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一次发射31颗卫星,究竟是发射卫星还是导弹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今天宣布,将于1月10日在其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上发射31颗卫星,其中包括印度的Cartosat-2系列地球观测卫星。
8月份,印度研制的导航卫星IRNSS-1H未能成功发射后,这次的任务将成为首个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任务。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高级官员告诉印度媒体称:“发射暂定于1月10日进行。“我们暂时安排在上午9时30分发射火箭。携带Cartosat遥感卫星和其他卫星,其中包括来自美国和其他五个国家的28个卫星,“ISRO主任戴维·普拉萨德·卡尼克(Devi Prasad Karnik)说。
8月31日,印度自行研制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发射失败,未能运送第八颗IRNSS-1H导航卫星抵达预定轨道。这是在发射失之后的四个月,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C40)于2018年首次进行太空任务。
除了Cartosat-2以外,该任务的有效载荷还将包括来自印度的每颗纳米和微型卫星。作为一个观测卫星,Cartosat将为制图,城乡应用,沿海土地利用和道路网络监测等公共事业管理提供高质量图像。Cartosat-2是太阳同步轨道上的地球观测卫星,是Cartosat系列卫星中的第二颗卫星。该卫星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建造,发射和维护。重量在发射680公斤左右,其应用主要是在印度制图。它于2007年1月10日由PSLV首次发射。
Cartosat-2带有最先进的全色(PAN)相机,可以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区拍摄地球的黑白照片。这个高分辨率的PAN相机所覆盖的行幅为9.6公里,空间分辨率小于1米。卫星可以沿着轨道向上转向45度。印度在太空中已有一个由10颗遥感卫星组成的“关键星座”,这使印度在监控边境和边境活动方面具备了优势。印度的遥感卫星名义上是民用,但是其民用卫星组成的星座时刻紧盯中国和巴基斯坦地区,很难相信这是一颗纯民用卫星。
“一箭多星”对于印度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多星分时释放与潜在的“导弹分导技术”密切相关。只是和一箭多星相比,导弹分导技术更加难以掌握。主要原因在于,发射卫星只要进入太空轨道即实现目标,而导弹分导目的在于攻击不同的地面目标,存在导弹弹头再入段的问题,即如何控制好再入角度直接关系到导弹的实际命中精度。但一箭多星毕竟是导弹分导技术的前奏曲,其潜在军事用途不容忽视。
另外这种一次发射若干卫星的做法在战时也是有一定意义的,它能快速弥补战场天网侦察能力的不足,编织严密侦察体系,尤其是在纳米卫星问世后更会有实际意义。
‘贰’ 印度成功发射了火星探测器,以前也发射过月球探测器,中国到现在也没有,是中国的航天科技不如印度吗
中国探测火星受制于测控,而不是火箭。印度在月球探测时使用的都是俄罗斯的地面站(英文好的请搜索印度太空署网站)。但中国没有这种国际合作的条件,只能依靠自己,而中国的深空探测网按计划需要2016年才建成,所以火星探测计划定到了2018年。
美国发射的机遇号,勇气号火星探测器都是用德尔塔2-7000型火箭进行发射的,而德尔塔2-7000型运载火箭的GTO运载能力仅2200公斤。中国的长征3号甲的GTO是2600公斤,而且是1994年就首飞了。
印度运载能力最强的GSLV火箭,GTO能力也仅2200公斤,而且到现在还不可用。此次发射探测器的火箭是PSLV。但PSLV的GTO能力仅1000公斤,不到德尔塔2的一半,长征3号甲的40%。中国的长征3号GTO达到了1500公斤,是1984年首飞的。
也就是说,中国大约在20年前就有能力发射比勇气号这种重量的火星探测器,30年前就能有能力发射比印度重一半以上的火星探测器。
实际上探测器也是现成的。中国今年底要发射嫦娥3号月球探测器,使用的火箭是长征3号乙,能够将5500公斤重的卫星送入GTO轨道,相当于印度PSLV的5倍,GLSV的2.5倍。能够将3500公斤的卫星送入环太阳轨道,能够将2000公斤的探测器送入火星轨道。也就是说,直接用嫦娥2号稍微改一改就能直接打到火星上去,当火星探测器用。
‘叁’ 印度的航天实力如何印度发射火箭有哪些成功的案例
这款火箭是印度用来准备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款火箭的芯一级使用的推进剂仍然是四氧化二氮与偏二甲肼,由于这些推进剂都是有剧毒的,所以也被航天爱好者们形象地称之为毒箭或毒发。现如今,一流的重型运载火箭使用的都是氢氧发动机,采用液氢液氧为燃料,不仅高效且环保,这是当今运载火箭发展的趋势,可见印度对于这一块的研究还是很薄弱的。
印度对于本国航天的投入,在近些年看来一直是增长的趋势,并且他们还制定了“15年愿景、7年战略、3年行动计划”等重要举措,着力改革航天发展,同时印度大力培养航天人才,国外一些着名的航空航天大学及学院中来自于印度的留学生,每年都在增加。
印度对于航天是有很大远见与抱负的,切莫小瞧他们,他们有自己的运载火箭,有独立的探测器研制技术,技术确实是他们自己的技术。并且印度民众对于他们的航天事业非常支持,可以预见,印度将在较短的时间内追赶上来,也迈入到太空探索俱乐部的第一梯队中来。
‘肆’ 印度火星探测器何时到达火星轨道
明年的9月份。因为印度这次发射的是化学运载火箭,推动探测器的也是化学燃料,所以速度上和先前美、欧、俄发射的相当。
最先进的当属等离子体火箭,可以在4个月左右的时间到达火星,现在美国人在做这方面的实验。
‘伍’ 印度第一颗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号于2014年9月24日关于印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1、北京时间2014年9月24日上午10点30分左右,印度首颗火星探测器——火星轨道任务探测器(MOM)“曼加里安”号成功进入火星轨道,使印度成为亚洲第一个,同时在世界上是继苏,美和欧洲之后第四个拥有火星探测器的国家(组织)。
2、印度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号在印度语中意为“火星船”,质量为1350千克,一辆小汽车大小,搭载摄像机、成像光谱仪等设备,耗资约8000万美元飞船。于2013年11月5日发射升空,使用的是一枚印度国产的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当时的发射窗口持续约20天,发射之后,飞船围绕地球运行约一个月,在此期间进行了6次轨道提升机动,并最终于2013年11月30日顺利进入火星转移轨道。
3、印度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目标主要是发展印度实施行星际探测项目在设计,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工程目标是设计并实现一次火星轨道探测任务,成功实施地球-火星轨道转移,火星轨道切入以及火星探测;深空通讯,测控导航,任务规划与管理;自主危机管控;科学目标是对火星地表特征,地形,矿物学以及火星大气成分进行考察。
4、此前亚洲国家对火星进行过两次探索尝试,但均遭失败。1998年,日本发射该国第一颗火星探测器“希望号”(Nozomi),尽管成功发射并进行了一系列在轨机动,但由于一个燃料阀门的故障,最终导致卫星推力不足,入轨计划以失败告终。2011年,中国中国研制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从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由一枚俄罗斯的“天顶”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但由于火箭故障,“萤火一号”探测器组合体未能按计划脱离地球引力场并进入火星转移轨道,并最终遗憾的在2011年11月17日左右与地面失去联系。2012年1月15日,探测器组合体在太平洋上空坠入地球大气层焚毁。
5、在第1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我国宣布执行我国的火星全球遥感探测任务的火星探测器,预计2015年12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探测器将由长征-3号乙改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2016年9月左右抵达火星。探测器总重2350kg,采用三器组合形式,从上到下依次为着陆器、环绕器和推进器。
‘陆’ 印度航天实力如何探测火星的技术及火箭都是本国技术吗
按道理说的话,跟我们还是有严重的区别的,但是他不是所有我国的技术,印度成功发射了第一枚火星探测器,印度用极地轨道卫星研制的人造卫星,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印度可能会成为亚洲第一个探索火星的国家。因此,许多人质疑印度的太空实力是否超过了中国,然而,事实胜于雄辩。通过比较中国和印度在太空飞行各个领域的实力,不难得出谁优越谁劣势的结论。
目前,印度只有两种相对较小的推力运载工具,极地轨道卫星运载火箭和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其中后者的第三阶段需要从俄罗斯购买。这次发射曼加里安的极地轨道卫星运载火箭的最大极地轨道承载能力仅为 1.8 吨,其实我们中国3月到4日的时候,长征四号运载火箭的极地运载能力超过 3 吨。
‘柒’ 为什么印度一箭可发几十颗卫星,是不是说明印度火箭技术比中国强
严格来说,在印度发射之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航天机构发射过如此多的卫星。印度在2016年6月成功发射了一箭20星,自此开启了它惊艳世界的征程,中国用长征六号火箭也创造过一箭20星的纪录,俄罗斯最高纪录为一箭37星。
更多人认为,印度能把104颗卫星同时发射到太空,那么它的火箭技术也应该十分先进。此次承担发射的是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C37。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C37属于四节火箭,有固态及液态燃料系统交互使用,第一节为固态推进火箭有138顿重的燃料,直径为2.8米,其首级火箭推进器是世界最大的推进器之一,它还拥有6枚助推火箭,其中4支在地面就点燃,其他2支则在空中点燃,每支固态辅助推进火箭都有9顿重。
其实,对于航天发射来讲,发射卫星的数量多少并代表核心问题。印度这次发射都是将卫星投放到同一个轨道上,航天业内的专业人士都懂得其难度不大。因此航天技术的高低不是只表现在某一个点上,它代表的是一整套复杂的科学体系。
‘捌’ 为什么印度能在中国之前向火星发射探测卫星
印度能在中国之前向火星发射探测卫星不能代表技术成熟。在火星探测方面,印度强在时间早七年,但也仅仅是时间早,技术含量并不高。Mangalyaan的重量只有1.35吨,属于小型探测器,而且只能绕火星运行,并不能够着陆;而天问一号重约5吨,能登陆巡视进行科研探测。
除此之外,Mangalyaan发射成功也实属侥幸。印度的发射模式与其他国家不同,由于其火箭技术比较落后,推力不足,以至于探测器升空后,速度达不到要求,只好启动探测器上助推器加速,在地球轨道上多绕了几个圈后,才成功奔向火星。
印度火星发射探测卫星的历史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成立于1969年8月15日,其前身是于1962年2月16日成立的印度国家空间研究委员会。
早在1963年11月21日,印度第一枚探测火箭成功发射,标志着印度太空计划的开始。
1975年4月19日,印度的第一颗卫星从前苏联发射升空。它以印度着名的天文学家命名,在印度设计和建造,由苏联火箭发射。
2008年10月22日 印度的第一个探月任务启动。印度使用其轻型火箭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发射了第一艘月球任务“月球飞船1号”。飞船绕月球飞行,但没有降落在月球表面。
2013年11月5日下午5点08分,"Mangalyaan"号在斯里赫里戈达岛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印度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