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中国与印度既是邻国,又是人口大国,目前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两个国家,两国国情有很多共同之处,两国经济发展模式为世界瞩目。印度学术界爱把中国作为重要参照对象来研究印度经济,我国学术界对中印综合国力比较也情有独钟。本文不仅对比两国经济状况,还把两国纳入全球坐标中衡量,着重比较两国国际竞争力与经济全球化程度。基础设施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密切,我们选择一些指标进行比对就会发现两国的差距。据世界银行数据,人均用电量,1997 年中国为714 KWH牗千瓦小时牍,印度仅次363 KWH 。在1998 年中国电力生产占世界比重为8.2%,印度只占3.47%。电力系统的损耗在1997 年中国8%,印度却高达18%。中国在1998 年拥有电话主线70条,印度只有22条,1997 年中国电话装机等待的时间不到一个月,印度需一年。印度公路状况极差,缺少高速公路,港口与机场设施陈旧,交通运输极端落后,能源严重短缺,尤其是石油,基础设施的滞后影响了外国投资环境,严重制约了印度经济的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领先的优势十分明显。资本资源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储蓄与投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速度快慢。中国在1997-1999 年期间国内总储蓄GDP的比例为42.5%,国内总投资占GDP的比例是38.8 T ,印度同期分别是20.3%、23.9%。中国在1990-1999 年期间国内总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2.8%,印度只有7.4%。1997 年中国股票市场融资占GDP的比例是22.9%,印度为33.7%,1995 年中国资本市场占世界比重只有0.24%,印度为0.71%,而1998 年中国上升到0.84%,印度降至0.38%。1975 年中国资本资源占世界比重仅为1.73%,印度占1.74%,1998 年中国升至9.4%,印度为2.5%,1998 年中国资本资源占世界比重比印度要高3.8倍。2001 年中国国内储蓄率为38.9%、投资率为37.4%,印度分别为22.4%、22.7%。可见,无论是国内储蓄率或投资率,还是在世界资本资源中的地位,中国比印度高得多,这也是造成中印经济增长速度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印度资本市场历史比中国早,但现在中国资本市场融资规模也超过了印度。经济规模与发展水平G NP 牗国民生产总值牍、 GDP牗国内生产总值牍与G NI牗国民总收入牍是考察一个国家经济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首先,看GNP:据世界银行《2000?2001 世界发展报告》数据,中国1999 年 GNP 为9802 亿美元,在参与排序的206个国家与地区中列第7位,人均G NP780 美元,列140 位;按购买力平价牗 PPP牍计算中国的GNP则高达41122 亿美元,列第2位,人均GNP升到3291 美元,列128 位;1999 年印度 GNP 为4422 亿美元,列11位,人均 GNP450 美元,列163 位;按 PPP 计算印度GNP为21441 亿美元,列第4位,人均G NP2149 美元,列153 位。再看 GDP :2000 年中国GDP总量为1.08 万亿美元,列世界第六位,印度GDP达4794.04 亿美元,居世界第12位。按 PPP 计算GDP,2000 年中国GDP为49660 亿美元,印度为24320 亿美元。2001 年中国人均G DP 牗 PPP牍为4329 美元,印度为2464 美元。1990 —2000 年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10.3%,印度为6%。经济总量比较我国领先,两国人均GNP、 GNI 都偏低,中国依然占有优势。产业结构通过比较两国的产业结构构成,可发现两国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1970 年中国农业、工业与服务业占GDP的比例分别为34%、38%与28%,印度则分别为45%、22%和33%,这一期间印度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二产业比重太小,第三产业比重两国接近。1998 年中国农业、工业与服务业占GDP的比例分别是18.4%、48.7%、32.9%,印度各占29.3%、24.7%、45.9%,而世界产业构成为5%、34%、61%,我国第一、第二产业比例过高,第三产业比重太小,印度第一产业比例太大,第二产业比例过小,第三产业比重比我国大,但比世界水平低,两国产业结构都存在不合理之处,都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各产业发展速度看我国要快于印度,我国农业与工业总产值的规模也比印度大得多。对外开放度印度在90年代以前由于对外国投资采取严格限制的政策,印度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很小,1992 年以来印度加快了金融自由化改革,积极鼓励外国投资,不断放宽对外国投资者限制,外国投资发展很快,外国直接投资从1990 —1991 年度的0.91 亿美元上升到1999-2000 年度的51.91 亿美元,2001 —2002 年度更高达59.25 亿美元,证券投资从1990-1991 年度的0.06 亿美元增至1993-1994 年度35.67 亿美元,因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1998 —1999 年度为负0.61 亿美元,但2001 —2002 年度回升到40.9 亿美元,证券投资流入规模在大部分年度大于直接投资。就外贸、外资发展比较而言,无论规模还是发展速度,我国占有绝对优势,我国经济全球化程度比印度高得多。据《经济学家》推出的全球化指标,1993 —1997 年期间年均变化率印度仅为2%,我国为7%,中国对外开放度远胜于印度,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印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际竞争力牗一牍 IMD 国际竞争力中印排名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是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权威机构,每年根据国内经济状况、国际化程度、政府作用、金融环境、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等方面指标体系对参评国家竞争力进行评价,推出《世界竞争力年鉴》。中国在IMD竞争力排名中处中游,但与印度相比名次大大靠前,在1995 —1998 年期间名次不断上升,1999 —2001 年间有所下降,2002 年又上升了两位,印度排名居下游,以两年为周期上下摇摆,在38-42 之间徘徊。IMD竞争力排名说明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比印度强。两国都需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牗二牍 WEF 全球竞争力中印比较根据美国竞争力委员会1999 年对56个国家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成果,也揭示了我国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在创新因子指标排在45,印度为37,其中上游创新能力牗由研究开发投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素质、科研机构的质量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决定牍我国与印度几乎平起平坐,我国第25、印度26位;但下游创新能力牗申请专利的数衡量牍我国比印度要弱,下游创新因子排名我国为48、印度37。我国上游创新能力与下游创新能力脱节,说明我国创新成果商业运作不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通道不畅。中国经济的微观竞争力落后于宏观竞争力,微观竞争力与印度相比也落下风。除1998 年外印度历年名次好过中国,但到2002 年两国差距在缩小,中国只比印度低一位。当前竞争力指标是建立在微观竞争力指标基础上,旨在区分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通过衡量人均GDP水平来考察当前经济成就。中国当前竞争力与印度相比落后了很多,2000 年低11位,2001 年也相差7位。2001 年公司运作与战略排名中国列39位、印度居43位,商业环境质量比较中国排在47位、印度名次是34,在商业环境质量方面我国处于劣势。这反映了我国企业运行的商业环境有待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偏低,企业运营方式与发展战略不够成熟。2002 年我国商业运作环境有所改观,上升到38。国民财富的增长,归根结底依靠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进一步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才能实现人均GDP的快速增长。牗三牍 GITRR 信息技术中印竞争力在网络就绪、网络应用构成与可行因素构成这3项指标排名印度都领先于我国。网络就绪指标中国64、印度54。网络应用构成指标我国到70位、印度60。可行因素构成排名中国第56位、印度49位。在次级指标方面,我国只在信息基础设施、商业与经济环境、ICT机会与社会投入3个方面比印度位置靠前,而在硬件、软件与支持、网络接入、网络政策、网络社会、网络学习、网络经济、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方面排名都落后于印度,特别是硬件、软件与支持、ICT政策、网络学习方面名次悬殊很大,反映了我国信息技术与印度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软件业印度遥遥领先于我国,印度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出口大国,2000 年软件出口额达80亿美元。近几年信息技术产业托起了印度牛市,预计2008 年印度软件业产值870亿美元,出口达500亿美元,软件业成为了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我国软件出口还微不足道。中国在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经济总量、国际化程度等方面与印度相比处于领先地位,两国经济结构都须进一步调整,都须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宏观经济的竞争力我国整体占优,但经济创造力竞争力我国不及印度,微观竞争力印度强于中国,信息技术竞争力印度优势明显,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比印度大。
B. 中国和印度哪个经济好
经济总量中国是印度的3倍左右,但人口中国是印度的1,倍左右。所以中国人均收入约为印度的2倍。
C. 印度gdp和中国gdp对比是什么
2020年,印度经济负增长,加上通胀和卢比贬值因素,印度名义GDP由2019年的2.875万亿美元萎缩至2020年的2.44万亿美元。2020年中国GDP为14.73万亿美元,是印度的6倍。
数据显示,1978年——2013年期间,中国的GDP增速几乎每年都遥遥领先印度。不过,到了2014年,印度GDP增速开始反超中国,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
(3)中国的经济体量是印度的多少倍扩展阅读
中印经济对比:
我们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开始,对比中印两国的人均GDP水平,印度在当时是远高于中国的。自1991年开始,中国才完成了对印度的超越,并在前进的路上越跑越远,将印度远远地落在了身后。时间来到2019年,中国GDP已经达到14.36万亿美元,印度虽然也有2.86万亿美元,但只有中国的20%。
除了经济总量远远不及中国,印度的人均GDP也落后中国。2019年中国人均GDP超越1万美元,印度人均GDP只有2000多美元。
D. 中国与印度的异同有哪些
1:历史发展:中国大部分时间是大一统。而印度在历史上多数时间是被别的民族统治。多次亡国。
2:人口。两国人口都很多。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而印度年轻人的比重在上升。印度是精英教育,极少数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文盲率高。预期寿命低。
3:人种:中国是黄种人,印度是黑种人。
4:面积:印度的国土面积大约为中国的三分之一。但可耕地面积比中国多。
5:社会性质:中国汉族为主体,大约占总人口的88%,印度以印度斯坦族为主体,大约占46%。印度的民族比中国多。中国基本不信教,印度信仰印度教。印度的种姓制度对社会影响仍然深远。印度民族矛盾(因为不同民族人口差不多,所以斗争也激烈),宗教矛盾(印度宗教很多),社会矛盾很多。不同点是印度实行普选制度,中国一党专制,印度贿选很严重。相同点是印度和中国官场都很腐败。印度还多有党派争端,互相诋毁。以及其他。
6:经济发展水平:中国的经济总量为印度的三倍。中国以制造业为主,印度以服务业为主。(因为印度工业不强,所以比重低)。因为印度工业不强,所以不论轻工业的纺织服装,重工业的机械制造(甚至武器制造)航空航天都比中国差。印度引以为豪的是他的软件外包行业,因为印度国内落后,国内需求少,只能出口。中国虽然软件行业超过印度,但中国软件主要供应国内,印度主要供应国外。印度虽然可耕地面积比中国多,但粮食产量比中国低。
E. 印度gdp和中国gdp对比
据《印度斯坦时报》援引印度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2019年第四季度,印度的经济实际增速再创新低,同比仅实际增长4.7%,从而将整个2019年的经济实际增速拖累至5.3%,并再次低于中国,失去了大国中增速最高的头衔。
图片
印度当局修正了前两个季度的经济增速
2019年第三季度,印度经济仅实际增长4.5%,远比第四季度的4.7%更低,那怎么能说“第四季度再次新低呢”?原因就是印度当局上调了前两个季度的经济实际增速——将2019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速由初值的5%,提升至5.6%。
将2019年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速由初值的4.5%,上调至5.1%。所以2019年第四季度,4.7%的经济增速才是当前最低,而不是第三季度。给出的上调理由是“消费有所轻微上涨”,但制造业、投资、出口依然是拖累经济的主要因素。
2019年印度的GDP达到了2.85万亿美元
2019年全年,印度全社会完成的名义GDP约为200.81万亿卢比,按照2019年全年卢比与美元的平均汇率折算约为2.85万亿美元,略微超过英国(2019年GDP约为2.83万亿美元),上升至全球第五名。
这意味着继中国之后,全球又有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可以和“老牌发达国家”相媲美,使得全球经济格局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倾斜。同时,我们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时”又多了一个参照和借鉴,这对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
此外,随着印度、中国这些发展中国家的不断崛起,全球经济、政治、贸易、金融等领域已不再是由发达国家完全主导,新兴发展中大国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国际治理中也有利于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加有利的地位。
中国、印度的GDP、人均GDP对比
在当前发展中国家里,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实力最强,那两国的差距又如何呢?先看GDP总量——2019年中国大陆完成的名义GDP超过了99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4.36万亿美元,约为同期印度经济总量的5.04倍。
2019年中国大陆人口刚刚突破14亿,印度当局给出的数据是接近13.5亿(比人口时钟的13.89亿低了很多,本文就采用13.5亿官方数据)。简单计算下,2019年中国的人均GDP就约为1.03万美元。
图片
印度的2019年人均GDP则刚刚突破2100美元——约为同期中国人均水平的20.4%,或者说中国人均GDP是印度人均的4.9倍。这意味着,虽然中国与印度虽是发展中国家里经济综合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但两国的差距其实非常大。
南生注意到,2019年德国GDP约为3.85万亿美元,与印度的差距缩减至1万亿美元。按照当前两国的经济增速来推测,很有可能在2024年或2025年印度就会实现对德国的赶超,上升至全球第四名
F. 2015中国经济比印度强多少
1990年,中国的GDP为3902.78亿美元,印度为3267.96亿美元,二者的差距并不是很大。而24年后的今天,中国的GDP已经增长到2014年的103611亿美元。而印度同期的GDP只有20495亿美元,仅约为中国的五分之一。
G. 印度和中国哪个强
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一般粗略的从经济、军事、科技三方面来观察。
经济上,中国是一个GDP总量超越10万亿美元的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印度是跨越2万亿美元,基本上是印度的5倍体量。
军事上,全球军事强国中国位居前三,国防的自主性、前瞻性、先进性等等方面都强于印度;15年美军的预算接近6000亿美元、中国接近1500亿,印度接近500亿.........
科技上,目前很多高精尖领域中国人都能和先进国家一较高下,全方位发力追赶;印度这方面除了IT之外,基本就没什么拿的出手的。
综上,中国的综合国力强于印度,而且强得多。
H. 印度与中国的差距多少
差距相当大,印度是南亚次大陆的地区大国,中国是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一极强国,更有甚者美国学者提出的“G2”中美两极之一,是世界性强国。
政治上,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对国际事务具有一票否决权,印度,南亚区域强国,自己在地图上看一下,南亚(延伸至东南亚)都是一些什么玩意。
经济,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31735.85亿美元,印度26074.09亿美元,还达不到中国零头。
军事,中国的常备军事实力陆海空都是碾压印度,根本不是一个实力的。
I. 为什么中国的6.5%等于印度的40%,印媒感叹中
也有捶胸顿足的,暗自叹息的……
中国经济增长已然成为全球经济最大的驱动力,联合国日前发布《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来自中国。2018,希望中国砥砺前行。
J. 中国和印度的GDP各是多少人均GDP呢
中国1-10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5836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087.99亿元,增长7.5%。其中,中央本级收入31330.23亿元,同比增长 4.9%;地方本级收入27033.57亿元,同比增长10.8%。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51317.65亿元,同比增长4.7%;非税收入 7046.15亿元,同比增长33.8%。全年有望达到70000亿人民币,按美元1:6.83计算为10248亿。明后年中国经济全面复苏,GDP平均增长能达到10%,财政收入增长一般比GDP增长高,有望达到15%以上。因此2011年财政收入可达92000亿元人民币,加上人民币升15%以上,按美元1:6,2011年财政收入将达到1.5333万亿美元。
而印度2008年GDP为12000亿美元,到2011年平均增长7.5%,只有1.5万亿美元。
到2011年中国GDP将达6.2万等于印度GDP的4倍。人均GDP你除一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