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烏克蘭人都會俄語嗎
還沒上學的小孩都明白俄語,不然在生活中他們沒法與別人交流!
可能西部某些年長的人不講俄語,但也能聽懂。我在里沃夫就遇到過這種情況。烏克蘭新拍的一部電影《愛情公寓》里最能說明這種狀況:男女主人公在一起說話時,一個用俄語,一個用烏克蘭語,互相都明白!
在烏克蘭的俄羅斯人不是每人都會烏克蘭語,但他們可以根據語境明白對方的意思!
我認為,這些曾經以俄語為母語的蘇聯國家要想徹底擺脫俄語,至少還需要一百年以上,要經過五、六代人的不懈努力!
『貳』 為什麼外國人認為中國的龍都是有翅膀的
龍在東西方文化中都有。都叫龍,但是含義完全不一樣。
在西方,龍是恐龍加一個翅膀,是邪惡的象徵,就是你看到的那種龍。
在東方,龍就是我們傳統的龍。
這是兩個概念好不好?
你看到得都是西方文化,小說電影之類的,人家當然在宣揚自己的價值觀,憑啥宣傳我們的龍啊?還有,是東方龍,而不是中國龍。中國人是龍的傳人,越南人也是。人家高麗和日本,只要是漢文化圈的,都認這個好不好。
『叄』 龍的特點是什麼
龍的特徵之一:包容融合
龍的體形包容強大,體態廣大無比。呵氣成雲,既能變水,又能變火,可上天人海,遨遊於太空。
所謂包容、融合,就是調合、中正不易、平衡、不偏不倚。可以說龍文化的基本特徵就是包容。沒有包容就沒有碩大無比的東方巨龍。就沒有一個佔世界四分之一的中華民族。包容使得眾多的原始民族融為一家,構成大一統。形成了中國人以大為美的審美趨向:國以大為上,官以大為榮,家以大為美,人以大為尊,物以大為良。在國人的言談舉止中,無不表現出以大為美為榮的特色來。辦婚禮務求其大,以越大越排場;辦喪事務求其隆,以越隆重越光彩,越孝忠。贊人之勇,則曰:「大智大勇」;講人之義,則曰:「大仁大義」;誇人之文辭,則曰:「大手筆」、「大名鼎鼎」;美言人之作品,則曰:「大作」:尊重人之職位,則曰:「大人」:謂有識之士,則曰:「大丈夫」。世俗所稱的大哥、大嫂、大姐、大妹子、大爺、大伯、生個兒子叫大胖小子、生個女孩兒叫大閨女之類語句,甚至連手機也叫大哥大,這無不表示對「大」的尊重和崇拜。
龍的特徵之二:朦朧含蓄
所謂「朦朧含蓄」,就是模糊不清,深而不露。神龍之出往往與雲霧相伴,藏尾露頭,總不肯露出它的真面目。許慎《說文解字》說: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長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也。道出神龍的朦朧含蓄的特點。俗話說:神龍見首不見尾。故「雲從龍,風從虎,龍騰雲起、虎嘯風生」,神龍的這種表現正是中國人的內向和禮儀。
包容、融合,成就了中國之大,也成就了國人特定的含蓄心理、心態、性格。比如在封建社會娶媳婦,得通過媒人兩邊搓合。到最後把媳婦抬到家門口了,還不知道自己的老婆長得什麼樣。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比如到親朋好友家串門,象「吃飯了沒有」,本來沒吃,卻硬說吃了等等。朦朧含蓄則是容納兩極之物,八卦中的太極圖,就是陰陽易理。可以說也是平衡關系圖。實際上是陰陽魚,就是早期原始龍鳳雛型圖案。使之既此既彼,要有包含一切,容納百川的氣慨。所謂「真人不露相」、「大智若愚」,皆是指韜光養晦而言。中國古代有大智慧、大本領、大成就的人,都具有包容、含蓄風范。也就是說,要想成就大事業的人,必須有包容、含蓄的精神修養。
龍的特徵之三:多變智謀
宋朝王安石寫過一篇精彩的《龍賦》,道盡了龍的神妙——「龍之為物,能合能散,能潛能見,能弱能強,能微能章。惟不可見,莫知其向,惟不可畜。所以異於牛羊。變而不可測,動而不可馴,則常出手害人,而末始出手害人,夫此所以為仁。為仁不止,則常乎喪已,而未始至(乎)喪已,夫此所以為智。止則身安,日惟知兒動則物利,日惟知時。然則龍終不見乎?曰:與為類者嘗見之。」一句話,龍是個大策略、大智謀家。
《三國演義》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一回中,有一段關於龍的精彩描述:「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舞,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劉玄德聽到曹操的論述後第二天就離開了曹營,以防曹操暗算。
在軍事上,兩千多年前的軍事家孫臏,巧妙的運用神龍變幻術,創造出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弱我打,敵疲我擾的戰略理論,在中國的軍事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豐碑。近代,毛澤東就充分利用了這一戰術,打敗了蔣介石的八百萬軍隊,趕走了日本帝國主義,建立了新中國。
在武術領域中以「神龍變化術」創造了許多以龍命名的武術流派——峨眉武功僧門中的火龍拳與六合拳中的行龍拳,少林五拳中的龍拳,形意拳中的龍形、南派象形拳龍形拳,還有八卦龍形拳,地趟拳的烏龍絞柱,南拳腿法青龍擺尾、太極拳的青龍出水,還有孫臏拳的龍腰等數不勝數。可以看出「神龍變幻術」在中國武術中的廣泛應用。
神龍玄妙無窮,萬事萬物盡在其中。中國占重要地位的儒家文化足以君子之道教人,而中國神龍卻是以升騰變化而聞名於世的。儒家文化強調的是德性,而龍的精神專注的事業是成就大事業,必有大謀略、大智慧、大膽勇。
特徵之四:英勇無畏
龍的造型氣勢磅礴,一波三折的線條,昂首向上的氣勢總感覺到它英勇向前,無私無畏的邀游在宇宙之間巡視世界萬物,明察人間秋毫。
它既是民族自我心中的象徵,在封建社會也是皇權、皇德的象徵,它既表現了中國皇帝的尊嚴與霸氣,也體現了中華民族耀德於天下的神威。傳統的國人心中,龍永遠是世界的領導者,中國永遠是世界的中心。作為個體的中國人,他的表面形態是沒有什麼神彩,而作為一個整體,一個龍的民族,卻無畏於任何事,無敵於天下。世界文化中心只能在中國,所以叫中國。
在龍的驅體中龍的爪是鷹爪,掌是虎掌。大家知道在天上的鷹是鳥中之王,十分兇狠,從懸崖腑沖下來,把在地上幾十斤重的獵物叼走。虎則是地上的獸中之王,它的威武、雄壯、氣度、勇猛是任何動物無與倫比的。神龍具備了空中地上二王的超人本領。我想任何人間妖魔鬼怪都別想逃脫神龍的眼睛,扶正壓邪是神龍的天職。國家要富強,企業要發展,國民想泰安,必須有神龍保駕護航;國家要統一,民族要團結,勇猛、頑強、無畏的中華龍數千年來一直維系著國家的團結、統一和尊嚴。一些人膽敢置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不顧,要鬧分裂必將受到中華巨龍利爪鋒齒的嚴厲懲罰。
特徵之五:崇賢納仕納新進取
我們知道,中華龍從開始以蛇為主體吸收、融合、包容了諸多圖騰物,如:駝頭、牛耳、兔眼、魚鱗、蜃腹、鷹爪、虎掌、鹿角、蛇身其九似之物為主體。其實還有馬的頭、狗的忠實、龜的長壽、豬的口唇、羊須等特徵。八千多年,中華龍的演變進化過程中始終堅持吐故納新,不斷完善自身,一直到清代定型的五爪金龍。至今還在吸收新的東西,新的事物。所以龍是開放的,與時俱進的。
包容成就了龍的巨大,包容成就中華五千年文明,中華龍造就了大批聖人賢仕,歷史上曾出現過伏羲氏、女媧、炎帝、黃帝、尤蚩、堯、舜、禹、湯、老子、孔子等這樣的聖人;包容造就了秦始皇、漢武帝、李世民、成吉思汗、康熙等為國家、為民族作出巨大貢獻的帝王,撫育出像岳飛、文天祥、鄭成功等民族精英。時代造就英雄,英雄為時代增彩。當時代出現轉換過程、潛意識的思維運作時,一個新的理念產生,這就是「畫龍點睛」的神話。《歷代名畫記》中寫道:南朝梁時,有個畫家叫張僧徭,他在金陵安樂寺的牆上畫幾條白龍,都沒有點眼睛。別人問他為什麼不畫眼睛,他說:只要一畫眼睛,龍就會破壁而出飛騰而去,人們都不相信,逼著他試一試。他大筆一點,果然兩條龍同時增添了金光閃閃的眼睛,剎那間雷鳴閃電,兩條龍騰空而去。沒有點眼睛的那兩條龍仍然僵卧在牆壁上。
在這個故事裡,攜帶著民族的過去和未來的憧景,反映了中國人對聖人及能人的崇拜和期待。畫龍像征著沉默中的民族,民族騰飛需要眼睛,這眼睛就是聖人及能人、民族精英、高智慧的賢仕。前所列舉的諸多賢仕、能人,他們創造了人們的理想盛世。使得「日月所照,風雨所至,民眾所望」。時代呼喚聖人、賢人、民族精英。國家要富強,民族要振興,需要聖人、賢仕、能人、精英——這一民族智慧的眼睛,龍就會騰飛,社會就會穩定,民族就會強盛。在今天這個時代,中華巨龍要騰飛,靠民族之魂,就是民族個體至整體。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智慧之筆,點亮巨龍之睛。
『肆』 有龍沒有
龍是中華文化里的主要圖騰、主要象徵,中華主族(即大多數華人)及朝鮮人、越南人、柬埔寨人都自稱龍的傳人。
龍也是明清時期中國等東亞各國帝王的象徵,龍在中華十二生肖排第五。
神話傳說里龍是神異動物,能行雲布雨、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太空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
龍的典型形象是兩個杈角、長須、蛇身、四足、鱗片滿身,也可以說是馬面、狗鼻、牛嘴、鹿角、蛇身、鷹爪、魚鱗、獅尾、蝦須。龍的原型有新中國龍化石里的美麗瓦窯龍,有雙角但非神物。
現代知名話題有鎖龍井故事、1934年營川墜龍事件、1944年松花江陳家圍子村墜龍事件、1995年上海延安路高架龍柱傳說、2000年山東昌樂縣黑山子村墜龍說法、2007年高郵湖龍吸水視頻原始版、2010年西安上空出現2條盤旋的龍等。無論是否有龍,這些話題知名度較高是客觀事實。東亞龍的正確譯名是「loong」。
中國歷代正史記載龍的事件大概有三百多起,資料豐富。現代知名話題有1934年營川墜龍事件、1944年扶余縣陳家圍子村墜龍事件、2007年高郵湖龍吸水視頻,無論龍是否存在,這些話題名氣大是事實。說無則不好解釋古史的大量記載和一些現代記錄,說有則對一般人而言證據還不夠。
高郵龍
2007年「江蘇高郵湖出現龍吸水奇觀」的新聞視頻,據天涯文章「、、、高郵拍龍吸水事件中ZJ行為」分析,有幾個版本,原始版就是上海東方衛視的原始視頻,高空出現的是條形游動物,蛇式運動。該新聞後在其它電視台播放,於是出現三個修改版本,cctv4第一個改版變成三個大黑點的游動物加上一個條形游動物(該版早被刪除),cctv4第二個改版只有三個大黑點的,第三個改版是cctv1的新聞播報,則連三個大黑點都沒有了。原始版的條形游動物,有些人說是龍,修改版有的人說是飛鳥。東方衛視原始版(不是其修改版)的條狀飛行物是在雲層里邊,修改版的三隻大鳥是在雲層外邊。看該文可以比較不同的GIF動畫圖片。當然原始版的到底是什麼,需要專家分析。
圖片造假
撫州圖片造假:江西省大江網撫州頻道2012-02-07 「臨川區嵩湖鄉村民拍到飛龍在天?」,報道撫州市臨川區嵩湖鄉官家村的官木林在拍到的飛龍在天畫面。記者報道沒有證明那個環境是嵩湖鄉街上,也沒有采訪所謂圍觀群眾或周邊群眾的聽說。——天狼星船考證:兩年前,網路貼吧蓋州吧2010-07-09 「龍的照片」文章貼出過該圖片,應該是製作的。
另外,網上瘋傳所謂西藏龍圖片,說法是「2005年3月24日在飛機上西藏上空拍到真龍!現被收藏在博物館(圖)」,沒有具體的拍攝者和具體的博物館名字,無法考察真假,屬垃圾信息,不更多評論。
視頻疑雲
成都視頻疑雲:2007年7月6日成都清江花園物管保安部紅外線監控室的鏡頭中,攝到飛的小白龍。幾天後成都電視三台《早安成都》節目多次播放該視頻。2008年成都電視台《探秘》節目繼續探索。搜狐「視頻:成都小區監控錄像驚現神秘幽靈形似白龍」也有介紹。中國科學院專家團沒有介入考察研究,也是疑雲。
西安視頻:「西安上空出現2條盤旋的龍_視頻在線」說2010年9月1日晚,不少西安市民目擊到夜空中有數個光斑在按某種規律運動,形狀像「龍」,這一現象大約持續了一小時。搜狐新聞「西安夜空現龍形光斑 百人目擊 專家求徵信息」報道:中國著名的UFO研究專家、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王思潮委託西安的《華商報》向更多目擊讀者徵集信息,以便做出進一步判斷。不知後事,是疑雲。
政府救龍疑雲
網上議論2000年8月4日山東省昌樂縣青龍鎮黑山子村墜落黑白兩龍,大批群眾圍觀,政府立即行動,警察維護秩序,白龍當天飛走,黑龍至少待到月底,一批專家趕來考察。沒權威報道,是疑雲。另外,網上傳說2009年3月29日寧夏賀蘭縣四十里店鄉桂文村救龍,據考,該事不可信。
『伍』 英雄聯盟盲僧的原型是不是李小龍
並不是李小龍 按背景故事的話 自fen抗議行徑來源於現實中的一名越南僧人,他為了保護自己的寺廟而自fen以警告世人. 不過不一定是按他來的 畢竟技能設計的被動 看起來有點像詠春的概念。
至於跟李小龍有關的就是龍的傳人皮膚 這個皮膚的動作設計和模型都是按照李小龍來的 你看這個皮膚不動的時候 那個小跳步。
『陸』 世界上有龍嗎如果沒有那為什麼會有龍的傳說
龍是中華、蘇美爾、印度、尼泊爾、不丹、東北亞、東南亞等亞洲文化體和美洲印第安文化的重要內容。龍文化、龍圖騰、龍的傳說至今約有八千年的歷史。龍是中華文化里的主要圖騰、主要象徵,中華主族(即大多數華人)及朝鮮人、越南人、柬埔寨人自稱龍的傳人。龍也是封建時代中國等東亞各國帝王的象徵。龍在中華十二生肖排第五,與白虎、朱雀、玄武並稱四神獸。神話傳說里龍是神異動物,能行雲布雨、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太空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龍的原型有新中國龍化石里的美麗瓦窯龍,有雙角但非神物。現代知名龍話有1934年營川墜龍事件、1944年扶余縣陳家圍子村墜龍事件、2000年昌樂縣黑山子村墜龍事件等,現在不容易斷定生物龍(不是神物龍)之有無。世界上龍文化存在於多神教文化區域,而一神教文化如猶太教及其兩個衍生品即廣義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不相信上帝之外有自然神靈,因而不相信龍神話,了解差別就需要互尊互諒。龍的標准類型是兩個杈角、長須、蛇身、四足、鱗片滿身、腥味濃烈。物種上異於恐龍及歐洲的Dragon(拽蚣、惡魔、所謂西方龍),龍接近於西方早期的Seraph(六翼四足的大蛇、熾天使)。龍在世界上有巨大形象力,龍的正確英文譯名是「loong」。
『柒』 吃湯圓、祭龍仙——越南與中國的清明節到底有什麼不同
首先,時間上的推算是不同的。其次,節日習俗中節日主題、飲食和傳說等也有很大的差異。不過越南和中國在風土人情方面很多都是一樣的,只是因為長期生活習慣不同才逐漸有了差別。
1.清明節的時間有了不同
雖然我們兩國都會過清明節,可是卻把清明節定在了不一樣的日子。
越南吃湯圓有兩大原因,一是因為三月的越南將會迎來大豐收,這個月份很多的稻子都成熟了,吃湯圓就是慶祝這個。除此之外,越南人有屬於自己的清明節傳說,那就是貉龍龍仙的故事。傳說貉龍和妻子生下了百顆卵,這些卵後期變成了人,他們為了謹記自己是龍的傳人就會在這天吃和卵長的很像的湯圓。(ps:造人這一段可能和女媧的故事有點類似)
『捌』 中國龍其實就是恐龍嗎
龍是多種動物的綜合體,
古人把許多動物的特點都集中在一物上,漸漸構成了龍
龍的雛型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已萌芽,是以夏族圖騰為主
的歷朝歷代,其模樣都在這個基礎上不斷地加減、變衍
體虛擬的想像物。被綜合進去的圖騰也越來越多,之後
的樣子,意味著龍是萬獸之首,百鱗之王。
『玖』 原來我們都錯了,越南人才是龍的傳人嗎
當越南人跟我說他們和中國人有共同的祖先的時候,我愣了五分鍾。。
越南人自認龍的傳人,也是炎黃子孫(確切說是神農氏炎帝子孫),但是不認自己是中國人,這要從越南的創世神話故事說起。
炎帝神農氏三世孫叫帝明,南巡時娶了婺仙之女,生祿續。祿續容貌端正,而且聰明異常,深得帝明寵愛,還想把王位傳給他。祿續當然不接受,便將王位讓給了自己的哥哥。於是帝明封祿續為涇陽王,治理南方的赤鬼國。
嫗姬祖母
嫗姬和兒子們建立文郎國(越南歷史上第一個朝代),並推舉雄王為國王。由於“雄王”具有龍族和仙族的血脈,因此自稱“龍子仙孫”,也算是龍的傳人了,就連越南首都河內在近代以前也一直叫做“升龍城”。越南人將嫗姬稱為祖母,“雄王祭祀”也已經成功申遺,是全體越南人的精神寄託。
在中國人看來這樣的神話故事確實有點荒唐,由於越南長期隸屬中國,骨子裡深深被“正統”影響,這應該是文人開的美麗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