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有多少政党
印度1991年第十次大选后,有 7个全国性政党,即:国大党(I.甘地派)、国大党(社会主义派)、人民党、印度人民党、民众党、印度共产党、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有26个邦一级政党,影响较大的有:安德拉邦的泰卢固之乡党、泰米纳杜邦的全印安纳德拉维达进步同盟(1972年成立)、旁遮普邦的阿卡利党(1920年成立)、阿萨姆邦的阿萨姆人民联盟等。
㈡ 印度是两党制还是多党制
印度是多党制。
印度政党指的是印度的党派,印度是亚洲最早出现政党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存在政党较多的国家之一。政党体制为多党制。而且是政党林立、变数太多的多党制。
单就总理瓦杰帕伊领导的执政联盟来说,就由24个党组成。24个政党加入的执政联盟,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庞杂的执政联盟了。
印度1991年第十次大选后,有 7个全国性政党,即:国大党(I.甘地派)、国大党(社会主义派)、人民党、印度人民党、民众党、印度共产党、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有26个邦一级政党,影响较大的有:安德拉邦的泰卢固之乡党、泰米纳杜邦的全印安纳德拉维达进步同盟(1972年成立)、旁遮普邦的阿卡利党(1920年成立)、阿萨姆邦的阿萨姆人民联盟等。
(2)印度有多少邦多少党扩展阅读
印度政党是在印度人民反对英国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中形成的。19世纪中叶,印度资本主义开始产生和缓慢发展,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同英国殖民主义者的矛盾日益尖锐,一些地区性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组织开始形成。
1851年首先在浦那建立了德干协会,在孟加拉建立了英印协会;1852年在孟买建立孟买协会,在马德拉斯建立本地人协会。这些地区性政治组织通过请愿等活动。
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为民族改良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和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民族改良运动逐步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地区性运动发展为全国性运动。
1885年印度国民大会党成立,它是全印统一的民族主义政治组织,也是亚洲殖民地的第一个民族资产阶级政党。20世纪初,印度民族运动开始由资产阶级民族改良运动转变为民族革命运动。国大党也由民族改良主义政党变成民族革命政党,由“民族议会”政党变成有严密组织的群众性政党。
㈢ 印度有多少个邦都是什么
行政区
印度划分为28个邦,6个联合属地(union territories),以及国家首都(新德里):
印度地图[编辑]邦
安得拉邦 Andhra
阿鲁纳恰尔邦 Arunachal -注:所谓的此邦不存在,是中国固有领土
阿萨姆邦 Assam
比哈尔邦 Bihar
恰蒂斯加尔邦 Chattisgarh
果阿 Goa
古吉拉特邦 Gujarat
哈里亚纳邦 Haryana
喜马偕尔邦 Himachal Pradesh
查谟—克什米尔邦 Jammu-Kashmir († 与巴基斯坦、中国有领土纠纷)
恰尔康得邦 Jharkand
卡纳塔克邦 Karnataka
喀拉拉邦 Kerala
中央邦 Madhya Pradesh
马哈拉施特拉邦 Maharashtra
曼尼普尔邦 Manipur
梅加拉亚邦 Meghalaya
米佐拉姆邦 Mizoram
那加兰邦 Nagaland
奥里萨邦 Oriya
旁遮普邦 Panjab
拉贾斯坦邦 Rajasthan
锡金(参见锡金主权争议) Sikkim
泰米尔纳德邦 Tamil Na
特里普拉邦 Tripura
乌塔兰契尔邦 Uttaranchal
北方邦 Uttar Pradesh
西孟加拉邦 Pôščim Bôngôl
联合属地
安达曼—尼科巴群岛 Andaman
昌迪加尔(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首府) Chandigarh
达德拉—纳加尔哈维利 Dadra / Nagar Haveli
达曼—第乌 Daman / Diu
本地治里 Pondichéry
拉克沙群岛 *Lakshadvip
国家首都
德里 Delhi
㈣ 印度有几个邦
印度划分为28个邦,6个联合属地(unionterritories),以及国家首都(新德里): 安得拉邦Andhra 阿鲁纳恰尔邦Arunachal -注:所谓的此邦不存在,是中国固有领土阿萨姆邦Assam 比哈尔邦Bihar 恰蒂斯加尔邦Chattisgarh 果阿Goa 古吉拉特邦Gujarat 哈里亚纳邦Haryana 喜马偕尔邦HimachalPradesh 查谟—克什米尔邦Jammu-Kashmir(与巴基斯坦、中国有领土纠纷) 恰尔康得邦Jharkand 卡纳塔克邦Karnataka 喀拉拉邦Kerala 中央邦MadhyaPradesh 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 曼尼普尔邦Manipur 梅加拉亚邦Meghalaya 米佐拉姆邦Mizoram 那加兰邦Nagaland 奥里萨邦Oriya 旁遮普邦Panjab 拉贾斯坦邦Rajasthan 锡金(参见锡金主权争议)Sikkim 泰米尔纳德邦TamilNa 特里普拉邦Tripura 乌塔兰契尔邦Uttaranchal 北方邦UttarPradesh 西孟加拉邦PimBngl 联合属地安达曼—尼科巴群岛Andaman 昌迪加尔(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首府)Chandigarh 达德拉—纳加尔哈维利Dadra/NagarHaveli 达曼—第乌Daman/Diu 本地治里Pondichéry 拉克沙群岛*Lakshadvip
㈤ 印度有哪些政党
主要政党有:
(1)印度国民大会党(英迪拉·甘地派)(The Indian National Congress〔Indira Gandhi〕):简称国大党(英),通常称国大党。据称有初级党员3000万,积极党员150万。国大党成立于1885年12月,领导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印度独立的斗争。印独立后长期执政,1969年和1978年两次分裂。1978年英·甘地组建新党,改用现名。2004年和2009年人民院选举中再次成为议会中第一大党,现任主席索尼娅·甘地(Sonia Gandhi)。
(2)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1980年4月成立,其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印度人民同盟。自称有350万党员。代表北部印度教教徒势力和城镇中小商人利益,具有强烈民族主义和教派主义色彩。1996年首次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并短暂执政。1998年至2004年两度执政。现为最大在野党。现任主席为尼汀·加德卡里(Nitin Gadkari)。
(3)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Communist Party of India〔Marxist〕):简称印共(马)。1964年以孙达拉雅和南布迪里巴德为代表的一派从印度共产党分出后成立。党员81.4万(2002年),是印度最大的左翼政党。在西孟加拉邦长期执政。现任总书记普拉卡什·卡拉特(Prakash Karat)。
(4)印度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India):于1920年成立。1964年分裂,以党主席什·阿·丹吉为首的一派仍沿用印共名称。1981年4月,丹吉因支持英·甘地与党内发生分歧而被开除出党,该党再次分裂。现任总书记巴尔丹(A. B. Bardan)。
⑤泰卢固之乡党(Telugu Desam Party):安得拉邦地方政党。近年来是印度政坛的一支重要力量,1999年大选成为全国最大的地方政党。在安得拉邦执政,党主席、邦首席部长钱·奈杜(Narra Chandrababu Nai)以重视信息技术着称。
㈥ 印度的政党有哪些
主要政党有国大党、印度人民党、民众党、印度共产党、印度共产党。
1、印度人民党
印人党全称印度人民党(BharatiyaJanataParty),成立于1980年,1996年成为印度议会第一大党,并执政13天。1998年与其他地方政党联合,执掌联邦政权。2004年败给国大党,2014重新夺回政权,并于2015年党员已经破亿,成为世界第一大党。
印度人民党的根源可溯及印度人民同盟〔BJS〕,一个1951年由慕克吉创立,当时是印度教准军事团体“国民志愿部队”〔RSS〕的政治派别,鼓吹要依据印度教文化重建印度,并且呼吁组成一个强大的统一国家。
1977年,在瓦杰帕伊领导下,结合其他3个政党组成人民党,并掌握政权。但因党派之争与内部不和,政府于1979年7月垮台。在1980年重建并正式成立。
他们主要遵循印度教价值观与整体人文主义,以印度教作为思想武器。在政策的制定上也是遵循这一指导。在经济方面实行较现实的政策,如经济自由化政策和实行实用主义。教育上贯彻宗教主义。
2、印度国民大会党
印度国民大会党(Indian National Congress)简称印度国大党或国大党,成立于1885年,为印度现存历史最长的政治组织,也是印度主要政党之一。
1918年发生分裂为英迪拉派与社会主义派,英迪拉派脱离该党,建立印度全国自由联盟,1981年10月,印度选举委员会承认国大党(甘地派)为真正的国大党。目前据称有初级党员3000万、积极党员150万。
19世纪中叶,印度逐渐出现近代工业。英国当局对其采取扼杀策,实行残酷的压迫与掠夺,导致印度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民族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为防止革命爆发,英国镇压工农运动,竭力说服印度上层社会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立一个改良主义的政党。
经过积极活动,成立改良主义政党一事进展十分顺利。1885年12月2日,印度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成立大会在孟买举行,国大党正式成立。
(6)印度有多少邦多少党扩展阅读
在印度大选期间,一组极简主义的-通常是手工绘制的-标志和候选人的名字一起出现在电子投票机上,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选举。这些符号帮助数十个参政党彼此区别开来,同时也使选民更容易在一个人口约四分之一是文盲的国家做出选择。
尽管政党符号代表价值观或意识形态是很常见的,但印度的制度在一个重要方面有所不同:政党必须从选举官员控制的预先存在的名单中选择,而不是自己设计徽标。
2019年3月11日,在印度新德里,一位穿着印地安国民大会(Inc)党标志的服装出席者
印度选举委员会(ECI)目前拥有数千个符号库。这些图片代表了印度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一堆轮胎和一部留声机,到一辆自动人力车,甚至一名板球运动员。
缔约方必须按偏好顺序选择三个符号,然后由ECI分配一个符号。一旦一个图像被“预留”,它就不能被其他任何一方使用,让新进入者从“可选择”符号列表中挑选。
㈦ 印度一共有多少个帮
印度划分为28个邦,6个联合属地(union territories),以及国家首都(新德里):
安得拉邦 Andhra
阿鲁纳恰尔邦 Arunachal -注:所谓的此邦不存在,是中国固有领土
阿萨姆邦 Assam
比哈尔邦 Bihar
恰蒂斯加尔邦 Chattisgarh
果阿 Goa
古吉拉特邦 Gujarat
哈里亚纳邦 Haryana
喜马偕尔邦 Himachal Pradesh
查谟—克什米尔邦 Jammu-Kashmir ( 与巴基斯坦、中国有领土纠纷)
恰尔康得邦 Jharkand
卡纳塔克邦 Karnataka
喀拉拉邦 Kerala
中央邦 Madhya Pradesh
马哈拉施特拉邦 Maharashtra
曼尼普尔邦 Manipur
梅加拉亚邦 Meghalaya
米佐拉姆邦 Mizoram
那加兰邦 Nagaland
奥里萨邦 Oriya
旁遮普邦 Panjab
拉贾斯坦邦 Rajasthan
锡金 Sikkim
泰米尔纳德邦 Tamil Na
特里普拉邦 Tripura
乌塔兰契尔邦 Uttaranchal
北方邦 Uttar Pradesh
西孟加拉邦 Pôščim Bôngôl
联合属地
安达曼—尼科巴群岛 Andaman
昌迪加尔(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首府) Chandigarh
达德拉—纳加尔哈维利 Dadra / Nagar Haveli
达曼—第乌 Daman / Diu
本地治里 Pondichéry
拉克沙群岛 *Lakshadvip
国家首都:德里 Delhi
㈧ 印度的国体及其概况
印度政体
印度的国家政体为联邦共和制。宪法称印度是“主权的、社会主义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国”。印度的国家机构由议会、总统、政府、司法机构组成。
议会实行两院制,由联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组成。人民院中占有多数席位政党的领袖,出任政府总理。
印度政治结构
政治结构
印度主权独立的、社会主义的、政教分离的民主共和国印度联邦 28个邦和7个中央直辖区政府体制 基于全体成年人均有选举权的议会民主立法机关 国会,由总统及两院组成,两院分别是联邦院和人民院行政机关 由总统、副总统及由总理领导的部长会议组成司法机关 独立于行政机关。
政治体制
印度是一个联邦,是一个主权独立的、政教分离的、具有议会制政府的民主共和国。印度的政体是由宪法的条文所规定的。该宪法在1949年11月26日由制宪会议正式通过,并于1950年1月26日生效。总统是法定的联邦行政首长。实际的行政权力则赋予一个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宪法规定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向总统提供协助和建议,总统则行使其职权,按照提供的建议采取行动。部长会议集体向人民院负责。在各邦,作为总统代表的总督是行政首长,但实际的行政权力则赋予领导邦部长会议的首席部长。邦的部长会议集体向该邦民选的立法会议负责。宪法规定了国会和邦的立法机构之间如何分享立法权,而其余的权力则归属于国会。修订宪法的权力也属于国会。联邦的行政机构由总统、副总统和部长会议组成,部长会议在总理的领导下向总统提供协助和建议。
总统
总统由一个选举团的成员选出,选举团包括选出的国会两院议员和各邦立法会议成员,他们的选票有适当的加权。总统的任期为5年。除了其他权力而外,当总统认为整个国家或者领土的任何部分的安全由于战争或者外部入侵或者武装叛乱而受到威胁时, 可以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 当某个邦的宪政体制受到破坏时,总统可以将该邦政府的全部或部分职责收归他本人行使。
总理
部长会议的组成包括内阁部长、国务部长(独立任命的或非独立任命的)和副部长。总理将部长会议有关管理联邦事务的所有决定和立法建议传达给总统。一般情况下,每个部都有一位官员被指定为印度政府的秘书,就政策问题和一般管理事项向部长提出建议。内阁秘书处对于最高层的决策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并在总理的指导下运作。联邦的立法机关称为国会,由总统、联邦院和人民院组成。所有立法要求都要由国会的两院通过。但是,对于有关经费的法案,则人民院的意愿总是占主导地位。
国会
联邦院
联邦院由245位议员组成。其中,233 位代表各邦和中央直辖区,12位由总统任命。联邦院的选举是间接选举,议员由各邦的立法会议选出的议员来进行选举。联邦院不能被解散,每两年有三分之一的议员退出。
州政府
各邦的政府体制与联邦政府的体制非常接近。全国有28个邦和7个中央直辖区。
中央直辖区由总统通过一位他所指定的行政官员来进行管理。直到1992年2月1日,德里中央直辖区都是由中央政府通过一位由印度总统指定的行政官员来管理。根据国会的一项宪法修正案,德里中央直辖区现在称为德里首都特区。
政党
政党分为全国性政党和邦政党。如果一个政党在4个以上的邦得到认可,它就被视作一个全国性的党。
国大党、印度人民党、人民党、印度共产党和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者)是国内主要的全国性政党。主要的邦政党则有:安得拉邦的 泰卢固国党、阿萨姆邦的阿萨姆群众党、比哈尔邦的雅克汗德解放陈线、果阿邦的马哈拉施特拉果阿党、查谟和克什米尔的国家会议、喀拉拉邦的穆斯林联盟、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湿婆军党、旁遮普邦的阿格立党、泰米尔纳德邦的全印安娜德拉威 穆纳特卡则伽马和德拉威穆纳特卡则伽马、北方邦的群众社会党和社会主义党以及西孟加拉邦的全印向前集团等。
中央和地方的法律关系
根据宪法,国会有权为印度的全部领土或其任何部分制订法律。 邦立法机构有权制订邦的法律。可以制订立法的事项在宪法的第7个一览表中规定。对于出现在第一清单(称为“联邦清单”)中的事项,只有国会有权立法。这个清单的范围包括国防、外交、货币、所得税、消费税、铁路、船运、邮政及电报等。
对于出现在第二清单(称为“邦清单”)中的事项,只有邦立法机构有权制订法律。这些事项如:公共秩序、警察、公共保健、通信、农业、博彩业、娱乐和财产的捐税、销售税及货物入市税等。对于出现在宪法第三清单(称为“共同清单”)中的事项,国会和邦立法机构都有权立法。这个清单包括的项目如:电力、报纸、刑法、结婚和离婚、印花税、工会及物价控制等。
印度的竞争优势
当许多经济制度企图改革时往往就会有资金和专家的需求,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些将是国家要达到目标所需的活力。印度也在许多领域寻求投资者,稍后将予以详述。对于潜在的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的是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而印度则可以提供许多这样的优势,包括:
按购买力类比印度是世界最大经济体系之一。
英语是它的商业语言。
巨大而快速增长的消费品市场,3亿人口构成品牌消费品市场。
大规模多元化的基础设施遍及全国。
强大而成熟的私有经济占75%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
巨大的制造能力可适应制造业的所有领域。
完善的研究开发基础设施及技术和市场基础。
丰富的自然资源、丰富的矿藏及充分自给的农业。
发达的银行系统,超过6.3万家支行的商业银行网络,它们由一些国家级和邦级的金融机构支持。充满活力的国外投资者(FII)的资本市场流入印度,2001年就超过20亿美元。占有价格优势训练有素的人力和专业管理人才,包括工程师、管理人员、会计师、律师等。良好的外资投资环境,保证了诸如出入、投资、选址、工艺选择、进出口等的自由。流动资金的可兑换,外国投资者的资本可兑换。充分平衡的岁入激励机制。稳定的民主环境。成熟的配置有各级法院的独立司法系统,它是印度民主的三大支柱之一。
印度市场
吸引外国投资者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印度国内市场的规模和它的发展潜力。快速的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电子媒体和教育以及快速增长的国内外旅游,这些标志性的社会变化正在改变着消费性质和构成,其增长偏重于品牌、质量、性能和方便。
广大并正在成长的印度市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工薪者、专业人员、经商者家庭的增加、伴随着出现兴旺的消费金融业务,这些导致于不断增大有着银行存款的消费者群体。90年代耐用消费品如洗衣机、冰箱、彩电有了显着增长。私人消费如旅馆、餐厅服务以及家俱、家装等家用产品,耐用消费品和个人交通工具都有了稳步增长,使印度成为世界最大的大型家电产品及快速换代消费品(FMCG)市场之一。印度同时也是最大的大宗消费品市场之一,如服装、鞋袜、洗涤剂、烹调油等。在过去几年大多数制造业产品市场也呈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农村地区,70%的印度人居住在这里,近年来也体现了高速的市场增长, 这是由于农业增长,收入重分配及音视媒体的兴起。在最近几年农村所占的耐用消费品的市场份额也在稳步增长。印度的农村消费者不限于对基本商品的需求,他们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消费档次,首先是惠顾那些大件家用电器,私用车辆也显示着上升的转折。印度有一个广泛的销售配货网络。估计有超过百万人的市场经纪人、批发商、仓储运输商及零售商,他们从事各种消费品的流通。商家利用这个网络在大约3800个城镇和50多万个乡村中经营。在城市地区有相当规模的配货渠道,从大型超市至附近的零售店及小商店,这些是本地供应网络的一部分,联系到印度几乎所有的乡村。
广泛的销售配货网络得到几乎同样广泛的银行网络的支持。在印度消费的理财方式是消费品市场可接受的模式。参与租赁和借贷购物活动的非银行的金融公司刺激着消费品的销售。近年来信用卡市场也体现了巨大的增长。世界着名的信用卡公司产品,如 Diners Club, Visa International, 主卡片及美国万国宝通银行,在印度到处通用,这些信用卡是通过几家国内银行提供的。
㈨ 印度的综合国力
印度的综合国力
经济:独立以来稳定但缓慢增长,波动很小,最近20年增长速度加快,成为金砖四国之一,但是人均收入还很低,信息工业比较发达,能源缺乏,制造业相对薄弱,基础设施较差。
军事:有比较强大的军事力量,拥有核武器和航空母舰,但是军事工业研发速度相对缓慢,质量比较差。军队有比较多的实战经验。
教育:比较重视教育,大学教育的水平比较高,但是基础教育不平衡,有些穷困地区还有很多文盲。
政府:采取西方的制度,但腐败的现象比较严重,效率比较低。
精神:大部分人相信印度教,有丰富和不间断的精神传统,但也存在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矛盾冲突以及各个种性之间的隔阂。
结论:是区域性大国,正在发挥越来越多的世界影响,但是还远远不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超级大国。
㈩ 印度政坛家族争权,印度一共有几个政党
印度是一个资本主义联邦制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但其职责是象征性的,实权由总理掌握。国家的总统及副总统任期5年,由一个特设的选举机构间接选举产生。总统职位因去世、辞职或罢免等原因而出缺,印度宪法第65条规定由副总统代行总统职务。当新总统被选出及就职后,副总统恢复原有职务。总统如果因疾病或其它原因不能履行职务时,由副总统暂时代理总统职能直至总统返回办公。
印度的政党有:
1、印度国民大会党(英迪拉·甘地派):简称国大党(英),通常称印度国大党。有初级党员3000万,积极党员150万。国大党成立于1885年12月,领导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印度独立的斗争。印独立后曾长期执政,1969年和1978年两次分裂。1978年英·甘地组建新党,改用现名。2004年和2009年人民院选举中两次成为议会中第一大党,在2014年人民院选举中遭受重挫,仅获得44个议席。现任主席索尼娅·甘地
。
2、印度人民党
:1980年4月成立,其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印度人民同盟。自称有350万党员。代表北部印度教教徒势力和城镇中小商人利益,具有强烈民族主义和教派主义色彩。1996年首次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并短暂执政。1998年至2004年两度执政。2014年再次赢得人民院选举,成为第一大党,在中央单独执政,该党成员纳伦德拉·莫迪出任总理。现任主席阿米特·沙阿。
3、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简称印共(马)。1964年以孙达拉雅和南布迪里巴德为代表的一派从印度共产党分出后成立。党员81.4万(2002年),是印度最大的左翼政党。曾在西孟加拉邦长期执政,2011年5月结束在该邦连续34年的执政地位。现任总书记西塔拉姆·亚丘里。
4、印度共产党:于1920年成立。1964年分裂,以党主席什·阿·丹吉为首的一派仍沿用印共名称。1981年4月,丹吉因支持英·甘地被印共开除出党,该党再次分裂。现任总书记苏拉瓦拉姆·雷迪。
5、泰卢固之乡党:安得拉邦地方政党。是印度政坛的一支重要力量,1999年大选成为全国最大的地方政党。在安得拉邦执政,党主席、邦首席部长钱·奈杜以重视信息技术着称。——国际政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