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国家为什么要限电限产
关于限电停产,原因并不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煤价涨幅过大,电力紧张
目前我国发电结构中火电发电量占比仍然超过七成,而火电要用煤炭发电。人们可能没有留意到,今年的煤炭价格上涨有多么夸张。火电用的动力煤,5月份500多元一吨,夏天时800元左右,现在都1400多了。由于煤炭价格涨幅过大,一个火电厂现在每天会有几百万的净亏损。而煤价今年以来一直在高位,电厂存煤也较少。电厂存煤少导致电厂发电量受限,火电厂发电亏损也打击了其发电的积极性。这就使得电力供应出现紧张的局面。
而与此同时,国内对电力的需求仍然持续增长。以南方电网公司数据为例,今年1-7月,南方五省区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7.4%,其中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0.6%。在火力发电厂缺煤又发电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用电量却继续大幅增长,用电紧张局面就不难理解了。因此全国不少供电公司都发出了节约用电、有序用电、拉闸限电的通知。
二、能耗双控,碳中和达标压力
电力紧张是一方面,当前席卷全国十几个省份的限电停产主要是因为能耗双控。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是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约束性指标之一。今年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2021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的目标是3%左右。而眼下,全年只剩下3个月。
2021年8月17日,国家发改委印发《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其中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和江苏九省不升反降,除陕西外,另外8省均列为能耗强度降低一级预警。浙江、河南、甘肃、四川、安徽、贵州、山西、黑龙江、辽宁、江西10个省上半年能耗强度降低率未达到进度要求,为二级预警。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区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完成全年能耗双控目标,特别是能耗强度降低目标任务。由此一级、二级预警省市为了完成能耗下降目标,从上到下层层落实,不断加码,才让限电停产成为现实。
我国是巴黎协定的签约国。前两天的联合国大会上,中国还向世界庄严承诺,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不再建境外煤电项目,这个信号很明确,在碳中和上中国是负责任的,而且要做全世界的表率。
三、能耗双控对企业的影响
能耗双控下,高能耗产品供给将持续紧张。比如云南的黄磷、工业硅,江苏的纯碱,内蒙古、新疆等地的电石。从限产停产的行业来看,主要是有色金属、钢铁、水泥和化工等高耗能行业,限产停产会使得相关产品的价格上涨。以化工品为例,9月份至今,67种化工品种,48种产品同比上涨,且片碱、环氧氯丙烷、醋酸乙酯、甲酸、丙烯酸等涨幅超20%。能耗双控以后将成为常态,我国已向国际社会承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碳中和目标将在较长时期内成为经济的重要变量。高耗能企业,必须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降低能耗,才能避免不被能耗双控影响生产经营。
短期内在部分地区,能耗双控还会影响到其他非高能耗的企业,但在电力紧张局面缓解后,能耗双控的主要调节对象还是那些高耗能的行业企业。也许以后也会对各行业出台不同的能耗标准,超出标准后都会有限电停产等处罚措施,这也会倒逼企业同一时间,中国大力度的限电限产,竟然令美国更加难受,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日前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由于受劳动力、集装箱、卡车、各种原材料短缺,以及中国等海外供给的不畅等因素影响,美国供应链目前正面临多重考验,商品短缺局面或将持续到年底。
面对全球大宗原材料和能源涨价,我们现在限电限产是为了节能增效,通过优化产能增强自身竞争力,通过改善供应链以及成本转嫁来释放通胀压力。虽然走出这一步很难,但是为了经济更好的未来,我们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毅力才行。在这场博弈中,美方由于无法掌控全球供应链,自身供应链又遭到冲击破坏,使其面临非常严重的供应链危机。面对经济这种根本性改变,美方还没有化解之策,按照鲍威尔的话,美方现在只能适应这一新的现实。现在正处在博弈的关键时刻,谁能挺过这段艰难的时期,谁就能掌握未来的话语权。随着中国国力提升,国内的变化竟能引起国际连锁反应,这也恰恰体现了中的崛起的实力。
‘贰’ 中国为何大规模限电
中国大规模限电是因为煤价过高、风电骤减。专家指出,当前火电仍占据我国电力大半壁江山,在上游煤炭价格上涨、下游供电价格上调空间受限的背景下,火电企业发电意愿低迷,直接导致电力紧缺,这也是此次多地尤其是东北地区出现电力缺口的主要原因。
中国大规模限电的特征
限电停产范围较大,目前16个省市明确实施能耗双控措施,同时限电行业波及面较大,涉及上中下游的各行业高耗能企业,相当数量的重点企业都已短暂停产。
此次限电停产监管的力度较大,对于高耗能行业和企业基本全部停产,其他耗能强度不低的行业企业也面临大幅度的生产活动的压降。
此次限电停产措施较为急迫,刚性较大,具有强制性,措施十分具体,针对不同耗能强度、不同产业链环节的行业和企业,都规定了较为具体的限产措施和标准。
从影响范围看,短期内,限电停产对工业部门、制造业的生产活动产生较大影响。从具体行业看,限电停产首先对上游采矿业、化工、钢铁、有色金属、非金属建材等行业造成较大影响,从近期高频数据看,高炉开工率、焦炉生产率、水泥开工率持续显着下滑。
‘叁’ 中国限产的目的
一是有助于“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双碳”目标是国家战略,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限电限产是达成“双碳”目标的战略举措。这也将有助于中国在今年11月份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赢得主动,有助于提升中国在气候方面的公信力和领导力。
二是有助于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限电限产将淘汰落后产能和低端制造,提高中国能源利用效率,以低能耗实现高收益,倒逼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从而促进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实现。中国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抢占未来产业的制高点,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是有助于防范可能到来的市场风险。全球疫情之下,美国超发货币,全球大宗原材料价格暴涨,对下游产业造成巨大冲击。中国主动限电限产,一方面抑制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另一方面,减少对海外市场低附加值产品出口,规避通货膨胀的海外市场向中国转嫁市场风险。
以上半年为例,中国上半年GDP总量同比去年增长了12.7%,货物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7.4%。8月,上海至洛杉矶集装箱运费达到11362美元/FEU,同比上涨223.9%。9月份,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报价3156.86点,较年初上涨90.34%。尽管高速的增长令人惊喜,但市场疯狂的背后往往蕴含着巨大风险。
以钢铁为例,在当前高额利润的强烈刺激下,各大钢铁公司都有着扩大产能的强烈冲动。如果各大钢铁公司加大投资扩大产能,必将进一步推高国际铁矿石价格,给国际矿石巨头带来更加丰厚的利润。而一旦风险来临,钢材价格断崖式下跌,钢铁公司必将深深套牢,为消化在市场高位时采购的大量铁矿石,钢铁公司必将面临巨额亏损,前期的盈利也可能化为泡影,中国钢铁业又将元气大伤。我们不能再重复2008年的错误。
在市场疯狂的时候保持一份清醒,在别人贪婪的时候保持一份恐惧。中国主动限电限产可能让中国经济走得慢一些,但将有助于中国经济走得更加稳健和长远。
‘肆’ 美国打压中国造成全国限电限产是否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
摘要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伍’ 停电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限电不是第一次了,去年年底就曾多省份下达“限电”政策。此次“限电令”再次一出,跟去年只有南方限电相比,东北也加入了“限电”的队伍,这让很多小伙伴都很诧异为什么。
对于限电,看到有一些人认为,这一轮限电限产,可以打击西方经济,帮助我们获得定价权。笔者觉得这并不正确,为了获得所谓的原材料“定价权”而不惜生产刹车、甚至让居民勒紧裤腰带,靠这种方式也许不能获得“定价权”。
其实限电最显而易见就一个原因:缺电了。
为啥会缺电呢?因为供电能力的提升比较滞后,而耗电量又增加了,所以有些省份电力和负载能力一时不足,只能通过限电的方式来缓解压力了。
问题来了,为何往年我们怎么没出现这种情况?今年用电吃紧的原因是什么?这要从供给、需求两端谈起,我们先来聊下供给端。
原材料飙涨、碳中和,电力供给减少
我国的发电方式主要是火电和水电,火电中的燃煤发电占整个发电量的一半以上,水电占比不到2成。
电力系统人士表示,确实已经出现了一些发电厂越发电越亏损的情况,发电厂不愿意亏本发售电,积极电力供应缺口扩大。
另一方面,我国已经向世界庄重承诺:中国2030要碳达峰(CO₂的排放量在2030年达到峰值,之后不再增长并逐步回落);2060碳中和(排放多少就吸收多少,实现CO₂ “净零排放”)。
这个任务是什么概念?很多人可能不清楚。截至2021年,全世界已经有至少49个国家达到碳达峰,其中德国1990年就已经实现碳达峰,力争要在2045年实现碳中和。所以德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依然需要55年的缓冲期。而我们只有30年,起点比德国等发达国家晚很多,完成任务的时间紧。而且2030年碳达峰,距今也只有9年不到了,大型煤炭集团受制于财务负担和“双碳”目标下的转型述求,新建煤矿的意愿和能力明显收敛,未来供给端增量呈边际收缩态势,并逐步加速。
电力供应紧张,在所难免。下面我们再来看需求端:
产能大增,用电需求暴涨
此次疫情中国率先恢复,本来就是世界工厂的中国,地位更加凸显,国内外贸企业在为全世界的订单火力全开。据有关部门统计,2021年,1-8月份,同比出口增长33.7%。其中,单单8月份,中国出口同比增长就高达25.6%。
企业拿到订单就得开动机器生产,生产就得用电,订单多了电用得当然也就更多了。而金九银十,又是企业生产的高峰期。煤炭涨价,电力供应紧张是事实。实现双控目标也是大势所趋。怎么办?拉闸限电自然成为了迫不得已的选择。
‘陆’ 限电限产后外贸集装箱是否缓解紧张局面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04
‘柒’ 中国为何大规模限电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用电大国,目前我国的电力主要依靠火力发电。然而火力发电所需的煤炭',我国主要依赖于进口。由于我国与煤炭进口国的关系紧张,所以我国进口的煤炭量缩减。限电的这一举措,势必会加快绿色能源的发展,推动绿色技术的进步,减少光伏和风能供应问题的技术性难题,促进我国的实体经济产业升级,尽量降低对电煤发电的依赖性。
最近,全国的很多省份实行了“限电令”,尤其是东北地区。电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领域,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此次“拉闸限电”的通知一出,就多次登顶热搜,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限电潮”或多或少地对限电地区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影响。我有不少在东北的同学向我大吐停电的“苦水”,“在家玩着游戏正乐着呢,立马就停网断电了,真的好烦呀!”,不仅如此,没电还使得热水器、电冰箱等之类家庭常备电器无法正常工作,降低了人们生活的质量。除此之外,限电还导致公路上的红绿灯“罢工”,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对人们的日常交通出行产生了不便。
大规模的限电同时还影响到了工业生产。去年疫情的爆发,对我国的实体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在复产复工之时,这次限电直接导致很多工厂停工停产,对不少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但是由于我们国家电煤供给短缺,为防止电力系统崩溃,这实在是无奈之举。
当然,万事都有利弊,我们要一分为二看问题,既要看到事情坏的一面,也要看到事情好的一面。这次的限电措施,将会有利于推动我国绿色能源的发展。
在国内外形势之下,我们的国家和政府在出台政策之前肯定考虑其了政策出台的科学性及其合理性。政策的传导中间产生误解可以理解,但有些不良媒体不应该为蹭热度而妄加猜测、过分解读、乱带节奏,引导大众产生错误的认识,增加社会矛盾。
作为民众,我们也不应该过分恐慌,去相信网上诸如“大棋论”之类的言论,认为国家有电不给用,内心悲愤不平。用电直接涉及到了民生,国家肯定不会坐视不管,居民用电肯定会先保证。但至于“限电潮”会不会常态化?这个问题难以回答,还要看国家以及政府的决策。既然“拉闸限电”已经成为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我们更应该我们的国家、相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国家制定的政策进行遵守,错开用电高峰期,尽可能的减少电量的使用、节约用电,忍一忍这一时的“苦”。
想想看,因为限电,不用待在公司贯彻落实“九九六”,可以早点下班回家吃饭躺着,何尝不是一种美滋滋~
1.各国能源危机出现
在之前中国拉闸限电的现象,引发了国际社会的一片哗然,同时也让中国民众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局势。不过在现如今中国政府的政策出台之后,居民用电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同时居民用电电价将保持稳定。但反观其他国家就并不是这么容易解决的事情了,首先印度可能会出现大规模停电,而其中原因则是由于缺少煤炭,因为印度新能源发展严重不足,只能通过燃烧煤炭进行火力发电。
除此之外,英国也出事了,英国电价暴涨了7倍,到底出什么事情了?真的是令人震惊不已。当然,前欧盟国家也面临着能源短缺的危机,天然气的储量已经达不到欧洲国家的一个基本的水平线,就因为如此,现如今天然气的价格开始飙升。不过这个时候,与俄罗斯合作的“北溪-2”项目现如今已经建成投产,可以说如果俄罗斯方面的天然气能够供往欧洲,那么将会解决这些欧盟国家的燃眉之急。
2.世界各国共抗能源危机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暂时的,这种短暂的能源危机给所有人一种警示,那就是绝不能让这种能源危机继续蔓延下去,开发新能源,已经是迫在眉睫,虽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我们能够清楚得知,留给研发新能源,并且应用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1. 不要购买"三无"的假冒伪劣家用产品。
2. 使用家电时应有完整可靠的电源线插头。对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都要采用接地保护。
3. 不能在地线上和零线上装设开关和保险丝。禁止将接地线接到自来水、煤气管道上。
4. 不要用湿手接触带电设备,不要用湿布擦抹带电设备。
5. 不要私拉乱接电线,不要随便移动带电设备。
6. 检查和修理家用电器时,必须先断开电源。
7. 家用电器的电源线破损时,要立即更换或用绝缘布包扎好。
8. 家用电器或电线发生火灾时,应先断开电源再灭火。
‘捌’ 全国多地出现了限电限产情况,会对企业有哪些较大的影响
全国多地出现了限电限产情况,这会对企业有减产,甚至破产的影响。
通过梳理发现,湖南、江西、内蒙古都采取了限电措施,各省都有节能减排指标。现在各地节能减排管理相对严格,这也是导致限电的原因之一。部分省市从去年到今年限电,从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在会议期间,当零贸易需求增加和工业生产回升时,电力消耗将增加。
其实,我觉得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企业的产能,因为很多企业其实都是产能过剩。如果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停电,就能让更多的企业消费囤货,进一步优化这些企业的产能,扩大企业的发展空间。
‘玖’ 为什么要限电限电要多久
第一点是因为我国经济在快速恢复,工厂运转是需要大量电力的,所以导致了用电量的快速增长。比如11月湖南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江西7.9%,都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也就是由于经济的复苏导致了用电量的持续增长。
2.
第二点是因为居民用电也在增长。最近大家有没有感觉天气越来越冷了?对,12月我国气温断崖式下跌,比如湖南比往年提前一个月入冬,导致居民取暖用电大幅增加。
3.
第三点是发电量在下降。我们国家发电主要靠火力和水力。而最近由于用电量猛增,导致火力发电厂高负荷运转,结果部分设备出了故障。同时,现在又是冬季,处于枯水期,水力发电量也在下降。这一边儿需求猛增,另一边发电量又在下降,可不就导致电力紧张嘛,于是就只能限电,省着点用了。
‘拾’ 为什么要限电
从九月下旬开始,多个省份启动了新一轮限电限产政策,多个企业发布停工公告,恢复时间则需要等当地政府通知。那么,2021年为什么到处限电?
原因一:控制产能
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我国今年的大宗商品价格都上涨了许多,尤其是像口罩、防护服生产等产业,近两年都大赚了一笔,因此很多人看到了投资的希望,而面对未来不可预测的疫情,产能过剩很有可能发生,为此国家采取战略性决策,引导企业们理性生产,保证国内经济有序运转。
原因二:居民用电需求增高
由于夏季各地用电需求量都比较高,使得我国的煤炭产能减少,进而产电量减少,本来预计到了9月底时南方地区的用电量会有所下降,但像湖南等地的气温,每日还持续在36度左右,每日不开空调都无法度过,这样一来用电量更高了,加上到了10月份时南方地区天气是转凉了,但北方地区迎来的是开暖气的时候,整体下来居民用电就会增加,从而出现了限电的情况。
原因三:为了环保
根据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对国际社会的“碳中和”“碳达峰”的承诺,我国会采取减能降耗的措施,就会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而此次浙江、广东、安徽、山东、湖南、东三省等地的限电措施就是明显的信号,这样一来高耗能的企业将会逐步受到限制,进而经营成本会逐步提高,能很好地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一般而言,如果出现用电紧张,受影响的首先是工商业用电,因为居民用电是政府和电力部门优先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