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达攸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有望成为首个在东南亚商业化和本地化生产的中国抗体药。
信达生物制药集团与印尼生物科技公司Etana Biotechnologies Indonesia合作,宣布达攸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在印尼获得上市许可,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及宫颈癌等五种疾病。Etana将独家负责达攸同®在印尼的商业化与本地化生产。此许可使得达攸同®成为首个在东南亚地区实现商业化与本地化生产的中国抗体药物。印尼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BPOM)于6月13日批准了印尼商标Bevagen®,其活性成分为贝伐珠单抗(重组抗VEG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规格为100mg(4ml)/瓶。此次获批表明Bevagen®符合印尼政府国家规定,药品有效性、安全性、生产质量及流程均达标。
2021年1月18日,信达生物与Etana签订合作协议,信达生物授权Etana在印尼独家销售达攸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Etana致力于将达攸同®推向印尼市场。在中国,达攸同®已获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结直肠癌、成人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肝细胞癌、卵巢癌及宫颈癌等六种疾病。
Ⅱ 全国名中医袁长津曾用纯中药成功救治肺癌患者
袁长津,全国名中医,坚守医者使命,以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服务百姓。他从医55年,形成独特的辨治思想,救治患者无数。他以“病证辨治、以通为安、以和为贵、以人为本”为指导,临床经验丰富,医德高尚,善用药简价廉的经方,深受患者赞誉。
袁长津在基层行医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消化、呼吸、神经、心血管、免疫系统疾病及疫病、肿瘤等方面。他恪守“重德轻利求疗效”的行医原则,用药简而效,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有口皆碑。
他编着出版中医学术着作5部,获得5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在抗击新冠疫情中,袁长津积极参与,通过撰书着文,献策献方,多次成功救治患者。2020年,他指导在武汉等抗疫一线的弟子,有效救治了病患。他通过“云上诊疗”治愈了感染新冠肺炎的美国、意大利患者,献方治愈了困居巴厘岛的102名发热咳嗽的印尼爱国华人。
袁长津以“弘扬中医药,服务老百姓”为己任,为中医药事业做出过许多突出贡献。他多次受邀参加中医学术会议及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班,讲授《中医经典与临床》等专题。1998年,在巴西演讲,获得国际关注。
在治疗传染病方面,袁长津有着独特见解。如1982年,成功救治6名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的唯一幸存者,使用仅需1元钱的三味药大黄、甘草和硫酸镁。他坚持“重德轻利求疗效”的原则,为患者开出的中药多为柴胡、黄芩、桂枝、陈皮、虎杖、蒲公英等常见平价药材。
值得一提的是,袁长津曾用纯中药成功救治一名肺癌中晚期患者。2014年,通过4个月左右的中药治疗,廖女士病情明显好转,咳血症状消失。继续服药半年之后,基本恢复健康,如今已恢复正常上班多年。
在治疗急性病毒传染病方面,袁长津坚信中医药大有可为。2020年,他指导学生彭素娟为武汉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的唐先生开具“柴胡羌蒲汤”药方,唐先生服用后体温下降,咳嗽改善,一个月后核酸检测连续4次阴性,身体康复。
Ⅲ 化疗时可以吃姜黄粉吗
在大多数临床治疗中,使用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的化学疗法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化学疗法不仅对肿瘤细胞有毒,而且对正常细胞也有毒,因此这些药物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并导致耐药性的产生,而肿瘤细胞具有高度的分子异质性,会进一步导致耐药性增强。由于多药耐药(MDR),癌症化疗药物的功效也受到限制,也可能会增加肿瘤复发带来各种并发症的风险,从而阻碍独立药物发挥效用的全部潜力。
姜黄素具有多效性,对单途径靶向癌症最有效。姜黄素被认为是可能的药物的原因在于其高亲脂性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然而,姜黄素也存在低水溶性,在碱性条件下易降解的缺点,这也是姜黄素生物利用度低,要达到血液治疗最佳浓度需要增加服用量的原因。
姜黄素已经显示出在几种类型的癌症系中是成功的,主要是因为它对不同的癌症具有广谱作用。单独或组合使用的姜黄素是无毒的,并且显示通过抑制细胞中ABC外排转运蛋白来提升化学治疗剂的治疗效率。姜黄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如阻止细胞周期进程、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存活信号通路以及调节免疫细胞)。所有这些特性使姜黄素成为单一或联合治疗的有希望的药物。
将姜黄素应用于癌症化学预防药物研究的产品艾易克(姜黄素复合片)是以多种天然植物化合物复配组合而成,可以与化疗药联合使用。
Ⅳ 您好,我母亲是肺癌晚期患者,我看到过您发的贴子,我想求您帮帮我的母亲,求您告诉我什么地方能治晚期的
肺癌转肝肾,全身有淋巴结,这叫广泛性转移。是癌症的晚期中的晚期了。
在这种情况下,有谁说能治愈,你可以说他是骗人的。
这程度也不适合于手术及放化疗等。
但通过吃药,总会减缓与见效的。不是束手无策。
恶性肿瘤无论手术与否、放化疗与否,都应该吃药(中药),中西医结合。这一条是肯定的(早期的话可手术,晚期手术是帮倒忙。晚期的话手术是无任何价值的,并且是起反作用,会更快。晚期扩散、转移了,意思就是癌不是局限于一个部位,身体的许多部位都有,血流中更多,这种情况下手术有何作用?只能激化得更快)
平时我们老说“中西医结合”,遇到这种大病的时候,是真正应当中西医结合的时候了,应当综合治疗,不要单用一种方法。
并且,癌症是终身疾病(癌细胞没扩散时,可以切除,但是就算是切得再干净,也总是体内存在癌细胞的,随着时间的积累,复发率是高的。所以说,癌症是终身疾病),一定要坚持服药,不能认为手术了、化疗了就万事大吉不管了(手术、化疗结束之后,仍然任重道远,这时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复发了。这是个医学常识。许多患者,就是觉得已经手术切掉了,并且医生明确地说了“手术成功”,就以为是病好了。这明显是缺乏医学常识,结果就吃了这方面的亏)。应该在手术后吃药,不停药的话,能不复发,已经是谢天谢地很了不起的成绩了,何况不吃药。
中药可充分考虑。用化瘀散结、解毒消肿,针对疙瘩、肿瘤类的中药丸来治。只要找对了药则是会者不难。笔者因工作关系,深知中药的魅力,亲眼目睹了大量乳腺癌、淋巴癌、脑瘤、胃癌、肠癌、食道癌等被中药治得很典型的病例,验证了祖国中医药的独特之处。中药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上,对于抵制癌细胞的发展,缩小肿瘤体积,减轻病人的痛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患病部位皮肤颜色的改变,患者感觉身上有劲了,饭量增加了,等等方面,对比效果患者更是满意。旨在化瘀散结、解毒消肿,消缩疙瘩、肿块效果显着,至于单纯的消除积液、水肿,自不必说,如脑瘤引起的脑积水,肺结核引起的肺积水,盆腔炎引起的盆腔积液;至于单纯的止痛,那是在消缩肿块的过程中附带的一个功能。如果已手术、化疗过,中药的一个明显的作用就是对于患者各种不舒服的症状都在短期内会有明显减轻改善。
平时要注意别吃辛辣的,以及油炸的、烧烤的,这些属燥热类的食品。还要会调节情绪,焦虑生气上火、劳累对这病没有好处。
Ⅳ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牛立志教授:印尼代表团访问复大
牛立志博士于第四军医大学胸心外科博士毕业;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肿瘤外科手术及微创冷冻治疗,在胰腺癌、肝癌、肺癌、肾癌、甲状腺癌、腹腔肿瘤等实体性肿瘤的微创治疗方面独树一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牛立志博士及其团队完成了世界较多例数(近万例)、复杂的微创冷冻治疗。以牛立志博士为核心的肿瘤微创治疗中心,在冷冻治疗肿瘤方面成就突出,已接受来自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韩国、中国台湾以及南方医科大学、湘雅医科大学等医院医生的培训并指导他们开展冷冻术。迄今为止,牛立志博士接待国内外参观培训共50多人次,其中经国家医学继续教育部门批准,共计举办冷冻治疗培训班4批,学员39名。其治疗的病人从4岁小孩至94岁老人,从部长、明星到普通百姓,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牛立志博士以其精湛的技术被病人誉为"双刀奇侠"!
现任职务有:
国际冷冻中心首席专家
国际冷冻学会(ISC)执行委员
亚洲冷冻学会副主席
亚洲冷冻治疗学会筹备委员会副主席
韩国GunpoSAM医院/SAM全球癌症治疗中心国际顾问
中国抗癌协会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粒子治疗分会常委
中国老教授协会医学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介入和肿瘤消瘤减瘤治疗协作委员会常委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靶点导向治疗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客座教授
《癌变·畸变·突变》杂志编委《胸部肿瘤粒子植入治疗学》编委
4月10日上午,印尼棉兰Murniteguh医院院长Mutiara带领医院代表团一行,到访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交流访问。当Mutiara看到许多中晚期肿瘤患者通过先进的微创消融技术得到有效治疗,延长了生命时,她大为赞叹。
当天上午,来自印尼棉兰Murniteguh医院代表团一行,与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总裁左建生、负责人罗荣城教授、副院长牛立志博士等相关负责人进行交流座谈。Mutiara对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的特色技术深感兴趣,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希望展开进一步交流与合作。
会上,Mutiara院长提到,复大肿瘤医院的微创治疗技术比印尼的医院更先进。在印尼,许多中晚期癌症患者失去治疗机会,或被放弃治疗,但是,当她来到复大肿瘤医院参观了解后,发现这里的许多中晚期癌症患者依然活得很好,她认为复大肿瘤医院的治疗经验非常值得印尼医院借鉴。
Mutiara介绍说,Murniteguh医院是印尼棉兰最大的综合性医院,拥有超过300张牀位,其中150张牀位属于肿瘤科,在肿瘤治疗方面有大量投入。目前,Murniteguh医院已在首都雅加达建立新院区,希望更进一步与复大肿瘤医院展开深度合作。同时希望更多的印尼患者,在复大得到好的治疗。
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总裁左建生在座谈会上对Murniteguh医院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左建生总裁说,复大肿瘤医院与印尼Murniteguh医院有过多次交往。他也曾于数年前到访过Murniteguh医院参观访问。
近年来,中国走“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促进了中印之间的友好往来与合作交流。这为后续两院间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发展契机。近些年,也有越来越多的印尼患者在复大肿瘤医院得到有效治疗。他表示两院间可以开启“双向转诊”的合作模式,造福更多印尼患者。
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相关负责人罗荣城教授在会上谈到,他对印尼有非常好的印象。今年年初,他带领专家团队加盟复大肿瘤医院,新团队的加入,提升了医院的综合实力。他十分愿意带领医护人员为印尼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分享研究成果。
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副院长牛立志在会上详细介绍了医院服务及特色技术。他介绍,复大肿瘤医院针对中晚期患者,发展出独特的治疗技术。医院率先引进世界最先进的纳米刀消融技术。同时,也运用冷冻消融、微血管介入等微创消融治疗技术,挽救了许多中晚期癌症患者生命,延长了生存期。
医院同时发表了多篇SCI文章,研究成果有目共睹。他表示,近些年,中国医疗在新技术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在冷冻消融与纳米刀消融治疗领域开展例数居世界第一。未来,医院将向更全面的国际化医院目标迈进。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飞华健康网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