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的达利特人是一种什么存在,为什么被
种姓制度是印度特有的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如今已经存在三千多年,虽然在1947年印度就已经礼法废除,但实际上仍广泛存在于印度的任何角落中。
达利特在印度遭受歧视的现象非常普遍,而当地宗教、等级观念等却让他们安于现状,只是寄希望于来生能够生在其它种姓家庭。而据印度人口普查报告,印度目前有1.67亿达利特人,占总人口的16.2%。
❷ 人命不值3毛钱,印度“贱民”活得竟然不如奴隶,真相如何
一
《印度宪法》第15条规定:禁止国家仅因宗教、种族、种姓、性别、出生地之一或者其复合因素为由而在其事务中或者雇佣中歧视任何公民。
但是,现实中的印度恰恰相反:因种姓制度的存在,每时每刻每个角落的印度都存在歧视。
实际上,印度政府出台过一些政策来保障达利特的权益,比如立法禁止徒手掏粪。
但是,印度有近130万人以此谋生,想靠一篇条文规定就彻底解决下水道高死亡率的问题并不现实。
就像印度早在1993年就立法禁止使用人工清理下水道一样,这类条文总是禁而不止。
种姓制度就像一道枷锁,锁住了每一个印度人,代代相传的种姓观念让很多人选择认命。
电影里的婆罗门主角阿杨不是救世主,图书或者法律条文也不是。
达利特们自救的捷径只能是从印度教中抽离出来,改信其他教,但真正的、普遍的文明觉醒仍然需要漫长的时间。
电影可以推波助澜为其发声,但事实证明,这并掀不起大风大浪和实质性的改变。
不破不立、大破大立,一场卓有成效的改革或许源于一次刻骨铭心的阵痛,印度极其需要这样的阵痛。
❸ 印度 高种姓 占比
婆罗门大概也就是小几千万人,刹帝利大几千万,吠舍和首陀罗三四亿,剩下的近十亿都是达利特。
❹ 印度的达利特人是一种什么存在,为什么被
边缘地带,黑暗的地方,不能在阳光下
❺ 羡慕中国印度贱民占人口多少印度的贱民有富翁吗
最底层的贱民,被称为达丽特,据人口普查数据,印度目前有1.67亿达利特人,占总人口的16.2%。这个阶层在印度备受歧视,赚不到钱,几乎没有像样的富翁
❻ 印度人种等级是什么
1、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主教育,受众刹帝利,负责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
2、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婆罗门思想的受众,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负责守护婆罗门阶层生生世世;
3、第三等级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主商业;
4、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着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种姓。被认为低贱的职业。在种姓制度中,来自不同种姓的父母双方所生下的后代被称为杂种姓。
5、除四大种姓外,还有大量的“第五种姓”,称为“不可接触者”阶层,又称“贱民”或“达利特”,他们多从事最低贱的职业。贱民在印度不算人民,不入四大种姓之列。
不合法性:
印度独立后,通过宪法废除了种姓歧视。同时,为了纠正长久以来的不公现象,并为传统的弱势群体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印度当局还于1950年宣布,政府部门和教育机构须得为最底层的表列种姓(即“贱民”)和部族留有一定配额的工作岗位。
1989年,工作配额又涵盖了一类被称为OBC(Other Backward Classes,其他落后等级)的群体。这一群体位于传统的高种姓和最底层之间。
近几十年来,随着印度世俗教育的传播和城市化的发展,种姓的影响力有所下降,特别是在某些城市,不同种姓群体相邻而居,种姓间的通婚也越来越普遍。
在印度南部的某些邦和北部的比哈尔(Bihar)邦,自社会改革后,许多人开始只使用一个名字。虽然社会有所变革,但人们仍然有着强烈种姓身份意识。印度人的姓氏往往能反映此人出身哪个种姓。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种姓制度
❼ 印度高种姓人口占比
贱民如果是指达利特人的话,目前的统计方式是将其算作表列种姓/表列部族。种姓制度取消后,所有印度人口都被按照其社群分成了四大类:表列种姓、表列部落、“其他落后阶层”(OBC)与先进种姓(Forward Caste and others)。根据SECC2011(2011年的社会经济与种姓调查),这四大类人群分别为表列种姓19.7% 表列部落8.5%其他落后阶层 41.1% 先进种姓30.8%。这个分类方法也考虑了经济情况和实际社会地位,所以表列种姓、表列部族也并不完全等同于历史上的贱民,但可以大致估算一下印度最底层人群的数量。婆罗门基本都在先进种姓里,但这个分类还包括了刹帝利、部分吠舍和过得比较舒爽的首陀罗。
❽ 达利特人是什么民族
达利特(Dalit)印度语翻译为:“被压迫的人”。 印度是到现在还遗留又种姓制度,其中最底层的人被传统的上等种姓叫做“不可接触者”,即贱民,他们自己自称为“被压迫的人”,即达利特。 今天,在某些依旧保守的印度农村,你会看到有些人走路要避着人,因为他们不能让自己的影子落到路人的身上;更有甚者,有的人带着扫帚,边走边扫掉自己的脚印。他们为这个村子的人工作,却不允许住在村子里;他们不能到村子的井里打水,小孩就算能上学也必须上专门的学校。 令印度教种姓制度臭名昭着的是它的种姓隔离,而最严苛的隔离正是施加在被称为达利特(Dalit)的人身上。传统上,达利特被认为是肮脏的,并且这种肮脏还可以借由接触传染给别人,因此他们要躲大家远远的。 尽管圣雄甘地称他们为“神之子”,但传统的上等种姓却叫他们“不可接触者”,即贱民,而他们自称为“被压迫的人”,即达利特。 这是印度历史留下的最黑暗的一道阴影,但是当世人的目光被每年6%以上的经济增长和成千上万的IT精英所吸引时,往往会忘了它的存在。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印度目前有1.67亿达利特人,占总人口的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