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日本、越南和印度,哪個是與中國關系最差的鄰國
越南,日本有技術和資金,印度有市場和優越的地理位置加上技術(印度的軟體和一些加工技術很不錯)。越南什麼都沒有。自衛隊的實力和印軍的事實都要大過越南,印度是萬國貨不假,但是我們會和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進行長期高強度戰爭么?而印軍的裝備足夠應對一場大規模的短期高強度戰爭加上日本和印度的國際聲望比較好,戰爭的政治負面效果要大於越南。我們有求於日本和印度而無求於越南,因而同樣的爭端在中印和中日之間會縮小而在中越之間放大。
Ⅱ 中國和印度、越南、菲律賓的關系各是怎樣
中印關系較大體局面是競爭略帶合作。合作面以哥本哈根會議聯合抵抗新的碳排放標准為例:中印聯手站在發展中國家的立場反對發達國家設立的標准,保障了弱小國家的話語權。競爭面以國土爭端為例:印度「查謨和克什米爾邦」的最高軍事指揮官、陸軍中將賈斯沃爾原計劃在本月到中國參加印中之間一次高層交流,但由於中方認為克什米爾主權存在爭議,因此拒絕給賈斯沃爾發放簽證。中印軍方交流出現問題。中越關系表面激流盪漾深層波瀾不驚。近期美越軍演,越南聲稱南海主權被媒體炒得火熱,但美越軍演中有幾大看點:1、演習地點在越南境內,表達的內容是不想過分刺激中國。2、兩國拒絕承認針對中國。3、演習雙方身份尷尬,越南戰爭把美國人趕走的英雄又把美國人接回來了?實際上越南此次與美國聯手是顯擺的成分居多,為告訴中國他們還沒有放棄南海,美國人則想籍此實現「返回亞洲」的大美國夢,以表現出亞洲還是歡迎美國的。然後再看「南海新為准則」的簽訂顯然使中國從被動道德姿態中緩過氣來,為下步的行動爭取了主動性。作為東盟特使的越南代表與中國特使相談甚歡,否定了菲律賓對華施壓的提案。中菲關系現階段雙方爭執較多。馬尼拉槍擊事件打開了中菲的潘朵拉魔盒,雖然處於需要中國政府一直對處於馬六甲的菲律賓一忍再忍,並未對這次事件作出強烈反應,但菲律賓彷彿不甘寂寞般在越南與中國發生南海爭執時強插一腳,預聯合越南將南海問題提交聯合國,將南海問題多邊化擴大化,讓更多的人來趟渾水,菲律賓國內一則縱容反華抗議,一則批評中國外交官,一則讓議員登島宣誓「主權」。但是在菲律賓熱熱鬧鬧唱大戲的時候不僅中國,國際上普遍反映冷淡,熱鬧的戲變成了獨角戲。但是這演示不了菲律賓對中國關系的態度與中國應對的策略。
Ⅲ 印度向越南提供多少貸款
據報道,印度和越南已經同意深化雙邊防務貿易關系,新德里將向越南提供軍事援助。
報道稱,在越南國家主席陳大光出訪印度期間於3月4日發表的一份聯合聲明中,印越兩國政府還強調,以印度對越南軍售為基礎,擴大兩國防務產業合作的機會。

報道稱,盡管尚未就印度向越南提供剩餘的5億美元裝備的問題簽署合同,但據認為正在考慮之中的平台和系統包括更多的海軍艦艇、「北極星」先進輕型直升機、「阿卡什」地對空導彈和「布拉莫斯」反艦巡航導彈等。
Ⅳ 越南和印度之間發生過戰爭嗎
越南戰爭被稱作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與越南和印度的關系無關。
」印度支那「是一個地理上的名詞,來源於法語」Indochine「,系由」Inde「(印度)和」Chine「(中國)二詞構成,指中國西南、印度以南的一片區域,即中南半島。越戰又被稱為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僅僅是因為這場戰爭的主戰場位於中南半島——亦即印度支那半島。這場戰爭與印度不相干。
Ⅳ 印度與越南兩國關系不斷升溫,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抱團
其實印度和越南一直都是保持著友好關系,兩國經常進行貿易往來,甚至在2007年直接確定了戰略夥伴關系。而這一次越南和印度的抱團取暖,主要原因是為了抑制中國。
印度希望在亞太地區發揮積極作用
印度一直都覺得自己國家很厲害,不管是在軍事還是在經濟都屬於世界前列印度,甚至覺得在亞太地區,印度才是那顆矚目的明星,而不是中國。但是印度在大國情懷上確實差一點,手段,因為印度自身的政策都不穩定,自己現有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都還不足以讓印度在亞太地區具有絕對的說話權,也沒有那個能力可以把亞太地區整合成一個整體。可印度向來自信,他為了完成他的目標,一直通過中東政策,還有一些貿易往來去擴大自己的外交和周邊國家建立良好關系。而越南對於印度來說就很重要了,越南的外交地位對於印度來說就很重要,正好又由於兩國一直保持著友好的關系,所以印度自然不能放過這個機會。

印度認為美國的存在對中國是一種遏制
現在中國的勢頭很猛,而美國又是現在的全球霸主,印度自然知道以美國的脾氣自然不允許中國如此飛快的成長,果不其然,近年來各種事件都是為了從內部攻破中國,而這幕後主使者全部都指向美國。印度自然知道美國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威脅到他地位的人,即使是不能完全壓倒中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牽制中國的發展。
Ⅵ 印度和越南是美國的盟友嗎
印度和美關系不錯但不是盟友
越南就不是了關系也不好
Ⅶ 越南是怎樣看印度的
先說越南。越南是社會主義國家,而且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國還幫助其抵抗美國侵略,按理應該說關系不錯。可是,隨著越南的發展,越南追求地區霸權,冷戰結束前,越南號稱自己是世界第三大軍事強國(前兩位為美國和蘇聯),尋求東南亞地區的統治地位,這就與我國當時的地位產生了矛盾。再者,蘇聯在六十年代後與我國交惡,妄圖通過越南牽制於我國,這就使越南有恃無恐。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中越關系就差了。
再說印度,印度為世界第二大發展中國家,總是在試圖超越我國。而且,印度一直以我國為假想敵。五十年代,中印爆發戰爭。後來美國一直用印度來牽制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敵對,而我國卻和巴基斯坦較好,這也是一個原因。
另外,中國與越南、與印度都有領土爭端。這是很重要的原因。
Ⅷ 越南以前為什麼叫印度支 那
印度 之 那是指越南,寮國和柬埔寨,歷史上都是法國的殖民地,法國在1887年設立印支局,以印支總督管轄東京(越南北部),安南(越南中部),交趾 支 那(越南南部,歷史上的水真臘),柬埔寨,1893年寮國加入,成為一個組成部分.
現在的印度 之 那還說印度之 那半島,那就還有馬來亞和泰國,不過政治上印度之那還是指那三個國家,上世紀越南的野心就是恢復一體的印度之那
從公元前2世紀起,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亞洲的文明古國開始進行輾轉的貿易。在古代從中國到印度之間可能的通道有四條:直接翻越青藏高原穿過喜馬拉雅山脈;穿過西域和中亞的戈壁沙漠再經過現在的阿富汗向南(玄奘取經的路線,絲綢之路南支);穿過雲南和緬甸的熱帶雨林(南方絲綢之路);從海路過南中國海經馬六甲海峽繞過馬來半島(海上絲綢之路)。其中前兩條路線去印度十分艱險,故而大多數商人都選用後兩條路線,尤其是海路。由於後兩條路線都要經過yinna那諸國,這些國家得以逐漸發展起來。這也是「yinna」名稱的由來。
參考文獻:
Ⅸ 荔枝軍事:印度和越南本月底將舉行首次海上聯合軍演
【印度和越南本月底將舉行首次海上聯合軍演】、【菲律賓軍政高級代表團訪問美軍太平洋司令部,但會談內容卻沒有對外公布】。今天我們邀請到的兩位軍事評論員分別是——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高級研究員成漢平教授和特約評論員袁周副教授。他們將為您就以下問題進行詳細解讀。

【問】這次菲律賓國防部長、外交部長以及內務和地方政務部長,還有總統府文官長這些菲律賓軍政方面的高官去美軍太平洋司令部訪問,不論是美軍還是菲律賓方面都沒有透露訪問交流的內容,甚至菲律賓國防部發言人還說大家可以對所有可能的議題做個猜測。那麼您的猜測是什麼呢?對於這次菲律賓高級訪問團的人員構成您又怎麼看?
成教授:
這一次他去的有內政,有外交,有國防,還有地方事務,通過他去的人員的這個構成來分析, 他不是為了單純的外交事務, 也不是一個軍事話題,而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盡管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不斷的發表這個反美的言論,並且積極跟各個大國保持一種平衡,但其實菲律賓軍方是一直在努力維系和美軍的同盟關系的。這次去我覺得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時間很敏感,正好呢是我們加大在南海地區的這個巡航的力度。比如說我們的轟6K,我們昨天做的節目轟6K在南海的島礁進行正常的起降,這個首次起降效果非常明顯,這時候菲律賓的這個軍方外交,還有國防這些內政事務的官員去到訪美國的太平洋司令部,讓外界聯想到這兩件事情之間可能有一定的關系。
第二,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最近有一個人事的變動,隨著前任司令哈里斯被提名為駐韓國大使,新的人選接班了, 那麼菲律賓作為和美國的軍事盟國需要和新的司令人選進行接觸。
第三,就是菲律賓上個月和美國已經啟動了叫增強防務合作協議。 這個增強防務合作協議,要在菲律賓設立軍事設施軍事設施,那就涉及到地方事務,所以這次去的內政、外交、國防,還有地方事務的官員,應該是和這個有關。美國方面已經宣稱,這些軍事設施在東南亞地區,如果面臨海上沖突的背景之下,能夠及時的向菲律賓提供全方位的安全協助,所以這讓菲律賓軍方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認為這次去重點是這個事情,也就是說叫增強防務合作協議所規定的軍事設施的建設,我覺得應該是跟這個密切相關的,當然其他的兩件事情也有這方面的含義,但也有可能恰好是一個順帶的事情。
Ⅹ 印度和越南經濟發展近年來十分迅速,有望成為經濟強國嗎
印度和越南經濟發展近年來十分迅速,有望成為經濟強國嗎?越南和印度成為經濟強國的希望非常渺茫,跟他們國家有關系,主要的原因有幾個,朋友們可以參考下面的回答:

三、印度和越南有一個共同點,很可能導致他們經濟出現崩潰:
印度和越南有一個相同的地方,那就是他們的政府腐敗十分嚴重,印度種姓制度導致政治和社會不安,越南政府的官員,也非常的腐敗,所以他們的經濟很不穩定,有崩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