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什么是中国可传承文化

什么是中国可传承文化

发布时间:2022-06-03 05:40:47

❶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是大体完整的传承下来的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上下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所以中国文化是世界上,从数千年传承到今天的,唯一的一个连续而且完整的文化序列。那么你知道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是大体完整的传承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的部分,以及许多涉及到道德方面的好的东西,都是被传承下来的。


其实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还有许多优秀的东西是被传承下来的,比如说各个传统节日等,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这些规则和孔子德育内容的精髓人生八德是被完完整整的,传承下来的。

❷ 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中国传统文化是反映中华文明演进与融合的民族特征和特点的一种民族文化。它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总体代表。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及其先民在中国领土上的创造,是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而言之,它是不同文化形式所表达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和精神的总称。

(2)什么是中国可传承文化扩展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应首先包括思想、文字和语言,然后是礼乐、射击、朝廷、书号六大艺术,再是书法、音乐、武术、曲艺、象棋、节庆和生活繁荣产生的民俗。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是先秦时期,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对人、对社会的理解和对社会行为规范的追求——“仁、义、礼、智、信”。儒家学者强调“礼”,追求“礼”,即确立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调整和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

“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古“文”字是指纹理、花纹之意。后来发展为包括美好的言语、思想、行为、待人、处世等表之于外的都称为“文”。文明一词就是“文”的延续。“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

❸ 什么是文化,你认为传统文化能够传承至今的原因有哪些,试作具体分析

文化指的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全部的精神产品和精神现象。
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所以能够传承至今。

❹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专家学者、仁人志士有很多学说。山东科技大学文法系卢秀华副教在他的论文《论中国传统与现代化》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概括为六方面,现特向您推荐: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

三、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四、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五、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 ,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

❺ 什么叫传承文化

你好,传承文化就是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京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部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是文化得到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我们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显示、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个明珠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望采纳,谢谢!

❻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是应该被继承的

我个人觉得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管是在精神文明还是一些最基本的礼仪方面都应该被继承,特别是我们的很多节日都是应该被继承下去的,比如说春节,端午节,清明节,儿童节,中秋节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继续继承的,除了这些我们的一些良好的精神,就比如说乐于助人,奋发图强,这些都是要学会把它努力的坚持下去,还有一些在长辈面前的一些礼仪和一些做人的基本准则都是要继承的。

❼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中国传统文化是反映中华文明演进与融合的民族特征和特点的一种民族文化。它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总体代表。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及其先民在中国领土上的创造,是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而言之,它是不同文化形式所表达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和精神的总称。

(7)什么是中国可传承文化扩展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应首先包括思想、文字和语言,然后是礼乐、射击、朝廷、书号六大艺术,再是书法、音乐、武术、曲艺、象棋、节庆和生活繁荣产生的民俗。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是先秦时期,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对人、对社会的理解和对社会行为规范的追求——“仁、义、礼、智、信”。儒家学者强调“礼”,追求“礼”,即确立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调整和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

“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古“文”字是指纹理、花纹之意。后来发展为包括美好的言语、思想、行为、待人、处世等表之于外的都称为“文”。

❽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内涵和核心是什么

我觉得传统文化内涵和核心是道与人欲的斗争,人欲起,道心无,所以,逾到后世,智惠出,大伪生。人为一已私利,而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生命,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让人回归本源,回归道。无欲,不争,天人合一。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中国可传承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哪个品牌下架 浏览:864
无人机怎么杀死伊朗将军 浏览:848
中国可以购买多少伊朗石油 浏览:489
英国地图上有多少个国家 浏览:115
印度奶牛哪里有卖 浏览:718
中国有哪些国家的车标 浏览:534
印度边境冲突怎么赔偿 浏览:843
意大利位于什么纬度地区 浏览:711
海底采珠厂印度人如何脱离危机 浏览:364
伊朗外海叫什么 浏览:871
伊朗以什么派为主 浏览:519
中国梦在哪里投票 浏览:857
40码衣服英国码是多少 浏览:758
制裁伊朗金融靠什么 浏览:788
越南中国人都在哪里买房 浏览:53
意大利移民需要什么要求 浏览:273
印度尼西亚想回国怎么办 浏览:96
中国1986界碑在哪里 浏览:46
英国超市的牛肉如何标识 浏览:503
印度主要有哪些地方 浏览: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