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结合当前政治经济环境阐述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当前政治经济环境下,我国在进行现代化建设时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以下为具体条目:
1.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救援,并借此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美国在金融危机中大量发行货币,为未来美元贬值埋下伏笔,这也增加了我国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压力。我国在提供流动性支持的同时,可以推动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如允许国际金融机构在中国内地或香港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从而降低汇率风险并促进国内债券市场发展。
2. 在参与国际金融救援行动时,我国应争取更大的国际金融话语权。依据我国当前的经济金融实力,我们应在现有国际金融框架内发挥作用,并在主要国际组织中争取更大的话语权。在购买美元及其相关金融资产时,争取更高级别的权利保证和更优惠的价格,确保投资风险可控,同时分享被救援企业的成长性。
3. 我国应重点参与可能出现支付危机的发展中国家的救援,并辅以相应的国家资源战略和产业整合战略。鉴于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对外部融资依赖过重,可能面临债务危机,我国可利用现有的产业整合能力和资源需求状况,重点参与那些拥有战略性资源的发展中国家以及我国企业具有整合优势的行业,而非大量资金投入缺乏整合优势的发达国家的金融业等领域。
4. 当前国际资源价格大幅下跌,对我国这样一个资源相对稀缺的加工制造大国来说,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机遇。资源价格下跌将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减少因购买高价资源导致的福利流失。从长期来看,这也为中国重新部署全球资源战略提供了更加从容的时机。
5. 金融危机使各国日益关注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针对目前尚存的规模庞大的次贷证券未清算问题,建立国际性的专门清算机构是掌握这些证券现状和演变趋势的关键。中国可利用当前时机,推动国际间对场外衍生市场和对冲基金进行监管的国际准则的制定,提升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知情权和话语权。
6. 为了避免因欧美等国大量发行货币引发的汇率风险,中国作为最大的外汇储备持有国,可以倡导建立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稳定机制和货币发行限制机制。在设计相关限制机制时,中国可以主动提出建立"美元-欧元-人民币"的发行联动机制,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2. 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中国如何应对“大变局”中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如何应对“大变局”中的挑战与机遇的问题需要从社会主要矛盾以及党的队伍建设分析,大变局下的挑战和机遇,例如: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的战略研判与执政能力成为我国能否“顺势应变”成功应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要因素。
加强党的队伍建设是加强党执政能力的根本,是解决快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必要条件。当前,坚持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对党内腐败行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现象依法进行严惩,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在人类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加强对党内队伍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的培养,使党的队伍始终保持先进性,使党的建设始终与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相一致。
(2)中国如何应对当前的挑战与机遇扩展阅读:
大变局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样面临挑战。中华民族立足于五千多年深厚文化底蕴的发展之上,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冲击下,传统文化成为我们坚定方向的重要航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继承与传播,将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结合,以合作共赢、和平共处等精神与传统为基础,为我国探索新的国际社会相处模式提供理念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