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有个什么叫中国的手语

有个什么叫中国的手语

发布时间:2022-06-03 08:52:55

⑴ 手语怎么表示中国

希望可以帮到你,谢谢

⑵ 如何表达手语中国

右手掌向下,高度齐腰,轻轻地上下按两下,表示“生”;
右手掌按在左胸,表示“命。

⑶ 中国手语和国外手语有没有区别,手语里有世界通用的吗

楼上的那些太多话了 我可以简单的回答你
1 中国手语不是一个人发明的 他是中国残协会 根据实际情况 采用易懂 和方便的个地区手语 集会而成 还要说明 中国的每个省甚至到市级的手语都不一样 而且差别很大 这就是所谓的 地方手语 但是在去年 中国残协会 为了方便 中国聋人的交流 创造了中国统一手语 就是你所说的中国手语 不管是中国手语还是地方手语 都是近几年开始普遍 古时候 根本就没有手语。
2 中国手语和外国手语有区别 而且区别很大 比如说 中国手语 有大部分是按照中国拼音的开头字母打出来的 也有大部分是按照中国字的字形打出来的 这样 和外国的打法肯定就有很大的区别了因为外国人 首先不知道中国拼音 更不懂得中国字了
3 聋人懂唇语 但是这是在你对他打手语的同时 他的意会 你不打手语 光说话 他们不一定能全明白你的意思的

⑷ 中国手语大全

手语(C)是用手势比量动作,根据手势的变化模拟形象或者音节以构成的一定意思或词语,它是听力障碍的人(即聋人,以下简称为听障人)互相交际和交流思想的一种手的语言,它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工具”,而对于听力障碍的人来说,它则是主要的交际工具。

常见的手语有:


⑸ 什么叫中国手语

手语(sign language)是用手势比量动作,根据手势的变化模拟形象或者音节以构成 的一定意思或词语,它是听力障碍的人(即聋哑人,以下简称为听障人)互相交际和交流思想的一种手的语言,它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工具”,而对于听力障碍的人来说,它则是主要的交际工具。
中国手语的发展
手语研究和推广研究、推广手语的职能最初由原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负责。1988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原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并入中国残联,该职能自然转由中国残联负责。1995年,国务院“定职能、定机构、定编 制”方案明确了中国残联负责研究、推广手语的职能。2001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机关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再次明确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承担“负责盲文、手语的研究与推广”的职能。规范、统一的过程①、20世纪50年代至1988年 手语是聋人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存在众多的地方手语,给聋人之间交流带来了不便。确定规范和统一的手语,对于实现聋人“平等、参与、共享”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20世 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手语的规范和统一工作: ——1959年,当时的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整理修订了《聋哑人通用手语草图》,报请原内务部、教育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批准试行,先后共出版了4辑、含2000个手势图示。 ——1960年,原内务部、教育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批转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关于修订聋哑人通用手语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了修订通用手语的原则,即:手语与现实生活相一致的原则、手势与手指字母相结合的原则、手语与口头语、书面语相一致或接近的原则、保持形象化和清晰易辨的原则,要求各地在试行期间应向聋人群众宣传通用手语的重要性,同时,并应说明,推行通用手语并不排除地方手语,两者可以并存。 ——1979年,原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在草图的基础上重新绘图,又出版了两辑的《聋哑人通用手语图》,1982年讨论和制定了640个新词手势动作,并由民政部、教育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批准试行和推 广。 ——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联合有关部门先后召开过四次手语工作会议,为制定规范统一的通用手语做准备。 ②、1988年-2001年 1988年,中国残联成立以后又组织专家在原有手语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有声语言和手指语的使用,编辑出版了统一规范的《中国手语》,1990年又编辑出版了《中国手语(续)》,这已成为我国手语规范、统一成果的具体体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家制定的历次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中,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聋教育的文件中,多次提出要推行和使用中国手语,明确以规范统一的《中国手语》作为我国官方推广的通用手 语。1991年,民政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下发《关于在全国推广应用〈中国手语〉的通知》(〔1991〕残联宣字第138号),提出在公共场合、学校教育教学方面必须使用《中国手语》、高校特教专业应将《中国手语》列为教学内容等要求。在这期间,由中国残联和中国聋人协会举办的国家级手语培训班达4期,培训手语翻译数百人。同时,各级残联也举办了不同层次的中国手语培训班,培养了相当数量的手语翻译人员。 ③、2001年- 至今 手语
——修订《中国手语》。为适应新形势需要,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和中国聋人协会于2001年7月,共同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中心,组织了由聋协主席、聋人代表、手语专家、聋校教师共同组成的中国手语修订专家小组对原《中国手语》进行修订。整个修订工作,历时近2年,最终于2003年5月完成并出版发行。朴方同志为此题词:“规范中国手语,畅通交流渠道”。 ——开展全国性问卷调查。为充分了解各地对手语研究和推广的意见和建议,2004年6月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和中国聋人协会又在全国范围进行问卷调查,广泛地征求了特教学校聋生、社会成年聋人、聋校教师、手语翻译以及热心学习手语的健听人对手语研究与推广工作的意见。全国共有27个省、市、自治区参与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547份,数据收集完毕后对有效问卷进行编码处理,采用SPSS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列联表统计分析。调查数据显示:不同被调查者均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工作为继续解决手语统一和规范问题,特别是手语为教学服务、手语拼打规则研究和手语词汇丰富问题;近80%的被调查者同意将《中国手语》作为全国统一、规范的聋人手语加以推广;有80%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手语》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系统培训和宣传不够;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将聋校师生作为推广中国手语的重点对象,更有80%被调查者建议在聋校开设手语课程。 ——积极推进《中国手语》标准化。经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中国手语国家标准于1994年开始研究制定。该研究在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和中国聋人协会直接领导下,由中国残联所属的中国康复科学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共同研制,经历十几年的努力,2005年6月,征求意见稿已初步完成。经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和中国聋人协会同意,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国手语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省级残联教育就业部和聋人协会组织当地聋人代表、手语研究人员和手语翻译工作者认真讨论,同时,也请专家、残疾人康复标准委员会委员认真研究,提出修改建议。 ——研究、编辑部分专业领域手语。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习计算机和互联网聋人数量日益增多,这对计算机专业手语的研究、编辑提出了要求。2002年初,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和中国聋人协会共同委托天津理工学院聋人工学院,根据《中国手语》的编写原则,研究、编辑计算机专业手语,作为《中国手语》的补充。该书已于2004年正式出版,词条总数近1200多条。 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和中国聋人协会还分别委托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和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研究、编辑美术专业手语和自然科学专业手语,目前这两类专业手语正在进行编辑当中。 ——编辑出版《中国手语日常会话》。鉴于学习中国手语的健听人特别是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多,2003年7月起,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和中国聋人协会组织专家编写《中国手语日常会话》,采取情景对话形式,使健听人更快的学会常用手语,更好地与聋人交流、为聋人服务。目前已正式出版。 ——编辑出版《中国手语培训教材(试用)》 为推广规范、通用的中国手语,为广大聋人创造无障碍交流环境。2006年1月,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中国聋人协会和广州市手语研究会共同组织专家编写出版了《中国手语培训教材(试用)》。 ——出版中国《手语视频软件(系列)》 为满足中国手语教学研究与推广工作的需求,2005年5—2006年6月,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中国聋人协会先后组织专家对郑州市聋人网络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聋人网络网)开发的中国《手语视频软件(系列)》进行并通过了评审。由中国残联教育就业 部、中国聋人协会担任监制的中国《手语视频软件(系列)》已于2006年9月正式出版发行,同年11月该软件系列已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 ——开发研制“中国手语视频资源库” 在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的指导和帮助下,郑州市聋人网络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聋人网络网)完成了“中国手语视频资源库”的开发工作。 该资源库的建成对中国手语的学习、研究、考评、竞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召开手语工作座谈会。2004年4月5日-7日,召开了“关于加强中国手语工作座谈会”,邀请了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聋协、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学院聋人工学院、中科院计算所、北京市残联、上海市教委、在京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以及社会聋人代表对手语工作进行座谈,与会人员纷纷发表意见,对手语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议,认为手语工作应从政治的高度加以重视、科学的态度加以研究、客观的角度来满足聋人需要。 ——多次举办“中国手语培训班”。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和中国聋人协会在20世纪九十年代先后举办过4期全国性培训班,培训对象包括部分聋人协会主席、聋校教师和手语翻译,推广了中国手语。2004年12月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了“第一期国家级骨干手语翻译培训班”,为建设国家级手语翻译队伍奠定了基础。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残联系统手语工作负责人、手语翻译以及部分聋校教师近90人参加了本次培训班。培训班主要介绍了《中国手语》的修订原则,培训了《国际手语》常用词汇、《计算机专业手语》、《中国手语》的新增词、修订词、手语的分类,讲解了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开发的《中国手语合成系统软件》等。力图通过培训,培养一支既精通中国手语又擅长国际手语的翻译队伍,以便为国内外聋人朋友提供更好服务,同时也为建设国家级骨干手语翻译人才库做好储备。与此同时,各地也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专、兼职手语翻译,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专、兼职手语翻译约3万人(含聋校教师、残疾人工作者、聋人家属、社会热心人士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手语的研究、推广工作颇具成效,已初步形成“学手语、用手语”的社会氛 围。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和部分地方台开办了手语专栏节目,促进了不同地区聋人之间、聋人与健听人之间的交流。一些地方还成立了地方手语研究机构,如广州市、浙江省、北京市、绍兴市、苏州市、大连市等。中州大学率先在全国开设手语研究专业。中科院计算所等有关科研单位也积极利用计算机技术研发中国手语辅助教学软件。 4、需要使用手语的人口:据统计我国现有聋人人口2057万,按每个聋人有直系亲属四人计算需要使用手语的人口应该在一亿人左右;此外特殊教育工作者、服务行业、政府职能部门以及手语爱好者也是一个很大的使用手语的群体。

⑹ 我国所用的手语也就是哑语是世界通用的吗

盲文
盲文,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的文字。1829年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发明了点字,它是用六个凸点组成的符号体系,以点数的多少和点位的不同来区分不同的符形,可变化成63个不同的图形符号,是现代国际上普遍使用的盲文形式。
我国最早使用的通用汉语盲文叫"康熙盲字",俗称"408"。它是一种代码性质的盲字,以两方盲符的排列组合,组成408个号码,代表汉语的408个音节,每个音节按一定规律变换其图形可以表示四声。
20世纪初,"心目克明"盲字开始流行于除东北以外的地区,它以南京音为标准,有18个声母、36个韵母,声韵双拼为一个音节,再加上另一个盲符标调。
1953年开始,全国普遍推广现行盲字,它是以普通话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的拼音盲字。它有18个声母、34个韵母,声韵双拼为一个音节,用另一个盲符作调号。
1975年,盲文工作者提出了盲文改革,历经十几年的研究和探索,确定了"汉语双拼盲文"方案。它是以两方盲符拼写汉语的一个实有音节,即带调音节,声方在左,韵方在右。声方有声母、半生母、介母和零声符;韵方有韵母、零韵符和调号。

●手语
手语是由于聋人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已作为聋人的一种语言,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手语包括手指语和手势语。手指语是用手指的指式变化和动作代表字母,并按照拼音顺序依次拼出词语;在远古时代,全人类都处在简单的有声语言阶段,常常用手做各种姿势来表示意思,这样的手势大多数是指示性和形象性的动作,叫作自然手势,此后,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开始创造出具有语言性质的手势,这种在有声语言和文字基础上产生的,与有声语言密切结合的手语,称之为人为手势。自然手势和人为手势结合成为手势语。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如同汉语有各地方言一样,手语也有各种不同的地方手语。50年代后期,中国聋哑人福利会修订出一套《聋哑人通用手语草图》(四辑),这是我国聋人手语规范化工作的开端。1979年,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将原有的四辑修订为两辑,定名为《聋哑人通用手语图》,以后,又陆续编纂了第3辑和第4辑。1985年底,又对这四辑手语单词进行增删、修订,在1987年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手语工作会议上,将《聋哑人通用手语图》易名为《中国手语》。1990年,中国聋人协会编辑的《中国手语》工具书正式出版发行,1994年又组织编写、出版了《中国手语》续集,对推广手语,规范手语,有着重要意义。不一样的。
确切来说每个地区的手语都有所不同。

“中国手语”是规范后的手语,好比语言中的普通话。而聋人平时所用的是地方手语,就如方言。比如上海手语和北京手语,在一些词的表达上(比如方位、动作)与中国手语不同。

甚至,在同一座城市,不同群组的聋人有自己的一套手语打法,和熟悉的人之间用的手语。

⑺ 中国自然手语和中国手语有何区别

答复:中国自然手语是中国聋人群体自然而然地形成发展起来的和经常使用的手势语,是中国手语的核心部分。学习中国自然手语就是在学习中国手语。

两者都属于中国手语这一语种,区别比较少。中国自然手语、台湾自然手语和其他国家地区的自然手语区别比较大,分别属于不同的手语语种。

中国自然手语和中国手语的两个明显区别是:中国手语中除了自然手语句子表达方式和大量的自然手势词汇,还使用汉语拼音字母指语拼。中国自然手语则很少用拼音手指语,成年聋人社交群聊时很少用汉语拼音指语的。

第二,传统的教听人学习中国手语的方法是按照汉语词序去打手势,国内出版的书刊杂志大部分是这样排列的;中国自然手语则利用录像多媒体直观展示聋人自己习惯的打法,按照视觉空间逻辑来组织手势的顺序和变化,靠视觉直接理解一系列手势的意思。

提出中国自然手语教学法能够区别于过去传统的按照汉语方式来教中国手语的教学法,更加重视手语本身的自然属性,重视表情、空间位置、身体姿势等的语义和语法作用,强调中国手语与客观世界的直接联系,中国手语直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功能。

中国手语是中国聋人的语言,能直接运用,能作为第一语言来学习,本质上不同于汉语的手势表达形式。 中国手语的本质是自然手语,自然语言。 学习手语的人要先学中国自然手语(中国手语的基础、核心部分),自然而然地学,学聋人那样的视觉交流、使用丰富手势和细腻的表情,达到熟练自然的程度,直接用手语熟练自然地把意思视觉化的表达出来。

还要多看光盘和《中国手语》词典,复习,温故而知新。有了中国自然手语基础(即:手势灵活、表情丰富、视觉空间理解敏锐等基本功扎实),以后用拼音指语、按照汉语词序打中国手语的手势,就容易了。顺序反过来就困难,难改成自然手语打法。

《中国手语》只是收集了一部分中国手语的手势词汇,不代表整个中国手语语言系统。 手势汉语(即汉语的手势表达形式,伴随汉语的口头表达形式而采用的中国手语中的基本手势,忽略了词形变化)才是按照说汉语的听人的汉语语序和习惯编排的。

《中国手语》书上的国歌例子是按照汉语的语序和习惯编排的。 我们的中国手语有自己的词汇、表达方式和语法规则、交际习惯等,有些地方与汉语语序和习惯一致或巧合,有些地方与日语语序和习惯一致或巧合。

另外,中国很多人一看中国手语四个字,就以为是《中国手语》,他们理解错了。有些人把《中国手语》词典说成手势汉语,也不符合事实。《中国手语》是一本手势词典。 我想我们写文章、讲课、宣传时该多讲中国手语是中国聋人的自然手语。以前提出聋人手语、自然手语就是为了跟手势汉语区别开。

有位朋友提到:“那《中国手语》这一书打出来的手语,不像是自然手语啊”。 我认为,《中国手语》只是一本手势词典。应该说按照《中国手语》书打出来的是中国手语的手势,不一定是中国手语,该书只画了手势和讲解手势动作。

我们要按照聋人习惯打,中国手语的手势组合要符合聋人视觉习惯和空间认知规律,《中国手语》书上收入的词汇有限,聋人使用中国手语表达的创造力很强的。

⑻ 中国的手语和国际手语有什么不同

中国聋人使用中国手语,美国和部分加拿大地区聋人使用美国手语,英国聋人使用英国手语,法国有法国手语,日本有日本手语。美国人、英国人和澳大利亚人都用英文,但是使用不同的手语。大陆和港、澳、台都使用汉语,但手语词汇不完全相同。
中国地区广大,各地流行的手势很不一致,不利于聋哑人的社会交往。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于1959年整理修订了《聋哑人通用手语草图》,报请原内务部、教育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批准试行。先后共出版了4辑,共2000个手势图式,受到广大聋哑人 的欢迎。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版的4辑草图大部分散失,中断了试行与推广工作。1979年8月3日至13日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筹备组在北京召开全国手语工作座谈会,讨论制订了430个聋哑人手语新词统一的手势动作,在全国试行。

⑼ 中国手语的起源是什么

1959年,当时的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整理修订了《聋哑人通用手语草图》,报请原内务部、教育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批准试行,先后共出版了4辑、含2000个手势图示。
1979年,原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在草图的基础上重新绘图,又出版了两辑的《聋哑人通用手语图》,1982年讨论和制定了640个新词手势动作,并由民政部、教育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批准试行和推广。

阅读全文

与有个什么叫中国的手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地图上有多少个国家 浏览:112
印度奶牛哪里有卖 浏览:716
中国有哪些国家的车标 浏览:534
印度边境冲突怎么赔偿 浏览:841
意大利位于什么纬度地区 浏览:709
海底采珠厂印度人如何脱离危机 浏览:362
伊朗外海叫什么 浏览:869
伊朗以什么派为主 浏览:517
中国梦在哪里投票 浏览:857
40码衣服英国码是多少 浏览:758
制裁伊朗金融靠什么 浏览:788
越南中国人都在哪里买房 浏览:53
意大利移民需要什么要求 浏览:273
印度尼西亚想回国怎么办 浏览:96
中国1986界碑在哪里 浏览:46
英国超市的牛肉如何标识 浏览:503
印度主要有哪些地方 浏览:131
伊朗苹果是什么意思 浏览:236
越南有一种榴莲奶叫什么 浏览:399
意大利为什么成为文艺复兴的摇篮 浏览: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