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國為什麼會打輸越南戰爭
個人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是美國搞錯了「對象」
從軍事的角度上來看,越南戰爭在美國政府眼中,就是朝鮮戰爭的一種延續。從美國在越南戰爭的實戰中所採取的戰略戰術中不難看出,實際上美國並沒有對越南北方(北越)使用「太多」的地面戰,而主要以「南打北炸」為主。這就暴露出美國介入越南的最終目的只是試圖復制朝鮮半島的「模式」,建立一個「南越」(親美)國家,從而是越南陷入長期的南北分裂狀態。
可是越南的實際國情與朝鮮半島畢竟是不同的。一方面,南越政權非常不穩定(主要是不得人心),以至於美國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換馬」。而每換一次「馬」,情況就更糟。另一方面,即便美國和南越方面並沒有對北越發動大規模地面戰爭,但北越卻不斷(通過諸如「胡志明小道」等)向南越滲透。這又從一個側面令南越內部更加不穩定(主要是南越人民的反美情緒越來越高漲)。
二是久拖不決,損耗太大
一方面,在越南戰爭中,由於中國和蘇聯的鼎力支持,使得北越方面不僅能夠長期維持,而且還能不斷向南方進行軍事「輸出」。而另一方面,美國則在介入南越的同時,還親自以及慫恿南越偽軍入侵了高棉(柬埔寨)和寮國,這就使得精力被分散。這「一聚一散」的結果,從表面上看,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戰爭久拖不決,美軍的損耗越來越大,傷亡越來越多。而從實質上看,則是美國把外部矛盾轉為了內部矛盾(美國國內因為越戰而搞得民怨沸騰)。
另外從當時全球冷戰的大格局方面來分析,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潭(長期無法達到戰爭的目的),對於美國明顯是非常不利的。再加上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破冰」,出於對自身戰略利益的考量,美國最終不得不作出放棄越南的決定,這既是明智的,也是必然的選擇。
B. 越南戰爭,美國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美國失敗的原因是因為越南的地形和氣候。
第二點是熱帶雨林氣候經常下雨,燃燒瓶在被雨淋之前被雨水澆壞了。如果遇到非雨季,則很難燒毀森林。雨季來臨時,森林仍將恢復其原始狀態。此外,這些被燒毀的樹木已成為養分,叢林不僅變得更少,而且變得更加茂盛。第三點是燃燒的叢林難以控制。一旦所有叢林都被燒毀,就很難撲滅它。此外,還必須考慮天氣和風向。美國軍方也在森林中。意外傷害友軍,如果美國無意蔓延到周邊國家,將面臨嚴重的抗議。這幾個原因共同導致了美國在越南戰場上的失敗,但是我認為這種失敗也是不可避免的,畢竟這也是一場不公正的戰爭。經歷了這場戰爭之後,美軍也感到痛苦,從此以後就不輕率地派兵攻打越南了。
C. 越戰 美軍是怎麼輸的
主要是中國以及蘇聯的支持。
中國發話,不允許美軍越過17度線(越南北方)作戰,美軍害怕重蹈朝鮮戰爭的覆轍,真的沒有越過17度線,越南北方大面積的領土可以養兵、屯集物質。美軍只能在越南的南方活動,無法打敗越軍。
D. 美國打贏了越南戰爭所有戰役,為什麼最後卻輸掉了整個戰爭
首先就是國內輿論的壓力。美國在戰場上基本上都是勝利的,無論是哪次戰役,但是,每次戰役總是有傷亡的,要是傷亡人數過多的話,美國國內民眾的輿論壓力是很強烈,對此,美國政府是百口莫辯,只能是忍痛從越南撤軍,這個不是戰役上的失敗 ,是美國民眾的洶涌民意導致的。有一次戰役中美國以千人代價消滅了越南萬人,民眾直接要求美軍撤兵,也是因為此次戰役,美國開始撤軍了。
越南戰爭的結果耗費了美國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導致了霸權地位的下降,你覺得美軍輸掉戰爭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E. 打贏所有戰役卻輸掉了戰爭,美國是怎樣失去越南的
越南戰爭(英文:Vietnam War)其本質為越南反抗美國入侵的戰爭,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55年11月至1975年3月間冷戰中,東南亞爆發的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對亞洲國際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戰爭中利用計謀取勝是擁有軍事智慧的表現,而利用重大節日取得戰爭勝利就是其中重要一項。各國對於自己的傳統節日都倍感珍惜,而戰斗的士兵也難免有如此情緒。而在歷史之中,利用重大節日人們沉浸在歡樂之中的空擋,出其不意制勝的情況竟也發生在強大的美國身上。但是,美國並不是此次戰爭的勝者。
傾盡全力的一搏,此時的北越可想而知。當游擊隊用盡之後,就是消滅北越最好的時機。但是此時世界上關注的更多是平民的傷亡,對於美軍最高揮官維斯特莫蘭的所有言論,儼然已經失去了興趣。在日常戰役中,北越普遍是游擊隊進攻農村和山區,而此次卻一改往常進攻了西貢、順化等大城市,這讓美國措手不及。美國打勝了所有戰役,卻輸掉了越南。最終在1975年北越勝利。
作者:苦盡甘來
F. 北越戰爭中,美國為什麼贏不了小小越南
在「鷹派」推動下,心有不甘的約翰遜開始「逐步升級」越南戰爭。城市游擊隊神出鬼沒,西貢美國軍官宿舍大樓被一卡車的炸葯送上了天。風雨飄搖、變幻不定的南越軍政府讓約翰遜大為頭疼,在不聽招呼的獨裁者阮慶被趕走後,不爭氣的西貢政府似乎初步滿足了約翰遜的「最低限度標准」。美國空軍越過17度線,開始執行大規模轟炸北越的「滾雷行動」,從而導致了美國在越南戰爭中意義最為嚴重的一次升級。F-105「雷公」式戰斗轟炸機頻頻被弱小的北越空軍擊落,清化橋和杜梅橋在轟炸中始終屹立不倒,讓稱霸世界的美國航空兵顏面盡失。
顯而易見,在現代情況下,輕率地遊走在戰爭邊緣是一種很危險的游戲。但是,赫爾曼認為:「就任何一個核國家認真對待任何處於初級狀態的沖突而言--或者就它裝作要認真對待而言--也就勢必要面對進入這個「逐步升級」的階梯的各種後果。不過,「逐步升級」的戰略如果審慎執行的話,實際上可以減少瘋狂的痙攣性的核毀滅的危險。
G. 美國在越南戰爭中慘敗,美軍從中得到了什麼教訓
美國在越戰教訓告訴了我們,盡管自己有著強大的軍事實力,在為了實現自己的戰略企圖的時候,卻不清楚如何運用自己的軍事優勢服務於自己的政策目標,這不僅是不明智的,而且十分危險的。
H. 越南戰爭中美軍得到了什麼教訓
說起美國在二戰後所打的時間最久、最為慘烈也是影響最深遠的一場局部戰爭,那毫無疑問就是“越南戰爭”了。在那場戰爭中,美國消耗彈葯約1500萬噸,軍人傷亡約360000人,以至於美軍被打懵後15年都沒有對外發動過大規模戰爭。那麼,美國在越戰中都得到了什麼教訓,使其變得如此“謙和”,今天小兵兵就來給大家說一說美國在越戰中的失敗到底為什麼?
通過這位美軍將領的這番話,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美國在幾乎是一頭霧水的情況下,就加入了這一場本不屬於自己的戰爭。盡管這個失策行為可能出於,當時美蘇爭霸的國際大背景下,才做出這個不明智的決定。但是這也不能給美國發動這場非正義戰爭,給交戰各方所帶來的創傷一個公正的說法。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越南戰爭中,給美國帶來了三大血的教訓,這些教訓影響著美軍後來的大變革。
I. 越南戰爭美國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1、美國嚴重低估了越南人民的民族主義和團結的精神力量。
2、南越政府貪污腐化相當嚴重,軍心渙散兵無鬥志。
3、美國國內對越戰是否參戰本身存在巨大分歧。國內反戰運動一波接一波,無法集中全國的意見一致,使從下至上行動不一致,且反對派從中干涉,導致政府運作低效。
4、美國介入越南戰爭是一場侵略戰爭,戰爭性質是不正義的。越南人民、第三世界人民、世界人民反對美國參戰。美國在國際社會也面臨巨大壓力,所以戰爭的不正義也決定了美國最終難逃失敗的命運。
J. 美國人至今還對越南戰爭反思的原因
美國發動越南戰爭原因:
第一:利益:用武力手段對付社會主義國家和政權,防止社會主義陣營的無休止的擴大,而胡志明領導的民族解放運動顯然帶有這種傾向,這是不利於美國的全球戰略利益的。
第二:政治:美國與蘇聯全球戰略爭奪。
第三:目標:這是美國實行全球戰略目標的具體步驟,美國在軍事打擊上體現出強烈霸權的慾望。
第四:威懾:越南要是被美國佔領,從戰略地理上可以威懾蘇聯和中國。
對美國的影響:
越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十多年的越戰,美國耗費了至少二千五百億美元。盡管軍事上美國並未失敗,但它表明美國冷戰策略上的重大失誤。越戰極大的改變了冷戰的態勢。美國由冷戰中的強勢一方變為弱勢,面對蘇聯咄咄逼人的進攻,美國更積極的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作。越戰加劇了美國國內的種族問題,民權問題,使國家處於極度的分裂狀態,給美國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創傷。
越南戰爭結束了美國戰後25年的經濟繁榮,使美國的經濟狀況急轉直下。盡管美國自建國以來在絕大多數戰爭中都是獲利的,但是越南戰爭卻是美國人的滑鐵盧。戰爭初期國防開支急增,到1966年增加幅度為10%以上。與此同時,1965——1966兩年美國經濟增長率均超過6%。但隨著美國在越南的軍事行動陷入困境,國防開支負擔不斷加重,美國經濟又調頭向下,1967年經濟增長率降到2%。1970年美國經濟增長則完全陷於停頓。事實上,美國從1969 年12 月爆發經濟危機,到1982 年12 月經濟才得到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