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越自衛反擊戰時中國軍人喝的白蘭地是什麼牌子的
打到諒山,直逼河內,諒山離河內130公里。中國東線部隊攻克高平、同登,西線部隊攻克老街、柑塘,向越南境內突進了20-50公里。越軍採取地方部隊和公安、民軍在邊境一線節節抵抗,主力步兵師實施機動作戰的戰術,以空間換時間,與中國軍隊進行周旋。因其兵力火力不足,戰術保守,雖然給中國軍隊造成了較大傷亡,但仍抵擋不住,重要戰略城鎮紛紛陷落。中國東線部隊攻佔諒山、廣淵,西線部隊攻佔沙巴、封土、鋪樓,完成了預定作戰任務,隨即中國政府宣布從越南開始撤軍。中國軍隊邊清剿邊撤退,同時炸毀越北境內的重要軍政設施並擄獲當年支援給越南的大量物資。越軍從柬埔寨戰場調回部分軍隊保衛河內,但其不敢和中國軍隊決戰,只能遠遠尾隨中國撤退部隊。在撤軍過程中,有少數中國部隊遭到越南地方部隊和武裝民軍襲擊,造成了一定損失。3月16日,中國軍隊全部撤回了國境內,戰爭結束。據戰前中國軍隊的情報偵察顯示,東線廣西當面為越軍第一軍區,部署有陸軍9個師零9個獨立團,在邊境各縣還有20餘個獨立營,作戰部隊約10萬人,成兩線配置。第一線為高平、諒山、廣寧省廣大地區,部署有4個師零6個獨立團。其中325B師位於先安地區,338師位於亭立縣太平地區,第3師位於諒山地區,346師位於高平地區,廣寧省43團位於芒街地區,244團位於河檜縣地區,高平省567團位於重慶地區,852團位於班庄地區,677團位於茶靈地區,49團位於保樂地區。另外,在邊境各還各有1個獨立營。第二線為河北省和北太省地區,部署有5個師零3個獨立團。其中312師位於太原地區,431師位於慈山地區,327師位於東潮地區,329師位於鴻基地區,242海島守備師位於錦普地區,河北省196團位於諒江地區,經濟建設總局所屬的38旅位於東幕地區,98團位於陸岸地區。越軍中排名第一的步兵308師配置在靠近首都河內的春梅地區,作為越共軍委手中的戰略預備隊。在廣西邊境沿線,越軍設有武裝公安屯27個,其中在中國欽州地區防城縣當面6個,南寧地區當面13個,百色地區當面8個。西線雲南當面設有越軍第二軍區,部署有陸軍7個師零9個獨立團,還有20餘個獨立營,作戰部隊約5.5萬人,成兩線配置。第一線為黃連山省、萊州省地區,部署有2個師零5個獨立團。其中316A師位於萊州省平盧地區,345師位於黃連山省柑塘地區,192團位於谷柳、谷珊地區,741團位於封土地區,193團位於巴丹地區,254團位於拔坡、那馬地區。在邊境各還各有1個獨立營。第二線為河宣省、山蘿省、永富省地區,部署有5個師零4個獨立團。其中326師位於山蘿地區,344師位於義路地區,其他334師、341B師為生產師,411師為訓練師。在雲南邊境沿線,越軍還設有武裝公安屯27個。誓師大會東線戰場是中國軍隊的進攻重點,第一步主攻對象為高平地區的越346師和位於諒山、同登的3師。346師又稱「高北師」,師部駐高平南俊,下轄步兵246團、677團、851團和炮兵188團。其中246團是師主力,又稱「新潮團」,抗法戰爭時期組建,當時是越軍總參直屬主力團,曾擔任越共中央警衛任務,參加過邊界戰役和9號公路戰役,擅長運動襲擊和防禦作戰。越軍3師又稱「金星師」,師部駐諒山及以南,下轄2團、12團、141團和炮兵68團。該師原駐越南南方,1976年6月調至陸難陸岸地區,隸屬第一軍區,戰前調至諒山地區。該師及141團曾獲越南」人民武裝力量英雄」稱號,12團是該師主力,曾獲「英雄團」稱號,擅長進攻,能打近戰,夜戰,各級幹部訓練有素,實戰經驗豐富。東線總指揮許世友上將東線中國軍隊分為北集團、南集團、東集團,共3個軍10個師兵力。其中南、北集團主攻高平,同時東集團進攻同登,牽制諒山方向的越軍。1979年2月17日凌晨,東線中國軍隊兵分14路殺入越南境內。北集團41軍的122師兵分三路進攻高平北大門朔江,實施淺近縱深突破迂迴,攻克坂洋,攔腰斬斷了越軍沿166號公路的防線,然後東西對進直取朔江。經5晝夜連續戰斗,殲滅性打擊了號稱「新潮團」的越軍346師246團及部分地方軍,共殲滅越軍2100餘人。同時41軍123師368團攻擊茶靈方向的八姑嶺和八達嶺,有力牽制住了越軍346師677團,殲敵260餘人,完成了預定的戰斗任務。北集團主攻部隊41軍121師和123師主力向高平西側實施、大縱深,大迂迴的穿插合圍戰術,企圖截斷高平越軍西退南逃之路。其中121師的穿插路程最為艱難,步兵輕裝走山間小路急進,翻山越嶺,穿林過河,長途80公里。沿路地形復雜、敵情不明、遠離後方、補給困難,受越軍大小襲擊上百次,傷亡很大,後勤基本掉隊,糧彈供應不上,部隊餓著肚子拚命穿插,情形非常悲壯。最後雖然插到目標地班庄、董賽地區,截斷了高平越軍的西退之路,但各部因迷路遇襲和飢疲交迫而戰鬥力大減,再加上上級命令多變,導致該師沒能迅速收攏進至高平外圍,而是滯留於扣屯地區。123師留了368團在茶靈方向牽制越軍,只有2個步兵團配屬坦克部隊沿公路向高平西側的扣屯地區實施穿插,全程90公里。在打蘭地區遭遇越軍襲擊時,因指揮員情況掌握不準,加上通信聯系不暢,造成錯誤理解上級命令,以致未能抓住時機果斷進攻,反而後撤等待,從而貽誤戰機。最後穿插先遣隊1個步兵營雖插到目標地扣屯,但兵力不足,只能持防禦態勢,也沒有迅速進至高平外圍。123師主力則滯留河安地區與沿路之敵激戰,未能迅速打通公路跟進。不過也有收獲,倒是打掉了那懷地區的越軍346師師部,敵師長黃扁山大校當時戰場失蹤。因此,121師和123師都沒有在預定時間內到達高平外圍,協同南集團42軍共同總攻高平。南集團42軍以124師和126師主攻,集中了此次對越作戰中最大規模的裝甲摩托化部隊,從布局關突破,走牛車小路向東溪穿插。另以125師從水口關方向進攻,打通復和方向的3號公路。配屬42軍作戰的43軍129師從布局關以南地域突破,截斷4號公路,阻擊諒山方向的越軍北援。坦克穿插東溪穿插是高平戰役的亮點。43軍坦克1營用了不到3個小時就插到東溪,大出越軍之意料。此後坦克部隊堅守東溪3個多小時,直到後續步兵趕上來,表現了頑強的戰斗精神。126師步兵跟隨坦克一路惡戰,進至東溪繼續擴大突破口,為124師及後續坦克梯隊打開道路。124師及坦克部隊隨126師之後跟進,從嫩金山地區加入戰場,繼續向高平挺進。越軍炸毀了東溪以東的班翁山區水庫,造成縱長約800米、寬約60-80米、泥水深1米左右的泛濫區,將42軍的炮兵和輪式車輛都堵在水障後面。而125師多次攻擊,沒能打通復和公路,惹得許世友大發其火,不得不令54軍162師加入復和地區作戰。54軍是在對越作戰打響2天後才加入東線戰場的,因戰事緊急,3個師分別去了不同方向。以160師協助41軍在高平以西以北地區作戰;162師協助42軍在高平以東地區機動作戰;161師配屬給55軍參加攻打諒山作戰。其中162師值得書寫一筆。先是接替125師進攻復和,打下孤山,控制了平江渡口,架橋溝通兩岸,打通了水口關經復和至東溪的公路;然後北上高平,與160師協同圍殲高平以北克馬諾地區的殘余越軍;再冒雨連夜奔襲廣淵,殲滅越軍595人,打通了廣淵至復和的公路;接下來在復和地區清剿殘敵,一星期殲敵236人;最後又協同20軍58師會攻重慶。162師在高平以東地區不斷轉戰,長驅400餘公里,縱深80餘公里,哪裡危急哪裡去,顯示了優良的戰斗作風,因而受到了許世友的表揚。124師和126師的表現也是很出色的。步兵搭乘坦克一路挺進,步坦協同戰斗,連續克服了班波河谷、班翁水障、靠松山巔、東溪斷橋、嫩金山口、弄梅隧道、楠囊斷路、雅南炸橋、那外伏擊、博山險隘等越軍設置的一系列防線,粉碎了越軍的10餘次阻擊,長途攻進70公里,終於兵臨高平城下。此時北集團41軍沒有攻擊到位,加上廣州軍區前指通報高平越軍兵力情況不準,南集團部隊在高平城下猶豫了2天多時間,延誤了攻擊時機。後雖打下高平,但並未尋獲346師主力,高平地區的越軍大都散入了深山。許世友又將預備隊先後投入高平戰場,以121師出擊納隆,124師北攻茶靈,126師東進下琅,162師奔襲廣淵並與58師會攻重慶,150師西出朗登,129師南下七溪,經過反復拉網清剿,才算大部實現了殲敵企圖。高平戰役中,中國軍隊共殲滅越軍1.9萬人。在南、北集團主攻高平的同時,東集團55軍奉命攻擊同登、坂然,箝制越軍的戰役、戰略預備隊,使其不敢去援助高平。55軍以163師為主攻,以164師和165師切入同登左右側的坂然、班庄地區,在強大炮火支援下予敵全力一擊。55軍各路攻擊部隊採取兩翼突破,穿插合圍,分割殲滅的戰術,突擊火車站,探壟阻援敵,四打探某,強攻鬼屯炮台,爭奪339高地,經過前後7天浴血奮戰,終於攻佔同登、坂然地區,殲滅越軍「英雄」12團及地方軍共4031人。與此同時,43軍127師、128師在南側的愛店方向突破邊境,攻擊祿平地區之敵,以阻截亭立地區的越軍338師北援諒山。為爭取自衛還擊作戰的更大戰果,許世友和廣州軍區前指決心不失時機地繼續攻打諒山,拿下這個省會城市,殲滅越軍第3師,威攝首都河內。因越軍總部已急調327師、337師、北太省197團等部北上來援,諒山地區越軍蝟集,兵力較多,防線堅固。許世友又將54軍161師、50軍148師2個步兵團加強給55軍,在兵力上對越軍形成了3:1以上的優勢。同時集中了師屬以上9個炮兵團的優勢火力,牛刀殺雞,首先奪取外圍要點,造成圍攻諒山之勢,然後一舉拿下諒山。宜將剩勇追窮寇諒山外圍攻堅戰從2月27日打到3月1日,歷時2天多。東集團所屬部隊全部上陣,各陣地均迭經苦戰,反復爭奪,艱難推進,連續攻克了扣當山、扣馬山、巴外山等要點,兵鋒從西北、北側、東北、東側直逼諒山市區。3月1日上午9時30分,東集團集中了19個炮兵營的306門火炮猛烈轟擊諒山,30分鍾落彈近萬發,諒山市被炸成了一片火海。這就是著名的「萬炮轟諒山」,極大地打擊了越軍的鬥志。炮擊過後,163師和164師從北、東兩側奮力突進,經過2天戰斗拿下了諒山北市區。越軍退守奇窮河以南的諒山南市區負隅頑抗。原本中央軍委的預定意圖是打到奇窮河就可以了,不再前伸。然而越南的宣傳機器肉爛嘴不爛,宣稱「中國軍隊沒有佔領諒山市」。這下惹得許世友雷霆震怒,在中央軍委指示下,指揮6個步兵營於3月4日打過奇窮河,攻佔南市面上區,最遠向奇窮河以南推進了5公里。諒山戰役中,中國軍隊共殲滅越軍1.05萬人。東集團攻擊諒山的同時,43軍127師、128師在東南側攻殲了祿平地區之敵,殲滅了越軍獨立第123團和亭立地區北上的338師一部,保障了55軍的側翼安全。東線作戰打到這時,態勢已很明顯。諒山被克,連接越北地區各交通樞紐的門戶洞開,中國坦克部隊可沿公路直取河內。越南首都一片驚慌,越南政府發出了全國總動員令,在河內市區挖掘防禦工事,各國外交代表團也開始向河內以南轉移。然而,3月5日,中國政府宣布撤軍了。紅河是雲南中越邊境的界河,寬160至200米,水深3至5米,不能徒涉。紅河右岸,聳立著230、248、318、489、新官等高地,敵人重兵設防,控制要點,封鎖河面。西線中國軍隊的主攻方向是以13軍、14軍沿寬大正面的紅河兩岸發動突擊,向西掃盪越軍在壩灑、谷柳、岳山、谷珊設置的防禦體系,向東拔除拔坡、班老、發隆、孟康的越軍侵略據點,奪取老街、柑塘兩個市,殲滅越軍345師,相繼殲滅316A師;同時以11軍攻擊越南萊州省封土地區,殲滅淺近縱深越軍,牽制越軍316A師東援,並繼續前出。1979年西線指揮楊得志上將2月16日21時,主攻紅河西岸的13軍各部隊利用夜暗大雨,秘密迅速地運動到紅河邊,用沖鋒舟、橡皮舟在七個渡口偷渡紅河。至17日7時,成功地渡過了4個步兵團、3個加強步兵營和1個邊防連的1.2萬餘人。過河部隊迅速佔領了灘頭陣地,控制了要點,掩護後續部隊架設浮橋,引導坦克、車輛過河。當越軍發現中國軍隊的渡河企圖時,匆忙組織抵抗,但為時已晚。此時,13軍的穿插部隊已迅速向縱深地區前進,各先頭過河部隊也開始了圍殲越軍防禦前沿支撐點的戰斗。37師111團2營以突然勇猛的戰斗動作向230高地發起攻擊,於7時30分攻佔了該高地,全殲越軍1個營部和1個加強步兵連。同時39師115團1營夜襲248高地,經過2小時激烈戰斗,殲敵1個連和部分民兵。17日7時,13軍炮兵炮擊谷柳,防守越軍一片慌亂,8時,三個舟橋渡口開設完畢。13時,13軍主力全部渡過紅河,投入戰斗。37師的109團連續攻佔了深店、152、171高地,殲敵128名;110團連續攻佔了果沙、221、218高地,殲敵95名。39師115團連續攻佔波光、251、305高地,殲敵90餘名。38師113團和112團1營並7連,利用夜暗秘密接敵,採取斷後路,包圍住,先圍而後殲的戰法,圍殲壩灑地區之敵。經過31小時戰斗,攻佔了壩灑地區,斃敵496名,俘敵44名,打出了被中央軍委稱為是「自衛還擊作戰的第一個殲滅戰」。邊防13團於18日入夜前,相繼殲滅了東桑、楠密、諜蘭、新官之敵,殲敵200餘名。至此,13軍從河口至龍博河的長達48公里的地段上全線突破,殲滅越軍1000餘人,向西岸縱深推進了5-6公里。13軍各部繼續發展進攻,從2月18日10時30分至21日15時,僅用了3天多時間就攻佔谷柳、保勝、谷珊西山、岳山一線,摧毀了越軍的縱深防禦體系,全殲越軍黃連山省隊192團和老街市隊第6營主力,重創了345師121團、190炮兵團,共殲敵2000餘人,兵鋒已直指越西北重鎮柑塘。老街是越南黃連山省省會,位於紅河、南溪河交匯處,既有通往河內的鐵路,又有公路和紅河水運交通之便,是越西北的重要門戶。越軍在老街、小曹、53號高地地域內組織防禦,部署了地方軍2個多步兵營的500餘人,以紅河為屏障,依託高地憑險據守。其中在老街外圍構築了大量塹壕、永久性掩蔽部和土木質發射點,並對前沿主要目標和前進道路標定了射擊諸元。楊得志因病離開後繼任西線指揮的張銍秀少將主攻紅河東岸的14軍令40師集中主要兵力兵器,首先殲滅老街之敵。40師令118團首先以一部兵力偷渡南溪河,殲滅小曹地區之敵,爾後轉用兵力,採取分割包圍,側翼突破,側後攻擊的辦法,殲滅老街地區之敵。2月17日凌晨,118團發動進攻。各攻擊部隊與防守越軍反復爭奪,將小曹地區的十幾個高地打成了一座座血丘。18日下午40師部隊攻進至老街外圍,開始了1979之戰中的第一場城市攻堅戰。越軍兵力雖然不多,但抵抗得非常頑強。40師逐點攻擊,將昆明軍區獨立坦克團的62式輕型坦克也拉上去,插入市區分割越軍的防禦體系。步兵快速跟進,逐點爆破老街的越軍坑道和防禦工事,一步步反除越軍據點。戰斗至2月19日下午13時,老街終被攻克。這一戰歷時60小時45分鍾,14軍40師共擊斃越軍433人,俘敵4人。封土位於雲南省金平縣當面,駐有越軍萊州省隊741團。該團3個營分別部署在布多、馬鹿塘、巴南棍、麻栗坡、班繞散等地。此外,巴南棍駐有公安第33屯;巴沙山口駐有193團一個營。越軍依託界河的制高點,設置了3至5公里的防禦縱深,在縱深內的主要制高點上,又設置了第二道防禦陣地,以便層層防守。11軍奉昆明軍區命令,率31師及32師94團,並指揮雲南省軍區獨立師、邊防14團、昆明軍區獨立坦克團第7連,首先殲滅巴南棍、麻栗坡、布多地區之敵,爾後以一部兵力攻佔巴丹,前出至南臊,主力攻佔封土,牽制越軍316A師東援老街。2月17日,11軍按軍區的統一部署,全線發起攻擊。當日20時,攻佔了西羅樓、金雞塘、天泛、麻栗坡、巴南棍、馬鹿塘、劉發煙、1298高地及布多。18日至20日,以大部兵力搜剿殘敵,前出到白馬河、大坪、巴保、布巴保地區。91團一個加強營攻殲了木桑地區之敵,為繼續發展進攻創造了有利條件。經過兩天准備,23日,31師在雲南省軍區獨立師協同下向巴沙山口發起進攻。戰至當日19時40分,全部攻佔巴沙山口及附近各制高點,打開了通向封土縣城的咽喉要道。從27日起,31師配屬雲南省軍區獨立師一部沿公路兩側逐步向封土逼進,先後攻佔了11個制高點。3月3日19時10分,一舉攻佔了封土縣城,並以一部兵力前出至馮登、王寶地區。在3月4日奉命回撤時,31師91團又加強雲南省軍區獨立師第3團1營,北上向盤踞在班繞散地區的越軍發起攻擊。經3天戰斗,殲滅該地區之敵322人,繳獲武器彈葯和軍用物資一批。紅河兩岸的防禦縱深體系被中國軍隊摧毀後,黎筍下令死守柑塘地區。柑塘是沿紅河通向河內的重要樞紐,附近還有盛產磷肥的礦區,戰略地位和經濟地位都很重要。越軍345師倉皇調整部署,將其在紅河東岸的一個營西調,協同121團在谷薩、典那、容菏、真尉地區構築工事,阻止中國軍隊南進。同時,駐萊州省平盧地區的316A師主力火速東援,企圖側擊中國軍隊,奪回谷柳和老街,以解柑塘之危。1979年2月21日,昆明軍區傳達了軍委副主席鄧小平關於在柑塘地區」打一個大仗「、」打一個惡仗「的指示,並下達了殲滅柑塘之敵的命令。當晚,13軍召開緊急作戰會議,進行具體部署,決定以39師擔任阻援任務,攻佔代乃地區,控制要點,組織防禦,抗擊316A師東援,保證主力側翼的安全;以37師從左翼、38師從右翼進行鉗形突擊,分割圍殲柑塘地區之敵。22日下午,39師116團2營向代乃地區之敵發起攻擊,經5小時戰斗攻佔了代乃及其周圍的高地,切斷了東援老街的10號公路。越軍316A師十分驚慌,令其148團進行瘋狂反撲,企圖奪回代乃,打通公路。39師116團和117團的4個步兵連依託有利地形,在師、團、營炮火支援下,頑強進行抗擊。從22日到27日,連續打退越軍30餘次沖擊和偷襲,殲敵900餘人,未使316A師前進一步。代乃阻擊戰的成功,分割了越軍316A師與345師,保障了13軍主力側翼的安全,為殲滅柑塘之敵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與此同時,13軍37師、38師向柑塘之敵也發起了猛攻。戰斗於2月23日7時打響,中國軍隊集中564門火炮急襲25分鍾,給防禦越軍以重大殺傷。隨後,中國軍隊發起猛烈攻擊,僅一小時就突破越軍防禦,連戰連捷,當日挺進縱深7公里。經過一天激戰,容菏、真蔚以北各要點大部被中國軍隊攻佔,打開了柑塘北邊的門戶。24日,37師、38師以鉗形突擊,穿插迂迴,勇猛追殲向柑塘方向的潰逃之敵。37師的109團沿郎箭、春增、郎頓邊打邊插,直插外波河吊橋;111團2營於19時40分,對柑塘之敵達成合圍;110團圍殲郎頓之敵後,於11時佔領了郎頓地區。38師112團、113團攻佔312、563高地後,繼續向南急進。113團於18時55分插直郎娃東南無名高地,協同37師對柑塘之敵達成合圍;114團營直插團結、嘉符,主力圍殲柑塘磷礦之敵。25日下午,37師111團勝利攻克了越西北重鎮柑塘。經過隨後的搜剿戰斗,除345師師長麻永蘭率殘部逃過外波河外,該師整體崩潰,共被殲2600餘人。紅河西岸越軍遭到沉重打擊的同時,東岸越軍調集黃連山省隊254團殘部,345師118團、124團,黃連山省隊192團、永富省隊194團等兵力,在南征、龍徽、豐年、575高地、坂高、得南、朗忠、班甘、南樟、班羅、東家、棟光、朗多、郎勒、為麻、巴米、郭參、珊嘎、鋪樓等要點組織梯次縱深防禦,企圖扼守7號公路和紅河東岸要點,阻止中國軍隊前進。14軍決心以40師一部兵力進攻郎忠直插郎洋,主力向楠宗、班羅方向突擊,切斷守敵退路;42師先奪取坂高、575高地、班甘、半琴山等地,然後,向郭參、鋪樓方向發展進攻;41師為軍預備隊,隨時准備加入戰斗。2月21日,40、42師分別發起攻擊。42師於23日19時攻佔了坂高、班甘、575高地。40師118團搶占朗洋鐵路橋,截斷了紅河兩岸的通道。119團在殲滅南征南側之敵後,主力插向班羅,於23日時切斷了7號公路。120團於23日前相繼攻殲了龍徽、郎忠、428高地之敵。為加快進攻速度,經軍區批准,41師於23日在東家地區加入戰斗,沿7號公路直插郭參;40師於郎多直插鋪樓,控制紅河渡口,切斷越軍逃路,爾後向北卷擊,協同41師殲滅紅河左岸之敵。24日6時,各部隊向越軍發起了猛烈攻擊。40師120團於25日22時攻佔了郎多,3月1日2時攻佔了珊嘎東北側無名高地,協同119團連夜冒雨直插鋪樓。3月2日12時,119團進至鋪樓西北側山樑,經過6小時激戰,攻佔了鋪樓,控制了紅河渡口。120團由鋪樓回師北上,於3月5日攻佔了巴米、郎連等地。41師121團向棟光穿插,切斷敵人退路。122團、123團沿7號公路兩側發展進攻,於3月1日17時50分攻佔了郎勒、為麻地區。配屬14軍的11軍32師94團、96團加入戰斗,配合123團在為麻以東公路兩側發展進攻,先後攻佔了郭參、春斗和楠卡南側無名高地。14軍紅河東岸第二階段進攻戰斗歷時12天,共殲滅越軍2224人。沙巴是越西北重鎮,是通往越軍第二軍區所在地安沛的門戶。這里自然洞穴和懸崖峭壁較多,地形險要,易守難攻,交通不便,機動困難。越軍316A師在代乃遭到13軍部隊阻擊後,東援無望,在沙巴地區猶豫徘徊,企圖以野戰防線阻擊中國軍隊進一步深入。昆明軍區決定調50軍149師、11軍32師95團歸13軍統一指揮,殲滅316A師。13軍決定以149師447團和445團2營向新寨和大平地區實施穿插,斷敵退路;149師主力在奔西愛、龍威松一線展開,沿公路兩側向沙巴實施主要攻擊,殲滅沙巴地區之敵。這一仗打得很是艱苦。越軍依託公路沿線的野戰防禦工事進行頑強地阻擊和伏擊,雙方在公路沿線各高地上連番激戰。316A師的148團和174團都拼了命,149師攻擊部隊艱難推進。446團和445團(欠2營)血戰4號橋,遇襲而陣腳不亂,奮力克敵,在沙巴之戰中寫下了濃重的一筆。右路穿插的149師447團連經格蓋苗遭遇戰、新寨北側山埡口血戰,克服疲勞和斷糧,不顧犧牲,連續穿插作戰7天,終於佔領了黃連山埡口,切斷了公路。所部紅2連打得只剩能戰斗的25人,1連也只剩下43人,全團傷亡達548人,表現了頑強的戰斗精神。只可惜316A師警覺較早,除留部分兵力節節阻擊外,主力已先期向西撤過了黃連山埡口。經過連續7天苦戰,149師沿10號公路攻進33公里,終於攻克沙巴,重創316A師174團、148團、98團7營和沙巴獨立營,共殲敵2300餘人。搜索殲敵至1979年3月4日,東線中國軍隊突入越南境內縱深50-100公里,相繼攻佔高平、諒山2個省會城市,以及河廣、茶靈、廣和、河安、通農、石安、重慶、長定、脫浪、高祿、祿平等11座縣城和同登鎮。共計殲敵40671人,擊毀越軍火炮340餘門、坦克和裝甲車45輛、汽車480餘台,繳獲火炮840餘門、各種槍械11000餘支(挺、具)及大批軍用物資,同時對東線越北地區的軍用、民用設施進行了毀滅性打擊和破壞;西線中國軍隊突入越南境內縱深30-80公里,攻佔了黃連山省省會老街市和重鎮柑塘市,以及孟康、沙巴、壩灑、封土和保勝5座縣城,前出到郭參、鋪樓、外波河、黃連山埡口、封土地區。共計殲敵16481人,繳獲了大批武器裝備和軍用物資,摧毀了西線越南淺近縱深境內的大量軍用、民用設施。至此,中國軍隊控制了越北地區諸多重鎮,威逼河內的態勢已經形成,自衛還擊作戰的戰略目的和戰術目標已經達到。1979年3月5日,中央軍委下達撤軍命令。隨後各部隊交替掩護撤退,並將佔領區內的越南軍政設施全部炸毀破壞,能拿走的機器設備全部拿走,並回收了大量當年支援給越南的物資。《對越戰爭親歷記》中說「連越南的牛見了163師的官兵都跑得遠遠的」。西線部隊於3月13日全部撤回中國境內,東線部隊於3月16日全部撤回中國境內,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告一段落。
2. 請問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是什麼級別的單位
1、東海分局為地(師)級國家事業單位,設有21個處室。
2、下屬單位有:
(1)上海海洋調查船大隊、中國海監船第四大隊、上海海洋預報台、東海海洋信息中心、東海海洋環境監測中心、標准計量中心東海站、廈門中心海洋站、溫州海洋區;
(2)上海海洋局海洋綜合管理處、上海海洋管區、國家海洋局上海辦事處、寧波海洋調查隊、東海分局通訊站、東海分局導航浮標隊、東海分局供應站、中國海洋報上海記者站。
3、主要職能:
1、承擔海區海洋工作的監督管理和海洋事務的綜合協調等相關工作。
2、承擔國家海洋經濟區海洋經濟運行監測等工作。
3、承擔海區海域使用的監督管理,負責海區海底電纜管道鋪設的審批管理。
4、承擔海區海島保護和無居民海島使用的監督管理。
5、承擔海區海洋環境保護的責任。
6、承擔海區海洋基礎與綜合調查宣傳教育工作等。
(2)越南陸岸區號多少擴展閱讀:
海洋局東海分局的主要裝備:
1、擁有海監船艇19艘,其中千噸級以上7艘、800噸級2艘、300噸級2艘、執法艇8艘;
2、裝備有海監飛機3架,其中固定翼飛機2架、直升機1架;
3、布放海上運行海洋大型資料浮標5個;
4、投入觀測運行高頻地波雷達2對4座,X波段測波雷達3座;
5、擁有大型儀器設備599台(套)。
3. 請問越南北江省陸岸縣的郵編是多少啊!求求大家幫忙了!
4. 麥哲倫航海的目的是什麼他總不能事先就知道地球是圓的吧
他當然不可能事先100%確定地球是……圓?!啊不!是球!
地球是球,最早前6世紀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就提出過。這一學說當然有擁躉是很正常的。
更況且資本主義發展後,歐洲人亟需找到一條通往東方的通路----絲綢之路在明朝時就斷絕了,東方的優質絲綢,茶葉,還有東南亞的香料,一些地方的黃金,無不令人垂涎欲滴。
先是向西的哥倫布,1492年發現了美洲,當時他以為是日本或者印度(但其實是先到了巴哈馬),雖然沒有抵達東方,但是美洲殖民讓西班牙先賺了一票。
接著,達伽馬帶領西班牙的死對頭之一---葡萄牙船隊,1498年,繞過好望角,抵達印度。
那現在可有趣了,競爭對手這么努力,向東到了東方,那你西班牙怎辦?守著美洲?
麥哲倫原本是葡萄牙的人,他有一個好友叫法力羅,是個占星家,他計算過幾個殖民地的相對幾何關系,認為地球確實是球。但葡萄牙對此沒有興趣,甚至解僱了麥哲倫。而死對頭西班牙不是這樣,國王卡洛斯一世召見了麥哲倫,給了他配了三艘船,讓他出去。
由此可見:
西班牙客觀需要找到一條有別於葡萄牙的,通往東方的貿易通道。
麥哲倫主觀上確實支持早就有的地球是球的結論
這是其環球航行的原因。
5. Tanjung priuk 是什麼港口
應該是
TANJUNG PRIOK - 丹戎普瑞克
港口中文名: 丹戎普瑞克
港口英文名: TANJUNG PRIOK
港口代碼: IDTPP
港口縮寫: TPR
所在國家: INDONESIA
經緯度: 6 ° 5'0"S,106 ° 53'0"E
時差: -8:00
錨地: 外錨地
泊位吃水: 10
海圖號: 933
港口類型: Seaport
港口大小: Large
SEE JAKARTA 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的外港。位於該國中部爪哇島的西北,港市之東北,臨爪哇海。西距巽他海峽70海里,距新加坡港523海里,東距蘇臘巴亞(泗水港)392海里,至龍目海峽622海里,至烏戒潘港775海里,經巽他海峽至西澳大利亞的弗里曼特港1750海里,至南非德班港4500海里。港區東西伸展,碼頭在挖入陸岸的港池岸。主港區有3座南北向港池,自西至東,第一港池碼頭線總長2543米,沿邊水深5-8米。第二港池碼頭線總長1900米,沿邊水深7-9米;港池內另有化肥碼頭,各長150米。第三港池西岸碼頭線總長1080米,沿邊水深8.0-10.5米; 東岸碼頭線1080米,其中有650米岸線為集裝箱碼頭,3個集裝箱泊位,該碼頭集裝箱裝卸量為可達122萬標准箱,2000年可達300萬標准箱,為適應這一增長勢頭,當局正在現碼頭旁新建碼頭440米。主港之東有水深9-10米的石油、散糧港區,主港區之西南還有水深3-4米的沿海船港池663米。港區還有西浮筒13個,其中6個可系泊1.5萬噸級船隻;東浮筒14個,可系泊5000-1.8萬噸級船隻。全港中級以上碼頭岸線6800米,40多個泊位,年吞吐量超過3000萬噸,居全國各綜合性商港之首。
6. 越南在哪裡,是什麼省,市呢
越南是個國家,不是某個省和市;越南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
1、1945年八月革命以後,胡志明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1976年改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1986年開始施行革新開放,2001年越共九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越南地理坐標為北緯8°10'~23°24'、東經102°09'~109°30'之間,南北長1600公里,東西最窄處為50公里,陸地面積329556平方公里。
(6)越南陸岸區號多少擴展閱讀:
1、越南戰爭從1955年起到1975年,前後歷時20年,分為五個階段。其中,第二、三、四階段(1961—1973年)為美國助越戰爭時期。
2、1976年1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國統一越南共和國,定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西貢市被更名胡志明市,越南戰爭結束。
3、越南戰爭造成越南160多萬人死亡和整個印度支那1000多萬難民流離失所,為自己的獨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4、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徽為圓形、紅底,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徽前身是越南民主共和國於1955年11月30日啟用的國徽,齒輪下有越文「越南民主共和 」。
7. 越南北江省協和縣有幾個鄉鎮
寧越南北極北約南北北疆省越南北江省協和縣有12個鄉鎮,並且這些象徵里的人口也很多
8. 三亞的南海觀音是什麼菩薩阿
是觀音菩薩。
南山海上觀音聖像被設計為正觀音的一體化三尊造型,從每尊的正面看均是一尊觀音聖像,環繞一周方可看清三尊手勢各異的觀音聖像全貌。南山海上觀音聖像是觀音化身和觀音法門的綜合體現。三尊觀音手中分別持珠、持蓮、持篋,各有不同寓意:正面為手持經篋觀音,體現觀音的般若德即智慧德性。
景區造型
一百零八米的海上觀音比自由女神還要高15米,乃世界最大的白衣觀音造像並且是世界上最高的觀音像,為鈦合金材料敬造。在南山海上觀音建成之前,高八十八米、被譽為「神州第一大佛」的無錫靈山大佛是最高的,而南山海上觀音像建成之後,靈山大佛的高度紀錄就被刷新。
觀音聖像一面是手持蓮花,另一面是手持經書,還有一面是手持佛珠。為正觀音的一體化三尊造型,寶相庄嚴,腳踏一百零八瓣蓮花寶座,蓮花寶座高十米,共四層,每層有形狀相同的二十七瓣蓮花,共一百零八瓣,比靈山大佛底座蓮花寶座多出二十瓣。
蓮花座下為金剛寶座,金剛寶座內是面積達15000平方米的圓通寶殿。金剛寶座由長280米的普濟橋與陸岸相連,並與面積達60000平方米的觀音廣場及廣場兩側主題公園,共同組成佔地面積近30萬平方米的「觀音凈苑」景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三亞南山海上觀音
9. 越南有幾個省
全國劃分為58個省(安江、北江、北件、薄遼、北寧、巴地頭頓、檳椥、平定、平陽、平福、平順、金甌、高平、得樂、得農、奠邊、同奈、同塔、嘉萊、河江、海陽、河南、河靜、和平、後江、興安、慶和、堅江、昆嵩、萊州、林同、諒山、老街、隆安、南定、乂安、寧平、寧順、富壽、富安、廣平、廣南、廣義、廣寧、廣治、朔庄、山羅、西寧、太平、太原、清化、承天順化、前江、茶榮、宣光、永隆、永富、安沛)。
安江省是屬於越南西南部的一個省份。北接同塔省,西接柬埔塞,東接後江省,南接堅江省。安江有兩市、九縣。大多數的居民為京族,其餘少數的是越南華人、高棉人以及占婆族。安江省有兩條大河,前江與後江,每年為這省帶來了大量的土壤,幫助農業的發展,也因此而這省被視為越南最大的米庫之一。
北江是越南北部城市,明朝時期是中國領土一部分。東鄰諒江縣,西鄰越安縣,南和西南鄰安勇縣,北鄰新安縣,面積66.45平方千米。
後江省位於越南西南部,區屬湄公河三角洲,北與芹苴市相鄰,南接朔庄省、薄寮省,西鄰永隆省,東鄰堅江省。
廣寧省位於越南東北部、中越邊境,東臨北部灣,與中國廣西防城港市接壤,海岸線長200公里,面積5938平方公里,人口約117.72萬,轄下龍市、芒街市、汪秘市、錦普市等4個市和東湖、安興、先安等8個市縣,居民有京族、岱依族、漢族、瑤族等民族。
(9)越南陸岸區號多少擴展閱讀:
河內為越南首都、歷史名城,中央直轄市,面積921平方千米,人口267萬,位於紅河三角洲西北部,越南政治、文化中心,水、陸、空交通便利。城市地處亞熱帶,臨近海洋,氣候宜人,四季如春,降雨豐富,花木繁茂,百花盛開,素有「百花春城」之稱。河內的名勝古跡較多,如位於市中心的還劍湖,胡志明主席曾在此宣讀《獨立宣言》的巴亭廣場,見證中越兩國文化交流的文廟等。
胡志明市舊稱柴棍、西貢,5個中央直轄市之一、越南的經濟中心、全國最大的港口和交通樞紐,面積2095平方千米,人口620萬。位於湄公河三角洲的東北側、南臨南中國海。東南距海口80公里。西貢港,年吞吐量可達450-550萬噸。鐵路可通往河內及其他大、中城市,公路可通往全國各地,經公路或水路可通往柬埔寨和寮國。
海防為越南北部最大港口城市,直轄市,河內的輸出港。位於紅河三角洲東北端,京泰河下游,東臨北部灣。市區面積1519平方千米。人口約200萬。原為小漁村。1874年建為海港,海防由此得名。法佔期間是商港和從中國昆明至河內的鐵路運輸終點站,後成為工業中心。城市沿京泰河右岸向兩頭伸展。形勢險要,為越南軍事要地和海上門戶。
峴港於1997年單列為中央直轄市,面積1256平方千米,人口84萬,位於越南中部,瀕臨南海,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城市和海港。港闊水深,形勢險要。
10. 清政府簽訂了哪些不平等條約,這些條約的大概內容是什麼
中國近代不平等條約
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英艦「漢華麗」號)
中英《南京條約》
1. 割香港島給英國
2. 賠款2100萬元
3. 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 中國東南沿海門戶洞開
4. 取消舊的公行制度,英商在通商口岸自由交易
5. 協定關稅(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中國喪失了關稅自主權
1843年7月22日(道光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五)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關稅則》(通稱《五口通商章程》)
內容:
1. 壓低關稅,進口貨物的稅率定為5% 中國成為世界上最低稅率的國家之一,海關從此也失去了保護本國工農業生產的作用,便利了外國資本主義在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
2. 領事裁判權,英國僑民在中國犯刑事罪時,由英國領事根據英國法律處理 中國的司法權遭到破壞,外國人可在中國為非作歹
1843年10月8日(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十五)
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簡稱《虎門條約》《中英善後條約》)
1. 片面最惠國待遇。今後中國與任何國家簽訂不平等條約出讓新的權益時,亦應准英人一體均沾
2. 可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建立租界
1844年7月3日(道光二十四年五月二八)
中美《望廈條約》
美獲得了擴大的領事裁判權,規定不但中國人與美國人之間,而且美國人與其他外國人在華發生的一切訴訟,「中國官員不得過問」。並擴大了關稅協定權,規定中國要變更關稅稅則,必須取得美國的同意
1844年10月24日(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三)(法國專使刺萼尼,兩廣總督耆英在停泊於廣州黃埔的法艦阿吉默持號)
中法《黃埔條約》(又稱《中法五口貿易章程》)法國侵略中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共36款,附有《海關稅則》。
條約規定除取得英美兩國在條約中規定的侵略權益外,還規定允許法國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傳教,修建墳地,清朝地方政府負責保護教堂和墳地。
1846年2月(道光二十六年正月),清政府被迫宣布解除1724年(雍正二年)公布的禁止天主教在華傳教的禁令。
1858年5月28日(咸豐八年四月十六日)
中俄《璦琿條約》
俄國侵佔中國東北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60多萬平方公里
1858年6月13(咸豐八年五月三日)(清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與俄國駐華公使普提雅廷在天津簽訂)
《中俄天津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沙俄以調停為名誘迫清政府定立的不平等條約,共十二款
1. 俄國得以在上海、寧波、福州、廈門、廣州、台灣(台南)、瓊州等七處口岸通商,若他國再有在沿海增開口岸,准俄國一律照辦
2. 俄國得在中國各通商口岸設立領事官,並派兵船在這些口岸停泊
3. 俄國東正教教士得入內地自由傳教
4. 中俄兩國派員查勘「從前未經定明邊界」實際上是要藉此侵佔中國領土
5. 日後中國若給予其他國家以通商等特權,俄國得一律享受。
1858年6月18日(咸豐八年五月初八)清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與美國駐華公使列衛廉在天津簽訂
《中美天津條約》(原稱《中美和好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美國以調停為名誘迫清政府訂立的不平等條約。共三十款。
1. 清政府倘准許其他國家公使駐北京,應准美國一律照辦
2. 增開潮州、台灣(台南)為通商口岸後來開埠時潮州口岸設在汕頭
3. 耶穌教教士得自由傳教
4. 擴大片面的最惠國待遇,即清政府給其他國家的特權,「無論關涉船隻海面、通商貿易、政事交往等事情」,美國得「一體均沾」
5. 確定領事裁判權。
1858年6月26日(咸豐八年五月十六)(清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與英國全權代表額爾金在天津簽訂)
《中英天津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共五十六款,附有專條。
1. 英國公使得住北京,並在通商各口設領事官;增開牛庄、登州、台灣(台南)、潮州、瓊州、漢口、九江、南京、鎮江為通商口岸後來開埠時牛庄口岸設在營口,登州口岸設在煙台,潮州口岸設在汕頭
2. 耶穌教、天主教教士得自由傳教
3. 英國人得住內地游歷、通商
4. 英國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往來
5. 中英兩國派員在上海舉行會議,修改關稅稅則
6. 中國給英國賠款銀400萬兩
7. 確定領事裁判權和片面的最惠國待遇。
1858年6月27日(咸豐八年)(清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與法國全權代表葛羅在天津簽訂)
《中法天津條約》(原稱《和約章程》)。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法國強迫清政府訂立的不平等條約。共四十二款,另訂《和約章程補遺》六款。
1. 法國公使得住北京
2. 增開瓊州、潮州、台灣(台南)、淡水、登州、南京為通商口岸(後來開埠時,登州口岸設 在煙台,潮州口岸設在汕頭),並在各口設領事官
3. 天主教教士得入內地自由傳教;法國人得往內地游歷
4. 凡中國與各國議定的稅則、 關口稅、噸稅、過關稅、出入口貨稅,法國都可「均沾」
5. 法國兵船可以在中國各通商口岸停泊
6. 中國給法國賠款銀200萬兩。
1858年11月8日(咸豐八年十月初三)(清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與英國全權代表額爾金在上海簽訂)
《中英通商章程善後條約》(又稱《中英通商章程》)《中英天津條約》 的補充條款。共十款,附有《海關稅則》。
1. 海關聘用英人
2. 海關對進出口貨一律按時價值百抽五征稅
3. 洋貨運銷內地,只納子口稅百分之二點五,不再納厘金稅
4. 允許鴉片進口,每百斤納進口稅三十兩從此,鴉片公開輸入,外貨充斥中國市場
《天津條約》總結起來為:①外國公使進駐北京;②增開牛庄(後為營口)、登州(後為煙台)、台灣(後選定台南)、淡水(後為汕頭)、潮州、瓊州、南京、鎮江、九江、漢口10處通商口岸;③外國商船和軍艦可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④賠款。 《天津條約》及其附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被迫進一步開放,除沿海和長江中下游的主要城市幾乎全部被迫開埠通商外,外國為和傳教士還可以到內地游歷、傳教和通商
1860年10月6日(咸豐十年八月二十二)法軍進占圓明園
1860年10月7日(咸豐十年八月二十三)英軍進占圓明園
1860年10月24日、10月25日(咸豐十年九月十一、十二日)
中英、中法《續增條約》(又稱《北京條約》)
1. 增開天津為商埠
2. 允許華工出國做工
3. 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
4. 把天津條約中對英法的賠款各增加為800萬兩
法國還擅自在條約中文本上加上「任法國教士在各省買田地,建造自便」的條文,為擴大宗教侵略製造依據,但法文中並無此項內容
1860年11月14日(咸豐十年十月二日)
中俄《北京條約》俄國借口調停有功逼迫中國簽訂
將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萬平方公里土地強行劃歸俄國
1864年10月7日(同治三年九月七日)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
俄強行侵佔中國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 44萬多平方公里二地
1879年10月2日(崇厚擅自與俄國簽訂)
《交收伊犁條約》(即《里瓦基亞條約》)
中國付沙俄「代收代守伊犁兵費」500萬盧布,合銀280萬兩,割霍爾果斯河以西及伊犁南境的大片領土給俄國等等 清政府未承認該條約,於1880年1月光緒五年十二月將崇厚革職查問,並正式照會俄國政府稱崇厚所議條約「違訓越權」「窒礙難行」。並派清新任駐俄公使曾紀澤於1880年7月(光緒六年六月)赴彼得堡談判
1881年2月24日(光緒七年正月二十六)(曾紀澤與俄國簽訂)
中俄《伊犁條約》
收回伊犁九城,取消崇厚所簽非法條約中割占伊犁南部大片領土的內容,但是沙俄仍割占霍爾河以西的中國領土 俄佔領了伊犁河北岸一片土地,使伊犁無險可守,失去戰略意義。
19世紀80年代,中俄根據中俄《伊犁條約》簽訂了幾個邊界議定書,沙俄總共割佔中國齋桑湖附近7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1884年5月11日(光緒十年四月十七)(李鴻章、福祿諾在天津簽定)
《中法會議簡明條款》(又稱《天津簡明條款》《李福協定》)
規定法國「保護」越南、允許法國在中越邊境通商、中國退兵等。
1885年4月4日(光緒十一年二月十九)(英國人金登干以清政府名義簽訂)
《中法停戰條件》
承認《中法會議簡明條款》有效;雙方停戰,法國允將台灣封港事宜撤除,中國從越南撤兵;法國派使來華商議所訂條約之細目,再由兩國訂立撤兵日期。
1885年6月9日(光緒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李鴻章和法國公使巴德諾在天津簽定)
《中法會訂越南條約》(簡稱《越南條約》《中法新約》《李巴條約》)
中國承認越南受法國的「保護」;中國同意在雲南、廣西兩省的中越邊界指定兩處開埠通商;中國日後修鐵路時,應與法國商辦;法軍基隆和澎湖。從此法國的侵略勢力伸進我國的雲南和廣西
1895年4月17日(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馬關簽訂)
中日《馬關條約》
1. 承認日本對朝鮮的控制
2. 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及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3. 賠款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
4. 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日本輪船可駛入以上各口
5. 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設立工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時,只按進口貨納稅,並准在內地設棧寄存
6. 為保證中國履行條款,日軍暫占威海衛。
1896年6月3日(光緒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李鴻章同沙俄財政大臣維特、沙俄外交大臣羅巴諾夫在莫斯科簽訂)
《中俄秘密協定》(即《中俄密約》,又稱《中俄御敵互相援助條約》)
1. 日本如侵佔俄國的遠東領土及中國領土時,中俄兩國海陸軍應互相援助,並互相接濟軍火糧食。
2. 在對日本採取軍事行動期間,俄國軍艦在必要時可以進出中國的一切港灣,當地中國官吏應以物品供應
3. 中國允許俄國於黑龍江、吉林兩省地方修造鐵路以達海參崴,修路事項,由華俄道銀行經辦
該約為中俄第一次對日同盟條約,也是中國與外國簽訂的第一個同盟條約。使喚沙俄在「共同防禦日本」的幌子下奪取在中國東北修築鐵路的特權
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
中日《通商行船條約》根據《馬關條約》簽訂
承認日本在華離有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
1896年10月(光緒二十二年九月)
日本取得在天津、漢口、廈門、福州、杭州、蘇州、重慶設立租界的特權。
1898年3月
中德《膠澳租界條約》
中國被迫「租借」於1897年11月20日(光緒二十三年十月二十六日)被德國以武力佔領的膠州灣
1898年3月27日(光緒二十四年三月六日)
中俄《旅大租地條約》
「租借」旅順和大連灣(兩處已於1897年12月15日,即光緒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被俄國艦隊佔領)及其附近島嶼和海面,「租期」暫定為25年。租借地的范圍包括金州所屬,租地以北至蓋平為「中立區」。南滿鐵路由東省鐵路公司建造我。俄國還在滿州駐扎軍隊2.5萬多人,把整修東北變成俄國的勢力范圍,並向長城以南擴張。
1898年4月22日、24日(光緒二十四年閏三月二日、四日)
日本迫使清政府承認福建為其勢力范圍
1898年6月9日(光緒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英國公使竇納樂以法國租占廣州灣威威脅香港為借口,強迫清政府簽訂)
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租佔九龍半島,以擴充香港界址:劃九龍深圳灣至大鵬灣的九龍半島的全部,連同這兩個海灣之間的海面,以及北緯22度9分以北、東經113度52分和114度30分之間的全部海面和島嶼,「租期」99年。
1898年7月1日
中英《訂租威海衛專條》
英國租占威海衛、劉公島及其附近島嶼和陸岸,租期25年。
1899年9月至11月,美國國務卿海約翰分別向英、俄、德、日、意、法等國提出的所謂的「門戶開放」的通牒。
1. 各國在中國的所謂勢力范圍或租借地內的任何投資和既得利益,其他國家不得干涉
2. 各國運往勢力范圍內的貨物,均按中國現行關稅率收稅,其稅款由中國政府徵收
3. 各國對於進入自己勢力范圍或租借地內的他國船舶,不得徵收高於本國船舶之港口稅;或由鐵路運輸他國貨物時,也不得多收高於本國商品的鐵路運輸費
1901年9月7日(光緒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奕劻和李鴻章代表清政府同英、俄、美、法日、德、意、奧、西、比、荷簽訂)
《辛丑條約》
1. 賠款白銀4.5億兩,以關稅、鹽稅和常關稅作擔保,分39年還清、年息4厘,本息共9.8億兩,另有各省地方賠款2000多萬兩 在4.5億兩的賠款總數中,沙俄搶到了最大的份額,多達1.3億兩,占總額的29%
2. 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中國人不準在界內居住,由各國駐兵把守
3. 拆毀大沽炮台和北京至大沽沿途的各炮台。在天津周圍20里內,不得駐扎中國軍隊,允許外國軍隊在北京和京榆鐵路沿線的山海關、秦皇島、昌黎、灤州、唐山、蘆台、塘沽、軍糧城、天津、楊村、廊坊、黃村等12個戰略要地駐扎。禁止把軍火和製造軍火的原料運往中國,以2年為限;列強認為有必要時,還可處長延長禁運年限
4. 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組織,違者處死。各省官吏必須保護外國人的安全,否則該官即行革職,永不敘用。懲辦「禍首諸臣將」,在侵略者「被虐」「遇害」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試五年」
5. 把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改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指定皇族親貴擔任外務大臣,辦理對外事宜
6. 清政府分派大臣赴德、日兩國謝罪,並在德國公使喚克林德被殺之處建立碑坊;為被毀的外國人的墳塋建立碑碣,以示「昭滌垢雪」《辛丑條約》①賠款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②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③拆毀大沽炮台,允許帝國主義駐兵於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④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