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刘慈欣称之为“大机器小说”。小说中出现的轮船等大机器,是人类初见科技奇迹时的那种天真的惊喜,这种感觉正是科幻小说滋生和成长的土壤。
跟随凡尔纳的笔触,读者登上“鹦鹉螺号”,在将近十个月的海底旅行中,随着尼摩船长饱览海底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各类生物。航行途中,海底狩猎、参观海底森林、探访海底亚特兰蒂斯废墟……种种非凡经历,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❿ 青岛第二条海底隧道建在哪
初步选址黄岛老城区到青岛环海快线。
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工程,全长约17.9公里,其中隧道长约15.9公里。定位为以客运为主、兼顾中小型货运的跨海通道;主线双向六车道的城市快速路(兼一级公路)。
预计将于2020年底开建,2026年或者2027年建成通车。
2019年11月28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此进行了回应:
按照目前的研究成果,工程西起黄岛端淮河东路,向东沿刘公岛路下方敷设,穿越胶州湾到达青岛侧,在海泊河口附近登陆,主线沿海泊河两岸接地,目前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论证二隧设计方案及建设时序,将择机对外公布建设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