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宗教通常所指五教是哪五教
主要指 道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佛教 上面是详细介绍
Ⅱ 中国五大宗教有哪五大
你这都什么跟什么啊?都不对。
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佛教在中国已有2000年历史。现在中国有佛教寺院1.3万余座,出家僧尼约20万人
——道教发源于中国,已有1700多年历史。中国现有道教宫观1500余座,乾道、坤道2.5万余人。
——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传入中国。伊斯兰教为中国回、维吾尔等10个少数民族中的群众所信仰。这些少数民族总人口约1800万,现有清真寺3万余座,伊玛目、阿訇4万余人。
——天主教自公元7世纪起几度传入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后大规模传入。中国现有天主教徒约400万人,教职人员约4000人,教堂、会所4600余座。
——基督教(新教)于公元19世纪初传入中国,并在鸦片战争后大规模传入。中国现有基督徒约1000万人,教牧传道人员1.8万余人,教堂1.2万余座,简易活动场所(聚会点)2.5万余处。
Ⅲ 中国五大教分别分为哪几个
1.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着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
祖天师张道陵正式创立教团组织,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道教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将道教对“道”之信仰人格化体现。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全国现有住观道士3万余人。宫观是道教徒活动的场所,全国现登记开放的宫观有2千余座。
(3)中国的五教是哪些字儿扩展阅读:
中国宗教是指中国目前的宗教格局及相关文化。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到新中国成立前,逐步形成了以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儒教等六大宗教为主体,兼有少数其他宗教和多种民间信仰的基本格局。
中国各宗教团体自主地办理教务,并根据需要开办宗教院校,印刷发行宗教经典,出版宗教刊物,兴办社会公益服务事业。
参考资料
网络-中国宗教
Ⅳ 我国五大宗教是哪五个宗教
五大宗教分别为: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伊斯兰教。
1、佛教否定宿命论,认为人有命运,但是不鼓励人听天由命,而是希望人开创命运。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因此命运也是因缘生法。坏的命运可以借着种植善因善缘而加以改变。命运既然可以因为行慈悲、培福德、修忏悔而加以改变,因此命运并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
2、道教,是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道,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在古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世界的也积极发展。
3、天主教,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天主教界的爱国人士号召广大天主教徒行动起来,清除中国天主教界的帝国主义分子及其影响,实现中国天主教的自立革新。1957年,中国天主教爱国会成立。同年开始,中国天主教实行了自选自圣主教。
4、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三大宗教。但是,基督教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方面,都堪称世界第一大宗教。基督教在人类发展史上一直有着极为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和深远影响。至今主要发达国家,除了日本,都是基督教文化主导的国家。
5、伊斯兰教的复兴是阿拉伯半岛社会经济、政治和宗教发展演变的必然。6世纪末至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正处在原始氏族部落解体、阶级社会形成的大变革时期。半岛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别,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
Ⅳ 五大宗教是什么
五大宗教分别是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伊斯兰教。
中国五大宗教是指在中国具有一定历史影响,形成中华民族风范,拥有一定规模性和区域性而形成具有一定地位的信教教别,中国人习惯上称之为中国五大宗教。中国五大宗教所称的基督教并非是指包括三大派别的基督教(基督宗教)总称,而是专指“新教”,这是中文目前的特有现象。
(5)中国的五教是哪些字儿扩展阅读
“中国五大宗教”的明确界定和提出,是新世纪新形势下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宗教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总结,也是对中国宗教史的正确解读;
同时,更是中国宗教界在新形势下作出的正确抉择,我们相信随着“五教”的明确和“五教同光”活动的深入,中国宗教界将会出现新的面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五大宗教
Ⅵ 中国五大教是什么
中国五大宗教是指在中国具有一定历史影响,形成中华民族风范,拥有一定规模性和区域性而形成具有一定地位的信教教别,它们分别是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伊斯兰教。中国人习惯上称之为中国五大宗教。
Ⅶ 我国的五大宗教有
中国五大宗教是指在中国具有一定历史影响,形成中华民族风范,拥有一定规模性和区域性而形成具有一定地位的信教教别,它们分别是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伊斯兰教。中国人习惯上称之为中国五大宗教。(注: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不是两个宗教,而是一个宗教的两个派别,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和东正教三大派别同属基督教(基督宗教),中国五大宗教所称的基督教并非是指包括三大派别的基督教(基督宗教)总称,而是专指“新教”,这是中文目前的特有现象。)
据凤凰网2012年5月22日以“叶小文:中国五大宗教经常坐在一起谈笑风生”为题报道:国家宗教局原局长、尼山论坛组委会副主席叶小文指出中国很少因为宗教发生冲突,
甚至在一个山中儒释道三家在那儿各拜各的神,这在外国是不可想象的,“中国五大宗教经常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叶小文指出:中国现在主要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伊斯兰教等,还有一些民间信仰。
总之,“中国五大宗教”的明确界定和提出,是新世纪新形势下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宗教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总结,也是对中国宗教史的正确解读;同时,更是中国宗教界在新形势下作出的正确抉择,我们相信随着“五教”的明确和“五教同光”活动的深入,中国宗教界将会出现新的面貌。
当前对中国五大宗教的多种解读
当前在对中国五大宗教划分的认识上,有少数人存有不同认识,主要是不能在逻辑划分上坚持同一标准,多标准划分必然导致“中国宗教”认识上的混乱。如有人提出中国儒学也是宗教,甚至有人把马列主义也当成宗教。
虽然这些问题一直以来争论不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当前的发展形势,把中国五大宗教的划分引到一个统一的认识上来,很有必要。
Ⅷ 中国的五教是哪五教
五教1.五常之教。指(1)父义 (2)母慈 (3)兄友 (4)弟恭 (5)子孝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 2.古代练兵的五项内容。 3.唐人对司徒的别称。 4.佛教语。华严宗判教为五,即(1)小教 (2)始教 (3)终教 (4)顿教 (5)圆教。
Ⅸ 五常五教是什么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指“人”作为社会中的独立个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应该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
“五教”是孟子所说的君子教育人的五种方式:有像及时雨一样滋润化育的;有成全品德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以学识风范感化他人使之成为私淑弟子的。
(9)中国的五教是哪些字儿扩展阅读:
孔子最早提出“仁、义、礼”,孟子扩充提出“仁、义、礼、智”,后董仲舒再次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孟子认为不同的教育方式,是根据学生们本身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而总结出来的经验。如果不是从理论方面作系统的要求,而是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把它们引入教学实践,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也仍然是有推广与应用价值的。
Ⅹ 中国传统文化五教是什么
分别是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伊斯兰教。中国人习惯上称之为中国五大宗教。
一、佛教在中国已有2000年历史。据统计,中国有佛教寺院3.3万余座,出家僧尼约20万人,其中藏语系佛教的喇嘛、尼姑约12万人,活佛1700余人,寺院3000余座;巴利语系佛教的比丘、长老近万人,寺院1600余座。
二、道教发源于中国,已有1700多年历史。中国现有道教宫观9000余座,乾道、坤道5万余人。
三、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传入中国。伊斯兰教为中国回、维吾尔等10个少数民族中的群众所信仰。这些少数民族总人口约2100多万,现有清真寺3.5万余座,伊玛目、阿訇4.5万余人。
四、天主教自公元7世纪起几度传入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后大规模传入。中国现有天主教徒约550多万人,教职人员约7000多人,教堂、会所约6000处。
五、基督教(新教)于公元19世纪初传入中国,并在鸦片战争后大规模传入。中国现有基督徒约2305万人,教牧传道人员3.7万余人,教堂2.5万余座,简易活动场所(聚会点)3万余处。
(10)中国的五教是哪些字儿扩展阅读:
中国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一亿多人,经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近13.9万处,宗教教职人员36万余人,宗教团体5500多个。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100余所。
中国各宗教团体自主地办理教务,并根据需要开办宗教院校,印刷发行宗教经典,出版宗教刊物,兴办社会公益服务事业。中国与世界许多国家一样,实行宗教与教育分离的原则,在国民教育中,不对学生进行宗教教育。部分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开展宗教学的教学和研究。
在各宗教组织开办的宗教院校中,根据各教需要进行宗教专业教育。
宗教教职人员履行的正常教务活动,在宗教活动场所以及按宗教习惯在教徒自己家里进行的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如拜佛、诵经、礼拜、祈祷、讲经、讲道、弥撒、受洗、受戒、封斋、过宗教节日、终傅、追思等,都由宗教组织和教徒自理,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