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电影着名男演员有哪些
孙道临(1921—200),原籍浙江嘉善,1921年生于北平。半个世纪以来,孙道临在近30部电影和电视剧《乌鸦与麻雀》《渡江侦察记》《家》《不夜城》《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等中担任主角或重要角色,在近10部影视剧中担任导演。多次获国内外电影艺术大奖,出任加拿大蒙特利尔等国际电影节评委。
祝还健在的着名表演艺术家成龙、姜文、王心刚、葛优身体健康,艺术生命常青!
⑵ 50年代着名歌手
1、黎英海(1927年--2007年1月5日),四川富顺人,中国当代着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活动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
黎英海于1948年国立音乐院毕业后主要从事作曲理论教学工作,先后于湖南音专、中原大学文艺学院、中南部队艺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及中央音乐学院任教,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
2、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1935年1月8日-1977年8月16日),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图珀洛,美国摇滚歌手、演员,毕业于L.C.休姆斯高中。
1954年,录制歌曲《That's All Right》而出道。1955年,签约美国广播唱片公司子公司胜利唱片。1956年,个人首部电影《温柔地爱我》上映,同年发行个人首张录音室专辑《Elvis Presley》。
2004年,在《滚石》评选出的“史上最伟大的50位流行音乐家”中排名第三。
3、崔萍(1938- ),原名崔秀兰,原籍江苏,在东北哈尔滨出生,1950年跟随家人来港定居,1956年受作曲家王福龄赏识,介绍入飞利浦唱片,数年间已有多首成名歌曲,1959年转投百代唱片,事业更上一层楼,有“抒情歌后”之称。她的《今宵多珍重》、《梦里相思》、《南屏晚钟》直至今天,尤其是1961年唱的《心恋》,还让人回味无穷。
4、葛兰(Grace Chang,1933年6月13日-),本名张玉芳,香港电影演员、歌手。
1950年代至1960年代间曾主演多部国语歌舞片,并以兼具“演、歌、舞”三者着称,主演作品中许多歌曲亦传唱至今,其代表作有《曼波女郎》、《青春儿女》与《野玫瑰之恋》作品。
5、静婷在香港有着“万能歌后”之称,是香港1950年代与60年代时期着名的幕后代唱者。以其超强唱功着称。
⑶ 中国电影史上有哪些重要的演员代表作是啥
中国电影百年史上有多位重要的男女演员,就拿近代一点的讲吧:-
葛优(1957年出生),原名葛忧,男,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人,中国着名电影演员。
主要成就:
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
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
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
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
葛优的父亲葛存壮是老一代电影演员,从50年代开始即扮演了大量银幕人物,葛优因受其父葛存壮的影响,自幼酷爱文艺。葛优称得上当今中国最优秀的男演员之一,曾3次夺得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1993年主演的《大撒把》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1994年主演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荣获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是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演员;又凭借《甲方乙方》《大腕》《赵氏孤儿》等影片多次荣获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男演员奖。
葛优中学毕业后来到北京郊区插队养猪。25岁时,进入全国总工会文工团,成为话剧演员。1988年,葛优参演由王朔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顽主》,并凭借此片获得了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奖的提名。这之后的20几年间,葛优扮演了20多位不同的银幕形象。这中间最成功的就是1993年张艺谋执导,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活着》。在片中,葛优扮演从青年到老年时期的“福贵”,把一个尝尽人间酸甜苦辣的小人物生动地展现在了观众的眼前,也将自身的演技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也因此在1994年的坎城影展上夺得华人首位最佳男主角的影帝桂冠。此外,在《烈火金刚》(何群导演,1991年)中他扮演的伪军小队长颇有人情味和骨气,跳出了传统的反面角色的约束。接着,又在黄健中的《过年》中饰演好色委琐又假正经的大姐夫,赢得了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
葛优与姜文,陈佩斯等人被认为是当代中国内地最具代表性以及影响力的实力派艺人。葛优不但手捧国内表演最高奖金鸡奖,而且荣登戛纳影帝宝座。如果说姜文的表演外向而张扬,那么葛优则内敛而舒缓,两人同样一流。
如果满意请采纳答案!!
⑷ 中国老一辈男演员有哪些
中国老一辈男演员有:
1、李雪健:
倪大红,曾用名倪大宏、倪荐红、倪小孩,1960年4月18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
⑸ 中国50至60年代的电影演员都有哪些
沈丹萍演的那个是《SOS儿童村》……演她女儿的是蒋小涵吧,“玻璃美人”……刚刚主演了《特殊使命》……
你要是想找这些个老电视之类的,建议上天涯……
⑹ 谁能详细介绍一下中国电影早期的大明星,例如阮玲玉等等
问碧空星光几度 寻心中百年梦影 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繁华与萧条交织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一部写也写不完的传奇;他们是胶片的情人、银幕的伴侣;他们的面孔,浓墨重彩地浮现在过去100年的电影菲林中,并且在未来能够想见的100年里,仍将颠倒众生——他们,就是百年银河星汉中最耀眼的百颗星,读者心中最完美见证百年光影的名字。 本报年度特别策划,囊括中国电影100年的大型专题报道“谁有资格代表中国电影百年”,今日尘埃落定。以下是我们严格按照票选结果,统计出的读者心目中最能代表中国电影百年的100名电影人。 1、郑正秋: 中国电影事业的拓荒者,最早的电影编剧和导演之一。 他是中国第一部故事片的编导者,最早倡导电影应成为改良社会、教化民众的工具。他编导的影片,开拓了一种以通俗家庭情节剧为核心的中国社会片模式。 2、黎民伟: 长期以来被忽视的中国电影之父。 黎民伟是香港电影集编、导、演于一身的第一人,被视为“香港电影之父”。他拍摄的《庄子试妻》不仅是最早的香港电影,还成为首部出口海外的中国影片,开创了电影输出的先河。 3、孙瑜: 系统接受西方电影教育的“中国第一人”。 孙瑜曾被誉为“电影诗人”,是中国早期电影中罕见的一位作者型导演。他拍摄的《故都春梦》、《野草闲花》等多部影片,为中国电影提供了新的审美方式,使中国电影开始引起知识界的注意。 4、阮玲玉: 中国默片时代的无冕“影后”。 《野草闲花》中,她唱出中国电影第一声;她的《神女》成为中国默片时代最高峰;“全能演员”、“中国的嘉宝”,这些美誉都属于她。阮玲玉已成为一个象征,凝固了一个有关艺人尤其是女星与坊间流言的永恒话题。 5、金焰: 中国最早的“电影皇帝”。 上世纪30年代,“电影皇帝”金焰是市民眼中的完美偶像。与当时影坛上“油头滑脑”的酸小生形象完全不同,金焰在银幕上塑造的青年才俊,堪称当时青年人心目中的理想。 6、费穆: 被长久遗忘的电影大师,“人文电影”的开拓者。 费穆是导演中的学者,最早提出“中国电影只能表现自己的民族风格”。从《城市之夜》到《小城之春》,费穆以其中国式的电影思维方式和观念手法,为人文电影的后继者勾画出一张明晰的蓝图。 7、胡蝶: 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女明星。 从默片到有声片,由普通话片到粤语片,胡蝶成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最优秀的女演员之一。她主演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左翼电影《狂流》。她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明星制的正式形成。 8、袁牧之: 中国电影史上最具天赋的“千面人”。 作为戏剧明星,他曾被誉为“舞台千面人”;作为电影艺术家,他集编、导、演于一身,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多个“第一”;他还曾出任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厂——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厂长,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9、王人美: 中国第一代现代歌舞演员。 她是中国第一代现代歌舞演员。一部《渔光曲》让观众记住了饰演渔家女“小猫”的女演员王人美,健康活泼、青春焕发的形象一反当时充斥银幕的“病态美”。 10、赵丹: 最早集明星与演员于一身的表演大师,代表了中国男演员的高峰。 赵丹是中国电影的一张经典面孔,真正的演技派大家。在表演上,他强调个人体验,借用戏曲、国画等传统文化观念表现角色,反对教条地学习挪用西方表演理论,为中国表演理论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依据。 11、周璇: 旧上海的文化商标,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娱乐巨星,罕见的传奇偶像。 短暂的一生中,周璇出演过数十部影片,录制了200多首歌曲,堪称横跨歌影两界的天后。她算不上演技超凡的大师级人物,却以其自身特有的气质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观众,也为银幕上的中国女性形象提供了一个审美上的经典范本。 12、吴楚帆: 华南影帝,方法演技派大师。 由1935年从影,至50年代拍粤语片,吴楚帆在每个时代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堪称方法演技派大师。 13、白光: 电影史上的“一代妖姬”,第一代华语流行歌坛的代表人物。 白光擅演风骚妖媚的坏女人,号称“一代妖姬”、“传奇女子”。她还是第一代华语流行歌坛的代表人物,与众不同的低音歌喉,在燕语莺声的三四十年代恰似万绿丛中一点红,夺目而迷人。 14、上官云珠: 中国第一位性格演员。 “情于中,形于外”,上官云珠戏路宽广,敢于尝试各种角色,还都演得准确传神。 15、舒绣文: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配音演员。 从配音小角色摸爬滚打到“四大名旦”之一,似乎她甫一出现在银幕上,就反射了太强烈的性格光彩。性格之美、风韵之美、愉悦之美……人们评点那个年代的舒绣文用尽了华美之辞。 16、陶金: 第一个饰演周萍的演员。 陶金一生,在表演和导演领域中均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他导演的戏曲片富有特色和新意,尤以《十五贯》最负盛名,该剧曾以“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而名扬全国。 17、白杨: 战后中国影坛最有声望的女星之一。 在中国电影史上,白杨一直是具有传统美德的中国贤妻良母式妇女形象的典型。除了演电影,她还是40年代中国话剧界的“四大名旦”之一。她表演生命的最高峰,当是在由鲁迅作品改编的电影《祝福》中饰演的祥林嫂。 18、秦怡: 银幕上东方女性美的典型代表。 素有“东方维纳斯”之誉的秦怡,上世纪30年代就被称为抗战大后方话剧舞台上的“四大名旦”,走上银幕后又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形象,成为单调年代里动人的亮色。 19、王丹凤: 50年代引领社会风潮的美丽“护士”。 初登银幕,便人称“小周璇”,她曾是40年代上海滩风光一时的女明星。1957年她又留下了经典的《护士日记》,只因这个名叫简素华的护士太美丽,一度令不少男士以护士为择妻的第一选择。 20、英若诚: 20世纪后半叶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一个品牌和瑰宝。 表演艺术家,戏剧理论家,翻译家,文化官员—英若诚堪称一位“奇才奇艺”的艺术家。在电影《白求恩》中饰演的翻译大获成功,他一生塑造了无数个人物,其中许多已成为我国戏剧表演史上的典范;此外,他在戏剧翻译领域更取得了无可替代的成就。 21、于是之: 北京人艺艺术风格和具有中国气派的表演艺术的杰出代表。 于是之被公认为一位自然本色、含蓄深沉而又富有诗意的平民艺术家。以他为首的北京人艺同仁参与拍摄的话剧电影《茶馆》等,在世界剧坛为中国的表演艺术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22、石挥: 最有君王气质的表演“鬼才”。 中国电影百年的历史上,并不缺少循规蹈矩的好好先生,而像石挥这样“离经叛道”的鬼才却屈指可数。曾是叱咤舞台的“话剧皇帝”,他自导、自演的根据老舍小说改编的影片《我这一辈子》,更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被称做“平民史诗”。 23、崔嵬: 独具中国“血性”和豪迈之气的电影人,中国电影史上一员巨匠。 作为演员,老舍赞他是与金山、赵丹齐名的中国最优秀男演员。作为导演,他是大气磅礴的巨匠,在“北影四大帅”中也独占鳌头。 24、任剑辉: 有“戏迷情人”之称的粤剧名伶,香港怀旧文化中不断被重复塑造的人物。 作为香港20世纪最独特的文化符号之一,任剑辉20岁便女扮男装反串文武生,比真男子更来得风流倜傥,口口声声称她为“戏迷情人”的几乎全是痴迷的女人。 她不只称雄舞台,还称雄银幕,一生参演粤剧电影300部,前后40年无人能及,成为香港有史以来主演影片最多的女演员。 25、于洋: 铁打钢铸的中国硬汉的银幕代言人,影迷心目中永远的的“虎胆英雄”。 从演员到导演,从剧团团长到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从演电影到拍电影,从拍电影到审电影,于洋的一生可以说是新中国电影史的缩影。 26、于蓝: 中国电影中革命妇女形象序列的缔造者。 于蓝所塑造的中国革命妇女形象,成为中国电影史上十分重要的一个人物序列。尤其是对“江姐”的演绎让她达到了表演事业的顶峰,从某种意义上说,于蓝就是江姐的代名词。 27、田华: 新中国主旋律电影的缩影。 在50年代人的心目中,田华和白毛女已经成为一种记忆的符号,深刻地印在了脑海中。她艺术的高峰期,也是“十七年”“主旋律”电影从观念到实践的一个缩影。 28、葛存壮: 北影“反一号”,中国电影史上“五大坏蛋”之一。 葛存壮演了一辈子反派戏,演技已臻炉火纯青,却从没获得过任何奖项。他与陈强、陈述、方化和刘江被戏称为中国影坛的“五大坏蛋”,堪称无冕之王,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29、张瑞芳: 为新中国电影奉献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喜剧形象——“李双双”。 张瑞芳曾是话剧舞台上闻名遐迩的四大名旦之一,从舞台到银幕,她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生动的形象。1962年的快嘴“李双双”,让她达到电影演艺事业巅峰。 30、冯(吉吉): 50年代人心中深埋的时代偶像。他天生就有一种儒雅和倜傥,一种别人无法模仿的潇洒气质,是一代人心中深埋的偶像。他出演的角色中,《南征北战》中的高营长、《羊城暗哨》中的侦察员王练、《桃花扇》中的侯朝宗,尤其深入人心。 31、谢晋: 中国电影的一面旗帜,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集大成者。 谢晋的电影,曾制造了一个“当代中国人集体审美”的辉煌历程。自《女篮五号》开始,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被视为一个时期的电影标志。虽然在整个中国电影史的代际序列上,谢晋被归为“第三代”,但实际上他已完成了对时代的超越。 32、孙道临: 影坛常青树,中国配音史上成就最高的演员之一。 有人说他是一位诗人,有人说他是一位文武兼备的演员,也有人说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导演,还有人称他为诗歌朗诵家和配音演员,而更多的人称他为艺坛上的一棵常青树。 33、王心刚: 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军人”。 王心刚在银幕上诠释了一个又一个完美的中国军人,“第一军人”的地位至今无人逾越。“男看王心刚,女看王晓棠”,曾经是中国大地上流传甚广的口头禅。在人们对男人这个概念还很笼统的年代,他就已经提供了最佳的范本。 34、程之: 独一无二的“南方特务”。 从艺五十年,他以善演反派角色着称,被观众戏称作“南方特务”;他还是一位优秀的配音演员,许多经典名片都留下了他极富魅力的声音;他的相声水平和京剧功底,也是有口皆碑。 35、王晓棠: 中国电影界惟一一位女将军,60年代的中国女性美的标志。 她曾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也是我国电影界惟一的一位女将军。她曾给当年的影坛带去一种揉合着刚强、灵秀、野性而率直的美,在那个年代,王晓棠就是中国女性美的象征。 36、谢芳: 第一代知性女性的银幕代言人。 她是60年代气质特殊的一位女演员,虽然扮演的都是革命英雄人物,但浓浓的书卷气和小资情调却难以掩饰。《青春之歌》、《早春二月》、《舞台姐妹》,谢芳为我们留下了那个年代里最经典的三部影片。 37、李默然: 新中国第一代话剧大师,电影史上有限的几位能自成一体,且成就卓越的表演艺术家。 在银幕与舞台上,李默然扮演的几乎全是清一色的英雄,尤以邓世昌着称。他的表演自成一格,兼收并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某些原则和中国传统戏曲表演的特长,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的深厚内在美。 38、庞学勤: 60年代的“长影”头牌小生。 明月皎夜光,中国影坛上曾经有个庞学勤。他曾是为数不多的几位英俊小生之一,英姿勃发,锐气逼人,当之无愧的“22大明星”之一,风度翩翩的明星照遍及全国。 39、李翰祥: 奠定香港电影观念的大师级人物。 在香港电影史中,李翰祥是一个不知从何说起的人物。他和朱石麟、胡金铨等一批内地到港的电影人一道,为香港传统电影观念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一生开拓多个电影类型,黄梅调电影、清宫片、风月片、喜剧片。他在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发行股票,一生奔走于内地、香港、台湾之间,无意中促进了三地之间电影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40、夏梦: 普通话片罕见的全能演员,东方的奥黛丽·赫本。 夏梦号称“长城大公主”,有“上帝的杰作”之美誉,是普通话片罕见的全能演员。其气质神韵独步影坛,后继乏人,在老一辈影迷心中,夏梦是香港惟一可与奥黛丽·赫本相比的女星,息影多年仍让人赞叹不已。 41、黄宗洛: 中国演艺界的龙套大师。 粉墨一生,龙套为本。黄宗洛是艺坛黄氏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是影视戏三栖表演艺术家。他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已有一百个,自诩为“百丑图”。他以演配角为乐事,有“小角色之王”、“龙套大师”的美称。 42、林黛: 迄今为止、惟一的四届亚洲影后。 她曾经创下蝉联四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的纪录,至今无人能及。她的电影在港台和海外具有深远影响,如今香港仍每年举办林黛电影周。她的气质高贵大方,被称为香港电影永远的女神。 43、胡金铨: 新武侠电影宗师,开创了文人式武侠电影类型。 在中国电影的百年历史中,像胡金铨这样高度风格化类型的电影大家,屈指可数。他是第一个把武侠电影当作艺术来做的导演,其作品重现了中国山水画中的抒情意境,开创出具有强烈诗化韵味的作者式、文人式武侠电影类型。 44、张彻: 第一个将中国电影贴上“雄性”标签的导演,开创暴力美学及阳刚派武侠电影。 张氏作品是当之无愧的雄性电影始祖,1967年,正是他导演的《独臂刀》,带来了武侠电影史上的第二个黄金年代,以阳刚风格一举挽救了香港电影的阴柔局面。“张家班”的出现,更使他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早“结帮组派”的电影人。 45、凌波: 戏曲片第一反串影后。 在华语片历史上,凌波绝对称得上传奇人物。她是香港黄梅调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名字,戏曲片第一反串影后。当年凌波以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访台,万人空巷,三十里人潮夹道相迎,造就了轰动一时的影界盛事。 46、卢燕: 第一代圆梦好莱坞的华裔女影星,中美电影文化交流的使者。 在卢燕的身上,沉淀着中西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她的表演能够抓住人物性格的本质,有生活、有深度,被公认为是好莱坞最具艺术修养的华裔演员。 47、狄龙: 香港功夫片巨星,大名鼎鼎的“三条龙”之一。 他所树立的大侠“味道”与“风范”,至今无人能出其右。人称“标准大侠”的狄龙,六七十年代曾是邵氏首席小生、一代武侠红星,“邵氏”的盛世也是狄龙的黄金期;八十年代成功转型后,他的侠义豪情更成为香港江湖片的一张标签。 48、李小龙: 叩开西方大门的第一位武者,中国武术和精神的象征。 李小龙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绝响。他像彗星一样开启了真功夫的电影时代,真正将中国武术的神话带到了世界影坛,不会再有第二个集哲人、武者、画师、明星于一身的卓然不群的李小龙了。他的电影打破了导演中心制,形成了以明星中心制订制剧本、配合宣传、动员票房的电影生产模式。 49、甄珍: 台湾第一代玉女明星,70年代文艺片首席女星。 甄珍自1973年起出演了一系列琼瑶剧,成功架构起第一代琼瑶女郎柔弱优美的角色气质,红遍东南亚,成为1970年代文艺片首席女星。 50、达式常: 银幕上的儒雅之星,70年代的大众情人。 在银幕上,达式常留给人们的总是亲和的笑容、从容的风度。看腻了浓眉大眼、虎背熊腰的“高、大、全”式人物,人们开始欣赏起达式常所代表的温文尔雅、书生潇洒。谁能详细介绍一下中国电影早期的大明星,例如阮玲玉等等
⑺ 中国近代有哪些电影明星
旧上海:20年代的张织云30年代的胡蝶、阮玲玉再以后,便是金嗓子周璇的天下了。香港:早期:马师曾五十年代:曹达华 于素秋 关德兴六十年代:狄龙 王羽,萧芳芳 邓丽君 陈宝珠接下来就是李小龙了。
⑻ 中国电影明星名单(急)
陈道明 今夜有暴风雪
陈凯歌 黄土地
姜文 末代皇后
王志文 敌后武工队
葛优 黄河谣
张国立 混在北京
巩利 红高粱
章子怡 我的父亲母亲
张静初 孔雀
宁静 阳光灿烂的日子
冯小刚 遭遇激情
李连杰 少林寺
傅彪 甲方乙方
刘烨 那山那人那狗
斯琴高娃 骆驼样子
夏雨 西洋镜
黄勃 疯狂的石头
王宝强 天下无贼
梁咏议 新不了情
张柏芝 心愿
李亚鹏 青春作证
徐静蕾 爱情麻辣烫
李雪健 天山行
刘晓庆 小花
陈冲 小花
周迅 苏州河
陈红 这里有泉水
黄磊 边走边唱
王姬 京都球侠
董洁 幸福时光
袁立 女人花
徐峥 海之魂
吴秀波 怒江魂
张磊 怒江魂
徐帆 永失我爱
陆川 寻枪
韩青 了不起的村庄
蒋雯丽 家事
顾长卫 孔雀
陈坤 国歌
滕文骥 春天的狂想
张丰毅 骆驼祥子
⑼ 中国着名电影明星有哪些
李小龙,成龙,李连杰,释小龙,梁小龙,巩俐,章子怡,吴君如,张曼玉,周润发,梁家辉,周星驰,吴孟达,张卫健! 像刘德华这样的不能算电影明星,只能算歌星!
⑽ 主演《我这一辈子》,导演《鸡毛信》,妻子是童葆苓,这是哪位呢
被誉为“戏剧之王”的石辉诞辰106周年。在此,我们向石辉致敬!说到中国电影史上的杰出电影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数不胜数的,包括1961年选出的22位新中国电影明星。但是,如果他没有在1957年去世,恐怕我们今天所谈论的石辉就会被选中。
但中国电影并没有忘记石辉。世界的,在1995年,国家统计局,中国电影协会联合主办,100周年电影和中国电影90年的纪念日,陪审团的石头上,挥舞着金燕,mu元,紫紫,冥界,金山,蓝色的马,帕特里克·德bardine崔嵬,刘琼,陈羌族ziyue赵,道林的太阳,汇四海wang rentang李作为“中国世纪”的电影演员。
在此期间,石辉也开始转向导演方向,先后执导了《母亲》、《火柴仙女》、《雾海夜航》等影片,并于1955年获得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的优秀奖。
石慧的妻子是着名京剧演员童宝玲。她是在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扮演杨子荣的童香玲的妹妹。曾出演过《韩明公主》、《佘思华》、《穆桂英》等着名影片,以及《母亲》、《姐妹仇人》等影片。他们于1953年结婚,在石辉去世后再婚。
石辉还有一个侄子,着名的表演艺术家余余志。于是,他在电影《青春之歌》中饰演于永泽,在电影《心之歌》中饰演于文忠,在电影《秋瑾》中饰演桂福等,在话剧《茶馆》中饰演王立发,在话剧《龙须沟》中饰演程疯子,在话剧《骆驼祥子》中饰演老马。
1957年,施惠被错误地贴上了“右派”的标签。11月20日下午,任性骄傲的石慧穿上最好的衣服,戴上最好的手表,登上“民主3号”游轮,悄然离开了上海,从此杳无音信。1959年春,江苏省南汇县发现一具浮尸。经证实,死者就是石辉。197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宣布施正荣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