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越南龍仙寺現大量古文字,當地無人認識,這座寺廟和我國歷史有什麼淵源
這座寺廟出現的古文字是我們中國的古代漢字,而這座寺廟其實是屬於雲南的一座寺廟。其實越南在之前是我們中國的附屬國,後來才獨立出來成為了現在的越南。
不得不感嘆我們中華文化有如此大的魅力。而這些中國古文字之所以現在被大量發現,就是在很多中國人來到越南旅遊的時候,在這座古寺廟中發現的。除了在龍仙寺出現過許多完好無損的中國古文字,還在越南其它不少的古建築中也挖掘到許多中國的古文字,這讓人感到十分震驚,因為它們都被保存的比較完好。
Ⅱ 越南的一座寺廟中存有大量漢字,當地人為啥不認識
我國佛教文化歷史悠久,在人們的心中求神拜佛是人們對未知事物掌控不了而祈求的心理安慰。但是卻也是最真誠的心意,它往往包含著人們最真摯的祝福和希冀。在我國也是有很多的寺廟,大大小小的,都是有很多的香客。除開一些不好的問題,這些寺廟都是中國歷史的記錄者,有學者還在這些寺廟里找到很多的歷史文獻和古漢語漢字。
越南百年的古寺廟存在大量的漢字,當地人不認識,以為只是裝飾?現在的越南人叫他們認這些字,已經認不懂了,就算是讀也已經讀不出了。讓人不禁惋惜,只是殖民30年的時間就能夠把3000年的文明泯滅掉,也是讓人不由得難受。但是越南人還是很尊重歷史的,也沒有全部把漢字給抹除。而且隨著中國人來越南旅遊的次數越來越多,相信越南人重新認識這些文字也是不會太遠的。
Ⅲ 越南百年古寺廟存在大量的漢字,為何當地人不認識
中國桂林—越南下龍灣”跨國自駕游的第四日,我們終於從山水甲天下的陸上桂林來到了號稱海上桂林的下龍灣,雖在天公並不作美,大多數時候都是陰雲密布,但短時間的藍天白雲還是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令人震撼的海上桂林。不過作為本次行程的重頭戲,剛剛回到酒店,很多圖片都還來不及處理,所以本文要向大家介紹的並不是下龍灣,而是下龍灣邊上的一個文化景觀——龍仙寺。
Ⅳ 越南最具「中國風」的古城,深受西方遊客喜愛,街上中文隨處可見
東西方文化和諧共融的會安古城,經過西方人的改造,現在變成了適合文藝青年休閑度假之地,古城內的老建築很多都被改造成「洋氣十足」咖啡館和小餐廳,但店面的名字大都是寫著中文,亦東亦西,讓人一時有種混亂的穿越感。來到會安旅遊,可以漫步閑逛,也可以選一家咖啡廳,品味越南本土滴漏咖啡,發呆、看書、看來來往往的民眾和遊客……也許你會「品」到許多遠去的舊時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河內是個什麼樣的佛教聖地
河內是越南首都,越南第二大城市,地處紅河三角洲西北部,位於紅河與墩河匯流處,四周分別與河北省、北太省、永富省、河西省接壤。紅河從市區旁邊緩緩流過。
河內是一座擁有1000多年歷史的古城,從公元11世紀起就是越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歷史文物豐富,名勝古跡遍布,享有「千年文物之地」的美稱。市區內寶塔高聳、寺廟林立,整個河內據說有200多座大大小小的寺廟,河內的寺廟、道觀、家祠數量之多,超過了國內的大部分城市。其中最有名氣的當屬獨柱寺與鎮國寺。
佛教史上有名的《牟子理惑論》出現於公元2世紀末,作者牟子。牟子從蒼梧奉母到交趾居住,並篤志奉佛,著《理惑論》37篇,宣揚佛教。由此可知,此時越南已有佛教的傳播。此後,佛教經多種途徑傳入越南。首先,由於中國中原戰亂,大批士民流入交州,將佛教帶入;其次,南亞、西亞的移民及僧侶從海路進入交州,傳入佛教;第三,也可能經由緬甸、雲南進入紅河谷地。據義凈說,當時占婆的佛教徒大部分屬於正量部,也有少部分是一切有部。這可以說是越南佛教的初傳期。
6世紀後,越南的僧團逐漸形成,有了宗派的分別。574年,印度僧人比尼多流支(滅喜)到達長安,後來師事禪宗三祖僧璨,580年至交州住法雲寺,弘傳禪宗。這一派系稱為「滅喜禪派」,又稱「南方派」,共傳十九代法主,活動於公元580~1216年之間。著名禪僧有法順、萬行、惠生等。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唐代僧人無言通游化至北寧建初寺,創立新的禪派,稱「無言通禪派」。無言通師從百丈懷海,宣傳中國惠南一系的南宗禪。由於這一派實行面壁禪觀,所以也稱為「觀壁派」。這一派是越南佛教的主要宗派,歷經十五代,活躍於公元820~1221年間。
越南禪宗的另一個宗派是雪竇明覺派,也稱草堂禪派,是北宋雲門宗僧人草堂所創。草堂是雪竇重顯的弟子,到越南後受到李聖宗重視,被封為國師,住開國寺。這一派主要傳「雪竇百則」,提倡禪凈一致,把修禪與念佛結合起來。草堂派傳五代,活動於1009~1205年間。
竹林禪派,承襲無言通派法統。公元13世紀間,越南陳太宗受教於由中國去越的天封禪師,又從宋朝德誠禪師參學。後傳至陳仁宗,更篤志禪學,出家為僧,稱為竹林調御,被奉為竹林禪派初祖。這一派以臨濟宗為主,宣揚佛法不離世間法,主張坐禪,採用「臨濟宗,四賓主」的師徒問答方式傳道,並企圖調和儒釋道三教。此派是陳朝時期越南佛教的主要派別,對越南佛教的發展影響很大。
17世紀,越南佛教復興。竹林禪派名僧白梅麟角將竹林教義與凈土宗融合為一體,在河內創立了新教派蓮宗。主張禪教雙運,以教為眼,禪是佛心,以阿彌陀佛為禪的公案,實修上專念彌陀名號,藉此開悟。此外,越南北方有中國僧人拙公創立的拙公派。這一派以臨濟宗為主,但受到凈土宗影響,也稱為竹林新派。在阮氏王府統治下的南方,中國僧人原紹創建了臨濟正宗的原紹禪派,造平定十塔寺,宣揚禪凈並修的教義,在越南中部和南部有相當影響。後來,了觀加以總結、改革,創建了了觀禪派。
1848年,越南南部西安寺主持段明嬡、寶山奇香組織寶山奇香派,提倡無寺、無僧、念佛和「四思」(思祖先、思國家、思佛教三寶、思人間)的教義,在湄公河三角洲農民中廣為傳播。
Ⅵ 越南最牛的山,同時獲得吉尼斯兩個獎牌,有一尊巨大白玉坐佛嗎
最近一兩年,去東南亞旅遊的中國人越來越多了,特別是越南,更是成了中國人熱衷的旅遊目的地。越南華人多,文化上受中國的影響很深,而更重要的是,消費不高。越南雖然是個小國,但旅遊資源很豐富,越南距離中國並不遠,越南州北邊就是中國北海。中國人可以在網上申請電子簽證,手續簡便,在家就能辦理,從中國去越南的旅行團也很多,這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小城。很多人到越南去旅遊卻不知道,越南有一座很牛的山-巴拿山,同時獲得世界吉尼斯兩個獎牌,山上還有一座巴拿靈應寺,寺中有一尊巨大的白玉坐佛守護整個巴拿山。
原創聲明:本文由旅遊之後編輯小旅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親愛的愛旅遊的小夥伴,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聞,雖然你們不能跟小旅一起體驗旅行過程中激動和快樂,但是小旅會用最真實、最真情的感受,寫出更好的文章,讓你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樂趣;在合適的時間,到合適的地方去旅行,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小旅願陪你走完這一場!
巴拿山很大,一定要拿一天時間來玩,此外像這樣的室外景點一定要選擇好天氣,坐著小火車到達山頂-歐洲小鎮,到達山頂已近中午,決定先解決溫飽問題再繼續逛。我們的午餐是含在門票內的自助餐,種類也挺多的,很有當地特色,感覺挺值的。友情提醒,盡量早點去,避免團隊進去就比較擠,找不到座位。
可以這樣說,到峴港,不去巴拿山,等於白來。為何這樣說呢,一是此山創2個世界之最。單纜行程世界最長,達12公里,纜陡度世界最陡。二是充分展現出法國古堡建築文化的精粹,此游覽彷彿置身於歐洲古堡童話之中。三是輕松遊玩,除山頂平台和山中空中花園漫步遊玩外,全程電梯,火車,纜車代步,男女老少均無壓力。
Ⅶ 越南武廟供奉有18名將,其中12位是中國人,這是為何
廟宇這種獨特的場所,大家一定非常熟悉。祈求平安、祈福納祥、消災解厄,每當有這些需求時,人們就會去到相應的廟宇。
廟宇分為很多不同的類型,除了供奉神佛的寺廟之外,文廟武廟在中國歷史上也具有相當深厚的意義。文廟和武廟,顧名思義,主要就是用來供奉文學名家和武學良將的處所。
文廟和武廟在設置上基本相同,嚴格來說會分為「主神」「配享」「配祀」「從祀」四個位階。但簡單來看,其實就理解為「主神」和「從祀」兩個位階即可。
文廟又被稱為夫子廟、先聖廟,主要是為了紀念和祭祀我國偉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廟宇,所以供奉的主神,自然是雷打不動的孔子。從祀方面,主要有四配,即復聖顏回、宗聖曾參、述聖孔伋和亞聖孟軻。
不過,這個時期的越南也只能說是相對獨立。根據史料記載,自大瞿越國建立,到1884年越南淪為法國的殖民地。900多年的歷史中,越南一直作為中國王朝的潘邦存在,每年都會上貢,保持友好往來。
照此來看,越南的整個歷史都和中國密切相關。無論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還是中國的潘邦,越南的文化習俗受到了中國長達2000年的深刻影響。所以,越南古代時候,尊崇中國將領,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Ⅷ 越南龍仙寺現大量古文字,當地無人能看懂,上面寫的是什麼
上面的字都是古代的漢字,越南的當地人很多其實都已經不認識了,就算是會發音也比較模糊,並不是那麼准確。而我國的古代漢字能夠被保存得這么完好,也是非常令人驕傲的一件事情。
而越南曾經還被法國殖民過很長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里越南一邊被推行使用越南語,另一邊還被要求使用法語,從而就將古文字廢除掉了。所以現在的很多越南已經基本都不認識古文字,在發現這些古文字之後才會完全看不懂。
Ⅸ 越南有寺廟嗎、
您好
越南(總人口)8700萬.
信仰佛教已經占總人口的80%. 佛教信眾6960萬.排在中國後面,世界第二位信仰佛教大國。寺廟是肯定有的,而且不少。
Ⅹ 越南的著名景點有什麼
美森谷地 (My Son Valley)
概述
這座位於會安西邊四十多公里的山谷是全越南規模最大的古占婆國宗教遺址,被稱為「越南的吳哥窟」。早在四世紀占族人就在此建立了印度教寺廟。隨後的各個世紀,占族人不斷地擴建,從而使這里成為占婆國的宗教聖地。這里是東南亞所有聖地中存在時間最長的一個,直到十七世紀末隨著占婆國的衰落,才被越南的阮氏王朝所滅,美森聖地也才逐漸荒廢。直到二十世紀初西方考古學家來研究占族歷史,才把它加以保護起來,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遺址建立在群山環繞的茂密山谷中,整個谷地共建起了約70座印度教寺廟,占婆的塔是用紅磚建成,雖不高大卻式樣復雜,體現了印度教風格。也因為比起用巨石建成的巨城——柬埔寨的吳哥寺,更耐不住風雨的考驗,腐蝕破損得比較厲害,有些地方野草叢生。越往裡走廢墟越多,地上的斷石殘柱也越多,其中有些石雕和石上的雕刻保存得比較好。
雖然整個聖地略顯破敗,但還是能看出雕刻藝術的精美,牆上雕刻的小門洞里站立的女神像是最常見的一種雕像,還有些大象和占婆教信奉的生殖器的雕塑。其中有個沒有塔尖的大型塔里德遺物比較豐富:表現歌舞場面的石雕連環畫、多臂神、祭壇、神獸和各種動物等形形色色的石雕。
參加會安當地旅行社組織的半日游(8:00-14:00)費用是4美元,不含門票。
門票60000越南盾。
開放時間:6:30-16:30。
交通
美森位於會安以西40多公里處,如果不參團可自己包摩托車來回,費用需6-7美元。