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怎么跟印度搞不好

中国怎么跟印度搞不好

发布时间:2025-10-07 07:09:46

A. 中国和印度边境冲突国家怎么l\

印度人就是想在最一段时间美国拉着一帮小弟围堵中国闹得凶的时候,也落井下石趁机捞点好处,结果,感觉是美国人骗了,美国人做了个局,把印度人套进来了,结果美国人那边雷声大雨点小,惹了马上就撤走了,而印度这边却骑虎难下了。

印度的国际环境特别好,美国,俄罗斯都在拼命拉拢印度,其实中国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而中国就没有那么好的环境了,美国及其盟国对待中国的态度大家都知道的,俄罗斯确实站在中国一边,那也是中俄可以抱团取暖共同分担美国压力。

印度人的自信估计还有后勤的因素吧,大家都知道62年中印打过一次中烟战争,那次结果印度是很惨的,但是中国大胜后却不得不退兵了,原因就是中国后勤补给很难的,物资别说翻越山峰送到藏南,甚至物资从云南,四川上西藏就不好走了,没有公路也没有铁路,只能用牲口托运,走一趟几个月还十分凶险,而到了山脚下要翻山到藏南甚至牲口都没法走,只能用人力背着过去。当时解放军进入藏南的是一个边防师一万多人,物资供应十分困难,最郁闷的是有半年时间大学封山后,靠人背都不行,彻底封死了。而印度就好多了,藏南是缓坡,下面一马平川了。运输起来相当简单,而且印度当时全民动员几百万军队在哪里。这个情况下不撤退是不行的。

但是,现在虽然藏南附近交通还是很差,每年还有很长时间大雪封山,但是我们进藏有多条公路一条铁路,上百个机场。所以印度最近也是着急,中国人基建能力是全球绝对第一的,那以后就更不好说了。

还有的依靠的根据估计就是印度神油喝多了,自嗨的太厉害了。感觉这都不是军事,经济力量对比的问题了,是精神有问题的程度了。

毕竟62年其实印度是很多方面强于中国,GDP和中国差不多,人均GDP远高于中国,工业基础也比中国强,武器生产也很强(有亚洲最大兵工厂),基础设施方面因为英国人建设要远远高于中国(铁路5.4万公里亚洲第一,中国1万多点),国际环境比中国好的多(当时基本上没有国家支持中国,而美国,苏联两大阵营和几乎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都支持印度)。

今天呢,中国GDP是印度的5倍,人均GDP也差不多5倍,工业总产值中国占世界的24%(第二名美国占19%,印度不到1%),中国目前是直接上三个完全军事工业体系国家之一(美国,中国,俄罗斯三国),基础设置建设方面中国目前第一(铁路里程12.1万公里世界第二,高铁里程世界第一,印度经过55年发展铁路里程从5.4升到了6.1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目前中国世界第一,印度目前完全达标中国高速标准的高速公路还没有,全封闭的公路好像有有120公里,你没看错,印度很多告诉公路是不封闭的,任何车都可以上去跑,包括驴车,牛车,随时可以见到神牛在高速公路上晃悠)。国际环境方面目前印度还是比中国好点,但是比62年中国环境有了很大提高的。

所以这次印度自嗨,不是神油用多了,就是恒河水喝多了。

目前我们第一步外交部抗议有了,第二部国防部抗议有了,第三步一些军演在某些地区也有了,巴铁也配合搞了威慑了都。下一步如果升级那可能涉及到一些政治对抗,经济制裁,强制驱离等步骤了。就看印度能顶到哪一步退却了。一般认为战争爆发不大可能,中印两国的体量摆在这里了,真打起来,那不是战死几百万人能打出胜负的,四五千万人命填进去也填不满这个坑。所以,最后估计还是以印度推出,大家坐下来了和谈结尾,别看印度人现在闹得欢腾,自己又几斤几两他们清楚着呢。

刚看的新闻,印巴今天有闹起来了,巴基斯坦炮击印度导致印度两人死亡三人受伤,这次和中国对峙最近的锡金和孟加拉邦都发生了严重的抗议行动,印度廓尔喀人民族独立运动组织占领了两个地区政府,导致当地印度军队撤离。然后,中国驻印度大会馆发布公告提醒在印中国公民注意安全(暗示印度最近不安全了)。我一点都不相信这些事情都跟中国有关,除了最后一个,那也是我们为了安全,发了个普通的告示而已。至于中国在边境附近搞的军事演习,还有大量兵器,物资和兵力紧急转运那都是事先计划好的例行演习,跟印度无关,真的,印度你别怕。

B. 李光耀为什么说印度和中国完全没有可比性

众所周知,印度的人口规模与中国相当,而且近些年来经济增长的速度也非常快,因此有不少国家对印度抱有很大期望,将其看作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另一大引擎。现在世界各国总是喜欢把印度和中国放在一起比较,对此李光耀曾有过自己的见解,他在《李光耀观天下》一书中写道:“我们不能把印度与中国相提并论,问印度能不能取得中国那样的成就,就好像是在问能不能把一个苹果变成一个橘子。”



李光耀认为,印度必须依靠自己来调整内部结构,因为外部力量很难改变印度,即使是对其影响最大的英国人也没能够彻底的改变印度。印度面临的以上问题尖锐而且棘手,如果不能有效、彻底的解决,想要取得快速发展几乎不太可能。

C. 印度是个怎样的国家,跟中国关系为何那么差

三哥曾经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自我极度膨胀,挑战兔子,结果被我兔打得满地找牙,造成了心理阴影,到现在虽然干什么都觉得自己是个大国,但总是自觉不自觉的跟中国比,可是啥都比不过,那种心态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跟中国搞不好关系了。

D. 中国与印度中国的矛盾

总的来说,中印矛盾可以概括为几个“T”。第一个“T”是“Territorial dispute”,边界矛盾;第二个“T”是trade in
balance,贸易逆差和贸易摩擦矛盾;第三个是“Tibetan”,就是西藏问题;第四个,“Trust discredit”,也就是“战略疑虑”。

印度对中国的战略疑虑还是比较多的,因为它相比中国较弱,而中国发展比较快。90年代后期我们的GDP是它的两倍,现在四倍都不止了,这样确实难免让它在心理上有所顾虑。印度的媒体,印度的所谓战略家,尤其是退休军官,他们的“中国威胁论”始终还是有市场的。

E. 中印边境战争,第一阶段中国取胜之后提出以当前实际控制线各自后退20公里,印度没有答应。

你好,这个问题,应该说中国不是没有守住,而是主动的后撤。1962年,应该说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是中国内交外困的局面。从大跃进、人民公社等一系列错误的运动,加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饥荒,与苏联交恶,局面很不利。与印度打仗,战线主要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一侧,而且战争只打了不到两个月,是在十月和十一月份进行的,为什么两个阶段的战争只打这么短的时间,而且兵力出动的不多,大概十万左右。不说国内经济困难的局面,最主要的原因是交通补给问题,当时只有一条川藏公路连接西藏与内地,而且不是全年通车,中印战争的这两个月恰好临近川藏公路由于冰雪封山不通的时间。战线在中国方向,交通是海拔几千米的青藏高原,而在印度一侧,是平原,可想而知是多大的差距。虽说中国在这两个月的战役中取得了胜利(胜利很不容易,我很敬仰那一辈的军人),但持续下去补给跟不上,中国极有可能会输。所以为了占据战略上的主动,也可以在国际上获得同情和公理,所以中国政府决定后撤。所以直到今天中国可以说在西藏还是有部分地区由于当年的主动后撤而导致失去其控制权,而且印度自从那场战争失败后拼命跟中国竞争,经常有报道说印度在扩充军备,购买武器什么的,还常年在中印边境囤积重兵,这是印度人不服气。但中国也并不是毫无作为,从西部大开发战略到修建青藏铁路,在发展经济背后都其实有政府增强国防的战略目的。我们在关注我们国家的领土争端时千万不要只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更应该关注这些争端背后政府间的博弈,才会有开阔的眼光和明智的思维。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帮助

F. 为什么印度没有中国发达

印度发展的没中国好的根本原因就是——印度存在大量的国内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松散的现政府体系无法直接解决,民间的内化机制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然而,这些问题要么压根没在中国出现,要么就比较缓和。。——自然印度发展不过中国也是很正常的。


其次,印度在上世纪末的基础也并不算好,即使他貌似继承了一些殖民地时代的东西,但计划经济时代的成果相党一般,改革开放比我朝还晚了十年。。


下面来具体说说印度有什么具体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我国是否存在或者程度如何:


印度的发展大致存在以下几个很明显的问题:

先说政治层面:

一,在社会文化层面,印度延续2000多年的种性制度,造成社会不平等,印度的阶级分化异常严重,阻碍社会发展。制约印度的发展问题明显有种姓问题,在印度,一看他的姓就知道他所属的种姓,甚至信仰什么宗教。反之,还可以通过他的相貌、衣着以及经济状况来反推其种姓。

虽然1950年印度宪法颁布,其中一个主要的精神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有任何的歧视,不能在种姓上有任何的区分、有任何的区别对待,但是现实的情况其实并不容乐观,而这类社会文化,对于印度的影响几乎是全方位的。哪怕是开明的象牙塔环境中在印度人,在婚姻,交友,社会圈子方面都有明显的“种姓隔离"在里面。。总的来说,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公平与效率,首先要保证比较可以接受的社会阶层流动性,而种姓问题的制约,让这类问题的解决基础被剥离了出去。


这个是印度独有现象,在我国不存在。


二,教育的规划政策有明显问题。政府在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投入的钱差不多(大概是延续尼赫鲁当年定下的基调),在教育政策上也是二元制一刀砍平。这种搞法,现在看来是有比较明显的问题在里面。


比如,高等教育有其特殊性,在严格的印度教育选拔制度上,高等教育其实人数较少,精度要求较高,呈现精英化的特点。而这类高等教育的教育政策和经费把控上,是很明显需要特别对待的,不适合和基础教育一刀切。

但是这还不是真正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出现在基础教育上。


基层教育的人数更多的,范围也更广泛,并且也承担着消灭高文盲率以及提高国民教育水平的重任。印度基础教育分为两种,一种是公学,还有一种是私学,也就是常见的西式教育分法。公学承担更广泛的基础教育,虽然免费的初等义务教育已经在2001年被写入法律,但教育质量很差,不及格率很高。

印度政府还是做了一些努力,比如在2001年的Sarva Shiksha Abhiyan,或称为全体教育激励计划,很大的提高了入学率。

但是”入学率”虽然提高,但是毕业率变得更差。

同时在这种经费也一刀切情况下,老师的雇员数不够用,给老师的待遇不可能很高,也招不到很高素质的老师

私学虽然可以办到这一点,但是高昂的教育费用必然只能提供给高阶层人士,而且数目不多,涵盖不广,也承担不起”改善国民素质“的社会责任。


以上原因综合到一起的表现就是全印度的文盲率高达三分之一。。


在这个问题上,我朝肯定状况是要好太多了。印度的教育问题是还没有完成普及。而我们教育问题是教育方式改进和教育资源的分配,全民性普及早就在上个世纪就完成了。。




三,宗教问题。印度是个全民宗教国家,信奉印度教,印度教的核心理念,‘人有来世,人在现世是 来赎罪的,等待来世。这种”平和“的信仰和大批的信众理论上应该带来比较好的社会风貌。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印度各宗教之间的互相仇恨是非常厉害,民间团体因为习惯不同,会造成很多或多或少的冲突,而这类冲突往往无法直接解决,会产生明显的内耗。仅2008年一年,印度就发生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冲突656起,其中4起发展成骚乱,死亡123人,2272人受伤。




四,民族问题。印度有200多个民族,居世界第一,。这本来是好事情,但是民族之间的矛盾很明显,连民族之间的语言互通状况都不怎么样。而印度政府并没有承担起一个比较好的”引导角色“。无论是克什米尔冲突,1980年特里普拉邦大规模民族仇杀;到12年的阿萨姆冲突。这类民族问题时刻都在印度上演,而且今后也不会缺少。


民族冲突带来的首先是“恶性循环”,本来处于民族意识比较平和的民族团体,会因为”激烈的话语权争夺“成风,而开始着手进入这种冲突游戏里面。而小民族,小地区,会因为这种剧烈冲突,变得”没有安全感“,开始着手内部强调民族意识,来增强排外性,继续加剧全国性的民族矛盾。


其次,民族矛盾这种问题,在本来对联邦向心力不足的大环境下,会直接导致地域的政治冲突,这也造成国内内耗。


五,印度特色的联邦制相对向心力不足,而且中央政府不仅决策权力不够,而且和地方各邦的利益冲突不断。尼赫鲁-甘地的个人政治理念特征让印度无法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但是后来尼赫鲁-甘地家族在印度几十年的家族统治实际上还是形成了所谓的尼赫鲁-甘地王朝。也就是现在的印度类似于”一个中央王朝,带领麾下无数邦国“的状态。这样的印度式联邦制直接造成的结果就是:

1,整个国家如同一盘散沙,其实并不好管理,国大党虽然权势颇盛,但是没有足够的统筹力来承担整体化一的执政标准。

2,分裂势力众多,而且分裂势力旺盛。这种政治生态,在本来各邦独立性都不错的情况下,和民族问题捆绑在一起,很有可能直接造成地区利益和国家利益达不成妥协,结局几乎都是极端分裂势力开始取得话语权。



以上是政治方面的问题。下面说说经济方面的问题。


一,失业与贫困


失业和贫困是印度经济发展的两大痛楚。虽然历届政府都把增加就业和消除贫困作为执政的重要目标。


这两个问题虽然已经有所改善,尤其是失业率方面,印度现政府颇为做了一些成效。但是就业市场的极端化,却带来了一些副作用。

而贫困方面,印度的贫困一直就改善得非常缓慢。


附上一些数据和解读:

以上是印度各邦的失业率调查,可以得出结论:印度的失业率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地区发展不平和的问题。

说明印度总体失业率已经有所改善,但是就业市场的恶化和两级差距并没有解决(见下图贫困人口)。



可见印度的贫困人口恶化一直没有得到什么改善,而表中也给了标准,赤贫人口(1.25美刀一天)达到四成,贫困人口(2美刀一天)达到百分之七十五,而印度作为一个新兴国家,居然这两个数据在“发展中国家”中都是垫底的水平,这实际上是很不正常的数字了,也就是说就收入而言,印度根本没有消灭占有全国过半人数的贫困人口基数,而这恰是印度从建国以来最大,最根本的一个局限问题。虽然近几年国大党的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上的困难,但是就业市场呈现出总量走上行的趋势,但是几乎是印度服务业开始走高,产业附加值开始增强带来的收入红利,但其他产业就没有这种程度的发展。也就是说印度现在呈现了这么一个奇怪的状况:

印度民众得到一分工作的可能性变大了,但是靠一分正经工作居然脱不了贫。


这是个很值得吐槽的现象。


而在贫困问题上,我朝的状况明显好很多。我朝目前的问题在于地区发展的差异,而欠发达地区恰恰也是人口大省,劳务输出大省,故而我朝也拥有一部分不小的贫困人口数字也不奇怪。而整个mpi综合评价里面,我朝大概在中上的范围内,主要的被拖名次的也是人口数字。但是,就近几年的趋势而言,从90年代开始的西部大开放,以及新千年后的数次城镇化进展,我朝的地区差距是在慢慢缩小。所以就解决贫困问题上,我朝虽然拖着庞大的人口基数,但是在成效上,在发展中国家绝对是前列的,自然比印度的状况好很多。



二,制造业发展滞后,准确的说是产业结构不全使得”服务业“变成孤岛。


印度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服务业的增长,服务业也主要是靠软件IT产业,制造业还不强。服务业的增长也非常明显,农业也有起色。制造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由于它们是传统部门,所以有很多传统体制还没有改革,包括政府以及大家族对产业和投资的“过度管制”,但是印度的政府结构特点注定了他没办法真正靠政府主导经济,这是和我朝非常不一样的地方。对劳动力市场的管制等各种制约,不利于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尤其是软件业的发展较快,是因为其作为新兴部门,政府对其控制较少,在制造业方面步伐比较慢,市场开放程度小,没有利用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


而我朝相对来说,产业还是比较平均,总体上不存在印度这样的问题。就规模而言,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美国,农业总产值早就超过了。就精度而言,我朝的主要产业集中在中端制造业,已经从“单纯吃人口红利”变到“开始吃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人口红利”,至少说,算是个良性的状态,高端工业成果来说,也取得不少成就,比如去年的“远程特高压输电项目”,以及出口德国的“五轴机床”。。这状况肯定比印度好出太多了。。



三,基础设施严重落后。
印度作为新兴大国,基础设施有点落后到不正常的地步。比如2012年,7月底发生的全国性大规模停电事件。在36小时里,印度的全国性电网崩溃了两次,直接影响了一半国民的生产、生活用电,被认为是世界历史上迄今最大规模的停电事故。。也就是说,现在印度的基础设施并不是什么是否完善的问题,是严重缺失以至于影响整个国家的正常生活和产业运转了。
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公布的2009-2010年国际竞争力报告,印度在基础建设方面的排名位列世界第76。
另据印度央行最近的测算,印度近年来每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GDP的6%,公共投资明显不足。

当然印度政府也比较承认这点,而且非常愿意拿我朝作为激励目标,新的“印度十二五规划”里面,号称要投入一万亿美刀来解决基础设施问题,具体成效如何,还是等17年末我们来验收成果吧,就现状来看,印度的基础建设非常不过关的。。

而我朝一直施行的是“基础设施先行”的政策,城镇化也好,新区建设也好,旧城改造也好,基本上把基础建设放在首位的,相对于印度而言,我们的基础设施整体是非常完善的,当然在细节上还有待改良。

四,投资结构问题以及宏观经济问题。
世界资金流向在美欧各种经济衰退之中开始满满转向新兴市场,而在印度却长期出现了资金流出和货币贬值的情况,整体宏观经济偏软通胀居高不下、政府财政赤字剧增、长期保持高利率等情况。。
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
在2012年,印度9月食品通胀年增率飙升至18.4%,创2010年中期以来最高。而印度的gdp增长一路走低,到现在都没有明显反弹迹象。
但是这些情况是为什么呢?
我做一下分析。

印度经济是以扩大投资为引擎实现高速增长的,但支撑其投资活动的资金基础是脆弱的,印度并非依靠稳定的国内资金,而是依赖非常容易受到国际市场影响和左右的海外资金。外资流入主要是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中长期的商业贷款,而 资本流动的变化使得过去利用利率较低的海外资金的印度企业在筹措资金时陷入了困境,且企业筹措资金的成本也在上升,税后利润明显下降。

而扩大投资模式给制造业为主的行业,本身是国大党一个很聪明的政策,但是国内受到企业模式以及需求不足的局限,且落后的基础设施连保证有效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很难说,这点改善政策效力一般。。。

所以,印度在“结构”上也存在问题,而目前而言,印度政府没有拿出太好的解决办法。

而我朝其实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而且情况好很多,我朝以政府产业政策,国有资本主导的国内投资模式,实际上对海外资金的依赖量不高,投资量很稳。而且无论政府项目,还是制造业,我朝的投资回报都还是不错的。

我朝真正应该考虑的问题是,“怎样给目前的投资模式做一个更优规划和更专业的计划”,从而去进一步提高投资有效性。而就资金模式方面,其实也可以“适当”对海外资金放宽,当然“主导地位”不能放。(先就更新这些把,有时间我再继续补充)。

G. 如果印度军队进入印巴边境巴方一侧,巴基斯坦会如何应对

最近,巴基斯坦和印度因为克什米尔问题闹的全世界都跟着紧张起来,双方因为英国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克什米尔问题,至今都搞得剑拔弩张。印度却突然对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实行军事统治,这对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安危是非常有影响的。当然,印度虽然强大,但是在领土完整的问题上,巴基斯坦也不会手软,只要印度敢做出出格的事情,那么巴基斯坦肯定会出兵反击。

巴基斯坦很明显是不想打仗的,因为他们打不起,他们没有印度那样的经济实力,唯一可以威胁印度的或许只有核武器和背靠的中国,但是这不代表着他们畏战,只要印度敢打仗,他们一定奉陪、

阅读全文

与中国怎么跟印度搞不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国为什么还不打伊朗 浏览:841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年战争 浏览:670
意大利和法国签证哪个最好办 浏览:365
英国移民首席是什么意思 浏览:956
意大利着名地砖品牌有哪些 浏览:880
意大利语言两个字怎么写 浏览:491
4月23中国的病情如何 浏览:86
伊朗为什么介入波斯湾 浏览:658
印度人说英语怎么设定 浏览:910
时间不等人用印度语怎么说 浏览:709
印度能拿多少金牌 浏览:484
越南留学人数多少 浏览:592
网上怎么看待伊朗的产品 浏览:976
中国怎么跟印度搞不好 浏览:514
40强赛为什么没有印度 浏览:114
去印尼白酒能带多少 浏览:986
意大利疫情为什么不给戴口罩 浏览:215
意大利四月份展会有哪些 浏览:451
中国建设银行龙卡通如何绑手机 浏览:588
伊朗高原的紫羔羊是什么颜色的 浏览: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