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買回家的香蕉如何製作干香蕉片
在家裡是沒有條件自製香蕉乾的。
【香蕉干製作流程】
1.原料選擇:選取食用成熟度的香蕉(即果皮黃色,果肉變軟,有濃厚甜味和芳香味時)。
2.去皮:人工去皮。
3.切分:把果肉縱切兩半,小個香蕉可不用切分。
4.熏硫:在密閉熏硫室內用硫磺熏蒸20~30分鍾,每100公斤原料用硫磺2公斤。
5.烘烤:用熱風乾燥在65~70℃下乾燥18~20小時,使成品水量達16~17%為宣。
6.回軟:成品在室溫下加以覆蓋放置24小時。
7.包裝:用聚乙烯薄膜袋密封。
8.貯藏:於室溫下貯藏半年以上保持色、香、味不變。
【保色措施】
為了使製品在乾燥與貯藏過程中抑制其褐變產生,保持產品原有的金黃色。可在烘烤前把原料進行預處理。方法有:
1.熏硫:把原料入在熏硫室內,熏硫時間分別是15分鍾,20分鍾,45分鍾,60分鍾,所用硫磺是化學純試劑。
2.3%亞硫酸浸5分鍾和10分鍾。
3.1%CaCl2 浸5分鍾。
【分析方法】
研究香蕉在乾燥過程中營養成分變化,分析原料在乾燥前後營養成分含量。
澱粉含量分析法:用60%高氯酸提取澱粉,用蒽酮比色法分析。
糖含量分析:用菲林氏快速測定法。
果糖含量分析:用碘的鹼沙液破壞糖後,用裴林氏快速測定法。
維生素C:碘量法。
單寧:高錳酸鉀滴定法。
㈡ 越南烤香蕉什麼做法
越南烤香蕉
材料
香蕉2根,雞蛋3枚,椰絲5g,葡萄乾15g,綿白糖1湯匙(15g)
做法
1、香蕉剝去外皮,切成3cm大小的滾刀塊。
2、雞蛋磕破外殼,掰成兩半,將蛋黃分別在左右兩手中的蛋殼中翻倒,將其中的蛋清全部瀝出蛋殼,只將蛋黃保留在蛋殼中,用此方法將蛋黃和蛋清徹底分離。
3、在蛋黃中調入綿白糖,用打蛋器不停攪打約3分鍾,使綿白糖與蛋黃充分混合。
4、用打蛋器不停抽打蛋清,直至蛋清完全打發,呈白色泡沫狀。
5、將香蕉滾刀塊、打發的蛋清和蛋黃混合均勻,再盛入較深的耐高溫烘烤盤子中。
6、把葡萄乾和椰絲撒在最上面,再放入已預熱至180度的烤箱中,用上下火烤制約15分鍾即可。
小訣竅
1、將香蕉放入烤箱中烤制時,由於表面溫度較高,容易出現上端已經焦黃,但裡面的蛋液還未凝固的現象,所以需要根據自家烤箱的特點,可適當調低溫度,延長烘烤時間,來達到理想的效果。
2、如果沒有電動打蛋器,對一般人來說用手將蛋清打發將是一個困難的事情,也可以用鮮奶油來代替打發蛋清使用。
㈢ 簡單又美味的香蕉片,是怎麼做出來的
㈣ 香蕉皮怎麼炒!!
香蕉的幾種健康新吃法
香蕉性涼,可降壓、去燥火,胃寒、體弱者勿多吃。
香蕉中以麻點、「梅花蕉」為最佳, 沾淡鹽水冰凍吃,口感特好。
1、蕉皮可切絲狀加醋泡一下,再拌涼瓜、宰錦菜同吃,口感特好。
2、可切片後裹雞蛋、麵粉油炸,油炸後的蕉皮和蕉肉脆香可口;
3、蕉肉還可搗成泥狀,和入雪糕中冰凍後吃;
4、蕉肉加入涼粉中煮,冷卻後製成香蕉涼粉糕;
5、蕉肉用米粉包成湯圓煮吃。
香蕉奶凍 選用新鮮香蕉1000克(8—10隻),洗凈,帶皮煮20分鍾,撈出後剝去外皮。將香蕉切成薄片,置於陶瓷或不銹鋼容器中,加入白糖200克,搗爛的椰絲50克,再徐徐倒入牛奶500克,一同攪拌。另取一碗,加適量水,放入瓊脂適量,上籠蒸至溶化,加入香蕉中拌勻後,倒入平盤,待凝固後入冰箱,食時取之。
香蕉脆片 採用完好熟透的香蕉,洗凈去皮後剁成薄片。配料:香蕉10份,奶粉一份,水5份。先將奶粉和水沖和,再倒入香蕉片中,充分攪勻倒入1毫升厚平面容器中,以熱水在其底部加熱數分鍾後,即製成凝膠狀香蕉片。為便於從容器中取出,再將一片片香蕉凝膠片置於130攝氏度—150攝氏度素油鍋中炸至茶色,即可製成鬆脆香美的香蕉脆片。
香蕉果醬 選用成色好、熟度適宜的香蕉,洗凈去皮。在1000克香蕉中加入4克甜葉菊制劑和0.25克乾酵母,仔細混勻,再轉入容器中密封,在38攝氏度條件下保溫60小時—70小時。然後,過濾得到固形物675克,將此固形物在混合器中搗碎後即為香蕉果醬。這是日本採用的快速製作香蕉果醬的方法。另外,過濾出的液體香蕉糖漿為淡黃色,香蕉味濃郁,可直接食用,或配飲料和糕點。
豆沙香蕉 香蕉兩只,剝皮以後對剖為2片,撳扁平弄直成條形;豆沙75克分成4團,搓成同樣大小的條形;按2片香蕉夾一條豆沙撳緊,平攤在案板上,以斜刀法切成菱形小塊,放在干生粉內滾一滾(俗稱「拍粉降」)逐一抖去粉屑放在盆中待烹,雞蛋清2隻打泡,加入苞谷粉或干生粉40克調和成糊狀,用清油炸至二至三成熟時,將夾豆沙香蕉逐一拖粉下鍋,以低溫炸至外酥內軟,撈起裝盤即成。
拔絲金錢香蕉 選粗壯香蕉兩只,去皮,搓成圓筒狀,直切成啤酒蓋大小、厚薄相等的金錢狀,放在干生粉內「拍粉」,逐一取出放入盆中待用;生粉100克加雞蛋1隻(只用蛋清),和適量清水調成蛋清糊,將香蕉逐一拖粉,放入溫油鍋中炸至外皮酥脆;另取凈鍋放清水少許,白糖100克,熬至水氣減少加入少許油,炒至糖汁起漿狀,將炸好的香蕉投入,離火翻炒,待糖漿黏住香蕉,倒入滑過油的盆中。用筷子夾起香蕉,蘸冷開水吃,口味甜而酥鬆
㈤ 如何自製香蕉片
製法:
1.鐵鍋里倒入色拉油,將香蕉小圓片依次在蛋清里浸一下,然後蘸一蘸麵包粉,快速入油鍋煎至金黃色撈起瀝油,碼放在青瓷盆子里,外圍蘋果切片呈菊花形。
2.鍋里放色拉油2勺,放入細鹽、味精、海天鮮醬油、番茄沙司、濕澱粉勾芡炒勻,最後澆在香蕉小圓片上即成「果香呈祥」。
工藝流程 香蕉→催熱→剝皮→切片→糖液→浸漬→熱處理→裝罐→注入糖液→排氣→封口→殺菌→冷卻→包裝
製作方法 1.原料選擇:香蕉的成熟度與罐頭質量有很大關系。香蕉欠熱,有酸澀味;過熟,易軟爛,以致片形不整齊,液濁不清。將九成熟的香蕉,在室溫18℃左右,用化學法(電石法或乙烯)或煙熏法催熟到第三天或第四天做制罐頭的原料最佳。此時香蕉皮呈黃色,略帶梅花小黑點。或催熟至酸澀味剛消失的當日或次日進行加工亦可。
2.剝皮除絲絡:將香蕉追熟適度時,取出用消毒過的清水沖洗干凈。然後剝皮去外皮,再用不銹鋼小刀的尖端或竹夾子,將果肉四周的的絲絡挑除或夾去。必須小心除凈,不然製成罐頭後,香蕉片周圍即呈現褐色變成棕色的粗纖維,影響質量和外觀。
3.切片及浸漬:絲絡除凈的果肉,用不銹鋼刀或切片機,橫切成厚度為1厘米的香蕉片。切片後須立即投浸在50%的糖液中,在室溫不浸漬20分鍾,以防止果肉氧化變黑。
4.熱處理:浸漬後的香蕉片用有空洞的鋁勺撈出,置於30%濃度的沸糖液中,在85~95℃溫度下,保持10分鍾。
5.裝罐:(1)配糖汁;以清水35公斤,倒入鍋中加熱至沸,再倒入白砂糖15公斤加以攪拌,至砂糖完全溶解,用折光儀測量糖度,校正到30%。糖液加入0.5%檸檬酸及按每罐中加維生素C35毫克,過濾後糖液保溫備用(保持80℃以上)。
(2)洗瓶:瓶子應用清水洗凈,並經蒸汽消毒(100℃,20分鍾)。膠圈用水煮5分鍾才能使用。
(3)裝罐稱量:用500克勝利瓶,每瓶准確稱量香蕉片果肉300克,糖水205克,總凈重505克。包括維生素C35毫克(加入少許維生素還可使產品色澤好)。
6.排氣:裝好糖汁的罐頭應及時排氣,排氣溫度為90~95℃,時間10~12分鍾,中心溫度到95℃以上時,立即進行封口。
7.封口:用半自動封罐機封口。封口後在檢驗台進行封口檢查,不合格的實罐要及時剔出返工。
8.殺菌、冷卻:以殺菌槽里水溫達100℃算起,30分鍾後,停止加熱。分三段進行冷卻,至罐身溫度35~38℃時取出。冷卻後用紗布擦罐,以免罐蓋生銹。
殺菌公式 7′-30′-5′/100℃
9.成品包裝:按成品包裝操作規程進行。
㈥ 如何在自己家做香蕉片
准備用料:香蕉12根、細砂糖少許
1、准備香蕉,(不要挑太熟的,也不能調青的,要選這種變黃,但是不軟的香蕉)
㈦ 香蕉片是香蕉一片片用刀切下來然後曬干製成的嗎
不是這么簡單的,主要有一下幾種方式:
我們來一一了解一下香蕉片的製作流程:
第一種:低溫油炸法
工藝流程:原料-剝皮-切片-減壓低溫油炸-除殘油-常壓-包裝-成品。這個工藝流程中切片一般切為3-4cm的片,減壓的作用是為了增加香蕉的乾燥成度,而油炸工業中一般會採用棕櫚油。那我們了解到香蕉片的厚度是相當薄的,也就促使一整根香蕉細胞被破壞的嚴重,而在加工的時候細胞破壞的越多,營養素流失的也就越多。
第二種:糖液低壓滲透、真空乾燥香蕉片
工藝流程:原料-剝皮-切片-護色-低壓糖漬-真空乾燥-包裝-成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和上面略有不同,護色主要是把香蕉片放在一些檸檬水或者是維生素c的溶液中,因為這樣便可以防治他的氧化,而有人為覺得這樣是不是維生素C的含量就會高呢?其實我們知道香蕉的氧化作用是非常強的,主要表現在你切開香蕉以後馬上會有變色的現象,而維生素C主要是來抵擋這種現象,所以他首先要自己獻身,也就是說會有一點增加但是量並不大大概5%-10%。我們還看到了糖漬,也就是我們說的用糖來腌漬,這樣就會增加他的含糖量,再進行真空乾燥。
第三種:高溫油炸糖漬法
工藝流程:剝皮-切片-護色-高溫油炸-糖漬-包裝-成品。這個流程有我們很不喜歡的高溫油炸,我們知道由於破壞的細胞較多已經營養素流失嚴重了,再進行高溫油炸,就會留存部分油脂,所以這樣熱量就比較高了,再加上糖漬。我們不得不說的確是名副其實的高糖高脂的食物。
然而也就是我們看著最不健康的第三種方法他在工業上的應用比較廣泛,因為第一種的抗氧化部分難處理,而第二種的口感問題難處理,第三種也就成了食品加工成最為歡喜的做法。
㈧ 香蕉的深加工產品
1 香蕉脆片
①生產工藝流程:原料選擇→洗凈、去皮、切片→拌料→烘乾→油炸→分級包裝。
②工藝要點:
原料選擇:用於製作香蕉片的香蕉要充分成熟、無病蟲、腐爛。
洗凈、去皮、切片:將香蕉入清水中沖洗干凈,去皮,切成0.5~1厘米厚的薄片。
拌料:按香蕉10份、奶粉1份、水5份的比例。先將奶粉與水沖和,倒入香蕉片中,充分攪拌,使所有的香蕉片都能粘上奶粉。
烘乾:將香蕉片放入烘烤器中升溫80~100℃,使其脫水,香蕉片含水量為16%~18%時,即可從容器中取出。
油炸:經過烘烤的香蕉片,再放入130~150℃素油中炸至茶色,出鍋即為松酥脆香的"香蕉脆片"。
分級包裝:按色澤、大小進行分級包裝。
2 香蕉果脯
①生產工藝流程:原料選擇→分級→預煮→冷卻→去皮→切塊→護色→硬化→糖液煮制→糖液浸泡→烘乾→整形→包裝→成品。
②工藝要點:
原料的選擇與分級:選取果皮已成淡黃色、果肉柔軟的已熟香蕉,剔除蟲咬、有組織損傷、過熟的香蕉。然後將合格原料按果徑大小與成熟度一致進行分級,使製得的成品質量均一。
預煮與冷卻:將原料投入沸水中,水中加入0.1%~0.2%的明礬煮2~3分鍾,撈出後用冷水迅速冷卻至常溫。
去皮、切塊:用手工剝去香蕉皮,用不銹鋼小刀剔除果肉腐爛部分、變色斑點及果肉表面沒被剝凈的筋絡,然後沿著果肉中線縱切為兩半,再橫切為5厘米左右的塊狀。
護色:將切成小塊的果肉迅速投入2%的亞硫酸鈉溶液中,浸泡5分鍾,以防酶促褐變作用的產生,而使果肉由淡黃色變成黑色。
硬化:護色後的果塊置於1.5%的氯化鈣溶液中,浸泡5~8分鍾。浸泡的時間與氯化鈣溶液濃度可根據原料成熟度適當調整,用以增加果肉的硬度,便於加工。
溶液煮制與浸泡:配製55%的糖液,並在糖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浚甲基纖維素(CMC),控制CMC濃度為0.5%左右。糖液煮沸後倒入果塊,煮至糖度升至60%~65%,關火停煮,用煮製糖液浸泡果塊約24小時左右。
烘乾:果塊瀝干糖液,用遠紅外烤箱烘乾,溫度65℃,約需8~10小時,至果塊表面不粘手即可出爐。
整形、包裝:將色澤不一致的成品剔除出,整形成統一形狀。然後用透氣性差的聚乙烯塑料袋進行真空密封包裝。
③產品質量要求:外表光滑;不粘手,組織飽滿,糖液滲透較均勻;甜度高,香蕉香味濃郁,不得有澀味、苦味等怪味。
成品水分20%,總糖60%~65%。
3 香蕉片罐頭
將香蕉製成罐頭,有一定困難:(1)制罐後容易軟爛,失去形狀,不能保持片形整齊;(2)因果膠的分泌,使製品表面發粘;(3)罐中糖液不清,呈乳濁狀;(4)難以保持其色、香、味不變。上述問題與香蕉的原料選擇、生產工藝和技術有關。
用香蕉制罐頭有以下幾種方法:直接制罐法、真空處理法、加入氯化鈣同化法、抽出果膠法等。抽出果膠法是在封蓋前加入沸糖液以抽出香蕉中的果膠,使蕉片完整,罐液透明。此法符合制罐頭要求,是目前較為理想的生產的方法。
工藝流程 香蕉→催熱→剝皮→切片→糖液→浸漬→熱處理→裝罐→注入糖液→排氣→封口→殺菌→冷卻→包裝
製作方法 1.原料選擇:香蕉的成熟度與罐頭質量有很大關系。香蕉欠熱,有酸澀味;過熟,易軟爛,以致片形不整齊,液濁不清。將九成熟的香蕉,在室溫18℃左右,用化學法(電石法或乙稀)或煙熏法催熟到第三天或第四天做制罐頭的原料最佳。此時香蕉皮呈黃色,略帶梅花小黑點。或催熟至酸澀味剛消失的當日或次日進行加工亦可。
2.剝皮除絲絡:將香蕉追熟適度時,取出用消毒過的清水沖洗干凈。然後剝皮去外皮,再用不銹鋼小刀的尖端或竹夾子,將果肉四周的的絲絡挑除或夾去。必須小心除凈,不然製成罐頭後,香蕉片周圍即呈現褐色變成棕色的粗纖維,影響質量和外觀。
3.切片及浸漬:絲絡除凈的果肉,用不銹鋼刀或切片機,橫切成厚度為1厘米的香蕉片。切片後須立即投浸在50%的糖液中,在室溫不浸漬20分鍾,以防止果肉氧化變黑。
4.熱處理:浸漬後的香蕉片用有空洞的鋁勺撈出,置於30%濃度的沸糖液中,在85~95℃溫度下,保持10分鍾。
5.裝罐:(1)配糖汁;以清水35公斤,倒入鍋中加熱至沸,再倒入白砂糖15公斤加以攪拌,至砂糖完全溶解,用折光儀測量糖度,校正到30%。糖液加入0.5%檸檬酸及按每罐中加維生素C35毫克,過濾後糖液保溫備用(保持80℃以上)。
(2)洗瓶:瓶子應用清水洗凈,並經蒸汽消毒(100℃,20分鍾)。膠圈用水煮5分鍾才能使用。
(3)裝罐稱量:用500克勝利瓶,每瓶准確稱量香蕉片果肉300克,糖水205克,總凈重505克。包括維生素C35毫克(加入少許維生素還可使產品色澤好)。
6.排氣:裝好糖汁的罐頭應及時排氣,排氣溫度為90~95℃,時間10~12分鍾,中心溫度到95℃以上時,立即進行封口。
7.封口:用半自動封罐機封口。封口後在檢驗台進行封口檢查,不合格的實罐要及時剔出返工。
8.殺菌、冷卻:以殺菌槽里水溫達100℃算起,30分鍾後,停止加熱。分三段進行冷卻,至罐身溫度35~38℃時取出。冷卻後用紗布擦罐,以免罐蓋生銹。殺菌公式 7′-30′-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