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養鴨效益
養鴨項目資料
一、 蛋鴨的種類與挑選
我國養鴨業歷史悠久,養鴨的數量、品種資源及生產技術等方面均居世界前列。按照經濟用途劃分,鴨的品種可分為肉用型、蛋用型和肉蛋兼用型三個類型。蛋用型鴨主要有以下品種:
1、卡基-康貝爾鴨,原產於英國,為世界著名蛋用型鴨,適應性廣、產蛋量高、耗料少、抗病力強;性情溫順,不易受到應激,適於圈養。母鴨120日齡~135日齡開產,年產蛋量為250隻~270隻,蛋重70克~75克。
2、櫻桃谷CV2000型鴨,由英國櫻桃谷鴨育種公司育成,母鴨開產日齡140天,年平均產蛋量為285隻,蛋重75克左右。
此外,還有攸縣鴨、荊江麻鴨、三穗鴨、台灣麻鴨等。
高產蛋鴨的標志是:性成熟早、開產早;產蛋周期長,停休期短而少。 可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鑒別。
1、 一看雙腳:在抓住鴨頸提起時,兩只腳向下伸直,各個腳趾舒展,不亂舞動的,則為高產蛋鴨;如果雙腳屈起,趾蹼靠攏並且不停地劃動的,則為低產蛋鴨。
2、 二看身體:高產蛋鴨眼睛凸出且大而有神,嘴巴長而寬闊,上齶突起明顯,頸部長,背胸部寬大,羽毛整齊且有光澤,泄殖腔松馳濕潤;低產蛋鴨眼睛細小凹陷,頭大頸短,嘴尖扁平,背胸部狹窄,羽毛松亂,泄殖腔緊小、多皺、乾燥。
3、 三看換羽:換羽遲、時間短、次數少且活潑好動的。為高產蛋鴨;反之,換羽早、時間長、次數多,貪吃好睡、光長脂肪不下蛋的,則為低產蛋鴨。
4、 四看產蛋:高產蛋鴨下蛋蛋殼硬,呈橢圓形且有光澤,體強膘壯;低產蛋鴨喜生軟殼蛋,畸形蛋,體弱,殘疾膘差。
二、鴨舍的選址與建造
養鴨就要選址建鴨舍,鴨舍是鴨生活、休息和產蛋的場所,場地的好壞和鴨舍的安排合理與否關繫到鴨正常生產性能能否充分發揮;同時,也影響飼養管理工作以及經濟效益。因此,場址的選擇要根據鴨場的性質、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等因素進行綜合權衡而定。通常情況下,場址的選擇必須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鴨場定位。鴨場的位置很重要,一定要選擇好位置。這是因為肉、蛋鴨場的主要任務都是為城鎮居民提供新鮮的商品鴨肉、商品鴨蛋,因此,既要考慮服務方便,又要注意城鎮環境衛生,還要考慮場內鴨群的衛生防疫。場址宜選在近郊,一般以距城鎮10~20千米為宜,種鴨場可離城鎮遠一些。
2.水源充足,水質良好。鴨舍的建設首先要考慮到水源。一般應建在河流、溝渠、水塘和湖泊的邊上,水面盡量寬闊,水深1米左右。水源以緩慢流動的活水為宜。水源應無污染,鴨場附近無畜禽加工廠、化工廠、農葯廠等污染源,離居民點也不能太近,盡可能建在工廠和城鎮的上游。大型鴨場最好能自建深井,以保證用水的質量。水質必須抽樣檢查,每100毫升水中的大腸菌群不能超過5000個。
3.地勢高燥,排水性好。鴨雖可在水中生活,但舍內應保持乾燥,不能潮濕,更不能被水淹。因此,鴨舍場地應稍高些,略向水面段傾斜,至少要有5~10°小坡度,以利排水。土質以排水良好,導熱性較小,微生物不易繁殖,雨後容易乾燥的沙壤土為宜。在山區建場,不宜建在晝夜溫差太大的山頂,或通風不良和潮濕的山谷深窪地帶,應選擇在半山腰處建場。山腰坡度不宜太陡,也不能崎嶇不平;低窪潮濕處易助長病原微生物的孳生繁殖,鴨群容易發病。
4.房舍朝南或東南。場址位於河、渠水源的北坡,坡度朝南或東南,水上運動場和室外運動場在南邊,舍門也朝南或東南開。這種朝向,冬季採光面積大,有利於保暖,夏季通風好,又不受太陽直曬,具有冬暖夏涼的特點,有利於提高生產性能。
5.交通方便,電力供應充足。場址要與物資集散地近些,與公路、鐵路或水路相通,有利於產品和飼料的運輸,降低成本。為防止噪音和利於防疫,鴨場離主要交通要道至少要有2000米以上,同時要修建專用道路與主要公路相連。
電是現代養鴨不可缺少的動力。工廠化養鴨場除要求有電網線接入外,還必須自備發電設備。
6.要有廣泛的種植業基礎。種植業是養鴨的基礎,工廠化鴨場最好能建在種植業發達地區,這不僅飼料原料來源豐富、方便,同時有利於鴨糞資源化利用。
養好鴨不光得了解其習性,還得在此基礎上勤於進行科學的管理。
三、 圈養的優點
1、環境條件可以控制,受自然制約的因素較少,有利於科學養鴨,穩產高產。
2、節約勞力,提高勞動生產率。一般採用放牧飼養,一個勞力只能管二三百隻鴨子,而且勞動強度大;採用圈養方法,如飼料運到場,一個人可管理1000隻,勞動效率大大提高。勞動強度也大大減輕,婦女、老人都可擔任。
3、降低傳染病的發病率,減少中毒等意外事故。圈養和外界接觸減少,因而農葯中毒和傳染病的感染機會都比放牧時減少,從而提高了成活率。
四、鴨仔的飼養要點
養鴨最要緊的是飼養20天內的小鴨仔。當你把大群小鴨買回來的時候,千萬不要把小鴨放在強烈的太陽光下曬,同時也不要急於喂飼料,而應該把這些鴨仔先放到淺水中,讓其自由地游水。通過游水,可以洗凈小鴨仔出殼後身上粘著的污濁東西,也可以發現小鴨仔存在的問題,決定哪些鴨該重管,哪些鴨該隔離。但是小鴨游水時間不宜過長,大約半個鍾頭即可。小鴨游水後,才第一次喂飼料,開始時,將鴨蛋白(半生半熟)、白糖和米飯混合先喂,這樣可以防止鴨生病。喂飼料時,不要喂得過飽,以免造成消化不良,影響鴨的生長。
小鴨最喜歡食腥類。初時最好捕撈些小魚、小蝦喂養,加些米飯。鴨長大以後,就可以喂蟹、螺,喂粗糠,還可以喂半飽滿的谷等飼料(喂谷時,要提前一天用清水將谷浸透)。喂飼料後,不要把一群鴨混在一起,而應該一籠一籠地分開,有房舍的也要分欄分格存放,到了晚上,還要用手分別將小鴨趕動兩次,這樣可以及時發現問題,也可以增強小鴨的體質。小鴨生長到20天或一個月後,籠鴨的地方就要逐漸擴大,防止小鴨擁擠,但晚上不再需要用手趕動小鴨了
五、圈養鴨的分群和密度
青年鴨圈養的規模可大可小,但每個鴨群的組成不宜太大,以500隻左右為宜。分群時要盡可能做到日齡相同,大小一致、品種一致、性別相同。
飼養密度隨鴨齡、季節和氣溫的不同而變化,一般可按以下標准掌握:4~10周齡每平米20~12隻,11~20周齡每平米12~8隻,冬季氣溫低每平米適當多幾只,夏季氣溫高,可少幾只。鴨子生長快,密度略小些,鴨子生長慢,密度略大些。
六、圈養鴨的飼料
圈養與放牧完全不同,基本上採食不到任何野生飼料,完全依靠人工飼喂。因此,對青年鴨生長期內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特別是長骨骼、長羽毛所需的營養都要予以滿足,飼料要盡可能多樣化,保持能量、蛋白質的平衡,使含硫氨基酸、多種維生素、無機鹽都有充足的來源。
培育期中的青年鴨,日糧中的蛋白質水平不需太高,鈣的含量也要適宜。
由於蛋鴨尚未制定完善的飼養標准,在實踐過程中,要看生長發育的具體情況酌情修訂(增減必需的營養物質)。如蛋用型品種紹鴨,正常的開產日齡是130~150日,標準的開產體重為1400~1500克,如體重超過1500克,則認為過於肥大,影響及時開產,應輕度飼養,適當多喂些青飼料和粗飼料。對發育差、體重輕的鴨,要適當提高飼料質量,每隻每天的平均喂料重可掌握在150克左右,另加少量的動物性鮮活飼料,以促進生長。
科學配料蛋鴨飼料以穀物為主,佔50%~60%,適當加入10%~20%的餅類、魚粉10%~15%、貝殼粉1%以及食鹽、多種維生素和添加劑。魚粉用量可根據產蛋率高低適當增減。每天飼喂3次~4次,每隻鴨日喂量約125克~150克,休產期日喂2次即可。
適時開產蛋鴨產蛋過早容易早衰,過遲會影響經濟效益。開產時間應控制在150日齡前後。在100日齡~120日齡時,應控制飼料質量,讓其吃一半配合飼料、一半青粗飼料,以撐大腸胃,120日齡後再逐漸增加數量。
注意補鈣從蛋鴨15周齡時應注意補鈣。補鈣量占日糧的2.5%為宜,以後逐步提高。蛋鴨產蛋率在65%以下時,日糧中的鈣含量以2.5%為宜;產蛋率在65%~80%時,鈣含量為3%;產蛋率在80%以上時,鈣含量要達到3.5%以上。
七、圈養青年鴨的管理要點
1、適當加強運動,促進骨骼和肌肉的發育,防止過肥,每1天定時趕鴨在舍內作轉圈運動,每次5~10分鍾,每天活動2~4次。如鴨舍附近有適當的放牧場地,可定時進行短距離的放牧活動。
2、多與鴨群接觸,提高鴨子的膽量,防止驚群。青年鴨的膽子小,蛋用品種神經尤其敏感,要在青年時期利用喂料、喂水、換草等機會,多與鴨群接觸。如喂料的時候,人可站在旁邊,觀察採食情況,讓鴨子在自己身邊走動,遇有「嬌鴨」靜伏在身旁時可用手撫摸,久而久之,鴨子就不怕人了。如認為鴨子膽小怕人,避而不接近,這樣越避膽子越小,長大以後,仍是怕人,遇有生人走近,或環境改變時,容易驚群,造成嚴重損失,這是圈養鴨與放牧鴨不同之處。放牧鴨經歷各種環境,膽子大,而圈養鴨要有意識培養方能提高膽量。
3、舍內通宵點燈,弱光照明。青年鴨培育期,不用強照明。要求每天標準的光照時間穩定在8~10小時,在開產以前不宜增加,如利用自然光照,以下半年培育的秋鴨最為合適。但是為了便於鴨子夜間飲水,防止因老鼠或鳥獸走動時驚群,舍內應通宵弱光照明。如30平米的鴨舍可以點一盞1.5瓦燈泡,遇到停電時,應立即點上有玻璃罩的煤油燈(馬燈),決不可延誤。長期處於弱光通宵照明的鴨群,一遇突然黑暗的環境,常引起嚴重驚群,造成頗大傷亡。
4、建立一套穩定的作息制度,圈養鴨的生活環境比放牧鴨穩定,要根據鴨子的生活習性,定時作息,制定操作規程。形成作息制度後,盡量保持穩定,不要經常變更。
八、圈養鴨的防疫
一般說來,鴨是不易生病的,發了病也容易治好,但不明鴨病情的人,很容易造成鴨的大量死亡,俗話說的就是發「鴨瘟」。鴨生病,主要有鴨熱症和鴨寒症兩種。鴨熱症的特徵是:鴨尾毛濕漉漉、一團團的,鴨沒精打彩,不想吃東西。治療的方法是用地膽頭、相思和竹節藤等中草葯煲水然後和米飯混在一起喂鴨,三兩次即好。用鏈黴素兩粒沖清水灌鴨,效果也很好。另一種是鴨寒症。特徵是鴨毛全身濕透,鴨卷作一團,垂頭喪氣,並且嘴、鼻都流水,治療方法是用半生半熟的鴨蛋黃混米飯喂鴨,一二次即好。鴨寒症容易在小鴨出殼後半個月內發生,而鴨熱症則不論什麼時候都會發生。除此以外,還要防止鴨發生過飽症。過飽症即是鴨食飼料太多引起的症狀,特徵是作嘔、沒精打彩。醫治的方法是把鴨趕到清水中游水,這樣幫助消化。
預防鴨生病,最主要的就是要注意鴨的環境。天氣冷時,鴨籠底要墊上干禾草。夏天天氣酷熱,中午尤其不要放養群鴨,而應該把鴨放在河邊水清風涼處或樹蔭底下,讓其歇息。同時要注意培養鴨的生活習慣。只要這樣做了,鴨就會少發病或不發病了。
青年鴨時期的主要傳染病有兩種:一是鴨瘟,一是霍亂。此兩種病現在皆有疫苗(菌苗)可以預防,免疫程序的具體安排是:60~70日齡注射一次禽霍亂菌苗。100日齡前後再注射一次禽霍亂菌苗,70~80日齡注射一次鴨瘟弱菌疫苗。對於只養一年的蛋鴨,注射一次即可;利用兩年以上的蛋鴨,隔一年再預防注射一次。
鴨瘟和霍亂傳染病的預防注射,都要在開產以前完成,進入產蛋高峰後,盡可能避免捉鴨打針,以免影響產蛋。
十二、項目效益分析
以建10棚,每棚養殖2000隻左右規模為例:
1、 成本考慮:
(1) 1畝地=667平方米,養殖實用面積以570平方米計算(建大舍兩座),適宜養殖密度為7隻/平方米,每畝可養殖570平方米×7隻/平方米=3990隻即4000隻左右。每畝地租200元。10棚需地5畝—6畝,計1000元。
(2) 考慮到比一般養殖戶多實施的道路建設以及環境清潔建設(打地面)每棚建設費計40000元。10棚×40000元=40萬
(3) 因需用為弱光照明,10W×24時×18隻燈/棚×10棚×10個月養殖期×0.8元/度電÷1000(1度電=1000W時)=10368元。
(4) 鴨苗2萬只×3元/只=6萬
(5) 飼料一般在養鴨成本中占據的比例為60%,47.1萬÷40×60=70.65萬。
(6) 合計成本約117.75萬。
2、 人力考慮:考慮工人使用6名,1000元×6×10個月=6萬元, 管理技術人員2名,2人×2000元×12個月=4.8萬元。
3、 風險考慮:鴨養殖在防疫方面比較簡單,成活率也較高,在沒有 大的疫情狀況下風險因素較低。主要的風險來自於市 場價格變動,此方面需要深度發掘市場,打通市場銷 路。
4、 收益分析:一般圈養殖戶鴨蛋的收益基本維持飼料防疫支出,因 此約計71萬。活鴨銷售為17元—25元/只,以平均 20元計算,2萬只×20元/只=40萬。
5、 利潤分析:以目前狀況除第一年外稍有虧損外:【71萬(蛋收)+40萬(活鴨收)—71萬(飼料支出)—40萬(建棚支出)—1.1萬(地租和水電)—11萬工資=—12.1萬】,第二年省去建棚支出,保守利潤即為28萬。另外在建棚采購時,飼料采購時,考慮到集中批量采購有利潤點可發掘。考慮豬皮廠任務量較小時人員可調配使用,也可增加工人的使用率,縮減工資費用。
『貳』 在養殖場養鴨過程中怎樣去提高鴨肉品質
鴨子的品質與選擇、飼養方式、養殖環境等多方面密切相關。
1 選種選擇方法
選擇養鴨時,建議您從原型市場中選擇合適的一些品種,以適應當地氣候等因素。選擇小鴨的時候,可以仔細地向賣的人提問,比如對應鴨子品種的胃有多大,胃越大,吸收能力越好,長得越快。對此還要補充一點的是,農民在選擇鴨子品種時,可以看它們的外表,選擇一些更輕、毛發更濃密的鴨子,而不能只把價格放在眼裡。同時,公母的比例要適中,可採用1:50的比例進行飼養,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合適的比例才能有效增加產蛋與鴨肉的質量。
『叄』 養鴨一般幾個月出欄
一般的鴨子43—56天可以出欄。
肉鴨肉雞等禽類的生長速率一直在提高,現在的商品肉鴨長得「又快又好」,不僅生長速度快,生長周期短,整個飼養周期一般為43—56天。
可以說肉雞肉鴨等商品禽類「速成」,已經是行業內的常識,只不過因為信息不對稱,大多數消費者認為這不可能。
而「打激素」其實是以訛傳訛的說法,這種說法在其他國家也很常見,被命名為「激素神話」。國際家禽協會專門撰文,列舉了多條證據來證明「激素神話」不可能成為現實。
(3)越南養鴨用什麼中草葯擴展閱讀:
一、應激對肉鴨生長的影響
應激是一種由環境因素引起的致使家禽機體平衡紊亂,而內部平衡取決於多種因素,如光照、溫度、營養、水等。目前,櫻桃谷等肉鴨品種具有生長快、適應性強、出肉率高等優點,給生產者帶來很大的收益。
在江蘇、安徽一帶,很多養殖戶利用大棚(或室內)平網養鴨,但在這種高密度旱養條件下,環境因素影響很大。在夏秋之季以溫度、光照、水等影響尤為突出。
尤其是環境溫度過高會導致肉鴨生理機能紊亂,採食量下降,輕者生長減慢,抵抗力下降,重者導致啄羽,甚至死亡,從而造成經濟損失。因此在夏秋之季,怎樣能飼養出健康的肉鴨,減輕熱應激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應激條件下的飼養技術
1、改善營養
肉鴨採食量隨氣溫升高而下降,所以夏秋季節要調整日糧配方,以保證肉鴨的生長需要。
2、創造舒適的環境
夏秋季節,為了減輕應激,在設計房或搭建大棚時,應注意通風,供水方便;大棚養殖要防陽光照射;室內平網養殖,鴨舍四周開通風窗,保證空氣對流,氣溫過高時要加裝風扇;根據平網大小,合理放養肉鴨數量(4-6周齡在5隻/m2)。
『肆』 請問.海南的主要特產是什麼》
食品:主要各種椰子糖果、椰絲、椰花、椰子糖角、椰子糕、椰子醬等。 咖啡: 海南的咖啡十分著名。海南的地理條件最適宜生產高檔的咖啡豆,國際上生產名牌咖啡的廠家,也在海南采購咖啡豆。海南的咖啡加工廠家眾多,加工技術日趨進步,速溶咖啡已創出名牌--力神咖啡。此外,炒咖啡香味濃烈,椰奶咖啡品味獨特,在海南咖啡飲料產品中各顯奇能。 炒咖啡(回家需煮)、速溶咖啡、椰奶咖啡為遊客提供了多種選擇。 腰果 市場所售有袋裝、散裝生腰果仁和袋裝即食熟腰果仁之分。腰果又名樹花生,是一種經濟價值很高的熱帶作物。腰果仁是世界"四大乾果仁"之一。海南最適宜種植腰果的地區為東方縣的八所、感城、樂東縣的佛羅、九所,三亞市的崖城,三亞至陵水一帶沿海平原和台地。此外,萬寧及昌江的一部分土地也可以種植。腰果可炒食、油炸,亦可與雞肉或豬肉同炒,均香酥可口。 胡椒 在海南購胡椒,有白鬍椒、黑胡椒和野胡椒之分。野胡椒比人們種植的胡椒粒要小,呈淺褐色。一般人認為野胡椒純屬天然,其香味更為濃烈。 牛肉乾 不同的加工方法,制出不同風味的牛肉乾,每種都可選購一些。產於文昌縣錦山鎮,肉脆味美,香甜可口。主要遠銷於東南亞的國家和地區。 熱帶果 脯及鮮果 主要有芒果乾、益智果等。乘飛機離開海南的遊客,不妨背上一些椰子、菠蘿蜜、芒果、番石榴等熱帶鮮果,回去饋贈親友。 海產干品 各種魚干、干魷、貝類、海參、蝦仁、海蛇干以及瓊脂等。 鹿製品 有美容系列(洗面奶、護膚霜、浴液等)和滋補系列(有鹿茸片、鹿血酒、鹿骨酒、鹿胎膏、鹿鞭、鹿肉乾等)。在瓊山縣的海南省鹿場和在屯昌縣的楓木鹿場,可購此類特產。 特色茶 海南的茶除傳統的紅茶、綠茶外還有水滿茶、鷓鴣茶、苦丁茶、香蘭茶和檳榔果茶等 綠茶和紅茶 海南傳統出產的大宗出口產品。尤其是紅茶,香味純正醇厚,受到國外用戶特別是歐洲用戶的喜愛。五指山紅茶被專家評為上品,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白沙縣的綠茶,也頗受歡迎。 水滿茶 是五指山野茶,長年生於雲霧之中,得天地之精華,醇郁甘甜且有防感冒、止腹瀉、健胃醒神之功效。五指山野茶在萬畝以上,現有移植。在五指山區流傳著水滿茶的傳說,神奇而優美。 鷓鴣茶 主產萬寧東山嶺,葉圓味甘,是一種奇特的野生茶葉。此茶甘冽爽口,並有好聞的葯香,有降壓、減肥、健脾、養胃之效,還可防治感冒,被歷代文人墨客譽為"靈芝草"。東山羊毫無腥膻,鮮美可口,一般認為是食東山鷓鴣茶嫩葉的緣故。 香蘭茶 香蘭茶是以有"世界天然食品香料之王"稱譽的香草蘭(Vanilla)與高檔紅、綠茶作原料,以先進制茶技術與現代吸附理論相結合研製成功的茶葉新產品,具有國際流行香型。有提神補腦,保肝補腎等多種保健功效。香蘭紅茶香氣清甜純正,滋味濃強爽口,湯色紅艷明亮,加奶口感更好,冷飲效果尤佳。香蘭綠茶香氣鮮純雋永,湯色黃綠明亮,滋味醇厚回甘,加冰更為爽口。 檳榔果茶 採用海南生產的檳榔和名茶為原料而生產的天然保健飲料,含有人體多種氨基酸及豐富的碘、鈣、鐵、胡蘿卜素等,具有消毒止咳、消食醒酒,提神利尿、防癌和促進新陳代謝的功能。 苦丁茶 具有治療保健功能,蜂蜜菊花茶、冬瓜茶、清涼爽口,都很有特色。 以上土特產在海南各大商場和旅遊購物點一般都可購到,但在各土特產的主要產地其價格會便宜一些,小店和集貿市場所售土特產可以砍價。海口市的博愛路(副食品)、東門菜市場(乾果和海產干品)、得勝沙路(服裝)、水產碼頭(副食、水產)等處,可以購到比一般商場、商店便宜較多的土特產品,喜歡多購物廣送人的遊客離開海南時不妨抽時間到上述幾處走一走。 水果特產 【 紅毛丹 】 無患子科熱帶高大喬木果樹,原產馬來西亞。樹干粗大多分枝,樹冠開張,樹葉深綠,果實呈球形、長卵形或橢圓形,串生於果梗上,外表呈黃色,果肉為白色,柔軟而爽脆,酸甜似荔枝,可口清香。每年2月至4月開花,6月至8月為果實成熟採摘季節。 【 芭蕉 】 芭蕉科植物,熱帶、亞熱帶水果。莖可入葯,利尿、治療腦血栓;根可治療感冒、胃痛。相傳古時有位馮先生,夏日傍晚在書齋前偶見一綠衣女子從窗前經過,十分美麗,問其,自稱"蕉氏"。馮拉扯女子入房,女子不從,匆忙而去,馮只扯下女子一片衣角,晚上藏於席下。次日看時竟是芭蕉葉,原來女子是芭蕉所變。 【 香蕉 】 為熱帶名果,海南島亦為原產地之一,種植一年即結果上市,南部地區更快,栽苗6-8個月就結果。主要分布於陵水、三亞、樂東、文昌、瓊海、萬寧、澄邁、臨高等。香蕉蕉肉芳香,蕉皮有青綠色和鵝黃色的, 剝掉蕉皮,肉質呈鵝黃色,香甜可口,芬芳撲鼻。 【 荔枝 】 【 龍眼 】 又叫桂圓,多為實生樹,果樹高大,樹干可做經濟用材。主要分布在定安、屯昌、文昌等縣市。龍眼營養豐富,是珍貴的滋養強化劑,新鮮龍眼味甘如蜜,除鮮食外,還可製成罐頭、酒、膏、醬等,亦可加工成桂園干肉等。此外龍眼的葉、花、根、核均可入葯。龍眼樹木質堅硬,紋理細致優美,是製作高級傢具的原料,又可以雕刻成各種精巧工藝品。 【 菠蘿 】 菠蘿又稱鳳梨,鳳梨科果子蔓屬,單子葉多年生草本植物,熱帶、亞熱帶水果。具有消化、驅蟲、 利尿等葯用價值,還是海南美味佳餚的配料。 【 枇杷 】 又叫台灣枇杷,薔薇科亞熱帶常綠喬木,原產台灣和海南。果實味甘美,可可治熱病。 有「百果之王」美譽。海南島栽培歷史悠久,主要分布在瓊山市的永興、石山、美安、遒譚、十安路、龍橋等地。品質較好的品種有瓊山市羊山的鵝蛋荔、無核荔、黃皮丁香、蟾蜍紅等。荔枝的營養價值很高。它的果肉多汁,味甘美、有芳香,鮮食最好,也可釀酒,加工成罐頭、蜜餞等。 【 檸檬 】 芸香科熱帶、亞熱帶常綠灌木或喬木。果實芳香宜人,果肉汁多味酸,富含維生素,也可入葯。常與紅茶配做檸檬茶或製作檸檬果汁,清香爽心,清熱潤肺,還可提取芳香油。 【 橄欖 】 又叫白欖,熱帶、亞熱帶常綠喬木。果肉甘甜,果汁少,可助消化、消毒、止瀉,去脂減肥,生津止渴,防止咽喉炎,常製成乾果。 【 酸豆 】 又叫酸梅豆,豆科熱帶常綠喬木。適於沙地生長,花黃色或橙色,總狀花序,莢果長橢圓形。木質堅硬緻密,三亞農民多以其木製做牛車車軸、車輪和砧板;莢果既是酸甜的水果,腌漬後的酸梅豆醬也是海南風味佳餚的上乘佐料,嫩葉可配製海鮮食用,也可充當飲用水的澄清劑。 三亞市市樹 【 猴麵包 】 木棉科熱帶果樹。未成熟的果實切片用火烤後,吃起來如同麵包。塞內加爾國樹。 【 糖椰子 】 原產柬埔寨熱帶旱性森林中,花序和樹汁都可製糖、釀酒。 【 蛋黃果 】 又名獅頭果,原產南美北部,屬山欖科半落葉小喬木熱帶果樹。果實球形,未熟時果綠色,成熟果黃綠色至橙黃色,光滑,皮薄,果肉橙黃色,富含澱粉,質地似蛋黃且有香氣。果實除生食外,可制果醬、冰奶油、飲料或果酒。 【 雞蛋果 】 西番蓮科熱帶果樹,原產巴西。果實芳香,食用果瓤,酸甜可口,加入重碳酸鈣和糖,可製成飲料。 【 西番蓮 】 又叫百果香,西番蓮科熱帶果樹,原產澳洲和巴西,果汁中有165種化合物,構成特殊香味,具有十幾種水果風味,有養顏美容、去除疲勞、防衰老、抗高血壓的療效。 巴拉圭國花。 【 神秘果 】 山欖科小灌木,熱帶果樹,原產非洲。果肉含有一種叫神秘果素的糖蛋白成分,可破壞人的味覺,產生增甜作用。不論你口中原來是酸甜苦辣任何滋味,吃一顆神秘果,都能馬上品出甘甜的味道。 【 榴槤 】 �6�1 木棉科熱帶落葉喬木,原產東南亞,果實被稱為「萬果之王」、「水果皇後」。 �6�1 果實香味異常,吃的人感覺越吃越香,能吃上癮;不吃的人感覺味同貓屎臭。 �6�1 榴槤不可以採摘,否則不能繼續成熟,果樹也會受損傷。只有等其成熟後自己落下。 �6�1 古時一群男女漂洋過海下南洋,遇風浪船翻,只有一對男女漂泊幾天到達一個美麗的小島;島上居民采來一種果實給他們吃,很快恢復了體力,兩人再也不願意回家,在此結為夫妻,生兒育女。後來人們給這個水果起名叫"榴槤",意思是讓人流連忘返。 【 椰子 】 �6�1 椰子水富含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促進細胞再生長,可以飲用,甘甜解暑,瓊崖縱隊紅軍曾將其代替葡萄糖水注入靜脈維持生命;葉肉含35.5%的脂肪和大量能醒酒、有助於人體蛋白質合成和壯陽的鋅,可吃也可做椰蓉、奶油,椰殼可燒做活性炭;椰根煮水可治療炎症;而"椰席"早在漢代就是朝廷的貢品了。 �6�1 椰子在漢代以前叫"越王頭"(越人是古代黎族的先民)。傳說,一次黎王因為打了勝仗,在寨子里慶祝勝利,疏於戒備,晚宴時被奸細暗殺,並將其頭顱懸掛在旗桿上通知敵人前來攻寨。敵人攻寨時萬箭齊發射向城牆守軍,箭卻紛紛落在旗桿上。旗桿漸漸長粗、長高,變成椰樹,箭也變成椰葉,黎王的頭顱變成椰果。敵人看到此景嚇壞了膽,不戰而退。椰樹也就成了黎族人民的象徵。剝開椰子外邊的椰棕,你會看到椰殼上有三個黝黑的眼,那便是黎王怒目而視的眼睛和嘴。 【 菠蘿蜜 】 �6�1 學名: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英文名:Jackfruit. 又稱木菠蘿、樹菠蘿,原產印度,引入中國栽培已有九百多年歷史,分布在海南、雲南、台灣等熱帶地區。 �6�1 菠蘿蜜是一種熱帶桑科常綠喬木,果實6~7月成熟,果實巨大,最重達40公斤,被稱為水果之王;果實結於樹干,內藏無數金黃色肉包,肥厚柔軟,清甜可口,香味濃郁;當地年輕人約會前會將其當作口香糖咀嚼幾口,可以改變口腔異味;另外還有健體益壽的作用。此樹樹齡愈大,果也愈大,木材也愈堅硬,堪稱"老當益壯"。 【 楊桃 】 又叫五斂子,熱帶果樹,原產印度、越南。楊桃分為甜、酸兩大類。酸楊桃果實大而味酸,多用作烹調配料或蜜餞原料;甜楊桃作水果吃。楊桃含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多種成分,對治療胃病、黃疸、卉痢等有一定的療效 。 【 洋蒲桃 】 又叫紫蒲桃、水蒲桃、水石榴,桃金娘科熱帶水果,原產於印度和馬來半島。營養豐富,對咳嗽、哮喘有治療效果。 【 腰果 】 又叫樹花生,熱帶常綠喬木,原產巴西東北部,海南引種腰果有40年歷史。腰果全身是寶,果仁營養豐富,腰果果梨可當水果食用,腰果仁富含21%的蛋白質及各種維生素,是世界四大乾果之一(其它還有甜杏仁、核桃仁和榛子仁);樹皮、樹根、樹脂均可入葯;樹干更是製作包裝箱和造船的不可多得的優質材料。 【 番木瓜 】 又叫萬壽果、木瓜,番木瓜科熱帶小喬木或灌木,原產熱帶美洲。果實含有的"木瓜酶"對人體有促進消化和抗衰老作用,既是水果,又可作菜。 【 番荔枝 】 又名佛頭果,番荔枝科熱帶果樹,原產熱帶美洲。果實清甜,有特殊氣味,根、葉可入葯。 珍珠特產 珍珠(pearl),希臘文之「海的嬰兒」,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神奇瑰寶。早期,人們賦予珍珠許多美麗的傳說,比如珍珠是晨露或神女的眼淚形成的。其實,珍珠是由母貝的一次偶然事件而產生的。一顆沙粒或寄生物落入母貝體內,母貝感到很不舒服,但又無法將異物排出,它便分泌一種光滑的晶體物質包裹入侵物來減輕自身痛苦。這種晶體物質就是珍珠質,一層又一層地包裹異物,最後便形成一顆晶瑩的珍珠。 珍珠的由來 珍珠(pearl),希臘文之「海的嬰兒」,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神奇瑰寶。早期,人們賦予珍珠許多美麗的傳說,比如珍珠是晨露或神女的眼淚形成的。其實,珍珠是由母貝的一次偶然事件而產生的。一顆沙粒或寄生物落入母貝體內,母貝感到很不舒服,但又無法將異物排出,它便分泌一種光滑的晶體物質包裹入侵物來減輕自身痛苦。這種晶體物質就是珍珠質,一層又一層地包裹異物,最後便形成一顆晶瑩的珍珠。 天然珠與養殖珠 天然珍珠是指天然生長的珠母貝在自然狀態下「受孕」並產出的珍珠。古時候,人們獲得珍珠的唯一方法是下海採摘天然珍珠。當時全靠人身直接深潛海底撈貝。人在海底沒有保護設備,停留時間短則采不到珠,時間長了會窒息或寒慄而死,不幸遇到惡鯊或其他海洋動物侵襲來不及逃避的話,船上的人看到的是一縷縷浮上水面的鮮血,當時曾有一首詩描述珠民的苦難:江浦茫茫月影孤,一舟才過一舟呼,舟舟過去何舟得,採得珠來淚已枯。 我們通常看到的珍珠,都是養殖珠。天然珍珠當今世界已極為罕見了。 養殖珍珠是指天然生長的珠母貝採用「人工受孕」(插核)的方法使之受孕,然後在自然狀態下孕育而成的珍珠。養殖珍珠無論在形態、顏色還是在光澤上大都優於天然珍珠,而且養殖珍珠也是天然貝蚌孕育出來的。故國際珠寶界將養殖珍珠列入天然珠寶的范疇。 本世紀以來,由於人類對天然珍珠無節制的采捕及現代工業文明對海洋生態環境的破壞,天然珍珠已極為稀少(平均一萬只貝中只可獲得珍珠19g),而且價格昂貴,已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學會了養殖珍珠。珍珠的養殖始於我國宋代,後來傳入日本,經過改進發展成為現代養珠法。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珍珠養殖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珍珠的葯用價值 海南沿海是當今世界極少數未受污染的海域之一,海南出產的珍珠以其卓越的品質名冠天下。據《本草綱目》記載,珍珠性寒、無毒、入心,具有清熱解毒、養顏潤膚等功效。現代醫學證明,珍珠中含有人體所需的十九種氨基酸、高生物活性牛磺酸、二十八種礦物質(如鈣、鐵、鋅、錳等)和多種微量元素,能有效提高人體內抗衰老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氨基酸載體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千百年來,珍珠一直被人們視為名貴中葯材與美容瑰寶。 海南島周邊海域海水溫度適宜、毫無污染、海洋生物豐富,為珍珠貝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特別是三亞和陵水一帶盛產各種珍珠貝,其中白蝶珍珠母貝為我國南海特有。海南珍珠粒大質優,最大的「珍珠王」直徑15.5毫米。海水珍珠裝飾品有項鏈、耳墜、胸花、戒指等,俱工藝精細,晶瑩華美,且檔次齊全。 珍珠飾品適合各層次的女性佩戴。一般來說,年輕女性比較鍾情於白色、粉紅色或金黃色的珍珠,而高貴典雅的黑珍珠則是成熟女性的至愛。 珍珠被譽為珠寶的「皇後」,佩戴時應注意保養呵護,比如避免與洗發水、化妝品、香水等接觸,避免被刮傷,不戴時要放在首飾盒中保存等等。需要清潔時可用清水加少許中性洗潔精浸泡幾個小時,然後用軟布擦乾,最好用棉布。 珍珠的品評標准以 大小、外觀、顏色、光澤、暇疵等因素為主,一顆好的珍珠要求體積大、外觀渾圓且飽滿、顏色純正、暇疵少、光澤度高。此外,珍珠飾品的工藝水平也是判定價值的重要標准。區別真假珍珠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通過手或嘴來感覺,真珍珠有涼感,仿珍珠則無;用手或牙輕磨,真珍珠有粗糙感,仿珍珠則光滑。 檳榔 海南適宜栽培檳榔的地區較多,主要分布在瓊中、屯昌、定安、陵水、崖縣等地。檳榔屬棕櫚科,常綠喬木,外形和椰子樹一樣無枝無干,婷婷玉立,但比椰樹窈窕秀麗。檳榔的種子叫做檳榔子,它含有檳榔鹼和鞣酸等,可供食用。它的葯用價值很高。中醫用作治療蟲積、食滯、脘腹脹痛.水腫.腳氣等症。其果皮叫做「大父皮」,能行氣、利水、消腫。除果實外,樹葉也可食用。 菠蘿 又叫鳳梨,為短期收益的熱帶水果。文昌是海南種菠蘿最多的地區,面積有270多公頃.品種有沙拉瓦、巴厘、夏威夷、泰國、巴打維爾等,以沙拉瓦為主,巴厘次之。 菠蘿蜜 菠蘿蜜又叫木菠蘿或大樹菠蘿,屬常綠喬木,一般栽種四至六年就開始結果,果結於樹幹上。每年春天開花,夏秋間果熟,單果重達20多公斤,成熟時香氣飄溢,遠近可聞。它的果肉味甜,呈金黃色,脆可口。含有豐富的糖、脂肪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果核較多,又如板栗,含有豐富的澱粉質,可以炒食。樹液和葉子還有消腫解毒的功效。木質可作傢具,木屑可作黃色染料。 紅毛丹 紅毛丹屬熱帶常綠喬木,樹干粗大多分枝,樹冠開張,樹葉深綠。果實呈球形、長卵行或橢圓形,串生於果梗上,外表呈黃色,果肉為白色,柔軟而爽脆,酸甜似荔枝,可口清香.每年2月至4月開花,6月至8月為果實成熟採摘季節。 胡椒 胡椒是一種熱帶地區的香辛植物,是一種高級調味品,原產於印度西南海岸的熱帶雨林。海南島於明代開始栽培,是由華僑帶回種植、繁衍。胡椒在食品工業上,可作腌製品的防腐性香料,在醫葯上可用作健胃劑,若與豬肚同燉,有健脾胃、暖肚驅寒之功效。 荔枝 荔枝有「百果之王」美譽。海南島栽培歷史悠久,主要分布在瓊山縣的永興、石山、美安、遒譚、十安路、龍橋等地。品質較好的品種有瓊山縣羊山的鵝蛋荔、 無核荔、 黃皮丁香、蟾蜍紅等。荔枝的營養價值很高。它的果肉多汁,味甘美。有芳香,鮮食最好,也可加工成罐頭、釀酒、蜜餞等。 龍眼 龍眼又叫桂園,多為實生樹,果樹高大,樹干可做經濟用材。主要分布在定安、屯昌、文昌等縣。龍眼營養豐富,是珍貴的滋養強化劑,新鮮龍眼味甘如蜜,除鮮食外,還可製成罐頭、酒、膏、醬等,亦可加工成桂園干肉等,此外龍眼的葉、花、根、核均可入葯。龍眼樹木質堅硬,紋理細致優美,是製作高級傢具的原料,又可以雕刻成各種精巧工藝品。 芒果 芒果素有「熱帶果王」之稱,在海南各地均有栽培,果實肥大,最大的每個重達2.6公斤。肉汁香甜、芬芳四溢。芒果的果肉含有多種維他命,特別是維他命C。它不僅可生吃還可以製作蜜餞,果肉可作瀉劑.芒果樹的壽命長達五百年,結果年齡達百年以上,是果樹中壽命較長的一種。芒果每年一期開花結果,六月成熟,也有秋芒,在九至十月才是收獲的好季節。 香蕉 香蕉為熱帶名果,海南島亦為原產地之一,種植一年即結果上市,南部地區更快,栽苗6-8個月就結果。主要分布於陵水、三亞、樂東、文昌、瓊海、萬寧、澄邁、臨高等地。香蕉蕉肉芳香,蕉皮有青綠色和鵝黃色的,剝掉蕉皮,肉質呈鵝黃色,香甜可口,芬芳撲鼻。 楊桃 楊桃學名叫五斂子。楊桃分為甜、酸兩大類。酸楊桃果實大而味酸,俗稱「三稔」,多用作烹調配料或蜜餞原料。甜楊桃作水果吃,其優良品種還供出口。楊桃青邊紅肉,清甜無渣,有桂花蜜的味道,又稱之為「紅果」,楊桃含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多種成分,對治療胃病、黃疸、卉痢等有一定的療效。 腰果 腰果又叫樹花生,原產巴西東北部,海南引種腰果有40年歷史,其主要產品為腰果仁和果殼油。腰果仁是世界 「四大乾果仁」(腰果仁、甜杏仁、核桃仁、榛子仁)之一。腰果因其果梨無核,似核般的腰子狀堅果附於果梨下端而得名,腰果可謂全身是寶,果梨可當水果食用;果仁營養豐富,製成乾果行銷世界各地;樹皮、樹根、樹脂均可入葯;樹干更是製作包裝箱和造船的不可多得的優質材料。 加積鴨 加積鴨又稱「番鴨」該鴨紅冠黃蹼,羽毛黑白相間。由於瓊海市加積地區飼養番鴨的方法與其它地方殊異,故其脯大、皮薄、骨軟、肉嫩、脂肪少,食之肥而不膩,因此稱為加積鴨,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白切鴨、板鴨、烤鴨三食法俱佳。 珊瑚 珊瑚又稱「海石花」,生長在海底。它像花枝一樣瑰麗多姿,有的一身潔白,像是冰雕玉砌的樹枝;有的紅白相間,如同臘梅,是海南特有的天然工藝品。在很多旅遊景點,隨處可見的還有馬蹄螺、唐冠螺、珍珠貝、虎斑貝等各種螺殼,任遊客選購。 三亞椰雕 三亞的椰雕上雕有"天涯海角"、"南天一柱"、"鹿頭"、"椰風海韻」等字樣,配上風光秀麗的圖案,更富有詩情畫意,產品進入香港,美國,日本市場,深受中外遊客的喜愛。 和樂蟹 和樂蟹產於萬寧鎮一帶海中,膏滿肉肥為其它蟹種罕見,特別是其脂膏,金黃油亮,尤如咸鴨蛋黃,香味撲鼻。是海南四大名菜之一。最常見食法是清蒸,蘸以姜醋配成的調料,原汁原味,美在其中 東山羊 東山羊產於萬寧東山嶺,毛色烏黑,肉肥湯濃、鮮而不膻。其美味據傳是因羊食東山嶺特產鷓鴣茶等稀有草木所致,是海南四大名茶之一。東山羊的食法多樣各具特色,蘸以獨特的佐料,皆是難得的美食。 海南最負盛名的傳統四大名菜 號稱「四大名菜」之首的文昌雞是一種優質育肥雞,因產於海南省文昌縣(現已撤縣設市)而得名。據傳,文昌雞最早出自該縣潭牛鎮牛鎮天賜村,此村盛長榕樹,樹籽富含營養,家雞啄食,體質極佳。文昌雞的特點是個體不大,重約1.5千克左右,毛色鮮艷,翅短腳矮,身圓股平,皮薄滑爽,肉質肥美。海南人吃文昌雞,傳統的吃法是白斬(也叫「白切」),最能體現文昌雞鮮美嫩滑的原質原味。同時配以雞油、雞湯精煮的米飯,俗稱「雞飯」。海南人稱「吃雞飯」即包含白斬雞在內。白斬文昌雞在海南不論筵席、便餐或家庭菜皆派用場。在香港、東南亞一帶備受推崇,名氣頗盛。 「四大名菜」之一的加積鴨,俗稱「番鴨」,是瓊籍華僑早年從國外引進的良種鴨,最早在瓊海市加積鎮養殖繁衍,而又以該鎮加祥街一戶丁姓居民飼養的番鴨最為出名。其養鴨方法特別講究:先是給小鴨餵食淡水小魚蝦或蚯蚓、蟑螂,約二個月後,小鴨羽毛初上時,再以小圈圈養,縮小其活動范圍,並用米飯、米磣摻和捏成小團塊填喂,20天後便長成肉鴨。其特點是,鴨肉肥厚,皮白滑脆,皮肉之間夾一薄層脂肪,特別甘美。加積鴨的烹制方法有多種,但以「白斬」(又稱「白切」)最能體現原質原味,因此最為有名。 「四大名菜」之一的「和樂蟹」產於海南萬寧縣和樂鎮,以甲殼堅硬、肉肥膏滿著稱,與文昌雞、與積鴨、東山羊並列為海南四大名產。「和樂蟹」的烹調法多種多樣,蒸、煮、炒、烤,均具特色,尤以「清蒸」為佳,既保持原味 之鮮,又兼原色形之美。 「四大名菜」之一的海南東山羊地方風味萊。用特產石山羊肉,配以各種香料、味料,經過滾、炸、紋、蒸、扣等多種烹調法精製而成。此菜以位居「石山羊」產地火山口的荔灣酒鄉的出品最為聞名。
『伍』 新養的小鴨子,養多少天以後就可以出欄了
冬天一般在37-38天就可以出欄,夏季一般在41-43天出欄,一平米就多養6隻。一般在2公斤左右。
飼養鴨子的方法
1、雛鴨時期:雛鴨出殼1天後即開食。開食前需先“開水”(飲溫水),飲水中可加入適量的葡萄糖和維生素C。開食的飼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飯,將其撒在竹席上,讓雛鴨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
二、“趕鴨上架”法
“趕鴨上架”這一飼養鴨子的新方法,簡便易行。主要是效仿籠養雞的辦法,依據養鴨戶自身的具體條件,充分利用閑房、小倉房、倉庫和庭院,用木方或角鐵搭成架子,擺上籠子(木製、鐵制均可),上下擺成幾層即可。“趕鴨上架”的好處很多,能充分利用場地,佔地少,多養鴨,便於飼養管理,省飼料、省時間,便於防病治病,鴨群不易得傳染病。
三、拔毛催蛋法
蛋鴨產了一定數量的蛋以後,要歇蛋換毛2~3個月。當發現蛋鴨歇蛋,又看到蛋鴨因身上毛2~3個月。當發現蛋鴨歇蛋,又看到蛋鴨因身上發癢自己用嘴來回啄毛時,可給其強制拔毛。方法是:將鴨抓住,先拔去其兩翅正反兩面較硬的長短老羽毛,然後將其圈養起來,加強飼養管理,用優質飼料飼喂。半個月左右,歇蛋鴨就能恢復產蛋,比未拔毛的鴨歇蛋時間縮短2~2.5個月,提高經濟效益70%~80%。
『陸』 夏天在南方養鴨應注意什麼
68.鴨場選擇有一定的種植業基礎的地方嗎?
在鴨場的選擇時,定要考慮當地的農業情況,一方面存飼料的供應上,可以充分利用當地農產品。另一方面.可以使鴨場的排泄廢物通過無害化處理後.直接成為農業生產的有機肥,反過來提高飼料原料的品質,實現飼料的綠色、無公害化,從而實現養、種結台,推動農業、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
69.鴨場選擇要環保嗎?
空氣與氣候條件在綠色養鴨過程中,環境空氣質罱應符合國家環保局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注(GB/3095--1669)。
在選擇場址時要考慮到種鴨的原產地的氣候條件不能與當地相差太大,否則,輕則會降低鴨的生產性能,嚴重的還會引起鴨的死亡。
70.清潔而充足的水源對鴨場重要嗎?
鴨場的用水量大應以夏季最大耗水量為標准來計算需水量。養鴨場的水源應當充足,水質良好。種鴨場和蛋鴨場需要水而用作鴨群游水活動、交配的良好場所,因此,種鴨舍最好選在與天然水域相連的緩坡地方修建,可以減少陸地運動場的面積,又能滿足水禽喜水的生活習性。商品肉鴨場可不必設水上運動場,但在陸地運動場上要設置足夠的飲水器(槽)。
水源要衛生無污染,使用地面水時,要求不含有病菌和毒物,無臭和異味,水質澄清,適於鴨群飲用。
鴨的用水可分為兩部分,一是養殖人員及畜禽日常生活飲用水,一是其他用水,包括清潔用水,運動場用水等。
71.鴨場為什麼要科學分區?
一個完整、規模大的高效綠色養鴨場應有許多不同的功能區。功能區的劃分是否合理,各功能區的布局是否合理,不僅影響著鴨場的基建投資,還影響鴨場以後的經營管理、生產組織、生產效率和場區內的小環境及獸醫衛生水平。因此,在選定的場地上進行合理的分區及各分區間的合理布局,是建立良好的鴨場環境和高效率的生產的基礎工作和可靠保證。
72.鴨場的分區原則是什麼?
⑴目的明確。場區的劃分應當充分的體現建場的方針、任務,存滿足生產要求的前提下,節約土地的使用,盡量不佔用耕地。
⑵充分利用場區的地形地貌。應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物,以創造最有利的鴨的生產環境、減少投資、提高勞動生產章。
⑶符合綠色養殖標准。在場區的劃分時,要考慮如何避免場區內的相瓦污染,以及如何避免場區的污染物污染外界,特別是靠天然河道建的鴨場。
⑷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應充分考慮今後的發展,在規劃時應留有餘地,尤其是對生產區規劃時更應件意。
73.鴨場通常分幾個功能區?
⑴生活區。包括職工宿舍,食堂及其他生活服務設施和場所。
⑵行政區。包括辦公室、會議室、資料室、供電供水動力設施等。
⑶生產管理區。包括消毒更農室、休息室、鴨舍、飼料儲存、加工、調制、產品庫等建築物。
⑷生產區。種鴨舍、商品鴨舍、孵化室等。
⑸病鴨管理區。包括獸醫室、隔離舍等。
⑹污物處理區。包括廁所、焚燒爐,糞污處理池等。
74.鴨場建築為什麼要科學合理布局?
在已確定的功能分區內。建築物布局合理與否。對場區環境狀況、衛生防疫條件、生產組織、勞動生產率及基建投資等有直接影響。
75.鴨場布局原則是什麼?
⑴應根據生產環節確定建築物之間的最佳生產聯系。
⑵應遵守獸醫衛生防疫和防火安全的規定。
⑶為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創造條件.
⑷合理利用地形、地勢、主風向和光照。
76.鴨舍的建築要求要達到哪些指標?
⑴防寒保暖。鴨舍建築的基本要求是防寒保曖,特別是育雛室。鴨舍的頂部往往需要有隔熱保溫層。冬季,寒冷地區要有供暖設施,如用煤爐加熱,應注意通風,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⑵通風良好。通風效果的好壞,取決於鴨舍與主導風向的夾角。從防止冷風襲擊和加強排污效果等因素綜合考慮,鴨舍朝向應與主導風向呈30~45。夾角為宜。
⑶防止其他動物侵襲。主要包括鼠、犬、狼、蛇等動物的侵害,尤其是鼠和黃鼠狼的侵襲,不但能傷害鴨子,還能傳播疾病,造成疫情。
⑷便於清洗消毒,排水良好。
⑸保持安靜,減少各種應激。
⑹因地制宜,降低造價,節約投資。育雛舍要求保溫性能良好,乾燥透氣,肉鴨舍不用建水浴池,以減少肉鴨活動,利於育肥;成年鴨怕熱不怕冷,種鴨舍只要能關攔鴨群、擋風遮雨即可。
77.鴨舍的建築材料該如何選擇?
鴨舍築材料的選擇鴨舍建築用材料的原則應是就地取材.因陋就簡。可根據飼養地建材資源條件和當地自然氣候情況決定。北方養鴨區,由於冬季寒冷且時間長,因而建築用材應選磚瓦,這樣建築的鴨舍雖一次性投資大,但較保溫,或者在鴨舍南邊半坡用塑料薄膜覆蓋,這樣既可減少投資又可使鴨舍冬季利用太陽能來保溫暖。為提高鴨舍保溫性能和降低鴨舍造價,現在多用單磚牆外加保溫板的保溫措施,效果較好。
78.科學合理的鴨舍結構是怎樣的?
科學合理的鴨舍結構雖然鴨舍建築結構是根據當地資源和飼養者的投資能力等具體情況而定,但內部結構必須合理,這樣才能使飼養管理方便、節省人力和減輕勞動強度。一般內部結構包括門窗面積、走道的寬度、屋檐高度、圍欄高度及水食槽的安放等等。
79. 鴨舍多高合理?
為節省材料,鴨舍高度可以低些,一般檐口離地面高2~2.3米,在長江流域區屋檐離地面距離2.2~2.4米左右;南方溫暖區屋檐高需2.5~2.8米左右,以利夏季通風。如按飼養的鴨群類型來分:肉用仔鴨舍檐口可適當低些,種鴨舍可適當高些;採用網上平養的鴨舍檐口可適當高些,採用地面平養的鴨舍檐口可適當低些。
80.鴨舍跨度設計為多少為好?
由於鴨舍跨度直接影響著內部小氣候。當鴨舍跨度過大時,舍內雖易通風換氣但不易保溫,受外界氣候變化的影響大,造價高;鴨舍跨度過小時,舍內雖易保溫,但不易通風換氣。所以為了免受或者少受外界影響,做到冬暖夏涼、通風乾燥,形成舍內良好的小氣候的目的,就必須設計合理的鴨舍跨度。
一般來說,考慮保溫為主的北方養鴨區和育雛用房,鴨舍跨度可適當小些。而需要考慮防暑為主的南方鴨區和種鴨舍房屋跨度可大些。對華東地區和長江流域來說,肉用仔鴨舍跨度以7.0米、種鴨舍跨度以5.0~5.5米為宜,走道寬1.0米以上,通常是建成單列式。而且分成小間為佳。
81. 鴨舍地面有何要求?
舍內應盡量鋪水泥地面,同時運動場向外傾斜,以利排除室內水分。商品內鴨舍或農家養鴨如條件限制,也可不鋪水泥地,而用墊料,尤其是北方養鴨區,由於氣候比較乾燥,鴨舍需要保溫,更適於在舍內採用墊料飼養。
82. 鴨舍運動場有何要求?
陸上運動場是鴨子吃食、梳理羽毛和晝間小憩的場所。其面積應大於鴨舍面積。由於鴨腳短,不平的地面常使其跌倒碰傷,不利於鴨群活動。要求地面平整,略向水面傾斜,不允許坑坑窪窪,以免蓄積污水。陸上運動場起碼應三合土夯實。在運動場和水面連接的傾斜處.要用水泥砂石砌好,以防水浪沖擊後,泥土塌陷;斜坡要傾斜25。~30。,且延伸到枯水期的最低水位線以下。養鴨前必須修得堅固、平整。有條件和資金充足的養鴨場,最好將整個鴨灘用水泥砂石抹上,這樣既堅固,又方便沖洗鴨糞。水上運動場是鴨子玩耍嬉戲、繁殖交尾、捕食魚蝦的場所。通常水上運動場的面積應大於陸上運動場。一般每100隻鴨需要的水上運動場面積為10~40米。有條件的地方要盡可能大一些。通常鴨舍和運動場是根據鴨子的分群而用圍欄隔成一塊一塊的。
83.鴨舍每欄寬度和分隔小間有何要求?
飼養時鴨群不宜過大,可將鴨群分到若干個小間飼養,分隔成的小間大小,應示鴨舍每間的寬度而定。一般肉用仔鴨每群100隻左右一間,每間約3.5米寬(跨度7米),分隔成的小間20平方米。種鴨群每群30隻,5米跨度(1米走道)的鴨舍用l間,每間約3.5米寬,分隔成的小間14米飼養面積。間隔可用網眼較小的鐵絲網分隔,盡量少用尼龍網分隔,以免鴨頭經常伸入網眼內被套住受損,嚴重時造成窒息死亡。
84.育雛舍和仔鴨舍有何要求?
雛鴨在20日齡前要求舍內溫暖下燥,所以育雛舍應保溫性能好,空氣流通而無賊風。每幢育雛舍檐高2米,窗與地面比例為1:10或15舍內分為10個小間,每間的面積為20米。,可容納20日齡以內的雛鴨200隻,20日齡後的仔鴨100隻。舍內地面應比舍外高25~30毫米。地面可用黏土鋪平打實或用粗沙鋪地壓實,亦可用方磚鋪地使地面保持乾燥。舍前設運動場,與水面的距離應在7~8米,其中平地4~5米,連接水面的斜坡長約3~4米不宜過於傾斜,運動場的平坡區也可設置喂料區,用於外界氣溫較高、氣候良好時雛鴨在外喂料飲水。在雛鴨早期應在舍內靠過道一側設置水食槽,這樣既便於飼喂,又可防止早期在室外飼喂不利於雛鴨的保溫。當將雛鴨飼養至20多日齡可脫溫時,將雛鴨的飼養密度可減少一半,將生長較快的一半轉到另一幢仔鴨舍,留下另一半在原育雛舍飼養。
85.種鴨舍結構有何要求?
種鴨舍每棟容量以不超過400隻為宜,鴨舍檐高2~2.3米左右,窗與地面比例為l:10左右,氣候溫和地區鴨舍朝南邊可以無牆,也不設窗戶,應全敞開。舍內地面比舍外高10~15厘米,每平方米可養3隻肉種鴨或6隻蛋鴨。一般鴨場,在鴨舍一角設產蛋區。鴨舍外有陸上運動場,場上應搭建遮蔭棚,以供種鴨雨天活動和採食飲水之用,也可做夏天乘涼之用;同時需設置水上運動場,以供種鴨沐浴和交配之用。陸上運動場及水上運動場的寬度應略大於鴨舍寬度。室內也可採用板條或竹片漏縫地板飼養。
86.孵化室結構有何要求?
孵化室的大小,應根據孵化器大小、數量而定。孵化室一般採用磚混結構,四周用水泥牆、樓板平頂,應設隔熱層;採用人字頂結構的要增設天花板。前、後牆有窗,房檐高3米左右。室內既要能通風、又要保溫,冬暖夏涼,地面鋪有水泥,且有排水出口通室外,以利沖洗消毒。室內水、電必須24小時保證供應。
87.飼養密度和建築面積該如何估算?
不同類型的鴨(肉用型或蛋用型)飼養密度不同;同一類型的鴨如日齡不同,或生長階段不同,其飼養密度也不同;同一類型的鴨,雖然日齡也相同,但由於飼養季節不同,鴨舍大小不一樣,其每平方米鴨舍的養鴨數量也有差異。因此,建造鴨舍計算建築面積時,要留有餘地,適當放寬計劃;但在使用鴨舍時,要周密計劃,充分利用鴨舍面積提高鴨舍的利用率。
一般原則是,單位面積內,冬天可適當多養些(提高密度),夏天少養些;大面積的鴨舍,飼養密度適當大些,小面積的鴨舍,要適當少養;運動場大的鴨舍,飼養密度可適當大些,運動場小的鴨舍,飼養密度要適當小些。
88.簡易鴨棚如何建造?
在南方地區和長江流域,多建簡易鴨棚用以飼養各種類型的鴨群,最常見的有南方的拱形鴨棚和長江流域的塑料大棚形鴨舍,這兩種鴨舍形狀、結構相似。
鴨舍骨架用竹木構建,高度以便於人的操作為宜,一般約2米,底寬2~3米.鴨舍長度根據飼養鴨數而定。棚頂採用蘆席鋪蓋而成,其上再覆以油毛氈或塑料薄膜以防雨雪,北方地區可在上面蓋上稻草等覆蓋物,以便夏季防暑和冬季保溫。夏季將四周撐起敞開,形成「涼亭」,四周用竹柵或網圍起,棚內除養禽外,還供飼養人員食宿、堆放飼料及存放蛋。這種鴨棚也可根據放牧禽群的需要而挪動地方,主要用於仔鴨和後備種鴨及放牧蛋鴨的飼養。
89.固定式群養鴨舍如何建造?
固定鴨舍按用途分為育雛鴨舍、育成鴨舍、填鴨舍和種鴨舍;按建築式樣分為單列式、雙列式、密閉式、開放式、半開放式、平養鴨舍、網上飼養鴨舍、半網上飼養鴨舍等。
90.固定鴨舍有哪些優點?
第一,提高飼養密度,減少基建投資。
第二,利於進行飼養管理。由於操作方便,大大節省清潔衛生的時間,增加管理數量,每個飼養員可以飼養更多的肉鴨,比散養方式增加更多的飼養數量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提高商品鴨的生長速度。可以控制種鴨的生長狀態,降低飼料消耗,提高生產效率.增加飼養效益。
第四,利於對整個生長過程的記錄與觀察。對各個階段鴨進行精心地觀察和記錄,及時掌握各個階段鴨的生產情況,發現問題,立即採取措施,保障整個生產過程的持續快速發展。
第五,減少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
91.喂料器和飲水器應怎樣使用?
根據鴨的品種類型和不同日齡,而配以大小和高度適當的喂料器和飲水器。飼喂雛鴨時,可用塑料布或竹席、草席代替。較大一點的青年鴨和種鴨可用無毒的塑料盆飼喂,以便於清洗、消毒。鴨用飲水器形式多種多樣,可以自製,如用塑料瓶、廣口瓶改造,也可以購買一些商品化的飲水器,如鍾式飲水器、吊塔飲水器等。總之,要求所用飲水器、喂料器適於鴨的平喙型採食、飲水特點,能使鴨頭頸舒適地伸入料、水器內採食和飲水,但最好不要使鴨任意進入料、水器內。其形式和規格可因地而異。
92.鴨舍環境控制設備怎樣使用?
⑴控溫設備。溫度控制是鴨舍環境控制中重要的一環,無論是南方溫暖的地區還是北方寒冷的地區;無論是雛鴨還是種鴨的通風換氣,以保證舍內的空氣流動,寒冷的季節道風有利於鴨舍內溫差的調整,夏季有利於降溫,保持空氣清新。
⑵光照設備。在鴨的不同生長階段都需要施以適宜的光照,才能保證其正常的生長發育,提高生產能力。光控可採用日常用燈泡,也可以用專用的設備。具體操作可參考鴨不同階段的光照時間和所用設備的說明進行。
鴨的飼料與營養技術
93.科學養鴨對飼料原料產地環境有何要求?
在綠色養鴨系統工程的建設過程中,飼料原料的選擇和飼料的配合是系統工程中的基礎步驟之一。只有綠色的飼料原料加上科學合理的配方才能飼喂出滿足綠色標準的鴨子。
⑴產地選擇:綠色飼料原料產地應選擇在生態條件良好,遠離污染源,並具有可持續生產能力的農業生產區域,尤其是選擇具有綠色農產品質量標志的原料產地。
⑵環境空氣質量環境空氣質量標准可參照國家環保局1996年l0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GB3095一1996)執行。
⑶灌溉水質,農田灌溉水質量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GB5(08492)
⑷土壤環境質量應按照農業部制定的無公害食品標准中蔬菜產地環境條件中土壤環境質量指標執行。
94.鴨飼料添加劑的種類有哪些?
從使用添加劑的主要目的和作用的角度,可將現在常用的飼料添加劑概括為6大類。一類是補充和平衡營養類添加劑:包括氨基酸、維生索、微量礦物元素等。二類是葯物飼料添加劑,是指為預防、治療動物疾病而摻入載體或者稀釋劑的獸葯的預混物,包括抗球蟲葯類、驅蟲劑類、抑菌促生長類等。三類是生理代謝調節劑類添加劑:包括激素類、抗應激類、中草葯類。四類是增食慾助消化類添加劑:包括酸化劑、甜味劑、鮮味劑、香料、生菌劑(益生素)、酶制劑和緩沖劑等。五類是飼料加及保存劑類添加劑:包括防霉劑、抗氧化劑、黏結劑、抗結塊劑、乳化劑、青貯保存劑等。六類是其他類添加劑;包括著色劑、飼料色素、活性炭、沸石、麥飯石、膨潤土、硝酸稀土等。在鴨綠色飼養中,應按高標准、嚴要求來選擇飼料添加劑的種類,不能使用激素類添加劑不能使用被農業部列出違禁的葯物,更不能使用有毒、有害物質。
95.應用鴨飼料添加劑該注意哪些問題?
⑴合理使用。飼料添加劑種類繁多,各有其不同的作用特點,必須結合畜禽飼養的需要、飼養條件和健康狀況,有針對性地選擇使用。
⑵合理選擇載體。飼料添加劑一般混於乾粉飼料載體中,短期儲存待用,不得混於加水儲存的飼料或發酵過程中的飼料內,更不能與飼料一起煮沸使用。
⑶攪拌均勻。由於飼料添加劑添加到日糧中的量很微小,使用時一定要注意攪拌均勻。當把微量的添加劑直接混合於大量的飼料中往往不能達到均勻的程度,會影響動物的有效利用。
⑷防止引起中毒。目前給畜禽規定的各種飼料添加劑的添加量都是大致的需要量,若超過需要量過多就可能引起中毒,產生生理障礙。所以在添加時一定要看準、稱准。
⑸配伍、禁忌。使用飼料添加劑應注意它們之間的協同與對抗關系。比如說礦物質添加劑最好不與維生素添加劑配在一起,因為它會使一些維生素氧化。
96.鴨需要那些礦物質?
礦物質元素在鴨體內佔3%~5%,是構成骨骼、蛋殼的重要成分,有些分布於羽毛、肌肉、血液和其他軟組織中,有些是維生素、激素、酶的組成成份。這些礦物質元素雖然不是鴨能量的來源,但有參與機體新陳代謝、調節滲透壓、維持酸鹼平衡的作用,是保持鴨正常生理功能和生產所必需的。礦物質元素的種類很多,根據其在鴨體內含量多少,可分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兩大類。占體重的0.0l%以上的元素為常量元素,如鈣、磷、氯、硫、鉀等元素,占體重的0.01%以下的元素為微量元素,如鐵、銅、鋅、錳、碘、硒等元素。
97.鴨需要那些常量元素?
⑴鈣和磷。鈣和磷是鴨需要數量最多的兩種礦物質元素。它們是構成鴨骨骼的主要成分。
鈣,在維持神經、肌肉、心臟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調節酸鹼平衡、促進血液凝固、形成蛋殼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磷,作為骨骼的組成元素,其含量僅次於鈣,也是構成蛋殼和蛋黃的原料。磷在碳水化合物與脂肪的代謝,鈣的吸收利用以及維持酸鹼平衡中,也有重要作用。
鈣和磷兩種元素有著密切的關系,飼料中某種元素的含量過高都會影響另一種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因此,兩者必須保持適當比例。
⑵鈉和氯。鈉和氯是鴨的血液、體液的主要成分它們在維持體內滲透壓、水、酸鹼平衡上,起著調節作用,同時與調節心臟肌肉的話動、蛋白質的代謝也有密切關系。
98. 鴨需要那些微量元素?
⑴鐵和銅。鐵存在於血紅蛋白、肌紅蛋白及某些氧化酶中,鐵不足時發生貧血。銅與鐵共同參與血紅蛋白的形成。
⑵鋅。鋅在鴨體內含量很少,但分布卻很廣。它是許多金屬酶類和激素、胰島素的構成成份,因而它參與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類代謝。它還與羽毛的生長、皮膚的健康、創傷的癒合及免疫功能有關。缺鋅時主要表現為生長發育緩慢。羽毛生長不良,誘發皮炎。
⑶錳。錳主要存在於血液、肝臟中,是作為碳水化合物、脂類和蛋白質代謝酶的組成成分,具有促進骨骼正常生長發育的作用,對產蛋鴨有增加蛋殼強度的作用。
⑷硒。硒是谷胱甘肽過氧化酶的必需成分,這種酶和維生素E都具有保護細胞膜不受氧化物損害的作用.並增強鴨的免疫功能。
⑸鉻。鉻是葡萄糖耐受因子(不可缺少的成分)。GF的作用是促進胰島素的生理功能。胰島素是調節能量、脂肪代謝、蛋白質沉積和膽固醇利用的重要激素。當細胞的胰島素敏感性下降,細胞利用葡萄糖和氨基酸的能力受到影響,導致脂肪細胞增加,蛋白質沉積減少。
99.鴨需要哪些維生素?
維生素的功能是生理上必需的營養物質,起著調節和控制新陳代謝的作用,參與酶活性的維持、增強免疫力,雖然維生素的需要量很少,但維生素是維持鴨的生命和生長所必需的一類特殊的營養物質。在鴨的飼養上主要用於促進鴨的生長,保護健康,提高成活率、飼料轉化率及繁殖率。
鴨所需的維生索有13種,根據其特性可以分為水溶性的:維生素B1,脂溶性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除了維生素C外,其餘的維生素都要通過飼料獲得,因為鴨體內不能自行合成。
希望能幫到你
『柒』 請問養殖鴨子 需要些什麼
鴨的養殖技術
一 品種選擇。應選用抗逆性強,既適於圈養,又可在低山丘陵區放養,食性廣,食量大、肌胃發達、消化能力強的品種。
二 放養時間。根據果園內飼料資源情況,果園養鴨分為以放養為主時期和以圈養為主時期。最適放養時期為園內動植物繁衍生長盛期,一般在4月中旬(清明後至穀雨前)至10月底。此時園內牧草生長豐茂,果樹副產品殘留多,鴨子可採食各種青草、野菜和落地花、葉、果等植物性食料以及各種蟲卵、蛹、爬行昆蟲和近地表飛蟲等動物性食料。成年鴨全年都可以放養。
三 園地選擇。鴨子行動笨,不能上樹啄食,為果園低欄放牧提供了保證。凡是土壤和水源條件較好,主幹較高或老齡的蘋果、梨、杏、山楂、柿樹、核桃等園地均可放養。放養的鴨子可起到控草的作用,鴨糞可為果樹提供優質肥源。這是改造雜草叢生,管理粗放、蟲害嚴重、適齡不結果或低產低效果園為優質高效園地的一項有效措施。
四 棚舍建造。果園放養是以圈養為基礎的新技術,同樣需有棚舍,以備晚上補飼、飲水、產蛋時使用。可因地制宜,在不遠離放養園的情況下採用依山靠崖、舊建築物改造等方法建造塑料大棚鴨舍。應以6-7隻/平方米計算棚舍建築面積,棚前要圍圈出一定的活動場地,並在場地內放置料槽和飲水器槽。
五 放養方法
1、放養密度:根據放養鴨的大小,強弱決定放養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則。一般0.067公頃果園放養成鴨20-30隻。
2、劃定輪放區:根據放養鴨的數量及園地面積劃定輪放區,用高50厘米的尼龍網圍欄成幾個區輪放。為便於 管理一般每區0.335公頃放養400隻左右為宜。果園面積小,養鴨數量少時,可以不分區,但應根據園內雜草及昆蟲等的生長繁殖情況實行間斷放牧。在輪放區內要為鴨子備足飲用水。
3、按時補飼:為補充放養時期飼料的不足,對放養鴨要適時補飼。雛鴨放養從4周齡開始,前期為育雛期,可圈養和籠養。雛鴨在早晚各補飼1次,以補充能量的不足。按早上半飽晚喂足的原則確定補飼量,並逐減喂飼次數和數量,促使鴨自由採食。隨著雛鴨的生長,可根據放養鴨啄食雜草、野菜、昆蟲決定放養鴨的補飼。以放養為主時期,晚上回舍棚後進行補飼,並備足飲用水,滿足飲用。春天幼齡雛鴨放養前,要先進行適應外界溫度變化的鍛煉,逐漸進入放養園。
4、加強監管,嚴防鼠害:放養鴨要嚴防山貓、黃鼠狼之類野獸的侵害。侵害鴨的獸類都懼怕網具,因此採用尼龍網圍圈放養區是有效的安全防禦措施,不管放養多少只,也不管面積大小,都要用網圍圈,並要固定專人管理。特別是放養幼齡鴨,防鼠害更為重要。
5、防疫滅病:放養鴨的防疫同樣堅持」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方針。要按照常規防禦程序,定期進行疫苗接種,做好防疫滅病工作。
鴨子的食物很廣,象現在大的養殖戶就是飼料配合新鮮草料,有時也放養到稻田裡 ,小時候養過,挖蚯蚓,摘嫩草,剩飯剩菜也能喂,比雞還好養
雛鴨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養鴨的經濟效益,因此必須抓好雛鴨的管理。
及時開食雛鴨出殼1天後即開食。開食前需先「開水」(飲溫水),飲水中可加入適量的葡萄糖和維生素C。開食的飼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飯,將其撒在竹席上,讓雛鴨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4天後改為煮爛的小麥或全價配合飼料,每天喂4-5次。15天後每天喂3次即可。雛鴨開食3天後,需增加動物性蛋白飼料,將小魚蝦、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與食料拌在一起喂給。此外,雛鴨還應補給適量的青綠飼料,可將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供其自由採食。
加強保溫 雛鴨正常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3日齡30度,4-7日齡25度,2周齡以上的20度左右。一般的保溫方式是,利用雛鴨的自發熱量進行取暖。但是,當外界氣溫較低時,則應用火爐等熱源加溫,使育雛室的溫度保持在20度左右。
鍛煉下水鴨子屬水禽。雛鴨下水能促其活動,增加採食量。因此,應在出殼5天後就鍛煉其下水。方法是:先下「小水」(將水放人大的水盆或水泥池中),且溫度不能太低,深度以能打濕鴨腳為宜,每天2次,每次不超過10分鍾;以後水深逐漸增加,時間逐漸延長。雛鴨何時下「大水」(河溝、池塘等大水面),需要根據天氣和氣溫情況而定,晴暖時堅持每天下水,下雨天、氣溫低時可不下水。下水上岸後,要讓雛鴨在無風、溫暖的地方將羽毛梳理晾乾再趕回鴨舍。
預防疾病 育雛室、運動場要勤換墊料,加強通風,堅持定期清掃和消毒,保持清潔、乾爽。食槽、水槽需經常洗刷和消毒,以減少病原菌生存和繁殖的機會。此外,還要及時對雛鴨接種疫苗,防治疾病。
一、品種選擇
稻田養鴨是一種粗放的飼養方式,而且在稻鴨共棲種養模式中,養鴨只是綠色優質大米生產的一個輔助性產業,主要起生物防治的作用。因此,在選擇鴨品種時,重點考慮生命力旺盛,適應性廣,耐粗飼,抗逆性強的中小型優良品種。推薦飼養吉安紅毛鴨和冊麻鴨等蛋肉兼用品種。
(一)吉安紅毛鴨
吉安紅毛鴨體型短圓、頸粗短。公鴨大小適中,緊湊、前胸寬、胸肌發達。母鴨體型桃園、馮湊、眼大突出、明亮、胸肌發達。具有遺傳性能穩定,生產性能良好,耐粗飼,覓食力強,肉嫩、瘦肉率高,羽毛生長與體重增長同步,是加工板鴨優質原料。據農村調查,以放牧為主,飼養80-90天,體重可達1000-1150克,其間補喂稻穀3-4kg,在板鴨廠育肥28天,體重1350-1400克(耗稻穀4kg),達到板鴨加工要求。紅毛鴨開產日齡112天,產蛋率達5%日齡為134天,50%為186天,成年母鴨平均體重1450克。該鴨適合我省農村各種方式的飼養。
(二)山麻鴨
山麻鴨原產於福建龍岩地區,是我國優良蛋鴨品種之一。公鴨胸寬背闊,體軀較長。喙黃綠色、虹彩褐色。脛、蹼桔紅色、背部羽毛灰褐色,腹部灰白色。母鴨身體細長、勻稱緊湊、站立和行走時軀干與地面呈450角以上,頭較小,喙呈古銅色、虹彩褐色、脛、蹼桔紅色、通體麻褐色。據省畜牧獸醫研究所測定,公母鴨平均初生體重42.78克,4周體重553.10克,90日齡體重1330克,72周齡(504日齡)體重1515克。成年公鴨體重1300克,成年母鴨體重1500克。母鴨開產日齡120日齡左右,500日齡產蛋280-300枚。山麻鴨具有開產早,產蛋高,適應性廣,適合農村各種方式養殖。
二、飼養管理
(一)雛鴨飼養管理
雛鴨的飼養管理是俗稱育雛,是養鴨十分重要的基礎階段。因此,須科學管理,給雛鴨創造適宜的溫度、濕度、空氣、光照、營養和清潔安靜的環境等,盡量減少惡劣應激的影響。
1、雛鴨選擇
育雛的季節須仔細考慮,特別是稻鴨共棲模式,應選擇最佳的育雛季節,以取得最好的生產效果和經濟效益。稻鴨共棲的鴨苗主要是春雛和夏雛,秋雛和冬雛不作選擇。
①春雛
指3-5月份孵出的雛鴨。春季氣候逐漸回暖,陽光充足,對雛鴨生長有利,成活率和強健率高,到中鴨階段,由於氣溫適宜,舍外活動時間長,體質好,生長增重快。稻鴨共棲的鴨苗應選擇春雛,育雛結束正好與水稻栽插相銜接。不過春雛須注意做好保溫工作,而且春季多雨高濕,氣候多變,疾病容易入侵,處於炎熱夏季的育成期要做好防暑遮蔭等工作,所以管理須仔細認真,把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得充分和完善。
②夏雛
指6-8月份孵出的雛鴨。此時高溫高濕,雛鴨食慾差,生長發育受影響,成禽的生產力較低,且防暑降濕工作量大。不過,夏雛一般不需供熱保溫,作肉用商品鴨時只要適當做好防暑工作,飼養成本不會很高。
③秋雛、冬雛
秋雛是指9-10月份孵出的雛鴨。冬雛是指11-12月份孵出的雛鴨。與水稻種植在季節上不相適應。
2、育雛方式
根據現有鴨舍的具體情況,可採取多種育雛方式。針對稻田養鴨的具體情況,應集中育雛後,再分散下田放牧。介紹其中幾種方式:
①平面地面育雛
即直接在鴨舍地面上鋪厚墊料,如刨花、粗木悄、干禾草、干砂等,在其上育雛,定期清理更換墊料,使之保持清潔乾燥,此法簡單易行,成本不高,但不易控制疾病,育雛效果一般。
②半地半網育雛
即鴨舍1/3地面鋪設離地網面,另外地面不鋪網,只鋪墊料。飲水全部放置在網上,這樣舍內地面保持乾燥。注意斜面坡度須小於250。此法成本適中,且利於清潔工作,效果較理想,所以比較常用。
③紙箱育雛
利用普通大一點的硬紙箱,將雛鴨養於其中。此法在暖和天氣時不用熱源供溫,可自溫育雛,大大降低保溫費用,且簡單易行,投資小。但須注意保持乾燥、衛生和通風,常在紙壁鑿孔以通氣,需適時分群轉移,隨著雛鴨逐漸長大,逐步將部分鴨移出至其它紙箱或育雛舍,使其飼養密度適中並逐漸脫溫。因此法受天氣影響較大,工作繁雜,育雛數量有限,適合小規模養殖。
3、飲水和飼料
①飲水
雛鴨出殼後24小時內一定要飲到水,一般做法是,將雛鴨放入1厘米深的淺水盆中幾分鍾,讓雛鴨濕腳和飲水,即通常所說的「點水」。水質必須新鮮、清潔、水溫接近室溫,隨著日齡的增加,雛鴨的飲水量加大,經常清洗飲水用具和換掉臟的飲水,裝入新鮮的水。
②開食
在雛鴨出殼後24-28小時內,當全部雛鴨飲到水後,讓雛鴨開食。最遲也不能超過36小時。雛鴨開食後的最初幾天,應採用「少喂多餐」制,即每天喂7-8次不等,每次喂量很少,但須保證雛鴨吃飽。以後讓雛鴨自由採食,自由飲水,晚上不設人工光照。
③飼料飼喂
雛鴨飼料宜新鮮、清潔、營養、顆粒大小適中、適口性好、易於消化的飼料。雛鴨在10-15天期間,每羽鴨用全價飼料500克分供食,在飼喂過程中拌加少量米飯。然後,用米飯加稻穀、碎玉米等穀物類飼料喂到體重75克以上,可放入大田。
4、一般管理
①通風
目前絕大多數開放式鴨舍是以調節舍內的溫度和濕度為主要標准來進行通風換氣的,靠開閉門窗的多少和開閉時間的長短來控制通風。窗戶應設在高處,既使風吹不到鴨身,又利於排除較熱較輕的廢氣。同時,防止賊風和溫度波動引起雛鴨感冒和生長不良。
②密度
通常雛鴨群以400-1000隻為宜,地面平養時,第一周齡每平方米20隻左右,第二周齡14隻左右,第三周齡以後不應多於10隻;網面平養和地網結合飼養時密度可大些,最多可多養1/3。
③溫度
雛鴨生長須適宜的溫度,要避免室內溫度大幅度升降。1-3日齡,溫度為28-30Cº;4-6日齡,溫度為24-26Cº;7-10日齡,溫度為20-23Cº;11天以後類推。前期當室內溫度低於20Cº時,可用紅外線燈或電熱板供暖。注意防止鴨子堆集,並及時疏散。
④濕度
充雛時適宜的相對濕度為56-70%,這和雛鴨出孵時機器內濕度接近,可避免雛鴨因呼吸乾燥空氣而散發體內大量水分,影響機體正常功能。
⑤光照
雛鴨開食後,採食量小,採食速度慢,為了保證雛鴨有足夠的採食和飲水時間,一般在最初3天採用全天24小時光照,即晚上增加人工光照,光線強度以雛鴨能看見飼料和飲水為宜。
⑥免疫接種
免疫接種的程序和種類在各地區是不同的,這取決於當地傳染性疾病的發生狀況。最好由禽病專家進行調查,制定好免疫接種計劃並嚴格執行。
⑦適時淘汰
由於稻田養鴨主要在自然的粗放條件下進行,鴨群必須健康。應當適時淘汰健康狀況差、生長不良的鴨。
(三)稻田放鴨管理
1、入田時間
稻田養鴨需注意下田時間,雛鴨孵出20天,體重約100克以上,水稻拋秧15天,移栽12天以上,可放入大田。成年鴨應適當推遲2-3天下田。
2、田間飼養設施准備
①每稻田准備優質尼龍網2.5公斤左右,不規則稻田和狹長稻田應准備多些。在田的四周用三指尼龍網圍成防逃圈,圍網高60cm,每隔1.5-2米樹一支撐桿。
②在田的一角按每10隻鴨一個平方米的大小折算建一鴨舍,舍項需遮蓋,以避日曬雨淋,三面作檔,但必須通風透氣,舍底用木板或竹板平鋪,舍下挖一個2倍於鴨舍的大小50-60cm深的水函。
③稻田間開挖35cm寬、30cm深的豐產溝若干條,在放鴨期間始終滿水,供鴨子嬉水。
3、放養密度大鴨為每畝15羽左右,幼鴨可根據情況適當增加。
4、鴨在育雛期間沒有放牧的習慣,下田前的應進行採食訓練。稻田放鴨,主要採食稻田裡的雜草、昆蟲和水生動物等食物。先調教採食落地穀子後,將穀子撒入淺水中,讓鴨去啄食,多次後形成條件反射,此後放入稻田會主動尋找食物。
5、每天每隻鴨用50-100克稻穀、玉米、飼草等飼料補飼,注意定時,定點飼喂,就注意視情況增減飼喂量,不可過足或過少。杜絕用發霉、發臭的飼料及發臭、生蛆的動物飼料喂養。
6、合理安排放牧時間。
①根據氣溫和水溫確定放牧時間。稻田放牧,通風程度不如江河、池塘,因水淺,易被曬熱,氣溫超過30Cº時,不宜下田放鴨。特別在炎熱的夏季,應在上午9時前和下午涼爽的時候進行。
②適當輪流放牧。同一片稻田不宜多次重復放牧,適當休閑幾天再放。稻田不同生長期和收獲期,最好進行搭配。
③水稻收割後,田中有大量遺粒,這時可集中放牧。
7、稻鴨共棲,放鴨有很長一段時間在炎熱的夏天,因此,鴨舍在防止鼠害的基礎上,保持鴨舍通風,並設置一此遮蔭樹枝或小涼棚。豐產溝應滿水,讓鴨多嬉水,起到防暑降溫的作用。
8、結合治蟲進行放鴨。先摸清蟲情,如蟲害較重時,減少補料,讓鴨處於半飢餓狀態,大量採食害蟲,充分發揮防治害蟲的目的。
9、水稻噴葯前,把鴨子引誘在鴨舍圈住。
10、後期管理。
①水稻乳熟期收鴨、以防鴨吃稻穗。為方便收鴨,平時喂養時就養成鴨子聽到某種聲音集攏的習慣。
②收回的鴨子可收回家中或圍於田間舍內。
三、常見鴨病預疫
稻田養鴨開放性飼養,容易感染疫病和傳播疫病,應十分注重鴨子防疫工作。
1、鴨瘟
肉鴨,7日齡,雞胚億弱毒苗,0.2-0.5ml/羽肉注射。7天後可產生抗體,並保護肉鴨至上市。
2、鴨病毒性肝炎免疫
雛鴨:1-3日齡,雞胚化弱毒苗,0.5ml/只,頸皮下注射,2天後產生抗體,5天達到高水平。
3、鴨霍亂免疫程序:
鴨霍亂的疫苗我為禽巴氏桿菌苗,如731弱毒菌苗,接種2日齡以上的鴨群,免疫期達三個半月。禽霍亂氫氧化鋁膠苗,用以2月齡以上的鴨群。每隻鴨肌肉注射2ml,間隔10天再注射一次,免疫期3個月,禽霍亂油乳劑滅活苗,用於2個月全以上的鴨群,每隻鴨皮下注射1ml。免疫期為6個月,也有報道用鴨巴氏桿菌A製成的疫苗,每隻鴨肌肉注射2ml,可產生4-5個月的免疫力。
四、注意事項
1、建議使用低毒、高效、低殘留農葯對水稻病蟲害進行防治,盡可能地不使用農葯。
2、田間鴨舍建造時,應考慮防止鼠類侵害。
3、稻田施葯期間,應及時收鴨起田,待安全間隔期後,再下田放鴨。稻田施葯安全間隔期內,鴨子飲用水與稻田水應分開,防止鴨中毒和鴨產品污染。
4、發生過鴨瘟或帶傳染病鴨子走過的地方,以及被礦物油污染的水面、稻田,不能放養鴨。
『捌』 如何養鴨一隻鴨成本要多少錢大批量養鴨要注意些什麼請教下有這方面的專家!謝謝
可以在日照、排水、通風都良好的地方,做一個2平方米左右的鴨棚來養鴨子。應在鴨棚周圍,圍上高約50厘米的金屬網。 鴨子屬於水禽,鴨棚里常常濕漉漉的、到處是糞尿。
讓鴨棚保持乾燥的方法是除掉糞尿、通風日曬並撒上乾燥的沙子,或者事先在地面鋪上用竹篾、木板做的留有小空隙的地板。
.要對鴨子進行放養,在放養的過程中,鴨子會自行覓食。鴨子行動笨,不能上樹啄食,為果園低欄放牧提供了保證。凡是土壤和水源條件較好,主幹較高或老齡的蘋果、梨、杏、山楂、柿樹、核桃等園地均可放養。
. 為補充放養時期飼料的不足,對放養鴨要適時補飼。雛鴨放養從4周齡開始,前期為育雛期,可圈養和籠養。雛鴨在早晚各補飼1次,以補充能量的不足。隨著雛鴨的生長,可根據放養鴨啄食雜草、野菜、昆蟲決定放養鴨的補飼。以放養為主時期,晚上回舍棚後進行補飼,並備足飲用水,滿足飲用。
鴨子不能隨便撫摸,因為鴨子的警戒心比較強。我們要先輕輕地撫摸它的身體,再用雙手托住它的腹部,抱起來。觸摸鴨子之後,為了防止傳染上鴨子帶有的病菌、防止沙門氏菌等黴菌感染的發生,應該用葯性肥皂或酒精等洗滌消毒。
鍛煉鴨子下水的方法是需要根據天氣和氣溫情況而定,晴暖時堅持每天下水,下雨天、氣溫低時可不下水。下水上岸後,要讓鴨子在無風、溫暖的地方將羽毛梳理晾乾再趕回鴨舍。
2 養一隻鵝大概要10元錢的成本。
3 適當加強運動,促進骨骼和肌肉的發育,防止過肥,每1天定時趕鴨在舍內作轉圈運動,每次5~10分鍾,每天活動2~4次。如鴨舍附近有適當的放牧場地,可定時進行短距離的放牧活動。
多與鴨群接觸,提高鴨子的膽量,防止驚群。青年鴨的膽子小,蛋用品種神經尤其敏感,要在青年時期利用喂料、喂水、換草等機會,多與鴨群接觸。如喂料的時候,人可站在旁邊,觀察採食情況,讓鴨子在自己身邊走動,遇有「嬌鴨」靜伏在身旁時可用手撫摸,久而久之,鴨子就不怕人了。如認為鴨子膽小怕人,避而不接近,這樣越避膽子越小,長大以後,仍是怕人,遇有生人走近,或環境改變時,容易驚群,造成嚴重損失,這是圈養鴨與放牧鴨不同之處。放牧鴨經歷各種環境,膽子大,而圈養鴨要有意識培養方能提高膽量。
舍內通宵點燈,弱光照明。青年鴨培育期,不用強照明。要求每天標準的光照時間穩定在8~10小時,在開產以前不宜增加,如利用自然光照,以下半年培育的秋鴨最為合適。但是為了便於鴨子夜間飲水,防止因老鼠或鳥獸走動時驚群,舍內應通宵弱光照明。如30平米的鴨舍可以點一盞1.5瓦燈泡,遇到停電時,應立即點上有玻璃罩的煤油燈(馬燈),決不可延誤。長期處於弱光通宵照明的鴨群,一遇突然黑暗的環境,常引起嚴重驚群,造成頗大傷亡。
建立一套穩定的作息制度,圈養鴨的生活環境比放牧鴨穩定,要根據鴨子的生活習性,定時作息,制定操作規程。形成作息制度後,盡量保持穩定,不要經常變更。
八、圈養鴨的防疫
一般說來,鴨是不易生病的,發了病也容易治好,但不明鴨病情的人,很容易造成鴨的大量死亡,俗話說的就是發「鴨瘟」。鴨生病,主要有鴨熱症和鴨寒症兩種。鴨熱症的特徵是:鴨尾毛濕漉漉、一團團的,鴨沒精打彩,不想吃東西。治療的方法是用地膽頭、相思和竹節藤等中草葯煲水然後和米飯混在一起喂鴨,三兩次即好。用鏈黴素兩粒沖清水灌鴨,效果也很好。另一種是鴨寒症。特徵是鴨毛全身濕透,鴨卷作一團,垂頭喪氣,並且嘴、鼻都流水,治療方法是用半生半熟的鴨蛋黃混米飯喂鴨,一二次即好。鴨寒症容易在小鴨出殼後半個月內發生,而鴨熱症則不論什麼時候都會發生。除此以外,還要防止鴨發生過飽症。過飽症即是鴨食飼料太多引起的症狀,特徵是作嘔、沒精打彩。醫治的方法是把鴨趕到清水中游水,這樣幫助消化。
預防鴨生病,最主要的就是要注意鴨的環境。天氣冷時,鴨籠底要墊上干禾草。夏天天氣酷熱,中午尤其不要放養群鴨,而應該把鴨放在河邊水清風涼處或樹蔭底下,讓其歇息。同時要注意培養鴨的生活習慣。只要這樣做了,鴨就會少發病或不發病了。
青年鴨時期的主要傳染病有兩種:一是鴨瘟,一是霍亂。此兩種病現在皆有疫苗(菌苗)可以預防,免疫程序的具體安排是:60~70日齡注射一次禽霍亂菌苗。100日齡前後再注射一次禽霍亂菌苗,70~80日齡注射一次鴨瘟弱菌疫苗。對於只養一年的蛋鴨,注射一次即可;利用兩年以上的蛋鴨,隔一年再預防注射一次。
鴨瘟和霍亂傳染病的預防注射,都要在開產以前完成,進入產蛋高峰後,盡可能避免捉鴨打針,以免影響產蛋。
『玖』 怎麼養鴨
菜葉和瓜果有農葯殘留一般市場上的,沒有去皮的千萬不要給小鴨子吃,他太小沒有人的抵抗力強,一般我建議如果你有熟的雞蛋可以掰碎了給他吃,沒有雞蛋你可以喂小米,大米,熟的豆類也可以但不能太涼,還有去皮的一些瓜果切記要去掉皮,要切細點短點(不過不建議喂這些),小鴨子天性好水,如果把自己弄濕了,要快速用燈光,最好自然陽光,曬干身上的水,不然會拉肚子,抵抗力急劇降低。另外 小鴨子怕孤單,如果你只有一隻的話,要多陪陪他多撫摸它的頭讓他在你的手裡懷里睡覺感到關愛和溫暖,平等地對待他們,一般餵食要把食物放到干凈的地上。同時家裡有植物的話,一些掉下來的葉子他也吃的(當然你的植物不能有毒和打葯)。
鴨子的相關喂養知識:
雛鴨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養鴨的經濟效益,因此必須抓好雛鴨的管理。
及時開食 雛鴨出殼1天後即開食。開食前需先「開水」(飲溫水),飲水中可加入適量的葡萄糖和維生素C。開食的飼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飯,將其撒在竹席上,讓雛鴨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4天後改為煮爛的小麥或全價配合飼料,每天喂4-5次。15天後每天喂3次即可。雛鴨開食3天後,需增加動物性蛋白飼料,將小魚蝦、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與食料拌在一起喂給。此外,雛鴨還應補給適量的青綠飼料,可將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供其自由採食。
加強保溫 雛鴨正常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3日齡30度,4-7日齡25度,2周齡以上的20度左右。一般的保溫方式是,利用雛鴨的自發熱量進行取暖。但是,當外界氣溫較低時,則應用火爐等熱源加溫,使育雛室的溫度保持在20度左右。
鍛煉下水 鴨子屬水禽。雛鴨下水能促其活動,增加採食量。因此,應在出殼5天後就鍛煉其下水。方法是:先下「小水」(將水放人大的水盆或水泥池中),且溫度不能太低,深度以能打濕鴨腳為宜,每天2次,每次不超過10分鍾;以後水深逐漸增加,時間逐漸延長。雛鴨何時下「大水」(河溝、池塘等大水面),需要根據天氣和氣溫情況而定,晴暖時堅持每天下水,下雨天、氣溫低時可不下水。下水上岸後,要讓雛鴨在無風、溫暖的地方將羽毛梳理晾乾再趕回鴨舍。
預防疾病 育雛室、運動場要勤換墊料,加強通風,堅持定期清掃和消毒,保持清潔、乾爽。食槽、水槽需經常洗刷和消毒,以減少病原菌生存和繁殖的機會。此外,還要及時對雛鴨接種疫苗,防治疾病。
喂它吃用蛋黃+青菜+綠豆+花生(要磨碎)+魚粉(賣漁具的地方有)在一起攪拌即可比例是2:1:2:1:1
鴨的育雛按季節分為頭水鴨、夏水鴨和秋水鴨三種。一般來說,以飼養頭水鴨為好,夏水鴨次之,秋水鴨較差。
有養鴨經驗的人說:「春季養鴨賺錢,夏季養鴨還本」。春季育雛存在的問題是氣溫不穩,寒潮頻繁,雨水過多,雛鴨比較難養。不過,實踐證明,春季孵育出的雛鴨只要注意保暖防濕,加強飼養管理,飼養問題並不太大。
頭水鴨在清明至穀雨期間育雛。雛鴨出殼,舍飼七八天後,趕入翻耕後的綠肥田、油菜田、蠶豆田以及綠肥留種田裡,讓它們覓食田裡的泥鰍、蚯蚓、黃鱔、小魚、小蝦和昆蟲等天然動物飼料。到收獲早稻時,蛋用型母鴨開始產蛋,公鴨可以上市。對蛋肉兼用型鴨,可利用莊稼收獲時田間落谷和蟲子多的大好時機,催肥出售。
春季養鴨要注意補維A。維生素A缺乏症多發生於春季50日齡以內的幼雛鴨和初產蛋鴨。病鴨生長發育嚴重受阻,增重緩慢甚至停止,呈倦怠、衰弱、消瘦、羽毛蓬亂、鼻孔流出粘稠液體、呼吸困難、運動無力、行走蹣跚,繼而軟癱、喙部黃色變淡等症狀。病重鴨一側或雙眼流淚,眼瞼下方有乳酪樣分泌物,角膜混濁、軟化,導致角膜穿孔和眼前房液外流;嚴重者眼球下陷、失明,甚至死亡。患病種鴨產蛋量明顯下降,蛋黃顏色變淡,出雛率低,死胎率增加;公鴨性機能衰退。
造成雛鴨維生素A缺乏的主要原因如下:春養雛鴨飼料單一,青綠飼料飼喂不足;飼料加工、貯藏不當,氧化酸敗而致維生素A含量減少;養殖環境應激因素,增加了雛鴨對維生素A的需要量;種母鴨日糧中缺乏維生素A,導致1-2周齡雛鴨發生維生素A缺乏症。
春季養鴨要供給全價配合飼料,補給富含維生素A的飼料,如胡蘿卜、菠菜、南瓜和魚肝油等。要做好飼料的運輸、貯藏保管工作,避免因氧化酸敗而破壞維生素A。
病鴨可用魚肝油治療,每隻每次0.2-0.5毫升灌服,每天3次。或在每公斤飼料中添加1000-15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A。對個別病雛鴨可肌肉注射0.5毫升魚肝油。種母鴨每日用魚肝油1-1.5毫升分3次喂服,療效較好。
『拾』 怎樣養鴨
品種選擇:應選用抗逆性強,既適於圈養,又可在低山丘陵區放養,食性廣,食量大、肌胃發達、消化能力強的品種,羽毛豐滿,個頭大小適中,眼睛黑亮、鴨掌透紅抗病能力較強,適宜養殖。
鴨子行動笨,不能上樹啄食,土壤和水源條件較好,主幹較高或老齡的蘋果、梨、杏、山楂、柿樹、核桃等園地均可放養。放養的鴨子可起到控草作用,鴨糞可為果樹提供優質肥源。
為補充放養時期飼料的不足,對放養鴨要適時補飼。雛鴨放養從4周齡開始,前期為育雛期,可圈養和籠養。雛鴨在早晚各補飼1次,以補充能量的不足。按早上半飽晚喂足的原則確定補飼量,並逐減喂飼次數和數量,促使鴨自由採食。
雛鴨選擇
育雛的季節須仔細考慮,特別是稻鴨共棲模式,應選擇最佳的育雛季節,以取得最好的生產效果和經濟效益。稻鴨共棲的鴨苗主要是春雛和夏雛,秋雛和冬雛不作選擇。
春季氣候逐漸回暖,陽光充足,對雛鴨生長有利,成活率和強健率高,到中鴨階段,由於氣溫適宜,舍外活動時間長,體質好,生長增重快。
稻鴨共棲的鴨苗應選擇春雛,育雛結束正好與水稻栽插相銜接。不過春雛須注意做好保溫工作,而且春季多雨高濕,氣候多變,疾病容易入侵,處於炎熱夏季的育成期要做好防暑遮蔭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