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半岛气候类型是什么
印度半岛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
1、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的冬半年。
2、旱雨季明显,降水集中在雨季,且降水量大。
3、季风显着。
4、盛行热带气旋。与“夏季风”同步,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热带气旋盛行季节。
简介
印度半岛通常6-9月为雨季,10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旱季后期(4-5月)天气酷热,最高气温常高达40℃以上。雨季雨水旺盛,常造成洪灾。
中南半岛通常5-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4或5月为最热月,最高温一般在38-40℃之间。雨季期间多对流雨及台风雨,常电闪雷鸣,暴雨成灾,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❷ 印度主要气候类型丶这种气候的利弊各是什么
印度的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雨、旱两季.
印度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通常6—9月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为雨季;10月—次年5月受来自亚欧大陆的东北季风的影响,为旱季.
利:(夏季风)雨热同期,东部受海上潮湿气流的影响,带来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农业发展
不利:(夏季风)易发生旱涝灾害;(冬季风)产生低温天气,容易发生寒潮
❸ 为什么印度有热带季风气候想知道原因
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最主要,也是最容易想到的是海陆的巨大热力差异。由于印度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底部,也濒临着世界第三大洋——印度洋,且印度处于低纬度地区,虽然大陆与海洋接受了同样的热量,但是由于陆地的比热容远小于海水,因此陆地散热快,海水散热慢。因此夏季陆地将吸收到的大量热量传递给大气,而海洋输送给大气的热量相对较少,因而造成陆地气温高于海面,陆地上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海洋上相对较冷的空气流过来补充,形成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冬季相反,形成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风。
第二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位于印度北部的青藏高原。它对南亚季风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青藏高原地势高,因此冬季相对于其南部的印度来说显得寒冷,是个冷源,产生冷高压,而海面上相对温暖产生了热低压,位于冷高压和热低压之间的印度,受由陆地吹向海洋的吹出来的,受到地转偏向力作用的东北风作用形成东北季风干季。而夏季青藏高原的高耸地形加热了上层的大气,在对流层顶形成一个暖性的青藏高压,而在高原地表及其附近就表现为强大的印度低压,而海面形成了高压,因此印度受由海洋吹向陆地的,以及地转偏向力作用的西南风作用形成西南季风雨季。
再一个就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冬季赤道幅合带位于南半球,印度受幅合带北部的东北风作用,它与由海陆热力差异产生的东北风合并产生东北季风;而夏季幅合带北移至印度附近,从南半球吹来的东南风由于越过赤道、地转偏向力改变而形成的西南风影响印度,这个跨赤道气流与海陆热力差异产生的西南风合并产生西南季风。因此形成了印度的季风气候。由于印度处于低纬度地区,就是冬季平均气温也在20度以上,所以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❹ 急!印度的气候与它的自然带
印度气候绝大多数为热带季风,西北部少数地区为热带沙漠。
楼主先了解清楚,通常情况下热带季风的自然带是热带季雨林,其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一年可分为旱雨两季。但印度半岛却有特殊性,他的气候一年分为凉热雨三季(印度独有)
雨季6-9月,南半球东南季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季风,掠过湿热的印度洋,给本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凉季10-12月,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季风,天气凉爽。
热季3-5月,由于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是印度半岛气温迅速上升
正是由于印度的气候特点特殊,使得它的自然带也变化(水分不足,没有形成热带季雨林的条件),形成热带草原自然带
这种特例很正常,再举个例子。东非高原按理说处于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下沉气流,应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像刚果盆地一样。但由于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低,没有形成热带雨林的条件,于是就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再比如说马达加斯加岛按理说在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下,应形成热带草原气候。但由于其东部受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影响,迎风坡地形抬升,有丰沛降水,再加上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使其东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其西部则是热带草原气候。
世界气候类型按其分布规律好记,但要注意一些特殊的形成,如巴西高原东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澳大利亚东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等,多积累才能学好地理。
❺ 为什么印度大部分都是热带季风气候但是却以热带草原带为主呢
印度半岛热带季风气候又为何是热带草原带?
摘于刘德生主编《世界自然地理》:
印度半岛热带季雨林和热带雨林占有广大面积,其分布与降水量有密切关系,西高止山西侧、东部喜马拉雅山脉的南侧和阿萨姆地区,年降水量2000mm以上,为热带雨林,德干高原大部年降水量为1000--2000mm,树木为了减少热季的蒸发,形成干季落叶,德干高原内部,印度半岛北部,年降水量500--1000mm多为灌木和草原植被,塔尔沙漠及其周围地区雨量很少,为荒漠半荒漠。
中学地理教材将印度全部划为热带季风气候。不说明印度全部地区都是热带季雨林,在有些地区,呈现热带草原气候的某些特点,尤其在高原腹地;在印度西北部,再往北就是荒漠气候,所以还有过渡。草原与季雨林的区别主要在于年降水量的大小。降水多了,就可能发育季雨林;少了,就发育草原;当然,人类的干预也会很有影响。如果地图能细分细化,可能会将印度划出3个甚至更多的气候亚带来。中学很多地图都是概化过的,只能用于分析主流、整体、大部分情况。
众所周知,印度半岛及中南半岛北部的气候类型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影响而形成。但该处的自然带却不是我们平时说的与热带季风气候相对应的热带季雨林带(也可称热带雨林带),而是绝大部分形成了热带草原带。究其原因应该是受地形和山脉阻挡作用的影响。印度半岛南部为德干高原,东西两侧分别是东高止山脉和西高止山脉,而中南半岛东西两侧也有山脉阻挡,所以高原地形及山脉阻挡使其内部降水相对较少,而自然带形成了热带草原带。
德干高原地处低纬,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除东西两侧雨量较丰富外,高原内部高温少雨,缺乏高大茂密的森林,而以灌木和高草为主,呈现出一派热带草原的景观。热季印度各地气温可高达40℃,德干高原可高达49~50℃。年降水量自东至西递增,由1,000毫米以下增至3,000毫米以上。在高原的河谷盆地中,年降水量仅450毫米,成为半干燥的荆棘草原。 原因在于:高原东缘是东高止山脉,西缘是西高止山脉,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水汽的深入影响,在东西两侧降下丰富的地形雨;高原中部有北回归线穿过,受到副高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不易形成云雨而降水。而随着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也会随着变动,因此,此地在夏季时,由于东北信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至此,会带来丰富的降水。
印度气候绝大多数为热带季风,西北部少数地区为热带沙漠。 通常情况下热带季风的自然带是热带季雨林,其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一年可分为旱雨两季。但印度半岛却有特殊性,他的气候一年分为凉热雨三季(印度独有): 雨季6-9月,南半球东南季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季风,掠过湿热的印度洋,给本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凉季10-12月,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季风,天气凉爽。
热季3-5月,由于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是印度半岛气温迅速上升
正是由于印度的气候特点特殊,使得它的自然带也变化(水分不足,没有形成热带季雨林的条件),形成热带草原自然带。
❻ 地理 天气晴朗的气压带是和风带
七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1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是热低压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是冷高压
❼ 印度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的特点是什么
印度位于南亚季风区,其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明显分旱、雨两季:
1、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冬半年。
2、旱雨季明显,降水集中在雨季,且降水量大,这时候主要是从西南方向的印度洋上吹来含有大量水汽的海风。
3、季风显着。旱季时陆地高压散发出来的东北季风汇入海洋上的赤道辐合带。雨季时南半球副高发出来的西南季风汇入塔尔低压。
4、盛行热带气旋。与“夏季风”同步,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热带气旋盛行季节。印度半岛通常6—9月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旱季后期(4—5月)天气酷热,最高气温常高达40℃以上。雨季雨水旺盛,常造成洪灾。
❽ 印度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明显分旱、雨两季:
1、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冬半年。
2、旱雨季明显,降水集中在雨季,且降水量大,这时候主要是从西南方向的印度洋上吹来含有大量水汽的海风。
3、季风显着。旱季时陆地高压散发出来的东北季风汇入海洋上的赤道辐合带。雨季时南半球副高发出来的西南季风汇入塔尔低压。
4、盛行热带气旋。与“夏季风”同步,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热带气旋盛行季节。印度半岛通常6—9月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旱季后期(4—5月)天气酷热,最高气温常高达40℃以上。雨季雨水旺盛,常造成洪灾。
❾ 印度气候类型和特征有哪些
印度的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雨、旱两季。
印度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通常6—9月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为雨季;10月—次年5月受来自亚欧大陆的东北季风的影响,为旱季。
盛行热带气旋。与“夏季风”同步,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热带气旋盛行季节。印度半岛通常6—9月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旱季后期(4—5月)天气酷热,最高气温常高达40℃以上。雨季雨水旺盛,常造成洪灾。
印度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旱季,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向南移动,该地受东北信风和由亚洲内陆地区吹向海洋的并在低纬度地区偏转而形成的东北季风的共同影响的结果。
雨季,因夏季气压带和风带的向北移动,该地受到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来的西南季风和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由海洋吹向陆地季风共同作用的结果。
印度全境炎热,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而印度西部的塔尔沙漠则是热带沙漠气候。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印度
❿ 印度的夏季风和冬季风分别是属于哪个方向的季风(东北还是西南)
印度的夏季风和冬季风分别是属于哪个方向的季风(东北还是西南)
印度的夏季风和冬季风分别是属于哪个方向的季风(东北还是西南)冬季风是东北季风,是由于大陆冷高压底部的东北风形成的;夏季风是西南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西南风和南半球越赤道气流叠加形成的
印度的夏季风和冬季风哪个对印度南部影响大夏季风对印度南部影响比较大,因为冬季从北部来的冬季风,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大大削弱了冬季风的强度,而且印度南部靠近海洋,从海洋吹来富含水分的空气,遇到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地形雨,造就了世界雨极-乞拉朋其。年降雨量是世界第一。
夏季风冬季风分别源于哪里?夏季来源于赤道两侧,冬季来源于地球两极
亚洲南部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分别来自?亚洲南部没有真正的冬季,不能用冬季风和夏季风来说明。
10月到第二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来自亚洲内陆,6到9月盛行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
什么是冬季风和夏季风?冬季风与夏季风是由于大陆和海洋在冬夏两季的气压差所造成的
夏季:海水温度低海面气压高陆地温度高气压低风由海面吹响陆地为夏季风
冬季:海水温度高海面气压高陆地温度低气压高风由陆地吹响海面为冬季风
冬季风是指季风地区冬季由大陆冷高压吹出的风。东亚的冬季风现象最为典型,风力较夏季风强。在北半球的冬季由于西伯利亚高压与阿留申低压的相互作用影响而盛行西北风,即冬季风。
夏季风是指季风地区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陆的盛行风。由于夏季亚洲大陆上为一巨大的热低压控制,海洋上是高气压,气流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南海夏季风是东亚季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标志着冬季环流向夏季环流的转变,也预示着东亚夏季风的来临和中国雨季的开始。[1]它的活动不仅会对亚洲季风系统,而且会对北半球的环流和天气产生重要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成为每年全国/华南“汛期气候趋势会商”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而且随着经济、农业的发展,南海夏季风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
亚洲南部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分别来自哪里亚洲南部的冬季风来自亚欧大陆内部。(原因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亚欧大陆上形成高压,吹来自内陆的东北季风,特点是高温少雨。)
亚洲南部的夏季风是来自印度洋。(原因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影响,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特点是高温多雨。)
冬季风来自西伯利亚夏季风来自印度洋
海南属于什么亚的?东亚?季风是夏季风强还是冬季风强?是夏季风,因为太平洋的水汽会由夏季风带到中国,降水受夏季风的影响.而海南离太平洋最近降水时间最长.
夏季风&冬季风中国的冬季风\夏季风中国位于地球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南部。由于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特别是热力作用的差异,冬季亚洲大陆是冷空气的源地,形成冷高压,冷空气从大陆向四周辐散;夏季陆地加热迅速,形成热低压,暖湿空气从四周海洋吹向低压中心。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的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这一变化就形成了中国的季风气候。
冬季风大陆上的冷高压于9月形成,中心位于蒙古。由此吹出寒冷干燥的西北或东北季风,最先到达中国北方,很快就向南推进到江淮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冬季风随季节变化而逐月加强,1月最强盛,每隔7~10天冷空气爆发南下,至华南地区24小时可降温12~16℃,有时伴有中到大雨。海南岛亦可降温8℃以上。冷空气到达南部沿海一带常有低云形成,并伴有毛毛细雨。冬季风强盛时可吹到澳大利亚北部,亦即冬季风的最南界限。南北半球冷暖空气经常混合于此辐合带或热带辐合带,这时从亚洲大陆吹来的冬季风与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吹来的凉湿气流相遇后形成一条南北向的辐合线,在这些辐合带上降水量较丰沛。冬季风只盛行于低空(3000米以下),中国西南青藏高原海拔平均在4000米以上,因此冷空气很难越过青藏高原,冬季风沿高原东侧及其以东流向中国东部地区。冷空气常随冷锋南下,在北部多大风晴天,至江淮及其以南地区运行缓慢;在云贵高原地区常形成一条静止锋,表现为大范围的阴雨天气。
夏季风4、5月亚洲大陆升温迅速,形成热低压,其中心位于青藏高原西边。而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辐散的暖湿气流从东南沿海地区以东南或西南季风形式深入到北部及河套一带,其气候特点表现为湿热而多雷阵雨。
影响中国的夏季风来自3个源地:第1支源于南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阿拉伯海形成一支低空急流,经过印度半岛影响西南及华南地区;第2支源于澳大利亚北部的东南信风,越赤道经印度尼西亚或马来半岛与第1支气流及北半球的东北信风汇合成赤道辐合带;第3支气流源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即为主要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它们深入到中国东北地区的西北部及内蒙古的北部,亦即为中国夏季风的北界,它与从西北来的冷空气相遇后形成一条大雨带,带来了充沛的降水。通常以这条大雨带表示夏季风的活动。东亚夏季风进退有两次急进和一次速退。一般5月初夏季风盛行到华南,此时即为华南季风雨的开始;5月底或6月初盛行到西南地区;6月中夏季风突然盛行到江淮流域,即为江淮流域梅雨季节的开始。7月中夏季风再次北跃到华北与东北地区,即为北方地区雨季的开始,同时亦为华中梅雨季结束进入伏旱天气;到8月中下旬为夏季风鼎盛时期,此时推进到达中国最北和最西界限。因此夏季风活动从华南到华北以北地区约需4个月之久。而其撤退又是一次突变,一般9月初北方的冷空气开始加强,即冬季风开始建立。冬季风的来临只需1个月的时间,很快从北向南抵达华南或沿海地区。中国夏季风的进退与另一着名季风区的印度季风进退速度恰好相反,印度夏季风的来临呈爆发式,从南到北只需1个月,而它的退却需4~5个月的时间。
季风气候特征中国气候的形成与演变受大气环流(包括季风环流)及其季节变化的影响。其基本特点如下:
①干湿季明显,四季分明。冬季受高纬度来的偏北季风控制,气候干冷、风大。夏季主要受来自海洋的偏南气流影响,气候湿热、多雨。过渡季节即为这两种控制气流相互作用,天气冷、热、晴、雨多变。
②雨季起迄规律性明显。南方早,北方迟,东部早,西部迟。雨季结束,北方早,南方迟,东部早,西部迟。
③由于受季风影响,东部近海多雨,西部干旱少雨,南方比北方多雨。季风雨的多少及来临迟早均对农业生产产生深刻影响,甚至会引起大范围的水旱灾害。
④中国北部冬干冷、夏湿热,温度年变化与日变化比南方大。中国南北各地温度和湿度相差大,冬季比夏季相差更大
⑤冬季中国东部地区北同纬度世界各地气温低,如:北京1月平均温度比同纬度美国的纽约和希腊的布尔萨气温各低4~10℃;汉口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10℃左右。夏季的气温比较高,但不如冬季的差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