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位中国商人在阿富汗的经商冒险之旅,他们为何选择阿富汗这个国家
三位中国商人在阿富汗的经商冒险之旅,了解之后让人感到心有余悸。他们会选择阿富汗这个国家,正是看中了这里营商环境,相信在这里能够获得机会,有更多可以赚钱的项目。在阿富汗经商,既为当地经济发展,以及人民就业带来改善,也能够让自己赚到钱,实现个人人生理想。
阿富汗这个国家,常年遭受战乱,是一个非常贫穷、落后国家。在这个国家,人们生活过得很艰苦,也因此给国内商人,带来了更多投资机会。想要在这里营商,就需要有一颗强大勇敢的心,不畏惧当地武装冲突,也需要在做生意同时,尽全力保护好个人人身安全。
在我个人看来,阿富汗虽然国内环境,还不够安稳,但其潜在营商环境,却不可忽视。正是这些机会,吸引了国内商人前往投资。
⑵ 组图,一睹阿富汗“鸡街”曾经的繁华,探寻店铺背后女人的故事
在阿富汗新旧政权交替之际,首都喀布尔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这座饱受战乱的城市中,其实有一条着名的繁华热闹的商业街,这就是“鸡街”。它位于商业街南段。
看到鸡街这个名字,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和鸡联系在一起。其实它现在和鸡丝毫没有任何联系。但在古代这里曾是肉鸡和鸡蛋的集散地。还有一种说法,据说,2001年塔利班政府被推翻后,大批欧美人来到了阿富汗。外国人对古董的钟情程度众所周知。一批精明的有远见的阿富汗商人,提前从中国商人手中低价购买了仿古工艺品运回了阿富汗,然后他们在鸡街高价转手给了西方人。后来,西方人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他们就把这些商人比作“早起的鸡”。因而,这条商业街也因此而得名。这条商业街主营古玩和宝石,在没有战争的时候,这里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源头,但现在虽然街道两旁依旧店铺林立,但很多店铺已经关门,街道空无一人。
这条商业街虽然没有现代大都市的气息,它最多就像我们见到的赶集的情景。但它对于这里的人而言,已经相当繁华了。现在除了萧条,我们已经看不到最初嘈杂而热闹的街市。我们只能靠想象来脑补一下当时商人叫卖和人们讨价还价的情景。
而和它并立一条街,位于北段的花街,的确是名副其实的花街。沿街两旁都是卖花的店铺,没有战争之前,这里香气扑鼻,你可以随心所欲挑选自己喜欢的鲜花或纸花、塑料花。
这里经营的商铺也有大小规模之分,实力雄厚的大商人专做批发,实力一般的商人做代理经销,小商贩就专做零售。我们都知道,作为阿拉伯商人,阿富汗人自古以来就有经商的传统和天赋。在古代,阿拉伯商人就是通过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欧洲。
在这里,每一个店铺都是男性在经营,导购也是男性。阿富汗女性基本都不工作, 社会 剥夺了很多女性该享受的权利。因此,男人们只得独自承担起 社会 各方面的工作。
根据风俗习惯,穆斯林妇女不能轻易抛头露面。有的还终日蒙得严严实实,藏在罩衣下生活,这里的妇女根本没有任何 社会 地位。大多数普通女子从降生之日起,就开始了自己“黑暗”的一生。她们因为没有接受教育而胸无大志、知识贫乏,也只有这样,才能让男性更有操控力。
在鸡街的许多商店里,鲜艳而华丽的女装被凌乱地挂在墙上,有时还和枪支、铜壶、拐杖、首饰盒等古董混在一起售卖,在我们看来真的有点不伦不类。细想一下,这样的摆放格局似乎也是 社会 现状的一种反映吧。阿富汗是个典型的男权 社会 ,他们从来不把妇女放在眼里。他们就像是男子炫耀自己身份、地位和能力的一种工具。
图为一位 阿富汗老人在被称为“喀布尔古董一条街”的鸡街展示他收藏了150年的步枪。穆罕默德开古董店已经35年了,店内陈列了他多年来收集的三次抗击英国侵略时期的各种老枪。
由于长久以来该地区宗教和 社会 构成的复杂性、战争的破坏性和人们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使得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思想被完全禁锢,愚昧、无知、专制在这里横行霸道。 社会 秩序混乱,大小冲突不断,让这座古城原本可以因为 历史 悠久而驰名中外,反而历经几次战火的洗礼,却至今为止仍不能平息。直到 8月19日, 随着美国的撤军, “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成立,阿富汗终于结束了长达20年的战火。由于长期遭受战争的迫害,这片土地已经满目疮痍,生活在地狱一般的人民“暂时”获得了喘息的机会。是否能长治久安,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份久违了的平静对于当地人而言,显得弥足珍贵。
希望从此不再有新的战争,更祈祷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依旧热爱这里的人民能够重获新生。
⑶ 中国与阿富汗关系如何
阿中关系概述.阿中友谊万岁
阿富汗是中国邻国,两国长久以来一直保持良好的双边关系,两国关系现已升级为战略伙伴关系。两国良好的双边关系建立在两国的国家利益之上,也得益于两国两千年的历史交集。两国通过两国家博物馆展示的文物进行真实的交流,帮助两国政治家进一步巩固信任。
通过这种了解,以下内容说明了迄今为止两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关系发展。
-阿中关系历史-
阿富汗东部与中国接攘,交界处不长,阿富汗的瓦罕走廊与中国喀什相连,边境绵延不到100公里。由于地理拓扑结构恶劣,很难进入到这条走廊通道中,但近期的研究结果正改变这种现状。沿着古丝绸之路正在规划光纤项目,项目穿过瓦罕走廊,会将这条穿过瓦罕走廊的古丝绸驼队之路变成一条通信之路。
阿富汗正在寻求多远化发展该通道,从而实现地区互联互通,重获古丝绸之路遗产,因此发展瓦罕走廊是至关重要的。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极为罕见,主要是由于地理条件恶劣和基础设施连通性有限。虽然阿富汗境内的城市目前处于不同文明,不同政治治理结构下,但这些城市过去曾与不同时代的中国皇帝建立过经济,文化和政治关系。历史文献表明,通过古代丝绸之路带来了商品和其他所需材料的流动,以及僧人到中国旅行这种佛教传播,是古代阿富汗 -- 中国关系的两个重要方面。
丝绸之路下的阿富汗历史
阿富汗与中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130DCE
和古老的丝绸之路,当时中国商人和游客正在穿越丝绸之路经过阿富汗。许多历史着作和纪念品展示了阿富汗 -- 中国公民的民族关系。也许张骞是汉族皇帝的第一位特使,他在公元前128年前往阿富汗北部。阿富汗库山帝国的卡尼什卡国王曾经派遣使节进入汉朝。1921年,在北京附近出土了双峰驼,证明了两国之间存在广泛的贸易关系。
⑷ 阿富汗究竟有多穷
阿富汗究竟有多穷
阿富汗究竟有多穷,在农业之后,阿富汗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海外援助,传统上它约占阿富汗政府支出的四分之三。由于缺乏交通基础设施、发达的电网和技术专长,阿富汗开采这些资源的能力将受到阻碍,
接管阿富汗的塔 利班将继承一个世界上最摇摇欲坠的经济体。
鉴于美国及其盟友在过去二十年中在该国花费了数十亿美元,这可能会让许多人感到惊讶。
不过,大部分资金都用于培训阿富汗警察和军队了。
尽管建造了一些高层建筑,主要是在喀布尔,但用于基础设施改善等举措的支出却很少。
阿富汗人在接水
这并不是说在美国及其盟国赶走塔 利班之后没有任何改善。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阿富汗GDP从2002年的40.55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205.61亿美元。
但在2014年,随着联合国支持的国际安全援助部队的撤离,大多数外国作战部队离开了该国,阿富汗GDP增长急剧放缓。
阿富汗的GDP增长率从2012年的14%左右下降到2015年的1.5%。
随后从2016年开始复苏,但截至2020年,经济价值仍仅为198.07亿美元。
由于疫情的爆发和扰乱出口的政 治动 荡加剧,它去年又重新陷入衰退。
该国仍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流离失所的阿富汗人
世界银行的最新数据显示,全世界只有六个国家——其中包括布隆迪、索马里和塞拉利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阿富汗。
据估计,阿富汗国内生产总值的至少五分之一来自鸦片贸易,其中大部分由塔 利班控制,帮助武装该组织。
总的来说,农业约占阿富汗经济活动的一半,而在一个五分之二的人失业的国家,它也至少占所有就业的一半。
除鸦片外,小麦是主要的农业出口产品,尽管近年来鸦片种植的土地越来越多,但近年来也出现了更有价值的作物,如核桃、杏仁、开心果、藏红花、石榴和葡萄干。
此外,由于缺乏对冷库和包装设施的投资,阿富汗无法从水果和蔬菜出口中获得更多收益,据估计,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农产品在收获后会变质,无法出售。
在农业之后,阿富汗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海外援助,传统上它约占阿富汗政府支出的四分之三。
不过,这种情况近年来一直在下降,而且由于塔 利班已经夺取控制权,因此可以预期几乎完全枯竭。
这并不是说,即使在塔 利班控制之下,也不会有任何经济机会。
阿富汗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阿富汗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十年前价值1万亿美元——包括锂和钴矿床,这两种都是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关键成分,此外阿富汗还拥有黄金、铜和铁矿石等资源。
在40年前入侵之后,苏联地质学家绘制了这些财富的图表,最近五角大楼在2010年的一份内部文件中表示,阿富汗有可能成为“拥有锂的沙特阿拉伯”。
不幸的是,由于缺乏交通基础设施、发达的电网和技术专长,阿富汗开采这些资源的能力将受到阻碍,甚至在塔 利班上台之前,很少有采矿工程师准备涉足该国。
迄今为止,这些矿产资源对阿富汗也没有多大帮助。
该国存在的大部分采矿活动都是非法的,不仅剥夺了政府的特许权使用费,而且还为叛乱分子提供了收入。
比阿富汗的矿产财富更重要的是它的劳动力。
这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三分之二的人口都在 25 岁以下,而且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
在塔 利班被驱逐后,五分之一的阿富汗人是文盲的情况下,教育得到了大规模扩张,大学数量是 2001年的 10 倍。
主要受益者是妇女和女童,她们以前在塔 利班统治下被剥夺了教育,但现在又面临被禁止接受教育或就业的前景。
塔 利班之前禁止女性工作的禁令的延续将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最大障碍。
阿富汗塔 利班于当地时间15日进入首都喀布尔,并宣称已控制总统府。阿富汗经历“变天”后,16日,在喀布尔经商整整20年的中国商人、“一带一路”中国城的负责人余明辉透过窗户望向喀布尔大街,街上依旧不平静。“我们每天都在判断阿富汗的局势,”余明辉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很多中国商人在中国外交部多次提醒下,一个多月前已经从阿富汗撤离,但是余明辉和中国城的中国人都没有打算离开。
《追风筝的人》还在上演,但发生很大变化
余明辉首先和记者提到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于2003年发表的小说《追风筝的人》。当年的阿富汗面临军阀混战、塔 利班当权。如今的阿富汗在外界看来也是一片乱局。而在余明辉看来,阿富汗在过去的20年间发生很大的变化,阿富汗人已经适应世俗化的生活,对世界的认知也发生很大变化,正如整个世界一样。
据世界银行官方网站的数据,2020年阿富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98.07亿美元,较2019年的192.91亿美元增长2.67%。阿富汗2020年人均GDP为508美元,近40%的人口处于每天生活费不足1美元的绝对贫困状态。尽管这个国家如此贫穷,余明辉负责的中国城依然在筹备多年后,于2020年6月30日正式运营。“不管谁掌权,离开这些能力都很难把这个国家发展起来。周边国家没有像我们中国产业链这么全的,这也是我在周边国家看了那么多,最后定位在阿富汗的一个主要原因,”余明辉告诉记者。
塔 利班接管阿富汗政权 图源:外媒
余明辉介绍称,阿富汗自己的小企业,就像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小作坊,连老百姓10%的需求都不能满足。阿富汗的生活用品,如盘子、碗、锅、床铺、地毯等,大都是中国制造。据余明辉一个阿富汗朋友回忆,自己小时候就常用中国产品。当时这个朋友也不知道China,还以为是个产品名字,后来才知道是个国家名字。余明辉的中国城和很多企业有合作,经营电线电缆、厨房用具和生活装饰品等等,商品包罗万象。
在阿富汗投资的外商都有谁
16日,《环球时报》记者获悉,大部分中企人员出于安全考虑,在阿富汗“变天”前已经陆续回国。但是余明辉没有打算离开,因为中国城和阿富汗政府几个主业务部门如建设部、商务部和国家电网等都有合约。尽管他也承认,安全是谁都难以把握的。“确实是因为有合约,另外我们也不想给阿富汗留下中国人不讲信用、有一点风吹草动就没有定力的印象,”余明辉说。在阿富汗打拼的20年让余明辉在当地建立一定人脉。在塔 利班占领喀布尔前几天,余明辉对局势已有所耳闻,提前做了一些措施,包括安装防护网、增加安保值班人员等。从15日开始,中国城歇业3天,静观形势变化。
这是8月15日拍摄的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街头关闭的商店。新华社发(拉赫马图拉·阿里扎达 摄)
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1992至2020年,中国与阿富汗双边贸易额从1992年的0.3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5.5亿美元。另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尽管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但中阿两国的经贸关系依然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2020年双边贸易额5.5亿美元,同比下降11.7%。其中,中国对阿出口5.0亿美元,自阿进口0.5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6.5%和增长86.2%。
印度也在阿富汗有投资。在2020 年日内瓦举行的阿富汗会议上,印度据称在阿富汗有400多个项目。“德国在阿富汗基础设施项目落入塔 利班之手”,德国《商报》16日称,凭借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援助,德国资助了阿富汗的机场、道路和桥梁。塔 利班上台后,国际援助的结束将对该国经济造成沉重打击。去年的一次捐助者会议上,德国承诺到2024 年每年向阿富汗提供4.3亿欧元的重建援助。目前只有1/3的阿富汗人口有电力供应。
经济未来濒临崩溃?
路透社16日分析称,可以预见的是,塔 利班重夺政权带来的恐慌很可能导致食物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进一步上升。阿联酋《国家报》发表题为“塔 利班上台,阿富汗经济濒临崩溃”的文章,对阿富汗未来的经济形势表示悲观。
“阿富汗拥有丰富的矿物资源。”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6日称,虽然阿富汗现在是全球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是这个国家的贵金属、铀、天然气和石油储存丰富,价值约3万亿美元。德国《明镜》周刊16日则说,阿富汗未来重建是一个大机会。不过,按照目前欧美的政策,西方可能失去参与重建的机会。
长时间的积累让余明辉比局外人更了解阿富汗这个国家。即使阿富汗处于权力交接的不确定中,余明辉依然对阿富汗的未来抱有信心。“中国的产品在这里几乎没有竞争。中国人没有大量进来的原因就是对这个地方不了解,而进来的话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否则想大展拳脚那是不可能的。”余明辉认为,阿富汗陷入战争40多年,没有工业基础,不具备生产能力,未来阿富汗需要发展经济提高民生,离开中国都是很困难的,因为中国有强大的物资和生产制造能力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