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羅斯福」號遠程跋涉,到達紅海陣位是什麼時候
「羅斯福」號航母與美國熱衷擴張領土的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一樣富有「進攻性」。1991年1月12日,「羅斯福」號遠程跋涉,到達紅海陣位。海灣戰爭中,該艦上的飛機頻繁起降,攜各種導彈和激光制導炸彈對伊拉克進行狂轟濫炸。
『貳』 羅斯福號航空母艦參加哪些戰爭
1999年3月下旬,狹窄的亞得里亞海灣「船聲鼎沸」,原來是「羅斯福」號率領50多艘戰艦蜂擁而至?3月25日凌晨,「羅斯福」號航母上的EA-6B電子干擾飛機,夥同從義大利基地起飛的ES-3A電子偵察機,對南聯盟的指揮通信系統進行了電子戰「軟殺傷」?
隨後,「羅斯福」號航母麾下的13艘巡洋艦?驅逐艦和核潛艇「萬彈齊發」,用幾百枚「戰斧」巡航導彈上演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斧頭」戰?
兩周後的4月7日,從「羅斯福」號上起飛的24架「大黃蜂」又瘋狂地向南聯盟撲去,多次向其民用目標投擲被國際法禁止的集束炸彈,造成了南聯盟平民的大量傷亡?
『叄』 「羅斯福」號航空母艦是什麼時候退役的
「羅斯福」號航母是「尼米茲」級第四艘,與之前的三艘相比,有了較大的改進,排水量也有所增加。該艦由紐約船廠建造,在竣工時曾一度被命名為「珊瑚海」號,後來為了紀念剛剛去世的佛蘭克林?羅斯福總統才改為「佛蘭克林稤?羅斯福」號。艦上有自己的電視台、大洗衣房、設備先進的醫院、牙科診室、若干個大廚房、快餐店、健身房,甚至還有一家銀行。有自己的消防隊、警察局和禁閉室,有教士,有圖書館、郵局、理發店、超市和非常先進的核電站。
「羅斯福」號航空母艦曾於1946年8月8日至10月4日和美國海軍的其他艦只一起開赴愛琴海,對希臘的首都雅典進行訪問,以對當時處於動盪之中的希臘政府表示支持。而後它主要部署在地中海,在地中海的許多港口停留過,曾邀請成千上萬名歐洲人登艦訪問,以顯示美國海軍的力量。1947年7月,「富蘭克林稤?羅斯福」號航空母艦返回美國諾福克海軍造船廠進行檢查和改裝,設備得到了更新和改進。1948年9月13日重返地中海。
「羅斯福」號航母與美國的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一樣富有「進攻性」。
1991年1月,海灣戰爭爆發後,「尼米茲」級中的「羅斯福」號進入波斯灣,與其他美國海軍兵力一起,對伊拉克進行海上封鎖,並空襲伊拉克軍事目標。1月24日,從「羅斯福」號起飛的艦載機搭載數枚導彈,擊沉了一艘伊拉克布雷艦,並擊傷了另一艘伊軍布雷艦;1999年3月下旬,在狹窄的亞得里亞海灣,「羅斯福」號率領50多艘戰艦蜂擁而至,利用電子干擾飛機與電子偵察機,對南聯盟的指揮通信系統進行了一場沒有硝煙的「電子戰」。隨後,「羅斯福」號航母旗下的13艘巡洋艦、驅逐艦和核動力「萬彈齊發」,用幾百枚「戰斧」巡航導彈上演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斧頭」戰。兩周後的4月7日,從「羅斯福」號上起飛的24架「大黃蜂」又瘋狂地進攻南聯盟,多次投擲被國際法禁止的集束炸彈,造成了南聯盟平民的大量傷亡。
布雷艦是用於基地、港口附近、航道、近岸海區以及江河湖泊布設水雷障礙的軍艦。布雷艦裝載水雷較多,布雷定位精度較高,但隱蔽性較差,防禦能力較弱,適合在掩護下進行防禦佈雷。1892年,俄國建成最早的2艘布雷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布雷艦有了發展,在水雷戰中發揮了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交戰各國共有布雷艦近60艘(不含蘇聯)參戰。戰後,一些國家的海軍更願意使用飛機和潛艇進行攻勢佈雷,布雷艦只是作為輔助與其他水面艦艇共同擔負一定的布雷任務。當今世界各國擁有專用布雷艦的海軍數量有限,其中最突出的有瑞典、土耳其、日本、俄羅斯等。
1977年10月1日,「羅斯福」號航空母艦正式宣布退役。
『肆』 羅斯福號航空母艦有哪些性能數據
續航力:80萬-100萬海里?動力裝置:核動力,4台汽輪機,194000千瓦;4台應急柴油機,8000千瓦,4軸?滿載排水量:96386噸?艦載航空汽油:9000噸?動力裝置:2座A4W核反應堆,4台蒸汽輪機,推進功率:20.9萬千瓦?最大航速:35節,航速:30節以上?
型寬:40.8米,飛行甲板寬:76.8米?艦員:3360人,其中軍官160人航空人員:2500人,其中軍官366人,總長:332.9米?吃水:11.8米?
艦載飛機:78架,F-14D雄貓:20架,F/A-18:36架,EA-6B徘徊者:4架,E-2C鷹眼:4架,S-3B北歐海盜:6架,ES-3A:2架,SH-60F直升機:4架,HH-60H海鷹直升機:2架?
電子設備:SPS48E,SPS49(V)5,MK23TAS對空搜索雷達,SPS64(V)9導航雷達,SPS67V對海搜索雷達,CCA?SPN-41?SPN-43B?
武器系統:A-6E入侵者艦載飛機10架,A-7E海盜艦載飛機24架,F-14A雄貓艦載飛機20架,MK16CIWS艦炮4個20MM口徑,MK36SUPERRBOC火箭,NTDS,OE-82.SSR-1通訊指揮系統,S-3A海賊,EA-6B徘徊者,E-2C鷹眼?
『伍』 美國「羅斯福」號航空母艦有哪些特點
「羅斯福」號航空母艦是「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的第四艘,舷號CVN-71,1986年10月進入大西洋艦隊服役,母港諾福克。該艦全長332.9米,寬40.8米,動力為2座壓水核反應堆,航速30節,最大續航力100萬海里。吃水11.3米,排水量96386噸。艦載美國海軍第8艦載機聯隊10架A-6E「入侵者」、24架F/A-18「大黃蜂」、22架F-t4A「雄貓」、4架E-2C「鷹眼」、4架EA-6B「徘徊者」、8架S-3B「海盜」等各型艦載機和7架SH-60「海鷹」反潛直升機,以及2架C-2A運輸機,共計71架飛機。自衛武器為4座北約海麻雀」防空導彈發射裝置,4座「密集陣」近防武器系統以及電子對抗和指揮通乍系統。1991年1月12日海灣戰爭前夕,「羅斯福」號航空母艦遠程跋涉,到達紅海陣位。海灣戰爭中,該艦上的飛行頻繁起降,攜各種導彈和激光制導炸彈對伊拉克進行狂轟濫炸。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羅斯福」號航空母艦上的電子干擾機在對南聯盟的指揮通信系統進行了電子戰「軟殺傷」後,夥同麾下的13艘巡洋艦、驅逐艦和核潛艇,用幾百枚「戰斧」巡航導彈上演了有史以來的最大「斧頭戰」。2周後,從「羅斯福」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的24架「大黃蜂」又瘋狂地向南聯盟撲去,多次向其民用目標投擲被國際法禁止的集束炸彈。
『陸』 羅斯福6號 8號10號區別是什麼
羅斯福6號、8號10號區別是:
1、酒精度區別:
羅斯福6號的酒精度是7.5%;羅斯福8號的酒精度是9.2%;羅斯福10號號的酒精度是11.3%,依次增高。
2、口感區別:
羅斯福6號是突出濃郁的麥芽的甜味、焦香味;羅斯福8號是突出比利時酵母的酚醛味,更加濃郁的水果酯香;羅斯福10號是突出比利時酵母的酚醛味,更加濃郁的水果酯香,干凈的類似麵包麥芽味,焦糖味、蛋糕味明顯,酒精度開始顯現,收口發干。
3、顏色區別:
羅斯福6號的顏色是深紅銅色;羅斯福8號號的顏色是深銅色;羅斯福10號號的顏色是深琥珀色。
三種啤酒共有的特點:
1、瓶中實現二次發酵,氣泡沙口感很強。
2、發酵程度較高,收口發干。
3、比利時修道院酵母的酚醛味比較突出,可以理解為香料的辛香。
它們基本上是由皮爾森基麥+比利時糖+捷克/比利時酒花+修道院酵母製作的。
『柒』 富蘭克林·D·羅斯福號航空母艦的簡介
羅斯福號在1943年12月1日於紐約布魯克林造船廠開始建造,起造時原本預定命名為「珊瑚海」,舷號為CVB-42。1945年4月12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去世,而CVB-42則在兩星期後的29日下水。為紀念羅斯福,海軍在5月8日將CVB-42更名為羅斯福,而珊瑚海則用於舷號CVB-43的航空母艦。
羅斯福號在日本投降後兩個月服役,無緣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此後,羅斯福號長時間留在大西洋及地中海執勤,又與北約成員國的海軍演習,並時常到訪地中海各國的港口。羅斯福號沒有參與朝鮮戰爭,但在朝鮮戰爭時期被重編為攻擊航母,舷號更改為CVA-42。朝鮮戰爭結束後,羅斯福號進行代號SCB-110的現代化改建,增設斜角飛行甲板。
富蘭克林·D·羅斯福號航空母艦曾於1946年8月8日至10月4日和美國海軍的其他艦只一起開赴愛琴海,對希臘的首都雅典進行訪問,以對當時處於動盪之中的希臘政府表示支持。而後它主要部署在地中海,在地中海的許多港口停留過,曾邀請成千上萬名歐洲人登艦訪問,以顯示美國海軍的力量。
1947年7月,富蘭克林·D·羅斯福號航空母艦返回美國諾福克海軍造船廠進行檢查和改裝,設備得到了更新和改進。1948年9月13日重返地中海。
羅斯福號在1960年代大部分時間都留在大西洋及地中海海域。她曾在古巴革命及多米尼加政治危機期間到加勒比海戒備,但錯過了古巴導彈危機,沒有參與封鎖古巴。越戰升溫後,羅斯福號在1966年曾短暫派往越南作戰,後來返回到地中海作恆常執勤。羅斯福號在1968年進行第二次現代化改建,並在1973年贖罪日戰爭期間協助美軍運送物質增援以色列。1975年,羅斯福號被重編為多用途航空母艦,舷號改為CV-42。
到了70年代中期,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航空母艦,從理論上講,只有中途島級3艦可以進行現代化改裝,以搭載更先進的艦載機。然而,在3艦中,「羅斯福」號卻只在1954年至1956年間進行了SCB-110改裝,而始終未進行大改裝,只好於1977年9月30日退役。
由於羅斯福號的性能欠佳,艦體狀況惡劣,兼且翻新成本過高,海軍在1977年將羅斯福號退役除藉,並在1978年將其出售拆解。
『捌』 美國兩艘航母感染新冠病毒,已確診38人,到底怎麼回事
美國兩艘航母相繼感染新冠病毒,已確診38人,蹊蹺背後隱藏可怕真相
目前,美軍的兩艘航母上已經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羅斯福號航母上面有36名水兵感染,而里根號上也剛剛出現了兩個新冠肺炎病例。巧合的是,這兩艘航母,都是印度太平洋地區的,接連兩艘航母上出現感染病例,讓美軍可能面臨著沒有航母可用的尷尬境地。
美軍航母感染新冠病毒,還找不到傳染源,就意味著病毒傳播路徑沒有切斷,還在一直繼續。印太的美國海軍會感染多少人?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玖』 有誰知道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的詳細知料急啊
美國航母概況
(CV 63) 小鷹號 母港日本橫須賀 1961年 常規動力
(CV 64) 星座號 母港加利福尼亞州的聖迭戈海軍基地1961年 常規動力
(CVN 65) 企業號 母港為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軍港 1961年 核動力
(CV 66) 美國號 母港 1965年 常規動力
(CV67) 肯尼迪號 母港在佛羅里達州邁波特基地 (在不執行任務的時候用作訓練航母)1967年 常規動力
(CVN 68) 尼米茲號 母港為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軍港 1975年 核動力
(CVN 69) 艾森毫威爾號 母港為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軍港 1977年 核動力
(CVN 70) 卡爾 文森號 母港為美國華盛頓州的布雷默頓 1982年 核動力
(CVN 71) 羅斯福號 母港為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軍港 1986年 核動力
(CVN 72) 林肯號 華盛頓州的埃弗里特 1989年 核動力
(CVN 73) 華盛頓號 母港為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軍港 1992年 核動力
(CVN 74) 斯坦尼斯號 母港在加州聖迭戈基地 1995年 核動力
(CVN 75) 杜魯門號 母港為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軍港 1998年 核動力
(CVN 76) 里根號 母港在加州聖迭戈基地 2004年 核動力
(CVN 77) 布希號 今年剛下水,還未開始服役
美國海軍現有2型3級12艘大型航空母艦,其中包括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3艘、企業級核動力航母1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8艘。其中,除「小鷹」號母港設在海外的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外,其餘11艘的母港均在美國本土的五大航空母艦基地。
美海軍規定,和平時期,每艘航母一個標準的訓練、執勤和休整周期為18個月,並各佔1/3時間。因此,正常情況下,美海軍現役12艘航空母艦,有1/3在海灣地區、西太平洋、地中海等海外前沿地區執勤或擔負作戰任務,1/3進行海上訓練,另有1/3在港內休整或進廠維修保養。當然,戰時其訓練、休整和維修周期會縮短,能執行作戰任務的航空母艦將比平時增加50%至1倍左右,可能會集結6-8艘航空母艦投入作戰。目前部署如下:
CV63「小鷹」號常現動力航母該艦為小鷹級首艦,1961年4月服役,常駐西太平洋執勤;標准排水量60100噸,艦長323.6米;飛行甲板長318.8米、寬76.8米;動力裝置為8座鍋爐,4台蒸汽輪機,28萬馬力;航速32節;續航力為12000海里/20節;可搭載各型飛機80-90架;編制5480人;當時造價為2.652億美元,設計使用壽命30年。該艦原是作為重型攻擊航空母艦設計建造的,1973年改裝為多用途航母,1987年至1991年進行了大規模的現代化改裝,服役期延長15年,滿載排水量增至83960噸。「小鷹」號服役後一直在太平洋艦隊,長期以聖迭戈海軍基地為母港,參加過越戰,多次前往西太平洋和海灣執勤,1998年7月接替退役的「獨立」號航母部署至日本橫須賀、常駐西太平洋。目前,該艦由美海軍第7艦隊第5航母大隊司令指揮,搭載第5艦載航空聯隊,裝備各型艦載機76架,包括F-14戰斗機14架、F/A-18戰斗/攻擊機36架、EA-6B電子戰機和E-2C預警機各4架、S-3B反潛機8架、SH-60F反潛直升機6架、HH-60H救援直升機和ES-3電子偵察機各2架,計劃於2008年退役。
CV64「星座」號為小鷹級航母的第2艘,1961年10月27日加入太平洋艦隊服役,性能與「小鷹」號一樣。該艦服役後一直以加利福尼亞州的聖迭戈海軍基地為母港。1964年8月4日美軍挑起「北部灣」事件後,「星座」號航母便於次日出動艦載機轟炸北越,是美軍發動全面侵越戰爭後第一艘參戰的攻擊航母。此後,「星座」號於1975年改裝為多用途航母,1990年至1993年完成了延長服役期的改裝,並計劃於2003年退役。該艦目前隸屬於太平洋艦隊,艦上搭載第2艦載航空聯隊,裝備各型艦載機76架,通常由2艘導彈巡洋艦、3艘驅逐艦、1艘導彈護衛艦。2艘核潛艇和1艘快速戰斗補給艦擔負護航。
CV67「肯尼迪」號這是小鷹級航母的第4艘,也是美國建造的最後一艘常規動力航空母艦,以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F•肯尼迪命名,母港設在美國東海岸佛羅里達州的海波特海軍基地。該艦於1964年至1967年建造,1968年9月加入大西洋艦隊服役。與前3艘同級艦相比,「肯尼迪」號的機庫和飛行甲板布置有改進,斜角飛行甲板由傾斜11度20分改為11度,機庫由長225米、寬30米改為長210米、寬32米,結構更趨合理,滿載排水量減至80940噸。該艦曾參加了對古巴的海上封鎖,並於1990年9月14日至199年3月12日連續6個月部署在波斯灣,是參加海灣戰爭時間最長的美國航母。1993年至1995年9月進行了延長服役期改裝,之後轉入海軍後備隊,擔任訓練航母,2000年又回到大西洋艦隊轉為現役航母,現在是美國海軍唯一一艘訓練航母,主要用於訓練航母艦載機飛行員,同時電可以進行現役部署,執行作戰任務,計劃2018年退役,屆時將有50年的服役史。
CVN65「企業」號為美國海軍第一艘核動力多用途航空母艦,1958年至1960年建造,當時造價為4.5億美元,1961年11月加入大西洋艦隊服役,1965年至1990年部署在太平洋艦隊,1990年至1994年進行為期4年的更換核燃料和現代化改裝,之後加入大西洋艦隊,目前母港設在弗吉尼亞州美國最大的海軍基地諾福克。該艦標准排水量73570噸,滿載排水量93970噸,全艦長342.5術,飛行甲板寬76.88米,載機約90架,由8台A2w型核反應堆為4台齒輪傳動式汽輪機提供蒸汽,航速33節,更換一次核燃料可連續航行20萬海至。1964年8至10月,「企業」號航母在核動力導彈巡洋艦「長灘」號和「班市裡奇」號的護航下,組成世界上第一支全核動力特混艦隊,進行了史無前例的環球航行,途中沒有加油和再補治,歷時64天,總航程32600海里,充分顯示了核動力的巨大續航力,開創了航空母艦發展的新紀元。該艦曾參加對古巴的海上封鎖以及越南戰爭和科索沃戰爭,先後四次更換核燃料。現隸屬於大西洋艦隊,執行任務時搭載第3艦載航空聯隊,裝備各型艦載機78架。
CVN68「尼米茲」寫這是繼「企業」號之後的第二艘核動力超級航空母艦,以二戰時期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上將命名,1968年動工,1972年下水,1975年5月加入大西洋艦隊服役,1987年轉入太平洋艦隊,母港設在布雷默頓,1998年3月進入位於諾福克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進行歷時3年的大修,計劃2002年完成。該艦標准排水量74042噸,滿載排水量91487噸,總長333米,飛行甲板,寬76.8米,由2座A4W型壓水式核反應堆提供動力,28萬馬力,航速30節以上,更換一次核燃料可連續運行13年,續航力達80-100萬海里,可載各型艦載機90-100架,編制艦員5930人。「尼米茲」導採用了功率更大、結構更完善、壽命更長的A4W型核反應堆,並裝備了計算機數據處理系統和「海麻雀」艦空導彈,服役時間可長達50年。1997年9月5日至1998年2月28日,該艦隸屬太平洋艦隊,搭載第9艦載航空聯隊,從美國西海岸的聖迭戈出發。橫跨太平洋和印度洋,在炎熱的波斯灣執勤3個月,參加了對伊拉克的空襲作戰,然後又穿越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和大西洋,抵達美國東海岸的梅波特海軍基地,在175天內環球航行一周。
CVN69「艾森豪威爾」號為尼米茲級的第2艘,以美國第34任總統命名,性能與「尼米茲」號一致,1977年服役,部署在大西洋艦隊,母港為諾福克海軍基地,曾參加波黑戰爭空襲波黑塞族武裝,多次前往地中海和海灣執勤。該艦目前隸屬太平洋艦隊,搭載第7艦載航空聯隊,裝備各型飛機80架。
CVN70「文森」號該艦以二戰前海軍的堅定支得者美國眾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主席「卡爾•文森」命名,性能與尼米茲級前二艘一樣,1982年3月加入大西洋艦隊服役,1983年部署至太平洋艦隊,母港為布雷默頓海軍基地。該艦曾多次在海灣執勤,參加過對伊拉克的空襲作戰,目前由第3航母大隊司令指揮,搭載第11艦載航空聯隊,裝奮各型飛機78架。
CVN71「羅斯福」號是尼米茲級的第1艘,以美國第26任總統命名,性能略有改進,滿載排水量增至97574噸,1986年10月服役,部署在大西洋艦隊,母港為諾福克海軍基地。該艦曾參加海灣戰爭,1999年又參加了科索沃戰爭,在同級艦中實戰經驗最為豐富。目前搭載第8艦載航空聯隊,裝備各型艦載機80架.並由2艘巡洋艦、4艘驅逐艦、2艘核潛艇和1艘快速戰斗支援艦擔負護航。
CVN72「林肯」號以美國最受擁戴的林肯總統命名。性能進一步改進,裝載2900噸航空彈葯和350萬加侖航空汽油後,滿載排水量達102000噸,是世界上第一艘超過10萬噸的航空母艦。該艦1989年服役,先部署在大西洋艦隊,1990年轉入太平洋艦隊,母港由諾福克移至華盛頓州的埃弗雷特。目前由,搭載第14艦載航空聯隊,裝備各型飛機78架,配屬2艘導彈巡洋艦、6艘驅逐艦、2艘護衛艦、1艘核潛艇和3艘後勤艦,正在波斯灣執勤,每天出動艦載機對伊拉克進行空中監觀和封鎖。
CVN73「華盛頓」號以美國開國總統喬治•華盛頓命名,性能與「林肯」號一樣,1992年服役,部署在大西洋艦隊,母港為諾福克海軍基地。目前隸屬於第2巡洋艦驅逐艦大隊,搭載第17艦載航空聯隊,裝備各型飛機78架,正在地中海執勤,由導彈巡洋艦「諾曼底」號、驅逐艦「布里斯科」號和「加農」號、護衛艦「辛普森」號、核潛艇「安納波利斯」號和「阿爾巴尼」號、快速戰斗支援艦「供應」號擔負護航。
CVN74「斯坦尼斯」號,這是尼米茲級的第7艘,1995年12月服役,是美海軍第一艘裝備IT-21「21世紀信息技術」系統,實現網路化的現代航空母艦,核動力裝置也得到進一步改進,一次加註核燃料可連續運行23年,因此在45-50年的服役期內只需要換一次核燃料。該艦加入現役後先部署在大西洋艦隊,1998年8月轉入太平洋艦隊,母港也由梅波特移至聖迭戈海至基地。2000年上半年,該艦搭載第9艦載航空聯隊各型飛機74架,首次前往西太平洋和波斯灣進行為期6個月的海外執勤。
CVN75「杜魯門」號為美海軍20世紀最後服役的航母,造價高達45億美元。該艦以美國第33任總統命名,1993年至1996年建造,1998年7月服役,部署在了西洋艦隊,母港為諾福克海軍基地。目前,該艦正在中大西洋進行作戰部署前的最後一次海上訓練,由第2航母大隊司令指揮,搭載第3艦載航空聯隊的飛機74架。
保持12艘大型航母編隊,是美國國防部為「打贏兩場幾乎同時發生的戰區戰爭」而確定的最低標准。在21世紀初,美海軍將繼續維持這一計劃,到2008年,等10艘尼米茲級航母CVN77將接替「小鷹」號;而在研的CVNX級將於2006年開始建造,2013年接替「企業」號;第2艘CVNX級航母將於5年後取代「肯尼迪」號,屆時,美海軍航母將全部核動力化。
『拾』 羅斯福號(CVB—42)的命名是取自什麼
CVN—71不是美國第一艘以羅斯福總統為名的航空母艦,但另一艘羅斯福號(CVB—42)的命名其實是取自第32任的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
羅斯福號雖然是以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的身份起造的,但由於從她開始的六艘後期型尼米茲級與之前已經存在的三艘,在性能規格上有非常大幅度的變動,因此常常也有人稱呼這六艘新艦為「羅斯福級核動力航空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