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下象棋的口诀
“初学象棋规则口诀:马走日,象走田,卒子一去不回还;车是一杆枪,炮是隔山箭,老将老士不出院。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在战法上遵循古代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作战思想,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或帅为胜。”
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在战法上遵循古代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作战思想,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或帅为胜。”
(1)中国象棋如何运子扩展阅读
开局必优口诀; 迅速出子车为先,左右平衡要协调。开局一子忌频移,开局切忌贪吃兵.抢占好位需及时,孤军直入必被困。流行布局要牢记,得子失先宁不吃。开局优势并非胜,行百里者半九十。战术灵活忌死板,愈挫愈勇不怯战。
中局妙杀口诀;弃双车尘战急,铁骑奔驰八面威,抬炮暗打硝烟漫,兵卒急进冷偷袭,猛然飞象千钧力,御驾亲征士气高,调虎离山乘虚入,堵塞将帅献闷杀,破相连环开缺口,弃子换士扭干坤。 攻防进退口诀;巧布阵兵卒全上,
抢速度丢车保帅,车马炮攻中有守,将士相柔中带刚,急攻中补一手相,攻不忘守方能胜,匆忙停一手车,蓄势待发方为上! 街头排局勿参口诀;江湖排局精妙,叶里藏花险恶。眼见出招即胜,其实举手便输。已是兵临城下,又见雪涌蓝关。弹指烟云惧变,瞬间过目皆空!
② 下象棋的技巧。
初学者老是想自己的棋,忽略了思考对手会下什么棋。下棋是两个人下的。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下棋不仅要想自己的棋,还是想对手的棋,预判对手下一步。
象棋初学者先学习基本杀法,然后跟名手学开局如何布局,开局目前的研究成果是先手仙人指路最优,不喜欢仙人指路走当头炮也无妨,后手惯例走万能开局屏风马即可。学会一两种基本开局之后,开始学如何展开进攻。
我们人类下棋走的任何一步棋如果能被称为好棋,大体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在局势均势下,即使没有任何明确的进攻目标,我们走的每一步棋还是让我方全局更优了,另一个原因是如果对方露出明显的破绽,用非常高的效率(非常节约的步数)运子给对方造成打击。
所谓先手有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之意,先行一方先走一步棋自然有其优势,而如果开局阶段走不好,就容易失去先手,也就是被对手反先,常见的失先走法比如:吃卒、一个子连续走动、过早的补士相等等,初学者要注意这点。
有些初学者急于求成,想找到一种象棋开局必胜的布阵法,这里小编要郑重的告诫大家,象棋没有也不存在开局必胜的套路,即便是遇到了,那也是对手水平太菜,漏洞百出然后被你抓住了,但这不是真正的象棋。
在对弈时,有时候被对手吃掉一个子,或者局面处于被动时不要紧张,把心放在肚子里,吃掉了就吃掉了,心思要花在如何减少损失、或是如何夺回失子,千万不要患得患失,感觉被吃了一个子就一定会输,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思考,最后落败。现在有很多象棋开局陷阱,都是故意让你先吃掉一个子,N步以后才发现,这是一个陷阱。
但凡每一位象棋高手,无不是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刻苦学习,每天训练几个小时,对弈完后还要复盘总结,那么作为初学者,才刚刚入门,我们更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多看棋谱,多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象棋高手。
象棋入门容易,精通极难,以上几点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③ 下象棋的秘诀
象棋的八字真金在于“愈挫愈勇,无欲则刚”;这也是象棋培养我们的一种性格。 象棋是知识的竞争,棋识多者必然战胜棋识少者,故曰:象棋似布阵,点子如点兵,河界三分阔,智谋万丈深。 再给你一点象棋的口诀: 开局要变通,立意在棋先; 偏师勿自雄,最忌重一边; 闲进马前卒,无闲车出先; 敌方阵未列,急击勿谦宽; 审着须彻底,误着致全歼; 无故勿进将,至理存乎间; 击左则视右,攻后则瞻前; 胜中须防败,守势要兼全; 攻势急中变,良策要通全; 恋子难求生,弃子要争先; 僻子勿乱吃,一陷难回援; 对峙静观变,冒进非万全; 马炮贵联合,孤军莫争先。象棋战术的概念 第一节 什么是战术 战术,战役,战略,都是军事用语。两军作战在军事上指导全局的计划和策略称为战略。为达到战略计划的实施和实现,按照统一的作战计划,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进行的一系列的战斗均可以称为战役。在总的战略指导下,在每个战役中进行的战斗的原则和方法就叫做战术。战术是根据敌我双方在战斗中的集体情况和客观条件进行的,军事指挥者是通过各种战术实现战役的胜利从而达到战略的要求。 下棋,是具有军事战斗意义的一种文体活动。象棋比赛也是形象战斗,与打仗一样具有多重的战术。每下一盘棋,也要求棋手具有运筹帷幄,统筹全局的才能。善弈者要克敌制胜,亦需胸中装有雄兵百万和指挥全局的战略计划。为实现战略计划必须通过战术达到战略要求。一般地说,实战对局中很难分出战役,但在象棋开中残局三阶段特别是中局阶段,也可以根据敌我双方子力部署及其态势划分出来的。不过,划分战役并不是主要,一盘棋的胜利,更多的是通过各种战术手段来实现战略要求的。为了帮助初学者更好的掌握和学习各种战术,现就什么是战术?他有哪些特点?怎么分类等做一些必要的说明。 实战中,双方布成阵势以后,即在中局进行较量:先手方使用各种战术力求伺机扩大优势,后手方则使用各种战术争取达到并先和反先。这是个普通知识,但是较难驾驭。由于中局千变万化,局势错综复杂,资历接触频繁,使对局的高潮部分,战斗激烈。双方在攻杀防守中,很多关节都需通过分析形势,透过现象认清本质,相机运用不同战术。这些战术大致可分为三大体系,分述如下: 一 ,运子取势。实际上,棋战一开始,每步棋也就是在运子。由于下棋的目的在于擒王取胜,因此每一步棋也就是围绕这一目的而展开。取势,易于掌握主动,如何取势则要事先制订的战略进行,或侧翼沉底,或中线突破,或稳己而后攻敌,或以实力决胜负等等。无不根据对手和本人情况而定,因此运子取势可说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战术体系。如中路突破,既要集结中线,用当头炮盘头马强渡中兵威胁对方中路,随时可以进马四六线破象攻杀,进三七路盘顶胁角,继而再进二八路窥视卧槽,又要根据对方上士情况,出车抢占两肋,控制对方将门,先发制人。这种运子战术须要在一定的战略思想指导下通盘考虑,缜密策划,并根据临阵的具体局面,通过一系列的运子过程,以达到取势争先的目的。如果没有好的形势,很多攻杀战术就无所依托,很难实施。 二 ,弃子强攻。如弃兵,弃马,弃车,弃炮以达到争先,取势,攻杀,解围,入局的目的,这是在开中局阶段常常运用的战术手段。它对一盘棋的胜负往往起关键作用。这类战术的指导思想,多在通盘考虑之下,舍子攻帅,弃小就大,牺牲局部利益争得全局胜利。弃子战术具有深谋远见,洒脱灵活,主动精警的风格。多为攻杀型棋手所乐用。如开局阶段棋界共知的"顺炮横车攻直车弃马十三着",就是弃马攻杀入局的典型战术。它弃马诱敌,在对方进炮打马之后,立即伸炮对方的炮台,攻击对方守护中卒之马,继而,轰中卒,胁九宫,横车占肋威胁敌将,进而迫其订城下之盟。这一整套的战术动作,互相配合,紧密联系,共同实现战略要求,最终达到克敌制胜。 至于中局阶段的弃马,弃车,弃炮的战术,则更是不胜枚举了,下面将分章节,结合实例进行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具体可以看山东象棋网的中局战术栏目。) 三,对子争衡。争衡,包括通过兑子谋求优势,争取先手或简化局势,缓和危机,甚至败中求胜。兑子战术,也和运子,弃子两大类战术一样,是中局攻杀战守中最常见最普通最基本的战术之一。常见的有兑子争先兑子取势兑子入局和兑子缓和局势等等。兑子还可分为直接兑子,间接兑子,不等价兑子和计算子力价值。通过这些战术兑子,达到争先,取势入局的战略要求。至于直接,间接和子力轻重兑子战术运用的实例将分门别地作详尽的专门阐述,以供读者研讨。(具体可以看山东象棋网的中局战术栏目。) 谋子。也是战术的一种。它虽不象运子,弃子,兑子那样广泛,也未形成较大体系。但掌握了谋子战术,就会通过子力移位,拴链牵制,胁迫进逼,兑子等手段"得子",从而增强自己的实力,消弱对方的实力,形成多子获胜或攻杀入局的目的。 在上述的几大类战术体系中,还可以组合成某些具体的战役。如:中路突破,侧翼出击,铁臂合围(钳形攻势),抄袭后路(底线进攻),声东击西,攻占要点,诱敌深入,先发制人,后发制人,冷着奇袭等。 第二节 学习掌握战术的重要性 棋战变化万千。小小棋枰上,经过对弈双方的共同劳动,可以创造出形态各异的乐普。象弈艺术之所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喜爱,其魅力也许就在这无穷尽的"变""幻"上。当然这种"变"也不是无章可循,无规可依的。我们学习象棋理论,研究象棋战术,正是试图从散乱的很难有重复的棋局中,找出其运子和子力相互配合的规律。可以说,它是艺术,也是科学。它同军事,心里学,哲学一样既相通也相别。 每局棋的结果只有胜,负,和三种。一般说来,下棋的人总想取胜,即使纯粹为了消遣。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常常是事与愿违。 例如:比赛中如果和即可获得优秀名次甚至冠军,那么棋手的战略往往是先立于不败之地,采取紧守,兑子消减双方战斗力等手段。而对于那种非胜不可以达到竞赛目的(虽然这是竞赛中需要尽力避免的心理状况)的棋手来说,哪怕对手棋艺高超,也只有破釜沉舟强攻硬取这一战略决策了。 战术,从根本上说就是为达到既定战略目的服务的。但这并非一厢情愿的事。要达到自己的愿望还得靠自己的实力,特别是基本战术手段运用得是否得当,高明。徒手相搏,力强者胜。 棋战结果常常要到残局才能见分晓。然而形成胜,负,和趋向的残局却是由基本战术技巧所决定的。如果不熟悉中局运子的种种战术那就很难按自己的意图进入残局。正如古谱《橘中秘》中有名的"弃马十三着"。就是只用十三个回合便结束了战斗。 对于能在某一战略指导下,将各种基本战术运用得恰到好处的高手,他们在或长或短的中局过程中就能根据形势,选择不同的战术或战术组合,以造成于己有利的形势进入残局,并由此决定一局棋的结果。 所以,掌握各种各样的战术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基本功。
请采纳。
④ 中国象棋中局要领及分析
中局的任务主要是做好形势判断、战略决策和战术实施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实际上是互相关联的统一体。形势判断是以棋手自身的知识结构来对棋局形势进行反馈、得出分析结论,为战略决策提供依据;战略决策既要符合客观实际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需要精雕细刻的战术手段来完成;战术实施不仅须服从于全局战略的需要,反过来又验证形势判断和战略决策是否正确,战术知识和技巧还为形势判断和决策提供必要的技术保证。
战术是组织子力进行战斗的方法和技巧,使用某些进攻或防守的战术手段,是为了达到争先、夺势、得子、做杀、谋和等战略目标的具体措施,中局战术一般是通过运子、兑子、弃子等方式来完成的,中局战术贯穿于中局的整个过程。初学者在象棋知识较少的情况下,尚难以对棋局形势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那么,由象棋的战术入手并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锻炼形势判断和战略决策的能力,也就是较为正确的学习途径。
学习战术可先学一些精炼的杀法。战术典型和名手实战范例,从中分析和掌握各种形势和条件下运用子力攻杀与防守的技巧,在培养“第一感觉”——也称“直感”的同时,逐步领会实施这些具体的技巧的作用和目的,久而久之,就会对战略思想与目标、以及形势判断产生一些感性认识。待有了一定基础,就可以将某些局面试行作出自己的分析了,即使这些分析还很不成熟和准确,但只要坚持不懈地研究解拆,不断地修正,就会逐渐接近正确或比较正确。
提高中局水平的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观摩与打谱
观摩与打谱是学习象棋的重要方式。观摩别人,尤其是名手实战时(例如:擂台赛、表演赛及电视快棋赛等),观摩者也全身心地投入,分析每一着棋的作用和目的,再试着替另一方思考:有几种走法,都可能产生怎样的结果,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哪种,等等。待另一方棋手走棋后,可自行对照一下有什么异同,若有不同还可以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及优劣,然后再跟着对局实战的进程继续思考。有条件的初学者还可在事后向对局者或其他高手征询请教,然后经过整理分类予以保存,以备随时查阅。另外,通过观摩的过程,初学者还可以学习到一些与实战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打谱就是从书、报、杂志上学习棋艺。时代进步了,信息载体又增加了录像与计算机,这些载体上记录了很多象棋知识和理论的总结。就中局而言,那些战术实例、杀局赏析和理论上的探讨研究文章等都是值得学习的素材,读者还可从名手实战对局中截取中局片断,进行专门的中局研究。这些信息大都包涵了丰富的内容,有很多精辟的理论分析、清醒的战略决策、巧妙的战术手段等等,都是初学者学习中局的好教材,我们从中既要借鉴名手成功的经验,也要吸取失败的教训。
观摩与打谱的过程中,要做到学得进去:注意力相对集中,尽量记住一些知识,争取多理解掌握那些应用战术的技巧;另外还要跳得出来:从理论上来辨析这些知识,争取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再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日积月累的学习过程中,初学者不仅会获得很多的中局基本技巧,对中局理论也会有一些初步的体会,自然为下一步投入实战打下必要的基础。
假如初学者在有经验的教练指导下学习,则可以在学习内容、学习进度与学习方法上,得到适当的帮助,少走一些弯路并取得较快的进步。
二、实战与总结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了一些书本知识,就要参加实践,象棋的实践,主要指与别人的对局实战。初学者只有经过不断地学习、实战、总结,这样循环往复的学习过程,才能对学习到的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并变成自己的东西。实战将有助于初学者了解并适应不同风格的棋手,锻炼心理调节能力,丰富比赛经验,培养独立的观察、思考、分析和决策能力。通过实战还可以及时找出自己学习上的欠缺,明确中局的学习方向及提出对自己的进一步要求。
比如学习了一些布局变例,对此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辨析能力,就要大胆主动地应用到实战中去印证,不要怕输,经过反复实践,则可以加深理解和巩固已学到的知识。已有的知识和理论,大多是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但在实战中很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局面及选择,这就需要在已有的知识和理论的指导下,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使理论更好地与实际相结合。
实战绝不可仅仅局限于某一个人或某一类型的棋手,要多经风雨见世面,就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多找一些不同风格的棋手进行实战演练,从中体会不同风格棋手的特点,摸索总结出较为适用的战略战术。爱好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都会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喜好,形成一定的风格,有人善于用炮,有人惯于使马,还有人爱走进兵或飞相;有人棋风凶悍好杀,有人棋风细腻缠绵,有人棋风稳健攻守兼备,有人棋风刁钻善出奇着……,只有通过广泛地接触不同风格的棋手,才可以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还可以学各种风格之长,补己之短。
在实战中肯定会暴露出自己某方面的不足,因此而遭到失败是常有的事,每个人不可能都是常胜将军。任何人都是学而知之,学然后知不足,初学者须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平常训练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利于找出自己在某个方面的差距而引起警觉,再有的放矢地予以纠正或弥补,那么在正规比赛中就可以少犯类似的错误,多获得一些成功。人就是在不断与谬误做斗争中逐步成长起来的,棋手也一样,克服缺陷不断进步是十分正常的学习规律。
在实战中要严格遵守行棋规定,例如摸子走子、落子无悔、超时判负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行棋习惯。象棋的实战中,棋手不允许参考任何书谱,也不许证询他人意见,遇到问题必须独立思考地去解决,在临场限时或限着的制度要求下,大脑需要快速运转,尽量预见并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情况。如果棋手平时有意识地严格要求自己,实战的综合能力才有可能不断提高,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也是不可替代的。体育界曾流行一句话:“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就是这个意思,这一点对于提高中局实战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实战对局是掌握和提高棋艺的必由之路,而且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实战对局后的复盘研究总结则是对此的重要补充手段,而且可能会由此而得到某方面的升华。棋手们普遍认为实战后的复盘拆解是具有特殊意义和作用的技术练习,所以历来都受到棋手、尤其是高级棋手的重视。
复盘不仅是对所下的棋局简单地重复一遍,事实证明,要想取得“实战”的真正良好效果,就必须及时准确地把自己的对局过程默记下来,再与对手交流(自己也要进行独立地)探讨对局的得失关键,选择变例的依据和演变结果,对可能发生的情况也要予以分析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来总结该局的经验和教训。
复盘探讨时要注意虚心,不论棋局的胜负结果如何,都有值得总结的东西,要具体地由双方的战术手段入手,进而对自己实战过程中的形势判断、决策和思维计算等方面予以总结并找出得失。复盘可以参考书谱资料,尤其是在棋局的关键处,互相对照一下则有利于得到启发,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
实战进程要完全凭自己的记忆和思维去比较和判断,无形中就加强了棋手的抽象记忆、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局时的注意力是否相对集中并适当合理分配;不论遇到什么对手,心态情绪是否平稳正常,能否做到不骄不躁不怯阵;遇到挫折或失着后是否能正确对待并及时调整心态;时限较紧时能否正常应对等等,对这些心理体验及时予以认识和总结,也很必要。
“实践出真知”,对自己尽了努力所下的每局棋,必须要认真总结,复盘后还要有所记载,及时记下总结的要点,既可以一局多议,也可以一事一议,只要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并说明问题即可。
三、锻炼基本功
我们曾在本教程第一编的“怎样进修棋艺”中提到夯实基础,那里讲的主要是要扎实地掌握象棋的基础知识,现在着重讲的则是怎样提高下棋的基本能力的问题。除了前面介绍的观摩与打谱、实战与总结外,还有一些公认的锻炼基本功的较好方法,例如:杀局心算、审局测验和快棋实战。
杀局心算既可以选择排局(例如古谱《适情雅趣》中的杀局),也可以截取名手实战对局的入杀片断,作为心算练习的素材。既是心算,则须只看棋局形势来默算各种变化和结果,而不直接动手摆动棋子或先看答案,如辅以时间限制并记下所用时间,效果会更好。坚持这种强化训练,不仅可熟练掌握各种杀王技巧,培养杀局感觉,还可以锻炼思维计算能力并提高速度。
审局测验是选取一些典型的名手实战局例的关键形势或布局变例的分路时刻,先进行独立观察分析,试着得出自己的判断,替轮走方作出战略决策并设计具体的战术实施方案,仔细推敲双方可能采取的着法及演变的结果。然后再与名手实战着法或布局变例的演进及结果进行对照,看一看着法与结果有哪些异同,还有没有未发现的变着,等等。不论着法与结果是否异同,都还要通过拆棋来验证结果,从而找出正确或较为正确的答案。象棋的高手在独立进行布局和前中局研究时,也大都采用这种方法。比如在某种布局中准备设计新方案或探寻新对策,即可自行摆上新棋图来进行独立研究,方法虽然与上面所说的审局测验相近,目的却不尽一样。
杀局心算和审局测验有助于棋手提高审局计算和独立决策能力,尤其是对那些自修的棋手来说,如果能坚持这两种训练并严格要求,再不断增加难度和提高标准,还可以不同程度地弥补由于缺少实战演练的欠缺。
象棋竞赛规则中对正式比赛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遇有争夺激烈、形势紧张的对局,经常会出现一方或对方时限紧迫的情况,况且还有为区分名次的加赛快棋和专门举办的快棋比赛也十分常见。这些扣人心弦的紧张场面,要求棋手注意力高度集中,感觉敏锐,强调思维计算的速度,还要求棋手合理分配用时,因为超时而判负与输棋的结果是一样的。其中合理分配用时的问题较为突出,快了很难精确,求精又需耗用一定的时间,处理好这个矛盾,既需要具备熟练的过硬技术,还要有当机立断的能力,以及有关快棋的一些经验和技巧。
棋手为了适应正式比赛的紧张情况和提高训练强度,在平时训练中往往适量地安排一些快棋比赛作为调整,对于那些思路稍显缓慢的棋手针对性作用较为明显。快棋比赛除了较高级别的采用限时并限着外,常见的大多采用若干分钟包干制,例如每方5分钟、10分钟、15分钟、30分钟等不同用时标准,不计着数,先超时者判负。棋手在训练中有意识地加强快棋训练的同时,也要注意不可过多过滥,以免养成草率的习惯,反而影响训练和比赛效果。
⑤ 下中国象棋怎样综合运子
象棋分为开局中局和残局,开局和残局也许还可以靠背谱来死记硬背,但是中局千变万化,没法背,下好象棋关键在中局,下好中局关键在运子和精确的计算。象棋强调注重子力的协调性。这是因为,只有子力之间具有协调性,才进则能攻,退则能守,形成良好的协同作战能力。
车是棋战主力,可纵横控制棋盘17个点,威力最大。开局时分直车与横
车两种出法,直车控制二路线、八路线。占领河界据点为巡河车,攻守兼备。占领对方河界据点为 骑河车,监视对方挺卒跃马及升巡河车。占领对方卒林线据点为卒林车,可封压对方侧翼或平车压 马。占领对方象眼据点为象眼车,可控制对方车路及威胁对方九宫区域。横车开出后,则平肋道, 控制四路线、六路线,也可升至河界、骑河、卒林、象眼,与直车的作用类比。此外,直横车在运动过程中,也会转为控制三、七线或占领兵林线等。 马踩八方。马在棋盘中最多能控制不同方向的S个点,属近距离作战兵种。开局阶段 子多路窄,马常被整腿使行动缓慢,容易受攻,因此马的处理常常成为部署阵形的要点。 马有三种起步法:跳正马、边马和拐脚马。跳正马的位置较好,既保护中兵,又便于跃出河口 起攻。跳边马有相保护生根,开局发挥作用稍差。跳拐脚马位置欠佳,容易被对方用肋车攻击。 炮是远距离直线作战的兵种,在开局阶段,它一般不必越过河界。即使 埋伏在自己阵地内,便有纵向攻击对方的能力。通常在五路线瞄住对方主将,在三、七路线威胁对 方的马、象,在一、九路线伺机射卒从边线进袭,在二、八路线的炮则常常伸过河封压对方的车。 炮的防守作用主要是护马,左翼的炮可保右翼的马,右翼的炮可保左翼的马,当正马被对方的车压制时,可运炮至马底打车驱逐之。另外,两只炮配合成鸳鸯,也可构成积极防御与反击的阵势 。全盘对弈之始,五个兵摆在全部子力的前沿,监视河界。各个兵的作用亦有所不同,对中炮盘头马局来说,中兵直冲过河助攻,而跳正马时,则需要挺起三、七兵活马,跳边马则有时需要挺边兵活马。因此,根据布署局形的需要,构成不同的兵阵。 开局阶段补左右士,眼前也许看不出多大区别,但演变下去却往往关系到局势的优劣,不可轻视。通常要注意对方进攻的路线与攻子的位置,避免补士造成侧翼空虚或将门被封,例如对方有沉底炮或肋车,多用背补士以保护老将。 在布阵过程中需要飞象时,进攻的角度来说,飞象再补士,飞左象或右象是有讲究的,从可以亮出肋车。另从防守的意义来说,飞象特别注意对方的炮的袭击方向而避开之。
象棋对局中的一方运动一子,同时给对方两个方向或两个方面的攻击,称为双重攻击。这是象棋实战对局中最常用的战术。捉双、串打、串捉、抽将、闪将、双将、闪击、双重威胁等都属于双重攻击。因为同时攻击的目标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有时甚至两个以上,有时还包括将帅在内,威胁到将帅的安全,所以对方往往很难应对。下面来说说几种不以谋子为目的的双重攻击
1.闪击
闪开一子露出后面的棋子向对方进行攻击的战术称为闪击。由于闪开的棋子常常同时起着捉、献或拦等作用,因此,实际上常常起着双重攻击的作用,使对方顾此失彼,难于防范。
2.闪将
闪开一子露出后面的棋子向对方将(帅)照将的着法称为闪将。它是闪击的一种特殊形式,所不同的是对方必须立即应将。如果闪开的棋子同时给对方造成捉吃或其他威胁,这时的闪将即成抽将。
3.抽将
一方走动一子后,同时攻击对方两个目标。一面照将或解将还将,一面捉吃对方棋子或拦截选位,改善子力位置,这叫抽将。对方为了应将,不得不放弃被抽的棋子,蒙受子力损失,或者任凭对方抽动的棋子选占有利位置,封阻拦截,解将还将,解杀还杀。
4.双将
一方用几种子力组合起来,同时从两个方向给对方照将,称为“双将”。这是双重攻击中最厉害的一种战术。双将时如对方的将帅没有躲避之处,则形成杀局,称“双将杀”。
5.双重威胁
一方活动一子后,同时给对方两个方面的威胁,例如一面捉子、一面胁以将死或同时从两个方面给以将死的威胁等等,这叫“双重威胁”战术。兑子战术的一个原则是用自己占位较差的棋子去兑换对方占位较好的棋子。通过兑换,占得局面的优势或主动权,赢得步数上的便宜,或者造成有利于攻杀或人局的形势。 兑子的种类,根据兑换的方式有直接兑子与间接兑子两类,根据兑换子力的兵种,有相同兵种间的兑子和不同兵种间的兑子两种。而同兵种兑子中又有车兑车、马兑马、炮兑炮、车马兑车马、车炮兑车炮、马炮兑马炮等几种。不同兵种兑子则指马兑炮、一车换双(包括车换马炮、车换双马、车换双炮)、车马换车炮等。 兑子的种类,根据兑子目的来区分,可有兑子争先,兑子取势,兑子人局,兑子解杀,兑子谋和等等。根据战术思想来区分,又可分为兑子腾娜、兑子拦截、兑子突破、兑子开道等。
第一种兑子争先。通过兑换子力争抢先手,即争抢棋局的主动权,这种战术手段叫“兑子争先”。它是兑子战术中最常用的一种战术。
第二种兑子取势。通过兑换子力,改善子力部署,造成有利于攻杀的局面,这种战术叫“兑子取势”。它也是兑子战术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一般常用于中残局阶段,有兑马、兑炮、兑车、马兑炮等多种不同的兑子形式。
第三种兑子入局。通过兑换子力的手段,推进子力,展开攻杀,最终达到人局成杀的目的,这种战术叫“兑子人局”。它是兑子战术中另一种常用的类型。与兑子争先、兑子取势一样,兑子人局在实战对局里运用时,也有兑马、兑炮、兑车、同兵种兑子,不同兵种兑子等多种表现形式。
第四种兑子解杀。通过兑换子力的手段,化解或瓦解对方的杀势或攻势,这种战术叫“兑子解杀”。它也是实战对局中常用的一种兑子战术。
第五种一车换双。关于象棋各兵种的子力价值对比,一般说来,如单纯从静态分析,车的价值略大于马炮、双马或双炮。因此,以车换取马炮、双马或双炮,一般是不利交换。
弃子为手段,牺牲一些子力,把子力转化为“先手”“攻势”“杀势”或特殊的“对抗形势”,以达到争先、取势、人局、攻杀或谋和等目的,这种战术叫“弃子战术”。弃子战术是象棋实战对局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战术手段,“子”与“先”、“子”与“势”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对局时,很多精彩的杀局和令人拍案叫绝的妙着大多离不开弃子战术。
弃子战术如按战术手段所表现的主题思想来区分,可有弃子引离、弃子吸引、弃子堵塞、弃子拦截、弃子突破、弃子腾娜、弃子开道、弃子占位等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按战术的目的来区分,则有弃子争先、弃子取势、弃子人局、弃子谋和等几种类型。 第一节弃子争先 。以弃子为手段,争夺行棋的先手和进攻的主动权,这种战术叫弃子争先或弃子夺先。
采取弃子的手段,争得时机,调动子力以构成有利于攻杀的形势,这种战术称为弃子取势。 弃子取势体现了棋战中的勇敢牺牲的战术精神以及兵法上常说的关顾全局、牺牲局部的战略思想。它是弃子战术中常用的一种类型,在象棋实战对局中被大量采用,取弃子的手段,调动子力,展开猛烈的攻杀,最后达成杀局,这种战术称为“弃子人局”。它是弃子战术中攻杀性最强、杀伤力最大的一种,在实战中运用得好,往往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造成精彩动人的杀局。
开局部署阵形之后,由于子力分布不协调,或未能占据要位要线,或子力结构有缺陷,造成某部分区域薄弱形态,称为弱形。开局战术的方向,就是攻击弱形,发展先手。弱形有多种表现形式,单边封锁车之势.用车炮在侧翼通路封锁对方边车,俗称单边封,在顺炮横车对直车的布局中常 见。此时对方边车马难出动,构成弱形。用车炮牵制之势.用车牵制车炮或车马,用炮牵制车马,都使对方陷入弱形。困敌子围歼之势.诱敌子深人我方阵地,然后调运子力围困歼灭之。炮瞄象突袭之势.炮属远射程兵种,藏在自己阵地内,可暗瞄对方底象,发挥威力,等条件成熟 时,发起袭击。破窝马入局之势.开局阵形,正马受攻退窝心马,是有一定危险的,宜及时化解,否则被对方用中炮牵死,或沉炮攻杀,就难应付了。运子力攻虚之势.对方阵形往往不能全面把守,在局部区域呈空虚之势,我方应迅速运子攻虚, 使其碎不及防。空头炮打击之势.我方炮立中线,与对方老将之间不隔棋子,而且对方底线还有双士双象,则我方为空头炮阵势,对方不能补士象,属于弱形。 铁门闩造杀之势.在开局阵形中,用当头炮牵制对方中路,用肋车封锁对方将门,就有机会制造 铁门闩杀势。
⑥ 中国象棋怎么下什么吃什么怎么摆
中国象棋规则:
一、棋子大小:
红色:帅>车>马>炮>士>相>兵
绿色:将>车>马>炮>仕>象>卒
二、行棋规定
1、对局开始前,双方棋子在棋盘上的摆法。
2、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走一步。
3、轮到走棋的一方,将某个棋子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一个交叉点,或者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其交叉点,都算走了一着。
4、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5、走一着棋时,如果己方棋子能够走到的位置有对方棋子存在,就可以把对方棋子吃掉而占领那个位置。
6、一方的棋子攻击对方的帅(将),并在下一着要把它吃掉,称为“照将”,或简称“将”。“照将”不必声明。被“照将”的一方必须立即“应将”,即用自己的着法去化解被“将”的状态。如果被“照将”而无法“应将”,就算被“将死”。
(6)中国象棋如何运子扩展阅读:
胜负规则:
一、胜负
对局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本方算输,对方赢:
1、己方的帅(将)被对方棋子将死或吃掉;
2、己方无子可走(被困毙);
3、己方对对方“长将”或“长捉”;
4、己方发出认输请求;
5、有步时要求的,己方走棋超出步时限制;
6、有时间要求的,超过规定时间;
7、违反比赛规则。
二、和棋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和棋:
1、双方均无可能取胜的简单局势;
2、一方提议作和,另一方表示同意;
3、双方走棋出现循环反复三次,符合《棋例》中“不变作和”的有关规定;
4、符合自然限着的回合规定,即在连续60个回合中(也可根据比赛等级酌减),双方都没有吃过一个棋子。
⑦ 象棋中,有哪些中局的战术手段另外什么叫入局什么叫运子
象棋实战中,我们经常为大师们的精妙运子而赞叹。那么运子的要领在哪里呢?
其实,子力的出动和参战,要争取先手出动。这种技巧叫做腾挪,即先运动其他的棋子,为更重要的子力抢占要位创造先手的条件。
如果出动子力是后手出动,那么对于局势的推进不仅没有帮助,甚至反而会成为败招。
士象的形状调整也是一种腾挪,要领在于不要给对手造成连续攻击的机会。
⑧ 5 中国象棋中每一种棋子是怎么走的
棋子
棋子共有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每组共十六个,各分七种,其名称和数目如下:
红棋子:帅一个,车、马、炮、相、仕各两个,兵五个。
黑棋子:将一个,车、马、炮、象、士各两个,卒五个。
帅(将)
红方为“帅”,黑方为“将”。帅和将是棋中的首脑,是双方竭力争夺的目标。
它只能在"九宫"之内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动只能按竖线或横线走动一格。帅与将不能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否则走方判负。
仕(士)
红方为“仕”,黑方为“士”。它也只能在九宫内走动。它的行棋路径只能是九宫内的斜线。士一次只能走一个斜格。
象(相)
红方为“相”,黑方为“象”。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对角线走两格,俗称“象飞田”。相(象)的活动范围限于“河界”以内的本方阵地,不能过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个棋子,就不能走,俗称“塞象眼”。
车(车 )
车在象棋中威力最大,无论横线、竖线均可行走,只要无子阻拦,步数不受限制。俗称“车行直路”。因此,一车可以控制十七个点,故有“一车十子寒”之称。
炮
炮在不吃子的时候,走动与车完全相同,但炮在吃子时,必须跳过一个棋子,我方的和敌方的都可以,俗称“炮打隔子”、“翻山”。
马
马走动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横着或直着走一格,然后再斜着走一个对角线,俗称“马走日”。马一次可走的选择点可以达到四周的八个点,故有“八面威风”之说。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别的棋子挡住,马就无法走过去,俗称“蹩马腿”。
兵(卒)
红方为“兵”,黑方为“卒”。
兵(卒)只能向前走,不能后退,在未过河前,不能横走。过河以后可左、右移动,但也只能一次一步,即使这样,兵(卒)的威力也大大增强,故有“过河的卒子顶半个车”之说。
中国象棋是一种体育运动,也是一种益智类游戏。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是我国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项目之一。
中国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在战法上遵循古代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作战思想,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二人对抗性游戏。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招,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在棋战中,人们可以从攻与防、虚与实、整体与局部等复杂关系的变化中提升思维能力。
⑨ 如何运子取势象棋
这个很复杂的,首先,你要知道杀法,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运子取势。切记,宁失一子,不失一先。在开始的排兵布阵上,要根据对手的招式进行布局,如应对不当,就会失去先手。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这个只能通过看高手的对局和实战来进行增加自己的经验,想提高棋艺,没有别的好办法。如有什么问题,请联系我,一起切磋。[email protected]
⑩ 中国象棋下时有哪些换子原则
首先要知道象棋各棋子子力价值:原则上一车相当于双马、双炮或一马一炮,马炮等值,车、马、炮称为“强子”;仕(士)、相(象)等值,称为“弱子”。过河兵(卒)价值浮动。
开局炮一般比马重要,一旦进入残局,由于子力稀少,炮架减少,马的别腿限制也减少了,因此马成为谋卒,控局的重要力量。在这一阶段马的位置往往影响到棋局的最终结果。
弃子、兑子。弃子是将已方强子有目的地送给对方吃掉;或者在双方互吃棋子后,以小易大,双少易多。棋界有将后一种称为“不等价兑子”,例如以车换炮(或马)俗称弃半子。兑子是运用自己强子和对方进行子力交换,而这种交换在子力的理论价值上没有多大差别,就称兑子。例如以炮换马或车换炮马等。运子是运用自己棋子进行攻守活动,而这些棋子既没有和对方进行兑换,又实际上没有造成弃子。邀请兑子和强逼兑子:邀兑时对方有选择权,逼兑时则完全相反,否则会给对方带来失先、失子或失势的后果,因此逼兑常是一种主动权的表现,它往往是对局中的一个特殊环节。间接兑子和直接兑子:前者是在不同地点发生吃兑关系的,通常是在摆脱子力受制状态或争先出动子力时应用;后者是在同一地点进行子力交换的。
弃一兵抢三先是合算的,弃马抢三先并有兵过河控制住敌方一马也是合算的。最后,有些大人常常说,车换马炮不吃亏,实际上,一般是吃亏的。。。。。。,因为单车方遇到对方兑车,兑则形成有车对无车,局面不利,不兑则被抢占好位和先手,并且总体来说,双车一般来说对局面的控制要比单车强一些。双方难以成杀和夺先的条件下,一边准备制造攻杀;另一边就要谋取吃到对方强子,因此得子就是指强子的配备,它在数量上多于对方,在双方难以攻杀和得子的前提下,可以争取自己的小子,包括辅助子士相或弱子兵卒的数量多于对方,还有要使自己的兵种的配备优于对方。如车炮马优于车双炮,车双炮、双士优于双车双士等。所以占优主要是指小子的量(多)及大小子配备的质(优),实际这就是常说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