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东部有多少民族

印度东部有多少民族

发布时间:2022-06-22 19:09:51

⑴ 印度有多少个民族

印度少数民族很多,有几百个。据1981年统计,共540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 7.29%左右,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多少不等,相差悬殊。人数最多的有贡德、桑塔尔、皮尔 、吴朗沃、孔德和蒙达等,人口在200万以上;人口最少的是安达曼人,只有几百人。少数 民族的分布不均,虽几乎遍布于全国各地,但其中在9个邦少数民族的人数较多,人口超过1 0万,它们分别是:中央邦(824万人)、奥里萨邦(492万人)、比哈尔邦(473万人)、古 吉拉特邦(331万人)、拉贾斯坦邦(306万人)、安得拉邦(157万人)。这9个少数民族超 过3293万人,占印度少数民族总数的86.66%。

⑵ 印度有多少民族

印度号称人种博物馆,这主要是世界性的民族大迁移,大融合的产物。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达罗毗荼人就居住在这里。此后,习惯上称之为雅利安人的游牧部落从西北部迁入;以后又有波斯人、大月氏人、厌哒人等陆续从西北部进入,形成了印度民族的复杂现象。全国现有几百个民族和部族,其中印度斯坦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46.3%,主要分布在北方邦、旁遮普邦、比哈尔邦、拉贾斯坦邦和中央邦等地;次为泰卢固族、马拉地族、泰米尔族、古吉拉特族、坎纳拉族、马拉雅拉姆族、奥里亚族、旁遮普族,孟加拉族等,人口均超过1000万。

全国现有语言和方言1652种,分属四大语系:印欧语系、达罗毗荼语系、汉藏语系、孟达(南亚)语系。其中使用人数超过1000万的有15种,并被宪法列为主要语言,使用人数占总人口91%的印地语为官方用语。

宗教对印度社会有深刻的影响。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都起源于此。印度教(又称新婆罗门教)信徒占全国人口80%以上。佛教和耆那教13世纪前流行于印度,后衰落。目前耆那教仅在古吉拉特邦和拉贾斯坦邦有少量信徒。佛教则仅在东北部有少量流行。锡克教流行于旁遮普邦、哈里亚那邦和德里。伊斯兰教信徒居全国第二位(占人口11%),主要流行于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以及阿萨姆、西孟加拉、喀拉拉和比哈尔等邦。基督教(占人口的3%)流行于那加兰邦和米佐拉姆中央直辖区。还有少数人信奉犹太教和琐罗亚斯德教(即波斯教)。

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尚存在着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梵语为瓦尔纳)。印度的种姓制度由来已久,

在雅利安人最早的宗教典籍《梨俱吠陀》中,就出现了4个最初的种姓,即婆罗门(僧侣)、刹帝利(贵族和武士)、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4个等级。以后又演变为三大等级,即大体由原来的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所组成的高级种姓;由原首陀罗组成的低等种姓;第三等级是一些没有种姓身份的“贱民”,社会地位最低,即所谓不可接触者,为数竟近1亿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1/7。种姓制度的实质是阶级压迫。种姓之间,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悬殊,经常引起冲突。目前在城市和较发达地区,种姓间的隔阂有所消除,但农村中仍有很大影响。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印度的民族构成与其分布情况:

人口1000万以上的民族:

1.印度斯坦人(Hinstanis)

南亚印度民族集团之一。又译“兴都斯坦人”。约18050万人(1978),分布在北方邦、中央邦、德里邦、拉贾斯坦邦、哈里亚纳邦、比哈尔邦,以及全国各大城市。中国史籍中称其居住地为“身毒”、“贤豆”、“天竺”、“印度”等。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混有澳大利亚人种成分。一般认为印度斯坦人主要是公元前14世纪左右迁入的古代雅利安游牧部落与当地达罗毗荼人的混血后裔,故有人称之为“雅利安-达罗毗荼人”。肤色从浅褐至黑色都有,其中上层较白,下层较黑。系由许多族源相同、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接近的地区性民族集团组成。印度并不把他们作为一个民族看待。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印度斯坦语,其中包括印地语和乌尔都语,均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印地语以天城字体的梵文字母为基础,包含较多梵语词汇,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乌尔都语则是在莫卧儿王朝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既有印地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又有土耳其语和其他语言的词汇。其书面语用阿拉伯字母拼写。印度斯坦人主要信奉印度教,部分信奉佛教和伊斯兰教。公元前7世纪在吠陀教基础上形成婆罗门教,主张吠陀天启、祭司万能和婆罗门至上;把人分成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吠舍(农民和工商业者)和首陀罗(无技术的劳动者)4大种姓,并另有贱民等级。尔后,又由4大种姓演变出许多亚种姓。种姓之间界线森严,非但不能通婚,甚至不能同坐、同食。8~9世纪,经商羯罗改革,逐渐形成目前的印度教,为大多数南亚人所信仰。公元前6~前5世纪,作为反婆罗门思潮的佛教和耆那教兴起,印度斯坦的鹿苑成了佛教中心。13世纪印度教复兴,佛教在印度受到排挤,但在亚洲其他地区得到广泛传播。耆那教目前信徒虽少,但还有相当势力。早期商人带来伊斯兰教。随着12世纪穆斯林征服印度,伊斯兰教势力越来越大,至16世纪占据统治地位。目前,印度斯坦人中仍有少部分是穆斯林。受印度教种姓制度影响,穆斯林中也有等级之分(有人称之为“族姓”),分为赛义德、谢克、穆格尔等,但等级界线不及印度教种姓那么严格。

印度斯坦人历史悠久,与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辉煌的印度文化。公元前2000年至前1000年间写成《吠陀》,成为婆罗门教以及印度教最古老的经典。后来成书的还有《奥义书》、《往世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摩奴法典》以及大量佛经,流传至今,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在天文、历算、医学、音韵学、绘画、音乐、舞蹈、建筑、雕刻等方面也有很高成就。印度斯坦人与中国人民早有友好交往。公元前117年,张骞出使西域曾派副使前往。5世纪及以后,中国高僧法显、玄奘曾游学其地,许多印度僧人也曾前来中国讲经。

印度斯坦人盛行父系大家族制,常由三、四代人组成。印度教徒实行种姓内婚,多为父母包办。妇女地位低下,寡妇不许再嫁。寡妇殉葬之事,至今时有发生。印度教徒一般采用火葬,余烬投河。恒河是印度教的圣河,认为骨灰投入圣河是人生最好的归宿,可来世得福。为此,很多病人、老人不惜长途跋涉来到恒河岸边,等待最后时刻的降临。男子一般穿无领长袖宽衣,下着围裤或着宽大衣裤。妇女上穿浅色开襟短袖紧身衣,下围彩色纱丽,一端裹住腰身,另一端搭在肩上。纱丽与紧身衣之间袒露一段腰身。妇女首饰很多,不少人喜戴鼻饰。

印度斯坦人历史上长期遭受殖民统治。1757年爆发印度和英国的普拉西大战,印度战败,逐步沦为英殖民地。1849年英侵占印度全境。1857年印度斯坦人与全国人民一道掀起了反英大起义,受到无产阶级革命导师K.马克思、F.恩格斯的关切和重视。1947年印度斯坦人与国内其他民族一起获得独立。

印度斯坦人主要从事农业。农村实行种姓服务制度,按传统职业分工。恒河地区是印度主要农业区之一,北部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麦和豆类;南部种植水稻、油料作物、甘蔗和棉花等。一部分人在工厂、矿山做工;手工纺织普遍,以棉纺、喇绣及金属制品等精巧手工艺着称于世。近年来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但在农村中主要是封建性小农经济。

2.达罗毗荼人 (Dravidians)

南亚使用达罗毗荼语言各民族的统称。属不同人种类型。泰卢固人、泰米尔人、马拉雅兰人以及坎纳拉人等属达罗毗荼人种类型。多信印度教的湿婆教派。对其起源,学术界意见不一。一般研究者认为他们是从地中海沿岸或小亚细亚进入印度的,使用达罗毗荼语言的布拉灰人是其滞留部分。原有相当高的文化,闻名于世的莫亨觉达罗和哈拉巴文化(现在巴基斯坦境内),即达罗毗荼人所创造。但也有人认为他们本来就是印度的土着民族,发源于今泰米尔纳德地区。游牧的雅利安人进入印度,迫使达罗毗荼人南迁或逃往其他地区。目前这些民族的经济文化均较发达。

另有一些较为原始的民族虽在不同程度上受上述民族的影响,而且使用达罗毗荼语言,但主要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中的维达类型(如托达人、科塔人、奥朗人、坎德人及贡德人等)和尼格利陀类型(如马勒尔人、潘尼安人、卡达尔人等)。他们的经济、文化均很落后,许多尚处在母系或父系氏族社会阶段,靠采集和射猎为生,保留万物有灵信仰。民族学家有时称他们为“前达罗毗荼人”,认为他们是达罗毗荼种人来到前就生活在印度的土着居民。

3.泰卢固人 (Telugus)

南亚印度民族之一。又称“安得拉人”,约5450万人(1978),主要分布在安得拉邦,相邻各邦亦有分布。属达罗毗荼人种类型。使用泰卢固语,属达罗毗荼语系东南语族,受梵语影响很大,吸收大量梵语词汇。字母与坎纳拉文近似,系由梵文天城体演化而来。信仰湿婆教和毗湿奴教混合的印度教;一部分人信仰基督教或伊斯兰教。有人认为泰卢固人是雅利安人、达罗毗荼人和蒙古人的混血后裔。公元前3~公元3世纪曾建立安度罗国,有发达的文学艺术。19世纪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备受严重剥削。印度独立后,于1953年建立安得拉邦。

⑶ 印度有几个民族

印度有10个大民族和许多小民族,总数近二百个。 印度斯坦族(HINDUSTANI) 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46.3%,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邦、中央邦、哈利亚纳邦、比哈尔邦和拉贾斯坦邦等地。多数人信奉印度教,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大部分操印地语,少数人说乌尔都语。主要以务农为业。 泰卢固族(TELUGU) 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8.6%,又称安得拉族。主要分布在安得拉邦。大多信仰印度教,其次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安得拉人嗜吃辣椒,喜欢喝茶。 孟加拉族(BENGALI) 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7.7%,主要分布在西孟加拉邦、比哈尔邦和奥里萨邦等,操孟加拉语,大多数人信印度教。主要从事农业。 马拉地族(MARATI) 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7.6%,主要分布在马哈拉施特拉邦。主要信奉印度教和佛教。马拉地人喜欢摔跤,还善于打板球、曲棍球和羽毛球。 古吉拉特族 (GUJARATHI) 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4.6%,主要分布在古吉拉特邦。操古吉拉特语,多数人信仰印度教,少数人信伊斯兰教和耆那教。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较发达。 加拿达族 (KANNADA) 占印人口3.87%, 说加拿达语,分布在卡纳塔卡邦。 马拉亚拉姆族 (MALAYALAM) 占印人口3.59%,说马拉亚拉姆语,分布在喀拉拉邦。 旁遮普族 (PUNJABI) 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2.3%,主要分布在印度旁遮普邦,大部分人操旁遮普语,少数操印地语和乌尔都语。信奉锡克教和印度教。多数人从事农业,少数人从事畜牧业和手工业。旁遮普人能歌善舞。 阿萨姆族 (ASSAMESE) 主要分布在印度的阿萨姆邦,操阿萨姆语。信奉湿婆神。多从事农业、畜牧业。以大米为主食,尤其喜欢喝茶。 主要分布在奥里萨邦。奥里萨人主要信奉印度教,奥里萨一向被誉为印度教之乡,素有印度教圣地之称。

⑷ 印度有多少个民族锡克族地位很高吗

印度是一个有一百多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具体数字印度也没有统计,锡克族如今在印度地位比较高
印度的主要民族有印度斯坦族、孟加拉族、泰卢固族、马拉提族、泰米尔族、比哈尔族、拉贾斯坦族、古吉拉特族、马拉雅兰族、旁遮普族、坎纳达族、马拉雅兰族、奥里雅族和阿萨姆族。此外,还有五百多个表列部落。它们属于印度的少数民族。

锡克族其实是信仰锡克教的人的统称,锡克教徒尚武,着名的勤劳善战,不接受种姓制度,在现代印度地位确实比较高。

⑸ 印度国土面积和人口是多少

印度国土面积约是298万平方公里,人口是13.9亿。

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

印度有100多个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约占总人口的46.3%,其他较大的民族包括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尔族、泰卢固族、泰米尔族等。

自然资源:

资源丰富,有矿藏近100种。云母产量世界第一,煤和重晶石产量居世界第三。

主要资源可采储量估计为:煤2533.01亿吨,铁矿石134.6亿吨,铝土24.62亿吨,铬铁矿9700万吨,锰矿石1.67亿吨,锌970万吨,铜529.7万吨,铅238.1万吨,石灰石756.79亿吨,磷酸盐1.42亿吨,黄金68吨,石油7.56亿吨,天然气10750亿立方米。

此外,还有石膏、钻石及钛、钍、铀等。森林67.83万平方公里,覆盖率为20.64%。

⑹ 印度半岛上都有哪些民族

主要是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亚人、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蒙古人种、印度斯坦人 、孟加拉人 、 阿萨姆人、 阿豪马人、拉贾斯坦人 、旁遮普人 、古吉拉特人、泰卢固人、安得拉人、奥里萨人、马拉提人 、吉卜赛人、那迦人,据印度宪法记载,印度共有550多外部落

⑺ 印度有哪些民族

印度主要民族:印度斯坦族、孟加拉族、比哈尔族、泰卢固族、泰米尔族、马拉地族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也是金砖国家之一,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维生,近年来服务业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最重要出口国。

全球最大的非专利药出口国,侨汇世界第一。印度是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种姓制度问题较为尖锐。

(7)印度东部有多少民族扩展阅读;

印度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印度河文明。约在公元前14世纪,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并征服了当地土着。约公元前1000年,开始形成以人种和社会分工不同为基础的种姓制度。

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开始统一印度次大陆,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自11世纪起,来自西北方向的穆斯林民族不断入侵并长期统治印度。

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开始沦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占领。

1857年爆发反英大起义,次年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1947年6月,英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⑻ 印度有哪些民族

印度有100多个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约占总人口的30%,其他较大的民族包括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尔族、泰固族、泰米尔族等,72%人说印度-雅利安语,25%说达罗毗荼语。
种族构成:
印度的种族主要分为五个类型,以进入印度的时间先后排序,分别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亚人(即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蒙古利亚人(即黄种人,亦称亚美人种)、达罗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人。

其中达罗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构成了现今印度人口的绝大部分,一般意义上的印度人通常是特指他们。

⑼ 印度东部竟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啊

印度少数民族很多,有几百个。据1981年统计,共540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 7.29%左右,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多少不等,相差悬殊。人数最多的有贡德、桑塔尔、皮尔 、吴朗沃、孔德和蒙达等,人口在200万以上;人口最少的是安达曼人,只有几百人。少数 民族的分布不均,虽几乎遍布于全国各地,但其中在9个邦少数民族的人数较多,人口超过1 0万,它们分别是:中央邦(824万人)、奥里萨邦(492万人)、比哈尔邦(473万人)、古 吉拉特邦(331万人)、拉贾斯坦邦(306万人)、安得拉邦(157万人)。这9个少数民族超 过3293万人,占印度少数民族总数的86.66%。此外,那加兰邦和梅加拉亚邦也是以少数民族 为主体的小邦,其人数分别占全邦人数的88.6%(52万)和80.48%(101万)。�
由于印度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和自然条件不同,以及一些其他原因,生产发展很不平 衡,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他们的谋生方式可分为以下6种类型。�
(1)采集渔猎型�
这类少数民族分布在印度各地,其中有柯钦的迦德尔人,泰米尔钠 德邦的马拉本特拉摩人、巴里扬人、巴尼扬人、伊普拉人、吉隆巴人、高亚人、贡达雷迪人 ,安得拉邦的金纠人、耶那迪人,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克达克利人,中央邦的克马尔人、白伽 人 、阿布其马利亚人,比哈尔邦的霍尔人、克利亚人、比尔吉亚人、帕拉西亚人和科尔瓦人, 北方邦的拉吉人,喀拉拉邦的卡达尔人、马拉潘塔兰人、阿兰丹人、库龙巴人和安达曼群岛 的昂吉人、杰拉瓦人、森蒂奈尔人、尼克里人、尚彭人等。这些民族至今还处在靠天然资源 维持生活的阶段,他们中绝大多数不懂农业,或对此不感兴趣。他们分许多群体,多数以家 庭为单位,有时狩猎也几家合作进行。住在小山林里的民族靠采集野果、野花、块茎、蜂蜜 、野菜谋生。同时也猎获野猪、猴类和野鸡等飞禽以及其他一些小动物。近年来,商 人们与他们有了较多联系,他们开始吃大米和穿衣服了。因此,其生活发生了变化。�
(2)游牧型�
一些少数民族主要靠游牧为生。主要有南印度尼尔吉利地区的多达人、 喜马偕尔邦的古贾尔人、北方邦的婆迪亚人等。他们几乎完全以放牧为业。靠吃牛奶、奶制 品、野菜、野果为生,有的也吃各种肉食。他们的放牧有固定的范围。夏季,全家带着 牲畜和家中的财产用具,到高山地区和森林地带放牧;冬季,再返回山下的平原地区过 冬。现在他们的放牧受到了一定限制,只能在森林局允许的地区放牧。�
(3)刀耕火种农业型�
印度有近5400多万少数民族,其中80%以上从事农业生产。但不同 地区,不同民族所采取的生产方式不同,有的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耕地经常变动;有的采 用较先进的耕种方法,使用固定耕地。阿萨姆地区所说的秋摩或叫纠摩,奥里萨地区所说的 拉马、达哈、达里、包都、迦马纳、高孟、古里亚和各加尔杰斯,都是指这种经常更换的刀 耕火种的方法,在阿萨姆、蒂里普拉和曼尼普尔地区的洛哈尔、安加米那加和古喀人,孟加 拉的莫尔巴哈里亚人,比哈尔邦的阿苏尔人,奥里萨的沙奥拉和纠昂格人,北方邦的高拉瓦 以及中央邦的白伽人和贡德人中特别普遍。�
刀耕火种的农业由于多采取伐林造田的办法,已严重危及到生态平衡和导致水土流失, 所以印度各邦政府开始采取措施,限制这种乱砍乱伐现象。�
(4)固定耕作型
印度大部分少数民族已跨过了刀耕火种阶段,采用了固定耕作方法 ,如比哈尔邦和孟加拉邦的桑塔尔人、奥朗沃人、霍人,北方邦的塔鲁人、高拉瓦人,中央 邦的贡德人、皮尔人、皮拉拉人,拉贾斯坦邦的皮尔人,奥里萨和泰米尔纳德的沙奥拉人和 尼 尔吉利的巴达迦人等,这些民族在农业耕作和管理方面已相当进步。他们使用牛、犁、耙、 锄,犁田耙地,也用水渠和浇水灌溉了,因此,生活比较安定,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保障。
但由于生产水平很低,大多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再加上高利贷商人对他们重利盘剥,所以 他们一般较穷。近年来,各邦政府为保护这些少数民族的利益而采取了一些措施,如给无 地人分土地,还帮助他们解决耕牛、种子、农具、住房以及其他同生产和生活有关的�问题 。
(5)劳工型�
有些民族之所以从事劳工,其主要原因是他们丧失了土地,生活无着落 ,或者因他们的住区附近有了工业。一些原来从事农业的民族现在为人打短工,当农业工人 或在工业部门当杂工。据统计,约五分之一的工人为农业工人。有的做季节工,有的在林场 、牧场、渔场、茶园或果园中工作,不少人在矿山、工厂、铁路、公路和建筑行业中干活。 在阿萨姆茶园做工的大多是从孟加拉、比哈尔、中央邦和奥里萨等邦来的桑塔尔人、奥朗沃 人、蒙达人、克里亚人、贡德人等,其中比哈尔邦的奥朗沃人最多。另外,在孟加拉、比 哈尔、中央邦、奥里萨、安得拉等邦工作的矿工基本上是少数民族。贾姆歇德普尔的塔塔钢 铁厂的工人几乎全是桑塔尔人和霍族人,中央邦的大部分锰矿工人是少数民族,比哈尔的云 母矿工中有上百万工人也是来自少数民族。�
(6)民间艺人型�
有些少数民族专靠卖艺谋生,他们以唱歌、跳舞、弹奏、杂耍、耍 蛇等为生,生活并不安定。如安得拉邦的帕尔丹人、奥贾人卖唱;多马拉人、比努卢人演杂 技;帕卢库姆古拉人、帕丁提高拉人和巴胡鲁帕人耍魔术;拉贾斯坦的卡尔拜里亚人耍蛇 ;北方邦的纳特人、萨陪拉人等以弹唱、跳舞等谋生。

⑽ 印度有多少个民族,多少种语言

印度有两千多个民族,数百种语言。从人种学上看,最多的是来自欧洲的所谓雅利安人,还有来自南洋的、来自缅甸的和原住的黑人。
种姓制度和民族有关系但又不是一样的东西。种姓的原始意义是颜色,是为了保持来自欧洲的皮肤白的人不受原来的黑皮肤的人的污染,但是后来逐渐演变为社会阶层和分工,在同一个民族中有高种姓也有低种姓,但是种姓之外的不可接触者则肯定是少数族裔。印度东北部的少数民族是没有什么种姓的。信仰印度教和锡克教的人讲种姓,穆斯林和基督教不讲种姓,佛教讲众生平等也是对种姓制度的突破,但是现在印度已经没有多少佛教徒了。
智商这个东西不可靠,根据英文网站,很多人相信印度人的平均智商是94,而如果只算印度斯坦的话智商可能超过100。我觉得这都是推测而已,没有什么意义。

阅读全文

与印度东部有多少民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人在越南住哪里好 浏览:880
英国人双名怎么称呼 浏览:521
越南珍贵大米用什么配额证 浏览:75
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古代兵器 浏览:852
越南女兵带什么东西 浏览:64
中国捐款给印度多少粮食 浏览:62
印尼回国包机多少钱 浏览:907
中国玉石品种有多少 浏览:961
印度为什么能获得标枪金牌 浏览:706
印尼语专业前景怎么样 浏览:827
哪个条约规定不许中国人居住 浏览:421
伊朗沙漠种植什么 浏览:341
意大利有什么好用的利尿剂 浏览:577
中国驻印尼使馆电话是多少 浏览:646
宝洁什么时候进入中国 浏览:802
意大利留学生活费包括什么 浏览:767
jyp在中国有多少星探 浏览:754
越南牛肉为什么那么便宜 浏览:606
华人怎么样去意大利看病 浏览:588
意大利什么时候有海 浏览: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