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耿爽主持最后一次外交例会,他为什么会受到网友喜爱
耿爽作为一个外交主持人,却非常受到大家的欢迎,这是史无前例的,因为在之前的印象当中,大众对于外交主持并没有以形成一个系统的概念,也并不知道外交主持是如何进行工作的。但是因为耿爽他们这个外交主持天团让我们看到了,我国在外交上有着怎样坚决的态度,以及鲜明的立场,在我看来观众之所以会这么喜欢他,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作为一个外交官有非常强的专业性。由耿爽他们组成的外交天团让我们了解到了我国的外交政策,外交方针。并且对于每天的媒体采访时间的例会,都让我们看到了我国在外交上面有着怎样鲜明的态度。对于一些记者的恶意提问,都能够用非常专业而又客观的态度,回答这些问题,从而体现出了这些外交官的专业性以及面对问题时的处理能力。
B. 如何回应美方拟对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加税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美方这两天有两个动作,一方面发表声明,要把对中国2000亿美元输美产品的征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另一方面四处散风,要和中方恢复谈判。
耿爽表示,第一,我们奉劝美方端正态度,不要试图搞什么讹诈,这对中国不起作用。 第二,我们奉劝美方回归理性,不要一味意气用事,这样最终会伤害他们自己。
在回应有关白宫官员提出有前提条件的与中方恢复正式谈判的问题时,耿爽表示,中方对话的大门是敞开的,但是对话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之上,建立在规则之上,建立在信用之上。美方目前单方面的威胁和施压只会适得其反。
来源:人民网
C. 耿爽首次亮相联合国全英文发言,如何看待耿爽的发言
我个人认为他的首次发言非常符合当下国际情形,耿爽在联合国首次发言的主题是:共同抗议疫情。耿爽大大虽然辞去了外交部副司长职位,但是他要在更广阔的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我国还有其他和耿爽一样的发言人,中国外交天团也被中国人称“网红天团”,他们用幽默、霸道、正直的语气,展现了我国的大国气势。
中国外交天团的每个成员都非常的优秀,都在努力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用她温柔的微笑,反驳每一个对中国不利的发言和提问。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以短小精辟的话语和不屑的眼神为中国做出正确的发言。还有耿爽大大,希望他能够在现在的职位上,也学会中国发出正确声音。
D. 从中国“最美逆行者”出征海外,能够得出哪些结论
中国一直是一个友善,充满大爱的国家。一直以来对患难国家积极给予帮助,坚持正确的做法。
中国人民非常团结,富有奉献精神。中国人民不仅致力于建设更美好的祖国,对其他国家不吝帮助。
中国人民懂得知恩图报。疫情期间受到他国帮助,一旦稍微好转,立马回报善意。
E. 耿爽卸任外交部发言人的职位,如何看待此事
我认为耿爽卸任外交部发言人的职位,就是一次正常的工作调动,我们不是常说“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只能说新的工作岗位需要耿爽,而他也愿意在新的岗位上继续为中国付出,当然我们也期待他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取得更高的成就,让我们拭目以待耿爽精彩的表演。
我们民间有一句话叫做“一句话有多种表达方式”,作为外交部发言人,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恰当的表达方式,一方面是他们渊博的学识,另一方面也要有快速的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可以说是非常烧脑的任务,不是一般人能够承担的,而我国的几个外交部发言人无一不是这里面的翘楚,耿爽也是如此,给世界人民留下了非常好的精彩记忆,我们期待他继续在新的岗位上讲好中国故事。
你们期待吗?欢迎留言,谢谢!
F. 耿爽都有哪些令人拍案叫绝的临场反应
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东西被般到互联网上,让很多东西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就在去年,我国的外交部发言人的发言视频被很多网友发到网络上,让我们得以认识五位发言人,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耿爽。耿爽在发布会上,代表我们国家应当外国记者的刁难,他的临场反应能力让我十分钦佩,无论外国记者怎么刁难,他都能游刃有余,进退自如。下面给大家分享几句他在发言时留下的金句,从这些金句中就能够看出他那拍案叫绝的临场能力。
耿爽就是这么不卑不亢,非常完美地展示了我国的大国气概,而且还宣传了一把国学,我实在太佩服他了。
G. 耿爽为什么卸任外交部发言人
耿爽辞去外交官的职务是因为工作安排的原因,即将奔赴新的岗位。 2020年6月5日下午,耿爽作为外交部发言人最后一次站在蓝厅的主持台上。
“由于工作安排的原因,我即将奔赴新的岗位,今天应该是我作为外交部发言人,最后一次主持例行记者会,借此机会也对大家在过去近4年时间里给予我的关心、帮助、支持、鼓励表示衷心感谢。”在5日的记者会的最后,耿爽向外界宣布了他卸任外交部发言人这一消息。
(7)耿爽四问记者如何得出中国不友善结论扩展阅读
“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继续地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为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好情谊,做出自己的努力与贡献。在此跟大家道别,我们后会有期,谢谢大家。”耿爽这样表示。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耿爽不久后将前往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
截至今天,耿爽站在蓝厅的讲台上已经快4年了。他第一次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亮相是在2016年的9月26日。“今天我没带本子,给大家带来一个人。”那天,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陆慷曾这样幽默地向中外记者介绍他,而台下的外媒记者们则纷纷请求中国同行帮忙写下这名新发言人的中文名字。
H. 如何看待耿爽卸任外交部发言人职务
耿爽,1973年4月生,北京人,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于美国塔夫茨大学。曾经是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司副司长。现在是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在耿爽卸任外交部发言人的记者会上,耿爽哽咽的和大家说了后会有期。一句后会有期包含着多少不舍,勾起了多少回忆。在外交发言的讲台上,我们看到了多少来自中国的自信,中国的骄傲。在这个讲台上,耿爽犀利而不失儒雅的回答,收获了多少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